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培训工作计划

2024-05-14

幼儿园家长培训工作计划(通用6篇)

篇1:幼儿园家长培训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2015年3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我们幼儿园姬园长主讲的“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技巧”主题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姬园长结合实际案例向我们直观讲解了:我们面对的家长、展现良好的专业品质、沟通中增进理解与信任三方面内容,富有启发性。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这次培训犹如及时雨般解决了我许多与家长沟通方面的疑惑!

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师应学会主动关于家长沟通。在带班过程中,如果家长工作做不好,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嫌教师对幼儿照顾不周,对教师产生误解;教师嫌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心怀委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认真细致的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我们班有个叫王培毅的小朋友,他是本学期刚转来的新生,可能由于还没适应新集体,他平时沉默寡言,在教师眼里属于那种听话、守纪律的孩子。因为它的这种性格,使的他妈妈与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小小的误会。

那天,我带幼儿在室内玩游戏,因近期温差较大,我要求幼儿穿上外套,王培毅的外套太厚,不愿穿。我看他身上的衣服穿得也不少,就答应了。正当我和幼儿玩的尽兴时,王培毅妈妈来接他,我没顾上和她说话,只是挥了挥手。他妈妈边走边说:“你们老师真不像话,这么冷的天也不给你穿外套。”王培毅一句话也没说。这情景正巧被我们班另一个老师教师听见了,她马上告诉了我。

第二天,我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主动找王培毅妈妈聊天,让她为孩子准备一件薄一些的外套,进教室后换上,并向她解释了昨天孩子不穿外套活动的原因,并告诉她一些关于进入春季孩子的保健,她也听完解释后宽慰的笑了,并主动提出对我的误解,向我表示歉意。

经过这件事,我认识到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时刻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还要注意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她们的需求,从而激发她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在此次培训中,我了解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深深的爱,但有时,由于对幼教工作的不了解,难免与教师观点不一致、产生矛盾。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时,无论是谁的过错教师一方应抑制自己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来和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原本对教师有意见的家长在教师的感化下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果教师对家长还采取以前的态度不给家长任何解释的话,有可能家长对教师、对幼儿园会产生误解和矛盾,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矛盾、误解发生时当教师的一方主动向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更高。

所以说,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既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只有教师的积极态度被家长接纳,她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

流的道路才能畅通,而一旦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旦建立,那么彼此间就会多一份信任与理解,双方就会为其爱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2015/4/1 小刘篇二: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策略 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策略

幼儿园老师首先要好好教养孩子,爱孩子,在这同时,必要的家长工作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能够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工作的展开会更顺利。首先,主动与家长沟通,如可以利用家长接、送的时候主动和家长交流孩子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了特殊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摔倒了,即便是个小伤口,放学的时候也要主动告诉家长,并表示歉意。如果不是家长本人来接的,也要电话联系。其次,要知道家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因为小班孩子的年纪小,大部分小班家长更关注孩子生活护理及保育方面的问题。如,有些孩子可能吃饭一直不是很好,有的可能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弱,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就可以有侧重点,比如一个孩子今天吃饭有进步了,就马上告诉家长,最好能详细描述当时的情景,让家长觉得你是很关注他的孩子的。有些孩子自理能力很好,家长更关注孩子品格或是认知的发展,那就不用过多像他描述生活护理方面的问题。不能报喜不报忧,但要有技巧。对于孩子的缺点,老师要告诉家长,但语言要委婉一些,最好同时能说说孩子其他表现好的事情,不要让家长觉得你不喜欢他孩子。同时要给家长一定的解决策略,不是光反映问题,很多问题家长自己早就发现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办而已,做为更专业的老师,要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或是需要家长配合的措施。不要过于着急改变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里面是很古板的,完全是老一套的,可能与我们老师的想法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作为一个有抱负、充满热情的老师,总是希望家长能够接受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家长,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即便他们不表露出来。首先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专业知识、策略取得家长的信任,当家长信任、认同了你之后,再慢慢地用自己的观念、想法去引导家长。最后一点就是,和家长保持一定距离。永远记得你是一位老师,是孩子的老师,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些玩笑话或是口头禅在朋友面前可以说,但是在家长面前,即便和家长的关系再好、再好说话,也不能讲。因为你是他孩子的老师,他总是用为人师表的要求在审视着你的。篇三:家长工作培训

有效开展家长工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新教师上岗培训

一、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

一、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情况和家长心理,调整家园工作的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园共工作。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都要与家长见面,沟通交流几乎是家常便饭。与家长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十分重视,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就对我们幼儿教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但是不能一味迎合家长的心理、迁就家长、误导家长。我们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热情有礼地接待家长,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幼儿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老师要为孩子成长而喜,为孩子进步而荣,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你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特别是对那些难以接近的家长,说话时眼睛要望着他(她),使其感受你的亲和力,感到自己是受老师尊重和被老师接受的。谈话时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语言的艺术性。

