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方案

2024-04-26

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方案(通用7篇)

篇1: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方案

2020年县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整改方案

根据县纪委机关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我局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于5月28日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班子成员分别到下属单位和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了调研、座谈访谈、交心谈心,分别征求了意见和建议,经县局党委班子逐条进行研究,现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xx在全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和我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在全县税务系统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的鲜明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真正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整改目标

增强纳税服务意识、优化纳税服务渠道、创新纳税服务内容,找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切入点,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纳税人需求是否得到满意作为评判税务工作的实际效果,努力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办税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营商环境纳税指标存在的问题

1、纳税时间与全省最优表现存在差距。第三方评价结果显示全x纳税时间为119小时,与xx省最优104.5小时尚有较大差距;

2、总税收和缴费率较高。实际评价的总税收和缴费率为59.3%,主要受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影响;

3、未产生增值税退税情况。主要是全xx没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有留底退税业务。

(二)办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4、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改进、业务水平有待加强;

5、建议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纳税人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政策;

6、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辅导培训,培训前先收集问题,让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7、建议县局领导多下基层下企业指导工作。

(三)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

8、县局党委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不够、指标研究不深;

9、内部协调不顺、部门配合乏力;

10、服务意识不足、宣传培训不够。

四、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限

1、纳税时间与全省最优表现存在差距。第三方评价结果显示全州纳税时间为119小时,与xx省最优104.5小时尚有较大差距。

责任领导:xxx

整改措施:根据纳税服务规范以及征管操作规范,压缩注销流程时间,最大限度的满足纳税人方便、快捷、高效的办税需求,切实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完成时限:长期

2、总税收和缴费率较高。实际评价的总税收和缴费率为59.3%,主要受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影响。

责任领导:xxx

整改措施:加强对税收收入和规费收入的催缴管理力度,做到税收收入与规费收入同征收、同管理、同考核,均衡入库,提高实际的总税收入库率和缴费率。

完成时限:长期

3、未产生增值税退税情况。主要是全州没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有留底退税业务。

责任领导:xxx

整改措施: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目前我县无该业务。加强税收收入调度分析,充分利用税负分析、税源分析等方法,对重点税源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收入预测准确率。

完成时限:2020年7月

4、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改进,业务水平有待加强。

责任领导:xxx

整改措施:一是规范办税服务厅前台受理工作,完善、落实限时办结、预约办税、延时服务、“二维码”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机制。二是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要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倾听,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对职责范围内的涉税事项按规定办理或答复,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涉税事项,为纳税人进行有效指引,不属于本税务机关的职责范围的事项,向纳税人说明,并给予必要帮助。三是坚持县局领导成员、股室负责人到办税服务大厅值班工作制度,每天安排一名县局领导成员、股室负责人值班,做到第一时间处置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纳税人需求,第一时间答复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第一时间纠正出现的错误。

完成时限:长期

5、建议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纳税人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政策。

责任领导:xxx、xxx

整改措施:一是利用纳税人学堂、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培训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线上+线下模式,第一时间解决答复各种涉税问题,充分利用实名身份信息,简并与身份相关的附报资料,优化办税流程,实现实名信息共享。二是全面推行“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服务,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纳税人推送,逐步实现纳税人“进厅”前可快速、便捷获取规范的税收业务办理指南。三是建立税企工作群,积极通过微信群等“非接触式”方式宣传税收优惠政策,辅导企业用好用足税收政策,保证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税收扶持政策,帮助解决企业办税缴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完成时限:长期

6、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辅导培训,培训前先收集问题,让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责任领导:xxx

整改措施:积极组织开展纳税咨询、培训和辅导服务工作,摸排近一段时期纳税人所关注的问题,由分管局长带队,抽调机关各股室、各分局业务骨干下企业逐户讲解相关减税降费等政策,解决纳税人在纳税申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规避纳税人对政策掌握不详细造成的风险。

完成时限:长期

7、建议县局领导多下基层下企业指导工作。

责任领导:xx、xxx、xxx、xx、xx、xxx

整改措施:县局班子成员果断地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坚持包分局、联系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工作制度,每个班子成员每月到基层一线调研、联系工作不少于1次,加强对所属分局的业务指导、工作检查、企业办税需求的协调。

完成时限:长期

8、县局党委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不够、指标研究不深。

责任领导:xxx

整改措施:局党委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把全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年度履职尽责和干部提拔重用的依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税收工作的重大任务全力推进。

完成时限:长期

9、内部协调不顺,部门配合乏力。

责任领导:xxx、xx、xx、xxx

整改措施:对内,县局领导班子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解决各项跨部门行动项目,各部门要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根据任务分工确定的时间节点提前谋划,把各项措施抓准抓实抓细;把税收营商环境与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放管服工作结合起来,同向发力,统筹安排部署、统筹组织实施、统筹指导落实,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便民办税新举措,为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筑牢坚实的基础。对外,加强与县直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做到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

10、服务意识不足,宣传培训不够。

责任领导:xxx、xx、xx、xxx

整改措施:采取党委中心组学习、局长办公会、支部主题党日、自主学习等形式,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xxxxxx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担责、人人主动、人人作为的工作格局。加大对营商环境纳税评价指标的研究分析力度,建立完善良性工作机制,确保每项指标能得分、易得分、得高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迎接营商环境评价调查,避免因理解偏差造成指标得分失真。

