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2024-05-22

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精选9篇)

篇1: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我们此刻要参观的是洛阳龙门石窟,你明白它为什么叫“龙门”吗?这要从地形说起,那里的地形为三山夹一水,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后,因为宫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都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隋炀帝时改称“龙门”。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大约493年),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断续雕刻达400余件,现有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80座,造像10万尊,资料除佛像外,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等,如同包罗万象的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开凿的奉先寺了。那么此刻,我带领大家前往奉先寺参观。

大家抬头请看,几个台阶之上的正是著名的奉先寺,它是唐高宗所建,为政治需要,武则天曾捐2万贯脂粉钱。历时三年零九个月于675年竣工。寺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二供养人等一铺十一尊大像。造像布局匀称,俨然一个佛国朝廷,大家请看,这就是主佛“卢舍那”,它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美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您看它略带微笑,仿佛给人已深深的同情和殷殷的关切。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应是理想化的圣贤形象,我们来仔细端祥它,你有没有发现无论你站在他面前的那个位置,他都在注视着你呢?石刻的眼睛为什么这么传神?对了,这正是雕像的画龙点眼之处,卢舍那的双目,采用阴刻方法,把眼球雕洞浅凹进去,又持续瞳孔的突出,利用光线反差也就造就出了大佛睿智深邃的目光,配以少垂的佛首,使朝拜者的目光与大佛目光交汇时,畏而不惧,可亲可敬。

在卢舍那佛的左侧是弟子迦叶,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他年轻睿智,整个一帅小伙子,旁边衣着华丽端庄矜持,二天王严肃威武硕壮有力,力士们坚毅勇猛,性格暴躁,以及那无所畏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俏,整个布局反映了唐代高超技艺,折射出当时佛教的繁荣和唐朝国力的强大。

出了奉先寺,我们再来参观北魏的代表作——莲花洞。因洞顶雕有一大浮雕莲花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可并不多见,洞内正壁为尊式造像。主佛释迦牟尼身穿袈裟,衣襟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就是这种形象。两侧弟子是浅浮雕,左侧迦叶深目高鼻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形象,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象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如此生动细致雕于莲花洞坚硬的石壁,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壁崖壁有“伊阙”二字,这是明代河南巡抚赵岩所题词,证明了“龙门”的原称。

篇2: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位于衢州城南33公里处,由几十处地质断裂带上高达600-800米和V型峡谷组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域内悬崖磷涧,涧谷纵横,交通断绝而神秘莫测,民间称“死谷”,面积36.17平方公里。与黄山、山清山同属火头岩、奇峰峡谷地貌。

龙门大峡谷景区内奇峰怪石,龙潭瀑布,洞穴温泉、原始森林、古树奇花等塑造了千姿百态、异趣横生的、争奇斗艳的自然形态,显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龙门峡谷位于浙江衢州城南33公里仙霞岭紫微山主峰水门尖(1451.8米)和次峰巨龙顶之间。由几十处地质断裂带上高达600-800米和V型峡谷组成。域内悬崖磷涧,涧谷纵横,交通断绝而神秘莫测,民间称“死谷”,面积36.17平方公里。与黄山、山清山同属火头岩、奇峰峡谷地貌。

篇3: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1 旅游景区危机管理的涵义

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是指景区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持续不断的管理手段, 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轻危机可能给景区带来的威胁, 并恢复旅游环境和旅游消费者信心等, 甚至将危机转化为转机的整个管理过程。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过程应针对旅游景区危机演变的不同阶段, 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不同的管理策略达到危机控制和危机管理的目的。旅游景区危机发生前的预警和防范, 包括风险收集、风险处理和危机预警等;旅游景区危机发生中的处理, 包括快速整合反应资源、有重点地启动和实施应急方案等;旅游危机发生后的恢复和形象重塑, 包括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和积极援救, 重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 恢复公众的旅游信心等。

2 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参考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2], 本文按照危机管理的三阶段划分方法, 从危机前的风险与预警评估, 危机中的适时评估和危机后的绩效评估3个阶段对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进行划分, 设立风险管理、预警管理、公关管理、沟通管理、决策分析和危机恢复6个二级指标展开, 在这6个二级指标下又设立了24个三级指标。

3 旅游景区危机管理的量化分析

3.1 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3]。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普通的层次分析法按1~9标度来构造下一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一方面, 增加了专家们的判断难度;另一方面, 大多数指标体系既含有定性指标, 又含有定量指标, 给判断矩阵的构造带来很大难度, 使得完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排序和选优产生较大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层次分析法, 其步骤如下:

3.1.1 构造各层因素间的比较判断矩阵

根据旅游景区危机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构造各层因素间的比较判断矩阵, 以同一层次的要素作为准则, 对下一层的某些要素起支配作用, 同时它又受到上一层次要素的支配, 对于上一层因素而言, 在其下一层次上所有与它关联的因素中依次两两比较二者的重要性或有利性关系, 对指标按“重要”、“同等重要”和“不重要”, 分别用“2”、“1”和“0”3种数值标度定量表示 (见表2) 。由此得出的矩阵称为三标度矩阵, 它表示各因素之间相对于上一层因素的重要性关系[4]。

3.1.2 求出AHP间接判断矩阵

三标度比较矩阵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各因素在某准则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因此必须将其变换成具有层次分析法特点和性质的判断矩阵, 成为AHP间接判断矩阵。利用前述比较矩阵C, 计算各因素重要性排序指数ri, 即:

计算间接判断矩阵元素bi j。若用Amax表示最大排序指数对应的元素, Amin表示最小排序指数对应的元素, 用bm表示Amax与Amin比较时按某种标度给出的重要性程度, 则可用下式计算各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即判断矩阵的元素。

3.1.3 AHP间接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由矩阵元素B构造判断矩阵, 然后依次通过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等步骤。判断矩阵B为:

本文以 (A1, A2, A3) 为例进行分析, 并确定旅游景区危机管理的权重, 见表1。

3.2 单项评测

在确定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后,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对危机管理的各个指标得分按5个等级进行划分, 其中“极好”为[b, 100];“较好”为[c, b) ;“一般”为[d, c) ;“较差”为[e, d) ;“极差”为[0, e) , 见表4。

3.3 综合评测

利用公式 (4) 进行计算景区危机管理程度的测评值, 根据表4 确定旅游景区危机管理等级。

式中, E表示景区危机管理程度的测评值;Q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P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价得分。

4 实证分析———以麦积山石窟景区为例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 现存佛教窟龛194个, 泥塑石雕、石胎泥塑7 200余身, 壁画1 300余平方米, 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 分布于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 西崖现存140个洞窟。1982年,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近些年, 麦积山石窟景区虽然在自然环境、景区保护与开发、景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景区在资源、服务、资金、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危机, 本文对麦积山石窟景区进行危机程度的测评。

4.1 麦积山石窟景区危机程度的量化评测

在确定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后, 采用专家 (旅游行政人员3名, 景区管理者3名, 高校教师2名, 旅游者20名) 打分法对危机管理的各个指标得分按5个等级进行划分, 其中“极好”为[88.37, 100];“较好”为[65.78, 88.37) ;“一般”为[48.33, 65.78) ;“较差”为[22.98, 48.33) ;“极差”为[0, 22.98) , 见表5。向旅游行政人员、景区管理者、高校教师和旅游者发放麦积山石窟景区危机管理各指标得分调查问卷。最后利用公式 (4) 进行计算, 得到E=47.37, 根据表5可知, 麦积山石窟景区的危机管理现状为“较差”。

4.2 麦积山石窟景区危机管理的对策

4.2.1 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 创造新的旅游卖点

麦积山景区管理局应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力度, 强化规划的法律效力, 及时制止景区内宗教场所和有关单位乱开乱挖、违规建设等行为。针对石窟渗水问题, 可以先对裂缝进行防渗注浆, 另外可在石窟崖壁上打孔引水, 以此控制石窟内的渗水。天水麦积山景区可以基于天水丰厚的历史底蕴并结合现代朝拜旅游、养生旅游、休闲旅游等现代旅游形式开发新产品, 可开发以沙漠中的“绿洲”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塞上小江南”的资源优势。

4.2.2 提高景区综合服务

提高景区有形服务, 加大资金投入, 修葺、建设景区基础设施, 建造景区休闲娱乐设施。另外, 加强景区环境保护, 改善景区游览环境, 如设置垃圾站点等。提高景区无形服务, 对景区的从业人员进行更专业和更系统的培训, 并完善培训后的考评制度, 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最后, 完善游客投诉制度, 如设立小信箱, 发放游客满意度调查表等。

4.2.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麦积山景区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景区应本着“引进来, 走出去”的原则, 通过招商引资来扩大资金渠道。首先, 景区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国内外资金。再次, 景区应专门成立引资部门, 下拨专项经费, 安排专业人员和专家。最后, 景区要提升自身的价值, 制定有前瞻性的景区发展规划, 提高麦积山景区的吸引力。