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因为这样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一分为二,突出优点,不要以点概面。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对自己孩子的“感觉”非常好。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幼儿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时要客观,不要把孩子说得无可挑剔,那样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也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忌用否定的言词,切忌告状式,那样会引起家长反感,有的家长甚至能无理取闹。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教师要讲究语言交流的一般技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 婉,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不能掺杂主观色彩,注意态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文文抓了小朋友的脸,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文文又抓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说不定他会回你一句: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怎么教育的?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摸着文文的头微笑地对家长说;“文文今天画画很认真,作品得到大家的表扬,进步非常大。但是有时会攻击小朋友,这不,今天她抓人了。”然后我会趁机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同步教育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我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并领着孩子一起去向小伙伴道歉。二是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我们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由于幼儿年龄小在园时间的点点滴滴变化家长都很在意,平时我们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

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合作就会非常愉快,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三、能力

1、了解家长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了解家长的性格、特长,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根据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我们对待家长的态度要热情,如果遇到不尊重老师的家长,您可以这样说“请问您是哪位孩子的家长?为了您的孩子,请说话礼貌些。”

2、倾听和分析能力。倾听既能给自己留有思考的余地,又能仔细分析家长的要求;既让家长受到尊重,又解决了问题;既能体现教师的修养,又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

3、换位思考能力。假如孩子出现了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不是老师,我是这位孩子的父母,心情会怎么样?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往往很多问题会很容易解决。

4、沟通交流能力。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长处,多从正面入手,稳定家长的情绪;然后切入正题,交流孩子的不足,谈问题时,要就事论事,不要笼统,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进而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家长交流如何帮助孩子改正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

5、专业指导能力。在教育幼儿方面,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远远超过家长。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向家长介绍先进的育儿理念,做教育孩子的引领者,帮助家长分析并解决幼儿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改善育儿行为、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在诚心诚意的引领和指导中,成为家长的良师益友。

6、综合策略的能力。对待班内的“问题家长”与他们沟通如同组织幼儿活动一样,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策划。在沟通前,教师要认真梳理,明确沟通的目的,找出沟通的切入点,与幼儿父、母进行双重沟通交流。

加强家园联系

为了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卫生保健及安全工作,我园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宣传等形式开展一系列的家长活动,加强家园合作,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及常用卫生保健知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每位家长懂得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我们号召家长搞好卫生消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共同抵抗疾病;采用多种形式从多方面地开展健康教育,让大家掌握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定期向家长、教师、幼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利用家园联系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生活、卫生、健康状况,家园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特别需要家长的配合,在这次患病期间我班有个别家长虽然发现幼儿患病,但却说病不要紧仍然送孩子到幼儿园;有的家长把手足口足症状当成口腔溃疡或是过敏,不仅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还会使其他幼儿被病情感染。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异常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并主动要求在家隔离,把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法提供给我们,帮助其他幼儿恢复、预防。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班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患病幼儿很快得到了治疗。

教师在班级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善于与不同家长沟通,那么如何与他们沟通呢? 在这里将这些家长分为这几种不同的类型:通情达理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对孩子迁就溺爱的、对孩子的教育全权

移交型的 这四种。

一、面对通情达理的家长,要“单刀直入”。通情达理的家长往往素质高,有修养,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对这样的家长可以采用“单刀直入”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单刀直入”就是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地说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他挺聪明,各方面表现的也不错,但做事情比较慢,他的父母学历比较高,为人正直,很明事理。我就直言不讳地说出他们孩子的不足之处,我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在孩子做事情之前先提要求并

要限定时间,再有就是多鼓励,一有进步马上表扬。家长按照我的意见去做以后,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做事情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二、面对期望过高的家长,要“曲径通幽”。咱们首先看期望值过高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是怎样的?他们一般对子女期望值很高,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通常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如:小班的孩子就让他学加减法、中班的孩子学拼音钢琴等一些特色课程,而且信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却不能够全面了解他们孩子心理、身体、学习、思想等方面的特点。蒙氏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只能学习与他的心智水平相符的东西,如果超出他的水平,就算当时记住了,过后也还是会忘的。而这些家长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期望值不符或者相差太远时,就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教育,或者对教师的教育方法进行大加评论或指责。面对这样的家长,就要采取“曲径通幽”的方法和他们交流。“曲径通幽”的表面意思是指 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在这里就是指委婉地说出家长在成才观、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达成共识后,用最好的 方法教育他们的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很多独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一个“小皇帝”,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因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们都会非常留意,说不定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希望能供大家参考一下。(可摘抄在政治笔记上)首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八项:

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面谈、电话、短信)。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家园联系栏目里的内容。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当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先请医务室孙医生诊断处理一下,再电话 通知家长)。

7、保护家长、幼儿的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其次,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时,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教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教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教师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孩子要客观如实。

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5、语言务求得体和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身为人民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也应该为人师表。得体的称呼,使对方一听称呼就有一种相知感,从而产生亲切感,缩短交流双方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础。教师得体的语言,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所谓语言得体,最主要的是与职业身份、与场合、与交流的对象,与解决的问题得体。谦虚、中肯、客观,掌握好分寸、语气,不夸大,不缩小,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力所不能及的话;还要讲话要温和,不用过激词语,不摆逼人气势,语气诚恳等等。

