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疗 广 告 审 查 证 明

2024-04-23

医 疗 广 告 审 查 证 明(精选6篇)

篇1:医 疗 广 告 审 查 证 明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

为了保证医疗器械广告的真实、合法、科学,制定本标准。

一、发布医疗器械广告,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国家有关

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符合《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规定的程序。

二、下列医疗器械不得发布广告:

(一)未经国家医药管理局或盛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同级

医药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进入市场的医疗器械;

(二)未经生产者所在国(地区)政府批准进入市场的境外生产的医疗器

械;

(三)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的医疗器

械;

(四)扩大临床试用、试生产阶段的医疗器械;

(五)治疗艾滋病,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广告应当与审查批准的产品市场准入说明书相符,不得任意

扩大范围。

四、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如“疗效最佳”、“保证治愈”等。

医疗器械广告不得贬低同类产品,不得与其他医疗器械进行功效和安

全性对比。

五、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最高技术”,“最先进科学”等绝对化语

言和表示。

六、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获奖的内容。

七、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利用医疗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

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内容。

八、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直接显示疾病症状和病理的画面,不得令人感

到已患某种疾病,不得使人误解不使用该医疗器械会患某种疾病或者

加重病情。

九、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承诺。

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消费者缺乏医疗器械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弱点,以专业术语或者无法证实的演示误导消费者。

十一、推荐给个人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标明“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十二、医疗器械广告的批准文号应当列为广告内容同时发布。

十三、违反本标准的医疗器械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设计、制作,广告发

布者不得发布。

篇2:医 疗 广 告 审 查 证 明

为防止医疗机构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广大患者,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医疗机构不得以内部科室名义发布医疗广告。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布医疗广告,应当由其广告审查员查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实广告内容。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于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医疗机构第一名称、执业地址、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目、床位数、接诊时间、联系电话等。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以下情形: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淫秽、迷信、荒诞;贬低他人;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日照市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拟利用各种媒介或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均应先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广告审查申请,经初审合格后,再向山东省卫生厅提出医疗广告审查申请。审查合格的,由山东省卫生厅核发《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拟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医疗机构需持有合法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距校验期满前三个月以上;

(二)医疗机构申请前3个月内无发布违法医疗广告的不良记录;

(三)医疗机构一年内因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受到行政处罚3次(含3次)以上的,在最后一次行政处罚生效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申请;

(四)医疗机构受到撤销《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处理的,自撤销之日起一年后方可申请,但必须同时满足前述三个条件;

(五)《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到期或变更医疗广告相关内容的,应当重新提出审查申请,并符合上述条件。

篇3:不动产登记中是否要审查婚姻证明

1997 年某市李某在大陆与香港人王某结婚, 1998年购买商品房一套登记在李某一人名下。2000年李某与王某经香港地区法院裁定离婚,但法院裁定书并未涉及该套商品房所有权归属。2007年李某到当地房屋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上述商品房买卖过户登记手续,房屋登记部门经审核发现该房屋系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按当地规定,被告知还需其原配偶共同到场申请或提交经公证的委托书,因夫妻离婚多年,双方合不来,也联系不上,最终无法申请登记。在现实生活中,共有房屋的事实权利人与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突出的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有房屋常常登记在一方名下,此时,可能造成登记簿记载的物理状况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由此引发各种纠纷。登记机构是否要审查婚姻关系证明或潜在的(隐形)共有人,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归纳共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要审核婚姻证明。对于不动产产权归属一般以产权登记为准,夫妻共有不动产由共有人中的夫或妻名义登记并领取不动产权利证书,其他共有人有证据足以证明产权未转移的,应将该权利视为登记人代表夫妻共同申请。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第二种观点是无须审核婚姻证明。《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财产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第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不动产登记一般因申请启动登记,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即在不动产登记中一般无须审核婚姻关系证明。

