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题常用规范

2024-04-24

快题常用规范(通用8篇)

篇1:快题常用规范

暖通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条文说明)民用建筑集中采暖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DB62/T25-3044-2009 城镇供热设计规范 CJJ34-2010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142-2012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问下建筑买了没,没买就买上)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问下建筑买了没,没买就买上)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放火规范 GB50098-2009(问下建筑买了没,没买就买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下建筑买了没,没买就买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问下建筑买了没,没买就买上)

甘02系列图集(先不买,差不多今年要出新版本)

通风系统设计及附件选用与安装(上、下)(2010年合订本)国标通风图集

给排水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09版

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09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版)甘02系列图集(暂不买,要出新的)

国标图集:01S302雨水斗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

04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04s204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 04s531-1~599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

潜污泵、给水泵 图集

篇2:快题常用规范

为了规范学生会各部门所生成的常用文件,例如策划书、计划、总结等,特在文件格式上作出以下统一规范,供各部门参考。各部门生成文件后,可以按照以下规范的页面设置和文件类型、大小等要求进行检查,以规范和美化上交文件。望各部门妥善保存此资料,方便日后使用。

一、页面要求

1.页边距:上下左右都为2.4cm 2.版式:(1)距边界:页眉1.2cm,页脚1.2cm

(2)文本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3.页码:(1)位置:页面底端(页脚)

(2)对齐方式:居中

二、文章格式要求

(一)标题要求

1.标题:华文中宋,三号,加粗居中;

2.若标题内容超出一行,则对标题进行分行,保持每行标题内容的完整性,并将标题的行距调整为固定值25磅。若标题内容为一行,则选择单倍行距;

3.二级标题:首行缩进两个字符,标题为黑体、五号、加粗; 4.各级标题的序号从高级道低级依次为“

一、(一)1.(2)①”,其下如果还有列项,则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果级别不多,则可在第二级是使用“1.”,然后再使用后面的序号;

5.标题级别“1.”请在英文输入法,全角模式下输入“.”; 6.各级标题禁止使用自动编号。

(二)正文要求

1.正文:宋体、五号,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一般使用1.0倍行距,若内容过少,可使用1.5倍行距;

2.通篇文章的数字、字母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3.标题与正文之间空出一行,此行以正文格式编辑。

4.若文章中出现了时间,那时间的冒号请在半角状态下输入;正确例子:15:30,错误例子:15:30;

5.文章中若提及学生会各部门、工作室、艺术团,非特殊原因,一律使用简称;

6.若需要另外新开一页输入内容,则在前文最后进行换行,一直换到新一页进行输入,禁止使用分页符;

7.若文章中需要输入名单,一行排8个名字(活动证明排7个名字),每个名字之间保持两个字符,并且两字姓名中间保持一个字符,若出现名字为四个字的情况,则依序排列,与下一个名字之间保持一个字符;

8.落款日期格式应为:二〇一三年**月**日,切勿使用“0”或英文大写字母“O”或者“零”; 9.落款日期与正文相距三行,但尽量保持正文与落款日期处于同一页。10.落款日期格式为右对齐,右边缩进6个字符,在“段落”内设置。

(三)表格要求

1.若文章中需要使用表格,表格前后与其他内容之间需要空出一行;

2.表格整体宽度与视图中网格线宽度相同,单元格宽度依据单元格内容及表格整体宽度调整。单元格高度根据单元格内容调整到最小;

篇3:猪常用疫苗的规范使用方法

1 疫苗的保存

1) 疫苗保存要用专用的冰箱 (柜) , 不能与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

2) 细菌性冻干活疫苗和病毒性冻干活疫苗应在-15 ℃以下保存。

3) 油佐剂疫苗、大多数细菌性灭活疫苗和病毒性灭活疫苗常在2~8 ℃保存, 禁止冻结。

4) 蜂胶佐剂灭活疫苗应在2~8 ℃保存, 不宜冻结, 用前充分摇匀。

5) 疫苗的稀释液可以常温保存, 但在炎热夏季应在2~8 ℃保存。

2 疫苗注射前的准备工作

1) 注射疫苗前要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 最好在注射疫苗的前后3 d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的药物, 如VC等。