6、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教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愉快地与教师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要注意了解各种忌语,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篇五:新教师培训讲稿

幼儿园新教师试用期第六阶段培训讲稿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家长工作指导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management of kindergarten classroom)班级管理又称班级经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班级管理认为凡班级教师进行的一切活动都称为班级管理。狭义的班级管理是指为了完成园所的教育目的及各项教育活动并使其能够顺利进行,而将班级的人、事、物等各项条件作一种整顿、改善与处理。一般说来,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过程协调班集体内外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以达到高效率实现保育和教育目的的综合性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了几层意思:①班级管理是由人去实施的,即管理的主体是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②班级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环节来实施的。③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不同管理活动的对象不同,可以是人或任何其他因素的综合。

(一)、工作环节

班级管理工作可分为4个环节:

1、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计划是确定行动的纲领和方案,促使行为趋向于目标的管理活动。它是一种预先的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定目

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了解孩子的实际状况是我们制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2、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班级工作计划制定得再好,也只是文字性的东西。计划和结果之间还需要组织与实施。组织是指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实施即实行。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是指将班级中的教师、幼儿、材料、物品、空间、时间等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加以实行

3、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检查与计划调整。检查是对计划的检查,根据计划实施的情况对预先制定的计划进行调整。

4、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总结是管理过程的终结。它对班级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发现成绩和缺点,总结经验和教训。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以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这4个环节是互为条件的,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落实与实施。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链。每一次新计划的目标都比上一个计划目标水平提高。如此不断循环,最终促进幼儿园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管理原则

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班级管理原则是对班级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性行为准则。它对班级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践证明,主体性原则、整体性

原则、参与性原则和高效性原则是班级管理中最基本的四大原则。

1、主体性原则。指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引导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教师充分投入地从事班级管理工作,能从自己所在班级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管理策略和方案,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协调班内的多种因素。在提高班级管理成效的同时,幼儿作为学习、游戏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和确立,使教师作为管理者的主体性与幼儿作为学习和游戏者的主体性相结合。

2、整体性原则。指班级管理应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整体性原则保证了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确保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参与性原则。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开展有益的活动。

4、高效性原则。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

(三)、管理模式

幼儿园班级集体中一般由二三十个幼儿一起生活、学习和娱乐,他们虽然具有相同的年龄特征,但各自的个性、晶质、生活经验和能力却是多种多样的。要保证集体中每个幼儿自觉地接受生活教育管

理,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规和知识技能,从而达到幼儿园保教目标,保教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方法。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每个保教人员基本的工作技能。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存在一些基本的方法模式,常可归纳为以下5种:

1、规则引导法。指用规则引导幼儿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确保幼儿自身安全并不危及他人的一种管理方法。

2、情感沟通法。指通过激发和利用师生间或幼儿间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幼儿园孩子情感较成人外露,易受暗示和感染,所以教师很容易把握幼儿的情感特点,容易从幼儿情感着手,对幼儿的行为加以影响和 引导,以达到管理的目的。另外,幼儿的情感伴随幼儿身心活动的全过程。所以,情感沟通法可以辐射到幼儿的全部生活、教育、游戏活动中去。它既能加强对幼儿的管理,又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3、互动指导法。指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班级活动的本质是由幼儿参与的,同指向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即班级活动过程就是由幼儿不同对象互动的过程。因此,指导幼儿主动地、积极地、有效地同他人交往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4、榜样激励法。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目的的方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爱模仿、易受暗示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利用具体的健康形象和成功的行为做示范,来引导和规范幼儿的行为。

5、目标指引法。指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从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引导幼儿自觉识别行为正误是目标指引法的基本特点。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

当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携手并进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从三方面解读家园共育

(一)、什么是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它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幼儿园教育。

篇2:幼儿园家长培训工作计划

很多家长可能一向忽视了这一点,总觉得这在幼儿园阶段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于迟到的孩子来说,长此以往不仅仅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还会因为晚睡晚起、作息时间不规律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迟到也会打断并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如果您是不习惯按时接孩子离园的家长,那么请仔细想一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时间。一般状况下,老师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师上班要更早),晚上五点半或六点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睡,孩子睡着之后,老师还要进行一些环境布置和案头上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中午时间所无法完成的。

所以,如果你能够按时把孩子接走,老师或许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不少工作,然后按时下班,多一点时间与自己的亲人和孩子相聚。事实上,这不仅仅仅是配合和尊重幼儿园作息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还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会儿,每一天都有一段完美的亲子时光,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当然,如果确实有意外状况,偶尔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并说声“谢谢”!