二、不审查婚姻证明的理由

1.审查婚姻证明无法律依据

关于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我国立法上一般采取登记要件主义,对于不动产的产权归属一般以产权登记为准,共有不动产由共有人申请,并领取不动产权属证书。《房屋登记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共有房屋,应当由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共有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可以由相关的共有人申请,但因共有性质或者共有人份额变更申请房屋登记的,应当由共有人共同申请。《物权法》第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依据,不动产登记簿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管理。不动产登记簿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效力:一是不动产登记簿具有推定力。即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某人享有某项物权时,推定该人享有该项权利,其权利内容也以不动产登记簿上的记载为准。实践中,虽然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但是在没有经过异议登记、更正登记等法定程序前,法律依然推定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为真正的权利人。不动产权利的登记需要经过登记机关的审查, 一般情况下记载状况与真实状况基本一致,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赋予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也有利于降低交易信息审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还体现在,当登记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以不动产登记簿作为要求法律求助的依据。当不动产登记的权利人与他人发生财产争执时,不动产登记簿可以作为权利人权利的证明。二是不动产登记簿具有公信力。所谓公信力是指即便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物权归属和内容与真实的物权归属和内容不一致,信赖该登记簿记载之人仍可如同登记簿记载正确时那样依法律行为而取得相应的不动产物权。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善意取得也适用不动产。即该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权利人推定为真正的权利人,对于信赖该登记而与之从事交易的人而言,即使此后表明该项登记错误,在法律上仍然认其具有与真实物权相同的法律效果。因为不动产登记簿具有公示效力,所以相关当事人无须注意登记名义人的婚姻关系证明,仅依据登记情况即可认定权利人,并进而作出相应审核决定。

2.审核婚姻证明无现实意义

公民婚姻状况并不是其是否拥有不动产权利的前提条件,即公民不管是否已婚还是离婚或者未婚都有权利和资格拥有不动产财产权;房屋登记机构通常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等处分登记业务时,除了要审查夫妻婚姻证明外,还需提交民政部门出具的婚姻登记记录证明。众所周知,公民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出具的无婚姻证明只能证明该公民在户籍所在地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即使户籍所在地民政局能出具的无婚姻登记证明也不能真正反映公民的婚姻真实状况,那么登记机构要求申请人出示户籍所在地民政局的婚姻关系证明就毫无意义。

近期,国家民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相关工作的通知》,自文件下发之日起,除办理涉台和9 个国家公证事项需开具证明外,不再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各地房屋登记机构也对房屋登记收件材料进行梳理,与登记机构职责无关材料一般要取消。比如,不再提交婚姻证明。如果申请人实际占有房屋却没有办理登记,不便于与之有债权纠纷的人进行查询,也不利于公检法等部门协助执行和个人住房信息核查工作的开展,如果使申请人的不动产公示化、明朗化更有利于公众或利害关系人、司法协助和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管理,如查询、查封、强制过户、户籍管理、流动人员管理、出租房屋、税源管理等,也能最大化地维护申请人利益,有效维护其他公民和单位利益。申请人在没有相关婚姻证明的情况下办理不动产登记,在理论上,也不会影响其配偶的财产权,反而是保护了配偶的财产权,如申请人不将隐藏的财产以不动产登记公示的方式公开化,那配偶反而没有证据证明该房屋为婚后共同财产。如果申请人在没有相关婚姻证明的情况下,房屋登记机构为其办理了房产证,即备案登记为单独所有,但其配偶有结婚证明证明是婚后购买的房屋,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该房屋财产仍为夫妻共有财产,并不会因为房屋登记部门的单独所有登记就认定申请人的房屋为个人单独财产。因此,房屋登记机构在办理房屋登记时,审查婚姻关系证明,既没有法律意义,也缺少法律依据,同时,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浪费财力、物力,还降低了登记效率,加大了登记部门的法律责任。只要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程序合法,房屋登记机构就应当依职权及时办理。

3.取消审查婚姻证明可行性

篇4:我国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

摘 要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第一百六十条中规定了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从表述上看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仍然坚持了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与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和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并无二致。这样的证明标准并不符合不同诉讼阶段的诉讼任务,也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本文拟以美国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为参考进而对我国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进行修正,以期建立一个理性的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

关键词 侦查阶段 证明标准 层次性 法律真实

“所谓证明标准,是指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一方对待待证事实的论证所要达到的真实程度。”①证明标准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需要对待证事实进行证明,其中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取证、举证和质证活动,这是证明标准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证明活动,证明标准也就失去衡量的对象,证明标准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二是立法中设置的证明标准,即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的证明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而这一程度就是裁判者对被追诉方有罪或者无罪的标准。而所谓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是指侦查机关认为自身对于犯罪事实的侦查达到了可以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程度。侦查活动只是一个取证的过程,并没有举证也更没有质证的过程,所以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的设置也就应当与取证这一阶段的任务相适应。

