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检查汇报小结

2024-05-08

院感检查汇报小结(精选5篇)

篇1:院感检查汇报小结

2016年院感质量综合检查小结

根据彰武县卫生局要求,按照《辽宁省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质控标准》2016年12月14日,四院院感办对妇幼保健院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检查,总结如下:

存在问题

1、目标性监测有关记录不完整。

2、口腔科护士对84消毒液浓度与配置方法不了解。科室拖把无标识,未分区使用。

3、处置室仍用胶布作为标签使用。

优点:

1、妇科儿科护士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手卫生依从性强。

2、护士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概念,治疗室分区明确。

3、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明确。

4、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5、各项院感台帐记录准确完整。

2016年12月16日 彰武第四人民医院

篇2:院感检查汇报小结

根据毕节市中医院《2012年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12年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12年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相关要求,2012年6月27日-29日,院感办对医院16个临床科室进行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检查,总结如下:

一、检查结果(见《2012年第二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管理

1、胃镜室、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有关医院感

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不完整。

2、个别科室氧气筒未标识“满”或“空”。

(二)环境管理

由于场地有限,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不合理,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三)消毒隔离

1、部份科室未注明消毒剂名称,个别科室消毒剂未完全浸没医疗器械。

2、个别科室使用中戊二醛、“8.4”液浓度监测不合格。

3、个别科室拖把无标识,未分区使用。

4、个别科室皮试液、输液用药配制放置时间超过2小

1时。

5、个别科室无菌溶液未注明开启时间

(四)标准预防

1、部份科室护理人员标准预防执行不规范,口罩未完全遮盖口、鼻。

2、部份科室未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七步洗手不规范,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掌握七步洗手方法。

(五)医疗废物管理

个别科室医疗垃圾未分类、锐利类医疗垃圾未放入利器盒。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力度。

3、进一步加强院感科对各临床科室院感工作的督导。

附:

1、《2012年第二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

2、《2012年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院感检查存在问题》

院感科

篇3:院感检查汇报小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乳腺小结节病例的影像资料, 其乳腺小结节直径均<1.5 cm, 并均已经手术病理确诊。入选病例均为女性, 年龄分布在16~72岁, 平均年龄42.5岁。入选患者分别因常规体检、乳房胀痛、肿块或乳头溢液等情况来院就诊。经病理检查共计发现小结节179个, 其中单发病灶为143个, 存在2-6个多发结节的患者为14例, 共计36个病灶。

1.2 评估标准

通常情况下, 评估乳腺改变的标准是采用乳腺BI-RADS分级的方法[2], 其分级意义如下。

0级:需召回并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进行评估, 此类情况说明通过检查所获得的信息存在不完整的可能性。

I级:未见有异常。

II级:应考虑出现良性改变, 建议患者定期随访, 例如1次/年。

III级:存在良性疾病的可能, 随访周期需有所缩短, 例如可考虑3~6个月1次。这一级发生恶性病变的比例<2%。

IV级:应考虑出现恶性病变的可能, 应采取活检予以明确。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 甚至可以认定为即恶性疾病, 需采取手术切除活检。

VI级:已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1.3 诊断方法

1.3.1 超声检查

该院使用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美国GE公司出品) , 探头频率设置为11~15 MHz, 该研究用的钼靶机器是HOLOGIC Selenia, 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乳房, 采用线阵高频探头经体表做直接检查。以乳头为中心, 放射状多切面对乳腺进行扫查, 覆盖扫查断面, 消除检查盲区。观察并记录内容包括: (1) 病灶大小; (2) 形态规则与否; (3) 边界是否清晰; (4) 边缘光滑与否; (5) 病灶位置; (6) 病灶内部回声是否均匀; (7) 后方回声状态; (8) 是否存在钙化灶, 若存在, 记录其分布及大小; (9) 病灶和体表间的距离; (10) 病灶周边及其内部的血流信号分布及数量。检查范围自乳腺皮下组织至胸肌组织, 感兴趣区应>病灶范围3倍左右[3]。

1.3.2 钼靶X线检查

钼靶X线机使用SENOGRAPHE 2000D全数字化平板钼靶乳腺机 (美国GE公司出品) , 配备高清晰度快速采集工作站及高分辨率的竖屏显示器浏览工作站。取双侧乳腺轴位片及内双侧斜位片, 观察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 并视病情需要增加侧位及局部放大摄影。观察内容包括: (1) 乳腺类型; (2) 病灶形态; (3) 病灶大小; (4) 病灶边缘光滑与否; (5) 病灶附近及内部是否存在钙化, 若存在, 则记录其钙化数量、形态、大小、密度及分布; (6) 病灶内部以及周围血流信号的数量及分布情况[3]。见图1、图2。

