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主题的爱情诗句

2024-05-11

七夕主题的爱情诗句(共12篇)

篇1:七夕主题的爱情诗句

七夕关于爱情的诗句

1)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4)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5)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6)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

7)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0)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李商隐《马嵬•其二》

11) 喜鹊桥成催凤驾。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2)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13)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徐凝《七夕》

14)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 李商隐《壬申七夕》

15)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 李商隐《辛未七夕》

16)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8)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9)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李贺《七夕》

20)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孟浩然《他乡七夕》

21)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2)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 李贺《七夕》

23)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24)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5)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李商隐《辛未七夕》

26)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7)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8)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 李商隐《壬申七夕》

29)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30)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31)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 孟浩然《他乡七夕》

32)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3) 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4)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 孟浩然《他乡七夕》

35)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 李贺《七夕》

36)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7)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 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38) 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9)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40) 世间离恨何年罢。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41)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2) 庆人间七夕佳令。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43)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4)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45)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46) 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47)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 李商隐《壬申七夕》

48) 倚楼起把绣针小。 —— 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49)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 王建《七夕曲》

50) 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51)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52) 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3)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 ——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篇2:七夕主题的爱情诗句

2、青丝寸寸愁年长,七月七日鹊桥上。对月形单望相互,不羡牛郎羡鸳鸯。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和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6、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7、上天又给我一个约你的借口,相爱的人儿,与你共渡,天天都是情人节。

8、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1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4、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5、有牛郎织女,地上金童玉女,唯吾与尔。

16、问别来、解相思否。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7、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执子之手。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9、七夕如愿盼今朝红叶香残怨可消朝朝暮暮图永久缠缠绵绵诉心焦。

20、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想到了你心一酸,唯有想着当初情?

篇3:七夕主题的爱情诗句

关键词:文艺复兴,爱情主题,爱情诗

一、前言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运动,历经百年,席卷欧洲,一扫中世纪“黑暗时代”的阴云和桎梏,让人性的光芒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闪亮。亘古不变的爱情也在人性的照耀下,释放出了新的光彩。在这一时期,每种艺术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情歌颂着爱情,爱情的甜蜜、圣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尤得诗人的青睐。在他们的笔下,爱情呈现着不同的姿态,或芬芳,或温柔,或充满诱惑激情,或神圣光洁,每一个诗人,每一首诗,都言及一面,共同描绘出了一个绚烂无比的爱情的宏大主题。笔者选取了这一时期的三位诗人的三首爱情诗,希望在比较分析中得以一窥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中爱情主题的独特表达。

二、爱情观的演变:从斯宾塞到马洛到多恩

谈到爱情,无论细腻与否、崇高与否,我们总会想到恋人间炽热的感情或是二人世界里的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然而在爱德蒙·斯宾塞的《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沙滩》一诗中,人们在浪漫主义诗歌中体会到的奔放感情,或是早已在古希腊戏剧中熟悉的壮烈行动却不见踪迹。诗中的女主角和“我”更像两位玄学家而非恋人,是在谈玄论道而不是在谈情说爱,称呼彼此时也让人感到并无热情,诗中出现的称谓也并非关乎眼前那具体生动的恋人形象,而常关乎诸如“不朽”、“美名”、“美德”之类的抽象概念。尽管在诗人的心中,“你”的名字满是“光辉”,但只是“写在天国”;而女主角对男主角的呼语,只是一句“自负的人”,听上去并无半分激情,不过是一句客观冷静的批论而已。诗中所言之爱,也并无一句关系到此处的二人,却是在写“我的诗”和永恒:“我的诗使你罕见的美德长留。”诗中的“我”更像是一位中世纪的骑士,只是手中的长剑变成了十四行诗,来为这位在诗中隐其容貌的女主角赢得“美名”和“光辉”。而这位骑士为她所有的行动也不再是仗剑天涯,而是化简为一个单调的举动:“把她名字写在沙滩”,这一行为既不与她相接触,又不会留下踪迹,因为“海浪来了”会“把那个名字冲跑”,这种行为更像是一位冥想者所为,而不像是会发生在相爱的恋人之间,而既然名字都被海浪冲刷得荡然无存,那么这一行为就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造成任何结果。而相应的,一整个的“她”形象也被化简成了一个纯粹的名字而已。即使这一“美名”可以得其不朽,除了一个空荡荡的符号,也别无它留了。尽管这是首爱情诗,但失其甜美,好像爱一经蒸馏,所有的感情便化云而散。

