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2024-04-23

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共8篇)

篇1: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永教发〔2011〕215号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校车管理确保 师生生命安全的紧急通知》的通知

各中学、学区、直属小学、幼儿园: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紧急通知》(甘教明电〔2011〕71号)转发给你们,接到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按照通知要求,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一次全面的校园安全大检查,对学校校车运营安全、学生乘车安全、学校食品药品安全、学校设施安全、学校活动安全、学校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建立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开展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整改。特别是要对中小学生乘车安全工作进行重点检查整改,坚决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并将自查、整改结果于11月23日前报县教育局教育股。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主题词:校车管理

安全

通知

抄送:柳部长、贺县长,本局各领导,各股室(中心)。永靖县教育局 2011年11月18日印发

(共印60份)

篇2: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育局关于落实省校车管理工作推进会情况汇报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教育局关于落实省校车管理工作推进会情况汇报

全省校车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后,xx市教育局结合冬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认真部署,积极行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传达省校车办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冬季学校安全工作。通过召开两个会议,传达会议精神。一是全市校长会,传达省校车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安排部署秋季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安排冬季防火和校车安全营运工作,要求各校再一次排查安全隐患,配齐消防安全设施,再进行一次校车整治,抓好校车驾驶员安全培训,做好校车营运安全预案。二是校车公司会议,目前我市共成立校车公司9家,覆盖全市21个乡镇,拥有标准校车186台,服务学生近万人。市教育局专门组织校车公司负责人召开会议,对校车管理规范化进行部署,确保校车安全营运。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突出重点,针对冬季学校安全工作实际,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特别是校车安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校车管理工作推进会要求,特别是余学敏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校车安全管理,严防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很好地借鉴潜江校车管理经验,立足实际,加强探索,多方配合,加大检查督导力度,严格审批手续,堵塞“黑校车”、事故车、超载超员车管理漏洞,确保校车安全有序运营。

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市教育局筹集资金约500万元对各校安保设施建设和安防设备购置进行奖励补贴,各校要对照《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标准》,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尽快为学校、幼儿园足额配备安保人员和防护器材。投资近千万的全市视频监控网正在建设,12月底完工,市教育局总监控平台将可监控全市所有中小学重点部位。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冬季是火灾高发季节,也是学生使用违章电器的高峰时段。各级要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排查消防隐患,配齐消防设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开展逃生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是加强学生食堂和公共卫生管理。各校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控。学生集体活动的教室、宿舍等场所,既要做好御寒保暖,又要定期开窗通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各校在广泛开展冬季体育锻炼的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因体育锻炼引发安全事故。要严格大型活动报批备案制度,加强对活动举办的监管和安保工作,确保不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确保各类大型活动安全。

三、加强督导,抓好落实,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在学校自查自纠的基础上,12月,市教育局组织专班,对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拉网式督导检查,重点是校车整治、消防安全和“三防”建设,检查结果教育局年终考核和安保奖励资金挂钩。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篇3:美国校车安全保障及管理体系探析

一、美国校车的多主体供给机制

美国校车的多主体供给制度特点最为突出, 包括政府、企业及学校或学区这三个主体。

1. 以政府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在多主体的校车供给制度中, 政府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不仅直接拨付经费, 保证校车的营运, 更参与其中,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委托经营机制。

(1) 直接拨付经费

在美国, 校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的运输费用被纳入教育预算。美国是实行教育分权制的国家, 州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发行债券这两种途径承担校车的主要经费。美国政府每年要为1名正常儿童坐校车支付520美元, 为特殊儿童支付2 400美元[1]。此外, 美国的国家专项基金或其他慈善基金还会负担一些残障、智障儿童上学的交通费用。

(2) 委托经营机制

美国政府积极参与校车的营运,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委托经营机制, 也称为“招标承包式”, 是美国政府将商业化机制引入校车运营管理的一种选择。这是一种政府监管下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目的是实现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具体做法有三个。一是地方政府先根据学生数量、校车路线和行驶里程等情况测算校车的运行成本。二是地方政府调查地形、人口密度和学校分布等因素, 协调相关部门, 设定校车的线路和站点, 在充分吸纳民意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招标。三是通过竞标, 地方政府与有资质的专业化运输公司签订合同或契约, 为学校提供专门的校车服务[2]。