完成时限:2020年7月底

五、整改要求

一要认真履职尽责。各责任领导要把握整改重点,讲究整改方法,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责任到股室、分局,落实到人;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整改任务,明确整改目标,逐项逐个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二要加强督办考核。县局纪检组要加强督办,认真听取各股室、分局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对问题解决不好或没有解决的,要督导整改到位,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

三要通报整改情况。通过县局公开栏及时通报整改落实情况,接受内外部监督。

篇2: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方案

市局已制定了《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下面,我从纪检监察的角度,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讲几点意见。

一、认识形势,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自觉性。

1、新冠疫情半年以来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很大,许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很多问题,许多服务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市场疲软。就麻城而言,经济下行严重,上半年财政收入锐减,全市三公经费压缩了10%,项目经费压缩了20%,市级财政支出压力很大。企业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运行迫在眉婕。

2、市委将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对市直部门采取季度考核,并与各项年度考核评比挂钩,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不力、行动迟缓、工作被动、企业投诉多、社会反响差,年度排名后5位的市直单位,考核评定为“较差”等次,取消先进单位评选资格。对营商环境年度考评后3位的市直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对连续两年居后3位的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

3、优化营商环境是今年市委市纪委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市委已成立了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6个常委、5个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规格之高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市纪委肯定会加大暗访检查力度,抓破坏营商环境典型,并对坏典型进行全市通报或媒体曝光。市纪委监委已建立破坏营商环境追责问责机制,对吃拿卡要、“钓鱼”执法、乱执法、乱摊派、乱罚款和慢作为、不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追责问责。

二、切实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行政审批办事卡”的问题。市局政务服务窗口少数个别工作人员存在业务不熟悉、服务态度差、办事拖拉,上班迟到早退,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推进“一门全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着力打造企业和群众“双满意”的一流政务服务窗口。

2、行政执法工作方面的问题。一是执法业务不熟悉。对本系统执法法律依据不熟悉,权力界限和边界不清晰,适用法律法规不准确;

二是执法程序不规范。受理投诉不及时,不持证上岗,办理案件超时效,文书制作不规范;

三是滥用自由裁量权,搞“钓鱼执法”“狮子大张口”,选择性执法,该立案不立案,办关系案、人情案,大案小办,执法不透明等。要完善315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和消费者诉求。严控涉企检查执法频次,规范自由裁量行为,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严格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严格落实“不诉不查”“不举不查”原则,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严格执行涉企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轻违不罚”情形清单,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处罚决定审核心三项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依法依规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一是责任未压实,特监股与各监管所责任边界不明确,监管责任未认领。到目前为止有鼓楼所、龙池所、开发区所、铁门所、歧亭所、乘马所、福田河所、木子店所、阎河所、盐田河所等十个监管所未认领监管任务。二是各监管所主要负责人和监管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认识不够,监管人员怕担责。三是监管能力不足,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业务不熟悉,对现场监察缺乏直观认识,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未展开。要求特监股要继续组织人员培训,必要时要组织考试。同时每月每周要到各基层监管所进行现场指导、示范,逐步提高基层监管所特种设安全监管能力。

4、财务方面的问题。一是事前审批履行不到位,先办事后请示,导致费用报销手续不合规,程序不合逻辑。二是报账员对自己单位的财务监督履行不够。三是结算不及时,2020年半年将过,部分所收入费用一次都未结算。这里我强调一下,各所要严格按照财务规定的时间结完帐、结好帐,逾期的所写说明给我,没有写的要通报,搞工作不能拖拖拉拉。

5、“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担当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市局党组部署的工作选择性落实,有的党组会议或安排的工作不传达或打折扣。有的同志上自由班,迟到早退,工作散漫,有的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讲价钱、讲困难、推三阻四。二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批评的不够,总是从关心爱护同事出发,教育的多,问责的少。三是对上级及党组部署的工作纪检监察督办的少。各单位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敢于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作风亮剑。

6、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要树立不抓主体责任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各单位要根据自已的职能职责,制定好本单位主体责任清单,细化到室、组、人,责任上肩,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履职尽责,确保市局党组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实。把两个责任常记心头,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形成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提高主体责任履职能力。

7、抓好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市局这个方案提出了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大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大家要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把握好时间节点,按照任务清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市局纪检监察、主责办要加强任务清单督查督办,确保任务清单全面完成。

三、强化履职监督,坚决惩治腐败

市局纪检监察、主责办结合各基层监管所、直属单位、机关各股室职能,立足于单位部门岗位职能,强化履职尽责监督。领导班子层面:主要是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既要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又要监督其分管联系单位,竖持“责任制管责任人,责任人管一班人”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使责任制在领导干部心中有位、身上有责、肩上有压、工作有效。同时强化对中层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监督,一是廉政勤政方面,看各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规定的廉洁纪律,是否存在接受行政相对人吃请,是否存在工作日饮酒、是否存在收受行政相对人礼品礼金、是否存在吃拿卡要行为。二是履职尽责方面:看各单位是否认真落实上级和市局党组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监管到位。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规定的廉洁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篇3:优化河北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河北营商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一) 河北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1.经济开放度相对较低。河北省2015年GDP在31省区排行榜中排名第七, 全省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 唐山、石家庄、沧州的GDP总量排名前三, 唐山、廊坊、石家庄人均GDP位列前三, 此外邢台的人均GDP最低。从经济总量来看, 河北省排名较为靠前, 但是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且河北省的外向经济不活跃, 对外贸的依存度较低。河北省经济开放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是在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过程中, 部分生产要素快过进入河北一些非沿海地市, 河北的经济没有通过自主发展的方法实现产业升级。