图1指脂肪型乳腺钼靶片上结节清晰可见, 结节虽然小但边缘成角在超声上很清楚。

图2指致密型乳腺结节边缘成角在超声上能清晰显示, 脂肪型乳腺, 腺体内结节与周围组织对比明显

1.4 诊断标准

1.4.1 超声检查

恶性小结节病灶:不规则肿块, 且边界不清晰, 未见完整包膜, 纵横比超过1。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 多为低回声, 后方回声呈衰减趋势。内部血流较为丰富[4]。

1.4.2 钼靶X线检查

恶性小结节病灶:肿块呈分叶状或者毛刺状, 同周边组织的分界不清晰, 病灶局部存在成簇状的微小钙化, 结构紊乱。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 准确性= (真阳性+真阴性) /病例数*100%, 敏感性=真阳性/ (真阳性+假阴性) *100%, 特异性=真阴性/ (真阴性+假阳性) *100%。

2 诊断结果

120例入选病例经病理组织检查, 确诊恶性结节为53个, 良性结节126个。其中良性结节中纤维腺瘤病灶98个, 囊性增生病灶23个, 炎性病灶5个。恶性病灶中原位癌45个, 浸润性导管癌6个, 浸润性小叶癌2个。分别将超声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 见表1。

经对检查结果的分析表明, 钼靶X线在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超声检查,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χ2=4.692, P<0.05。

3 讨论

乳腺结节病灶的出现, 是由于机体自身的分泌调节出现紊乱, 从而引起雌激素的异常升高, 对乳腺造成刺激, 从而导致的乳腺异常增生。目前, 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关注, 逐渐认识到, 应对乳腺小结节尽早检查, 尽快确诊, 因而乳腺结节性病灶的诊断逐渐增多。在诊断技术方面, 超声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是两种较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其检查结果是临床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 乳腺钼靶X线在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等方面均高于超声检查,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微小钙化的敏感性极高, 尤其在检查是未有明确的肿块影时, 能够通过检查到微小钙化点而早期检出乳腺癌[5]。以该次研究入选病例为例, 通过确诊为恶性的47个病灶中, 有34例可见泥沙状、短线状、针尖状或成簇细砂状高密度阴影, 其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据文献记载, 若在病灶区1 cm2的范围内发现超过5个钙化群集, 则有较大可能性为癌症, 该次研究结果中, 45例原位癌病例中, 有21例是使用钼靶X线确诊, 其中12例在使用超声检查时, 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 由此可见, 在病灶直径<1.5 cm时, 使用钼靶X线检查, 其特异性高于超声检查。

此外, 钼靶X线检查属整体摄片, 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 患者痛苦较小, 重复性较好, 能够将图像留取供治疗前后对比, 在检查时不受年龄、体形等患者主观因素限制。同时使用钼靶X线片, 还能够观察到乳腺结构是否存在紊乱等。

然而, 钼靶X线检查在<1.5 cm乳腺小结节的诊断中仍然存在着不足。据统计, 钼靶X线在脂肪型乳腺诊断中的敏感性达到98%, 而在致密型乳腺诊断中则仅为48%, 我国妇女的乳腺类型多为致密型, 钼靶X线的穿透力较差, 对密度相差较小的乳腺腺体软组织而言, 由于其组织分辨率相对较低, 采用钼靶X线对肿块的检出率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超声检查所依据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乳腺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形成微小界面[6], 因而组织分辨率及穿透力均优于钼靶X线检查, 在诊断过程中不会受到腺体类型以及厚度的影响, 能够清晰显示腺体内的异常回声区, 因而在致密型乳腺检查中, 超声检查更具有优势。

其次, 由于钼靶X线容易受到投照体位的影响, 在检查腋尾部及部位较深、靠近胸壁等处的病变时不易有效固定, 容易出现漏诊[7]。而超声检查在显示肿块时, 能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扫查, 不会受到体位及病灶位置的影响, 在诊断过程中更加灵活, 操作方便, 而且还能够在手术前对病变位置予以精确的定位, 更加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超声检查能够对乳腺病灶的弹性、活动性进行有效观察,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常情况下, 弹性及活动性差的肿块多提示为恶性病变。超声诊断能够有效地观察病灶是否向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从而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 超声具有较强的肿块囊、实性鉴别能力, 该次研究中囊性增生病灶23个, 均通过超声检查诊出, 与文献关于超声对于囊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断率可达90%, 甚至100%的记载相吻合[8]。同时, 超声无辐射性, 对于青春期、怀孕期及哺乳期女性的乳腺检查尤为适合。