一、我国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之立法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法条中明确提出“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是侦查机关侦查终结之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2012年《刑事诉讼法》还首次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予以细化,其中包括三个条件:一是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是据以定罪的证据均经法庭程序查证属实;三是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已经排除合理怀疑。令人惊喜的是,“排除合理怀疑”首次被引入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这表明立法者不再以意识形态的眼光来对待“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证明标准,而是用更加包容的心态来吸收外国的先进立法。此外,《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案件事实清楚;(二)证据确实、充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经过侦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写出侦查终结报告,并且制作起诉意见书。”以上规定说明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检察院均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为侦查终结的证明标准。

值得注意的还有《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标准和法院做出有罪判决的标准均使用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表述。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由此可见,我国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标准以及法院的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实际上是相同的。②

二、移送审查起诉中证明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证明标准偏重客观真实,易造成错案的发生

我国诉讼法学界关于证明标准的学说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客观真实说,二是法律真实说。由于受苏联传统诉讼法学说的影响,客观真实一度在我国的诉讼法学界占据统治地位,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更多西方法治国家的法治思想传入我国。法律真实说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入我国进而被更多的学者们接受,传统的客观真实说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受到了挑战。“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就是一种典型的客观真实说的表述,这说明在立法中客观真实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刑事诉讼法》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标志我国的证明标准正在逐步走向理性,也有人据此认为我国现在的证明标准是“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折衷说并非合理的表达。不可否认的是对证明标准的认识从客观真实说到折衷说确实是一个进步,但是这只能表明我们的立法者还没有做好全盘接纳法律真实说的心理准备,而只是小心翼翼地对法律真实说循序渐进地接受。相信随着刑事诉讼法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最终也会像法治国家最终确立以法律真实说为理论依据的证明标准体系。

在理想状态下,侦查活动应当以查明客观事实为最终追求目标,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囿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重现以前发生的事实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侦查活动也是如此,证据提取的困难程度远非我们所能想象,虽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侦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科技进步也必然导致罪犯的反侦查能力的提升,而犯罪活动的隐蔽性更是妨碍侦查活动推进的重要因素。这些都为“客观真实”的发现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如上文论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过于重视案件事实客观方面的认定,而缺乏对办案人员主观方面的羁束,案件事实如何就算清楚,证据如何算是确实充分,这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实和同样的证据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而如果不对公权部门的主观判断进行一个明确的限制的话,势必会导致公权部门的自由裁量权的扩大,權力的扩张性也将很导致任意性的自由裁量,使得被追诉方难以预料自身的结果。所以说,“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缺少了对侦查人员的主观认定标准的一个设置,而是单纯的规定客观事实方面的内容,这明显与主客观一致的认识论原理不相符。

而自由裁量权的扩大更是容易引发错案的发生。虽说我国的证明标准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要求已经相当严苛,但是如此严苛的证明标准并未带来高质量的案件。从近年来曝光的错案来看,错案的发生多是由于侦查机关的刑讯逼供所致,那么这样获取的证词所办理的案件怎么能说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呢,这样的案件怎么能够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呢。所以说过于强调客观方面的证明标准只是人们对于自身认识能力的所拥有的自负,而没有可能达到的证明标准在侦查实践中只能被束之高阁,丝毫不起作用。对于客观真实的盲目追求最终也被证实这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犯罪活动通常具有过往性、隐蔽性、不可回复性,罪犯也具有逃避制裁的本能,因此国家追诉犯罪的活动困难重重,”③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使案件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侦查人员也是不得不铤而走险求诸于一些非法的手段(如刑讯逼供)来迫使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供述,以符合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所以,没有对侦查人员的主观方面的限制扩大了自由裁量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错案的发生。