2.生态环境问题不乐观。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河北省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北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除去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地形限制等外在因素外, 还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结构性污染问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与北京、天津的生态环境相对比, 河北省在清洁能源有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水平提升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雾霾天气十分严重, 多次居于全国城市空气污染榜首, 在工业产值提升的同时引发的环境问题, 对于吸引外资、优化企业生产结构是极为不利的。

3.城市消费水平一般。河北省大部分城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要低于平均水平, 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的居民消费水平排在全省各市前列。由相关分析可以看到,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位于河北省的前列, 但是居民消费水平并不高, 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说省会城市石家庄在拉动城市消费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4.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河北省目前已基本建立科研院、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相协调的学科体系, 人才资源较为丰富, 为河北省进一步依托人才与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是河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与沿海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河北省企业的竞争力较弱, 与企业的创新能力较低有着一定的关系;此外企业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 经营发展偏向于保守, 对于自主创新的主观意愿不强。

5.政策扶持和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对于企业来说, 政府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政策扶持, 对于企业的效率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行政审批事项较多、办理时限较长, 这为企业进行审批核准带来很大的障碍。另外人才供给不足, 企业就不能建立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缺乏内生人才培养机制。河北省对于外来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一方面河北与北京、天津相邻, 在资源、环境、制度、社保等方面与京津有较大差距, 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自然不高;另一方面, 河北省缺乏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自身难以持续培养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中高级人才。

(二) 河北营商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

1.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为河北省商业发展带来新突破。京津冀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给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独特优势。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科技教育力量较强的地区, 产业基础较为雄厚, 资源储备丰富, 而且河北省以优越的地理优势, 内环京津建立了便捷的交通网络, 具备足够数量的发达的物流集散和交通枢纽, 整体消费水平较高, 市场容量占全国的10%以上。

2.国家支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国家支持发展高科技、新能源、环保、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对于河北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许多政策和实际上的支持。国家从该政策法规上鼓励企业进军新兴产业, 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企业实践上给予了很多的指导。

3.“互联网+”下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引领河北经济再起飞。在“互联网+”的大潮下,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 使得经济社会的各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为营商环境的转型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推动信息与经济高度融合, 开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并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河北营商环境的策略

(一) 营造开放互通的区域环境

“环京津”“环渤海”“京津冀一体化”重大发展战略都是将河北省囊括在内的, 河北省营商环境的优化, 应该充分利用地区优势, 在重大战略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 提升河北省商业的开放程度。河北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经济开放度较低, 这对于河北省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深入拓展是非常不利的。沧州的黄骅港可以作为河北省发展外向经济的重点突破口, 以黄骅港为中心, 围绕它的四个城市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可以依托黄骅港的交通优势, 形成“一个中心, 四个基点”的发展模式, 以港口带动腹地商业发展。

(二) 建设优质绿色的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营商环境的优化自然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优化, 只有努力构建生态文明,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营商环境的不断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和大气污染的防治和治理,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移, 以及创新驱动商业发展都需要优质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1.优化产业布局。唐山、邯郸、承德、张家口四市均有钢铁产业分布, 对于河北省的产业布局调整, 应该以钢铁行业为切入点, 深入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河北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应该将重点放在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上, 以升级工业技术、提升工业质量为目标, 顺利完成产业转移工作。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 尝试以市场换取先进技术, 创造条件吸引外来先进技术在河北落地, 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完善综合生态治理机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服务性是实现生态与营商环境良性互动的基本保证。在生态环境不乐观的状况下, 营商会受直接经济损失、机会成本、生态治理投入的制约, 使得经济效益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建立生态治理机制就是要统筹财政收入、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人口分布, 来确定具体的生态补偿机制, 确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标准、建立补偿监测机制, 让相关责任方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 通过奖惩机制来实现较少生态破坏, 提高生态保护的效果, 营造一个优质、生态、绿色的营商环境。

(三) 营造便捷高效的融资环境

1.落实支持性金融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企业发展, 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依旧是一个重点问题。不断完善企业信贷考核体系, 对企业的风险能力进行正确评估, 尤其对小企业进行积极的扶持和鼓励, 建立针对小企业而设置的风险补偿基金, 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补助。

2.完善企业业务服务。适当扩大企业贷款规模, 有效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 完善修正财产抵押制度和办法, 减轻企业贷款抵押负担, 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中来, 严格小额贷款公司行为的规范化, 降低借贷过程中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联合中央、地方财政、企业的力量, 建设多层次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专门机构对信用担保行为进行审核、执行、监督, 使得融资行为更加合理、安全、有效, 并不断开发新型金融产品, 促进投资融资活动的多元化和分散化。

