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2024-04-26

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用汗水见证劳动成果

---学雷锋义务劳动 三月是学习雷锋月,自从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之后,这句话就深深地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每逢三月,全国上下都会掀起学雷锋的热潮。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我们计控中心团委也不甘落后,积极的组织开展学雷锋义务劳动。

下午三时,在计控中心团委的统一组织带领下,有序的开始了。计控中心的四个团支部委员和干事带着扫把、垃圾袋、铲子、铁钳等集合在办公大楼门口。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对办公大楼前的广场的路面进行清扫、广场内(主要是绿化带)杂物进行清理等。

最难清理的应该属在花草丛中的烟头,有的在铁钳捡不起的我们不得不用手去捡。尽管太阳当头照着但我们却更加斗志昂昂。我们在广场上的“收获”也是颇多,不但有零食带还有臭袜子,不但有纸屑还有小孩用过的尿不湿,不但„所以我在此呼吁广大员工和家属,广场属于公共场合,请爱护公共卫生!

短短一两个小时的义务劳动,让我们明白了清洁工人的辛苦,让我们学会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了尊重他人,更我们的广场焕然一新,除了给我们自己创造了更好的休闲环境外,更使我们公司的形象在员工心中更一步提升。

学雷锋义务劳动已经结束了,但学雷锋行动不能停止,雷锋精神不能丢。我相信每个员工都自觉的将垃圾扔到垃圾箱,就是对雷锋精

神最好的回报。看着身边盛开的艳丽的花、绿油油的草和刚刚吐出嫩叶的小树,似乎也在感谢我们给它的关爱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篇2: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2014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51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的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为此学校决定把3月份定为学习雷锋活动月,并向全校各班发出倡议——向雷锋同志学习。我班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雷锋精神”的可贵,体验学雷锋、做好事、爱校园的快乐,我们立足学校,开展了“小雷锋在行动”活动。

为了学习雷锋精神,美化我们的校园,使校园更加干净、整洁。3月27日,班上多名学生在我校青协的组织下纷纷走向校外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班组织同学在校内进行了大扫除,包括打扫教室、清洁区卫生等。

本次学雷锋活动,不仅学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洗礼,增强了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同时,队员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我们想念雷锋,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将永远学习雷锋精神!

虽然,“学习雷锋活动月”已接近尾声,但学雷锋活动并没有结束,时代呼唤雷锋,雷锋精神永远都不过时。我们一定要以雷锋为榜样,把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

篇3: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本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和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内生和谐能力,实现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参保率、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率100%,劳动争议案件为零,企业劳动关系实现了人本化、合同化、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呈现出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双赢”局面。

1 以人为本,大力建立共生共赢劳动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

本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依法治理企业,规范管理,善待员工,为员工创造了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力义务关系配合得适当与协调,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个问题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即少部分员工对利益的占有与自己在企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不是对应的、合情合理的,没能树立正确的态度,表现在劳动出工不出力,收入分配只重过程不看结果,或是强调自己的主人翁平等地位而在急难险重的劳动任务面前做“缩头乌龟”等,这个问题一度困扰到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党政工团积极行动,通过各级会议、飞信课堂、深入现场指导等方式,大力开展建立共生共赢劳动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员工认识到和谐劳动关系强调“双方”这一概念,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适当确定,双方对劳动结果的互相满意程度。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充分理解权利义务的对等原则,即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