2) 疫苗使用前要检查包装的完整性, 细读说明书。注射后须做好记录, 注明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规格、注射剂量, 以备查看。

3) 做好注射器的消毒工作, 应煮沸消毒。

4) 在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3 d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 两种病毒性活疫苗的使用要间隔7~10 d, 以减少相互干扰。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分开使用。

5) 注射活菌疫苗前后5 d严禁使用抗生素, 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没有影响。

3 注射疫苗前先进行小群试验

注射疫苗前要先进行小群试验 (特别是新增加的疫苗种类) , 在全群注射疫苗前的3~4 d选择其中一部分 (根据猪群的大小、数量:哺乳仔猪20~30头, 保育猪20~30头, 种猪5~10头, 先注射疫苗, 3 d后观察猪群无不良反映 (如体温、采食、精神正常) 后再全群注射, 以确保猪群的安全。

4 注 射

注射前, 仔细观察猪群的饮食、精神、粪便和尿液等, 保证猪群健康后再进行注射。有条件的猪场可到相关单位做疾病的检测, 看有无潜伏疾病。为了提高科学养猪, 健康养猪, 减少疾病的传播, 接种免疫时, 必须做到一猪一针头。注射时需要进行稀释的冻干活疫苗, 稀释液的温度和冻干苗的温度要均衡;炎热的季节应该避免在高温时间注射疫苗, 一般上午10:00之前, 下午4:00以后可进行注射, 具体时间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5 注射部位及方法

注射部位有颈部肌肉注射、臀部肌肉注射、穴位注射、滴鼻、点眼、皮下注射。

1) 颈部肌肉注射 (最常用) 。

一般在耳根后部2.5~7.5 cm处的三角区域, 该处的效果最好。小猪耳后一指多一点, 从脊梁骨往下两指垂直进入。大猪是耳后四指和背部四指交叉处的三角区域垂直进入。

2) 臀部肌肉注射。

该部位注射效果不理想, 位置难以控制, 容易损伤坐骨神经, 不推荐使用。

3) 穴位注射。

后海穴 (尾根与肛门间的凹陷处, 通常为肠道疫苗的注射部位) , 注射时针头偏上呈45度斜角。

4) 皮下注射。

油类疫苗不易皮下注射。

5) 针头选择。

1周内的乳猪用7×15号针头, 1周以上的乳猪用9×15号针头, 保育前期用12×20号针头, 保育后期及育肥前期用14×25号针头, 成年公母猪与后备以及育肥后期一般用16×38号针头。

6 注射疫苗后注意观察猪群反应

免疫接种后, 特别是在1~2 h之内, 要有专人认真检查畜舍中有无过敏或严重应激反应的猪, 对过敏休克的猪使用:①肾上腺素 (首选) 。颈部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初生仔猪0.1~0.2 mL/头, 断奶仔猪0.3~0.4 mL/头, 30 kg体重以上猪0.5~1 mL/头, 必要时可于第1次注射后20~60 s作第2次注射, 肾上腺素的注射剂量不可过大。②地塞米松。颈部肌肉注射, 初生仔猪2~5 mg/头, 断奶仔猪5~10 mg/头, 生长育肥猪10~30 mg/头。

7 猪群的健康普查

抗体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 为了保证猪群达到有效抗体水平, 有条件的猪场建议每年对猪群进行至少4次 (每季度1次) 抗体检测的抽查, 及时的进行补免。具体的抽查数量按猪群的大小而定, 仔猪、保育、后备猪按猪群5%~10%, 种猪按猪群的10%。

8 疫苗注射的失败原因分析

疫苗的质量、保存不当, 购买渠道不正确;防疫员自身的工作责任心 (细节) , 疫苗的注射量是否达到要求, 是否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注入到猪体内的疫苗量是否准确;猪群的健康状况;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注射后3~5 d是否进行过大面积消毒工作;保健程序与免疫程序出现冲突, 免疫时没有考虑到保健药物对疫苗毒株所产生的干扰;饮水中是否添加消毒药物 (如自来水) ;饲养环境卫生太差, 疫苗注射时天气过冷或过热;疫苗注射过程中人为造成猪的应激过大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可导致免疫失败。

