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2024-05-07

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精选7篇)

篇1: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二条 组织机构

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长:韩志明 常务副组长:高俊峰

副 组 长:马洪兴 李 俊 徐 起 马 玉

成 员: 孙 涛 苏 儒 高等瑞 薛斌亮 李树国

尹良斌 杨育懋 张 彪 王者荣

2、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主 任:孙 涛 副 主 任:苏 儒

成 员:高等瑞 孟廷国 曹海银 李 强 李树国

杨育懋 张 彪 刘汉庚 朱俊宝 王者荣

第三条 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精神。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

3、负责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第四条 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

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贯彻落实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的决定、决议,制定并落实《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和《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3、负责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时的技术工作。第五条 地质测量组职责

1、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编制下发《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修编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等有关防治水规章制度。

2、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

3、编制《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参与《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

4、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30000m3以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30000m3以上设计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上报集团公司资源环境局审批后实施。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督促施工队组施工,并根据队组提供的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5、负责编制掘进工作面超前钻探设计,督促并落实掘进队组编制措施实施超前钻探。

6、负责编制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参与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

并根据探查情况安排队组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根据矿井衔接计划开展地面三维勘探、瞬变电磁或电法勘探,查清开采区域内的构造及富水性,保证矿井安全开采。

6、机电科要根据提供的最大涌水量进行设备选型、管路的配套。合理科学地布置各接力排水点的排水系统,必须在考虑排水距离、扬程、排水效率等情况下配泵及管路。

第十六条 探放水规定

(一)探放水范围

1、在掘进过程中,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接近勘探钻孔时必须超前钻探,根据钻探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

3、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富水区掘进时应钻探疏放水后再掘进。

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应超前探放水。

5、综采工作面回采前,根据顶、底板赋水情况有针对性探放水。

6、掘进巷道接近采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7、其它如老空区、积水巷道、强含水层、相邻生产矿井开采区、导水构造、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水地点,接近上述地点必须进行探放水。

(二)探放水要求

1、地质测量组负责确定钻探设计,设计中明确孔数、孔深、角度(方位角、倾角)、终孔孔径、超前探距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2、采掘队组根据钻探设计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时的应急措施,并组织钻探施工资料收集工作,每月月底将全部原始记录报地质测量部。

3、探放水前,工作面必须安装满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系统。

4、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保证足够的钻探超前距离,现场悬挂钻探施工牌板,严格管理,地质测量部要加强督促检查。

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大影响生产需要探放水时,超前探放水量不得超过巷道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6、对采空区、积水巷道、导水构造、强含水层、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放水的地点,地测组都必须准确地绘制在矿井充水性图上,要求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外缘标高等,并外推60米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警戒线。

第十七条 防隔水煤柱留设规定

(一)受水害威胁的下列区域之一,必须留设防水保安煤柱

1、受保护的通水钻孔。

2、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临近地带。

3、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

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

5、导水、充水的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

(二)留设防水保安煤柱的要求

1、地质测量组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防隔水煤(岩)柱的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2、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严禁布设巷道及工作面。

第四章 井下排水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井下排水管理

1、中央水泵房水泵必须保证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可以在20 h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目前中央水泵房有三台D85-45×5型水泵,额定流量为85m3/h,额定扬程为225m。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必须经常保证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完好。

2、中央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小时的矿井正常涌水量。盘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的盘区正常涌水量。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总容量的50%。中央水仓有效长度213.28m,净断面6.2m2,有效容量1300 m3。

3、井下所有各排水点必须安排专人开泵、排水、清煤泥,保持管辖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

4、各排水点必须悬挂水仓警示牌及排水设备管理牌,管理牌内容包括水仓编号、队组名称、水泵编号、型号、排水量。

5、中央水泵、盘区水泵及综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必须建立水泵运行日志,并要求存档1年。

6、地质测量组必须加强对井下各采掘开生产头面的排水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第十九条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各掘进队组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要求,在工作面安装排水系统,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强排水设备、管路、供电的日常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员对水仓或水沟进行清淤。排水系统随工作面掘进必须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米。

2、地质测量组对可能与采空区或密闭巷道贯通的掘进头面必须提前50米下发贯通通知书,生产技术部根据预报通知书提前安排施工队组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闭拆开排水前,通风管理部要预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3、在巷道工程移交时,由机电科牵头,有关单位配合将排水系统做为一项主要工作进行移交,无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完善无法正常排水的巷道严禁移交,必须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