员工思想认识的提高,推动了公司劳动关系的良性运行。这告诉我们,企业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起步点和着力点在于推动劳资双方劳动价值理念的融合与统一,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只强调资方利益忽视劳方利益是一种短视行为,反之,员工不计劳动付出和效能一味索要单方利益,企业也不堪负重,其结果是双方利益和关系的互损互斥,只有真正将劳资双方的利益和愿景相统一,才能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2 精细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有时尽管企业有好的效益,但如果企业不同岗位的劳动量旱涝不均,就算分配严格执行“多劳多得”的原则,企业的劳动关系也不会和谐,因为劳动量少的职工会提出均衡劳动量提高收入的要求,而老是处于高负荷劳动量的职工恐怕身体和心理也吃不消。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既要实现劳动平等,更要强调对劳动力资源的高效率使用,就要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劳动力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岗位设置和优化岗位人员配置,提高劳动效率,是企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一环。本公司根据企业的实际,在两年一度的全员竞聘上岗工作中,奉行兼顾效率和公平双重价值取向,充分地对各岗位进行优化设置,调整岗位工作内容和定员,科学界定岗位人员能力素质要求和薪级,通过全员竞聘上岗,优化岗位人员配置,努力追求劳动力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和公平配置。此外,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作业方式,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及时动态地进行。例如,随着市场液态气体产品的推广,瓶气产品充装量下降,公司及时整合三个充填班为两个进而到一个,同时灵活地增加部分劳务工的工作,确保了充填工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了员工的收入不受过大的影响,另外,相关工种实行大工种作业、启动液化装置灵活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利用停产时机及时安排员工的年休和补休等,都起到了很好的均衡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作用,减少了职工对劳动量不均的抱怨、减少职工的超时工作情况,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

3 民主管理,诚心依靠员工办好企业

民主管理是对国有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要实现民主和规范管理,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让职工代表源头参与和监督,这是尊重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体现。本公司着重以完善富有效率的制度机制来推动和谐劳动关系。

3.1 健全各类机制

在薪资调整、福利待遇等涉及职工重大利益事项上实行职工代表共决机制;在资金资产使用、制度制订修改等事项上实行职工代表民主管理阳光机制;在诉求表达、利益协调上实行畅通协调机制;在制度执行、机制运转上实行问责保障机制等。通过规范合理的机制使劳动关系障碍得到有效地解决。

3.2 完善制度建设

劳资制度以薪酬管理、员工考核、科级干部考核、劳动纪律等劳动管理制度为主体,以集体协商、民主管理、职工大会、对话沟通等制度为补充,并将企业文化的人本理念根植于制度之中,成为制度的灵魂,实现劳动管理法治化和人本化相统一。

3.3 强化载体建设

建立和不断完善工会、厂务公开、纠纷调解、帮扶解困、预警体系等各类组织,设置意见箱、民主管理活动场所,开展合理化建议、职工特殊利益维护、服务满意走基层等活动,并保障经费投入,为制度有效执行和机制正常运转提供物质支持,确保劳资利益的双维护和将员工调解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提供良好平台。

4 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可以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激励也可以保证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氛围,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物质薪资激励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本公司在运用物质薪资激励手段时,充分注意了事物所具有的正反双面性,认真地把握和运用好物质薪资激励机制。

4.1 实施资薪激励

实施资薪激励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原则,杜绝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公司认真执行好柳钢薪金分配上的工龄薪、岗薪、绩效工资、技术津贴等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开竞聘上岗、考核调岗、考核淘汰制度等,要求和监督劳资人员严格按规定匹配好员工的各项资薪,不谋私利,不出差错,杜绝员工产生抱怨,影响和谐。

4.2 实施好绩效工资制度

注意绩效认定和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以及实施的考核平等性和公开性。公司在制定绩效工资认定和效益分配方案时,透明公开,并充分地听取各级管理人员、各专业人员及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定的方案最合理、职工的满意度最高。每月员工考核率和及时率均达100%,并严格执行好与绩效工资挂钩的各项管理考核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一碗水端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绩效工资的正向激励作用,杜绝其消极作用的产生。

4.3 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体现人文关怀

公司大力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对各类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弘扬。因为如果只讲物质忽视精神,势必导致职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其结果可能产生不顾整体、损公肥私等弊病。如果只讲精神不考虑职工利益,职工就体会不到个人的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样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5 技能培训,搭建员工职业成长平台

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职工工作也并不仅只是为一个饭碗,他们也有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要实现两者目的,都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职业技能,提高员工的创造能力,这恰好也是员工增加收入的合理途径,是员工渴望的“福利”。本公司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为员工搭建提升职业素质平台。

一是每年进行全员培训调研,认真制定年度员工技能培训计划,逐项认真实施。

二是每月对带徒传技授艺的师傅给予绩效工资激励,鼓励师傅们积极将知识共享,促进青工技能快速成长。

三是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的技术传授制度,实施与评聘挂钩的授课定量考核规定,先进技术理论和绝招绝活得以及时普及到广大职工。

