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2024-05-09

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共8篇)

篇1: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脚踏实地

做人民满意教师

——学习“中国梦教育梦”心得

中国梦不仅是民族复兴的大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梦。人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脚踏实地,育出一批批的优秀学生,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这句话我非常反对,教师首先是人,教师要吃饭,教书育人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一样,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编织的美好梦想必将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为使我更加充分理解了“中国梦”内涵,认识到唯有立足本职,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实现我的梦。此次活动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树立起更明确的目标,鼓舞我更激昂的斗志。

一、赏识孩子,尊重家长,从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肯定中获得幸福感

1、欣赏、审美的眼光对待孩子。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我们的教育活动更不能是灌输式的,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观点,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会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学生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绽放孩子们的个性,体验孩子成长的幸福。

2、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家长共同关注,和谐相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未来所盼。家长对学校的评判和对教师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视,因此家长工作不容忽视。作为一名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家长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成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家长工作更加有效性,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每个学生设定短期发展目标。

二、不断的“充电”,从自身的成长与工作成绩中获得成就感。

新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尤其是经历的几年的小学教学生涯,光有对工作的热忱,光有对孩子们的爱是不够的,因此我想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通过参加业务系统学习,自身实践摸索,同行交流提高等等形式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用教学工作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指导工作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业务上研究型的教师。

三、要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和谐的工作氛围中获得幸福感。

对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要以欣赏、学习的态度与他们交往,绝不能以嫉妒、轻视不屑一顾的态度远离他们,应多和这些“先进分子”交流,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相反,如果,我们经常与工作中的“落伍者”为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他们那种消极的心态所感染,继而走进工作的倦怠状态中。

对领导同事要多交流多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对别人的弱势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

四、要接受心理保健知识的继续教育,用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享受工作的乐趣。我们要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去进行业务方面的继续教育,还应接受心理保健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使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来适应社会的需求;能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并在努力中体验到不断进取的快乐与成功。因此通过书籍阅读,网络平台交流等形式疏导自身心理的良性发展,用正能量来影响、调整心态,修正工作态度,释放工作压力,确保自身的全面发展。

做一个快乐健康、幸福优秀的教师是我所追求的梦,我也会终将用我实干踏实的工作态度实现我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篇2: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大方县星宿乡中心小学:赵云

中国梦不仅是民族复兴的大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梦。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脚踏实地,育出一批批的优秀学生,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这句话我非常反对,教师首先是人,教师要吃饭,教书育人就是你的本职工作,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一样,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编织的美好梦想必将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我是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因此我有一个平凡而又真实的梦,就是做好一名幸福的、优秀的小学教师。任何工作都会因工作的时间、工作的性质令工作者产生倦怠,任何工作也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幼教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能够对工作怀有幸福感,工作激情高涨,工作态度踏实,做一个幸福优秀的小学教师就是我所追求的梦想。

近日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内涵的同时,学校领导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中国梦”的重大意义,使我更加充分理解了“中国梦”内涵,认识到唯有立足本职,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实现中国梦,实现我的梦。此次活动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树立起更明确的目标,鼓舞我更激昂的斗志。

一、赏识孩子,尊重家长,从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肯定中获得幸福感

1、欣赏、审美的眼光对待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习惯使用命令的口吻让学生做这做那,这样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身上的优点,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的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我们的教育活动更不能是灌输式的,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观点,更多的时候做学生的听众,做学生的观众,做学生的玩伴。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会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学生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绽放孩子们的个性,体验孩子成长的幸福。

2、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家长共同关注,和谐相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未来所盼。家长对学生的评判和对教师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视,因此家长工作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家长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成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家长工作更加有效性,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每个学生设定短期发展目标。目标不一定多大,或许是自理能力差孩子的一个系鞋带的行为,或许是学生改掉咬嘴唇的简单行为习惯,或许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孩子一首儿歌的背诵,与家长共同关注,及时沟通,汇报学生的目标达成,家长看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为之心奋不已,学生同样为自己的表现有成就感。为此我将继续循序渐进的开展这项工作,学期末还要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修正。

二、不断的“充电”,从自身的成长与工作成绩中获得成就感。

新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尤其是经历的几年的小学教学生涯,如今重新步入小学教师的角色,光有对工作的热忱,光有对孩子们的爱是不够的,因此我想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通过参加业务系统学习,自身实践摸索,同行交流提高等等形式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用幼教工作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指导工作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业务上研究型的小学教师。