(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侦查中心主义

前已述及,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对于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检察院起诉和法院作出有罪判决设置了相同的证明标准。与西方国家奉行“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理论不同,我国刑事诉讼的设置一直是以“侦查中心主义”理论为基础,所谓刑事诉讼阶段,“是指刑事诉讼过程中,按顺序进行的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各个部分iv”。在我国,整个刑事诉讼被划分为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以及执行五个独立的阶段,不同的诉讼阶段有着不同的诉讼任务、诉讼主体、需要实施的诉讼行为,刑事诉讼就好似一个生产车间,案件经过不断地打磨而成为一个“成品”。但是在各个诉讼阶段中,我国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侦查中心主义。社会中对公检法三机关有这样形象的评论,“公安是做饭的,检察院是送饭的,法院是吃饭的”,这样的评论未必完全准确和适当,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也确实是反映出了实践中公检法的关系,即公安局的地位要高于检察院和法院。所谓的“饭”就指的是案件,而检察院送什么“饭”,法院吃什么“饭”,这都得看公安做什么“饭”。而且不论“饭”做成什么样,检察院都得送,法院都得吃,无论好吃还是难吃。这也是侦查中心主义的典型表现,即公安局侦查终结的案件会一路绿灯的走到法院的“饭桌”上,而基本上这些案件都会被宣告有罪,这也就相当于移送审查起诉就基本等同宣告了犯罪嫌疑人有罪。

笔者认为,我国的证明标准的设计对于我国侦查中心主义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为《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三个相同的证明标准,这也就相当于侦查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各自的诉讼阶段终结时使用了同一证明标准。如果侦查阶段对于事实的认定即达到“事实清楚”,证据收集也已经“确实、充分”,那么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判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此说来,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的设置难免会让人感觉有架空审查起诉和审判的功效。公安机关做的“饭”已然是珍馐美味,检察机关岂有不送的道理,法院又岂能不吃。而且在现在三机关中虽说法条中明文规定是“相互配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关系,但是实践中却是配合有余而监督制约不足。所以,笔者认为,设置相同的证明标准虽说意在促使办案人员扎实办案,提高侦查质量,但是实际上却是抹杀了各个诉讼阶段之间的差异,造成了检察院法院二机关的司法活动受制于侦查活动形成了侦查中心主义。当然,形成侦查中心主义的原因有很多,相同的证明标准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如果改变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进而明确各个诉讼阶段的诉讼任务,将会有效改变我国目前的以侦查为中心程序的司法现状。

三、我国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之我见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的不足以及美国证明标准的分析,笔者认为,根据证明标准层次性的原理,我国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应当适当降低。

(一)证明标准的层次性考量

所谓证明标准层次性共分三种情形,一是不同诉讼阶段适用不同证明标准,,例如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应当适用不同证明标准;二是不同的证明主体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如控方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与辩方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明标准就应当不同,当然这里并不是指辩方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而是指当辩方提出自己无罪或者应当减轻、从轻或者免于处罚时,对其提出的事实应当降低认定标准;三是不同的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例如对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量刑情节以及程序性事实应当采用不同的证明标准。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的修正依据的正是第一种情形。

不同诉讼阶段应当适用于不同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如下:(1)刑事诉讼阶段论。刑事诉讼阶段划分主要是基于对一定诉讼阶段的直接任务、参加诉讼的机关和人员、实行诉讼行为的方式、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性以及诉讼的总结性文件等因素的考虑。“不同的诉讼阶段的直接任务的设置反映了立法者对于该诉讼阶段作用与功能的期待,而证明标准往往是与此相适应的。”④侦查阶段是对案件事实进行初步证明的阶段,其直接任务在于收集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起诉阶段检察院的任务是对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将案件提交给法院审判。审判阶段中,将集中并最终确定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阶段。由此,不同的诉讼任务决定了应当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侦查阶段只需要达到初步证明即可,检察院应当认为具有较大的定罪可能性,而审判机关则必须进行全面而充分的证明,应该设立最高的证明标准。(2)证明过程论。整个诉讼活动实际上就是控方的一个证明过程,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证明过程即为一个认识过程。证明主体就是认识的主体,证明对象即为认识的客体。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指出,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应当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犯罪活动作为一项发生在过去时间的事实,总是需要办案人员去进行侦查活动,逐步的对案件进行证明,经历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的反复循环的过程,并逐步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偵查、审查起诉、审判三阶段处于不同的认识阶段,其对犯罪事实的认识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应当根据不同的认识阶段来设置不同的证明标准。

