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会信

2024-05-03

浸会信(共11篇)

篇1:浸会信

尊敬的浸会大学校董:

我很高兴推荐我熟悉并深深了解的李军同学就读于贵校。李军同学毕业于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一百年前,由美国耶鲁大学创办的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年名校。全面发展,名动三湘的雅礼中学,尤其以其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特色的英语教学、丰富的社团活动,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优秀学子可谓灿若星河。李军同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本人目睹了李军同学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全部成长历程,曾多次担任他的英语老师和教育成长咨询老师,通过与他的课内外互动交流,对其优秀的英文水平、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印象深刻。

李军同学是一个热情、礼貌、积极上进、具有很大潜力的`年轻人。在英语特色、省级重点的雅礼中学度过的初、高中六年中,构建了他丰富的知识结构,养成了他良好的英语素养,培养了他的坚韧和自信。在中学阶段,李军同学勤奋好学、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各门功课非常优秀,尤其以其丰富的生物学科知识和熟练的英语会话水平见长。他还积极参与各类生物学科的学术活动,表现出了对于生物学科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善于合作的优秀品质。同时,李军同学热衷于集体文化活动,曾多次担任雅礼中学英语演讲比赛主持人;从初一至高三,历任生物科目课代表。辛勤的学习使他获得了累累硕果:曾多次荣获校生物竞赛一等奖、荣获长沙市英语作文竞赛一等奖、校高中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等。

鉴于李军同学对于生物学科的孜孜渴望、他本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以及他本人的求知愿望,我慎重推荐他报考贵校“应用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作为他的终生奋斗志向。

**大学教授:

201x年5月18日

篇2:浸会信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网站-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重点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全景地图: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历年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报考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气校友:

篇3:香港浸会大学培训总结与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进行, 这是香港最早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中医药教育机构, 一向积极推动中医药在教学、研究、医疗服务及科技开发等范畴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是香港最具综合实力的中医药教研机构。培训期间, 我还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听课学习。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以承担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为重任, 多年来致力于栽培既能谙熟中医理论, 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中医师, 为香港培育了一批有学养、有医德、有使命感的中医人才。培训期间重点学习了《针灸治疗学》、《骨伤推拿学》专业知识课, 同时还旁听了《温病学》、《内经》等基础学课, 并积极参与了相关的学术讲座。在这一个月的培训生活中, 我的感受很多, 收获也很大, 以下从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次培训。

一、教学师资方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教师多由内地中医药大学毕业, 有比较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 同时多数人又有国外受教育的经历, 因而又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且多数人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 故能很好的将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与现代化的香港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也能将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观点等知识引入传统的中医药, 更能发挥两者的优势, 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点。

二、教学课程方面

《针灸治疗学》、《骨伤推拿学》是两门综合性的课程, 为临床学科。基于香港的历史背景, 跌打为其传统强项, 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因而骨伤、推拿在这里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课程由两个老师分上, 虽有少许偏重, 但都倾向于骨伤, 对传统推拿手法有讲述, 但是对与正骨类手法有联系的知识进行重点关注, 突出了中医的“因地制宜”特色。《针灸治疗学》的讲授紧扣医师执照考试大纲进行, 因地处香港, 针灸传统刺灸法的水针疗法禁止使用, 放血疗法等均很少大范围使用, 多用到毫针、灸法、电针。由于受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岭南学派的影响比较大, 且地域、气候基本相同, 我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 了解了一些特色的疗法, 如:腹针疗法、靳三针等, 同时对香港本地的医师执照考试题型、范围与侧重点有了初步了解。此外, 其他基础学科如《温病学》、《内经》的旁听学习, 也加强了我对香港本地医师执照考试题型、范围与侧重点的了解, 进一步认识了香港与内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异同, 有助于本校港澳学生的教学。