4、各开掘队组在巷道掘进期间,根据地质测量组提供的预测最大涌水量,必须安装排水系统,包括配备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时在低洼处掘打标准水仓。标准水仓的规格设计和施工由生产部具体负责。

5、各掘进队组根据水文地质预报,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杜绝冒险蛮干的行为。对过地质构造可能造成的涌水异常应超前备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准备、早预防。

6、掘进巷道顶板淋水、涌水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施工作业时,要采用雨布遮挡、接水器导流、挖沟引流等方式,加强水害治理,并严禁将淋、涌水引入皮带或刮板输送机,造成煤质水分超标或煤仓跑水煤等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条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生产技术科做好防治水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工作,机电科做好水泵、管路选型及组织安装和业务管理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综采工作面防排水方案,完成分管范围内防治水工程,并在工程完成后严格履行移交验收手续,相关业务部室及队组要在移交单上签字。综采队组要根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及顺槽巷道实际底板起伏情况,再掘打临时水仓并安泵接管进行动态排水,随时将工作面及顺槽低洼处积水排出。

2、综采队在回采过程中必须注意观测老塘出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

3、综采工作面的开工验收也必须将工作面的排水系统作为一项主要项目进行验

篇2: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矿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搞好地测防治水管理工作,消除水患,杜绝水灾事故发生,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六条规定,结合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实际,现制定本矿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如下。

第一条 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小分队活动

1、地质测量科(以下简称地测科)每月开展1次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小分队活动。由地测科组织,各业务科室配合,基层一线单位防治水负责人参加。

2、防治水隐患排查小分队活动检查问题以《矿井防治水管理考核办法》。

3、防治水隐患排查小分队活动问题以“三定表”形式下发至相关责任单位。

4、责任单位按“三定表”要求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将进行考核。

第二条水害隐患排查会议

1、地测科必须组织召开一次水害隐患排查会议,详细分析工作面水情动态和排水系统现状,总结当月的防治水工作,安排下月防治水计划。

2、水害隐患排查会议结束后,及时下发会议纪要。

3、各相关单位严格按会议纪要要求开展本单位地测防治水工作。

第三条业务管理

1、地测科要深入井下现场,掌握巷道和工作面的涌水情况。

2、地测科须搞好地质水害预报工作,做到月有月报、季有季报、年有年报,每月月底要进行水情预报总结。

3、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时,地测科必须及时下发临时水害预报。

4、对有水害威胁的工作面,地测科要提前5-10天发出水害通知单,提醒生产队组和有关管理人员及领导,采取必要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5、生产、机电等管理部门根据水害预报必须落实防排水工程,在工作 27

面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跟踪监督管理和检查,做到有安排有落实。

6、对回采工作面必须制定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在回采前工作面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7、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测科要及时深入井下现场,观测涌水量大小和排水情况,必要时以临时水害预报发送给有关队组和领导。

8、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测科要检查防排水系统运行情况,发现有不完善、不合理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纠正处理。

9、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地测科在采后总结中对工作面水情必须进行详细分析总结。

10、地测科与采掘队组要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共同合作,综合治理,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条其它规定

1、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严格按《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执行。

2、地测防治水管理考核严格按《矿井防治水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篇3:煤矿防治水害技术探析

从防治的必要性方面看, 在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诸多因素中, 水灾害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一旦发生突水、冒水、透水等事故, 就会给煤矿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机械设备损害,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而从水害防治的紧迫性看,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开采, 煤矿资源日益紧缺, 煤矿巷道掘进的深度和长度不断增加, 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 发生冒水、透水等严重水灾害的概率也在不断上升。所以, 为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平稳生产, 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水灾害的预防, 加大工作力度, 认真分析研究防治水灾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推广应用新技术, 努力将水灾害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2 当前煤矿水害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主要是部分中小煤矿没有严格按照排水系统的规定设计自身的排水系统, 或者设计的排水系统标准低、规格低, 不能满足突发排水要求。少部分的煤矿没有区分主水仓和副水仓, 甚至在水仓和泵房之间没有设置安全闸门, 安全出口也没有设置闸门来预防水害。

2.2 排查检查不够及时。

一些煤矿对防治水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思想上存在麻痹大意, 在排查检查时不够仔细认真, 排查不够全面深入, 没有认真分析矿井周边水况, 对存在的水安全隐患没有高度重视。