四是深入开展建设职业化员工队伍活动,以提高员工素质支撑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引导和教育员工践行职业道德,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

篇4: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关键词:协管员职责;作用;工作心得

一、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我们的职责

第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第二,定期、逐一对网格内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基本信息进行采集、更新;第三,建立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动态记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情况并进行监督;第四,反馈职工群众对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建议、意见和要求;第五,协助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调查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第六,结合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要求,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作用

第一,宣传员。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贯彻执行。第二,信息员。定期、逐一对网格内所有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进行采集、更新。第三,监督员。建立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动态记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情况并进行监督。第四,报告员。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反馈职工群众对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建议、意见和要求。第五,协管员。协助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情况,依法处理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

协管员的工作相对于专职监察员的执法权限来讲,虽然小但是肩负着同样的社会责任。两年工作下来工作日记已有满满三本,心中满满的也是这两年来一日日积攒的工作心得。总结一句话就是:做好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工作,必须有心。

要有求学之心,在入职培训上市局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要求,入职后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后要不断进行政策学习和业务进步。我记得在入职的第一天,面对一位位来访的劳动者,看到他们焦急的愁容,我也跟着着急了起来,由于心中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系统,没有任何办案经验,我只能干站着听着他们所遭遇的一切并进行安抚,而政策性的问题只能能寻求监察员进行解答。为了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我必须学习,眼多看、嘴多问、腿要勤。

要有同理之心,同理心,就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劳动监察工作是一项基层保障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满怀怨气、抱怨不公正待遇的打工者。解决的是群众“需、盼、求、急、难、愁”的现实问题,他们的愤怒、怨恨、无助都深深的写在脸上,他们的态度有的蛮横,有的哀怨。在劳动保障监察窗口服务工作,如果将同理心常放心头,与案件相关人员感同身受,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可以理解,一切都是可以化解。如果我们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资被扣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如果我们的保险没有缴纳影响以后的退休待遇,如果是你寒冬腊月去办业务,早到了一会儿却只被工作人员赶出去受冻,气儿肯定不顺。投诉人这边,大多来自社会底层,理解能力弱,出现问题只能抓住我们不放。多说几句,我理解你、我相信你,让矛盾双方都知道你的感同身受,每一方都把你当做自己人,矛盾和谐了问题也解决了。其实没有故意找茬的群众,他们不懂法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理解他们激动情绪,理解他们一清早就堵在门口等待的焦急心情。只要我们用真情真心去体会,帮他们理顺事情经过切中要点找到解决方法与途径,他们理通了,气便可顺了。

要有求进之心,在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紧党的领导、政策的指引去做好工作,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勇于创新,表现出我们年轻人应有的灵活四维、创新能力。我发现劳动监察的工作是与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打交道,需要明确的除了投诉人信息,更需要明确的是单位的基本信息并且要做到及时更新。

要有责任之心,责任是什么?我想,责任是实现优质工作的“基石”,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在工作岗位上无论个人能力怎样,每个人都肩负责任,这种责任感是能否履行职责、优质服务的关键。如果没有责任,每天面对充满怨气的投诉人我们就无法坚持,面对胡搅蛮缠暴力抗法的执法对象我们就无法冷静。也正是因为我们清楚的认识自身工作的职责和责任,在被群众误解、被投诉人无理追责、被用人单位辱骂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保证依法执政、微笑服务。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越来越严,对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始终以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任感忘我工作,不更加关注工作的细节,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地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体现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责任。责任胜于能力,责任造就魅力,我坚信,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就一定会为和谐劳动关系发展提供持久支持和不竭动力。时刻不忘我们身上担负着领导的嘱托,担负着用人单位的企盼,担负着劳动者的信任。

通过近两年的历练,本人更加确定我要尽自己所能去服务群众,在劳动保障监察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用求学之心、同理之心、求进之心、责任之心,提升自我、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篇5:学雷锋义务劳动活动总结

可再生能源学院四部联合义务劳动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

1963年3月5日,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

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典范,它的核心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全国第49个学雷锋

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弘扬北京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校团委决定开展“春天有约——助人励己·爱在和谐”主题教育。我院为响应校团委的号召,结合我们可再生能源学院的自身特点和人员安排,现院会组织部、学习部、新闻部、宣传部共四个部将组织开展“”的义务劳动活动。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校内