三、要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和谐的工作氛围中获得幸福感。

对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要以欣赏、学习的态度与他们交往,绝不能以嫉妒、轻视不屑一顾的态度远离他们,应多和这些“先进分子”交流,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相反,如果,我们经常与工作中的“落伍者”为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他们那种消极的心态所感染,继而走进工作的倦怠状态中。

对领导同事要多交流多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对别人的弱势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

四、要接受心理保健知识的继续教育,用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享受工作的乐趣。我们要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去进行业务方面的继续教育,还应接受心理保健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使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来适应社会的需求;能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并在努力中体验到不断进取的快乐与成功。因此通过书籍阅读,网络平台交流等形式疏导自身心理的良性发展,用正能量来影响、调整心态,修正工作态度,释放工作压力,确保自身的全面发展。

篇3: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一、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和现实可能性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史, 一直以领先的态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直到19世纪的40年代, 随着曾经强盛的封建帝国衰落, 我国进入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 国家贫弱, 民族衰落, 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压和民族屈辱。“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一直是中华爱国有志之士的追求, 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谋求中华民族的复兴, 成为亿万人民的梦想。为此, 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 经过100余年的苦苦寻求, 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 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斗, 战胜了国内外帝国主义和反动派, 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 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的胜利。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缩短了与世界强国的距离, 国民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二, 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更具现实可能性。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认识中国梦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积极参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为中华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践行实现中国梦的实践, 从我做起, 必须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指导行动的思想基础和工作的方向。走中国道路, 即把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这是经过历史和现实实践检验证明唯一正确的道路, 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共产党人就是坚持这一道路, 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 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创造了经济建设的中国奇迹。相反, 许多国家盲目地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 结果却激起了更多的混乱与冲突。所有被西方“民主潮流”席卷的国家和地区, 无一不是充满着混乱与灾难。这种与现实的反差, 进一步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证。

三、做好宣传工作, 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参与, 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鼓动, 让中国梦思想深入人心, 让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变成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把为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深入宣传, 做到每名职工了解中国梦的思想原理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和实现步骤、阶段方法。通过开展中国梦征文比赛、开展“实现中国梦, 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组织开展中国梦专题歌咏比赛、组织中国梦专题研讨会等, 鼓励职工书写自己的中国梦情怀, 畅谈实现中国梦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规划, 抒发自己积极参与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豪情壮志。利用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优势, 组织编写有关中国梦的宣传信息和微剧, 提高宣传效率, 增大宣传范围,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深入宣传的目的。企业政工部门要把中国梦的宣传工作作为对企业党政工团各部门的政治任务认真部署落实, 并给予认真的检查考核;企业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深入宣传中国梦主题思想作为自己的责任, 积极参与企业的宣传和各项活动, 确保宣传任务的落实。

四、坚持务实创新, 立足岗位做贡献

汇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之一。汇聚中国力量, 就是要发挥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投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依靠全国人民的个人梦想的实现促成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全国人民的力量, 形成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巨大力量, 围绕这一宏伟目标,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脚踏实地, 立足岗位, 扎实工作, 勇做贡献, 为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 可以根据企业发展规划, 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家庭发展规划, 在努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 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家庭发展目标。以个人梦想促进企业梦想的实现, 进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立足岗位, 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围绕本职工作积极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 以创新改进本职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以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以创新思维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 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以创新精神带动全民创新、全民创造的局面的形成, 促使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煤炭企业去产能、降成本、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必须依靠创新实现行业转型, 以创新为主要启动力, 实现产品升级, 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 为实现企业每名职工的职业梦想, 为企业发展腾飞的梦想创造条件和基础。

以上是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关于中国梦有关论述的一点心得。我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继续努力学习, 积极创新, 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向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梦的内在逻辑[J].前线, 2014 (8) :49-51.

[2]本刊特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重点[J].时事报告, 2014 (01) .

