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法2012考试大纲解析_民法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_------债权

2024-05-23

基层政法2012考试大纲解析_民法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_------债权(精选1篇)

篇1:基层政法2012考试大纲解析_民法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_------债权

第三部分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特征:1.债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

2.债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3.债是以特定行为(给付)为客体的法律关系

(二)债的分类

1.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是根据债的设定及其内容是否允许当事人以自由意思决定划分。2.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是根据债的标的物的不同属性划分。3.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是根据债的标的有无选择性。4.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对于多数人之债,根据多数人一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状态。5.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根据债的主体双方是单一的还是多数的。6.主债与从债

在存在从属关系的两个债中,根据其地位不同。

(三)债的发生原因

1.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3.无因管理

概念: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为他人管理事物提供服务的行为。

性质:无因管理性质上是事实行为。* 构成条件:a.管理他人事物。是无因管理的首要条件。b.须由为他人利益管理的意思。

c.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是无因管理的必要条件。

*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一旦成立,管理人与被管理人之间即形成债的关系。之债的内容: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互相负有权利义务。是法定之债。第一,管理人的义务。a.适当管理的义务

管理人应为适当的管理。

首先,管理人管理事物不应违背本人的真实利益;其次,管理人应当依有利

于本人的方法进行管理。b.通知义务

管理人应当将管理事物通知本人。管理人承担的通知义务以必要和可能为限 c.报告义务

管理人应当向本人报告情况并结算。第二,本人的义务 a.偿付义务

本人应偿付管理人因管理行为所支出的必要费用。b.清偿必要债务

管理人在管理本人事物间所设定的必要债务,应由本人承担清偿责任。c.赔偿管理人的损失

管理人因管理行为而遭受直接经济损失的,本人有义务予以赔偿。4.不当得利

概念: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构成条件:

a.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即指因一定的事实使得总财产有所增加或避免减少 b.致他人受损失,即因一定的事实发生,是利益所有人的财产总额减少,恰与利益取得人的财产状况相反。

c.取得之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d.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基本类型:

a.因给付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自始无给付目的;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给付目的未达到)b.因给付以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基于添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基于事件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因受益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的不当得利;因受损失人的行为发生的不当得利;因第三人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是指依法律的直接规定,由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在得利人和受损人之间产生的,以受损人利益返还请求权和得利人不当得利返还义务为内容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

(四)债的保全

1.债的保全的概念

是指为充实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保障债权的顺利实现,法律赋予债权人直接干预债务人积极地或消极的处置其财产的行为权利。2.债权人的代位权

概念: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对第三人的债权,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得以自己的名义对第三人主张债务人的权利的保全权。

成立要件:a.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b.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

c.权利的怠于行使危及到债权人的债权实现。d.债务人已陷于履行延迟。代位权的行使:a.应以诉讼的方式进行。

b.应以债权人自己的名义进行。

代位权的效力:a.对债权人而言,其对第三人的主张乃是债务人的权利,因此代

位权的行使不得超越债务人权利的范围。其次,其之所以行使代位权,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再次,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得擅自处分债务人的权利。

b.对债务人而言,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并不影响其作为第三人的债权人的法律地位。

c.对第三人而言,由于债权人对其主张的是债务人的权利,所以第三人对于债务人的抗辩权,得用以对抗债权人。

3.债权人的撤销权

概念:是指债务人在法律上处分其责任财产,危害债权的情况下,债权人享有的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保全权。

成立要件:a.债务人实施了导致责任财产减少的表意适法行为。b.债务人的行为,危及债权实现。

c.债务人与第三人有偿实施上述行为时,主观上应具有恶意。

撤销权的行使: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及第三人各方利益影响巨大,因此应当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

撤销权的效力:a.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行为自始无效。

b.第三人因行为的撤销而返还的财产,并入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作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撤销权人无优先受偿权。

(五)债的担保 1.债的担保的概念

是指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以相对独立于债权的担保权,来保障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2.保证