2. 以企业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以企业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校车的服务。专业化的运输公司出资购买校车、雇用司机、按照学校或学区的要求调度校车及维持校车的日常运转, 为学生提供安全、有效的交通服务。只要专业化的校车公司使校车的营运稳定, 加强安全服务, 便能与政府保持合同关系, 获得不错的收入。对于大型的、提供校车服务的专业化运输公司, 各州政府均有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 以保证校车的服务符合政府和学区的要求。二是校车的生产。负责校车生产的企业每年能得到一定额度的补贴。

3. 以学校或学区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以学校或学区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亦称“自主经营机制”。由于这些学校或校区资金充足, 所以自己购买校车, 雇用专门的司机, 成立专门的校车管理和运营机构, 为全区或全校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购买校车和设备所需的高额经费可通过分期付款、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解决。这些学校或学区对校车的调动和支配比较自由, 除了接送学生上学、放学, 校车也用于学区或学校组织的一些特殊活动。

二、完善的校车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极其重视校车的安全问题, 出台了关于校车质量标准及驾驶人员资格认证和考核的相关制度, 为美国校车的安全营运提供保障。

1. 规范的校车质量标准

规范的标准是保障校车质量的前提。首先, 联邦政府层面的职能。联邦政府有37项针对校车的安全标准, 从车辆质量到行驶速度、装载人数及驾驶人员的要求等均有明确规定, 为校车的安全营运提供保障。此外, 联邦政府负责发布校车规范等。其次, 州政府层面的职能。州政府对校车实施日常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来说, 州政府颁布了《学童客车行人安全装置》《学童客车翻滚保护》《灯具、反射装置和相关的装置》《后视镜》等校车标准, 这些标准对校车的车灯、视镜、车体颜色、车门、车内座椅、扶手、过道及车载摄像设备等均作出细致的规定。例如美国许多州规定校车的车身使用黄黑色条, 并采用全天候情况下都能视认的荧光钻石级反光材料制作校车的警告标志, 以提高警示幅度和警示效果, 以保证校车的行驶安全[3]。

由于有规范的质量标准作保证, 所以校车的安全性能远远高于一般的客车, 所有车辆均为“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据实验数字统计, 一个孩子坐在校车里, 比坐在父母驾驶的汽车中安全13倍, 比坐在一个近20岁的年轻人驾驶的汽车中安全44倍[4]。直至今日, 美国的校车标准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在车内增加卫星定位与互联网系统、儿童座位监控系统等。

2. 严格的校车驾驶人员选拔和培训机制

美国有关校车驾驶人员的制度为校车的营运安全提供保障。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都在立法上对校车驾驶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工作内容和程序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例如校车驾驶人员须通过所在州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认证, 完成20小时课堂培训和20小时道路培训, 最近两年内无肇事记录, 且达到客车驾驶人员体检标准并通过司法部门的背景调查, 方能获得驾驶校车的资格。另外, 每五年就要重新申请校车驾驶执照和认证[5]。有关校车司机工作的规范包括校车车况的日常检查、营运和乘员管理及紧急事件处理等。美国对校车司机的培训内容除了理论学习、实际驾驶技能操作外, 还有如何与学生相处的小技巧的教育培训。可见, 美国有关校车驾驶人员制度的规定翔实而具体, 为美国校车的规范营运提供保障。

三、多元化的校车管理和监督制度

美国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 校方会要求家长填写《学生家庭登记表》, 特别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 以便随后校方通知家长详细的乘坐校车的时间和地点。美国校车的营运如此安全、迅速和有效, 既得益于联邦政府的统一指导及各州政府的具体管理, 又得益于美国校车监督机制和美国校车安全教育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1. 多主体的校车管理机制

在美国, 不仅联邦政府对校车进行统筹规划, 州政府对校车进行具体管理, 更有校车公司、学校、家长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校车的管理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主体的校车管理机制。

