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2024-05-09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精选6篇)

篇1: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圈梁是砖墙承重房屋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圈梁在抗震方面有如下几项功能:

1.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预制板散开以及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使纵、横墙能保持一个整体的箱形结构,充分地发挥各片砖墙的平面内抗剪强度,有效地抵抗来自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使局部地震作用能够均分给较多的砖墙来承担,也减轻大房间纵、横墙平面外破坏的危险性。

3. 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使砖墙裂缝仅在两道圈梁之间的墙段内发生,斜裂缝的水平夹角减小,砖墙抗剪承载力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和提高,

4. 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各层圈梁,特别是屋盖处和基础处的圈梁,能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

5. 可以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表裂隙将房屋撕裂。

《规范》规定,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有配筋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楼(屋)盖与墙体及相应构造柱可靠连接,可不设圈梁外,横墙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及木楼(屋)盖的砖房应按表12-10的要求适当加密。所设圈梁平面内应呈闭合状,宜与预制版同一标高或紧靠板底设置,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若遇表12-9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此外,《规范》还对圈梁的截面高度与配筋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12-9要求,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小于4φ12。

篇2: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1 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篇3: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047-01

地震的危害性非常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显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早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目前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其中砌体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是我国多层住宅和多层小型公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

1合理的平面、立面布局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外形和主体的空间外形的设计。震害表明,许多平面外形复杂,如平面上的外凸和凹进、侧翼的过多伸悬、不对称的侧翼布置等在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平面外形简单规则的建筑在地震中未出现较重的破坏,有的甚至保持完好无损。沿高度立体空间外形上的复杂和不规则在地震时都会造成震害,在建筑结构刚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部位更易产生破坏。因此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使平面和空间的外形简洁、规则;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的重心尽可能降低,同時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避免产生因体型不对称导致质量和刚度不对称的扭转反应。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房屋的顶层不宜设置大会议室、舞厅等空旷大房间,房屋的底层不宜设铺面及大门洞。如在实际工程中,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抗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不规则的建筑分割成几个相对规整的独立单元。

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要求结构体系完整,传力路径明确。但是在设计中,建筑师为了达到建筑功能上对大空间、好景观的要求,不惜“拔除”结构构件,或在承重墙开大洞,或在房屋四角开门、窗洞,设计所谓“飘窗”、“转角阳台”和圆形楼梯间,其结果是破坏了结构整体性及传力路径,最终导致地震破坏。这种震害在国内外的许多地震中几乎都能发现,而在汶川地震中,更比比皆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控制建筑高度及层数

历次震害证明,砌体建筑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地震破坏就越大。因为建筑层数及高度值越大就意味着侧向地震作用就越大,同时也加大了建筑底部的倾覆力矩。因此在地震中,倾覆力矩过大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和剪力而被破坏。所以控制砌体结构高度及层数对减少地震灾害有很大的作用。

3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及刚度

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及刚度的措施有许多种,一般常见及在实践证明的方法有纵、横墙的合理布置,建筑的楼盖为现浇,增加墙体面积及提高砂浆的强度,设置圈梁及构造柱等。

3.1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同一结构单元中应采用相同的结构类型,不应采用砖房和底框砖房或内框架砖房或框架结构等“混杂”的结构类型。在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的纵、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相应墙体承担。因此,纵、横墙的合理布置且控制横墙的间距,可控制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而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则应在墙体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而横墙最大间距就是为了满足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所需的刚度要求。其中,在8度设防时,现浇或装配整体钢筋混凝土楼盖板的多层砌体建筑的横墙最大间距为15米。如横墙间距过大时,纵墙会因过大的层间变形而产生平面的弯曲破坏。

3.2砌体结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

砌体加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结构形式是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明的抗震技术。对于由脆性材料组成的砌体结构,构造柱、圈梁除作为约束构件外,还提高了砌体的延性,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也可视为第二道抗震防线。经历了多次地震检验,证明这种独特的抗震结构形式行之有效而且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已在我国地震区得到广泛应用。

在多层砌体建筑中设置水平圈梁,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建筑的整体性。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两处的圈梁的设置具有提高建筑的竖向刚度和低御不均匀的沉降能力。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箱形结构,能有效地约束装配板材的散落,使砖墙发生平面倒塌可能性大为降低,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

在砖墙设构造柱能提高砌体建筑的延性,发挥砖墙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使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提高10~30%,提高了砌体结构的变形能力。另外在建筑中设置构造柱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利用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且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可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提高了墙体的抗剪能力,因此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震措施。

3.3提高砂浆等级

根据历次地震后建筑受害情况分析,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与墙体的截面积大小及砂浆等级高低成正比。在多层砌体建筑的抗震验算中,底部两层的地震作用力较大,是结构的薄弱层。此时改变部分墙体的承载面积和适当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可提高抗震能力,底层所用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M10。实践证明提高砂浆的强度能同时提高建筑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砌体建筑的抗震性能力的目的。

4抗震缝的设置

8度和9度时,当房屋的立面高差较大、错层较大和质量及刚度截然不同时,宜采用防震缝将结构分割成平面和体形规则的独立单元。抗震规范规定,“抗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5结束语

对建筑结构来说,良好的抗震性能一定来自于相对简单的体形,来自简单而直接的传力体系及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多道设防线,在地基和基础的设计中也应充分考虑到地基的变形对建筑的安全影响。另外也应高度重视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有必要增强建筑的防火设计。

篇4: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宜有多道抗震设防,一般来说超静定次数越高对抗震越有利,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承载力,良好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篇5: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对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应采取:

(1)不设抗震逢,但应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抗震分析,估计其局部应力和变形集中及扭转影响,判明其易损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或堤高变形能力的措施。

篇6:砌体结构抗震措施之圈梁有哪些要求?

单从抗震角度考虑, 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应轻质、高强、材质均匀; 构件间的连接应有良好的整体性、连续性及延性, 且能发挥材料的全强度,按照这一原则, 不同材料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劣排序是: 钢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 钢混合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筋砌体结构[4]。工程中常用结构抗震表现分述如下:

(1)钢结构钢结构最符合抗震材料的要求, 从已有的地震震害实例来看, 钢结构的表现均很好; 但它当前的造价及维护费用较高。

(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结构整体性好, 造价低廉, 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 并且经良好的设计可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但该材料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弱点: 当地震持时较长时, 在周期性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 构件刚度因裂缝的开展而递减, 且塑性铰区会产生反向斜裂缝, 将混凝土挤碎, 产生永久性的“剪切滑移”[7],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非开裂状态下能承受较大的变形, 因而在烈度不高时结构破坏较轻,相应地其所贮藏的弹性变形能要比钢筋混凝土高, 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滞回曲线比钢筋混凝土狭窄, 所能耗散的滞后能量要少一些, 且由于预应力构件受压区配筋一般相对较少, 一旦混凝土开始压碎, 承载能力就会急剧下降, 因此在高烈度地区, 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延性, 方能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实践证明, 通过合理控制预应力筋的含量(Q≤0. 5%) 可以实现这个目的[8]。

上一篇: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考核评比方案下一篇:其实你不懂,我只想为你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