概念: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的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特征:

保证合同:是债权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由第三人按照合同规定,承担保证责任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单务、诺成性法律行为。

保证方式:一般保证;连带保证

保证担保的范围:指保证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范围。分全额保证、限额保证

全额保证的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债权人与保证人的关系:a.债权人的保证责任承担请求权。债权人在债务人不

履行或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有权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b.保证人的债务抗辩权。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的抗辩

权,保证人均得以之对抗债权人。

c.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保证人与主债务人的关系: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依法对债务人享有追偿权 保证责任的免除:a.基于保证的附从性,主债权债务消灭,保证随之消灭。b.保证期间届满

c.有免责约定下情况下的主债权让与。d.主债务负担未经保证人同意。

e.主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债内容未经保证人同意。f.债权人抛弃担保物权。3.定金 概念:是在合同订立或合同履行之前以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 定金的成立:以当事人于主合同之外另行订立定金合同,并交付定金为条件,具有相对对立性和预付性;而约定违约金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则是随着合同的成立而成立,且无须相应金钱的实际支付。

定金的效力:a.主合同成立的推定证明效力 b.充抵价款效力

c.定金法则效力。是定金的根本效力。

(六)债的转移* 1.债的转移的概念

指在债的内容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债的主体的更替。2.债的让与

概念:债的内容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债权人的更替。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条件:a.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b.该有效存在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 债权让与的效力:第一,债权让与的内部效力

a.让与人原先享有的债权转移于受让人,让与人丧失债权人地位,受让与人成为新的债务人。

b.随着债权的转移,债权的从权利,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以及定金债权亦一并转移于受让人享有。

c.让与人负债权证书交付义务。

d.让与人对让与债权的瑕疵负有担保责任。

第二,债权让与的对外效力

a.让与人因债权让与丧失对债务人的债权,其不得再对债务人请求给付,债务人也不再负对让与人的给付责任。

b.受让人因债权让与成为债务人的新债权人;受让人在受让债权的同时受让债权上的瑕疵。

3.债务承担

概念:免责+并存

免责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而承担全部债务,原债务人的债务从而消灭,其又称为狭义的债务负担。

并存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当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人原先独立承担的债务,其与免责的债务负担共同构成广义的债务负担。

4.债的概括转移 概念: 类型: 效力:

(七)债的消灭

1.债的消灭的概念

是指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当事人之间既存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2.债的消灭的原因

清偿,抵消,提存,免除,混同

二、合同

(一)合同概述

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当事人或当事人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特征:a.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b.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关系为目的; c.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的分类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要是合同与不要是合同 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的订立

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P486)A.要约 B.承诺

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时间:合同成立之时,亦即当事人权利义务确定之时,非要式合同,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要是合同,其成立时间为完成特定手续的时间。

地点:以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的地点。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1.合同的内容

提示性条款;格式条款;免责条款 2.合同的形式

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其他形式

(四)合同的履行

1.合同履行的规则

a.履行主体。包括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

b.履行标的。严格按照合同的标的履行合同。

c.履行期限。指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在履行期限内履行债务 d.履行地点。

e.履行方式。f.履行费用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小书P88)A.同时履行抗辩权 概念:

成立要件: 行使: 效力:

B.先履行抗辩权 概念:

成立要件: 行使: 效力

C.不安抗辩权 概念:

成立要件: 行使: 效力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概念

变更概念:是指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更,前者指合同债权或债务的转让,而合同内容并无变化,后者指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变化。

解除概念: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的合同,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而使债权债务关系提前归于消灭的行为。2.合同解除的分类 约定解除;法定解除 3.合同解除的条件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面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c.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认为履行

d.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奇特违法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e.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4.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法律后果 程序:约定情形;法定情形

后果: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六)各种合同

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居间合同

上一篇:步步高2010年合同费用分摊方式协议下一篇:运动会值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