联邦政府负责校车的宏观管理工作, 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确立校车的安全标准, 并对校车的营运开展严格的监督与检查。特别是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校交通全国会议”, 针对校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案与建议。州政府主要在满足联邦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较为详细、具体的校车营运管理条例。同时, 州政府是校车服务的主要购买者, 对专业化的运输公司给予补贴。

学校和专业化的运输公司是校车微观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负责向学生提供安全培训课程, 组织学生学习《校车乘坐行为规范》,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安全乘车意识。专业化的运输公司也是校车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 负责校车营运的具体管理。

此外, 校车驾驶人员对校车的特权了解包括在驾照考试之内。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美国校车的营运管理体系中, 例如“美国校车委员会”“美国校车安全联盟”等。美国的校车管理机制采取官方立法与民间自治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填补了校车管理的疏漏, 对于促进美国校车安全运作与监督大有裨益。

2. 多层次的校车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校车的安全、持续和有效的营运, 美国政府对行驶中的校车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规定司机每天早上接完学生后必须接受车辆安全检查, 填写安全确认表格。不仅如此, 每隔半年, 校车必须接受平均一小时的、专业化的安全检查。除了对校车进行年度检查外, 国家还对校车进行详细的、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另外, 美国以立法的方式, 将校车纳入政府反恐怖安全监视系统的保护范围, 规定任何对校车的攻击行为都将被定为联邦罪行。可见, 严格的检查和完备的监督机制为校车的营运安全提供保障。

3. 多样化的校车安全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是保障美国校车安全营运的内在动力。在美国, 交通管理和教育部门经常对学生、家长及校车驾驶人员等进行系统的校车安全教育和培训。每学期开学之初, 学区和交通管理部门都会联合开展“第一次乘坐校车”活动, 除了对学生和家长讲解乘坐校车的注意事项外, 还会带领他们实际体验校车的乘坐过程。开学后, 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安全乘车意识, 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四、美国校车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校车制度建设的启示

与美国相比, 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还未成体系, 各项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 对美国校车安全的探讨将为我国校车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制度

目前, 我国公立学校校车的配备与营运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 而民办学校校车的配备和营运主要采用自行负担的方式。在2012年4月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中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 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 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但《条例》中对财政资助比例的大小、税收优惠额度的高低及社会捐赠的具体形式等, 均未作详细说明。

我国可在借鉴美国校车经营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一种与国情和现实相符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校车经营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由企业具体承担校车的营运业务, 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政策优惠。还可通过立法逐步推行由多级政府共同提供的免费校车服务, 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筹集校车资金。同时, 加大对学校在校车购买和营运过程中的财政投入, 为普及校车提供经费支撑。

2. 建立完善的资格认证制度

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 有两方面不利因素。一是我国校车标准不一。农村采用低配置的三轮车、蓬蓬车和改装车;一些大城市采用专用轿车。二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驾驶技术较差。在农村, 一些校车驾驶人员没有通过合法渠道取得驾驶执照。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关于校车资格认证和统一标准的相关制度, 使许多从事投机运输的不达标车辆与不合格驾驶人员有机可乘, 甚至出现一系列交通安全事故。

基于此, 我国的校车制度亟待健全,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校车资格认证制度, 加强规范校车准入机制和驾驶人员上岗机制, 从校车的质量标准到购买主体、维护人员、聘用司机、服务人员及规划路线等方面, 均须严格审查和把关, 以保证校车的标准化和驾驶人员的合格化。

3. 建立有效的校车管理制度

虽然《条例》对县级以上政府作出了规定, 如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公共交通、保障学生获得校车服务及制定校车服务方案等, 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套方案还有待出台。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 再至学校、企业及各种其他组织的多主体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也给予我们启示。

(1) 建立多主体的参与、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没有相关部门具体负责校车管理, 因此校车呈现“自由发展”的态势。规范的管理是校车制度的基础, 我国政府必须出台相关制度, 以规范校车管理, 使其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监督”。