9 使用疫苗时注意的问题

篇4:几个常用字词规范分析

语言在发展,同时也需要规范。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固有语言提出挑战,一些社会成员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产生了困惑和错误。本文从基本的语言规范角度,谈谈一些常见常用宇词的使用。

关键词:

祖国语言 存在问题 具体分析 对策

词语的准确使用一般来讲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词性、词义、词的对象、词的语境、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特定意义。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词语的对象和语境,因情况的不同而有这样那样的变化,有的变化是正确的,有的则违背了一定的原则。虽不能死死抱着某些规则不放,一味地墨守成规,但也不能对汉语采取随意态度,于有意无意中破坏汉语的纯洁性与完美性,致使产生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本文从最基本的语言规范角度,谈几个常用字词的正确使用。

1.分与份。分:基本字义有区划开、散离、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区划而成的部分、整体事物的一半共五大类义。其构字方法是会意,最根本的字义是“一别为二”。“分,别也。从八刀,刀以分别物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增韵》里说它是“裂也,判也”。山此看来,它是与“合”义相对的。在此基本义的引申下,便有大同小异的各种意思产生,具体如分开、分成、分出、分手、离别、分隔、区别、分配、分散分置、春分、分数及时间、长度、货币等单位等义。《荀子·礼论》里有“然则何以分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里有“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汀”,魏学洢《核舟记》里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现在常见的词有分辩、分餐、辈分、成分、水分、情分、缘分、分内、分崩离析、分兵把守、分担家务、分而治之、社会分工、劳改分子等。

份:基本字义有整体中的一部分、表示划分的单位、量词共三类义。常用词语有份额、份儿、省份、股份、身份、一份报纸等。二者的区别在于:“分”主要用在指分别、情谊、机缘、资质以及构成事物的不同物质或因素等情况下,而“份”则主要指整体里的一部分,用在某些行政区划和时间名词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同时,还可从最基本的单独的词性角度去区分,“分”一般多作为动词,“份”一般用作名词。前些年,公安部门把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的“身份证”,有的写成“身分证”,而闹出了大笑话。

2.必须和必需。“须”的本义是胡须,《说文》说“须,面毛也。”它是个会意字。字从页(xie),从乡(shan)。“页”指人头。“彡”为“三”的变形,意为“多”。“页”与“乡”联合起来表示“人头上毛发多”之义,后特指胡子。除此特定义外,“须”还可作等、期待、需要等动词,必要、应当等副词及连词之用,另外还可作姓氏。曹雪芹《红楼梦》里有“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之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吴起须故人而食”之句。《汉书·冯奉世传》里有“不须复烦大将”之用,现在有“男大须婚,史大须嫁”俗语。因“必须”和“必需”两个词同音,都含有“必要”的意思,所以易相混。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区别。“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如:“必须拿出主意来”,“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它后面可带动词和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如:“要想质量好,大家必须精益求精。”另外,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如“你们几个必须把这件事处理好”。再一点,“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3.不了了之和不甚了了。首先得知道“了”的意思,才可把它们的意思和用法区别开。“不了了之”中的“了”是了结结束的意思。整个成语是指用不能了结事情的办法去了结,意思是说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宋人叶少蕴的《避暑录话》有语:“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现在有“昨天的那次争论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它常用作谓语、定语,适于处理问题拖拉,再无下文之语境。近义词有“全无下文”,反义词是“迎刃而解”“快刀斩乱麻”。

“不甚了了”中的“了了”是明白的意思。“甚”是很。成语的意思是说不很明白,不很懂。从语法上看,它可作谓语,主要表现对事情不太清楚。近义词有“茫然不解”“一无所知”,反义词有“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宋人洪迈的《夷坚丁志·黄州野人》有语:“初不甚了了,养之数日,始能言,乃实人也。”现在可这样说:“我去外地走了三年,家里的事情不甚了了。”

4.弹冠相庆。“弹冠”是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相庆”是说一个人做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因为他们也将有官可做,这对于那些品行不正、结党营私的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此词多用于贬义,指坏人做成了坏事,相互庆贺,很得意的样子。其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宋人苏洵在《管仲论》里说:“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清人赵翼在其《瓯北诗话·吴梅村诗》里道:“以视夫身仕兴朝,弹冠相庆者,固不同。”与之相近的其他词语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额手称庆”。反义词是“如丧考妣”。例如:“张二狗这次突然当上了村长,他的那帮狐朋狗友们马上就弹冠相庆,摆了好几桌大宴,全然没有了前天那种如丧考妣的可怜样。”