4.2.4 加强危机过程中的危机管理

(1) 危机前的危机管理。

建议麦积山石窟景区建立一个科学的预警机制模型。首先要强化景区决策者的风险意识, 提高景区的风险管理水平。其次要建立景区危机预警机制, 提升风险识别的敏感度, 提高景区风险处理的能力。再次要加强危机控制力度, 将危机化解于萌芽之初。

(2) 危机中的危机管理。

建议麦积山管理者在危机决策时协调好景区与大众、媒体之间的关系。在危机发生后要尽可能地保障游客的利益, 并及时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在麦积山景区危机管理各指标得分中, 决策者的素质得分也较低, 因而在景区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对决策者素质的培养, 如开展危机管理理论培训和危机管理实地调研等。

(3) 危机后的危机管理。

建议麦积山景区加强危机后的宣传和目的地形象重建工作。景区可以针对社会公众、旅游者、旅行社等进行宣传, 宣传的重点是要消除人们对危机事件的恐惧, 重新建立信任感, 重新树立景区形象。景区可以通过组合包装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等, 并提供优惠的价格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4) 保证顺畅的信息流通, 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

旅游危机沟通是指旅游组织面对危机, 通过一定的媒介获取传递、交流以及反馈信息、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系列活动[4]。建议麦积山景区石窟管理者应当相信与发挥媒体的力量, 要负责任地跟媒体进行沟通。本文建议麦积山石窟景区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发布中心, 定期向媒体发布旅游信息, 保持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在危机发生后, 通过媒体新闻中心发布通报, 并定时发布旅游危机警告等, 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让公众及时了解麦积山石窟景区的最新动态。

摘要:旅游业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产业, 危机事件往往会改变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安全稳定的环境, 最终危害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界定旅游景区危机管理内涵的基础上, 构建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设定权重, 最后以麦积山石窟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景区危机管理,指标体系,改进层次分析法,麦积山石窟

参考文献

[1]Adam Blake and M Thea Sinclair.Tourism Crisis Management:US Response to September 11[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 (4) :813-832.

[2]邓冰, 吴必虎, 蔡利平.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 2004, 18 (1) .

[3]杜纲.管理数学基础——理论与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关键词:风景资源;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景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69-1

我国风景资源(简称景源)类型众多,景观变化万千,文物古迹繁多,世间罕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引以为傲和珍惜的[1]。近几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人们源源不断的涌入风景区内,这些大自然和祖先历经千万年所留下的珍稀资源,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却没有得到同等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将风景区视作获取利润的市场,大量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危及到资源的存在。对风景区进行规划已经迫在眉睫,景源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 景源保护的重要性

风景区的资源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景观资源,是通过几亿年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形成的自然遗产,而且是世代不断增值的遗产。一个风景区的景源是否丰富多彩,是否具有特色,如何分布组合,开发的潜力和价值有多大,这都是进行风景区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全面客观评价景源的价值和潜力是进行风景区规划的基础和先A行工作。

依据风景区本质的属性及主要功能,风景区规划应该以景源保护为核心,以景源自身发展为动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在游憩、科学以及经济方面的综合需要,以实现风景区内部的均衡发展为最终目的[2]。

2 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的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5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它东接万安山,南通伊河大谷,北濒洛阳盆地,西接宜阳丘陵,总面积10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秀,环境清幽,风景如画,素为旅游胜地,礼佛圣地,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3 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的景源分析

风景资源包括人文和自然风景资源。人文风景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风貌和特色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历史古迹、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自然风景资源是指自然界赋予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它们巧妙结合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象。主要有山光水色、奇石异洞、流泉飞瀑等[1]。

对景区来说,自然和人文风景资源往往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彼此衬托,相得益彰,以复合形式存在的。它们都是人类和自然双重塑造的结果,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1 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

洛阳龙门石窟造像的组合布局,适度得体,和谐优美,它的装饰艺术形式多样,华贵富丽,对于研究古代历史都是弥足珍贵的形象载体。可以说龙门石窟是一处精深博大、蕴含丰富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其窟龛造像数量之多,石质之优,艺术之珍奇,内容之丰富,举世罕见。

3.2 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

洛阳龙门石窟的碑刻题记数量之多,为全国石窟之冠,有“古碑林”之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体之精华,备受世人青睐。名人墓有白居易墓园、贾岛墓、唐时印度高僧金刚智墓、神会墓等。古建筑遗址有唐香山寺遗址、唐奉先寺遗址等。

3.3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龙门山由西向东,至龙门突然断裂,分成东、西两山,巍然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名“伊阙”。古有“伊阙形胜”之说。伊阙是隋唐洛阳城在中轴线方向的南端对景,是洛阳城市环境特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阙两侧长达一千余米的东西峭壁上布满了像蜂窝状的魏唐和历代石窟造像,山上苍松翠柏,与山下清澈的伊水相映,构成一幅稀世罕见的石窟山水风景画。