纵向来看, 中央政府应制定统一的最低标准的校车营运管理制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校车的营运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的管理标准不得低于中央政府的要求。横向来看, 虽然政府是校车安全的首要责任人, 但校车在推行过程中, 涉及生产、经营、租赁和保险等多个商业领域, 同时也涉及教育、交通和安全等多个政府部门。因此, 校车的管理应在政府的主导下,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者, 建立多主体参与、监督的校车管理机制。

(2) 开展多样化的校车安全教育

我国的中小学应积极开展校车安全教育的相关培训课程, 教授学生自救的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 让学生在活动中, 养成自觉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习惯。

解决我国的校车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 可在借鉴美国校车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将我国的校车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渠道, 通过立法及政府支持, 对其设计、路线和成本等方面给予关照和扶持。此外, 政府的各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分工, 引导校车向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力求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校车安全制度。

参考文献

[1]胡颖廉.发达国家校车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3) .

[2]雷万鹏, 徐璐.农村校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 .

[3]刘健军.美国校车的交通安全管理[J].道路交通管理, 2008 (6) .

[4]林达.历史中驶来的橘黄色校车[N].南方周末, 2011-11-24.

篇4:《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醉驾入刑

2011年5月,《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飙车行为入刑后的正式罪名为危险驾驶罪。

2013年1月起,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123号令)开始施行。由于新规从驾驶证考试申领、驾驶人及驾驶证审验教育、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管理规定,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新规将计分项由38项增加至52项,处罚力度也大大加强。遮挡号牌、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都要一次扣除12分,史上最严交规也让驾驶人有了更强的安全意识。

2004年3月,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2004年6月,一汽轿车召回38000辆马自达6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后的第一起汽车厂商主动召回的案例。

从召回效果来看,涉及产品缺陷的厂商均能按时完成召回计划,召回率均达到80%以上,消费者满意度94%以上,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实施,使国内汽车企业与海外汽车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不仅海外汽车生产企业实施了汽车召回,中国品牌车企也开始有了更多产品召回的案例,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有力的保障。

“三包”指:包修、包退、包换,这个概念在家电、手机等产品中早已普及,但汽车“三包”的出台却一拖再拖。早在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展开有关汽车“三包”规定的前期起草和调研工作,之后博弈10余年,共经历9版意见稿、4次公开征询意见和50余次激烈讨论,直到2013年《家用汽车产品维修、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才正式颁布。

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可以说是一个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虽然退换车条件的苛刻、专业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缺失、维权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汽车消费市场方面依然发挥了积极作用。

篇5:校车安全管理

-----焦桥镇中心小学校车管理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校车管理给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校车管理中出现的新内容、新特点、新任务,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了“强化管理,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完善各类管理机制入手,认真查找校车日常管理中的短板,并及时改进,一年来实现了学生乘车上下学“安全、有序,零事故”的管理目标。

一、校车运营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两辆校车,均为社会人士购买。车牌号分别是:鲁M99382、鲁M80717,核定载人44人。驾驶员李东兵、张来东均符合准驾车型和从业资格条件。车辆均按规定投保了交通强制保险、承运人员险、第三者责任险。2辆校车分东、西两路运营。东路鲁M99382服务于西营、四马、东平、东北四村。西路鲁M80717服务于西夏、牛家、前

三、后

三、朱崖、义和、东直、西直八村。乘车学生共计249人。

二、校车日常管理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为保证交通安全教育及校车管理活动长期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了“学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安排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及校车管理工作,把学生的交通安全

教育,乘车管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安全主任要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商讨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及乘车管理落实情况,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同时,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学校与校车车主、司机签订安全运营责任书;校长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各部门的安全意识。

2、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队会、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不同形式进行道路安全、乘车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倡导学生: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文明乘车,有序乘车。每次乘车必须等车辆停稳后有序上下车,乘车时不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向车外抛洒物品,自觉爱护车内设施。

3、拓展安全教育渠道,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构建大交通安全意识,步步推动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

4、规范校车细节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1)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校车车主、司机会议,不断强化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员驾驶。(2)为方便学生识别车辆,学校为校车统一编号。(3)驾驶员信息张贴在车内醒目位置