5.不负众望。“负”是辜负的意思;“众”指众人;“望”是期望。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作谓语、定语。其实这个词是人们从另一个成语“深孚众望”化出来的,严格来讲并不算规范的书面语。“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句。“深孚众望”是深得众人信服。它的近义词有“众望所归”“举世闻名”;反义词有“不孚众望”。注意,“负”与“孚”的意思截然相反,一个是辜负,一个是信服。如“在这次城市运动会女子100米比赛中,我单位的罗利不孚众望,以1分38秒4的成绩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错误的。而茅盾《蚀动摇》云:“他查复的公文,我也看见了,只说你‘不孚众望’,其余的事,概没提起。”则是正确的。

6.美轮美奂。它的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看它的构成:“轮”指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此处指高大,名词作形容词;奂是众多、盛大之义。古时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后来以“美轮美奂”来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从此看,这是一个带有褒义性的赞美词,赞美的对象原本应该是建筑物之类,而不能是其他。近义词有“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等。现在人们也有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精美效果的,还有对其他如书法、文学作品、人的长相进行赞美的,更有把它当成“尽善尽美”的意思去理解运用的,从本义上讲,这都是不规范或是错误的。

针对这种现象,最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了该词的出处后,接着又说:“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得美好漂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此词条注释:“美好绝妙。水中芭蕾会客厅布置得美轮美奂。”如此一来,下面有关这个词语的运用也就成为正确的了:“这里到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真是美轮美奂啊!”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惊涛骇浪后》说:“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虽然如此,还有好多人认为后者不正确。对这种现象,专门管理此事的国家语委应作出明确的解答。

篇5:常用公文格式规范要求

为实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统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有关常用公文格式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一、公文用纸

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纸张定量为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

7.5~9.5。

二、排版规格

公文页边距尺寸:

公文用纸上白边为:36mm±1mm;

公文用纸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三、秘密等级

公文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

四、公文版头(发文机关标识)

公文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版头上边缘至上页边距为50mm±1mm,发文机关名称字号应小于22mm×15mm。

五、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

发文字号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用3号仿宋体字。发文年份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六、横隔线(红色反线)

公文版头带“文件”二字的,横隔线由居中红色五角星加两侧红色横线组成。横隔线标于发文字号下,长度与版心等宽。

七、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公文标题标于横隔线下空1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八、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名称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主送机关标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九、公文正文

公文正文紧接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用3号仿宋体字,每页排22行(Microsoft Office Word软件建议行间距:29磅),每行排28个字(Microsoft Office Word软件建议字间距:紧缩0.2磅)。

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中文“一”,后标全角顿号和标题(如:“

一、×××”)。二级标题用3号楷体字,阿拉伯数字“1.”,后标标题(如:“1.×××”)。数字、年份不回行。

十、公文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

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注明附件名称应标于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两个以上附件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明顺序(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用3号黑体字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后标全角冒号。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

发文机关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用3号仿宋体字,标于正文的右下方。

十二、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是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人签发日期,如有两位以上领导人审签,署最后一位的签发日期,两家以上机关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成文日期标于发文机关署名下方,用3号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标全。决议、决定、规定、意见等正文之前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圆括号标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

十三、印章

除印有固定版头的普发性文件和会议纪要外,公文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用印位置居成文日期中间偏上,以上不压正文、下略压成文日期为宜。当前页如无正文,应在页首加圆括号标注“此页无正文”字样。

十四、主题词

主题词按《公文主题词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编制)准确、完整、规范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1行顶格,用3号黑体

字标识“主题词”,后标全角冒号和3号小标宋体字词组,词组间空1字。函、会议纪要的主题词与抄送分送栏不用横线隔开。

十五、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主题词下1行顶格,用4号仿宋体字标识“抄”,后标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抄送机关用4号仿宋体字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抄送机关标于主题词下方,印制版记上方,除函、会议纪要外,抄送机关与主题词、印制版记应用横线隔开。