2.3 防水技术比较滞后。

部分煤矿没有成立专门的防治水管理机构, 更没有配备专门的防治水技术人员, 防治水害的知识上、技术上都比较落后, 基础性的资料、台账不够完善, 缺乏分析研究的资料。

2.4 防治措施没有到位。

对水灾害分析论证不够全面, 监测监控不到位;对煤矿掘进面的地质条件缺乏全面分析, 特别是在水安全方面没有进行充分探测论证, 没有科学掌握开采区岩层结构、水文地质等方面资料;对打通的各个煤矿之间缺少必要的隔挡措施, 导致水害发生时, 防治工作比较被动。

3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措施

3.1 科学合理建设排水设施。

在煤矿巷道掘进中, 为确保水安全, 应根据实际水文地质状况, 合理建设隔水、排水设施。在水平延深掘进中, 要选择合适的隔离设施, 比如预留煤柱、防水闸门等。同时, 为提升抗水害的安全性能, 应保障巷道的水平排水能力。在掘进面的最低处, 合理设置水仓。此外, 如果遇到严重的水灾害威胁, 在采掘过程中还要设置临时排水措施, 保证排水能力。

3.2 加强水位探测。

可以利用三维地震技术对采掘区域加强探测, 看采掘区是否存在断层以及断层的具体位置和延伸方向, 进而清楚了解该区域导水性。同时, 可以利用瞬变电磁技术对采掘工作面的富水区进行探测, 最终合理确定水警戒线。当巷道进入水警戒线后, 就要提前探水, 根据探得的具体情况, 确定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

3.3 适时对巷道底板加固。

如果煤矿的掘进巷道所处的地址条件比较复杂, 测到的水压力较大, 底板自身的隔水层不能够满足安全隔水的要求时, 就应该加强探查, 探明其水文地质构造, 测得实际水压。在此基础上, 考虑对底板进行加固。可以采用注浆加固的办法, 增加底板的实际厚度, 使其承受的水压高于实际水压, 确保底板安全。

3.4 加强对巷道的支护。

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 如果遇到水文地质条件异常或掘进区含水量较为丰富、水压力较大情况, 应该在加固地板的基础上加强对巷道的支护。尤其要做好地板的支护, 避免在掘进过程中出现地板涌水现象。在支护方式上, 尽可能采用锚杆喷护, 避免棚架支护, 最大限度减少对地板的破坏。此外, 对水害威胁比较严重的区域, 还要考虑预留防水煤柱, 结合实际地质条件, 合理确定煤柱的宽度, 充分发挥其防水、挡水功能。

4 水灾出现后的应对策略

成立专门的水灾领导小组, 提前制定好水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预案, 注重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加强开采人员与应急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 保持工作默契。一旦灾情发生, 要做好两方面应对策略。一方面, 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合作, 应急办要立刻做好通知, 并启动应急预案, 其他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各负其责, 快速投入到抢险任务中去。另一方面, 抢险工作要按顺序进行。首先要立刻启动排水工作, 若排水效果不理想, 要立刻打开水仓门, 加快排水速度。根据排水进度确定相关排水设施开启或关闭, 避免采掘工作面被淹没。若所有排水措施都不能将水排出, 应立即组织所有采掘面人员进行撤离。

5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防治水害工作不但十分必要, 而且十分紧迫。因为一旦发生透水、冒水等严重事故, 不但直接影响到采掘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还严重制约煤矿正常生产, 进而对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矿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 必须提高对煤矿水灾害防治的思想认识, 强化技术措施, 在生产实践中多总结规律, 积累经验, 全面准确掌握煤矿发生水灾害的种种现象和征兆,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防治, 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安全的生产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亮.巷道过断层破碎带的防治水技术探析[J].煤, 2014 (02) :69-70.

篇4: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关键词:神南矿区;煤矿水害;工作路线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73-02

神府煤田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神木、府谷两县境内,是中国和世界特大煤田之一,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红柳林煤矿位于神府煤田的南翼,地跨神木县店塔镇、麻家塔乡,井田面积138.6 km2,煤层赋存于侏罗统延安组,主采煤层为1-2、2-2、3-1、4-2、4-3、4-4、5-2等煤层,煤炭总资源量约19亿t。现结合矿区内水害特点和防治水工作中已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对矿区内的防治水工作进行分析。

1 红柳林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害特征

1.1 水文地质条件

神南矿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全区以黄土梁峁及沙丘地貌为主,形成特有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条件,区内含水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1 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含水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组:含水层为中细砂及砾石层,厚3.05~4.75 m,水位埋深0.5~4.40 m,一般2 m左右。