(二)我国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的修正

前文已经多次提到,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姐的证明标准做出了相同的规定,根据以上对不同阶段应当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进行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当对我国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予以修正以区别于其它阶段的证明标准。侦查阶段,其活动的目的仅仅在于收集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根据无罪推定的原理,此时犯罪嫌疑人并未被证实有罪,因此在法律上,犯罪嫌疑人与普通公民并无二致,只不过是犯罪嫌疑人被怀疑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且,执掌侦查行为的主体是侦查人员,其并不是审判人员,也不是提起公诉的人员,因(下转第58页)(上接第29页)此,他们是无法参与到最终的审判当中,更无法对案件做出有罪的认定。此外,侦查阶段只不过是对案件的一个初查,此阶段对于案件的认识尚处于一个粗浅的阶段,此后的阶段应当还有检察院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也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因此,并无将移送审查起诉与做出有罪判决设置相同证明标准之必要。

设置一个较高的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固然有考虑到保护人权的考虑,但是如若一个证明标注设置过高,不合诉讼规律的话,那么实践中这样的证明标准势必会被虚置在一旁,成为一个花瓶样式的摆设。这样便造成了侦查机关无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可依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降低证明标准,而在一个没有司法审查制度的侦查阶段中,证明标准降低的危险便是侦查机关的职权愈发强大,犯罪嫌疑人沦为侦查客体,最终的结果便是人权得不到保护。由此,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的设置应当更为理性,而非是“乌托邦”式的建构。笔者认为,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应当修正为“侦查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三、结语

我国证明标准体系中共设置了五项证明标准,包括立案的证明标准、逮捕的证明标准、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作出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看似在每项程序终结均有各自的证明标准,但是我国的证明标准设计的大多不合理,不合诉讼规律。此外,对于辩方无罪的证明标准、罪轻需要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明标准、程序性事项的证明标准、各种司法令状签发的证明标准均为进行设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疏漏。在一个追求保障人权,追求科学立法、精密立法的时代,若不对自身立法进行以理性为指导的修正,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冤假错案的发生。证明标准只是诸多法律漏洞中的一项,希望立法者能够尽快予以补正。

注释:

①陈瑞华.刑事证据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44.

②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的含义不同于英美法系中的证明标准含义,英美法系中的证明标准特指法院对刑事案件做有罪判决时的认定标准,即对被告人作有罪认定必须具有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否则,如果有合理怀疑,就构成了无罪释放被告人的充分理由。而我国基于传统认识则认为不同诉讼阶段甚至不同诉讼环节均有证明标准,而不只是做出判决时的认定标准才叫做证明标准。

③左卫民.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J].法学研究,2005(4).

④李学宽,汪海燕,张小玲.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J].中国法学,2001(5).

⑤汪海燕,胡长龙.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126.

参考文献:

[1]汪海燕,胡常龙.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J].法律科学,2001(3).

[3]莫永成.侦查终结证明标准之我见[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4]段书臣,刘澍.“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论争之检讨——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篇5:医 疗 广 告 审 查 证 明

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管理条例》第十一条:文化、教育、卫生广告,应当提交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四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广告的审查,并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十三条: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申请并报送有关材料。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发给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其内容应当与审查批准发布的内容一致。

二、受理范围:

广西医疗机构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广告。

三、核准条件:

1、医疗机构取得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广告内容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四、程序:

申请单位在自治区卫生厅办证大厅领取或者从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网站上下载《医疗广告审查申请表》、《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及本须知

按本

须知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受理

向自治区卫生厅办证大厅提交申请材报自治区卫生厅审查

自治区卫生厅办证大厅发放《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五、需提交的资料(用A4纸打印,并按下列顺序排列):

1、《医疗广告审查申请表》(电子版一份);

2、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申请表一式五份,电子版一份)。

3、有效期限内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应当加盖核发该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公章);

4、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六、注意事项:

(一)申报单位在提出申请前请认真阅读《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本须知,申报资料必须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二)《医疗广告审查申请表》填写要求:

1、申请表上的医疗机构第一名称、法定代表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发证卫

生行政部门、校验有效期、地址、床位数、诊疗科目、所有制形式、机构类别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核准的内容填写。