便于跟车教师及乘车学生监督。(4)实行乘车学生按号码入座。学校分车次建立点名册,给每位乘车学生从1—42统一编号,学生对应车座编号,对号入座。(5)坚持每天放学前由最后一节上课教师组织开展“一分钟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上下车、乘车途中、下车过马路等的安全注意事项。(6)乘车学生按照乘车路线,每路都有学生安全小组长,协助值班老师点名,维持分列排队等候秩序。(7)每天值班领导及教师要提前到岗,维持秩序。负责组织学生的教师首先要分车次清点好乘车学生人数,做好相关记录,和跟车教师做好有关交接,然后组织学生乘车。(8)学校实行校车管理日通报制度,每天有值班领导对当日学生乘车情况,教师值班跟车情况作出相应通报。教师无故不到岗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三、校车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1、由于校车运力不足,东路四次运完,西路三次运完。前后间隔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冬季早晚两次学生和老师都要在寒风中渡过,如遇恶劣天气更加突出。

2、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值班教师的正常生活。早上学生6点10分左右就要在乘车点等候,有的值班教师5点40时就要赶往学校,早饭很难吃好。

3、给值班教师带来安全隐患。冬季值班教师5点50

时就要赶往学校,由于天黑很多女教师都是由丈夫护送到学校,如遇冰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更给早值班的老师带来安全隐患。

4、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校正常工作。由于校车人员固定,缺一个学生也不能放行,部分运动员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一切工作服从于校车管理,致使部分值班教师学校例会、教研组会议、课题研讨会不能正常参加。

面对校车管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校车规范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我们将面对现实,突出管理细节,把校车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焦桥镇中心小学

篇6: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2、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明素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敬岗爱业。

3、遵纪守法,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护车辆,爱护公共财物。

4、负责随车物资、工具等的保管和使用。换车时应做好移交手续和车况检查,交接不清的由双方共同赔偿。凡丢失损坏的由驾驶员负责赔偿。

5、车辆的牌照、手续等一切证件,必须认真保管,由于丢失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6、做到安全行车,优质服务。遇到事故,肇事者应及时向领导报告,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

7、出车一律凭申请派车单,并认真如实填写。校车归队后,派车回收单及时交回后勤处(正常接送幼儿例外)。

8、驾驶员应做到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凡事应实事求是,如有伪造、报假单据者,一经查出,按原单据数额给予相应的罚款,并按园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严禁酒后开车;严禁私自动车;严禁私自将车交与他人或他人换车驾驶;严禁公车私用;严禁私自改变行车路线。违者按园里制定的目标责任指标考核办法处理。

10、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除贯彻上述规定外,还要做到: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不准转借、涂改或伪造驾驶证;不准把车辆交给没有驾驶证的人驾驶;不准驾驶与驾驶证驾车型不相符的车辆;未按规定审检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车辆;饮酒后不准驾驶车辆;在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时,不准驾驶车辆;车门、车厢没有关好,不准行车;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不准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或者有其他妨碍行车的行为等。

司机遇投诉事项处理

1、对家长要热情有礼貌,对幼儿具有爱心,若遇无理家长,亦需耐心聆听,并尽量克制自己,避免与家长发生争执,事后可将事件告知主管。

2、司机若遭到家长投诉,经调查属实将按相关制度处罚。

3、司机应熟悉每位接送幼儿及家长面孔,如果遇到陌生家长接幼儿,要提高警觉,并向幼儿证实接者身份,并要求家长来电说明,若在不肯定的情况下,不可以让其接走幼儿。

附: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为目的,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机制,预防涉及学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对我镇民办学校校车安全管理,确保我校校车安保工作,我园结合镇教育指导中心文件精神,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措施及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日常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2、司机必须落实常态校车的维护及保养。

3、定期对校车进行排查,排查内容包括:座椅扶手、安全带、轮胎、车窗等安全装置,并填写好检查情况记录。

4、按要求落实跟老师、跟车制度,每趟车有乘车学生名单,填写好校车接送登记表,跟车老师和驾驶人离开车辆时,确认无学生滞留车内方可离开。

5、每隔一周校车驾驶员、跟车老师安全教育会。关注司机、老师的思想动态,与司机、跟车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

