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2024-04-30

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精选14篇)

篇1: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读《林冲棒打洪教头》有感

要说我最喜欢哪篇课文,那自然是《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什么呢?因为仅仅三面纸就让我深深地了解了三个水浒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因为区区三面纸让我感受到了水浒之美,水浒之妙!

这篇课文记叙了林冲遭高太尉陷害,被发配沧州时途遇柴进,在柴进的大力邀请下来到柴进庄上遇到洪教头,在洪教头再三冒犯和挑衅下,林冲只好与他较量一下,最终洪教头自取其辱,满面羞愧,落荒而逃。

文章从“连忙,躬身施礼”体现出林冲的谦和忍让,从“一扫,抡起”看出来了林冲高超的武艺„„„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真实生动。甚至借洪教头之口写出了柴进喜好枪棒。看着课文,再想想我自己,我不禁满面羞愧。记得前不久,老师布置了一篇当堂习作,题目是写一位自己的老师,我看着题目想了半天,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苦思冥想都想不出来,只好回忆以前假期里写过的一篇习作,凭映象写了下来,当然,这篇习作没得“优”。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终于知道了,原因在于我平时缺少观察,积累。

我喜欢这篇课文,就是因为作者手法高超。一方面,他把人物性格描写得很具体,字字句句都透着人物的性格非常贴切;另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语言简练,不拖泥带水又非常准确,内容依然那么翔实,生动。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因为它让我明白水浒之美,水浒之妙在于对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做一个有心人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平时就要积累,因为写作源于生活。

五(2)班 赵梓含

篇2: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林冲被发配沧州路途中路过柴进庄上,于洪教头比武,并打倒败了他。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做人要机智,懂得镇定,谦虚,不可以像洪教头那样狂妄无知,目中无人,就因为这样,败在林冲手下。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打篮球打得很好,可是有一天,一个人比我矮的人向我挑战,我心想:这个无名之辈,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我当时并有过多的考虑,便答应了他,正因为我的狂妄无知,才败在他的手下,从此我发奋练球,练了好长时间,我开始谦虚向别人请教,同学们说我球打好了,性格也变了。

朋友,请记住;骄兵必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天外有天,学无止境。

篇3: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小学语文审美阅读教学, 我构建了导入——启发——探究——拓展四环节的模式, 力求在继承传统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僵化局面, 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加以品味和理解, 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 进一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 以及出类拔萃的创造力, 更加有效地完成语文美育的任务,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文字描写的朗读品味, 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概括人物个性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利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凸显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 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巨大艺术魅力, 受到美的熏陶, 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人物的典型语言、动作、神态, 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感知人物形象, 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过程

(一) 品读故事捕捉人物形象

1. 快意恩仇燃激情

原始设计:

师: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水浒传》中的经典篇章《林冲棒打洪教头》。你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个人吗?他们在干什么?你能连起来讲一段话吗?

优化后设计:

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师:听到这首曲子, 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联想很丰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水浒传》, 学习其中的一则经典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 (白板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中教师试图开门见山, 直奔文章的主题, 让学生理清文章的事件发展脉络, 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但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重新优化设计, 用《好汉歌》进行导入,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审美感知, 积蓄内在情感动因。由此展开审美联想, 拓展想象空间, 既揭示了文章的课题, 又渲染了课文的气氛, 让学生一下子回到快意恩仇、荡气回肠的英雄年代。

2. 行侠仗义的“豹子头”

原始设计:

白板出示“活动一”:

(1) 通读全文。思考: (1) 你觉得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 课文是怎样刻画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

(2) 小组交流。

(3) 全班展示。

优化后设计:

师:首先让我们走进英雄人物——“豹子头”林冲。 (白板出示“活动一”)

(1) 通读全文。 (1) 找出描写林冲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在这些语句下面划线。 (2) 思考:你觉得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 品读所划语句, 读出你的感悟和思考。

(2) (3) 同原始设计。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中的要求不够深入、具体, 也没有品读的要求, 优化设计后的表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注意学法的指导。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 让学生品读感悟文本的语言美, 自由表达心中的审美感受。

生1:我划的是这一句:“林冲寻思, 庄客称他教头, 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 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读后我认为林冲是一个心胸宽阔的人。 (白板出示该句)

师追问: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他的“心胸宽阔”呢?

生2:“躬身施礼”。

生3:我划的是“林冲连说:‘不敢, 不敢。’”这句话写出了林冲的谦虚、忍让。 (白板出示该句)

师追问:你能将林冲当时的神情、动作和语言一起展示出来吗?

学生展示。

生4:我找的是这一句:“林冲把棒一横, 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白板出示该句)

师追问:“拨草寻蛇”是一个什么样的招式, 谁能示范一下吗?