三、教学方式方面

虽然一直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 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但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真正实施这一点。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学习的一个月中, 我见证了其有机的结合, 收获颇丰。从第一天涂丰博士“批判式”教学方式的展示到后来的日常教育, 学生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每次展示的主题都是老师预定, 但是在学生的教授过程中均有学生自主观点的体现, 并不是完全照搬教材或其他参考书, 且会在其他同学讲授结束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课程中, 每个学生都必须讲授, 老师会最后指正或点评, 同时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给出评分。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一种领路人的角色, 以前学过的内容只是提及, 绝不啰嗦, 重点在自己领域里的新内容。今后, 我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课堂方面

香港的大学课堂是比较自由的, 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授, 向其提问;可以当场使用现代化电子工具查阅老师讲授的内容, 予以反驳或疑问。最有特色的是语言的多样性, 每一趟课, 都是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集合。其实这种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老师的课堂有吸引力、凝聚力, 内容要有精确率, 知识要有深度和广度以及要有语言的及时使用能力。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内经》讨论课堂, 虽然是研究生的课堂, 但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大学学历均与医学无关, 课堂全程由学生掌控。老师的理念是既然是讨论课, 就无关对错, 只是认识的探讨。这种讨论课对老师知识面的广度与宽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非专业的知识。通过这次讨论课, 我真正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 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五、学习氛围方面

相对于课堂学习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里的图书馆、食堂、教室, 乃至校园里休息的长凳上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或学习, 学习氛围浓厚。通过对比, 我认为内地教育培养的学生比较缺乏活力。相比较内地学生的含蓄, 香港学生显得自信和自然, 在课堂上体现得较为充分。这也许跟香港学生一直以来的教育背景分不开, 希望以后能把这种氛围融入到内地的教育中。

六、科研方面

因为大多数老师有比较深厚的科研背景, 因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科研也是卓有成就的, 学院拥有本港最大的中医药教研队伍, 研究实力雄厚。学院已经建立了高水准的中医药研究实验室, 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 研究水准居于国际同类研究前列。许多高水准的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发表, 另有多项研究分别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的授权专利。香港的中医药指南的制定就是由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完成, 其思维为在既有指南的基础上, 集合文献证据和数据挖掘支持, 香港本地中医师的意见共同完成。在针灸方面, 本院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对痛症的治疗和针灸疗效临床验证等方面, 很遗憾最近没有相关的动物实验。中医药学院的实验室也是规模比较完善的, 具备神经电生理、蛋白组、代谢组等高等实验设备和技术, 期间还请到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会长进行了“针灸治疗机理的探讨及其临床”学术讲座, 每月均有学术论坛, 也有对外的国医大师经验分享等。

七、教师风范方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教师衣着得体, 态度和蔼,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了解学生, 理解学生, 赏识学生。心理学家曾说过,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 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 技能去影响学生, 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 言传身教, 良好的情绪与健康, 成熟的性格去感染学生。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老师们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在仪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方面都为学生树立了楷模。

八、社区服务方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致力于社区服务, 《骨伤推拿学》的老师们将社区的老人请进课堂, 让学生自主给老人诊断、诊查、治疗, 老师在旁指导、勘误, 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临床之前熟练了临床的流程, 同时也让社区的老人得到了帮助, 可谓一举多得。同时, 《针灸治疗学》课程的老师们联合狮子会的服务人员, 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社区义诊活动。老师联合学生走进社区, 不但为社区的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医学上的帮助, 同时还制作了一些针灸、推拿等保健方面的小册子, 这既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宣传, 使之深入民心, 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处理中医针灸常见病的病种, 学有所用, 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与信心。

九、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 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 细心周到地接待和安排我们的工作与住宿, 带我们熟悉校区, 参观中医药学院的中药陈列馆、中医药博物馆、浸会善衡学院等, 还贴心的为我们介绍周边可以体会的民俗地点, 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浸会中医药人的热情。

十、结语

培训所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已经结束了, 时间过的真快, 刚到学校时候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转眼间就要离开了。一个月时间不短, 我在这里不仅仅学习到了知识, 还交到了很多朋友, 认识了这里的同行, 开阔了眼界。离开这里的学校, 离开这里的朋友与老师, 有着不舍, 更多的是我们都应当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 兢兢业业地工作, 去用我们在这里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面对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 尽最大的努力把技能和业务学得更扎实。