篇3:幼儿园家长工作浅析

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是一种以推动幼儿园与家长双向沟通为途径, 采用多种沟通渠道, 实现家园互育, 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行幼儿教育制度。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这项规定赋予了家长工作全新的内涵——家园共育。家园共育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互动的体现, 在新型的“家园”关系中, 家长也必须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中, 这样既能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 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幼儿园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以幼儿园教育为主要阵地, 在教学规范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提高, 实现管理规范化, 教研科学化, 沟通平常化, 并努力实现培育幼儿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 要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为两翼, 积极打造高效优质的培育环境, 努力做好家长工作,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重视与家长的共同合作教学, 形成合力。

二、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性

1.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家长工作的目的与任务。搞好家长工作, 只是促进幼儿园工作更好开展、推动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经途径, 因此, 无论是家园互育, 还是家园合作, 都是为了充分开发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整合资源, 更好地推动幼儿与教育的工作。但是, 家庭资源并非都是完美和齐全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庭教育合作之前, 必须对每个儿童的家庭都有一定的了解,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针对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 进行全面研究与调查, 将家庭资源中的积极、合理因素有效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

2.与家长的平等沟通、无差别对话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基础。幼儿家长的职业千差万别, 有的可能家境相对富裕, 有的家长可能是工人、农民, 还有许多不同的蓝领白领金领。由于工作上的差别, 或者是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的差别, 每位家长对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就不能达成统一的共识。许多幼儿教师会有家长出身的观念差别, 遇到家境好的家长就认真讲解对待, 遇到家境差的家长就潦草应付了事。这种现象是必须要杜绝的。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必须需要抛除身价观念, 要开展平等的对话方式, 对待每一位家长都一视同仁。

3.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打造家园共育新局面。幼儿的学习状态、水平等并不是在单一状态下完成的, 这需要诸多因素的合理建构。也就是说, 只有老师和家长之间能够相互帮助, 互动完成幼儿成长环境的构建, 才能使幼儿成长状态达到最好水平。这也就是说, 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培育计划, 要协助老师主动完成幼儿教学任务。这样才是实现根本目标的关键。

三、做好家长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办好家长园地, 制定计划以及注意事项使家长更加详细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幼儿园通常划分为大、中、小班, 每个班按照年龄段和人数的不同还要再划分一班、二班。分班工作的细化有利于每个负责班级的老师可以更加详细地做好家长工作。每个班级的老师要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本班的学期总计划, 然后再根据总计划制定出月计划、周计划。制定好以后, 要先跟各位家长联系, 并确保计划发送到每一位的家长手中, 然后接收他们的意见与反馈。同时, 在班级教室外, 教师应组织幼儿制作家长园地的板报, 并根据每个孩子的表现情况将孩子们的状态都呈现在板报上。有其他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定期发放一些育儿经验与知识, 并组织开展一些在课堂上的家长与儿童互动的活动, 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生活状态。

2.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有些家长并不乐于参与课堂上的互动活动, 这就大大减少了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机会, 这样也不利于家长工作的开展。对于那些只有在接送时间才能见到的家长们而言, 幼儿教师必须持有每位家长的联系方式, 在非工作时间单独与其探讨幼儿成长的近况与教育方法。有些家长对老师布置给家长与孩子的作业不配合, 甚至认为这些是无用功,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不放心, 无法“放手”, 孩子在家中仍然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种极端的漠视和保护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老师应经常与家长们沟通, 引导家长对幼儿教育采取端正的心态, 能够共同讨论教育方法, 相互取经, 也能够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3.幼儿教师应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以面对复杂的家长工作。要想做好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幼儿教师必须拥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和过硬的教育素养。对待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幼儿园的家长, 幼儿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 向这样的家长灌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并时常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亲自活动。对待过度保护孩子、将孩子捧为“掌中宝”的家长, 幼儿教师也应该疏导家长的紧张心态, 让家长了解到孩子“不经磨难就不会长大”的道理。同时, 老师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用更加宽容、积极、包容的心态来迎接家长工作中面对的难题和挑战, 并树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让家长在配合幼儿园教育的同时, 更要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作为幼儿成长的主导,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是现行有效的一项幼儿园基本工作。这项工作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的分析和解读, 探讨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相关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为更好地实现幼儿园家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工作,家园互育

参考文献

[1]付小平.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06) :30-35.

篇4:亲历美国幼儿园的家长培训

可一到幼儿园,我就大吃一惊。幼儿园的大厅变成了“写字楼”,每位家长坐在一个临时搭起的独立空间里,好像要重新参加一次高考一样。

美国园长是一位可爱的老太太,她向我们介绍了“游戏规则”:从此刻起,所有的家长都被当成孩子对待。培训的方式是该机构中小学通用的自修模式——每人的桌上放着两面国旗和一本资料(通常孩子们每学期需学完12本资料)。今天为家长们特制的资料内容是对该教育机构的介绍,每一段内容之后都有填空题要做,做好后还有相关测试。

园长俏皮地挤着眼睛告诉我们:“每通过一次测试,都会得到校园货币的奖励,你可以用这些货币在校园杂货屋里选购自己喜欢的礼物。”

我觉得这个很刺激。

我在国内好歹也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我暗下决心,这次在美国佬的地盘上,我一定要展示中国家长的雄风。