一个--清理校内垃圾广告、摆放自行车、清理操场围栏上的绳子;校外两个: 去玉渊潭打扫卫生、动物保护中心照顾小动物,打扫卫生。这次总结是针对校内活动。

二、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1、响应校团委关于“春天有约——助人励己·爱在和谐”活动的号召,纪念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2、以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为契机,号召同学们为学校做好事,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3、展现志愿者风采,履行志愿者义务,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宣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7日—3月15号

活动地点: 华北电力大学校内食堂和操场路

四、活动参与人

组织者:

参与者:组织部、学习部、新闻部、宣传部全体成员;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五、活动开展(文艺)

3月7-9日前期准备, 策划各部的分工

3月10日义务劳动活动的实施

3月11-15日 活动的总结

六、活动使用资源

打印策划书一份:10*0.15=1.5元

刷子:2*2=4元

人员:可再生能源学院组织部、学习部、新闻部、宣传部全体成员

七、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和解决办法

篇6:雷锋的故事——一次义务劳动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篇7: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工作简报

【2013】第5期

林芝地区第一中学团委 2013年3月18日

学雷锋 树新风 ——学生干部义务劳动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明素养,3月18日中午14点开始, 我校团委老师带领学生会同学、绿印社同学、团干部一行78人参加了“学雷锋 树新风”义务劳动。我们集中对校门口部分路段绿化带中的垃圾、杂物进行了清理,对于周边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了劝导和教育。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认真清理捡拾着方便袋、废纸等各种垃圾,经过近50分钟的清洁工作街道两边变得更加整洁。我们全体师生看着经过自己的劳动而变得整洁干净的环境,每个参与活动的师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整条街道也更显生机,赢得了不少路人和周围居民赞许的目光。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为城市公益服务的光荣,进一步理解了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和意义,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劳动自觉性,也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活动后,一些同学表示此次义务劳动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清扫活动,也是一次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他们希望能在学校组织下开展更多的“学雷锋 树新风”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继续传承雷锋精神,并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篇8:雷锋义务劳动心得体会

所以, 完全可以这样说:谁深入透彻地领会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谁就占领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谁主动积极地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中, 谁就在制高点上树起了自己的旗帜。

那么, 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本文重点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以期启发大家思考。

一、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原文, 融会贯通

1.读原文, 明原意。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首要的是潜下心来研读原文, 逐字逐句推敲, 明白文句表达的确切意思, 犹如“种”下一根“定海神针”, 然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这样, 独立思考, 学以致用, 使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课堂教学和评价考试的“指挥棒”。如果有可能, 应该对照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 读, 用笔标注出增加的、删除的、修改的那“200多处”内容, 琢磨之所以这样变化背后的理据和用心。

2.读“解读”, 通各家之言。用心浏览各家“解读”, 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潜入原文获得“定海神针”, 再来阅读各家“解读”, 听听方家怎么解释。可阅读直接参与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专家学者的文章, 如,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的《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教授的《激发兴趣, 保护天性, 学会学习——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组核心成员王宁教授的《儿童与成人阅读语料的差距催生了字表》以及金波教授的《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1原2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特刊) 。

3.读中做、做中读, 解决实际问题。读原文和“解读”时, 对照教学, 看看他们解决了或试图解决哪些问题;再盘点自己的教学, 看看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是否可以从中获得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如此几个回合,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就悄悄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就长成“自己的精神”了。

总而言之,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靠自己阅读, 学习所得则看阅读者自己。

二、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深化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一以贯之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变化和直面问题的建议, 它们将给教育教学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 一以贯之的精神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以贯之的精神, 我概括为“三不变”:即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不变;坚持“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型不变;坚持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不变。

1. 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不变。语文课程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毋庸置疑, 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 使之与学科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水乳交融。

语文课程标准做出了回答: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即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 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此, 所得“道”才坚实有穿透力, 所得“文”才鲜活有生命力。

2. 坚持“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型不变。从实验稿课标提出“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以来, 虽有争议, 但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本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教授给“语文素养”明确定义, 即“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 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涵盖了“能力”、“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三个方面, 体现了一种新的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其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和“总体目标与内容”中。