6、禁止校车驶离我校接送范围,如确实需要的,必须先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

7、严格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查。

⑴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

⑵身体健康、作风正派、无精神病史。

⑶未受过刑事处罚。

篇7:《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为了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不出问题,要充分提高认识,把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稳定工作的头等大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经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取得使用许可,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

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小学生专用校车。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学生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依法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及其教学点的设置、调整,应当充分听取学生家长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为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学生提供方便。

对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下学需要的农村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校车服务。

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制定。

第四条 国务院教育、公安、交通运输以及工业和信息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务院教育、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共同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校车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方案,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以及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第六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制定并及时修订校车安全国家标准。

生产校车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所生产(包括改装,下同)的校车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七条 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是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社会各方面应当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协助保障校车通行安全。

第八条 县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网络平台,方便群众举报违反校车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管理职责的举报,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章 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

第九条 学校可以配备校车。依法设立的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企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以及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设立的校车运营单位,可以提供校车服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可以制定管理办法,组织依法取得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的个体经营者提供校车服务。

第十条 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

第十一条 由校车服务提供者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学校应当将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报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对教师、学生及其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解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并定期组织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练。

学生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义务,配合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学生的监护人应当拒绝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监督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组织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第三章 校车使用许可

第十四条 使用校车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许可。

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车辆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证明,并已经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二)有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

(三)有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合理可行的校车运行方案;

(四)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五)已经投保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

第十五条 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申请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材料。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分别送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征求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回复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决定批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校车标牌,并在机动车行驶证上签注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校车标牌应当载明本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的所有人、驾驶人、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停靠站点以及校车标牌发牌单位、有效期等事项。

第十七条 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应当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

校车未运载学生上道路行驶的,不得使用校车标牌、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

第十八条 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

第十九条 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达到报废标准或者不再作为校车使用的,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将校车标牌交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 校车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第二十一条 校车应当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安全设备应当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位置,并确保性能良好、有效适用。

校车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第二十二条 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校车的安全维护,建立安全维护档案,保证校车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校车,应当停运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校车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维修企业维修。承接校车维修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维修技术规范维修校车,并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所维修的校车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质量保证期内对校车的维修质量负责。

第四章 校车驾驶人

第二十三条 校车驾驶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校车驾驶资格。

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年龄在25周岁以上、不超过60周岁;

(二)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被记满分记录;

(三)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

(四)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最近1年内无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五)无犯罪记录;

(六)身心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癫痫、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疾病病史,无酗酒、吸毒行为记录。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人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材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人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不得驾驶校车。禁止聘用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校车。

第二十六条 校车驾驶人应当每年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

第二十七条 校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机动车道路通行规则和驾驶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第五章 校车通行安全

第二十八条 校车行驶线路应当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的危险路段;确实无法避开的,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对上述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限速标志、警告标牌。

第二十九条 校车经过的道路出现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状况或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条 校车运载学生,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位置放置校车标牌,开启校车标志灯。

校车运载学生,应当按照经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遇有交通管制、道路施工以及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影响道路通行情形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行驶线路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遇交通拥堵的,交通警察应当指挥疏导运载学生的校车优先通行。

校车运载学生,可以在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

第三十二条 校车上下学生,应当在校车停靠站点停靠;未设校车停靠站点的路段可以在公共交通站台停靠。

篇8: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一、《条例》实施效果的调查———以样本学校为例

自《条例》出台起, 吉林省九台市共筹措了1800万元用于购进新校车。2012年5月2日起, 所购进的83辆新校车开始正式上线运营。“九台市春天校车有限公司”是九台市为规范本市的校车管理、保证全市学生的乘车安全而专门成立的校车管理公司。该校车管理公司会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校车正式投入运营之前, 深入各个乡镇和村屯进行了实地踏查, 根据“定时”、“定点”、“定人”、“定座”、“定线”的“五定”管理原则, 对校车的运行路线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这一系列的措施都符合《条例》当中对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所做出的规定和要求。