摘要: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 互通有无, 能更好地促进本职工作的进行。本文主要在教学师资、教学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课堂、学习氛围、科研及生活方面总结了学习中个人的心得与体会, 同时也希望将所学用于以后的工作, 尽最大的努力扎实技能和业务。

篇4:浸会信

所以,浸大最吸引我的并不在它的规模,而在于它的文化。浸大校名中,“浸会”二字(英文Baptist)在圣经里意为“施行浸礼”。作为一所有着基督教背景的学府,浸大一直将“全人关怀”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这座大都市里弥足珍贵。因为一提起香港,人们总会将它和“物质化、商业至上、人际关系疏离”联系在一起,掩藏在旺角和兰桂坊繁华的霓虹背后,这个都市缺少一种人文关怀和集体回忆,而全人关怀,则是一种对每一个个体的心灵与成长的关爱,能够令你在群体的生活中收获温暖与快乐。

全人关怀,是对学生在学科、品德及思考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这一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浸大的方方面面。香港人追求高效率和快节奏的生活,教育上也如此。香港很多学校,学生一进校就直接开设专业课程。但在浸大,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通才教育上的。据了解,浸大会向内地生提供一年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语文、学习方法及认识香港等,帮助内地生适应香港社会。基础课程除部分理论知识外,更多是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香港社会,最近几年,工商管理学院还开始推动一个发掘学生潜能项目。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在进校的时候,老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激励、哪些方面需要提高,随后,专职教师会根据学校的资源和外部资源,推荐和安排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开发学生潜能,弥补缺乏的能力。毕业的时候,学生除了得到学历证明,还会得到一份参加社会活动的记录以及能力提升证明。

浸大的“全人教育”不仅在校内的课程设置上有所体现,也将视角逐渐延伸到了校外。刚来香港的时候,我很担心自己没有办法融入当地的文化和习惯,吃不惯这里肉多菜少的饮食,听不懂香港同学快速流利的粤语,跟不上教授英语教学的节奏……但是在浸大,学校为帮助我们尽快适应香港的生活环境,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亲善家庭”。所谓的“亲善家庭”就是学校每年从校内教职员工及社会人士中招募接待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接待3至4位内地学生,帮助内地生尽快熟悉香港的生活。我的“爸爸妈妈”周末或者节假日,总是盛情邀请我去家中做客,并带我参加他们的朋友聚会或者家庭聚会,俨然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家中一员。在亲善家庭生活的那段时间,我学会了用粤语跟人交流,喜欢上了港式的餐饮,熟悉了香港的路况。这在与我同行的其他大学内地生中,恐怕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吧。

细节浸大

最安全的学校

有人戏称浸大是世上最“安全”的校园,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着火了有消防局(挨着学生宿舍)、面临险情有军营(九龙东军营)、重病昏迷有医院(浸会医院)、就算到了2012还有上帝罩着!”

全港第一的学院

篇5:香港浸会大学怎么样?

该院于创办初期只开设外国文学系、社会学系、数理学系、土木工程学系及工商管理学系的文凭课程。由1986年开始,该院开办学位课程。1994年11月,立法局通过有关条例[3],香港浸会学院正式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香港浸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的珠海市合作建立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该校学生毕业后会获颁浸大毕业证书。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视觉艺术院及持续进修学院。

香港浸会大学自创校以来一直增设多项创新课程,以配合香港社会的发展,较著名的包括传理学、中医药学、社会工作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及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等。浸大开办的中国研究、体康管理、欧洲研究、翻译学及人文学等课程,也是香港首创的。

香港浸会大学除此之外,“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幼稚园”(位于九龙塘)和“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位于沙田石门)亦是香港浸会大学的附属机构。

20,香港浸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的珠海市建立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即香港浸会大学珠海校园),学生毕业后获颁浸大毕业证书。

,香港浸会大学取录了9岁的沈诗钧入读数学系学士及硕士课程,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学生。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得了AACSB认证。

篇6:香港浸会大学:历年面试提问摘录

浸大历年面试提问摘录

请问你为何选报香港学校,这意味着放弃内地大学,来到香港你的预期是什么?你到香港读大学是自己决定的吗?如果没有奖学金,你会不会来就读?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对所选专业的了解。

如果见到胡锦涛总书记,你会和他说什么?