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牧羊人的恋歌》开篇便用热烈的祈使句邀请读者分享热恋中牧羊人的热情:“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斯宾塞诗中抽象的追求变成了热切的呼唤,美名和光辉变成了世俗的生活。诗中的行动也大多直接与相恋的二人相关,如若不然,也都表达着牧羊人强烈追求的决心和对被追求的恋人的由衷赞美。在一二诗节中,复数形式的主语“我们”引发了一系列行动。情态动词“will”一方面为他的爱人许诺了一个美丽光明的未来,另一方面显示了他愿意获得如此未来的强烈意愿。而从第三诗节开始,一连串由“我将”引出的动作又将牧羊人的意愿和决心显露无遗。无论诗中的“我”是“用成千的花束做床”,还是用“长春藤和芳草做的腰带”,都是为了“打动”“你的心”。细读此诗读者会惊异于诗中众多具体的意象,如“山谷田园”、“羔羊”、“鸟儿”、“玫瑰”、“长袍”等,和斯宾塞诗中“美名”或“美德”之类的抽象概念相比,无一不是具体生动的生活中的形象。所有这些具体的意象共同描绘出了一幅个人生活的生动图景。分析至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两首诗中自然的意象是不同的。在斯宾塞的诗中,自然的意象只是作为纯粹的背景而存在。主题一经点亮,自然便又隐身于黑暗中了。而在马洛的诗中,自然便是光亮本身。“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是要生活在羔羊遍地、“风光明媚的山谷田园”。而再来关照主人公的形象,除去上文言及牧羊人的热切、主动和直接,诗中女主角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化了。从第三到第六诗节,一位被装扮得楚楚动人(头戴“花冠”,裙饰“爱神木的叶子”,身穿“最好的羊毛”做成的“长袍”,“纯金”的“鞋扣”,腰间“点缀着琥珀水晶”)、被尽心款待(用“银碟”“盛着”“美味”,“摆在象牙制的桌面上”),也被倾心所爱(他愿“用成千的花束”为她“做床”)的姑娘的形象生动地出现在牧羊人热切的话语中。然而,这位为人所爱的姑娘依然隐身在诸多意象中,只在这丰富的修辞中才得以存在。

斯宾塞诗中的姑娘没能出场,马洛诗中的姑娘只在比喻意义上才得以在场,约翰·多恩的《诱饵》则似乎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女人。从第二诗节起,诗歌不仅颂扬她热烈的“双眸”,而且在捕捉着她的行动:“在那流淌的浴池中游弋。”女人的形象再也不是抽象的名字,不是一袭华服,而是有血有肉、可以行动的女人。在诗歌中,女人的行为在“你就是自己的诱饵”一句中被浓缩成了一个诱人的“饵”的意象。这与第一诗节最后出现的一个意象遥相呼应:钩。“银钩”带给读者的是冰冷、锋利、无情和狡猾的感觉,而且是颇具征服欲望和主动性。这一意象连同诗歌开始时的其他意象,诸如“冷冽的溪水”、“滑滑的线”,给人的感觉远非舒适,而是令人讨厌、不安,这和诗歌戏仿马洛诗歌的开句“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我们新鲜的快乐也无边”给人的期待大相径庭。不久这种不安的感觉就成了一整幅爱之残酷图。其他试图赢得爱情的人必须“在苇荡中受冻”,“双腿也割伤”,或用“破网”,或用“苍蝇”做饵,诗中的女人却“无需如此伎俩”便可轻易赢得爱情,因为她便是“自己的诱饵”。虽仍是被追逐的对象,她因其美丽而卓尔不群,可以去引诱男人而不需要男人用永恒或是美满的生活来诱惑她。读者也几乎无法像在斯宾塞或是马洛的诗中那样清晰地找到一个追求者,在这首诗里,只有以鱼群形象出现的一群求欢者的群像。因为被“诱饵”“所惑”,这些从“每条河流”游来的鱼都“欢喜着要去捕获”她。诗中之爱更像一场游戏,充斥着诱惑,伎俩和捉—放的过程。“诱饵”这一意象也不仅仅存在于隐喻层面,而是处处保留了其实体层面的质感,诸如“hook”、“amorous”、“catch”的字眼总蕴含着强烈的性爱含义。与斯宾塞诗中抽象的概念或是马洛的田园生活相比,《诱饵》言性更详、更直接、更具体,但一旦被钩子钩住,爱的残忍、冷酷和无情就像肉体上的疼痛和流血一样具体。