篇4:把“中国梦”学习教育推向新水平

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接着,集美区报告团副团长冯沿江作了中国梦学习教育示范演讲。他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与反映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歌剧片段及陈嘉庚先生追梦、圆梦的光辉一生联系起来,勉励青少年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在不断实现个人梦中实现中国梦。演讲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集美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林知识介绍了集美区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况。

最后,陈炳发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深刻领会把握“中国梦”精神实质;二是精心组织,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实效;三是广开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涵;四是发挥特色,充分运用本地教育资源。他希望各级关工委主动融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力量,为缔造美丽厦门的宏伟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5:中国教育梦学习心得

接学校通知,9月13、14日两天我来到天津市华明学校观摩众位名师的示范课、聆听他们关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诲。两天的学习使我感觉如沐春风,让人流连忘返。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大师的魅力不仅在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更在于对孩子思维的启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众位老师给我带来了丰厚的精神盛宴,让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柳暗花明的快感。下面,我将就这两天的学习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窦桂梅老师示范课《大脚丫跳芭蕾》及专题讲座《1+X课程实施》

窦老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不断提到的“我的发现”、“我再发现”“我又发现”这一连串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由刚开始的不知道怎么说,不敢表达到最后自己勇敢的站起来说。这一转变过程,充分说明了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老师适当的激发,就能让这些孩子将课本知识与自己大脑中的其他知识相结合,使课堂学习发挥最大作用。窦老师这种让学生站在教室中央的做法,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是主人翁。

窦老师的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她的“1+X”教学理念。以教材为起点,但是不局限于教材本身,1是固定的,但是X是任意的。还以示范课《大脚丫跳芭蕾》为例,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仅将课本知识,还让学生从色彩、周围人的表情等各方面想象故事、描绘故事,使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断丰富,非常值得我学习。

窦老师讲的“什么样的文本要还它什么样的味道”这句话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散文就要讲出散文的味道,小说就要讲出小说的味道,古诗就要讲出古诗的味道……,窦老师还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以评书体的方式将这篇文章讲的妙趣横生。同时,窦老师提到的文化积淀问题又令我印象深刻,咱们的学生,包括老师,受现在评价体制的约束,一味地让学生学习考试的内容,缺乏读书的时间,这将会是学生的一大缺陷。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文化积淀,真的是很难真正地理解语文,学好语文。正像那句话说的“没有阅读的语文学习,就像没有消化能力的胃。”

二、张学伟老师示范课《问刘十九》 及专题讲座《语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古诗的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短短几行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与情感。那么,如何才能教好古诗呢?今天,张学伟老师的《问刘十九》这堂课,让我感觉如沐春风,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在开始讲《问刘十九》这首诗时,张老师首先在黑板上板书“雪”、“炉”、“酒”等这几个字,然后让学生猜这几个词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地将这篇文章想象的无比丰富。在正式学习这首诗时,张老师通篇运用“猜”,猜故事,猜人物,猜情节„„这种“猜”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完成了学习过程,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陈延军老师示范课《落花生》及专题讲座《寻找阅读真意的本真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地寻找他的本真,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陈延军老师的专题讲座《寻找阅读真意的本真教学》却给了我很多启发。从陈延军老师的讲座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1.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2、借助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认知顺应;

篇6:学习“中国梦”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坚定了“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思想意识。结合本人自身实际和工作性质,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梦

要把实现中国梦作为工作重要的目标和行动的指南,切实用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凝聚思想共识。立足工作实际,努力实现中国梦、事业梦、个人梦的“三梦同心”,在工作实践中将个人抱负和远大理想转化为助力中国梦的具体行动。

二、把握工作事业梦

矢志不渝地追求事业之梦,锤炼政治品格,坚定民心党性,体现公道正心,富有时代精神,做到担当求实。强化业务本领,努力做到站位高、视野宽、脚步实、本领强。要勤勉用心工作,有积极进取之心、精细专致之心、感恩宽容之心、使命责任之心、勤奋实干之心,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

三、激发改革创新梦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始终走在改革创新的最前列。要学习总结改革实践,把基层实践成果、群众集体智慧转化为创新成果。要研究比对改革困难,既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又要审慎从事、制定预案,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要探索创新改革之

措,积极创新方式和方法、载体和内涵、制度和规范、体制和机制,使管理更加科学,实现打基础、管长远的目标。要完善提升改革成果,不仅要研究业务,还要研究、创新、提高人才管理工作。

四、要凝聚力量智慧梦

篇7: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回首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沧桑巨变,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精辟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进而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中国梦的时代解读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小康梦”、“ 强国梦”、“ 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三位一体,构成了我们的“中国梦”,它既不虚幻,也不遥远。我们的“中国梦”切身实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十八大的召开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坚信,我们的“中国梦”必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而顺利实现!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时间艰巨的努力。在这个“圆梦”的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惧风险,不畏干扰,走好路,走对路,走正路。“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翼。对广大群众