(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技术、产品、制度、市场、管理创新, 强化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作用, 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坚持创新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以优质创新型企业引领一般企业进行行业革新, 才能不断提升河北省整体的商业创新程度。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 只有技术过硬、水平一流, 才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不断实现企业的自我突破。

(五) 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才环境

人才是促发展的关键因素, 吸引了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才能为河北省商业发展不断提供新思路, 注入新的力量。吸引人才应该着眼于多方面, 例如生活环境、知识环境、工作环境都是人才在进行选择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 河北省应该稳步推进人才安居工作, 将人才吸引到河北省并将人才留在河北省, 为优质人才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 让他们在个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 乐于将自己的知识技能贡献给所在企业。

优化河北营商环境,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努力, 从多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河北省营商环境的优化, 不仅要从省情出发, 在具体实行时更要结合各市的实际情况, 进行实际的分析和比较, 以经济现实为参考, 结合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 不断为优化河北省的营商环境做努力, 普遍提升河北省内城市整体竞争力, 发挥品牌效应。各主体积极响应省委号召, 创造“宁静经营”的营商环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地区的区域界限已经被打破。在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一个地区要靠什么来吸引投资者, 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单纯依靠宏观政策扶持或者优惠倾斜不足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是增强地区经济活力, 击败其他竞争对手的重要砝码。在环球时报社主办的“2014中国区域发展与投资论坛暨中国最佳营商环境评选”上, 唐山与成都、青岛、长沙等一起荣膺“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称号。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营商环境的策略, 分析研究河北省营商环境, 对提升省域内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商环境,城市竞争力,比较优势,不足,策略

参考文献

[1]施卫华.改善国际营商环境加快广东转型升级[J].广东经济, 2012 (09) .

[2]宫艳玮.经济新常态对民营经济影响暨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济宁学院院报, 2016 (01) .

[3]季评.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动力[N].济南日报, 2014-03-27.

[4]康桂芬, 宋国学, 祁文辉, 赵文丁.提升京津冀经济圈竞争力的突破口:产业合作——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 (01) .

篇4: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方案

一、扛牢主体责任,对标政治要求精心部署

(一)精心部署,迅速启动整改工作。坚持把落实县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迅速启动整改工作。一是全面安排部署。召开专题党组会议,主动认领问题,逐条剖析成因,集中研究措施,形成了党组成员全力以赴抓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局上下凝聚共识、形成整改合力。二是专班全力推进。成立巡察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成员,全面负责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机关党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整改日常工作和组织协调、督察督办,形成了“党组领导、分工负责、专班推进”的整改格局。三是坚持领导带头。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示范带动整改工作深入开展。班子成员带头深挖问题,率先从自身找问题、抓整改、促提升,形成一级改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改的整改氛围。

(二)严格实施,确保问题整改成效。局党组始终把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高标准、严要求,深挖问题根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效的办法、最果断的措施,扎实推进整改工作。一是落实整改责任。根据县委反馈意见,逐条列出整改措施,制定了《教育局党组整改落实县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的实施方案》(拜教呈〔2019〕19号),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做到了责任到人、扛责上肩,确保了每一个问题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二是加速推进工作。按照2个月的整改时限,对所有整改问题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实行按图作战、时间倒逼、销号管理,确保所有整改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整改效果。三是加强督办跟进。局党组不定期听取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扎实推进问题整改落地生根,以坚决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推动整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整改成效。一是坚持长短结合。对问题整改不搞“一刀切”,结合问题性质和实际情况,坚持长短结合、分类整改,保证整改质量。对问题具体、具备整改条件的,做到立行立改;

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要求在限定期内整改到位,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对需要上级支持解决的,主动汇报,争取支持,尽快整改。二是坚持建章立制。把整改过程转化为建章立制的过程,坚持个性问题彻底整改、共性问题边整改边建立长效机制的办法,扎好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避免问题回潮反弹,尽可能延伸整改实效。三是坚持结合业务。坚持把整改效果转化为推进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在推动工作中体现整改成效。

二、坚持从严从实,动真碰硬推进问题整改

局党组坚持集中研究,分类指导,逐项整改,销号管理,明确落实人员和责任,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一)上轮巡查整改“回头看”情况

(1)教育教学质量仍然需要提升。巡察了解,教育部门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还是沿用老办法抓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少。

整改成效:一是片区教研扩大了教师的参与面,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各学校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管,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监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三是2019年高考创历史新高。第一中学650分以上6人、600分以上22人,17人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高考理科最高分682分,排全市第二名。第四中学42名同学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等一表院校。四是中考成绩稳步提升,一中录取最低分数线比去年提高8.1%,增幅居全市首列。五是圆满完成369名专任教师培训任务。

(2)营养餐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深入学校调查,教育局虽然改善营养餐的品种,将面包调整为饼干,但是学生食用时间长了,吃厌喝腻,不愿继续食用,普遍存在整袋丢弃、或者只是食用了一点点就丢弃的现象。

整改成效:一是通过过宣传栏,黑板报、微信群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召开勤俭节约班会、团会,创建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活动,营造学校勤俭节约氛围。班主任监督学生食用营养餐,督促学生养成节约品质。二是与供应商协调,学生奶供应的3种口味一个月更换一次,保证营养需求。