你对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何看法啊?.你认为你来港后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篇7: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国际视野 中西兼顾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MBA课程自1994年开办,至今培育毕业生已逾十五届,课程正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些年来,浸大的MBA校友已累积近1,500位。学院以课程和配套搭建学习的平台,用务实的态度致力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员得到最大的帮助。学院不断提升课程的质素,以及加入国际学术交流和中华管理智能等元素,让课程中西兼顾,更具国际视野。这是学院努力的目标: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随着交通以及签证日益便利,我们鼓励内地精英在个人情况许可下报读MBA香港班,与香港同学以及整体国际化的商业环境融和,成就个人未来。MBA香港班分为全日制以及兼读制两种模式,其中全日制课程设有「入学奖」,鼓励优秀学员申请。兼读制则在每周上课两晚,适合深圳地区在职人士或者需要深港两边工作的商业精英。

课程特色

i)国际视野、中西兼顾

浸大MBA课程以国际商贸为主旨,兼重中国商贸(Global Vision China Focus)。课程旨在加强学员的管理技巧、国际商贸知识。课程设计主要鼓励学员将日常工作中所获得的实际经验带入课堂。学员除可接触最新的管理和组织概念外,更可学习运用新的技能和技巧去解决问题及作出决策。

整个课程基本上由学院的全职资深教员教授;根据需要,也会邀请中国及海外的访问学人、商界资深人士担任短期或客座教授。

ii)企业实地考察

除了课堂教授外,学院每年会安排学员到内地、台湾或其它国家进行为期约一星期的企业考察及研究,使学员可以更深入了解大中华的营商环境和机构的运作情况。过往学员曾考察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青岛、大连、武汉、南京、重庆及台湾,并为不同类型的机构作出咨询报告,包括百货公司及零售连锁店、制造业、外贸、高科技及酒店服务业等。

iii)企业行政人员研讨会及管理技巧工作坊

学院亦会定期举办企业行政人员研讨会,邀请商界领袖及著名学者与学员进行最新的交流。学院至今已举办了逾一百五十次企业行政人员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主要围绕经济、管治及营商环境等课题,如「再认识中国」、「破解管理迷思以提升经营绩效」及「完善中国国营企业的公司管治」等。

另外为了加强学员于管理技巧的训练,学院亦举办一系列的工作坊,邀请企业机构顾问讲解有关商业谈判、危机处理、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等课题。

iv)海外交流

学院亦鼓励学员参加海外交流,以开拓个人眼界。学院现与多所海外著名大学及商学院达成合作协议,让学员到有关院校交流。学员于交流期间修毕的学分,可获学院承认。

v)奖学金计划

学院设立了一系列的杰出奖项,以表扬成绩优异的学员。有关奖项包括入学奖、杰出学业奖及杰出学员奖。「入学奖」的目的主要是为提供经济资助予成绩优异的全日制课程申请人,鼓励他们于浸会大学MBA课程继续进修。得奖者可获港币六万元。所有MBA香港班全日制课程的申请人均

可申请入学奖。而「杰出学业奖」是为奖励学员于学业上争取佳绩而设。另外,学院亦设立「杰出学员奖」,目的为鼓励学员均衡发展多方面的才能,包括学术成绩、管理技巧、领袖才能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贡献。

vi)校友网络

由于中港校友及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浸大MBA(香港)旧生会和MBA(中国)校友会已相继在1996年和2004年成立。而MBA(中国)校友会深圳分会亦于2006年成立。藉着各类的文娱康乐、学术及文化活动,以及网页平台,校友可不断扩阔其知识领域及人际网络。