十六、印制版记

印制版记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印发份数组成。文件末页下部印两条横线,两线之间左侧顶格,用4号仿宋体字标注制发单位名称;右侧齐尾,用4号仿宋体字标注印发日期;底线下1行右侧齐尾,用5号宋体字加圆括号标注印发份数。

十七、装订要求

公文应左侧装订。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平钉钉距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

篇6:部分建筑施工常用规范

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014年6月1日执行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8、地下防水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014-2-1实施

篇7:常用工作总结写作规范

常用工作总结写作规范

一、工作总结的概念和作用(一)概念

工作总结的常规性概念是这样的: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同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二)作用

进行工作总结,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零散、表面的感性认识将转变成全面、系统、理性的认识,使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加清晰和明朗,以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总体看来,工作总结大致有以下作用:

1、探寻规律。每一项工作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只有我们遵循这些规律,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经常及时而深入地对工作进行总结,就是不断挖掘这种成功规律过程。2.推动工作。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工作实践中,经常进行工作总结,随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工作自然越做越顺,职业前途一片光明。

3.联系沟通。就一个组织而言,进行工作总结的过程其实也是统一认识、促进内部交流的一个过程。对上级而言,这是了解下级具体工作状况的一个好途径;对下级而言,可以促进协同、及时沟通,进而共同进步。

4.提供借鉴。通过工作总结,既能全面认识成绩和经验,也可发现存在问题。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中的其他成员来说,这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5.提高能力。总结,可以培养和锻炼总结者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起到提高工作能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每总结一次,其认识水平就会提高一次,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就会有所长进。

二、工作总结的结构和基本内容(一)结构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详见下表)总结的结构 标题 规范式

标题 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灵活式

标题 较灵活,既可为单行标题,也可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等。

正文 前言 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主体 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要全面、要透彻。

结尾 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或改进意见。尾部 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二)基本内容 根据工作

情况的不同,总结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总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概况。主要是与工作有关的一些条件、背景和数据等。进行工作总结时,应对工作相关情况进行简要的陈述和交代,对主客观条件等进行适当分析。

2.主要做法和成绩、缺点和不足。这是工作总结的核心部分。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怎样取得的;缺点是什么,表现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都应分析透彻。这部分往往占据较大篇幅。

3.体会或经验。在摆事实的基础上,发掘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用以指导日后的工作。

4.下一步的打算或计划。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要求,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奋斗目标、整体思路、改进措施等。

三、工作总结写作的基本步骤

很多人常常认为工作总结难写,其实只要我们熟练掌握了工作总结的写作步骤,多加练习,完全能够写好总结。写作工作总结,虽然没有固定套路,但大体上也有基本的路数。一般情况下,主要有“六大步骤”。1.了解材料,占有材料。

占有材料是进行工作总结的重要前提。没有材料,便无从写起;材料不充分,写作难免干瘪无味或空洞无物。所以,在进行工作总结前应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各方意见,了解相关情况,掌握足够多的数据、所获荣誉、典型事例等。收集方法上,既可在平时多积累,也可通过查看记录或调查的形式进行。

2.整体构思,编写提纲。

占有材料后,首先要进行的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拟提纲要从工作总结的整体出发,先考虑写几大部分,每部分里需要写几个观点,每个观点里又应分为几个小观点。一般写到三级标题即可。提纲是工作总结的骨架,既要清晰、明确,又要突出重点。

3.归纳成绩,总结经验。

对成绩的概括,应有条理、有顺序地摆数据、讲事实、做对比。特别要注意抓主要成绩,切勿面面俱到,写成流水账。各成绩之间应用序列数字标明,使条理更清晰。也可为每项成绩单独拟订小标题,便于读者理解。4.分析问题,追根溯源。

分析问题常常放在工作总结的结尾部分。写问题必须抓住关键,找出要害,不能大情、小事全罗列进去。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5.认真修改。

四、工作总结的写作要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起草一篇工作总结并不难,但要真正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写作一篇高质量的工作总结,就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了。一般来说,一篇高质量的工作总结,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有

高度,有升华。一篇高质量的总结必然要有全局高度。要善于跳出个人的、部门的、地区的小圈子,站在全局看问题。如站在组织发展的高度、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否则,只注重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目光狭窄,定然很难写出高水平的工作总结来。

