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2024-05-24

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通用6篇)

篇1: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总结

泰来县江桥中心小学

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组织开展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营造氛围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作。我校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10月初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营造了人人学传统文化,生生为弘扬传统美德而努力的氛围。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积极活动。

1、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队会。学生收集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从知识中汲取营养,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树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在班队会进行展示、宣传,通过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中华美德,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我校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动“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书法教育扎实开展,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开展“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启发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书法的魅力和精彩,指导学生练习、临摹钢笔字帖、毛笔字贴,展示优秀作品,激励学生上进。

3、开展“歌唱祖国活动”。通过学唱“爱国歌曲”活动。旨在通过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爱国教育的宏大声势,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一曲曲历久弥新、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再次唱响校园,时而轻柔婉转,时而跌宕激昂,师生们专注演唱,沉浸于歌声咏唱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2016年10月

篇2: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力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组织开展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1、“小小百家讲坛”:学校通过朝读经典等方式,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让学生通过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爱国之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荞云石化希望小学

篇3: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一个具有高尚的精神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

2. 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 “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都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 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地区和哪种社会制度之下,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容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 科研引领。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的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等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 学科渗透。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 校本研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 环境熏陶。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 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 硬环境: 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 活动凸显。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 家校相通。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 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 《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4: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厅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瑞金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开展“墨香书法展示”活动。结合瑞金市各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积极推动“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扎实开展,激发和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篇5: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历时3个多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主办、宝狄文化承办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歌唱祖国活动”已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受到全国中小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参赛视频通过腾讯网进行了展播展示,累计播放量达1350.9万次,累计投票数达164.4万次。

“歌唱祖国活动”是“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媒体等多渠道的参与方式,引导学生在手机客户端上跟唱学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首批集中展播展示地区包括北京等20个城市,由每个城市推荐学校和学生参赛,最终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评出各个奖项。同时,各地各校通过课前课后合唱、国旗下演唱、主题班(团、队)会、爱国主题音乐会、爱国主义歌曲校园行等方式,发动师生广泛传唱爱国主义歌曲,掀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热潮。本次活动不仅展示出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学校校园文化,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篇6: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清水河乡后王集小学

为加强我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如“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等,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我校组织开展“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号召全体同学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此次书法展示活动也展现了积极踊跃的氛围,对我校学生硬笔书法的写作质量有很大提高。此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们书写能力,又使学生们的才华有了展示的平台和空间,真正做到了为“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做了深厚的铺垫,同时也为下一阶段老师的写字教学和第一课时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使同学们对规范书写汉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创设学校特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我校组织让学生一起了解红色革命的故事,观看红色革命的视频,并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红色革命”为主题的观后感。每班挑选2篇优秀作文到学校参与评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20161102江桥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相关文章:

江桥小学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师训工作总结范文04-12

江桥中学04-12

江桥镇杨柳社区二○一一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04-22

上一篇:信托产品分类及流程下一篇: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个人简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