三首诗虽同为爱情诗,但诗中之爱各不相同。斯宾塞抽象理想的爱也许比马洛田园的生活更久长,却全无生活赋予爱情的真实感。同样真实具体,多恩笔下充满诱惑的性之爱更强烈,却也因强烈而蒙上痛苦的色彩,失去了斯宾塞诗中的纯洁和马洛笔下的真挚。但我们很难在三首诗中辨析出清晰的线性发展。如果说多恩和马洛的诗比斯宾塞的更具体,这种抽象也许只是斯宾塞的个人风格。同样的主题在莎士比亚的18首十四行诗中具体生动得多。斯宾塞诗中无足轻重的自然在马洛的诗中成了关键,而这种对自然的青睐又未能延续;在多恩的诗中,曾经甜美的自然意象成了粗砺的“苇荡”、“壳与杂草”。女性形象似乎在三首诗中得以加强,逐渐清晰。但热恋的牧羊人也不曾热切地描述爱人的形象,具体的饰物、用具掩住了具体的女性形象。就此而言,马洛笔下的牧羊人和斯宾塞的冥想者也非判然不同。他们都掌握着爱的控制权,不够关注自己的爱人。只有多恩笔下的女人,抓住了“线和钩”,占尽先机。尽管如此,多恩诗中的女人也只是被赋予了性的诱惑力,而非爱的权力,所以说,多恩也未能树立起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形象。

三、结语

虽然简化是危险而有害的,但如果说爱因其多元而又多元化的表达倒是无妨,上文所述的三首诗足以证明这一真理。爱情在斯宾塞的诗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在马洛的诗中跳动着温暖的脉搏,而到了多恩的笔下,感官的享受与诱惑写成了爱的另一旋律。正是这种缤纷多彩才让爱得以永存,也让爱得到了诗人的青睐。多元化的表达和多样化的呈现共同描绘着爱的美丽图像,这在漫长的中世纪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也为后世的诗人们开拓了空间,任他们用更强烈的感情、更大胆的言辞去尽情地表达爱。

参考文献

[1]李正栓.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6.

[2]夏尚立.英诗和英国诗人——从伊丽莎白时期到现代[M].中国: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5.

[3]刘炳善, 罗益民编.英国文学选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4]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篇4:韩国的七夕无关爱情

离开首尔的前一天,阿蕾告诉我当天是韩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我于是笑眯眯地问站在一旁的金小姐:“今天是七夕,你打算怎样和男朋友度过这个浪漫的日子呀?”金小姐听了我的话一脸茫然,阿蕾忙对我说:“韩国的七夕可不是韩国人的情人节,韩国的七夕与爱情无关。”

那天晚上金小姐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首尔的家中做客,金小姐的父亲拿出韩国七夕传统美食面条、麦煎饼招待我们。面条爽滑筋道,麦煎饼酥脆可口,我忍不住大快朵颐。