2、诊疗科目必须用汉字填写,不能用科目代码。

(三)《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要求:

1、电视、广播广告可以先提交镜头脚本和广播文稿,初审合格后再提交广

告成品样件。

平面广告提供小样,网络广告提供页面样件。

2、将制作的不同媒体的广告成品样件分别以阶梯状粘贴在“广告成品样件粘贴处”,分别标注媒体类别,并在广告成品样件粘贴处加盖单位骑缝章。如平面媒体的广告内容一致,可只制作一份成品样件。但应分别标明刊登的媒体类别。

3、成品样件需标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的位置、形式。

4、《医疗广告审查申请表》、《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所有成品样件内容复制在“广告

成品样件粘贴处”栏内,并注明媒体名称。)的电子版可以发送到“医疗广告邮箱:yiliaogg@126.com”或用磁盘(即3.5 英寸盘或u盘)保存和申报资料一起报送。

(四)医疗广告内容仅限于以下项目:

1、医疗机构第一名称;

2、医疗机构地址;

3、所有制形式;

4、医疗机构类别;

5、诊疗科目;

6、床位数;

7、接诊时间;

8、联系电话。

1至6项发布的内容必须与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其副本载明的内容一致。

(五)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与媒体类别发布广告。

(六)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中核定的内容及成品样件,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进行任何改动。医疗广告必须与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医疗广告成品样件保持一致。医疗机构篡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内容发布医疗广告的,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撤销其《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在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批申请。

(七)发布医疗广告必须标明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八)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有效期内变更广告内容或者期满后继续进行

广告宣传的医疗机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九)医疗机构的执业情况发生变化,与经审查的医疗广告成品样件内容不符的,医疗机构应当重新提出审查申请。

(十)禁止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变相发布医疗广告。

有关医疗机构的人物专访、专题报道等宣传内容,可以出现医疗机构名称,但不得出现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医疗广告;不得在同一媒介的同一时间段或者版面发布该医疗机构的广告。

(十一)医疗机构在其法定控制地带标示仅含有医疗机构名称的户外广告,无需申请广

告审查,应按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部门登记。

(十二)复印件应清晰并与原件完全一致;申报资料应按上述“需提交的资料”所列顺序排列,建议用反尾文件夹夹好,装入文件袋内提交。

(十三)自通知领取医疗广告证明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申报单位凭受理通知书领取医疗广告证明,并出示领取人身份证。

七、审批时限:

自治区卫生厅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或要求申报材料补正的决定。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卫生行政部门需要请有关专家进行审查的,可以延长十日。

受理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办证大厅(设在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地址: 南宁市桃源路 80 号

咨询电话:0771 — 5315597

投诉电话:0771 — 5320075

邮编:530021

网址:.cn

医疗广告邮箱:yiliaogg@126.com

许可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地址:南宁市桃源路35 号

邮编:530021

篇6:医疗广告审查表

(注意事项见背面)

(审查机关盖章)

年月日

(背面)注意事项

1、本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正文内容皆为打印,手写无效。

2、医疗机构必须持《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原件向广告刊播媒介或广告刊播代理单位联系广告刊播事宜。

3、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中核定的内容及广告成品样件,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进行任何改动。医疗广告必须与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医疗广告成品样件保持一致。

4、发布医疗广告必须标明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且足以辨认。

5、发布户外医疗广告,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部门登记。

6、医疗广告内容需要改动或者医疗机构的执业情况发生变化,与经审查的医疗广告成品样件内容不符的,医疗机构应当重新提出审查申请。

7、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编号内容依次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简称)(中)医广【批准年份】第(批准月份)-(批准日)-(批准顺序)号。

如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1月30日批准的第10件《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应标为:(京)中医广【2007】第01-30-10号。

8、本广告审查证明公示网址:审查机关联系方式:

受理号

医疗广告审查申请表(含医疗广告成品样件表)

申请日期:年月日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医疗机构公章

年月日

申请受理号______________

医疗广告成品样件

案,网络广告提供页面样件。应标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的位臵、形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医 疗 广 告 审 查 证 明】相关文章:

上一篇:开心果700字作文下一篇:如何提高口才表达能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