接着,助教讲了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当你读完一段内容,并做好填空题之后,要核对答案。这时候你要举起A旗,请老师过目你做过的内容。经老师许可后,你可以走到核对台自己核对答案,如果错误,要回去改正,再举旗,得到允许后再去核对……(这听起来很麻烦,但可以保持教室的安静和秩序。)

2.无论何时你离开座位的时候,都要举起A旗。当你要进行小测验的时候,要举起B旗,征得老师的同意,才能进行测试。

3.要把习题册放回原位,椅子放回原位,等等。如果违反规则,就会得到一张黑牌。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做题,对这些规则充耳不闻。

老外的填空题很简单,我们在国内已经习惯了“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的英语应试方法。所以,我迅速完成了第一个部分的填空。想去核对答案的时候,我举起了旗子。

让我意外的是,老师罚了我一张黑牌。“举错旗子了,你应该慢一点。”老师毫不客气地说。我心里很郁闷,要是在国内,只要你做得又快又好,谁都不介意你在小细节上犯错。但是,在这里,老师们用严苛的黑牌告诉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当我举对旗子,终于可以再次核对答案的时候,我又吃了一张黑牌——因为我起身的时候没有把椅子放回原位。当我迅速改正后,美国园长笑眯眯地递过来一张10元的校园货币,还冲我竖起了大拇指,我顿时心花怒放——原来,改正错误还可以赚钱啊!——在我们中国教育者的理念中,犯错之后进行改正是理所当然的,而美国教育者们却在仔细观察孩子们犯错后的改变,并给予夸张的奖励。

我开始核对答案,很快我又犯了几个错误:“写圈还是画叉”,“用红笔还是黑笔”……面对这类细节问题,火眼金睛的老师们毫不客气地罚了我黑牌。我越急越出错,最后园长耐心地跟我说:“慢一点,享受这个过程。”

环顾四周,我发现不少家长正在从容地阅读第一页。看起来,他们非常享受这个阅读的过程,有条不紊地换旗和对答案。

坐下后来个深呼吸,我开始反思:我的窘态多少反映了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功利心,我们让孩子快一点,速成一点,多学一点,拿到证书或考出好成绩。但是,我们忽略了孩子在过程中是否幸福,是否学会了尊重并且恪守规则。

接下来,我又犯规了。

当我想做小测试的时候,老师迟迟没有过来。此前老师在规则中已说明,老师人手不足,请家长举旗后耐心等待。

我想反正等着也是浪费时间,不如继续往后做……

可令我郁闷的是,当老师发现我超前做题的时候,非但没有表扬我,反而要求我把刚做的题全部擦掉,等测试结束后再做一次。

这张黑牌也让我想了很多:我们中国家长常常教育孩子不要浪费时间,要见缝插针地学习,尽量超前学习……美国的教育者却认为学习是分阶段、讲次序的,只有在测试证明你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仔细琢磨一下,他们的理念未必没有道理:国内很多的补课都是提前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基础差的孩子囫囵吞枣,基础好的孩子学过之后便在学校再学的时候浪费时间,可家长们却乐此不疲,用这种超前学习来塞满孩子们的寒暑假。

我儿子所在的这个美国教育体系,是不允许孩子“越界学习”的——假如孩子在一个阶段的测试没有达到80分,他们会让孩子重新学习这个阶段的另一本资料,直到他的基础完全打牢为止。虽然,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极高的师生比和教育体系的支持,在国内大多数学校很难实现,但是我觉得,这种看重基础、不求速成的思维模式,值得国内教育者们借鉴。

亲历孩子们的学习模式之后,我心生疑问,请教园长:第一,孩子在核对标准答案时作弊,怎么办?这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样的模式想钻空子太容易了。

园长说:“教育的核心就是塑造孩子诚信的品格。完全被监控的环境是为犯人而非为孩子设计的。把孩子放在一个有可能作弊的环境中,正如上帝将亚当和夏娃放在伊甸园中一样,他们可以自己选择生命树和分辨善恶树,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充分相信孩子是诚信和正直的,赋予他们相应的空间和自由。学校监控后果,教孩子负责任。假如孩子在得知规则之后作弊被发现,那么他可能会受到退学等严肃处理。”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是否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这种模式?

园长说:“来参加我们培训的家长各不相同,当你已经完成这本资料的时候,有些家长才做了一半。孩子们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千差万别。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并不贬斥慢者和弱者。今天那些最后完成测试的家长们会得到额外的校园货币,也许比你们这些聪明敏捷的家长得到的还要多。我们的教育在于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除了与自己的过去相对比,我们从不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更不会给他们贴标签。所以,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模式,甚至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也会学得很有信心,并在某方面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陆陆续续地,家长们都完成了学习。果然,最后完成的家长们得到了更多的奖励。老师说,这是奖励他们不懈努力、没有放弃的好品格。在接下来的校园杂货屋选购中,大家都很开心。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亚裔家长面对那么多礼物的时候,都在计算应该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己手里的“货币”,甚至有的家长和扮演售货员的老师讨价还价。美国家长往往只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然后说:“我的货币还有剩余,你们谁要啊?”这真是两种文化的典型差异——独享与分享的思维模式,在家长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怪不得学校会如此看重对家长们的培训: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家长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理念没有随孩子的成长而更新,那么即使孩子在异国全新的文化环境中,依旧摆脱不了旧有的文化桎梏和家庭阴影。