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冲积、湖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厚0~24.70 m,平均厚度为9.8 m,水位埋深2.8~10.5 m,是区内主要含水层和透水层。

1.1.2 风化基岩裂隙含水层

风化砂岩含水层厚度为9.10~54.80 m,平均厚约26 m。其岩性由一套黄绿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砂质泥岩及粉细砂岩组成。含水层底部为中粗粒含砾长石砂岩。

1.1.3 延安组砂岩承压含水层

本组地层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厚度21.75~114.13 m,平均66.5 m。本含水层富水性弱,渗透性差,为一极弱含水层。

1.1.4 烧变岩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各煤层南部露头线附近或沟谷区,烧变岩含水层厚度8.42~18.65 m,平均厚度12.69 m,富水性中等。

区内隔水层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①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黄土隔水层。本组地层在矿区内不连续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岩性以黄褐色亚粘土、亚砂土为主。②新近系保德组红土隔水层。在矿区内连续分布,厚度0~103.37 m,一般50~80 m,总体呈南北薄,中部厚。岩性为棕红色粘土、亚粘土,红土一般结构致密,裂隙较少,隔水性较好。

1.2 主要水害分布及特征

根据矿井水害的水源将矿井主要水害分为地表水、松散层水、基岩含水层水、上覆煤层采空区水、周边小窑采空区积水、烧变区水,分别具有如下特征:

①地表水水害:主要为分布于地表的冲沟、河流和水库,除考考乌素沟、芦草沟等为常流水外多为季节性流水;

②松散层水水害:神南矿区多数区域有厚层砂层覆盖,具有良好的渗水和储水条件,局部排泄不畅的区域容易形成极富水区,水力流动容易造成水砂涌出;

③基岩含水层水水害:大部分区域基岩含水层含水性较弱;

④上覆煤层采空区水水害:为矿区内开采上覆煤层时形成的采空区,因上部岩层塌陷容易沟通上部含水层或潜水,对下部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2 防治水方法和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煤矿水害防治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和较大成就,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出,为防治水工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常见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物理勘探、钻探、防隔水煤柱留设、注浆封堵、浅部截流、地面防渗处理、大功率强排水泵等,其中物理勘探因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探测范围大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物理勘探根据其原理可分为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三维地震勘探法等。

①直流电法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研究人工建立的稳定电流场在地下岩、矿石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找矿、研究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水的一种电法勘探的方法。主要用于浅部(小于200 m)的水文勘探工作,如:第四系含水层、覆盖层厚度、断层裂隙带、岩溶、采空区等的勘查。

②瞬变电磁法勘探原理探测原理是在发送回线中通以稳恒电流,这样在回线中及周围一定区域内便产生了一次稳定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一次电流关断后,在大地中感应出二次涡流场。在地中,良导体内部所激发的涡流场较强、不良导体中的涡流场较弱,可通过分析二次场随时间的衰变规律,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情况。主要用于中深部(小于1 000 m)水文勘探工作,如:砂岩富水区、断层裂隙带、岩溶裂隙、采空区等的勘查。

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原理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MT)类似,是针对天然电磁场信号弱的特点,采用可控制人工发射源方式,利用发射电偶极AB(一般1~3 km)向地下发送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形成交变电磁场,在距离场源足够远的地方通过测量相互垂直的电场信号Ex和磁场信号Hy,根据公式求得地下介质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可用于中深部(可达1 500 m)水文勘探工作。

④三维地震勘探方法: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勘探施工,采集地下地层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

3 矿区防治水工作路线

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然后再结合其它防治方法,遵循预测和预报,有疑问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则。形成首先进行水害隐患排查,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水害治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的防治水工作路线。

3.1 水害隐患排查

采用三维地震勘探结合钻探验证的方法查找矿区内小煤矿采空区,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结合钻探验证的方法确定烧变区边界,采用瞬变电磁法结合钻探验证的方法对煤层上覆含水层、松散层水等异常富水区域进行圈定。煤矿开采留下的采空区要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定期对矿区内地表水进行调查,查明水库蓄水边界和蓄水量,查明冲沟及河流的流速、流量等基本水文情况。