2.要有深度,善于挖掘内涵。高质量的总结,应由表及里、由浅人深,总结经验深刻独到,剖析问题一语中的,不能泛泛而谈、蜻蜓点水。

3.要有个性,会提炼特色。人云亦云,不仅是写文章的一大忌讳,更是做工作总结时应避免的。一般来说,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其不同于其他部门或个人的方面,我们做工作总结,就是要善于发现这些有个性、有特色、具有学习和推广价值的东西。

4.要有逻辑性,科学缜密。科学缜密、逻辑性强,是工作总结的显著标志,不仅有利于理清工作思路,也便于将经验推广。

5.要有创新,写出新意。每一次总结,都应是有所收获的。要想有所收获,就应力争写出新鲜的东西来,新的成绩、新的经验、新的认识、新的表述方式等等。

五、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得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做总结,必须如实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篇8:住宅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案例分析

关键词:居住区;消防登高面;安全护拦;残疾坡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king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often used in several design specifications must be followed, including fire engines and fire road climbing surface design, safety guardrail design, disabled ramp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Shenzhen case, the corresponding landscape approach to explore how early in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will be able to design spec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to meet the design aesthetic effect, but also meets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Landscape common standards;Fire climbing surface; Safety barricade; Disabled ramp design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除了要满足总图、建筑和建设单位定下的限制条件,还要遵守同样非常重要的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条件。设计时如果一味遵循理想化的设计理念,不顾条文规范,就会造成方案性返工甚至实施性返工。

本文分析的设计案例为深圳项目,在设计时须结合比较国家和深圳当地相关规范,以要求较高者为标准。

1 设计参考规范

与景观工程相关的规范、标准甚多,这里只列出与景观工程设计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含深圳地区相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0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试行)深规土[1997]254号、《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试行)深规土[2009]376号、《深圳市建设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深圳市规划国土局(1999-05-10实施)

2 案例分析

深圳龙华春华四季园占地20万m2,南临民康路,东临南香路,用地原始地形为山丘谷地,内部高差达14 m,建筑产品以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主。选择该项目作为相关规范的案例进行分析,是因为其用地内部较大的高差增加了消防道路、登高面、残坡道和安全护栏的设计难度,可作为较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1 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

2.1.1深圳消防道路等尺寸 深圳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宽度4 m,转弯半径12 m;登高面宽6 m,消防回车场18×18 m[2]。

以上所说的都是最小尺寸,即使平常只用于人行,也不允许缩小。很多景观设计师都喜欢用草地或植草格/砖来“美化”消防车道,绞尽脑汁地想要让宽4 m的道路看上去只有2m或更窄。可草地或植草格/砖在消防验收上常常是通不过的,因为承载能力较弱,有可能影响消防人员登高。所以,原则上所有用于消防的通道或登高面都必须采用全硬质铺装材料,不允许用草皮或其他植物材料进行装饰,且该铺装材料必须能承载消防车的重量和压力。

那么,如何降低消防通道和登高面对景观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可以微调消防通道、登高面的轮廓,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设计图案进行二次设计;采用丰富而具有特色、主题鲜明的铺装材料加以改进,甚至在节点(回车场等)考虑将硬质范围放大处理,形成可供人活动的硬质空间。

也就是说,活动广场都集中在这些消防用地上,这样一来,设计就显得较为合理了,其他非消防用地也可以用于栽植郁郁葱葱的树木了(图1),达到不错的绿化效果。

2.1.2深圳消防车道等坡度 深圳规范要求消防登高面坡度不允许大于2%,消防车道坡度不允许大于10%,坡度≥9%的消防道路连续长度不应超过150 m[2]。

很多设计师在进行环境微地形处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该项内容,导致车道使用起来不方便或无法使用,其实规范中的数据可以起到辅助我们做好设计的作用。

另外须注意:假如消防车道兼用作残疾坡道,那么坡度和坡长还得满足残疾坡道设计的规范要求。

2.1.3 深圳消防扑救面距离 消防登高面跟建筑边缘(扑救面)的距离是可以变化的,以下为深圳消防的相关要求(表1)[2]:

根据以上可变范围,设计师对消防道路微调便有了灵活的空间。设计师可根据平面构图需要,对消防道路或登高面进行调整,但改动大的话,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消防报建。因此,景观专业越早介入整个项目设计越好。

nlc202309040347

以春华四季园为例,在一期东边组团内部(从9栋到12栋)的高差有10 m之多,而这些高层建筑(高度35~40 m)都有消防登高面的要求。建筑布局将组团分为五个庭院(图1),每个庭院宽度不等,庭院之间较大的高差阻碍了消防道路在这五个庭院内部贯通形成环路;其中有三个庭院有消防登高面要求,每个都必须自己解决消化18×18 m的消防回车场;加上登高面要同时要考虑两侧建筑的消防扑救要求,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小于14 m庭院宽度不在本项目案例分析范围,因宽度无法满足两侧建筑均有扑救面的最小距离要求。

2)14~19 m庭院宽度,登高面设置在两侧,中间可预留2~7 m低矮植物种植绿地,但不允许种植大灌木或乔木,因会影响登高扑救(图2) 。

3)16~18 m庭院宽度,登高面设置在中间,硬质场地将达到10~12 m宽(图3) 。

4)18~22 m庭院宽度,跟第3)点情况类似,登高面设置在中间,硬质场地宽度会略小,为6~10 m;另需注意离建筑边缘4 m以外的绿地因配合扑救面,只能种植低矮植物(图4) 。

5)22~32 m庭院宽度,登高面放在中间,硬质场地是最小的,只需做6 m宽登高面,就刚好满足登高面与建筑间距离(扑救面)8~13 m的要求(图5),详见表1。

6)32~38 m庭院宽度,这个范围的庭院宽度硬质场地又逐渐变大了,将宽6~12 m(图6)。

7)假如庭院宽度高于28 m,设计也可以考虑做两条6 m宽的登高面,分别服务于两侧建筑。如此一来,中间的种植场地就不再受扑救面种植限高影响,可以栽植高大乔木了(图7)。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景观对五个庭院的设计如下(图1):

1)将登高面庭院作为集中活动场地进行功能布置,在登高面范围外边缘设置坐凳,供居民休息使用。

2)将登高面和消防回车场结合起来,微调构图,构成整体的硬质活动场地。

3)利用登高面与建筑之间的可调节距离,在登高面两边或中间尽可能地开辟绿地、花池,分隔并软化过于“硬”的消防用地空间。

4)在没有消防登高要求的庭院内,全部以弯曲的小园路和绿化为主,栽植大树,不再布置活动场地,满足居民对“绿色”的需求。

2.1.4 高层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7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底部至少有一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 m,进深大于4 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1]。

根据这条消防规范,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可以检验原报建通过的消防登高面是否过长,是否应进行微调。当然,若不是改动后有很大的优点,那么还是建议按照消防报建通过的条件进行景观设计。

这条规范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登高扑救面一侧,靠近建筑边缘的宽4 m、高5 m范围内是允许有构筑物或树木的。但最终解释权在消防部门,有的地区规定比较严格,做设计时得与相关部门沟通,不可一概而论。

有的设计师完全不知道这一规范,以为只要保证登高面6 m宽的范围是硬质铺装就可以,在登高面与建筑之间设置亭廊供休息,或种植大量大树美化环境,殊不知这样一来,登高面就无法进行消防扑救了,因为这些亭廊和大树的阻挡,消防梯根本无法及时到达建筑边。

建议理解本规范的要求,在满足消防扑救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利用建筑边缘宽4 m、 高5 m的范围来做文章,种植小乔木或灌木,或做一些景观小品,美化环境。

2.2 安全护拦

规范中对安全护拦设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以下为居住区标准):

2.2.1 室外安全护拦设计 高度必须在1.05 m以上;护拦600 mm以下的范围内不允许有孩子可轻易攀爬的设计;护拦构图空隙(主要为竖宽)必须满足小于110 mm的要求。

根据以上规定,设计师在做栏杆设计时就有更直观的数据作为依据了。换句话说,室外护拦做1 m高,都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在设计栏杆的花纹时,更不能盲目地追求美观,将栏杆花纹做得越简洁越好是栏杆设计的错误认识。我们常能看见只有扶手和支撑扶手的两根柱子,这种简洁得无法再简洁的栏杆根本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2.2.2 安全护拦的位置