就像语文课程曾作为经典范例之于诵读、作为知识之于传授、作为能力之于训练一样, 作为素养, 其习得方式是“养成”。“语文素养——养成”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模型。“养成”当然包含诵读、传授和训练,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个体主动积极的语文实践、感悟和体验, 是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和分享, 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经历、探究和建构,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3. 坚持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不变。自“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提出以来, 广大教师积极尝试、努力实践, 课堂面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 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目标相距甚远。正如杨再隋教授总结的一样:“当前, 在课堂上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不放心、不放手的现象。教学中, 牵得太紧, 统得太死。常见的是, 教师根据课文情节发展的脉络, 按部就班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依次回答。答案或在课文中找, 或离开课文自由发挥。期间, 教师或肯定, 或纠正, 以此推动教学过程。表面看来, 课堂上一问一答, 显得很活跃, 甚至也有一两个比较精彩的发言。试问, 这能叫自主学习吗?课堂上表面的活跃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主动, 在认知的表层徘徊也不能掩盖学生思维的疲惫, 几个尖子学生的精彩回答更不能代替绝大多数学生的无精打采。从深层次看, 这不过是一种巧妙而光鲜的‘被动’。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激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透过字面, 在字里行间, 在词句段的关系和联系中, 在课文叙事情节的曲折交错中,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似乎可以说, 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为难能可贵, 更需要提倡。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提示、导引、激励, 在关键之处点拨, 在阻塞之处疏导, 在衔接之处穿针引线。可以说, 教师最好的提问是能引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问, 古人倡导的‘启发式’意在于此, 即把学生的思维点燃, 调整到‘愤悱’状态, 在学生心未通而欲通, 言未达而欲达之时, 略加点醒, 学生豁然开朗, 这是多么美妙的学习境界啊!”学生豁然开朗, 又开始新的质疑问难, 如此循环往复, 求索无止亦无境。唯有如此, 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长成。当然, 这要慢慢来。慢慢来但不停步, 才可能获得切实的成果。

这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来“保驾护航”。有关评价方式在本文第三大点专述。

(二) 与时俱进的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1. 明确语文课程的课程性质。2011年版课标最大的进步或者说最大的理论突破, 就是直截了当地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课程性质”第一句话就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简洁明了, 掷地有声。

这一定义有三个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怎么理解?首先,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的不是单一性的, 是“实践性”的不是纯理论的。尤其是“实践性”, 实验稿课标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确, 并且为广大教师接受, 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2011年版课标还加上一句,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明确了实践的主要途径、过程和量, 即“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和“大量的”。但是, 如果只有“综合性”和“实践性”, 还不足以把语文课程与其他诸如数学课程、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科学课程等区别开来, 因为极少有“单一性”的、“纯理论”的课程。因此, 这三个关键词最核心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因为其他课程的核心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样定性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诸如把思想性强的课文上成品德课, 把科普性强的课文 (如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上成科学课, 把剧本或文学性强的课文上成表演课, 避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语文素养无关 (2011年版课标特别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 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等等。其次,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本身就是综合性的、实践性的, 它“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回答完“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之后, 紧接着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特点明确界定, 即“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 我们可以说, 语文教学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与形式, 不管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 也不管教师的特长和风格有多少差异, 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都必须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调整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2011年版课标明确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在2011年版课标中, “语言文字的运用” (或“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运用”“语文综合运用”) 出现15次之多, 超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一词出现13次) , 成为最热词。不管是教学大纲还是实验稿课标都表述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或“祖国语文”) , 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什么2011年版课标把“理解”一词删去?这一表述将对语文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1) “运用”涵盖“理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运用”指“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理解”就是“懂;了解”。那么, 语言文字运用, 就是根据语言文字的特性加以利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能够根据语言文字的特性加以利用, 就基本能够“懂”或“了解”语言文字的特性了。当然, 由于我们学的汉语言文字, 即我们的母语, 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刻不用, 因此, 也有不一定理解就能运用的情况, 再加上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 有时他没有学过或不理解的书面词汇也能在口语交流中运用, 此其一。其二, 从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对能力层次分类看, “理解”能力较“运用”能力低一个层次, “运用”以“理解”为基础, 要“运用”必先“理解”, 能“运用”必已“理解”。 (2) “理解”本身也是运用语言文字。