(3)补课现象禁而不绝。经巡察谈话了解,2018年文化小学教师赵琳琳在校外机构补课被省纪委通报,在巡察期间仍然接到了两个关于教师补课的举报。

整改成效:一是对全县各学校开展“大排查”行动,学校采取明查暗访、重点排查、本校周边文化机构逐个筛查等形式,对有可能存在问题的区域、机构、人员进行逐一核查。

二是全县各学校均传达学习《拜泉县教育局预防和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九严禁》,做到全体教师了解行为规范,遵规守纪。三是加大违规补课查处力度,截止2019年10月10日,共处理违规补课8起。

(4)校车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经巡察了解,校车运营全部列入到学校监管,但学校只能监管校车运营安全,学校整天为安全问题担忧,校车运营影响教学秩序的事,没有得到解决。

整改成效:通过校车监控平台对校车运行情况进行监管;

定期对校车进行检修;

秋季开学前联合县交警大队对校车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校车运行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5)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仍然不高。在上次巡察后,教育局仍然没有出台激励奖惩机制,导致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整改成效:一是教师节表彰329名先进教育工作者。二是依据《拜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绩效工作考核工作实施意见》制定《拜泉县教育局关于评选乡镇以下农村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工作方案》,结合教育督导结果对乡镇优秀教师给予44万元奖励。三是对2244名教师给予年终一次性奖金奖励。明确了“干多干少有差别,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导向,激励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6)校外办学机构责令停止办学的仍然在办学。巡察了解,有的校外补课机构被责令停止办学,但实际上仍在继续办学。

整改成效:一是按照《拜泉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主管教育副县长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构建了综合联动监管机制。建立了黑白名单制度。二是教育局牵头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7月下旬对县城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核查登记建立台账,8月上旬,专项治理联合检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分类治理,自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以来,规范引导办理许可证4所,责令关停并录入黑名单26所,责令限期整改并录入黑名单18所,责令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并录入黑名单3所。共有47所无证办学校外培训机构记入《黑名单》,并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上进行了公布。呼吁广大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如确有需要,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本轮巡察发现的问题

1.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问题

(7)“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规范。有小学党支部2018年3月14日、2018年9月18日支部会议只是记录了题目。有的党支部2019年3月5日支委会议谈心谈话、查摆问题不彻底、记录简单。有的党支部党小组会议记录不规范,有的党小组在5月24日党小组会议的记录简单,只有题目,无内容记载,存在应付现象。

整改成效:一是成立主管副局长为首的党建制度组,将35个党支部划分为5个片区,在片区自查、互查、互评、互比基础上。检查工作通过听汇报、看阵地、查资料、找亮点,重点检查“三会一课”制度、年度组织生活会、固定党日、红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检查组当场进行指导、参会支部党建负责人现场记录,及时整改。二是基层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做到活动有序、组织严谨、记录详实规范。三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教育工作上来。

(8)主题党日活动存在走过场。教育党委某支部有4名党员,分别在2017年8月7日、2018年3月2日、2019年6月13日、7月1日笔记不详实,只有题目,没有具体内容,存在应付记录问题。

整改成效:教育局党组机关党支部增强主题党日“仪式感”,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上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党建书院参观,既加强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又服务党员、满足党员需求、提升党员素质能力。

(9)与基层沟通不够,有关事项征求意见不到位。教育局在采购这些物品时虽然经过集体研究并请示,采购也进行了招标,但向基层调查征求意见不到位。

整改成效:由基层学校根据情况上报建设及采购申请,2019年以来采购项目全部由学校申报后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后实施。

?2.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方面存在问题??

(10)工作效率不高,统一采购设备验收慢。在抓工作落实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布置,轻落实的问题,缺少钉钉子精神,愿意干短期内能取得效果的事,对一些难事,见效慢的事抓的积极性还不高,还缺乏大胆负责的担当精神。

整改成效:一是由于此次采购物品,涉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30多所,项目标段多,采购教学办公等设备多、仪器物品品种繁杂,通过与专家共商共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专家验收组加班加点工作,累计30天左右完成工作。大部分学校设备验收工作于7月份完成,由于部分设备涉及厂家整改,所以整体验收工作于10月份完成。

?(11)对教师和校外补课机构监督不力。有教师在校外机构补课,有教师通过家长微信群向家长推荐教辅资料。巡察组接到信访举报,初步了解后,已经将此线索移交给教育党委处理。被责令停止办学的校外补课机构仍在营业。

整改成效:一是对教师违反师德师风问题严肃查处后,加强警示教育,形成震慑作用,扭转社会对教育和老师的不良印象,重振师道尊严。二是自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以来,规范引导办理许可证10所,关停并录入黑名单26所,责令限期整改并录入黑名单18所,责令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并录入黑名单3所。

(12)对新购置设备使用、教师业务培训费少。在2018年均衡发展中,教育局采购多媒体显示屏,负责安装的人员只是做了一个简短的培训,之后就没有再次举行培训,导致很多教师不会使用新设备。

整改成效:一是通过供货商现场培训,各学校多媒体班班通都能正常教学使用。二是经过整改2019年各学校将培训经费发生部分全部拨付,各学校按计划达到标准。三是已全部完成369名专任教师岗位培训。??