1)住宅区内所有临空高度大于0.7 m的位置都须设置安全护拦;所以若不希望出现大量的栏杆影响环境景观,在做方案时,就要避免出现大于0.7 m的高差设计。

2)住宅区内所有近岸2 m、水深大于0.5 m的位置,或与水底高差大于0.7 m的位置都须设置安全护拦;所以若不希望出现栏杆围满水池的景象,在进行水深设计时,就要考虑在允许的水深范围内设计水底标高。

3)认为有必要增设安全护拦维护的地方也可设置安全护拦;有些不容易让人注意到高差的位置或具有危险性的范围,都可以设置安全护拦进行围护,只要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即可。

2.2.3 示意性栏杆的位置 所谓示意性栏杆,就是不必达到规范要求的安全护拦高度及相关要求的栏杆,仅起到提示的作用,并没有安全防护的功能。换句话说,达不到规范中对安全护拦相关要求的栏杆,只是示意性栏杆。示意性栏杆的高度建议在300 mm以上,以能让人很容易辨认出来,起到提示的作用。

示意性栏杆在景观中常会用到,有些是为了美观,有些则是为了提示注意,比如说居住区中很多水深不足0.5 m的地方,其上设置木栈道也会常常采用矮木墩作为边界限定和提示 (图8)。

符合以下情况的位置,建议设置示意性栏杆:

1)不容易让人注意到的高差位置;

2)相邻的斜坡坡率大于30%时;

nlc202309040347

3)需要对特定的范围或具有危险性区域进行提示时。

以春华四季园为例,庭院内高差虽然很大,但在景观设计中却注意到安全护拦的规范要求,所以微地形的设计高差都不会超过0.7 m,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设置安全护拦。一期约6 000 m2的人工湖,只要是沿道路、桥或广场的周围2 m宽水域范围内,水深都控制在0.5 m以内,池底从0.5 m再逐步往1.5 m深找坡。这样设计不仅避免出现栏杆围合人工湖的不良景观,又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 (图9) 。

2.3 残疾坡道

规范中对残疾坡道设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以下为常规要求,请注意一些非常规的情况,在某些地方规范中,也是允许作一定突破的:

2.3.1 残疾坡道设计 残疾坡道坡率要求不大于1/12;每段残疾坡道的坡长不大于9 m,高差不大于0.75 m;当坡长大于9 m或高差大于0.75 m时,则要设置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长度不能小于1.5 m,室外残疾坡道的宽度最小为1.5 m。

残疾坡道在景观设计中可以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变化,但设计师往往只求达到“无障碍”的要求,而忽略了“残疾人”的真正需要,所以当无障碍设计是为残疾人服务时,以上坡长和高差的数据是一定要满足的。

并且残疾坡道在室内和室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室外要求宽是1.5 m,很多设计师因为空间有限的原因,将室外的残疾坡道设计为1.2 m,这是不对的。

2.3.2 残疾坡道扶手 残疾坡道两侧应设置0.65 m高的扶手,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坡道起点及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0 m以上;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0.05 m的安全挡台。

残疾坡道扶手的设计要做到真正方便残疾人士使用,还应注意:假如这些残疾坡道侧面凌空的高差大于0.7 m,就应尽量同时满足安全护拦的标准。这些安全细节,都是设计师应该注意和考虑的。

以春华四季园为例,由于组团内部的高差很大,各栋建筑入口与庭院标高的高差都不一样,却仍须满足残疾坡道的要求,这样一来残疾坡道就会有很多,而且每个残疾坡道都会非常巨大。于是设计以平台的形式将各建筑入口先连接贯通起来,再于室内外高差最小的地方解决残疾坡道的问题,直接与入口平台相连即可(图10)。这样一来,景观的处理就灵活多了。另外,该项目避开室外庭院空间,利用架空层空间和建筑沿边空间设置残疾坡道,这样一来,既能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又不会对景观空间造成影响,一举两得(图11)。

3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一个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找更符合功能需求、规范限制以及和谐美观要求的经验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景观环境品质的目的。而每个地区对国家规范都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须结合比较国家及当地相关规范,以要求较高者为标准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 50045--95. 1995.

[2] 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关于明确消防车道及登高操作面设计参数的通知[S].二00三年九月四日.

上一篇:忆芳华晋江的今天作文800字下一篇:在桥梁建设工程集体开工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