《条例》对于校车使用许可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九台市上线运营的校车也基本符合《条例》的规定:每台校车座位上都有学生信息, 所有学生都是对号入座。每台校车设一名照管员, 负责清点上下车学生人数及其安全。驾驶室上方装有GPS定位系统, 以确保实时进行3G网络监控。校车上安全带、安全锤、标志灯等一应俱全。每名学生按所乘路线、距离的不同提交不同的费用。

对于校车运营近一年以来的评价和反响, 学生和家长的看法大同小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90%以上的学生对所乘校车较为满意。在学生眼中, 校车“挺帅的”、“特别舒服”。而家长虽然普遍认为校车收费略高, 但对校车安全大体上是满意的。多数家长表示, “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每天上下学来回都是坐车, 家里省了不少力、不少心”!

二、《条例》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困境

尽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校车安全状况较以前已大有改观, 但是当前《条例》在实施过程中, 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

1.执行力度不够, 非法“校车”仍存在

《条例》对校车的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车辆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且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的证明, 已在公安机关及交通管理部门办理了注册登记;有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有一套合理可行的校车运行方案;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已参加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

然而, 未经许可擅自运营的非法“校车”仍然存在, 超载的现象也依然在上演。每天学生上下学的时间, 都会发现距学校门口较远的地方, 停放着一些微型面包车、货运车, 这些车辆依靠“费用低”、“比校车快”等条件吸引了一些家长和学生, 殊不知, 学生的乘车安全也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2.相关制度制约校车运行范围, 难以全面满足乘车需要

以九台市东湖镇二十七中为例, 该校共有学生1500多人, 需要乘坐校车的学生人数在600人左右, 其中, 有近200名学生来自东湖镇以外的周边乡镇。学校一共配备8台校车, 但是校车公司为了便于管理, 不允许校车跨学区运行, 这就使得来自周边乡镇的近200名学生出现了乘车困难。这个问题在九台市的25个乡镇普遍存在。一些家长基于教学质量、距离学校路程远近等考虑, 将学生送去周边乡镇上学, 可是却不能乘坐本学校的校车, 这部分学生的乘车需要不能满足, 不仅给学生、家长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学校方面也是束手无策。

3.校车路线规划犯难, 学生在途时间过长

学生家庭住址距离学校有远有近, 分布较为分散, 虽然在规划校车运行线路的过程中, 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诸多因素, 但仍然面临在途时间长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如, 学生正常单独乘车上下学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但是由于一辆校车往往要绕行接送两个或者三个村子的学生, 那么原本半个小时的车程往往会延长至1~2小时。所以学生不得不“早出晚归”:早早地起床、洗漱、吃饭, 放学后较晚回到家, 还有作业要完成。长此以往, 每天需要8~10小时睡眠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 听课状态和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4.缺乏正规培训, 随车照管人员职责不到位

《条例》对校车照管人员的职责做出了许多规定, 如:在学生上下车时, 照管人员应当维护学生上下车的秩序;监督驾驶人员;清点乘车学生人数, 帮助学生安全落座;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危险行为等。

《条例》还规定每辆校车须有两名照管人员, 而实际上多数校车只配有一名, 甚至个别校车根本就没有照管人员。在访谈中发现, 照管人员对自身的职责也不是很明确, 仅简单地维护上下车的秩序, 清点学生人数。由于缺乏正规的指导培训, 他们对于《条例》中规定的其他安全职责并不清楚地知晓。

5.道路运行环境不利, 威胁校车安全

目前, 九台市各乡镇道路大多为水泥路面, 使用寿命较短, 个别路段早已出现裂缝等不同程度的破损, 且多为单车道, 回车困难, 还缺乏严格的人行道与行车道的划分, 遇到雨雪天气就更加危险。如此不利的运行环境, 着实给校车行驶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三、影响《条例》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