生5:“拨草寻蛇”就是手拿着棒, 在地上左右挥动。 (学生上台, 一手模仿握棒的样子, 左右挥动。)

师追问:他为什么使出这一招式呢?

生6:我来补充。因为洪教头使的是一招“把火烧天”。

师追问:什么是“把火烧天”?你能做一做吗?

生7:“把火烧天”就是把棒高高举起, 棒朝着天。他这一招, 必定将脚露出来了, 这是他的破绽。林冲“拨草寻蛇”打他的脚。由此可见林冲的聪明机智。 (一女生上台, 两手做握棒状, 高高举起。)

师:林冲是聪明机智的, 我看你这位女“林冲”也是聪明机智的。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经验的个体, 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在对话交流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分歧, 通过对话平等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启发, 解决矛盾分歧, 达到对文本理解的理想境界。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美, 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文本中所传达出来的美丽世界, 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教师要给学生独立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文本的美, 开拓富有个性的文章意境, 赋予文本独特的意义。

3. 江湖混饭的洪教头

原始设计:

白板出示“活动二”:

(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 你觉得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课文是怎样刻画洪教头这一人物形象的?

(2) 小组交流。

(3) 全班展示。

优化后设计:

师:研究了林冲, 必然还要研究另一个人物,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 (白板出示“活动二”)

(1) 快速浏览课文。 (1) 在描写洪教头的词句下面划线。 (2) 思考: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 细读该句, 读出你的感受和认识。

(2) (3) 同原始设计。

设计意图:语文教育家张鸿菩曾概括过审美鉴赏的过程是“观——品——悟”。“观”是对语言符号层的感知;“品”主要表现为阅读主体, 以想象的方式填补作品的空白, 以全部人生经验来体验作品中的一切;“悟”是审美鉴赏的一种理解方式, 但不同于对有限感性对象的知觉性理解, 而是一种在对艺术世界品味、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优化后的设计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生1:我们小组来汇报。我找的句子是:“林冲转身一看,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 歪戴着头巾。”通过这里的外貌描写, 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一个野蛮、有点像江湖术士的人。 (白板出示该句)

师追问:你觉得哪些字要重读?为什么?

生2:我觉得“挺”和“歪”这两个字要重读, 因为这两个字把洪教头的性格特点写出来了。我来读一读。

学生细读该句。

生3:我找的是这一句:“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 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 找你骗吃骗喝, 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从这里可看出洪教头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白板出示该句)

师追问:对于“依草附木”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3:“依草附木”就是依仗着某人的权势。这里是指洪教头含沙射影说林冲依仗柴进的权势。

生4:我找的句子是:“洪教头先脱了衣裳, 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 独自耍了一阵, 然后喝道:‘来!来!’” (白板出示该句)

师追问:“喝道”是一种什么神情?你能展示一下吗?

学生展示。

师:名著值得细细品读, 其中的每一句话, 每一处细节描写, 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都能够体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师:我们看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人, 一个谦虚、一个骄傲, 一个心胸宽阔、一个心胸狭窄, 一个彬彬有礼、武艺高强, 另一个自不量力、自以为是, 两人形成了鲜明的什么?

生齐答:对比!

师:对了, “对比”这一手法对本文的人物刻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要大胆运用。

设计意图:学习对比手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我通过电子白板的视频交换系统截屏技术, 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探究阶段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跨越文章文字的界限, 唤醒艺术的精魂, 让心灵尽情地领略文章艺术营造的无限风光, 同时, 也使自己获得精神的解放、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 在“探悟”中获得艺术的永恒生命力。

(二) 入情入戏体验美

师:本文写得最出彩的是第七段,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三”。

白板出示“活动三”:

(1) 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品味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2) 小组交流, 角色扮演。

(3) 全班展示。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比武场景。)

学生分小组表演。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课堂表演”、“播放视频”等教学形式的适当运用, 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进行审美阅读教学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规律。

(三) 延伸阅读说故事

篇4:林冲棒打洪教头

剧情放送

林冲途经柴进庄上,受邀作客。洪教头目中无人,狂妄挑衅,林冲无奈应战。

剧本精选

【音乐4。去后院。

洪教头:拿棒来。

【洪教头接过棒掂了掂,便舞弄起来,左舞舞,右挥挥,舞毕,庄客们齐声叫好。

庄客甲:(满脸堆笑,讨好地走上前)洪教头真是好武艺。

洪教头:(昂起头,骄傲地说)我六岁开始习武, 三十多年来还没有遇到过对手。谁见了我都得避让三分呢!(歪着眼看着林冲)只是柴大官人不分好歹,什么人都往家里招,来一个我砍一个!(用棒指着林冲,充满挑衅)来——呀!