我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抛砖引玉——我觉得,并非将孩子送出国就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唯有家长不断反思,开阔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寻找信仰根基,才能教育出与世界接轨的好孩子。以品格培养品格,用生命传递生命,家庭教育才有出路。

【编辑:冯士军】

篇5:幼儿园家长培训材料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应该站在一条阵线上。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你多多用心。

1、学习教育知识,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教育子女也是一门学问。乐善耀说,父母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不仅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终生学习者,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怎样为了父母。

A、转变观念

许多以往被主伙是真理的教育观念,现在已经被证明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家长急需学习新的正确的知识,及时改变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B、转变教育行为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进行反思、体验和观察。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家长要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突破教育方式。

2、注意情绪控制,当孩子在场时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就很容易发生争执。固执己见的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很重要了。

当你认为对方不对时,最好能够心平气和地商量。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最好暂时避开,等事后再好好交换意见。

3、有意识做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做一个约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一旦发生教育不一致的情况时,先把孩子带上的地方,然后,两人再沟通,如果仍不能达成一致,可以请教专家。

4、用实际情况谫对方

当一方不能用“道理”来说服对方时,就让事实来说话吧。

要增加说明力,生动的事例是不可缺少的。平时要多看看书,多收集幼儿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也可以在你们都熟悉的范围内多留叫不出名字来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如何面对调皮的孩子,家长该做什幺呢?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面对孩子,父母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总有一个方法会见效的!选择玩具。比如大皮球,让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们长时间的压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乐化解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即使再凶猛的野兽都会为音乐所软化。

接触大自然。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去一些环境能吸引孩子兴趣的地方,用外界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环境中放风筝、荡秋千或是踢踢足球,户外活动可以让小宝宝彻底地释放所有的精力。

让调皮的孩子多多动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制作他最爱吃的巧克力饼干,当他发现将所有准备的食物混合,竟如同变魔术般地变成美味的饼干时,可是会大大地引起他的兴趣,借此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

带着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场,他会很兴奋地帮你推着购物车,帮父母算帐,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来说,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这样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又起到培养良好情绪的效果。

如果上述的方法对你和你的小宝宝仍无帮助,你也不必咬牙切齿,在试着用其它方法来应对你家的小调皮时,请试着提醒自己,其实他就是你的翻版喔。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厌学的孩子

1、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避免学习时间过长使孩子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配合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起,对孩子的学习原则上可以指导,但决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责任感和独立性。

3、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疲劳战术,以质取胜。

4、帮助孩子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培养他与小朋友进行交往的能力,改进心理上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

5、对于低能儿童,应该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二、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服务是幼儿发自内心的需要。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的是未来这会的建设者,他不不应光有渊博的知识,更应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对未来的劳动奠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作不灵活,影响了他们的认识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由于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三、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幼儿在独立的基础上创造能力才会不断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注意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故事,以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

四、创造机会,感受挫折,培养幼儿自我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我们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事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成人。这大多是成人娇惯、包办代替的结果。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记取教训而成长起来。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失误。而且通常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要让幼儿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培养孩子的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

让孩子学会博爱

让孩子学会博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让孩子学会自尊自爱,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学会独立,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去爱别人。培养孩子良好的自身修养。

其次,让孩子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家人,爱老师,爱伙伴等等。要培养孩子爱别人的心,懂得去爱,让孩子懂得爱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例如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开展“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收集妈妈的照片,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画妈妈的肖像等等。同时老师还讲妈妈很辛苦地生下宝宝,还要给宝宝做饭、洗衣服、送宝宝来幼儿园。有些孩子马上就说“那妈妈太辛苦了!我要帮助妈妈”于是孩子自发组织“帮妈妈做家务”的活动,让孩子体会爱妈妈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从而学会感谢别人,爱别人。

再次,要让孩子学会爱周围的环境。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让孩子懂得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小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也要有人去关爱它们,多让孩子接触,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大自然。从而去爱大自然。春天一来,带孩子到公园远足踏青,寻找绿色,寻找生命。带孩子们去世界花卉大观园,观看各种植物。包括热带地区,沙漠地区等。认识各种花草蔬菜瓜果。

这就是我们的感恩教育。有一颗博爱的心,让孩子关爱一切生命!