课程查询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香港九龙塘联福道34号永隆银行商学大楼801室 电话 :(852)3411 5557 传真 :(852)3411 5588 电邮 : hkbumba@hkbu.edu.hk 网址 : http://www.hkbu.edu.hk/~mba

篇8: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宣传片文案

一、综合介绍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是香港高等院校中最早提供专业影视教育的学术单位,早于1972年就正式开设了影艺教育课程,系统地推动和发展正规影视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香港影视工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1991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系扩展为香港第一所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也于同年正式成立。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成熟和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全港第一个电影电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硕士课程也于2004年正式开设。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设置,其中包括电影与电视制作,剧本创作和数码媒体制作三个专业方向,另外还特别设置了导演大师班课程,邀请业界知名影视人士莅临主讲,交流心得。本系师资队伍强大,由多位学有精专的教学人员,客座讲师及专职技术人员组成。

在过去的30年中。电影电视系扎根香港,面向大中华地区,放眼全世界。一方面培养全面的影视幕后制作人才;另一方面,亦致力于华语电影、电视媒体开创性研究,将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2008年6月,电影电视系为吸收新生影视创作人才,整合教学资源,新开设五个专业高级文凭课程,涵盖编剧、导演、制片管理等核心影视创作类专业学科,与本科教育,艺术硕士教育一起结合组成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

二、学校领导阐述(配合学校各项大型活动画面)

被采访者:王英伟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事会主席 问题一:成立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宗旨是什么?

我们整合电影电视系现有的教学资源,成立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一方面是为了更全面地培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电影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面向社会,开设电影电视领域的专业教育课程,吸收和培养热爱电影艺术创作的人才走进学校,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系统地学习影视方面的知识。为香港的电影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年轻人才。

问题二: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成立的这个电影学院涵盖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高级文凭课程教育,我们将一直致力于为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输送高级专业人才。逐步在师资力量上,学科建设上,教学设备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接触实践。

被采访者:吴清辉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问题一:香港浸会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自建校至今五十年来,香港浸会大学以“全人教育”为其教育目标及理想,并致力培育同学在学问、专业技能和身、心、灵各方面取得均衡发展。同时,香港浸会大学非常注重研究工作。我们深信透过 研究工作创造知识乃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教研人员积极地投入学术研究亦能为学生建立良好榜样,鼓励他们养成终生学习和对真理及知识的渴求。为达致上述目标,浸大社群及校园着力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环境,这不但有助学生的个人发展;亦有利于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及提升他们的自信和专业技能。问题二:结合浸大的办学理念,谈谈电影学院的成立对学校学制建设,以至于对整个香港起到了什么影响么?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晚期,电影电视系就已经开始为产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支持,我们亲眼见证了它的发展。虽然香港的电影工业如今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但是近10年来,香港影视文化总体上却呈现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势下,一个结合了数码媒体科学技术的电影电视高等学位建设势在必行。电影电视系为推动这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30年里不断做出努力,电影学院的成立不仅为完整浸大学制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为香港影视、乃至全球影视产业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人才和具有务实精神的产业导演。

被采访者:赵心树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

问题一: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目前为止有什么成就?

到今年为止,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团结了整个大中华区的影视新生力量。同时,电影电视系的同学不断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多个学生电影节中获 奖,并入围在波兰、莫斯科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学生电影节,广受好评。问题二: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会对香港电影产业有何贡献?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为香港电影工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相信在成立了电影学院之后,它的学科建设会更加完善,不仅能培养全面的高级人才,也能针对产业需要,定向培养专门人才。同时,也能组合有效资源,在电影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做出更多贡献。

三、政府领导的建议(配合电影学院各项活动的资料画面)

被采访者:马时亨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问题一:对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您抱有什么样的期望?

首先我们十分支持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这项决策从长远上看,无疑能够有效地支持香港,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影视工业的发展,直接为产业培养全面优秀的高端意识型人才,不断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促成影视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希望电影学院的成立,能够有效而快速地产生这种效应,扭转香港,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影视工业发展缓慢的局面。

被采访者:苏泽光

电影发展委员会主席

问题一:作为香港电影发展委员会主席,您能简单谈谈浸大电影学院 的成立对香港、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电影产业能够产生哪些 正面影响吗?