【音乐5。庄客递过棒子。

林冲:请教了。

洪教头:(洪教头恼恨状,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呀——

【打了四五个回合。

林冲:(突然跳出圈外,抱拳)我输了。

柴进: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

林冲:(举起双手)小人戴着枷锁,就算是输了吧!

柴进:(恍然大悟)二位差人,可否将枷锁打开?

官差:既然柴大官人这么说了,那就放开吧!(将林冲的枷锁放开)

柴进:(微笑)请二位教头使出真本事,再试一棒!

林冲:(抖抖身子,顿时精神抖擞)洪教头,请教了 。

洪教头:(被惹恼了)来吧!

【林冲正要接招,忽然柴进说话了。

柴进: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些银子权作彩头,谁赢谁就拿去。

【音乐6。闪灯效果。

洪教头:(见了银子两眼闪闪发光,使出浑身解数,向林冲冲去)呀——

【林冲不慌不忙,放开架子,准备战斗。三个回合后,洪教头使出浑身功夫,把棒朝空中一举,使个“把火烧天”,林冲把棒一横,使个“拨草寻蛇”,众人齐声叫好。

洪教头:(急跳向空中,向林冲打去)来——

【林冲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众人大笑。

洪教头:(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大喊)再来——

【林冲一棒扫了过去,洪教头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众人捧腹大笑。

洪教头:(脸红)算你狠。

林冲:(收起架式)洪教头,多有得罪!

众人:(赞叹)林教头真是武艺高强啊!

柴进:林教头,柴进大开眼界啦!来人,取赠礼来!

【林冲接过,转交官差。

柴进:(对家丁)去,扶洪教头歇息。(对林冲)林教头,走走走,吃酒去!

【众人扶起洪教头,洪教头不满。大喝一声。踉跄下场。

【音乐7。结束。】

我演我说

李昊源(饰演洪教头):

在剧中,我饰演“洪教头”这个角色,他是反派,所以很独特,也很难演。洪教头不可一世、狂妄自大,好像全天下就他的功夫最高。我必须细致地去揣摩人物内心,把自己真正当做洪教头,才能使人忘记我,眼里只有鲁莽浅薄的洪教头!

在排练过程中,我们和老师一起不断研究,反复修改人物语言、眼神、动作以及场景变换。在排练洪教头与林冲的打斗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分寸,既要服从指挥,还要放开拘束,以自己的体悟和想法使我们的表情更加丰富,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够得以体现,观众才能沉浸在整场戏剧表演中。

通过课本剧的排练、演出,我收获颇多。戏剧活动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创造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喜欢舞台表演,喜欢古典文学,喜欢课本剧!

蔡毅(饰演柴进):

通过这次参与表演《林冲棒打洪教头》,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课本剧,什么是表演,也与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戏中,有谦逊朴实的林冲,有骄傲自大的洪教头,还有正直豪爽的“小旋风”柴进,这三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幸担任了戏中的柴进一角,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戏的氛围之中,把柴进的大方和侠义豪情努力演得淋漓尽致,与其他同学默契配合,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通过这次课本剧的表演,我才挖掘了自己身上的潜能,体会到了表演的乐趣,锻炼了胆量,也通过剧中人物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真是乐在其中!

丁赵庆(饰演家丁“来福”):

篇5: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水浒传中一个经典的故事情节。作者仅仅用了三,四页纸就将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故事说的是:林冲遭高太尉陷害,被发配沧州时途遇柴进,在柴进的大力邀请下来到柴进庄上遇到洪教头,在洪教头再三冒犯和挑衅下,林冲只好与他较量一下,最终洪教头自取其辱,满面羞愧,落荒而逃。

林冲一见洪教头便“急急躬身”表现了林冲谦和忍让,而洪教头“全不理睬,也不还礼”反映了洪教头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礼,狗眼看人低的恶习。兵法云,“骄兵必败”为洪教头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书中连用三次“来,来,来”充分体现了洪教头的嚣张。而林冲只后退一步,用棒轻轻一扫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从此处可以看出林冲以退为进,是一个武艺高强,深藏不露真正的强者。而洪教头盛气凌人,目中无人所以才会输的惨不忍睹。

篇6: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窦桂梅,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