?3.群众办事难方面存在问题

?(13)校车运行给学校、学生带来不便。学校上课安排围绕校车运行时间进行安排,导致有的学校被迫早放学,甚至达到周五上午上两节课就放学。有的被迫将法定的周六、周日串休。有的学校校车过小、运力不足,需要往返多趟,导致有的学生早晨5点多就得起床,晚上到家时间也很晚,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发育并带来安全隐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极大。

整改成效:目前正在积极入校摸底调研,形成解决方案。待各学校开学复课后都能够正常作息。

(14)校车运营企业存在垄断行为。

整改成效:2019年相关补贴暂停发放,此问题县纪委正在调查中。

4.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15)对意识形态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流于形式。2018年教育局虽然举行了两次会议研究意识形态问题,但是会议记录上体现研究的过于简单。2018年5月31日和2018年8月7日会议记录每次只有两行,只是点题内容不详细。而且会议记录上只有教育局长发言记录,没有其他成员的发言记录。

整改成效:对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特别是党组会议记录要严格按照研究内容去记载,题目内容详细,做到了会议记录详细地写明会议的组织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出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有发言议题,发言内容记载详细。

?(16)强化领域内意识形态工作不到位。舆情信息归档不及时,在对教育局意识形态档案进行检查时,发现2018年档案中只有1到8月的舆情信息,意识形态的管理人员没有将2018年9月份后的舆情信息归档。没有与各界人才开展联谊会、座谈会、研讨会,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15日,教育局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同志没有按照要求与各界人才举行联谊会、座谈会、研讨会。

整改成效:一是舆情信息按月归档,按上级要求,每周要上报一篇舆情信息,要求主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及时上报舆情信息并打印出来,每月都要按时归档。二是召开了教育局主管副局长、4名市级党员名师、2位高中校长参加的党员名师暨名校优生培训座谈会一次。帮助24位名校优生新同志迅速进入工作角色,熟悉业务知识,解决实际困难。

5.扫黑除恶存在的问题

(17)黑恶势力线索排查不力。2011年至2018年,彭磊“恶势力”团伙的校园涉恶案件,导致学生人身权利被侵害,财物损失较大,教学秩序遭到扰乱,校园安全受到威胁,教育局及相关学校未能及时排查上报此线索。

整改成效:在细致摸排上下功夫,从坐着“等线索”变为主动出击“找线索”,一是各校上报排查校园欺凌及涉黑涉恶线索每月至少1次,发现问题马上上报派出所和县教育局。二是悬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公告牌50余块,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作用,广泛收集校园欺凌及涉黑涉恶线索,未发现教育系统各学校及周边黑恶势力线索,净化了周边环境。

(18)法治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学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利,在面对“恶势力”长期侵害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隐忍,法治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失。

整改成效:一是全县各学校结合德育教育及道德法治教材等,开展法制教育班会课全覆盖,由教师引导学生提高法治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二是全县共聘任副校长33名,各学校至少开展一次全校的法治教育讲座学习,全面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法治意识。三是通过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在各学校开展“关爱青少年成长、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热线”揭牌仪式,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落实严管常态,巩固整改长效成果

教育局党组以本次专项巡察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政治站位再提升,工作力度再加强。

一是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落实“两个责任”的新要求,健全完善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督促局属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负起全面领导责任。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提升常管长严管理水平。在全面完成整改任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通过谈心会、交流会、警示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思想政治教育抓起,从关键领域预防着手,从严肃监督问题着力,形成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干部职工适应在严的环境中激情干事。对标长期整改任务,强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问题整改不留死角、全部到位。

三是加强建章立制,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眼于用制度管人管事,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推进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力争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形成一套机制,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巡察成果转化为我局创新发展和我县教育新跨越的不竭动力。

中共拜泉县教育局党组

篇5:档案馆营商环境整改方案

根据县营商办下发的《关于做好2020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馆结合工作实际,对我馆2020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坚持了问题导向,进行了专题研究,全面分析原因和解决办法,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

在档案接收工作中,没有根据《档案法》规定要求的时间节点将机关企事业单位应接应交的档案移交档案馆。其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单位对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根据《档案法》规定按时将档案整理好移交档案馆;二是我馆上门督促的力度不够,导致被动接收档案多,主动上门征集接收档案少,档案征集接收数量不多。

二、整改任务和措施

力争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移交期限届满的大部分档案应接尽接,及时入库,以完善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馆藏全宗档案完整性,充实丰富馆藏。

责任股室:业务股

完成时限:2021年6月底

1、根据新修订《档案法》的规定向县委办以县委办名义下发关于全县档案资料征集接收工作相关文件。

2、依法对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整理移交工作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对档案整理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业务指导,使档案整理更加规范化。同时主动上门督促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时间节点规范收集、整理档案和移交档案。

篇6: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助力追赶超越发展,根据《××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县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部署,对我镇营商环境开放程度、市场秩序、政务效率、竞争要素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对照 2017 年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 11 项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改革优化创业就业、投资建设、企业经营融资和政务服务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廉洁规范法治营商环境,为实现××镇经济追赶超越、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二、实施步骤