因此, 超声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同为乳腺小结节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能够从不同的两个侧面反映出病灶病理特征, 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互补性。通过该次研究结果证实, 在病灶<1.5 cm的诊断中, 使用钼靶X线检查, 其诊断优势优于超声检查, 应视为首选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超声与鉬靶X线在诊断乳腺小结节方面的影像特征, 探讨两种方法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确诊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乳腺小结节<1.5 cm的病例超声和钼靶X线影像资料, 同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超声影像及钼靶X线片上显示出的影像学特征各有不同, 然而对于小结节<1.5 cm的病例而言, 使用钼靶X线检查, 其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超声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92, P<0.05) 。结论 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病灶<1.5 cm乳腺小结节的首选方式, 在确诊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关键词:乳腺小结节,超声检查,钼靶X线

参考文献

[1]范晓芳, 丁勇俊, 王卫理, 等.乳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铝靶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 (10) :1459.

[2]王化仙, 张丹.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X线钥靶对乳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6) :565-566.

[3]赵立新, 洪常华, 孙德国.X线钼靶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0) :4894-4895.

[4]张倩倩, 王学梅, 李银燕, 等.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 23 (6) :385-388.

[5]Nothacker M, Duda V, Hanhn M, et al.Early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ar:benefits and risks of supplemental breast ultrasound in a symptomatic women with rnammographically dense breast tissue.Asystematic review[J].BMC Cancan, 2009, 9 (9) :335-343.

[6]崔可飞, 秦石成, 滑少华, 等.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X线钼靶对乳腺小结节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 27 (2) :126-129.

[7]曹长军, 陈东风, 田丽元, 等.超声与钼靶X线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 13 (5) :307-310.

篇4:院感检查汇报与工作总结

(2014、6、21)

院感组根据医院部署要求,于6月17日——6月20日就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及迎评以来的工作总结 汇报如下:

一、迎评以来,院感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组织管理及制度建设方面。院领导分工,专门有一位副院长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领导挂帅,全院形成了医院感染三级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师,护士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对院感工作高度重视,选派院感质控专职人员参与科室质控管理,组织学习评审条款,发动全员参与院感管理,营造了浓厚的迎评氛围,使院感管理工作运转良好。

2、根据条款要求,各科室结合本科室的院感相关制度、职责、流程与应急预案,建立了质控小组记录、学习记录、会议记录等文件盒。在院感文件及记录管理中,ICU的相关记录规范、全面、细致。

3、感染办对涉及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规范等外来文件进行梳理。共梳理外来文件55件。对涉及全体人员知晓的内容进行梳理,共梳理36项。修订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制度41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0项、各级各类人员、各部门职责15项、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24项、感染管理操作规程15项、预防控制措施8项、感染管理应急预案4项、感染管理流程12项、监测实施方案6个。

4、对条款涉及的需要医院层面解决的问题、需要行政部门协调的问题、需要科室人员落实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上报,发现有关院感控制项 目中需改进的项目及时采取了改进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改进效果。如:对ICU、口腔科门诊、门诊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提出了改建意见,各科室配置符合要求的卫生洗手液及干手纸巾。共解决了院科层面的问题53项。

5、对部分科室室内布局进行改建。对小儿二科新生儿病室、产房、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口腔科门诊、胃镜室、门诊手术室、检验科、外科大楼临床科室处置间的改建提出改建意见。使以上科室的布局、设施及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6、各科主任、护士长对院感控制重视,落实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7、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要求,开展了全院性监测,并相继在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产一科、产二科、普外科开展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在微生物室开展了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起到了有效控制作用。

8、规范了医疗废物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废物分类,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设立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配置了符合要求的脚踏式医疗废物桶,规范了医疗废物的包装、放置、封口、收取时间及记录方法。

9、进行了院感应急预案的演练。感染办牵头对医院感染暴发、医疗废物泄露等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消毒供应中心、透析室、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制定了不同的院感演练脚本并进行演练。提高了职工的院感应急能力。

10、开展首次现患率调查。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比较准确地了解我院感染的发生状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分布情况,5月13日进行了现患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我院日常监测相似。