来讲,实现宏大的“中国梦”的进程,自然是实现具体实在的“就业梦”“上学梦”“安居梦”的进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人民的期待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实到一件件好事实事。“中国梦”是你我的梦,种种色采丰富的梦想会聚成梦想拼图。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热血沸腾,激情四射,也更加明白了: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同样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做最幸福的教师,做学生成长引路人,培养幸福学生。总之,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

作为新时代党员教师的我,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激动万分,无法言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立足平凡岗位,争做标兵教师。我感谢这伟大的盛世年代,感谢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我更因自己是创造时代人才的灵魂师而骄傲和自豪,做党员教师让我倍感幸福和荣耀!也让我认识到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篇8:中国梦教育梦学习心得

一、特色道路梦

梦不同, 圆梦的道路亦不同。“特色道路梦”是“中国梦”的正确方向。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是一项极其宏大的系统工程。伟大的实践、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 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风云际会。在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管的是“所当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管的是“所以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 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 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然, 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数十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道路”与“理论体系”为我们绘就了美好蓝图, 有了“制度”则可谓渐入佳境。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 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路, 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 实现自己的发展, 建设自己的社会。它始终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由人民群众主导、由人民群众决定, 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之害的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和谐与和平的宝贵, 决不会再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霸权扩张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赢我输的发展, 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越发展,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 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是偶然获得的, 更不是侥幸得来的, 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连续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 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 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 等等, 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和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确立, 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

二、人才强国梦

“人才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这个根本, 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 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 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要转型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经济增长历程中, 我国主要是依靠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才资源存量的释放, 以及对国外投资的充分利用来获得经济的高速成长和发展, 要实现的目标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完成国家和社会的原始资本积累。到目前为止, 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完成, 我国经济逐步开始进入第二个战略机遇期。在前一个发展阶段之中, 我们虽然完成了基本的体制改革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但在两个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产业结构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 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另一方面, 由于单一地追求GDP增长, 使经济与社会的非均衡性加剧, 人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因此,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再完全沿袭旧的方式, 而需要开拓新的道路。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模式中, 我国必须在巩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 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将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增强人的发展能力、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4]。这意味着从根本上要求我国必须将人力资源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将“人才强国”作为基本国策, 实现“人才强国梦”。“人才强国梦”的实现, 要经过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大国的转变, 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 从人才强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三个战略阶段。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人才的总量、素质与结构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人才优势, 能够以人才优势弥补我国由于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上的相对紧缺所造成的劣势;拥有若干支适应国际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较高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能够有效地支撑党和国家各项关键事业的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并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获得科学的平衡与互动;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衔接配套的教育体系, 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使人得到持续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人才的价值能够通过市场得到合理的回报, 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转化为人的才能与贡献, 并获得超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 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与人文环境, 形成具有国际人才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 中国人才市场融入国际人才市场, 并实现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中国成为具有国际人才吸纳、聚集、培育开发能力的世界人才中心之一。

三、科学发展梦

“科学发展梦”是“中国梦”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 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 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实现“科学发展梦”, 实现“中国梦”, 当务之急, 就是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就是领导干部所具备的在想问题、促发展、作决策、抓落实时, 如何以人民的福祉为根本宿归、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处理好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发展成果的关系,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从现实看, 至少包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理解能力、坚持靠民发展和自觉为民发展的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善于统筹发展的能力、勇于创新发展的能力、善于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保证安全发展的能力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全党在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执政使命[5]。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强调,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这表明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高低,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健康发展, 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事关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意义重大。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 才能出政绩, 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实现了科学发展, 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才能做出优质的政绩, 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实惠。在新的历史关口, 领导科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当前和今后党必须担负的执政使命, 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眼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实际的举措和具体实践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 着眼推进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统筹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检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反映着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是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因此, 必须把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根本要求。从现实来看, 一个地区发展得好与不好, 发展得快与不快, 发展的质量高与不高, 与那个地区的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较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哪个地方扎实抓好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哪个地方就会呈现出一心一意谋划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哪个地方放松了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升, 就会造成经济滑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可持续,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严重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娄底市第四次党代会在科学发展、加速赶赴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幸福娄底的发展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面对各种新的变化, 作为娄底的领导干部, 必须把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落实到推动幸福娄底建设的实践中, 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坚定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坚持“两型”引领、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努力开创娄底科学发展、幸福娄底新局面。过去的五年, 娄底人民全力推动娄底科学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城乡面貌大为改善, 生态环保明显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是娄底市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得益于娄底市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的提升, 有利于娄底市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梦”的实现[6]。