我镇“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年”工作分三个阶段穿插进行。

(一)启动阶段(2018 年 1 月 20 日-3 月 15 日)成立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张文兵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组织委员黄炳喜同志担任,各站所长、驻镇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办,党政办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全镇营商环境建设统筹谋划、协调指导、督查评估和综合考评等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8 年 3 月 16 日-12 月 15 日)全面启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根据县十大行动具体方案,全面组织落实、全方位跟踪问效,全景展示工作成果。建立健全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政策宣传和工作成效通报交流、投诉举报问题查处曝光等维护良好营商环境的长效工作机制,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项会议研究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每季度开展一次满意度网络检查测评,将检查测评结果纳入目标考核,同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测评结果。做好县对镇的半年检查、专项督查及年终验收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8 年 12 月 16 日-2019 年 1 月 15 日)

收集、梳理、总结十大行动专项工作推进情况,召开全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成效点评大会,肯定成绩、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固化成果、持续创新,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镇党委、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加快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推动,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夯实责任主体、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二)强化督导检查。要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督查重点,创新督查方式,实施全程督查、长效督查和节点督查。要结合改革任务,制订专项督查方案,定期对各项决策部署、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查,确保改革任务全面落实。

篇7: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方案

国际贸易中心是上海特有的区域发展定位,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相联系的营商环境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存在条件。与一般行政区域相比,国际贸易中心的营商环境在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等评价维度应该采取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应该在竞争中立原则、准入前国民待遇、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提升、环保标准提升等方面有所建树,建立一套初步对接国际最高标准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国际贸易中心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与评估上海市范围内各类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定量化工具。第一,营商环境是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面临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第二,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变量;第三,营商环境是一个定量化的概念,是衡量与评估发展环境的工具;第四,营商环境是以指标的形式体现的,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获取对营商环境的精确评价。

营商环境是一个制度层面的概念,国际贸易中心的营商环境则是与国际贸易活动相关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跨国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更有力的产权保护与更少的政策扭曲将使一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加富裕。[1]在世界银行的研究中,营商环境被细化为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雇用员工、登记物权、获取信贷、保护投资人、缴付税负、出入境贸易、合同强制执行、关闭企业、获得电力供应十一项制度性指标。[2]由此可见,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质是营商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

2 上海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2.1 行政审批中存在隐性障碍,事中事后监管缺乏细节管控

上海的行政审批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操作层面和行政末梢。行政审批中存在隐形障碍,环评、安评、社评等前置性审批效率偏低,基层办事人员在知识结构、政策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与事中事后导向的政府监管改革不相适应。行政审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待加强,行政审批的申请材料、等待时限、运作流程、告知承诺等事项仍然不够具体明确。区县职能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发展相对滞后,行政审批的事前告知内容未能实现互联网操作,企业在区县办理行政审批时仍然受困于信息壁垒。区县职能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时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窗口单位的内部规定与法律、法规、上级政策文件精神相悖,未能与时俱进,影响了行政审批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2.2 中小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缺乏市场化导向的产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方面,上海中小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没有形成市场化的中小企业培育成长机制。在政府补贴项目的分布方面,产业间、部门间和区域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缺乏与国际贸易中心发展定位相适应的专项补贴项目与引导激励政策。政府补贴的申请和发放,缺乏强有力的信息传播通道,使得部分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被实际排斥在补贴项目的受益群体之外。各种非正规中介机构活跃于中小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为企业获取补贴资金提供咨询性服务并收取费用,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各类补贴项目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项目资金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较弱。

2.3 区域间税收制度改革不协调,层级间税收优惠分担不合理

在营改增过程中,区域间税收制度改革出现了不协调状况,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在原材料、半成品买卖环节存在税收障碍,上海服务业企业开出的增值税发票无法在周边地区抵扣,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在出口退税和其他税收优惠环节,政府层级间分担设计不合理,区县分担比重过大,加剧了区县财力与职责的不匹配状况。在税收征管改革方面,税收专管员取消以后,企业感到税务部门的服务质量有所下降,政企之间的信息通道出现堵塞,企业申报纳税的时间成本有所上升。在细节管控方面,上海地税部门尚需突破,税务登记号与纳税人识别号不统一,影响了企业申请报税的效率。在“三证合一”改革以后,仍然存在着合并后的“单一号码”与纳税人识别号分立的现象。

2.4 超大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产业导入过程中存在资源错配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的升级,上海各区县普遍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向远郊转移。区县在产业导入和转型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追求高标准和高新技术的现象,缺乏差异化的产业定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强的土地约束,物流园区等基础性功能区的建设往往被排斥在区县的发展规划以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远郊地区的产业导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远郊地区存在着导入人口与导入产业不匹配的情况,区县层面希望提高产业能级,而导入人口的结构比较复杂,素质较高的部分缺乏在远郊就业的意愿,素质较低的部分不能有效地支撑区县的产业升级目标。