今天我们怎么做家长

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作如下努力:

一、关心孩子,爱孩子爱是人类的无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令孩子感到‘快乐,感到安全,同时也培养、引导着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一个沐浴着父母真诚的爱的孩子,一个热爱父母,也对别人抱有爱心的孩子,永远不会悲观;不会觉得孤独,不会寂寞、傍徨,他们将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间的交往,他们能造就和谐快乐的气氛,给家庭带来幸福。

所谓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必须符合以下的原则:

首先,不论在任何时间都要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情绪、精神。不论你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踌躇满志还是焦头烂额,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得坚持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心他。支持他,你是他坚实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会改变对他的爱,更不会遗弃他。

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认真及时地发现、解答孩子的困惑与疑难,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参与分享他们的快乐。对于欢快中的孩子,父母尽量避免干预,对于伤心的孩子,您绝不可掉以

轻心,即使他一时不愿倾诉,等他平静下来,仍要与他交谈。伤心的孩子最渴望爱。

再次,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教育固然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但应该批评的地方必须批评,只要你说明批评的理由,把握好批评的尺寸与份量,孩子是会接受的。不顾原则无条件的爱不是真爱只是“溺爱”,过分的关心,过分的保护都属此类。

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说到父母要爱孩子,许多人都会齐声赞同,可要他们去了解、理解并尊重孩子,有些人就会不以为然,“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什么”,言下之意就是孩子只是等待父母、老师去灌输知识、经验的空壳。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以及随着环境的变化,他的生理、心理、爱好、需要都有显著的不同与差别。不了解这些,父母的爱多少有点盲目性。有时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孩子的童年期,他的一切行为中最为强烈的动机就是寻求归属感、安全感。像幼婴哭闹的时候,只要抱起他,让他垂直地伏 在胸前,他便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当幼婴被母亲抱起拥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建立了一种“胸对胸”的接触。这是人类所有身体接触中,最具安抚功能的一种。其次,幼婴在未能蹲坐或直立步行之前,对于“空间”的感觉限于平卧的平面。一旦身体在直立状态下,幼婴本能地对四周的环境作出更敏锐的注视及留意。他们之所以变得安静,是由于整个精神都集中于适应“直立”位臵带来的新奇经验。这个时期,孩子渴望父母时时在身旁。

孩子进入青春期阶段(12岁~18岁),特别是在十四岁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进入所谓的“对抗期”,他们不愿听父母的嘱咐、告诫,不愿与父母在一起,而喜欢与同学、与朋友相处。这是因为孩子在同伴之间感觉轻松、自由,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往;可以一块去探索、尝试未知的世界;还可以在遇到麻烦时获得及时的支持。这样的阶段,父母应及时地变化对待孩子的方式,不是予以各式各样的限制,而应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性,帮助他结交品行好的朋友,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想行为在大人看来经常显得幼稚可笑,但是它们与孩子的年龄、意识、思维的发展阶段是吻合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需求及其感情表达方式,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条件予以恰当的指导、引导。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可搞一言堂,只是自己发布命令,不让孩子表达他的意见。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作出判断前,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理由,然后再与孩子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了解、理解、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建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教育孩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威信的领导对部下有一种感召力,同样,有威信的父母也会对子女产生一种感召力。

有威信的父母能使子女在心理上对其产生敬佩、信赖;在行为上暗暗地学习、效仿;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难题时,他也会敞开心扉,从父母那儿获得支持与力量。显然,有威信的父母对教育好孩子极其有利。

父母威信的确立并非易事。孩子对父母威信的认可不是取决于一时一地一事,而是取决于父母的全部生活、行为与工作,取决于他们的思想、感情、习惯、兴趣、爱好、志向及他人的关系,只有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能成为榜样,父母才会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父母要树立威信并保持威信,除了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对事业不倦的追求和以身作则、言行合一的行为准则外,还得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开拓视野,踏上时代的节拍。父母要孩子发奋读书,而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求新知,孩子问起来一问三不知,这样的父母不可能成为威信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冠冕堂皇的一套,在孩子背后又干着另一套,岂不知孩子的眼睛是异常敏锐的,虚伪最令他们憎恨,这样的父母即使取得威信于一时,但绝不会保持多久。

父母的威信还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充满生机的。富于感情的,孩子会受到感染,从而易于接受父母的爱并对父母充满爱心。反之,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充满矛盾冲突,孩子就会产生怀疑,并进而失去信赖,威信亦自无从树立。

今天的孩子比我们的过去更聪明,今天的孩子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今天做父母很不容易。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要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法和孩子谈话。

安全教育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防止玩火。孩子是不宜进入厨房的,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引火物决不能让孩子去玩弄。教育孩子玩鞭炮和焰火时要特别小心,禁止过小的孩子玩这些东西。让孩子懂得玩火的危害性。

②不要玩水。教育孩子不要扭动自来水开关。在湖、河边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带,决不要乱跑乱蹦,以免失足误入水中。

③不要玩电。嘱咐孩子不能去触摸和玩耍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不能摸电插座。

④不要让孩子随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锐器物当作玩具。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刀、剪等用具。

⑤避免运动受伤。孩子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他们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教育孩子不做危险性游戏。

①上街安全教育。教育小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和大人一起上街父母要带好孩子,指点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②防止异物入体。教育孩子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

③教育大一点的孩子,使它们懂得登高的危险。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④要告诫孩子,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因为这样容易扎伤孩子。