电影学院的成立是历史性的决策,它为可能成为未来影视产业接班人的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对话、合作的平台。以业界和学术界合作的方式培养技术型转才和意识型全才,有效地填补了这几十年来,因为体制问题而造成的影视专业人才的断层,为产业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使香港以及大中华地区的电影产业能进入到一个人才不断充实的良性循环中。

被采访者:马逢国

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问题一:从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您如何评价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

我们一直致力于将香港建设成为一个文化之都,这里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国际化的程度很深,电影产业的现状也急切地需要改善,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而电影则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领域中,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学校,为产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极强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一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将人才的培养寄希望于电影学院全院师生的努力,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

四、业内人士的心声(配合电影学院学生的拍摄花絮画面)

被采访者:吴思远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

问题一:请您谈谈新兴的电影学院5个专业的设置对业界有什么样的 影响,乃至对整个香港乃至大中华地区的文化传承起到一个什 么样的作用。

不仅仅是电影,其实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注入精通行业技术、熟识行业理念的专业人才,来支持产业内部的循环与发展。电影学院的建立便是基于这个理念上的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它的建立为整个香港,乃至大中华地区的电影人才源源不断地培养专业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从各个方面补给产业内部的人才空缺,在不久的将来,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产业人力资源的循环,帮助促成它的良性发展。而文化,则是在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就好像我刚才说的,电影学院的成立,也是在为香港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的电影产业积累人才资源,当这种人才资源逐渐形成一种周期性的流通,整个电影产业也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一种健康的人才培训机制则也将演变成一种健康的文化,传承下去。

被采访者:郑保瑞

导演

问题一:您认为香港的电影产业一直以来最缺乏的是什么?

目前,香港电影产业最需要的是人才,在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专门人才。他们一方面要懂得电影技术,另一方面要了解电影产业的特性。同时,电影产业也非常需要新的创意、新的点子来刺激产业发展,这同样也来源于对创意性人才的需求。过去,一个年轻人进入电影产业后,要从最底层做起,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6 通过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有机会慢慢担任重要职务。但有了电影学院之后,年轻人可以通过学院系统而专业的学习,快速的掌握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在毕业以后进入电影产业,发挥自己的才华。而整个电影产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将步入高效和专业化的新时代。

被采访者:陈可辛

导演

问题一:作为前辈,您觉得业界对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抱有什么

样的期望?

电影产业一直以来存在一个情况,新的人才几乎都不是成长在学院里,而是从产业最底层由在有经验的前辈们的提携下日渐成熟。这就造成一个新进人才技术与意识不统一的尴尬后果。这些非学院派人才,他们可能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可是却缺少成熟的意识作为长久生存在这个产业里的支撑力量。因此,影视产业现在急切需要一批意识型的人才输入,来对这个尴尬作出补救。电影学院的成立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这种补救,为产业培养出这样一批“有意识”的专业人才,来应对香港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的电影产业在这20年来缺少学院派人才的困境。

画外音: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是全球华语影视教育界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肩负着培养全球华语影视人才的重大使命。电影学院将再接再厉,本着开拓创新的精神,将一批批优秀的电影人才推向世界。

五、社会各界的寄语

热烈祝贺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全球华语影视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希望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越办越好!

史玮平

赵启辰

篇9:浸会信

CRITERIA AND pROCEDURES FOR AppLICATION FOR RESEARCH pOSTGRADUATE STUDIES ADMISSION

申请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的标准和程序

Academic Criteria for Admiss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minimal criteria only,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and/or additional to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research postgraduate students.Meeting these criteria does not guarantee admission.· Credentials documenting prerequisite academic work that gives evidence of ability to pursue a graduate program in your chosen area

· An earned baccalaureate, or higher degree from an accredited college or university prior to beginning graduate studies.· An earned cumulative grade-point average(GpA)equivalent to at least 3.0 out of 4.0 in all previous undergraduate college-level course work, or 3.3 in all graduate course work