3.4 完美融合的人文自然

洛阳龙门石窟作为我国现存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包括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的融合,山水间自然景致的融合和不同朝代石刻艺术的融合。

4 结语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下,风景资源仍是很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些年的风景资源开发已给了我们太多的警示,面对未开发和已破坏的资源,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冷静、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才会真正带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同丰收[3]。风景资源是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重新认识他们,共同维护和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风景资源,建设、发展好风景区。

参考文献

[1]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规范.GB50298-1999.

[2] 谢凝高.国家风景区、世界遗產的保护利用[J].中国园林,

2002/4.

[3] 谢凝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若干问题探讨[J].规划师,

2003(07).

篇5:昆明西山龙门景区景点导游词

龙门三清境的财神。在三清境灵宫殿对面供奉着一尊神像,他右手持鞭,左手握着一个元宝,右脚脚下爬着一只猛虎,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财神!在中国人的传统民俗观念中,认为财神是掌管天财富的神仙;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顾,便肯定可以财源广进,家肥屋阔。民间流传的财神有很多,但大致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第一文财神,文财神有两个,一是财帛星君,另一个则是福禄寿三星。财帛星君是一个锦衣玉带,左手捧着元宝,右手拿着“招财进宝”卷轴,外形富态的一个长须长者。相传他是天上的太白星,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福禄寿三星中,本来只有“禄星”才是财神,但因为三通常是三位一体,帮此福寿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视为财神供奉了。第二武财神,武财神也有两个,一个是关羽、另一个是赵公明。关羽是三国名将,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财进宝,护财避邪。我们龙门三清境的这尊财神,就是另一个武财神赵公明,赵公明又名赵云,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猛将,民间相传他能够降妖伏魔,而且又可以招财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户均喜欢把他供奉在店铺中,而在南方的商户则大多供奉关公。财神的供奉也是有讲究的,担任文职的,以及受雇打工的人均益摆放或供奉文财神;至于那些经商做老板,以及当兵当差从事武职的人,则应该摆放或供奉武财神。

篇6:龙门天关景区2018年工作总结

根据年初总公司的工作部署,2018年龙门天关景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保障摩崖石刻长廊正常营业的前提下,整个景区全面建设、提档升级,力争暑期开业,下面分五个方面对今年的旅游工作做一总结。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思想动员

针对施工建设与营业运转同时交叉进展这一特点,龙门天关景区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深入细致的做了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号召全体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唱响“追求卓越,打造精品,引领潮流”的主旋律,继续贯彻执行“把景区当成家,把游客当亲人”的文化理念,坚持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作风,提高综合协调和应急应变能力,明确分工、定岗定人、落实到位,树立“决战决胜”的信念毫不动摇。

二、精心组织协调,全力以赴攻坚

战线长,工期紧,任务重,困难重重,千头万绪是龙门天关景区提档升级的显著特点,利用工期节点,随时召开施工调度会,重点强调:坚持施工标准,严把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务必按期完成。特别是七八月份整个景区建设项目进入攻坚阶段,由于天气原因,工期受到延误,情急之下,昼夜施工,加班加点,倒排工期,指派专人,分段包片,每晚汇报,次日解决,不留死角,丢掉幻想,连续作战,保障了8月25日前期项目如期竣工。

三、完成规划建设,顺利如期开业 自2月22号(正月初七)至8月25日历时大半年,龙门天关景区前期规划建设初步完成:新建龙门天关城堡和摩崖石刻长廊两个检票口及卫生间,观光车道由水泥路面改建成柏油大道,全长1700米。官帽山游览线路(1416米)全新贯通,其中石砌路面418米,水泥栈道399米,钢木栈道599米。景观水道291米,快速水道198米,新增山顶高空网红项目悬崖秋千、步步惊心、飞天索桥、及飞龙瀑彩虹喊泉。摩崖石刻长廊新增树冠走廊项目全长260米,1729米的廊道全新拓宽改建,护栏新颖独特,整个龙门天关景区的各节点卫生间、商品亭及垃圾桶、标识标牌、休息座椅全部更新配齐。

四、运营保障良好,薄弱环节突出

自8月28日至10月7日营业以来,龙门天关景区联票收入()元,单票收入()元,整体二次消费收入()元。

为了给景区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开业前新招员工60名,并逐一面试,强化培训,尤其是特岗员工(观光车司机、高空项目工作人员)更是层层选拔,优胜劣汰。景区始终贯彻“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这一中心思想,对景区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位员工都严格要求、加强管理、督促检查,同时备有安全预案,并保障了开业与国庆假期旅游安全的平稳过渡。