窦老师在这节课中先以一曲《好汉歌》将我们带入了那当道,百姓处水深火热的乱世之中,一百零八条好汉就此浮现。接着窦老师一人饰二角,两课时均从从“题目、外貌、语言、动作”几方面进行教学,同样的教学四步曲,奏出的却是不同的优美乐章,一节是通过指导朗读理解文本内容,一节是通过指导朗读发现写作手法。两堂课环环相扣,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发现,最后提炼出“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她激情演绎角色,时而参与学生阅读,激情范读,和学生共同感受,时而指导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听了窦老师讲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深感同学生阅读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更懂得了高年级应如何进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入手,从人物外貌读出人性,从人物语言中读出性格,从人物动作中读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根据个人对文本的体会进行个性化朗读。窦老师强调,“一篇课文学过之后留下的应该是读完文本后学生的收获,而不是老师个人的美丽”,因而我们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事先设定的思想。那么怎么让学生学会阅读呢?朗读是个很好的契合点。“什么样的文章要还他什么样的味道”,这是窦老师一直强调的教学理念,所以窦老师认为语文老师要千娇百媚,上什么课就要拿出什么范来。而朗读就是文本与学生交流的桥梁,朗读就是再现世界的样子,我认为,教师要千娇百媚,就是说要能不同题材要有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题材上出不同的课的味道,不要千篇 一律。关于这一点有个小插曲,窦老师的徒弟吴志诚老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姑娘》过多地展示个人的教学功底,而忽略了这是一篇童话题材的课文,这时窦老师就提出了高明的课不是上出你个人风格,而是伤处这个文本应有的风格。这就给我敲响一个警钟,不同的课要有不同的上法。

篇7: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教学目标:

1.再读课文,理解金圣叹的话,充分了解林冲的性格特征。2.再读课文,结合原著,充分了解柴进性格特征。教学重点: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充分了解人物性格特征。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板书:柴进)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前后经过(划箭头)。2.这三个人,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3.林冲是什么身份?(东京 禁军 教头)板书: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4.这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

5.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

二、研究人物性格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了解人物性格特征。我们看大屏幕。2.出示: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1)齐读。这是林冲和洪教头的第一次见面。(2)洪教头是什么样子? 读句子(3)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面对这样一个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枪棒教师,你喜欢他吗?你认为林冲喜欢他吗?

(5)可林冲却(引读)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他是怎么想的?(6)对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躬身施礼,你觉得林冲还仅仅是谦逊有礼吗?有没有一些别的东西? 板书:老于世故

(7)林冲躬身施礼,洪教头根本就不理他,他居然又(出示、引读)这是不是让人觉得此人有点可怕呀!真是老于事故到了极点。3.接着,林冲又做了些什么呢?同学们继续往下读。(出示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柴进和洪教头有3次对话,请男同学读洪教头的话,女同学读柴进的话。叙述的话老师读。大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他们的样子,也可以做做动作。

(3)老师把他们的对话单独列出来了,这次老师读柴进的话,你们读洪教头的话,看能从他的话中读出些什么?

(4)如果你是林冲,洪教头讽刺你,侮辱你,挑战你,你的本事还比他大,你会怎么做?

(5)可林冲却连说“不敢不敢”,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再读读第三自然段。(6)有人做了粗略统计,《水浒传》中写到林冲与不敢相关的有14次之多,其中“岂敢”1次,“怎敢”1次,“敢到怎地”1次,“哪里敢”2次,“如何敢”3次,“不敢”6次。这么多“不敢”中包含了多少忍耐啊!我们来看看小说评论家金圣叹是怎么说的?

4.出示:金圣叹的话。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1)指名读,齐读。

(2)金圣叹说林冲熬得住,我们刚才也感受到了林冲极强的忍耐性,课文中还有写他能忍的地方,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

5.出示: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1)齐读。看林冲先认输,这又是一忍。(2)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冲的话。(3)你们听出这话的弦外之音了吗?

(4)一语多意。林冲是何等的聪明,何等的厉害呀!

6.刚才,我们从课文中找出了林冲熬得住的例子。我们再来读金圣叹的话,看看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其他特点的地方? 7.出示:第七自然段

(1)齐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他们的动作。(2)洪教头的招式有什么特点?

(3)林冲呢?其实林冲只攻洪教头的下三路,这也是一种忍让啊!(4)林冲虽然只是“一横、一退、一扫”,看似轻描淡写,却让洪教头颜面扫地,输了个彻彻底底。这正如金圣叹据说。再读金圣叹的话。8.这篇课文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柴进。你们了解他吗?(教师介绍)柴进是沧州的一名贵族,精通武艺,有皇家的血统,身份尊贵,富可敌国,仗义疏财,喜爱结交天下英雄。我们来看看在他仗义疏财的背后还有些什么?我们看大屏幕。

(1)出示: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2)齐读。

(3)他们刚比武时,柴进没有拿出银子作为彩头,现在却拿出25两重的大银作为彩头,这是为什么呀?

(4)我们不着急回答先来齐读柴进说的话。出示:请二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

(5)他这话是说给谁听的?你怎么知道的?