3.2 水害治理措施

地表水因流量大并可能造溃水溃砂,对矿井危害较大,一般采取筑坝拦截、铺膜防渗、留设防水煤柱的方法进行防治;小煤矿采空区、煤层上覆采空区、松散层水、基岩含水层水在采用物探手段大体查清的基础上采用钻探的手段进行探放,达到设计探放水目的后可以进行采掘作业。

3.3 防治水措施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建设强排水泵房,安装大功率强排水泵,确保矿井发生超预期涌水量的抗灾能力;安装矿井水情在线监测系统,对矿区内主要水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4 结 语

矿井的水害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所以需要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开采条件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论证,有效地提高矿井水害防治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高质量的开采。

参考文献:

篇5: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一、钻孔质量验收依据

钻孔质量验收依照本矿制定的探放水设计进行验收。

二、验收人员职责

1、立足本职,工作严谨。

2、严格按设计进行验收。

3、严禁验收人员不检、漏检、假检。

三、验收程序及范围

1、验收程序;探水队完成探水任务→防治水科验收→出具验收结果。

2、验收内容: a、钻孔数目 b、钻孔深度 c、钻孔方位 d、有无涌水现象 e、钻孔直度 f、钻孔眼位

四、验收文件管理

验收结果由防治水科制成台账统一管理。

五、考核处罚规定

1、对于验收内容有一处与设计不符,罚款100元,责令其重新进行钻探。

2、两次不合乎规定,罚款300元,并停职学习。

六、适用范围

本制度只适用于探放水验收工作。

七、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篇6:煤矿防治水规定四项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新网8月3日电 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3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通知,要求认真吸取今年以来煤矿水害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

今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形势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好转。但煤矿重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发生了4起重大水害事故,造成69人死亡,占煤矿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4.4%和45.7%,水害防治形势严峻。为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安监总局要求,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预防为主、从零开始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水害事故的主要特点是:小煤矿水害事故占70%左右;二季度之后水害事故上升;少数地区水害多发;透水水源以老空水和地表水为主;透水地点多数发生在掘进头。

通知指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一些矿井对防治水工作不重视,防治水机构、探放水设备、防治水技术人员不到位;防治水基础工作薄弱,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没有查明矿井和周边矿井老空水分布情况;防治水措施和雨季“三防”工作不落实,盲目开采急倾斜煤层,防隔水煤(岩)柱留设不合理,矿井排水系统不健全、违规建设井下防水墙,非法、超层越界开采;出现透水征兆时或暴雨洪水期间不严格执行停产撤人制度等。

通知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害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和严重损失。因此,各地、各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将水害防治列入当前重要工作日程。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开展水害防治检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明确辖区内防治水重点地区、重点矿井,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水害防治专项监察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水害防治专项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对发现的重大隐患责令煤矿企业要及时认真进行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严厉处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二、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要督促各煤矿企业按规定配备矿井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探放水队伍;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老空水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留足防隔水煤(岩)柱;建立健全矿井地质报告、图件和基础台账,真正做到地质图件与实际相符,为防治水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对于新建或技改矿井,凡地质资料不清楚的,一律不予审批,不准开工;新建矿井井筒到底后,应当优先施工永久排水系统,永久排水系统形成前,不得施工三期工程。

三、认真落实井下探放水措施。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做好矿井充水条件分析预报,确定探水警戒线。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设计、施工。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不得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进行探放水,不得用打钻、掘进出煤代替探放水。井下作业现场发现透水征兆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受水害威胁的所有作业人员,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有力措施;隐患未排除前,不得再组织生产。

四、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开采,极易抽冒、引发事故,今年多起水害事故均与开采急倾斜煤层有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要加强水害隐患的排查工作,特别是要排查采空区是否积水、煤层露头是否彻底充填,防止采空区积水、地表水通过裂缝(隙)与井下沟通,引起抽冒,发生事故。

五、严禁违规在井下构筑防水墙。井下需要构筑水闸墙的,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并按照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否则,不得投入使用。原来已建设使用的防水闸墙,应当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逐个检查,有隐患的要立即加固整改并加强日常观测,存在严重隐患的,要立即拆除并制定安全措施,彻底消除隐患。

六、加强汛期水害防治工作。当前正值雨季,极端天气多发,各地要高度重视雨季“三防”工作。要督促煤矿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让每个入井职工了解透水征兆,熟悉一旦发生水害时撤离的路线。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遇到暴雨洪水灾害时,要科学判断、果断处置,一旦发现淹井险情,必须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作业人员。隐患没有排除的,不得安排下井作业。