游客普遍反映龙门天关景区没有缆车,对山顶的高空项目可望而不可即,针对这一突出的薄弱环节,立足景区的当前的现状,已上报总公司,正在考察“魔毯”项目的可行性。

五、抓好景区防火,尝试冬季旅游 进入防火期,防火是景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龙门天关景区地形复杂,与张家口毗邻接壤,每年的防火工作都是景区的头等大事,通过张贴标语、横幅、宣传牌进行广泛安全防火宣传,并与周围村民联防,并签订防火安全协议,严防死守,分区包片,轮流值班,各重要节点出入口安装监控,备足消防灭火器材,确保万无一失。

今年,龙门天关景区尝试增加冬季旅游项目,根据现场实地考察,草拟初步方案:

1、限于官帽山冬季防火压力太大,建议冬季项目只开放摩崖石刻长廊;

2、摩崖石刻长廊检票口南侧崖壁做人工冰瀑长约300米;

3、摩崖石刻长廊步游路两侧做人工树挂;

篇7:龙门石窟导游词

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不思hなT洞窟へようこそ。何懿と申します。みんなと一wにT洞窟を物して、一wにQ光のSしみを体Yします。T洞窟は洛市の南の12.5キロのところにあります。そこの青山は青々としていて、|西に峙しています。伊水のI岸と|西の二つの山の~壁に、美しいL景画のように密集しています。T洞窟は北魏孝文帝の洛w都(494年)年に始まり、|魏、西魏、北拧⒈敝堋⑺濉⑻啤⑽宕、北宋のT朝の5余りの大模な建BをUYしました。大小の洞穴のgを蜂のzのようにして、伊水I岸の~壁に密布して、南北は1キロメ`トル余りに及んでいます。1962年T洞窟文化保管所のyによると、二つの山はF存する洞穴のg2100余り、像10万余り、最大の像は17メ`トル余り、最小のものは2センチしかない。造像念碑と石碑碑碑は2600元ぐらいで、塔は40余りある。びっくりしました。T洞窟は刻史において非常に重要な位置を占めています。巨大な像は|方刻の典型です。特に石窟の中の空をwんだり、の中で自由にwび回ったり、}果を手に持って空をwび舞ったり、S器を演奏したり、花や雨を撒いたりして、姿がしなやかで、表情が雅で、感@させられます。T洞窟の山紫水明は昔から人々が物する名所でした。s代の文人学士がT洞窟のL景を描いたについて千百あります。李白、白居易、欧修など多くの有名な人がみました。唐代の人、白居易はかつて言いました。「洛の四塞山水の倮は、T洞窟が初めてです。」だからT洞窟は澳甓啶の国内外のQ光客を引きつけています。彼らは皆りを忘れて,糁肖摔胜盲皮い搿}T洞窟に来たら、必ず以下の点に注意してください。2、危ないところに[びに行ってはいけません。3、文化を保oするために、壁に落きをしないでください。T洞窟に行ったら、ゆっくり物してください。

篇8: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龙门景区中心面积9.63HA, 其中林地面积8.7HA, 森林覆盖率73.4%, 主要树种为侧柏、女贞、栾树、刺槐等资源树种和景观树种, 其中侧柏纯林面积为6.5HA。景区林地的特点是:一是森林郁闭度高, 达到0.6—0.9, 经过多年的修枝抚育管理, 林下层高, 平均超过3米;二是林区树种树龄较长, 侧柏纯林在50年以上, 阔叶树种在10年以上, 林下腐殖质较厚, 平均在30CM以上, 有机质含量丰富;三是森林层次明显, 上层乔木, 中层富花及蜜源植物, 比如黄荆、枸杞、苦楝、女贞、碧桃、火炬、石楠等, 下层药用植物, 比如防风、黑风、地丁、细辛、射干、黄花苗等, 地层腐殖质土壤;四是林地地形条件层次明显, 密林、疏林区域分布明显, 阔叶、针叶、灌丛错落有致, 沟地、缓坡地、坡地层次明显, 利用空间较大;五是土壤条件优越, 林区南陡北缓, 边缘石灰岩绕边, 从外向里土层逐渐深厚, 土类逐渐由砾石土—褐土—棕土转变, 逐渐易于种植, 所以说, 龙门景区是一个大花盆, 外边有石可雕刻, 中间有水可养鱼, 山上有土可种植, 生态条件非常优越;六是林区生态链分布比较合理, 除植物因素外, 动物主要包括野兔、野鸡、蛇、刺猬、野鸽子、长尾郜、白鹭等小型动物, 且长存条件良好, 长期在林区生存, 迁出迁入性不大, 非常适合在林区生存。