(6)柴进不但递话让林冲使出真本事,还拿出25两重的大银刺激林冲使出真本事,他是什么目的呀?再读第3自然段,好好想想。(7)看了原著的同学就知道了,洪教头其实到柴进府上时间也不长。因为他的武艺高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便越发骄傲了起来,变得目中无人,傲慢无礼,甚至连柴进的话也听不进去,难怪柴进要让林冲教训教训他。

(8)同学们,你们看,柴进这话说的,这彩头作为,不露一点儿痕 迹,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上上人物呀!其实,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方面是因为洪教头的一再相逼,另一方面就是柴进暗中怂恿。

三、总结

1.这小说是不是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有味,我们再来看看不同国藉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吧!齐读。

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太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是好汉。

——美国籍老师

在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

——英国籍老师

其实三个人都是好汉,只不过性格不同罢了。

篇8: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一、褪尽浮华, 回归本真———简简单单教语文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那么复杂, 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于老师的这番话是在告诉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课要以简明的教学目的、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 教出真、纯、实、活的语文味道。于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学伊始, 是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理解生僻的词语;然后是指导学生读书,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地把课文读通、读懂, 并初步认识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是深入研读, 读出林冲人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教学中没有媒体的帮忙, 没有热闹的表演, 没有眼花缭乱的情节, 有的只是顺势点拨, 俯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汇的本色阅读与探究。教学设计简明扼要, 朴素平实, 但课堂上不乏灵性的捕捉, 让我们看到了简单中的丰满与充实。

师:通过预习, 生字能读准吗? (出示生字:指名读, 然后全班一起读。)

师:“踉跄”在哪个句子中?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 。“踉跄”是什么意思?

生:快要摔倒了但是还没有摔倒。

师:完全正确。看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答:“足”。) 中国人造字真有意思。中国多音字也很多。我们把上面的多音字读一读, 并把它们记下来。

出示含多音字的句子, 带领学生读带有多音字“落”“禁”“空”“拨”的句子, 相机理解“禁军”一词。

语文教学就是要将字词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学生只有掌握了生字生词, 才能把书读通读懂, 但年级不同, 所教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在教字词这一环节中没有平均分配时间, 而是根据年级的特点在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上、在不理解的词语上加以强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简单”二字, 也领会了“扎实”一词。

二、读中感悟, 入境悟神———扎扎实实读文本

“语文教学, 离开一个读, 什么都没有。”“读书, 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 达不到这个要求, 决不放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将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中, 于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 将他的读书理念贯穿在课堂的始终, 课堂上书声琅琅, 余音袅袅,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范读, 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情境, 入境悟神。

师:扫除了生字障碍, 我们来读书。 (指名分自然段读书, 教师相机指导。)

师:林冲人品方面最大的特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看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把它说出来。那么现在请同学默读全文, 一个字也不要错过, 看能不能找到表达林冲性格特点的一个字。

生:全神贯注地默读课文。

这一环节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特别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 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通这一环节中用了16分钟。每个学生读完后, 他都亲切地指出优点或不足:“你怎么读得这么妙?奖励你再读一段”“那么长的自然段只错了一句话, 很不容易啊!”“这段在课文中是最重要的段落。读的时候要稍微快点儿, 紧张一点儿。听老师读出三个人的性格特点。”“读书要自然, 像说话一样……”在研读林冲人品最突出的特点时, 又花了15分钟, 让学生默读, 与文本充分对话。于老师此时就像一位高明的指挥家, 时而指导, 时而点拨, 时而示范, 将“保底工程”扎扎实实地保住了。

三、咬文嚼字, 入木三分———透透彻彻品词句

教师要有一个会解读文本的“胃”, 要带着感情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内心。课文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 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功力, 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独到的审美价值, 阅读教学不是多读就是好课, 要处理好“朗读”与“思考”的关系。文本的意韵、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的。只有善于引导学生对那些关键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

师:面对着洪教头的挑衅, 如果换成是李逵、武松, 早就把桌子掀翻, 来个大打出手, 但是林冲没有这么做, 而且连说“不敢不敢”。他真的不敢吗?堂堂一个80万禁军的教头, 难道会害怕一个洪教头吗?这4个字说得多不容易啊!一般的人说不出来啊!那么这是写林冲哪方面的“让”呢?

师:从“只好”这个词看, 你读懂了什么?

生:他很不情愿。

师:对, 但是我们还可以换个说法———“不得不”。从这里可以看出, 林冲是迫于无奈的, 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 不得已啊。在这里还有一个词———

生:请教了。

……

师:一次武艺较量就这样展开了, 洪教头一个劲地往死里打, 但是林冲只是轻轻一“扫”, 较量的结果就出来了。“扫”字什么意思呢?你读出了什么?林冲为什么贴着地面扫过去, 而不是一个劲地往死里打呢?