吃完晚餐,金小姐把一张供桌摆到院子里,此时的夜空繁星点点,四周不时响起阵阵蛙鸣。阿蕾说:“七夕这天很多韩国家庭的女孩都会祭祀织女星,她们希望自己像织女一样有一双灵巧的手。”不一会儿,金小姐就在桌子上摆好了香烛和水果,她闭上眼睛、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了个愿,然后就随父母一起进屋了,我也准备跟着回去,阿蕾一把拉住了我。等金小姐一家离开后。阿蕾忽然从旅行包里掏出一张巴掌大的蜘蛛網。我惊得目瞪口呆,她把蜘蛛网悄悄地放在供品香瓜上,显得特别兴奋。阿蕾平时就很调皮,爱搞些恶作剧,我觉得她这是孩子气,可在这种场合阿蕾居然和金小姐开这种无聊的玩笑,实在是有失分寸。我要把那张蜘蛛网扔掉,阿蕾神秘地对我说:“这事你就别管了,听我的。”

过了十来分钟,金小姐从屋里走了出来,我瞪了阿蕾一眼,准备看她的“好戏”。谁知金小姐看到香瓜上的蜘蛛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喜笑颜开。这让我越发糊涂了。

等我们离开金小姐家后,阿蕾才对我解释说,韩国女性普遍认为在七夕这一天祭祀完织女星后,如果发现供品上有蜘蛛网,这表示天上的织女将会帮助她们完成许下的心愿,因此金小姐才那么开心。

篇5:描写七夕的爱情诗句

【定**(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宋·谢薖

牛女心期与目成。弥弥脉脉得盈盈。

今夕银河凭鹊度。相遇。玉钩新吐照云屏。

行旆雍容留宴语。将暮。方携珠袖到山亭。

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宋·谢薖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鹊桥仙(七夕之明日载酒李彭州炁家即席赋)】宋·魏了翁

银潢濯月,金茎团露,一日清于一日。

昨宵云雨暗河桥,似刬地、不如今夕。

乘查信断,搘机人去,误了桥边消息。

天孙问我巧何如,正为怕、不曾陈乞。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宋·赵以夫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鹊桥仙】宋·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据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

【七夕赠歌者】(元)乔吉

崔徽休写丹青,

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

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浅醉微醒,谁伴云屏?

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塞外七夕】(清)纳兰容若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

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

篇6:描写七夕的经典爱情诗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唐。权德舆。《七夕》)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宋。晏几道。《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14、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篇7:七夕情人节的爱情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芎《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莎莎课件站[*]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王观《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晏几道《南乡子》)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晏几道《生查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枝上柳面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篇8:七夕主题的爱情诗句

孤独作为人类的情感,每一代人都会经历,而每一代人的态度则不同。出生在物质与经济都有所提升的“80后”,由于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相对于80年代以前的人们,可以说“80后”对孤独这种情绪理解得更为深刻。而“80后”作家对于孤独的态度则是细细地品味和欣赏孤独,所以在“80后”作品中对孤独的表现潜在一种希冀。

同为“80后”的张悦然对孤独这种情感也是十分欣赏的,不仅她的作品中常常弥漫着孤独的情绪,而且她主办的杂志《鲤》曾有一期以孤独为主题。可以说张悦然对于孤独的欣赏致使她作品中的爱情几乎没有美满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悲剧,她小说中主人公的宿命注定是孤独的。如《水仙已乘鲤鱼去》中女主人公璟在寻找爱的道路上,一直是跌跌撞撞,总与幸福擦肩而过,而痛苦的爱的经历使璟在孤独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艰难。曾那么靠近幸福,然而她的灵魂伴侣却一个个离她而去,最终璟一无所有,又过回了孑然一身的孤独生活。《誓鸟》中的春迟始终寻找自己的记忆与爱情,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没人能够理解她,自己终究是孤独的。主人公们为了摆脱孤独的恐惧,努力地去追求爱,不断地付出自己的感情,并不要求得到回报。可以说张悦然将她小说中孤独的人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孤独使得她小说多以悲剧结尾,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小说人物的爱与恨。