二、本次检查的内容

1、院感评审涉及的条款。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包括手卫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和高危因素监测、多重耐药菌控制、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等共计25个条款,其中3个核心条款,首次申报A 款 3个,B款11个,C款11个。

2、院感评审涉及的重点部门。对评审中涉及到的口腔科、手术室、产房、重症医学科、微生物实验室、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病房、透析室,内镜室、医疗废物暂存、污水处置、门诊预检分诊和传染科病房、设备科等14个重点科室和重点项目院感组进行了详查,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了现场指点。

3、院感评审涉及的有关院感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规范,涉及的全体人员知晓的内容。对17人进行了提问,对22人进行了六步洗手法操作考核。对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报告及科室多重耐药菌的控制、一次性防护用品的进货途径及口腔科器械的集中灭菌等内容进行了个案追踪。

本次检查结束,感染办进行自评,申报的A款和B款需要继续完善,C款可以一次性达标。这也充分体现了我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三、工作中的亮点

1、全院各科室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贯彻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2、院领导重视建筑卫生学监管,在重点科室布局设计与流程改造中,要求院感部门对建筑流程提出感控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监督。

3、重点科室主任护士长高度重视,对条款进行了充分解读及准备。小儿二科的主任护士长,为加强对新生儿病室的建设与管理,先后到济宁第一人民医院、鱼台县医院等医院参观,结合外院经验及我院实际,对新生儿病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了独立的新生儿监护室。重症医学科主任护士长,挖掘资源,自己想办法添置了移动洗手设施。口腔科主任,在对条款理解的渗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自行联系到济宁附院学习参观,借鉴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与实际相结合,加强院感质控、职业防护工作的落实。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在条件有限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对全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腔镜全部实行集中清洗灭菌,配置了统一的器械周转箱规范了器械的收取,并加强了对外来器械的管理,为杜绝医院感染提供了有利保障。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多重耐药菌的危急值管理到位,报告反馈准确及时。对全院环境卫生物学实施有效监测。

总务科根据评审条款,积极查找医院感染管理隐患,对污水处理设施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加强了对排放污水的监测,使各项指标都控制在标准范围。

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逐步提高

检查中发现,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与无菌技术操作意识逐渐增强,职业防护制度得到落实,职业暴露报告和处置程序知晓率较高,特别是对乙肝和艾滋病的职业暴露的处置措施基本人人掌握,并都能够在暴露的第一时间预防用药。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及干手纸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非医院重点部门,医务人员逐渐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意义,洗手和手消毒频率增加。

四、工作中的不足

1、个别科室领导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程度不够、隐患依存,管理知识缺乏,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基本内容了解甚少,也缺少责任心,使得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滞后、不能体现持续改进;

2、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仍有待加强,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手卫生执行力度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存在污染环节。

3、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如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机不能满足临床所需,胃镜室无清洗槽,用后胃镜在盆内清洗,Ⅱ类环境中新生儿筛查、接种、采血室无消毒设施等。

4、硬件建设不符合要求,如病房化验室室内布局、流程欠合理,器械库一次性医疗用品存放与手术器械存放同一个区域,不符合要求。

5、医疗废物分类放置不清,院内地面随处可见扔下的棉签、口罩和薄膜手套,生活垃圾桶内仍混放有医疗垃圾。

通过此次检查,发现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管理成绩与隐患并存,做好医院感染控制,顺利通过“二甲复审”需要具备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的专业队伍。因此,院感专职人员亟需专业理论与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大对科室质控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以达到医院感染控制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篇5:院感培训小结

今年我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计划任务基本上已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一、医生组培训:今年我们以医院感染诊断,职业防护为重点,以培训后考核情况看,对医院感染诊断的认识和了解有所提高。特别是院内感染的暴发和流行的概念能一改过去的模糊概念,到现在每个临床医生能对此定义有一定的理论概念。其他的临床医师对导管评估也有所进行,评估率升高。

二、护士:从日常考核和执行情况看,新护士对院感知识了解和熟悉程度较浅薄,所以考核得分普遍较低,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院感人员除了向有关负责人反映,要求各病区加强院感知识的强化练习,平时我们院感科抽查时,给予口头提问回答。

三、工勤人员:今年我们重点以消毒隔离、废物管理、职业防护为重点,从培训情况看,工勤人员对院感知识培训较重视,出勤率最高,几乎无缺勤,考核情况也较好。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小结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于2016年1月6日14:30时在医院会议室举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职业风险与防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全院医务人员全部参加培训。

上一篇:齐鲁工业大学野草文学社20周年庆策划书下一篇:水文终极考试复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