生:他很镇定, 很冷静。他很善良。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 按我们平时的教学, 大体在认识林冲是怎样一个人后也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但于老师教学的精细在于他咬文嚼字, 在学生认识了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后, 于老师又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找出林冲品格中最突出的“让”字, 使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武艺高强、谦逊和善的林冲, 也结识了大气宽让、忍辱负重、心地善良的林冲。

四、播撒真情, 点亮心灯———快快乐乐做孩童

“教来教去把自己教成孩子了。”“我始终不忘自己曾是一个孩子!”教师应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 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 以真诚的态度自始至终地、自觉自愿地成为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

师:通过朗读课文, 大家觉得林冲是个怎么样的人?谁知道我的意思?我把我的答案告诉你 (老师与学生耳语) , 你帮我看看台下的同学猜中猜不中。

师:我细读后, 发现了另外的意思。尤其是他的为人、人品。读来读去, 我读出了一个字 (师拿出钢笔, 背着学生, 在手上写出这个字) 。看你们能不能用一个字把它说出来。现在请同学默读全文, 一个字也不要错过, 看能不能找到表达林冲性格特点的一个字。

篇9:《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片段赏析

【片段回放】

师: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林冲武艺高强,洪教头蛮横无礼。

生:林冲为人谦虚,洪教头傲慢。

师:对林冲的印象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

生:敬。(师板书)

师:对洪教头的印象用一个字概括——

生:恨。(师板书)

师:再默读课文,看哪些词句让你体会深刻,从这些词句中你对他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读文,思考,交流,“敬”的愈加“敬”,“恨”的愈加“恨”)

师:洪教头傲慢无礼,的确可恨,他当时的处境怎样?林冲来了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生: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害怕柴进会重用他。

生:他害怕林冲会夺去他的饭碗,自己下岗了。

生:我认为洪教头可以原谅。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是个普通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蛮横无礼,只是素质低下的问题。

生:这个人只是无知、莽撞,没有多少修养。

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我们怎样看待他们?

生: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但决不会做这样的人。

师:是啊,他当时在柴进门下养家糊口,林冲来了他唯恐工作不保,全是为了生计,如此一来,他也就不那么可恨了,只是可气罢了!(师擦去“恨”字,写下了一个“气”字)

【赏析】这是一段了无痕迹的人文教育片段。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打出了他的自尊,打出了自己的实力,他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随着一遍遍地亲近文本,林冲那种从容而又节制的绅士风格,使他的形象已由高大走向了高贵。至于此,学生们对林冲的“敬”已是油然而生。而洪教头痞子的衣着、蛮横的言语、狠毒的招数,出他的骄横无礼的性格特点,与林冲相比,“恨”字来得理所当然,发自内心深处。当学生们课堂上把产生的这种“恨”得入骨的感情表达出来,我在为这种强烈感情对比塑造的形象而叫好时,阎老师却巧妙地将“恨”化为“气”,我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巧妙地化解了人们的恨意吗?一个“气”字,大大削弱了洪教头在孩子心目中的负面形象。不,应该说这是一种宽容,是一种生命意义的体验,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阎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当学生的体验感悟达到一个水平,教师应该有更高的引导,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走向高远。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功力和人文素养。阎老师对洪教头如此善意而公正的评价,对美好人性如此精心而细致的发掘,不正是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来自教师深厚的人文素养吗?教师解读教材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和深度。教师能看多远,学生就能看多远。教师有了宽阔的视野和气度,课堂才会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样,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走向高远,才会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体验!

篇10:《林冲棒打洪教头》前传

因为林冲带宝剑冲入了白虎堂,所以被发配到了沧州,沧州当时是犯人劳作之地。高俅让董超、薛霸两个人去押送林冲,想在半路害死林冲。在东京,林冲已经被打了20脊杖,刺了面颊。现在过了一天,才走了十里路,三个人便走进了小旅馆,两人端了一盆滚热的洗脚水给林冲洗脚,林冲无法反抗,洗的满脚是泡,走也走不动。薛霸大骂道:“林冲,你若是再不走,就拿棍子打你!”林冲迫不得已,只好继续走,脚上的泡也磨破了,整个脚都是血。董超于心不忍,便说:“我来扶你就是了。”到了一个林子,名叫野猪林。各路好汉都在这里结束了生命。进去后,那奸诈的两人躺在地上,一会儿闭眼一会儿睁眼,林冲不解:“你们怎么了?”薛霸说:“我们想歇一会儿,又怕你跑了!”这时,董超跳了起来,用钢索把林冲绕了一圈又一圈,然后举起木棍对林冲大喊:“受死吧!”忽一声响,从丛林深处飞出了一根铁禅杖,将那水火棍打到了九霄云外。鲁智深将那两人打倒在地后救走了林冲。