二、对悲剧情节的热衷

曹文轩先生曾称“80后”这一代人的写作“秋意”太重。“80后”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着更多的社会诱惑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家庭观、爱情观、友情观已不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破坏了他们对爱情、友情等美好事物的憧憬。张悦然也宣称,忧伤的叙述是“80后”对于纯真被永久埋葬的一种纪念形式,所以张悦然对悲剧这种情节是非常热衷的,她的小说几乎到篇篇是悲剧、人人有悲剧的地步。

而张悦然对悲剧的表现方式是将爱与死亡纠缠在一起,给人一种忧伤氛围。如《十爱》中《跳舞的人们都已长眠山下》有那种纯洁无瑕的爱情,但却是“人鬼情未了”的遗憾。《吉诺的跳马》中更是一种复仇的故事,殉情的残酷为故事落下帷幕。这些爱情的结局都以死亡画上句点,将变得永远不会完整,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爱情,是一种悲剧,使人充满深深的忧伤。读张悦然的作品就如看一场悲剧影视一般,由无数凄惨而细腻的片段组成,全书浸透着悲调,特别是绝望至极的结局。可以说,张悦然像一个教徒虔诚地面对自己的信仰一样,虔诚地用文字的方式构建了一个悲剧世界。

三、对病态心理的熟知

张悦然这些以爱为主题的小说中,那些在痛苦中快乐甚至狂欢的人物可以说具有一种病态的心理。而在张悦然的作品中,最突出的病态心理和人物是《誓鸟》中春迟的自残行为、《红鞋》中女孩的残酷的心理以及《水仙已乘鲤鱼去》中璟的暴食行为。对于引起这些人物病态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爱或者得不到爱,而这些又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使孩子们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后导致孩子们病态心理的产生。张悦然将女孩、璟放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描写,暗示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这个严重的问题,使读者开始深深的思考。

张悦然对于这些病态心理的描写,是因为她对于人类心理的关注,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的描写,来暴露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病态心理”,以此来说明个人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产生的危害。张悦然描写病态心理时,因果分明,写得令人明白,但也正是她笔下的人物具有病态心理,让读者具有怜悯的心态,因此她的作品中仍然弥漫着悲剧的气氛,这气氛又令人感到忧郁。

摘要:张悦然讲述了一个个“爱”与“悲伤”相结合的故事,既给人凄美之感,又让人痛彻心扉。如果说一般的现代主义作家更倾向于掩盖隐蔽的伤口,张悦然则更倾心于展示疼痛的伤口、撕裂尚未愈合的伤口。我们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阅读张悦然的作品,她似乎调动全部的才情、经验、手法将我们带到“爱情悲剧”氛围之中。而探究张悦然爱情小说悲剧的成因,我认为这与张悦然对孤独情绪的欣赏、悲剧的热衷、病态心理的熟知等几方面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悲剧,孤独,病态心理

参考文献

[1]徐妍.幻想是一种有魔力的资源——张悦然小说中幻想与“酷虐文化”的辩证关系[J].南方文坛,2007(04).

篇9:七夕,与爱情无关

在“入侵”中国的众多节日中,圣诞节已然狂欢,感恩节也被接受,什么父亲节母亲节,都“存在即被感知”,唯独那个圣瓦伦丁节(2月14日的洋情人节),让很多自尊心过强的中国人深感委屈。

套用最常见的广告语,我们是拥有皇皇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南怀瑾先生说,这个数字还得往上加。我觉得水分已经够大了,自欺欺人也需要节制。),爱情故事我们多的是,凄凄惨惨的轰轰烈烈的感天动地的扭扭捏捏的,要什么有什么。我们有孟姜女,有梁祝,有白蛇传,还有牛郎织女。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每年七月七都在重温,为什么还要在2月14日去买玫瑰花?七月七日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啊!