通过上述分析, 利用林区资源前景非常看好, 特别是发展林下经济是利用林区资源的主要方式。林下经济是通过对某一林区生态条件和生态资源进行分析, 选择适合本地区生态利用从而促进产业升级、资源保护的一种可持续保护发展模式。笔者认为适合龙门林区林下资源利用方式主要有:

1 林下养殖是对成林区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选择

1.1 林禽结合模式

主要包括林下养鸡和林下养鸽;林下养殖, 其优点在于林区草质丰富, 腐殖质较厚, 营养丰富, 容易形成草-虫-禽-林良性循坏模式, 这是其一。其二, 林下养殖, 对林区杂草有控制, 其粪便对林区树木有复壮作用, 对林区资源保护有促进作用;其三, 林下养殖对林区病虫害防治有促进作用, 林区许多鳞翅目、鞘翅目的控制物种如侧柏毒蛾、天牛的蛹和幼虫在腐殖质里生存, 鸡对这一部分虫子能够啄食, 鸽子对树木中层以下的幼虫能够进行食用, 无形中对林区虫害能够起到控制作用, 对于林区病虫害防治而言, 能够实现生物防治和立体防治这一理想的防治方式, 实现无害化防治和长期性防治, 使林区病虫害防治走上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多策并举, 多条腿走路的良好防治途径;其五, 龙门林区地形为一地三坡六沟壑, 地形条件适合林下养殖;其六林下养殖的周期短, 频次高, 产品营养价值丰富, 依托龙门石窟发展该产业, 符合园区旅游文化功能, 能够起到品牌带动作用, 容易出效果和效益, 并且具有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带动作用。

1.2 林蜂模式

景区植被的多样性为林蜂模式创造了较好条件, 多花植物的立体分布为林下养蜂成为可能。景区自然植被中有春有槐花, 夏有黄荆、女贞, 秋有柿子花、枣花、栾树, 所以林下养蜂具有时间长、蜜源充足, 可养面积大等特点, 这是其一;其二, 蜂是多种病虫害的天敌, 可以对多科目的卵、幼虫为食, 对林区进行生物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对林区资源保护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其三, 根据这几年的林区周边的养殖模式调查, 已经有部分养蜂专业户在周边进行养蜂事业, 且价格具有一定的优势, 具有可推广性。

2 林下种植是对退耕地资源利用的科学选择

2.1 林药模式

龙门景区林药种植具有悠久历史, 从唐朝就盛行“五月端午, 家家户户挂菖蒲”的传统, 龙门东山成为香山即为明证。所以龙门药材负有盛名, 其中在西山石窟群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窟叫做“药方洞”, 上面记录一千多个药方, 主要取自于当地药材, 所以进行林下种植具有文化传承作用, 这是其一;其二, 通过近年来景区植物资源调查, 景区东西两山广泛分布防风、黑风、地丁、蒲公英、枸杞、谷茬参、射干、菊花等多种药材, 品质优良, 收购者、采挖者众多, 具有品牌效应;其三, 通过前几年实际种植来看, 板蓝根、黄芪、决明子等药材适合林下种植, 可以成规模发展;其四, 林下种植药材客观上可以改善林区生态条件, 可以有效防止林下荒草疯长, 复壮树木, 其气味可以增加改善林区乃至景区大气质量, 具有很好的资源保护效果。其五, 林药材种植和牡丹元素、景观元素有效结合起来具有不可限量的综合效果, 牡丹的根, 在药剂学上称作“丹皮”, 用途广泛, 如果在景区有计划地成规模种植, 将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2.2 林经种植模式

林粮种植模式是林下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是对于龙门景区而言, 根据安全第一, 科学利用的原则, 则需要有选择地利用。比如林下种植小麦等则不适合景区模式, 因为其成熟产物之一———秸秆是林区火灾隐患, 目前无法很好循环利用, 所以应当禁止种植;种植经济作物则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通过种植花生、红薯、油菜等经济作物, 不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也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增加景区景观, 比如种植油菜, 不仅增加了景观, 并且可以作为蜜源植物, 一物多用;花生、红薯等作物地上、地下部分都可以利用,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 林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和方向