·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evidenced in relevant research experience/achievement for phD applications

录用的成绩标准:

下面是研究型研究生入学的最基本要求,不是申请担保金许可的条件(我猜这个应该是助学贷款吧)

1.相关学业证书和必要的学术工作能一定程度在展示你的能力,并且确认你能在你所选的专业上进一步学习,申请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的标准和程序。

2.在你开始你的研究学习之前,你必须已经得到了被认可的大学里的学士学位或者更高的学位证书

3.并且在所有先修的大学水平课程中要获得积累的平均分至少3.0分到4.0分,或者在所有大学课程中拿到3.3的积分,工作报告《申请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的标准和程序》。

4.学术的研究能力在相关的研究经验和成就上表明你符合哲学硕士的申请要求。

Application procedures

Ap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for admissions at least once a year, depending upon the vacancies available in the School.The deadlines to receive complete applications are as follows:

· For admission in the first semester: March

31· For admission in the second semester: September 30, depending on availability of vacancies.(If there are no vacancies in the second semester, candidates’ application ***s will be reviewed in the next admission exercise in April in the following year.)

申请的过程:

申请的审核至少每年一次,取决于在学校是否可用的空学位

下面是接受这些申请的最后期限:

1、第一学期:3月31日

2、第二学期:9月30日,取决于是否有空缺学位(如果第二个学期没有空缺学位的话,候选者的申请会在下一年4月份的入学考时被重新审核)

篇10:浸会信

校徽与标志: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校徽和标志。校徽于1956年创校後便开始使用,由三种图案:圣经、波浪和绳结组成。圣经代表优质独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学术研究和对伦理及灵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岛为主的地貌,也与儒家的「智者乐水」呼应,代表大学不断努力改善质素;绳结代表在主的怀抱中基督徒能够联结一起。

标志则于1994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正名为大学後开始使用,由靳与刘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标志建基于书本和水的图案,将学校英文名称缩写「BU」与书本的轮廓结合,使标志与汉字的「迎」和「进」相似,代表中西文化的融合。而标志在1996年10月的香港设计展获奖。

院系设置:

篇11:浸会信

深圳新闻网12月24日讯 (记者邓小群)深圳大学将与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有望明年开始共同培养研究生。这是记者昨天从深大聘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为名誉教授暨双方合作洽谈会上获悉的。

昨天的受聘仪式上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介绍,名誉教授是目前深大授予的最高荣誉,目前仅授予2人,一个是爱尔兰现任总统玛丽・麦卡利斯,另一位是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陈新滋是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10月正式被委任为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章必功介绍,深圳大学将与香港浸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而且合作将具有实质意义。他说,双方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是统计研究中心,这是一个研究机构。该中心主任由浸会大学的数学系主任朱力行出任,他带领浸会大学相关团队做中心的学科带头人,所有的工作不要深圳大学一分钱报酬。深大则提供场地、招收研究生,双方合作培养高级访问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将来不仅能得到深圳大学的毕业证,如果通过浸会大学的论文审核,也将得到浸会大学的学位。

浸会大学陈新滋校长告诉记者,两校的合作主要是共同培养学生。招收的学生将得到两个学校的培养,平常主要在深圳大学,需要去香港浸会大学研究、读书。他说,双方的合作是把香港的老师带进深圳大学来。浸会大学的不少教授在各自的.专业上非常有实力,但是苦于手下没有足够多优秀的研究生。

陈新滋说,合作主要看浸会大学与深圳大学专业上双方有没有切入点,只要双方认为某个专业可以合作,就直接合作,不需上级部门的再审批。

据悉,明年秋季,双方就可以开始共同培养学生。章必功和陈新滋透露,目前双方的合作主要在生命科学、计算机与软件、数学等领域,未来双方合作的潜力将非常宽泛,将可能扩大到文科领域。而共同培养的学生,也将可能从研究生扩大到本科生。

上一篇:禅与古代日本园林建筑论文见地下一篇:他不懂的诗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