这就是《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篇11: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该教师没有联系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把学生当成了一张白纸,我一开始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带着学生走进这篇文章。我的教学是相对孤立的,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是零起点。这必将使得教学的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的深度欠缺,同是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序列化,学生在迁移运用时,将会遇到很多困难。

二、淡化了学生个性阅读的价值

在体会人物想象的时候,我直接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缺少与文本独立对话的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视角、阅读体验都是不一样的,阅读教学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没有尊重这一教学规律,因此学生在谈论的时候相互影响,对人物的认识趋于一致,没有独到的认知。交流的时候,我也没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去激发学生的独立阅读兴趣,因此学生反应比较沉闷,长此与往,学生将逐渐失去独立品读文本的能力,教出来的将千篇一律的学生。

三、断送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契机

最后,我只是对学生的见解作一总结,缺少更深一步的引导,这样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只是将原有知识重复了一遍,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没有真正获得成长。文本有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正真得以展现,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适当的进行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收获应该会更大。

篇12:《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一、我备课不够仔细。

备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解读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林冲、洪教头,尤其是林冲的性格把握较准。我反复朗读课文,仔细研究课文内容,推敲文中林冲的语言、动作,反复揣摩语句的含义。设计时我也把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整个教学环节紧凑,关注三维目标的渗透。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他们的活动的设想不够。所以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我的设想出入较大时,我有些手忙脚乱。虽然一直知道一名老师备课时必须要做到备教材过程,但是常常备的是教材和教学过程,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备的不够。这给我一个提醒:备课时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要用心去备。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他们会从哪些方面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他们的理解出现偏差老师该如何引导等,这是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需要加强的。

二、课堂智慧欠缺。

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预设不同是在所难免的,老师应该怎样处理反映出的是老师的智慧智问题。在我的课上,我有两个地方的处理特别失败。我想,如果我能够抓住那两个问题的话,学生理解的一定会更深刻。一处是在分析洪教头的时候,洪教头比武之前“脱了衣裳,独耍了一阵”,从这里应该能够看出洪教头的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但是有一个学生找打这段说洪教头“威武”。如果我能够追问一下:他认为洪教头威武,你呢?从文中找处你的理由依据和他辩论。这将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但是我却让它过去了,只简单说了一句就让学生坐下来去了。二是在学生找出洪教头“挺着胸脯,歪带着头巾”,我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只是说出洪教头不尊重别人,没有透过外表分析洪教头的狂妄与自以为是。

篇13: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教学中, 学生仅能从林冲的动作、语言等浅层面感知到林冲的谦虚、礼貌、武艺高强、机智等, 对于如何从深层面感知林冲的另一性格特征———忍, 却无从感知。我在教学设计时,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理念让学生在充分读与思的基础上大胆讨论交流, 进一步感知林冲和洪教头的形象, 而此时的我只是学生汇报交流的引导者、点拨者, 引导学生感知林冲深层面的性格特征。

具体做法是: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板块来完成。第一板块:复习环节。 (本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下查字典扩词和选词说话的情况, 也就是对字、词、句支架式教学情况的检验。) 这一环节是借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 让小组成员按顺序默字、扩词、选词说话, 这既检查了对学生课前生字词掌握情况,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板块: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结合问题读悟文本, 进一步训练学生按要求抓住文中的字、词、句、段等来感知课文的要点。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的汇报交流环节, 当学生找到“林冲寻思, 庄客称他教头, 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 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 洪教头也不相让, 便去上首坐了。”这些句子时, 他们有的抓住句子体会到林冲的礼貌, 有的抓住了“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等词感知到林冲的礼让。其实, 这只是学生对林冲的一种表面的认识, 如何让学生走进林冲的内心呢?我就引导学生抓“全不理睬”“不相让、上首坐了”这些词在体会洪教头傲慢无礼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林冲心里该怎样想?此时的学生说:“林冲是犯人, 洪教头又是柴进的师父, 心中有火也不能发。”我就趁机说:“这种有火不能发就是一种忍。”随即板书“忍”。当学生从“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 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 冒称武师, 找你骗吃骗喝, 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 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 他敢和我较量一下, 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 不敢。’”中体会到洪教头如此傲慢、自以为是、出言不逊时, 我就再引导学生走进林冲的内心世界, 体会林冲的心情, 再次体会出林冲忍气吞声的性格。 (随即板书“忍”) 这时学生又从“洪教头先脱了衣裳, 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 独自耍了一阵, 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中体会到林冲的谦让, 还有个学生抓住“只好”一词体会出林冲的无可奈何。面对洪教头的挑衅、侮辱, 学生又一次走进了林冲的内心, 从而进一步体会出林冲谦逊的忍。 (随即板书“忍”) 这时的课堂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汇报交流中推向了高潮: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从“洪教头恼恨林冲, 又想赢得这锭银子, 便用了浑身的功夫, 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 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 他一个踉跄, 还没有站稳脚跟, 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 但脚步已乱, 便抡起棒一扫, 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 ‘扑’的一声倒在地上, 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 哈哈大笑起来。”抓住洪教头的招式“把火烧天”和“劈”字揣摩到洪教头招招狠毒, 想置林冲以死地。其他的学生也体会到了洪教头的急躁、粗暴的性格。又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林冲很宽容, 他的理由是:从林冲的招式“拨草寻蛇”和“扫”说出了林冲的不忍心但忍无可忍的举动。这时, 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林冲的又一次忍, 这种宽容就是最高境界的一种忍。 (老师趁机板书“忍”) 把四个“忍”字串成“一忍再忍, 忍无可忍”, 让学生体会出林冲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棒打洪教头的。