3. 确立汉字教育的独立地位。2011年版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新定位, 将对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给足时间。时间是前提条件, 没有时间保证, 哪来质量。仅就写字练习而言, 2011年版课标明确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我认为, “10分钟”和“教师指导”都是刚性要求, 也是保底要求, 是“每天的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具体地说, 既是阅读教学的任务, 也是习作 (写话) 教学的任务。如, 2011年版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 “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等。有教师问, 到高年级没有那么多要求“会写”的生字怎么办?我的回答是:第一, 随着年级的升高, 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确越来越少, 但是要求越来越高, 如做到“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 有一定速度”;第二, “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练习, 并不局限于书写“会写”的生字, “好词佳句”的积累、练笔作业、作文书写等都要当做练字的过程;第三, 实践出真知。具体实践还需要一线教师的专业勇气和智慧, 但不管怎样, 引导学生爱写、写对、写好、写快, 功德无量, 不能动摇。 (2) 科学指导。依据汉字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多认少写”的原则, 科学指导, 提高效益。首先汉字是表意文字, 绝大多数汉字音形义联系紧密并有规律, 掌握了, 不仅能够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益, 还能获得文化陶冶和审美享受;其次,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求, 由爱写、写对、写好到写快。 (3) 着眼未来。让所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 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三) 直面问题的建议给教学带来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十年课改努力解决但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 集思广益, 提出解决的策略、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措施, 教师们可以“拿来用”。

1. 解决“过深分析”和“过度发挥”的问题。实验稿课标颁布实施十多年来, 阅读教学存在“内容分析”上打转转、串讲串问等问题, 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指出, 要尊重教材, 尊重学生, 多一些辩证法。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 注重吸收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强调阅读教学要与“教科书编者、文本”对话, 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辩证, 要和谐。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既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又“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既“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又“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强调综合培养阅读能力, 使之协调发展, 避免“割裂”, 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2. 解决“矫情做作”的朗读问题。朗读 (包括默读) 是基本的阅读教学方式,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好的朗读如同说话, 你看《新闻联播》不是朗读稿子吗, 不是说话吗?好的朗读就是理解, 就是表达, 然而, 我们的课堂, 教师教小学生朗读课文, 却像“话剧表演”, 教师要小学生像“话剧演员”, 要么要求学生生硬地读出“字面意思”, 要么要求学生夸张地模仿人物的表情动作, 要么要求学生故作领悟了意思似的紧锁眉头, 似乎非此就没“领会思想感情”, 非此就不是“有感情朗读”。

对此, 语文课程标准态度鲜明:“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评价“有感情地朗读”, 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 防止矫情做作。

3. 解决读与写割裂的问题。正如儿童口头语言的培养和发展要向口头语言学习、要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成长一样, 儿童书面语言的培养和发展要向书面语言学习, 要在书面交流实践中成长。

同理, 书面语言的学习也应该如此。上小学了, 主要学习书面语言了, 本应该因为需要而自觉自动地向书本学、向同学学、向老师学, 但为什么学得慢、学得累、学得不开心、学得不怎么好?原因是什么?如果从教学上找原因的话, 主要是“三大割裂”: (1) 阅读中, 读与写割裂。比如,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最重要的是积累书面语言, 快速充实儿童书面语言库。积累之法有很多种, 多读书、多认字、多背诵、多复述、多抄写“好词好句”, 并且多将抄写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写话、习作中 (各学段都如此) 。可实际教学并非如此。比如,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最重要的是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在“表达情意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一句话“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实际教学并非如此, 教师更多地在“教”学生理解、分析“写什么”。 (2) 生活中, 写与用割裂。学生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完成作业、为了考试, 而不是为了练习种种思维方式。其实, 写作方式就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生活方式。这样, 写作就与生活和生存联系起来。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写作, 是因为生活和生存需要, 因为有用。然而, 现实并非如此, 所以, 学生难以自觉自动去书面表达。 (3) 写作中, 写与读割裂。表现为写读错位, 写前以“读”来指导学生, 实则限制学生思维, 使学生不敢下笔;写后修改需要用“读”时, 读中汲取的营养却不见了。而且,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拔高要求和想当然地让学生成为“写作家”。于是, 教师畏难指导作文, 学生更是恐惧学习作文, 相互埋怨, 恶性循环。