四、文化繁荣梦

“文化繁荣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引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 是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一个系统。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治、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更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 文化要素作为一种“软实力”, 已经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实力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地位, 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发展, 文化越需要及时跟上。文化的发展, 能够倡导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为社会变革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条件和氛围。同时, 还能创立一种紧贴时代的社会发展理论, 指引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历史告诉我们, 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也正是基于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新时期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前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后者回答了“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从这一点也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结果。可见, 文化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具有先导作用。

实现“文化繁荣梦”, 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集聚正能量。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在统一全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引导作用, 关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打造民族自信与开放胸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体现在引导帮助社会成员认同和归属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自觉坚持和拥护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并把这种价值体系认同和支持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 在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 尤其是主流文化, 都能够通过语言和其他载体传播、传承, 变成社会意识和客观精神, 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对每个社会成员产生无形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文化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综合国力中, 生产力起着基础性作用, 在生产力构成中, 劳动者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信息时代, 社会经济领域的技术和知识含量迅速提高, 劳动者素质以及一般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文化的兴盛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和精神动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强盛,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恩格斯评价说,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7]。对当前中国来说, 决定国民素质高低、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我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因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必须弘扬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实现“文化繁荣梦”、全面小康而奋斗。

五、民主法治梦

“民主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是邓小平十分重视的事业,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期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 民主法治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内涵深刻, 意义深远。“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而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主题, 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和谐”不仅代表着安康、富足, 更意味社会安宁有序、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就“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 和谐是法的价值追求目标, 法所具有的和谐价值, 能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处于相互协调, 互相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通过民主法治建设这一根本途径进行。

民主法治梦的基本理念就是用制度约束规范公权力。法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划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并为其设定一套理性的运行规则和机制, 一切国家权力的运行都必须置于法律预设的控制之下;对权力予以有效的防范和制约是保证个人权利不受政府权力肆意侵犯的制度性前提, 是人权保障的最有效武器。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人权和自由, 人权和自由只有在公权力、私权利的边界清晰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法治的功能之一恰恰就是界定权利和权力的边界, 所以, 没有法治的保障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梦”的关键点主要是:第一, 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只要政治家有倡导和推行法治的决心和信念, 能够厉行法治、自我限权、带头守法, 法治中国建设就有希望。第二, 重点规范约束公权力, 将其纳入法治轨道, 特别是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加以严格的约束, 尽快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 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 防止决策机关规避程序法滥用决策权。同时, 应当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务、政务、司法、公共事务的信息公开, 充分利用公众的监督热情和新兴媒体的便利, 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失控。第三, 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建议确立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以保证法律的实施。地方政府领导干得好不好, 关键要看他是不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只有建立以法治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法律的实施才会有保障, 法治的“中国梦”才会顺畅实现[8]。总之,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又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 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实现“民主法治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六、科技创新梦

“科技创新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 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 而是……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 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并且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 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9]。在新的世纪里, 谁在高技术产业化深度、广度和速度的竞争中领先, 谁就拥有未来世界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科学技术的迅猛快速发展, 无疑将促进人类向更文明的时代进步, 但是它的现状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乐观。在全球范围内, 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西方和社会主义东方存在着极为突出的发展不平衡;即便在一个国家之内, 也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这样那样的非平衡。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 中国要取得在21世纪的主动权, 要达到和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现在世界的发展, 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 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因为你不参与, 不加入发展的行列, 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一切的目的, 就是“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建国以来, 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不断汲取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是否具备一个契合科技革命潮流的发展战略和正确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自己国家走向21世纪, 抢占制高点的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或政策。按其提出的时间顺序, 高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发展, 主要包括高科技研究、高技术产业化开展和高技术应用扩散三个层次, 从整体上说, 就是高技术产业化向广度拓展, 向深度开掘, 抢夺市场, 谋求高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将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的重点从提高国威转向增强综合国力, 都将在21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落实到对高技术产业化广度、深度和速度的领先争夺上[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追求的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表明, 只有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前, 我国实现“科技创新梦”, 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第一, 实施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鼓励和引导内资企业推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 提高科技创新的“基数”。只有通过加大研发费用投入, 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它们才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 改善专利申请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第二, 国家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 国家一方面要在财税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战略应该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把能否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核心, 树立科技创新在企业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第三, 完善产、学、研体制,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全面提高技术创新“乘数”,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和“大国优势”,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提升我国各行业网络化程度,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网络效应, 提升联接经济性引致的乘数效应[11]。