1.上线运营的合格校车数量不足

校车造价贵, 再加上支付维修保养费、司机工资等, 运营成本确实很高。在现有的校车运营模式下, 无论是政府补贴还是企业出资, 都需投入一笔不小的经费, 因财力所限, 往往会选择间隔几年分批次购进。由此, 现有上线运营的合格校车数量与实际需求量就存在一定差距, 以致出现租用公共汽车临时充当校车的情况, 在安全性上难与正规校车相比。由于校车配备紧张, 只能绕行路线才能接全学生, 从而导致在途时间延长。

2.对《条例》的认识不深, 安全意识淡薄

美国的孩子自从上幼儿园开始, 就要以各种方式接受培训, 学会如何乘坐校车, 如何在各种突发情况下更好地保护自己。而我国, 大部分学校只在校车刚投入使用的时候, 向教师和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 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安全教育制度。中小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弱势, 安全意识淡薄, 长时间不接受安全教育, 将使他们放松对危险的警惕。纵观近年发生的校车事故, 那些惨痛的教训时刻在提醒着我们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可是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学校、老师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缺位着实令人担忧。

3.曲意执行“撤点并校”政策, 校车配套条件欠缺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后, “撤点并校”便以狂风骤雨般的态势横扫了中国广袤的农村。该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然而在实际调整时, 政策被断章取义地理解, 就近入学不作考虑, 撤并成了唯一的目的。据统计, “我国农村小学的数量从1997年的51万多所减少到2009年的23万多所, 减幅达54.9%”。[1]虽然近年来撤并叫停, 教学点适当恢复, 但格局已定。学生上下学路程变远, 有寄宿条件的学校甚少, 有乘车需求的学生增多, 但校车及相关管理方面准备不充分, 数量紧张, 路况堪忧, 安全教育不够, 以致依然隐患重重。

四、提升《条例》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1.继续提高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程度

校车作为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工具, 应当被视为一个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特殊载体予以尊重和重视。《条例》赋予校车的“三项特权”, 更不能作为一纸空谈的“摆设”, 而是要被充分地认知并严肃地贯彻执行。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司乘等相关人员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推行校车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的教育是当务之急。重视校车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话培训层面, 规范演练操作, 确保每个相关者安全技能到位, 形成安全习惯, 才是更应付出努力去做的。

2.加强政府的责任和调控力度

《条例》在我国实施时间尚短, 较之校车发展程度高的国家, 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在此过程中政府需担起主要责任, 进一步加强对各相关部门宏观调控的力度, 完善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 细化有关校车的安全技术标准及安全管理制度, 最大限度保证校车运行的安全畅通。“在美国, 校车作为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 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并不直接由学生承担。学校或学区是校车服务的提供者, 州政府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2]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 即便政府负担不了全部的乘坐校车费用, 通过提高政府补贴、规范校车收费标准、严格监管不合理校车收费、贫困家庭适当减免车费等措施也能使合格校车惠及范围更广, 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

3.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当前, 一些地方政府致力于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忽视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 片面追求“中学进县, 小学到镇”。操之过急的学校撤并, 使传统的“一村一校”变为“一乡一校”, 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背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上下学路途过远、缺少寄宿条件、交通安全存在隐忧。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减少或停止撤并, 适当恢复必要的学校设置, 方便多数学生就近上下学,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提供寄宿条件等, 是与校车安全管理紧密相关的举措, 也是便于减缓校车管理负担及进一步摸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完善校车管理制度的可行途径。

摘要: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是保障我国校车安全运营的重要政策法令, 《条例》出台后的实施成效引人关注。本文以吉林省九台市部分农村学校为样本进行调查, 旨在了解《条例》的实施现状, 发现存在的不足, 深入分析原因, 提出加强中小学校车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校车在《条例》颁布后的实施困境主要在于:执行力度不够, 非法“校车”仍存在;相关制度制约校车运行范围, 难以全面满足乘车需要;校车路线规划犯难, 学生在途时间过长;缺乏正规培训, 随车照管人员职责不到位;道路运行环境不利, 威胁校车安全。建议继续提高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政府的责任和调控力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关键词:《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效果,调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鹏杰, 王俊秀.校车事故频发源于“撤点并校”后校车制度不完善[N].中国青年报, 2011-12-15 (3) .

上一篇:替代打卡检讨书下一篇:证券交易考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