第三板块:明文学法, 激发兴趣。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不但要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 而且要学生学会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感知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生从自己的批注中不难看出, 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及对比的写法等。

篇14:林冲棒打洪教头读后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描写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78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根据施耐庵《水浒传》的有关回目改编。课文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洪教头和林冲这两个人物,但是这里的语言描写令人拍案叫绝。

一、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或心理活动

本文关于洪教头和林冲的语言能够充分表现他们的教养和人物的特点。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能如此轻信他人呢?”洪教头还没有弄清楚林冲的真实身份就大发议论,把林冲当做一个一般的犯人、骗吃骗喝的武师,是何等的鲁莽、自以为是。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林冲一连说了两个“不敢”,最能表现林冲谦卑忍让的个性特点。为什么呢?其一,林冲作为一个犯人,处处小心谨慎。其二,林冲听到庄客叫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谦卑忍让之心更深一层。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物的性格使然。林冲并不是真的不敢,他只不过不想惹是生非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语言描写有内在的逻辑

语言描写要为刻画人物而服务,但是语言描写更要随着事情的发展而有自己内在的逻辑。本文的第三段就是典型的代表。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上面的这三段文字可以简单概括成“三说”。当柴进厚待林冲时,洪教头问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此为第一说;当柴进说此人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时,洪教头冷笑两声称林冲是骗吃骗喝的武师,此为第二说;当柴进让他不要小瞧林冲时,洪教头跳起来又说不信,要和林冲比武,此为第三说。这“三说”有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当然有。这个逻辑就是事情的发展。

柴进厚待林冲之时,洪教头并不知林冲何许人也,认为柴进不该厚待一个犯人,那个时候他的情绪还是很平静的。但是当柴进说林冲非比他人之后,他不仅没有改变自己一开始的看法,反而阴阳怪气,对林冲冷嘲热讽,攻击性的情绪已经开始发酵。最后当柴进对他说不要小瞧林冲之后,他终于爆发了,“我偏不信”中的一个“偏”,把一个偏执、自以为是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三说”,从一般的疑问到讥讽到最后暴跳如雷,洪教头的情绪变化是由事情的发展决定的,这件事情就是洪教头对柴进厚待林冲不满。

三、语言描写与人物的其他描写相统一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一副粗鲁、世俗的形象,与一个不学无术、骗吃骗喝的人物相符,这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又如“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一个不理睬既是动作又是神态,把一个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人给表现了出来。再如“洪教头跳起来说”,“跳”这个动作表现了洪教头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为教头……”这是林冲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林冲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心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表现了林冲对洪教头的尊敬和礼貌,当然与他谦卑的性格也是有关的。当洪教头执意挑战,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把他忍让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综上所述,人物的语言和外貌、神情、动作、心理描写是协调统一的,都是为刻画人物、表现中心而服务。反过来说,如果去掉这些描写,只是保留语言,那么这段文字的表现力将大打折扣,体现不出文学名著的巨大魅力。

四、语言描写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篇文章对柴进这个人物的语言描写,作用基本上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第三小节为例,文章在描写洪教头的语言时,有机地穿插了柴进的两句话:“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你可别小瞧了他。”前面的那句话是在洪教头问自己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时的回答,这个回答直接挑起了洪教头的斗志,引起了后面事情的发生;第二句话分明就是洪教头暴跳如雷,执意挑战的导火线。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如此富有魅力,短短的一篇《林冲棒打洪教头》让人回味无穷,当然这篇短文让人动心的地方绝对不止这一处,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

上一篇:游菽庄花园作文400字下一篇:《欣赏生命》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