七、生态文明梦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 生态文明,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 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 进而指引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2]。”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 在进入工业化以后的相当长时期里, 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的。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都经历了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的发展阶段,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发生在这些国家。人们对这种增长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质疑。另外, 战争、陆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泄露、航运石油泄露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 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 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消耗惊人, 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 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 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 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 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 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 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 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经济社会要发展, 就必须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之路。不管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 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 抑或从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可持续性来讲, 都应当而且必须走这条路。把生态保护提高到生态文明的高度, 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飞跃。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思想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当前, 实现“生态文明梦”, 我们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即:加强公众生态知识教育, 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树立构建绿色家庭观;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树立绿色政绩观。二是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即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三是扶持生态文明科技。即践行科技发展的生态文明原则, 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创新, 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 构建完备的生态科技法律体系。四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即建立统筹城乡生态一体化机制, 建立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 制定内涵丰富、切实可行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统筹区域规划、合理安排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监管体制机制。五是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即建立绿色消费模式, 建立绿色生产模式, 把住生态修复关。

八、人生出彩梦

“人生出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人生出彩梦”的实现, 必须促进“成才梦”、“家庭梦”、“干事梦”的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要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实现自己的“成才梦”。圆一个“成才梦”, 务必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二要练就过硬本领, 三要勇于创新创造, 四要矢志艰苦奋斗, 五要锤炼高尚品格。俗话说,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这讲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幸福家庭, 圆一个和谐家庭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如大海, 家庭像港湾, 夫妻是港湾的守护者。家, 是躲风避雨的港湾, 有了幸福的家, 才会有好的心情, 才会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家庭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因素, 也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 建设和谐家庭对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我们自古就有家国之说, 所谓“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等等, 都说明温馨家庭、和谐家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现实中, 我们应遵循人口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制定我国人口发展规划,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确保人口结构均衡、性别比均衡发展, 为青年男女圆“和谐家庭梦”、“幸福家庭梦”创造一个好的前提条件, 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好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讲过,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 不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成家立业, 都是讲要干事创业, 圆一个“干事梦”。“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 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 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这会让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不再管用、不再能用, 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 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 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 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成就你我, 干出一番事业。总之, 只有把个人梦想与国家理想相互衔接起来, 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强大动力。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为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摘要:“中国梦”是多层次的, 动态的。既包括每个中国人的梦, 又包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这两个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是辩证的统一。笔者心中的“中国梦”, 至少包括“特色道路梦、人才强国梦、科学发展梦、文化繁荣梦、民主法治梦、科技创新梦、生态文明梦、人生出彩梦”这八个梦。“特色道路梦”是“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人才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梦”是“中国梦”的关键环节, “文化繁荣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引擎, “民主法治梦”是“中国梦”的政治保障, “科技创新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人生出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国梦,特色道路梦,人才强国梦,科学发展梦,文化繁荣梦,人生出彩梦

参考文献

[1] .林坚.实现“中国梦”需要总体设计[N].嘹望新闻周刊, 2013-4-15

[2] .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2

[3] .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理论导报, 2013, 1

[4] .彭剑锋, 朱兴东.论“人才强国”的科学内涵及其系统推进[J].中国人才, 2004, 1

[5] .李伟.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研究[D].中央党校, 2010, 5

[6] .杨平.建设幸福娄底更加需要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J].学理论, 2012, 8

[7] .湘浏.文艺复兴:开辟欧洲巨人时代的运动[J].炎黄春秋, 2001, 5

[8] .马怀德, 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N].学习时报, 2013-3-4

[9] .王焕丽, 王军.新科技革命冲击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路径选择[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10] .吴焕新.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四维”本质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11] .纪玉山, 吴勇民.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5

上一篇:小学生关于年味作文下一篇: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出炉 互联网等成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