以上是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有利因素分析, 接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2页) 下来需要对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一, 突出专业性。对进入景区经营林下养殖、种植的人员或者单位进行资质审核, 优先考虑有经验、董养殖和检疫、有环保意识、绿色经营意识和创品牌意识的单位进行专业化合作, 实现双赢, 并且有后续发展空间;其二, 突出无害化养殖和绿色种植。要有功能选择性, 对于养殖而言, 不仅要有绿色产品、绿色销售的概念, 还应有分区养殖, 环保旅游观赏功能, 因此在养殖的种类上应丰富, 比如不仅有肉质鲜美的三黄鸡、土鸡、火鸡等, 还应有适合林区飞跃能力的野鸡、斗鸡等种类, 适合不同的功能定位;其三是突出分区规划性, 对进入林区养殖根据地形、用途进行功能分区, 合理规划管理区域和其他功能区, 增加专业化养殖进度和观赏、林区管理功能;其四要有保护性, 林下养殖是一种景区资源管理广信机制, 但一定要把好事做好, 经营单位一定要有资源保护观念, 要有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好, 把好事做好;其五突出品牌性, 在龙门景区世界遗产地做林下养殖事业, 品牌是重中之重, 从养殖种类的选择到喂养的全过程, 都要实现绿色化、无害化, 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一定要高起点, 高定位, 并且要做好品牌报审和保护工作, 这样才是龙门景区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的成功要素和必备条件。

篇9: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

关键词:秦皇岛 牌示英文导游词 文化 勘误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秦皇岛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牌式导游词是自导式导游服务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旅游景区教育、服务、使用等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发现如何处理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既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也是开展涉外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准确地传达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创立我们的旅游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本文以秦皇岛旅游景区牌示英文导游词的翻译为例,从文化信息的传递角度来探讨旅游景区导游词的恰当英译问题。

一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是地名翻译的重要内容,这些名称大多用词古雅、风格独特、音韵优美、寓意深刻。有的出自历史典故,有的源于神话传说,有的富于诗情画意,有的饱含人生哲理。因此翻译这类名称时不能简单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

1 源于历史典故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中有一个景点名为“丛台”,其英译为“Congtai Palace”。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相传丛台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故称武灵丛台。史载,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国。武灵丛台也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接非一,故名丛台。”这里音译名称无法体现出丛台的悠久历史和军事功用,而且丛台从历史上讲并非宫殿,而是“亭台建筑”,因此用“palace”也是不准确的。建议译为:“Entertaining and Military Terrace Of the Zhao State”。因为“terrace”意思就是“相互连接的亭台”之意。音译的景点名称不仅會造成源语文化信息的丢失,而且无法满足读者或旅游者追新猎奇的心理要求,不能激发了解和体验异国文化的旅游愿望。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中有一个景点名为“稷下学宫”,其英译为“Ji-Xia School”。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据徐干《中论·亡国》记载:“齐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到齐威王、宣王之际,随着齐国国势的强盛,得以充分发展达到鼎盛阶段。稷下学宫有三大功能:1、询议功能。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因此它是一个政治咨询中心;2、教育功能。其独特的游学教学方式,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3、学术功能。稷下学宫是当时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因此,“school”这个词汇不足以传达出如此深厚的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当时的稷下学宫相当于今日的社会科学院,故建议改为:“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of the Qi State”。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中还有一景名为“黄金台”,其英译为“Platform”。黄金台来源于战国时期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实行人才战略强兵兴燕的典故。因此笔者建议改为“Talent Recruiting Site of the Yan State”。

实际上,我国和西方学者在译介此类名胜古迹景点名称时大多采用意译法,这个在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颐和园译为the Summer Palace。还有的翻译采用音意双译法,既译出景点的读音名称,同时又译出景点名称的文化寓意,使旅游者既知其名,又晓其隐含之意,如:太和殿译为Tai He Dian(Hall of Great Harmony),养心殿译为Yang Xin Dian(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瑶池译为Yao Chi(Lake of Immortals)。这对增进旅游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大有裨益。

2 对号入座式的旅游景点名称逐字翻译

老龙头景区名称的英译现在有两种,一种是汉语拼音“Laolongtou Scenic Area”,另一种是直译“Old Dragon Head”。笔者认为汉语拼音译法不可取,另一种意译法也不恰当。汉语中的“老”字的含义除了最基本的“年岁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含义:1、“老”就是一个敬词,与年岁无关。如:老师、老板、老总等;2、是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如:老先生、老前辈、李老等。“老龙头”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它坐落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滨,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的“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充分体现了龙的尊威,因而得名“老龙头”。此处的“老”并非“年岁大”之意,因而直译为“old”不恰当,建议采用音意双译法译为:“Great Dragon Head-the Starting Point of Great Wall”。这和长城的译法比较相似,“长城”并没有直译为“the Long Wall”,而意译为“the Great Wall”。“老龙头”还可以干脆意译为“the Starting Point of Great Wall”。因为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权威,但在西方文化中却象征着邪恶。因此直译不仅造成外国游客理解上的困难,无法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甚至还会引起误解。