怎么办?语文课程标准用心良多, 综合治理。首先是明确语文课程性质, 调整语文课程核心目标, 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表述上删去“理解”一词, 并不是说, 语文课程不要“理解”, 更不是阅读不要“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应培养的四大能力规定得清清楚楚:“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其次, 提出阅读本身也是“运用语言文字”, 即“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第三, 强调读写互动, 读中学写、写时用读、读写共进。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都重视体会课文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各学段的写作目标中都强调“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写读书笔记”;在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习作教学, 先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让学生易于动笔, 快快成文, 不以“读”来限制学生, 待作品完成后指导修改时强化“用读”——看看什么地方借鉴了阅读中积累的语料或汲取的营养。若有, 好好欣赏一下;若无, 好好用上一招——或好词、或佳句、或修饰、或细描、或议论、或抒情——再比较原来写的, 体会一下这样改变的意味。如此循环, 日积月累, 不断强化读中学写、写时用读的意识, 渐成习惯。这是“读中学写、写时用读, 读写互动”的操作程序, 也是“多读多写”之真意。

4. 解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失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中增加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目标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学段)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是语文课程首创, 也是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语文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为什么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目标要求?这一目标要求将对教材建设、教学和评价产生什么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巢宗祺教授给“非连续性文本”下了定义:所谓“非连续性文本”, 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 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 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目标要求有其历史原因。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和内容写入语文课程标准当属“亡羊补牢”之举, 今后的教材一定会有相应的内容。

5. 解决“假话、空话、套话”和无“话”可写 (“失语”) 的问题。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但是, “真话、实话、心里话”并不等于“作文”, 换言之, 生活是作文之源。但是, 生活并不等于作文。由“真话、实话、心里话”到作文、由“生活”到作文, 思考是必由之路。不思考、懒于思考或浅尝辄止, 那“话”还是话, 成不了“文”。由话到文、由生活到作文, 其桥梁是“思考”。

小学生要学习思考, 教师要教学生学习思考。第一, 给学生思考的“支点”。阅读是最重要的间接“支点”, 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不读书, 如何思考?读书, 是和作者一起思考, 是学习作者思考。观察和体验是直接“支点”, 所以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鼓励“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要求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第二, 给学生思考的“自由” (心灵自由) 。不自由, 如何思考?当然, 不思考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自由。所以,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自主写作”、“自由表达”, 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改进作文命题方式, 提倡学生自主选题”。第三, 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多读, 读得多思考的机会就多。多动笔读, 拿起笔随读随批注、随记, 是读而思的绝好机会。多写, 写得多思考机会就多, 包括加强平时练笔和“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和展示交流形式。多改和互改,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自改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是自我完善;互改是对同伴思考的学习和思考, 是分享思考和彼此完善。而后的教师改, 则是在学生自改和互改的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 使之思考更得法, 更周密, 更深刻。“只有写, 才会写”, “只有改, 才写得好”, 只有在实践中写作才能学会写作, 这是写作的不二法门。

会写作, 就是会思考。写作形式越丰富, 思考方式就越丰富;写作内容越丰富, 思考触角就越丰富;写作灵活多维, 思考就灵活多变。“抄袭”、“套作”不用思考, 所以要“坚决抵制抄袭行为”!

6. 解决语文学习方法偏差的问题。语文学习“少、慢、差、费”,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学习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出“多读多写, 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 沟通课堂内外, 沟通听说读写,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除提倡“多读多写”和“大量的语文实践”外, 强调要“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怎么理解?