在这个“崇洋媚外”的时代,张扬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实在是个美好的心愿。赤子之心,皇天可鉴。不过张口下结论时,别那么斩钉截铁。

七夕是个什么节

东晋的郝隆搞过一次行为艺术。他在七月七日这天裸出大肚子躺在太阳底下曝晒。邻人诧异,郝隆说,我也把肚子里的书晒晒。准确地讲,“七夕”最初并不该叫“七夕”,因为它的活动都在白天。这算是“七夕”最早的习俗之一,晒书。

同在七月七日,看见北面富人区院子里挂满华丽服饰。璀璨夺目,一个小屁孩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把他的短裤像升旗一样挂到半空中,让它随风飘扬。面对在座大人们的不解,小屁孩无奈地说,我也不能免俗,只好这样了,这个“俗”便是曝衣节。这个小屁孩就是后来成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七夕”曝衣在汉初就已经流行,汉武帝时皇家大院还专门修了曝衣阁:“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登楼曝衣。” (宋卜子《杨园苑疏》)

《四民月令》记录七月七日说:“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做乾糗,采葸耳也。”“合药丸及蜀漆丸”、“做乾糗”、“采葸耳”等仪式感十足的程序,充满了古人对时令的崇拜。“七月七日”在传统文化中深有背景。七月是粮食成熟的季节,“七”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河图》曾经用“1-10”十个数字揽括宇宙洪荒(《易经》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洛书》进一步将这组数字精简为“1-9。在这九个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按照徐整的说法,“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三五历纪》),“七”富含着吉利和力量的暗示。汉武帝刘彻出生在七月七日,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也出生在七月七日;传说西王母夜会汉武帝,也是在七月七日;还有“七步诗”、“七仙女”,以及不胜枚举的“七”字头的诗文赋作。而且在古代中国的岁时节庆中,“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很得宠的日子(还包括一月七日的“人日”)。

这些岁时节庆的日子到今天大部分已经被淡忘,或者落魄成为为了纪念的纪念。有人责之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人责之以物欲横流入情冷落。原因且不去说它,这些节日多已作古,确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七夕还是一直被人们记取,甚至随着时代的推演被赋予新的内涵。因为它还有一个传扬千古的传说——“牛郎织女”。这要从七夕夜的习俗“乞巧”说起。

乞巧仪式在双朝荫芽,晋人葛洪撰《西京杂记》讲“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同时代的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述说: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乞富乞寿,无子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河鼓”是牵牛星,“织女”就是织女星。用现代天文学解释,牛郎织女是银河东西两岸的两个星座,其中牛郎为天鹰座,织女为天琴座。天鹰座三星一线,牛郎星最亮,东南有六颗牛宿星;天琴座三星成三角形分布,东面还有四颗星构成四边形。这个构架为后人提供了穿凿附会的素材。

公元前124年秋,汉武帝首次将身处霄汉的牛郎织女请到人间。他在昆明池给两座星宿塑了两座石像,“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张衡《西京赋》)。”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两尊石像现在还保留在陕西长安县斗门镇附近。牛郎挺拔刚健,织女跽坐岸边。遗憾的是牛郎织女在天上隔河相望,来到人间,同在一个城市,同在一个街区依然只能遥相望,没能改变这一宿命。

从爱情悲剧到商业喜剧

在《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完整的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往后还有牛郎在老牛的授意下偷了正在洗澡的作为七仙女之一的织女的衣服,娶她为妻;织女恋爱后巯于织布。天帝很生气,划银河为界,令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面……诸多版本不一而足。这些集体记忆代复一代,口口相传。

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样蔓延恣肆的,是宫廷坊间的乞巧习俗。唐宋年间,这个习俗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五代的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帝(唐玄宗)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问亦效之。宫中以棉站成楼股,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而宋朝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如是说: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傍晚,倾城儿童女子,不论富责,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头列拜,乞巧于牛、女。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日“得巧”。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张先《菩萨蛮·七夕》),“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干门万户” (吴潜《鹊桥仙》)。风靡程度,一时无二。而牛郎织女的悲剧遭遇更是引来了文人们接力棒式的鸣冤叫届、长吁短叹。曹丕、庾肩吾、萧衍、李治、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宋之问、晏几道、柳永、苏轼、范成大、朱淑真、杜牧、颜延之(排名不分先后)……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了54位作者的七夕诗82首,《全宋词》收录62位作者108首七夕诗,这里面还不包括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佚名”。