又如,祖山景区十里画廊有一景叫“狂犬吠日”,英译为“Mad Dog Barking at the Sun”。这处景观远远望去,雄伟的山巅的一块兽形巨石,酷似一只狗正仰头朝天、嘴巴撅起,朝着太阳叫,故称“狂犬吠日”。成语“狂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是说川蜀一带阴雨天多而出太阳的时候少,日出而犬吠。成语原:意不是指疯狗,而是指狗因少见多怪而乱叫。后来用来比喻坏人自不量力的叫嚣。建议译为:“Alarmed/Frightened dog Barking at the Sun”。

再如,老龙头景区内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上面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英语译为:“Heavenly Seas and Mountains”。这四个汉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的美景和恢宏气势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得最好,可以做“开创、开造”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老龙头的海岳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不能简单直译为“天国的,神圣的山海”,因此建议译为:“Nature-created Sea and Mountains”。

对号入座式的逐字翻译,历来是翻译的大忌。对于景点名称的翻译,更不能简单采用直译法。翻译时不仅要观其名,而且还要知其实,切忌望文生义,信笔直译。

二 宗教及其宗教传说中专有名词的翻译

角山景区的栖贤寺内有“望海观音殿”、“达摩殿”和“伽蓝殿”,其分别英译为“Seaview Guanyin Hall”、“Da Muo Hall”和“Qie Lan Shrine”。祖山景区内有“观音送子”,其英译为“Guanyin Bodhisattva Sending a Son”。这些景点内涵或景点名字均与佛教有关,其翻译全部采用汉语拼音,笔者认为不妥。因为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只限于源于中国、又是中国独有的事物。佛教源于古印度,又是世界上流行很广的宗教之一。但佛教主要流行于亚洲,因此在英译时可能找不到相应的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宗教里的所有名称还原为梵语更为恰当。这样可以使读者有源头可查,也减少了以讹传讹的风险。如:释迦牟尼译为?ākyamuni、如来佛译为Tathāgata、弥勒佛译为Maitreya、药师佛译为Bhai?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观音菩萨译为Bodhisattva Avalokite?vara,文殊菩萨译为Bodhisattva Manjusri,普贤菩萨译为Bodhisattva Samantabhadra、地藏王菩萨译为Bodhisattva Ksitigarbhr、罗汉译为Arhat等。此外,在“达摩殿”牌式英文导游词中,禅宗被意译为the sect of Buddhism,还有的译为the Zen Buddhism。笔者认为,应还原为梵语Dhyana。

三 由于词汇空缺造成的难译(zero of equivalent word)

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武术气功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取音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还有些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在翻译时也必须采取释义或添加注释等方法,说明该词的语用含义,才能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例如: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生肖馆”译成了“Lunar New Year Exhibition”。西方民族文化中没有以动物配属人的出生年份的习俗,因此对于生肖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要使游客比较完整地理解其中的文化信息,不仅需要译出生肖一词的指称意义,还需要详加注释,以说明其内含的寓义。建议译为:“Twelve Year Animals Exhibition”;再详细地添加注解:any of the twelve animals,representing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used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according to lunar calendar.

四 由于文化不對等所造成的误译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景点中的一些称谓,笔者认为不妥,它们是:魏文侯Duke Wen、魏王假Duke Jia、齐威王Duke Wei、燕昭王King Zhao、赵武灵王Duke Wuling。英国的爵位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在英语中,“Duke”为公爵,是欧洲贵族中的最高等级。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可见,英文“Duke”和战国时期作为一国之君的君主们是不对等的,应分别译为:King Wen of the Wei State、King Jia of the Wei State、King Wei of the Qi State、King Zhao of the Yan State、King Wuling of the Zhao State,更为准确。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秦皇岛旅游景区牌示英文导游词所作的勘误,属于学术探讨,也欢迎来自更多专家、学者的学术商榷,目的是更好地向外国游客传递中国文化信息。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确立了“旅游立市”的战略,力争在今后的5-10年把秦皇岛整体打造为“国际旅游名城”。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把城市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外国游客。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

[2]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 黄永杰:《春秋战国时代人才思想论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4] 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中国文化通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吴宾凤,女,1972—,河北卢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上一篇:走进新课程理论试题下一篇:天津全市重点高中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