⑤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⑥在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放入口内,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⑦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鼻出血的处理

当孩子突然发生鼻出血时,家长不要着慌,应让孩子采取坐位,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的前部,以压住鼻腔易出血区,这里要注意的是捏住整个鼻子的前部而不是鼻尖,这样才能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同时让孩子低头、张口呼吸,不让血流到嗓子里或咽下。压迫3分钟左右血液凝固,流血可停止。若家中有消毒棉花或脱脂棉,可将棉花作成片状,放入鼻腔,再用手指压迫,在棉花上放少许1%麻黄素液,可使这种压迫方法更有效。在压迫的同时,用手接冷水拍一拍前额部或颈后部,可使鼻腔血管收缩,加强止血的效果。反复的鼻子出血或出血不止时,要及时带孩子上医院,检查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及时止血,以免失血过多,引起不良后果。

预防小儿鼻出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要避免碰破易出血区的血管,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孔;有的孩子偏食或挑食,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这会引起维生素C的缺乏,因为孩子发烧时,维生素C的需要量大,所以适当补充C,也可以防止鼻出血。北方冬天和春天天气干燥,屋里暖和有热时,容易因鼻黏膜干燥引起出血,这时屋里可洒些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或用石蜡油等点鼻腔,保持鼻腔黏膜湿润,都可防止鼻子出血。

科学教育孩子

——10种应该避免的教育方法

一、不要贬低孩子

“这个你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这种贬低会损害孩子的自我形象、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不要威胁孩子

“你再在墙上乱画,看我打不打你。”“你再要吃冰淇淋,以后我就不带你出来!”每威胁孩子一次,都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不自在,孩子有时还会恨父母。威胁对孩子的改进行为没多大作用。

三、不要贿赂孩子

“你不乱动东西,我就给你买玩具。”贿赂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四、不要让孩子答应以后怎样

“你答应妈妈睡觉时不吵!”可是孩子没有记性,一会儿又吵又闹,弄得母亲又生气又伤心。

五、不要过分照顾孩子

过分照顾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你自己做不了什么,我必须在你旁边事情才能做成。孩子能做的不要替他做。

六、给孩子讲解不要罗嗦

讲个没完,孩子可能没兴趣,也记不得那么多。讲得不好,孩子会“越听越糊涂”!

七、不要过分纵容孩子

惯坏孩子再来做,孩子不容易教好。

八、不要使用不适合年龄的规矩

不要用小学生的某些规矩来对待幼儿。

九、不要使用不致的规矩

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在家里,家长要一致要要与配偶或长辈保持一致,自己又要前后一致。

十、不要盲目的服从

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如“我要看电视”、“我要喝水”,父母如果立即满足,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的品德。

幼儿园家长行为规范

1、讲文明、讲礼貌。接送幼儿时衣冠整齐、干净、不穿拖鞋、睡衣裤,尊重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2、自觉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接送幼儿。

3、不在园内吸烟,爱护幼儿园的绿化及公物。

4、利用接送幼儿时机,主动与教师交流幼儿生活、学习情况,家园共同配合,共同教育。

5、孩子不溺爱、不护短、不打骂、尊重孩子、正确引导。

6、家长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有意见做到互相谅解,不在园内争吵。

7、尊重科学,热爱学习,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家长形象。

在饮食上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家庭成员的以身作则所起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身教重于言教,如有的家长喜欢将自己对食物的爱好(不管是否科学)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不爱吃的食物就不购买,自己不吃也不让孩子尝;自认为营养好,味道好的食物,孩子要吃多少都不加限制。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就易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这样就会因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剩而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为人父母者,应不断学习一些营养知识及育儿方法,在言行上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孩子,要了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能吃多种食物。

耕耘勤奋

斯蒂芬〃金是国际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他在一年的每一天里都几呼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即使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在一年之中,他只给自己三天的休息时间,其余每一天都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勤奋不仅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大富翁,而且勤奋给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枯躁乏味,心浮气燥,进儿有想放弃勤奋学习的念头。此时,何不这样对自己说:高心也要学,不想学也要学,那为什么不做个快乐勤奋的读书人呢?其实,常时间单调无趣的学习可以让人在苦累达到极限之时超越自我,培养人的坚忍不拔、刚毅成稳的个性,而且勤奋可以决定生命的品质,塑造自己的人生境界。同时,当你一旦沉迷书中时,你会发现读书犹如品尝最芬芳甘甜的花蜜,春风化雨、澡雪精神、洁静内心,给人带来如啖如饴的精神享受。

学习主动为金,刻苦为银,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问渠那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应立足于课内,巩固于课外,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篇6:家长幼儿园沟通之培训心得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老师的告诫我的那句话:要做好一位幼儿教师,必须要扮演三种角色,朋友,老师和妈妈。最后一种角色是最重要的。要发自肺腑的去爱孩子,很爱很爱孩子。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最值得骄傲的事。可以爱那么多的孩子,可以得到那么多孩子的爱。

上一篇: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下一篇:团队精神合作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