七、严格事故调查工作。要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严格责任追究。对因非法违法生产建设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对瞒报谎报事故的,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瞒报谎报事故行为查处办法的通知》的规定从严处罚。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努力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有效遏制水害事故多发的势头。

篇7: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水 害 防 治 技 术 管 理 制 度

中煤二处麦垛山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加强矿井建设防治水工作,避免井巷工程施工过程中水灾事故的发生,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实现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落实矿井水害防治责任制。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解决防治水工作所需人、财、物。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技术责任人,负责灾害预防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批和落实;

项目部生产经理负责组织实施。

二、组建注浆专业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项目部必须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地质技术人员,组建1支专业注浆队伍。

1、应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2、应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3、应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4、地质人员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5、应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6、应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7、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8、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三、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工程作业规程中必须有详细的地质资料及相应措施。项目部编制灾害预防计划并报工程处审批。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每月必须进行不少于3次的水文地质观测,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应加强观测,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或出水点水量增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探放水时,要认真检查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必须由矿山救护队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确保探放水安全进行。

项目部应定期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熟悉所施工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和避灾路线,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自救能力。

四、坚持水害防治原则,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必须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掘)”的水害防治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井巷揭穿含水层、地质构造带前,必须按规程要求编制探放水和注浆堵水设计,并严格按设计施工,注浆堵水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

五、钻探应保证安全的超前距离,超前距离应经过详细分析计算,并在作业规程或专项探水措施中予以明确;钻探探孔的数量、布置要求及技术标准应符合《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六、井下作业人员应掌握工作面出水征兆的观察与判断。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或出水点水量增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日常没有出水征兆的工作面突然发现出水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七、各单位要逐级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项目部定期对各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并报工程处备案。项目部要做好预报的验证、修正和信息反馈,制定预防处理水害的具体措施;工程处建立在建项目防治水台账,每月向矿建公司报备一次。

八、对于有水患的项目,工程处要制定防治水专项技术方案并报矿建公司审批。公司、工程处有关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与指导,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

九、加强对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存在重大水患或防治水技术难题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调度,矿建公司、工程处必须每天调度一次;矿建公司调度室每周向建设集团总调度室汇报一次。

十、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定期开展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周边有老窑和采空区的项目、受奥灰水威胁带压施工项目的水害隐患排查,对重点水害问题,应随时组织会诊,每次会诊结果均要有正规记录。

十一、对断层水、顶底板承压水、溶洞水、老空水要超前治理。施工遇到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地带、井筒工程穿过强含水层须进行预注浆封堵加固、受顶底板承压水威胁需要进行疏水降压等特殊条件时,项目部必须编制专项措施,报工程处审批;受老空水、溶洞水、奥灰水威胁的项目,工程处必须制定专项探水措施,报公司审批。

十二、做好老空(窑)(或陷落柱)水的探放工作。在探放水前,要分析查明老窑(或陷落柱)水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探放水超前距离必须经过计算且不小于20米;探放水时,要撤出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要监视放水全过程,直到老空(或陷落柱)水放完为止;探放水过程中,要检查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确保安全。

十三、有突水危险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的项目,进入二期前,其他项目进入三期前,必须按设计形成双回路供电,并有两个及以上的安全出口,否则不得继续施工。

十四、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监督管理。各单位要对项目重大水害隐患登记建档,重点跟踪落实隐患整治情况。各级单位在安全检查时,要把防治水工作列为主要检查内容,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的督导,提高防治水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十五、项目部应编制水害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辅助救援队伍,与项目当地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配齐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项目部要依据本单位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编制灾害预防与处理实施细则,并进行演练,做好水灾预防与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六、建立完善的井下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应按照《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配备与预计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管路、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排水需要。利用井底水窝作为临时水仓,必须满足罐笼安全过放距离。

利用甲方或其他施工单位业已形成的临时或永久排水系统时,应校核其排水能力,统筹考虑区域施工与系统管理在矿井防治水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十七、加强矿井的雨季“三防”工作。认真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资、运输车辆;雨季前,要对排水设备和供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清挖水仓、水沟和沉淀池,并进行排水试验。矿井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时,井口、工业广场要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防止地表水倒灌矿井。

十八、项目部加强抢险物资管理。项目部应按照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配备突水抢险所必须的材料、设备及设施,由专人负责保管,严禁挪作他用。

上一篇:《蒲公英》续写作文下一篇:大学生挂职锻炼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