2.5 企业用工成本高企,结构性人才短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

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转移态势的影响,上海企业的用工成本高企,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较重。超大城市生活成本的高企,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素质人才的流入,限制了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样态的发展。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我市的“千人计划”“绿色通道”等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户籍制度中的加分落户政策还需完善,经管类、法律类人才加分比较困难,不利于外贸、金融、企业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部门和办事人员在办理“居转户”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削弱了中高端人才的定居意愿。此外,从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目标来看,我市现阶段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人才短缺,熟练技术工人数量缺乏、薪酬偏低、考核机制不合理并存,不能满足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2.6 商务信用体系不健全,治理体系难以满足四新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开通,为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相较而言,上海商务诚信体系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市场信用信息“孤岛化”“碎片化”问题尤为严重,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基本割裂。因此,一方面,为政府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提供的信息支撑比较单一、滞后;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特别是平台型企业难以及时、准确地将政府公共信用信息运用到自身管理中,社会公众缺乏快速、便捷获取有关市场主体综合性信用评价信息的渠道。

3 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3.1 优化政府补贴项目的评价机制,建立商务发展引导基金

规范市属部门与区县政府的企业补贴项目,制定科学有效的补贴项目绩效评价机制,聘请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对于整体绩效欠佳的补贴项目,要调整其使用方向和运作机制。要逐步减轻中小企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提高补贴项目的市场化程度,尝试由银行、保险、信托等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意见,以确定补贴项目的中标企业。建立商务发展引导基金,由市商委负责基金的组建和管理,采取母基金形式,下设若干子基金,由国有或民间的专业投资机构负责运营,允许社会资本优先获取投资收益,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提高财政资金的杠杆比率。

3.2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的差异化发展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监管流程,丰富监管手段,区分不同属性的职能部门在监管中的职责差异。逐步弱化经信委、商委、科委、发改委等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责,使这些部门专注于政策制定和市场准入,明确市场监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和权力运行流程,消除监管过程中的“盲区”和“死角”。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事中事后监管过程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推动事中事后监管的社会化,聘请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机构对随机抽查到的企业年报进行审计,建立企业信用行为有奖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管。

3.3 完善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体系,重点治理行政审批中的隐性障碍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体系。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为基础,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结合区县的实际情况,在上海其他区县推广负面清单,并尝试将负面清单的主体范围扩展到所有非公有制企业。集中治理前置性行政审批,公布前置性行政审批的清单与流程,建立前置性审批单位与综合审批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清理和规范窗口单位的内部规定。对于内部规定与法律、法规、上级政策性文件相抵触的,要及时终止内部规定的效力。提高窗口单位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集中培训、集体观摩、交流轮岗等形式,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建立行政审批投诉热线以及网上举报信箱,以监督和约束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审批的程序合法性。

3.4 深化商务诚信体系改革,着力突破政府与市场间的信息壁垒

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打破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壁垒并建立交互共享机制,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部门、平台型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共享为支撑,以市场应用为重点,逐步形成涵盖政府部门、市场化平台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信用信息综合网络,逐步建立覆盖线上线下企业的区域性、综合性信用评价体系。面向政府、行业与公众三大主体,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与制度规范,为全市及全国商务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5 丰富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强化政府在担保类事务中的作用

目前,上海中小企业融资仍以银行为主要渠道,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与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因此,应该着力丰富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并指导商业银行制定中小企业专项授信计划与实施细则。支持区县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授信补贴,以提高政策激励的强度。市商委和区县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下属服务平台,强化政府在担保类事务中的作用,必要时可以成立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支持区域内中小企业融资。以各类孵化器为载体,积极引入风险投资者和创业投资者,探索建立风投和创投的再保险制度,以分担投资者的市场风险,鼓励投资者进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区县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制定本区域的众创空间发展规划,为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财政补助。

3.6 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打造创业创新的人才洼地

超大城市高企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生活成本,已经成为制约上海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市商委、经信委、科委等部门应该成立社保成本专项补贴,对符合上海产业转型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四新经济”企业给予补助,支持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市教委应该推动上海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支持一批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高校做大做强,设立优秀技术工人培养计划,选取三到五所高校进行政策试点,以促进上海人才结构的转变。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为基础,破解上海人才引进方面的制度性问题。完善应届生加分落户政策,重点调整经管类、法律类、文史类学生的加分政策,将在校期间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与科技专利同等对待。加强各类保障房建设,降低生活成本。建立保障房建设规划与人才引进计划的联动机制,支持区县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住房保障专项计划。

3.7 顺应“四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新型政策支持体系

以负面清单的试点和推广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符合“四新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政策支持体系,由市商委和区县相关部门建立“四新经济”专项风险投资基金,以市场化原则确定并支持一批可能对区域经济转型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企业和新项目。建立“四新经济”母体项目库,谋划、储备及选择一批符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孵化器项目,保证“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受到电子商务冲击较为严重的传统商业项目,应该鼓励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逐步推动传统商业的虚拟化。为此,应该在黄浦、闸北、徐汇、长宁等区县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传统商业项目进行改造试点,参照电子商务领域的产业激励措施来设计政策支持体系,并由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指导性意见,市商委和区县相关部门负责贯彻落实。通过试点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商业项目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Knack S.,P.Keefer.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ross-Country Tests Using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Measures[J].Economics&Politics,1995,7(39):207-227.

上一篇:ITIL在电信企业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息烽县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