这些诗文描叙七夕乞巧,伤怀于牛郎织女的聚少离多。让每一个“略懂”爱情又熟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都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唯有宋朝词人秦观标新立异地作了一首《鹊桥仙》,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学”复兴,开始有人提议把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个提议得到了商家最广泛的支持,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一年拥有两个以上狂卖玫瑰花和婚纱的节日。

其实看完前面的文字,大概可以判断,七夕原本跟情爱没有几分关联。后来傍上这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把七夕定格为中国人的情人节,是要把一个悲剧活生生地拧成喜剧,唯一合理的只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事实上,七月七日还是古代中国举行另一个仪式的日子,一个很早就开始被女同胞们咒骂的日子。古代中国男人“采守宫阴干之,合以井华水”,在七月七日这天涂在女人的身上。当然,这是陋习。

此外,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占断预测学也不认为七月七日是一个适合谈情说爱的日子。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中,有以牛郎织女为占的几条断卦:其一、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其二、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不需要明白占断理论, “不吉”、“不果”就足以让人却步。

而且织女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温柔贤惠洁白无暇,她也闹过丑闻。在隋朝人张文恭眼中,织女浑身攒下的欲望在“七夕”澎湃而出: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闹。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

在唐人传奇中,织女因为“久无主对,而佳期阻旷,幽态盈怀”,在天帝恩准后带着两个侍女来到人间休假。主动找到太原才子郭翰投怀送抱。“夜夜皆来,情好转切。”而当被问及牛郎尚在,何以独自偷欢时,织女更是语出惊人:“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无可复知,纵复知之,不足为虑。”

TIPS:

篇10:七夕浪漫爱情诗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夕浪漫爱情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夕浪漫爱情诗句1

1、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2、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唐·李中《七夕》

5、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7、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8、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唐·李峤《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9、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10、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1、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宋杨璞《七夕》

12、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13、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14、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唐·白居易《七夕》

1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6、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17、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唐·刘威《七夕》

18、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唐·杜甫《七夕》

19、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20、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21、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22、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2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4、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唐·李贺《七夕》

25、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唐·卢殷《七夕》

26、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刘言史《七夕歌》

27、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28、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唐·杜审言《七夕》

29、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30、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唐·卢纶《七夕诗》

31、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唐·李商隐《七夕》

32、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33、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唐·刘威《七夕》

34、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唐·卢殷《七夕》

35、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36、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唐·崔涂《七夕》

37、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唐·崔国辅《七夕》

3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七夕浪漫爱情诗句2

1、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8、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3、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14、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5、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6、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17、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18、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19、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21、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22、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23、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24、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5、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7、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28、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29、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30、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七夕浪漫爱情诗句3

1、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3、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6、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7、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8、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0、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11、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3、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5、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6、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7、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8、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19、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0、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1、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22、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24、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6、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篇11:七夕经典爱情诗句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鹊桥仙

宋 范成大 爱情诗句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篇12:七夕爱情诗句

当星河都在变迁,你我却仍天各一边。但请相信,纵使万水千山,日日夜夜对你的思念从未曾改变。

1、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4、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刘威《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7、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8、星月同辉映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奈何缱绻催华发,更是无言叹路遥。——阿烺《咏七夕》

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1、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2、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3、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4、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5、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6、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7、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18、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19、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七夕夜女歌》

20、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21、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22、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23、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4、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卢纶《七夕诗》

25、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璞《七夕》

26、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7、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9、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1、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李中《七夕》

32、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3、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34、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3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36、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37、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8、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39、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40、陈迹晓风吹雾散。——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41、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42、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4、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45、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46、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7、乞巧双蛾加意画。——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48、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埜《夺锦标·七夕》

49、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50、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51、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52、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上一篇:儿科护士长竞争上岗演讲稿下一篇:打造无烟工厂 创建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