多读多写和大量实践是语言类学科学习的共同特征, 学汉语如此, 学英语等其他语种亦如此。但中国孩子学习汉语言文字应该有适合学习汉语言文字的个性化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我认为, 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母语, 一是汉字。从母语方面看, 学习母语有其独特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无处不学、无时不用——不是方法的方法。其独有的现象是学生的语言表达常常超过学段目标。如,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来玩球》:“拿着球, /几个好朋友, /赶快来玩球。”教师问:“这个时候, 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答:“我都迫不及待想玩球了!”一年级的孩子居然会用“迫不及待”一词!“留心处处皆语文”、用心时时学语文, 即“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应随文学习, 重在运用, 不需“系统”讲授和操练, 也不应追求系统性, 不作为考试内容。

从汉字方面看, 汉字是表意文字, 学习表意文字也有其独特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明白古人造字之用心”。即从字形结构就能明白其“显示出来的直观的意义”——字形义”亦即“本义”, 因为“古人没有词的概念, 他们说的本义是就字而言的”。虽然“字形义和词义是两个概念, 从实际情况看, 一个字的字形结构显示的意义与它表示的词的意义有的是一致的, 重合的, 有的就不一致, 是错综的”, 但是, “字形结构与词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字形结构认识词的本义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勇于破解评价考试难题, 面向未来

评价考试是块“硬骨头”, 是教学改革绕不过的“坎”、难以突破的“瓶颈”, 语文课程标准勇于担当, 破解难题。因此, 教育部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 提出“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通知》 (教基二[2011]9号) ]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了十年课改的经验教训, 加大了评价考试改革的力度, 大幅增加了“评价建议”的内容 (从实验稿课标的3页半增加到7页半) , 基本与“教学建议”对应, 使之更加充实、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真正肩负起破解难题之重任, 肩负起科学地指挥评价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重任。

(一) 评价建议给教师实施评价考试带来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评价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主体及结果运用等目标要求, 将给教学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换言之, 如果不能或不怎么能“促进学生学习”、不能或不怎么能“改善教师教学”就不要或不宜评价考试, 就必须改进评价考试。谁来判断?毫无疑问, 是语文课程标准, 更是一线教师和学生自己, 要还权给教师, 还权给学生。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评价的“三大主体”和“三个辅助”:“三大主体”即教师、学生自我和学生之间;“三个辅助”即学生家长、社区和专业人员。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自我反思”。学生自我评价的自觉和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 只有在自我评价的实践中才能培育和形成, 别无他途。

评价考试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做了详尽的阐述, 增强了评价的确定性和针对性。就学生学习而言, 一是评价“学习水平”, 即“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二是评价“学习状况”, 即“关注学习过程”, 如, 兴趣、方法、习惯、体验、感受、创意。

与评价考试内容相对应的是方式方法。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合适的内容, 才有效, 才可信, 才能发挥应有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功能, 最终实现评价考试的根本目的。宏观上, 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重视定性评价;中观上, 提出“四大评价方法”, 即纸笔测试、观察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微观上, 就语文课程的五大方面分别提出评价建议, 大大提高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照着做。语文课程中适合过程性、质性评价的内容一定要交给过程性、质性评价去做, 不适合纸笔测试的内容, 坚决不用纸笔测试。

(二) 评价考试中的难题还需教师拿出专业勇气和实践智慧破解

尽管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基本上可以照着做, 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还是有一些难题尚待解决。 (1) “被评被考”。相对教学权来说, 教师的评价考试薄弱;相对学习权来说, 学生的自我评价权几乎无。 (2) 评与考割裂。纸笔测试的成绩 (不管用“等级”还是用“分数”记录) 与其他评价方式所得的结果怎样整合成学业总成绩, 避免“一考 (卷) 定终结”。 (3) 考所非考。适合用纸笔测试的内容怎样命题以测出所要的素养, 保证考试效度。 (4) “等级”不“等”不“级”。评价结果的“等级”怎么称说 (优、良、及格抑或A、B、C或其他) 和评定。尽管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明确规定“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 (《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教育部教基[2000]1号) , 十多年过去了, “等级制”实施得如何?这些都需要实践工作者的专业勇气和专业智慧, 并且在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探索。不管怎样,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 不管是一线教师还是管理者抑或教研员, 都要一手研究课堂教学一手研究评价考试, 致力于将课堂教学与评价考试调整到跟语文课程标准一致。只有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科学指挥下, 课堂教学与评价考试形成合力, 才能圆满完成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大业, 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

上一篇:新月诗派的名词解释下一篇:浅谈绩效考核反馈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