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2024-04-19

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精选8篇)

篇1: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十八大报告文化建设内容解读

(2013-02-24 12:05:33)载 ▼

(2013年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讲座第一部分,有增删)

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对文化建设任务做了言简意赅的论述。提出四项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三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一)中央文件中“文化”的外延和内涵 中央文件中对“文化”外延和内涵的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共召开了七次党代会,从十二大到十八大在这七次党代会中,对文化外延的界定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四种不同的概括和论述。

两分法。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这次党代会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部分。

三分法。在十五大报告中(1997),开始提三大建设。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大部分。精神文明建设是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而言,文化建设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而言。

四分法。十七大提出的是四大建设,有加上了一个社会建设。五分法。十八大提出五大建设,又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在变化。早期所提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博物馆、图书馆,还包括医疗、卫生等。思想建设,就是思想、道德、信念、理想等无形的领域。十六大提三大建设时,文化还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的。十七大讲四大建设时,开始把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拿出去了,是放在社会管理里面讲的,十八大也是如此。

十八大报告所讲的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报刊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移动媒体等领域。

(二)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十八大报告文化部分有不少新提法、新要求,也是亮点。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之一。

核心价值观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

古人深知这个道理。司马迁在《史记·陆贾转》中记载,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他的谋臣陆贾经常劝说刘邦要尊孔读经。尊孔读经就是要通过孔孟思想来化成天下。刘邦不爱听,说江山是靠在马上打下来的,尊孔读经有啥用。刘邦的这个说法遭到陆贾严辞反驳。陆贾说,马上可以得天下,但马上能治天下吗?倘若当年秦始皇行仁义,法先圣,哪有你得天下的机会?!说得刘邦哑口无言,面有愧色。《史记》中这样记载: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祖骂曰’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而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愧色。”

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般被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五四提出打倒孔家店,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颠覆了传统价值观。民国时期,重提回归传统,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核心价值观一直为国民党所继承。马英九现在仍然在讲这八个字。建国以后,我们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文革时期进一步提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对文革悲剧的反省,个人价值受到重视。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呀,怎么越走越窄„„》,围绕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全国引发了价值观问题的大讨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2007)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支柱。但是我们还缺少一个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我们一直没有提炼出来。2011年,中央为召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起草相关文件。当时就希望能够提炼出核心价值观。中办委托了十家单位,把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国家行政学院也承担了这项工作。学院在一个副院长主持下,有两个部门在做这个事情。我们社会文化教研部也参与了此事。当时我们提炼了30个关键词,让在学院学习的学员和老师去选。选择的结果是有四个词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分别是民主、公正、和谐、诚信。我们把这个结果报给了中央,还写了个报告。后来,据说十个承担课题研究的部门报上来的,没有相同的。有两个字,有四个字,有一个字。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并没有提出核心价值观。对此,分管宣传文化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通过的《决定》做说明时,介绍说,一是意见还不统一,不宜仓促提出来。二是提出核心价值观应该经过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比方北京提炼出来的城市价值观: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是通过发放100多万份问卷征集的。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角度,进行提炼。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炼的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些内容继承了传统文化,如和谐、诚信等。有些内容是从西方价值观中借鉴过来的,比方说民主、自由、平等。这等于承认人类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不同社会制度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我们知道,近些年,围绕核心价值观有没有普适性,一直有非常激烈的争论。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民主、自由、平等是西方价值观,不合适中国。这一次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有明确的表态,是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创新。

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仍然需要继续探讨。

(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十八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唯一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文化产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创造和消费意义的产业。文化产业与一般工业不同,工业经济是为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说明文化的经济价值受到高度重视。为什么?

1.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知道,人类有两大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一是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对应的,人类社会有两大生产,一是物质生产,一是精神生产。在人类不同发展水平,人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内,人们物质消费需求占主导。人均3000美元进入物质消费需求与文化消费需求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文化消费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快速增长,2012年,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已经进入文化消费占主导的阶段。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主要靠三家马车拉动,消费、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第一因素。因此,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文化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文化消费高涨也使文化产业成为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

2.文化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受到消费需求变化的推动,也受到科技进步的推动。在人类历史上,文化生产的三次大的飞跃,都与科技革命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次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对纸质图书生产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图书生产由手抄变成能够复制,从而使图书生产成为一个产业。这也被认为是文化产业的开始。公元10世纪,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从此,印刷厂、藏书楼开始遍布全国各地。在欧洲为,公元1451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由此带来欧洲图书生产的革命。有史料记载,在谷登堡发明活字印刷之前,整个欧洲只有3万本书。谷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50年后,也就是1500年,欧洲已经有1200万本书,已经有1100家印刷厂,遍及200多座城市。

第二次是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对视听产品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巨大的产业。诞生了音乐产业,电影产业,无线电广播业、电视业等。第二次是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对视听产品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诞生了音乐产业,电影产业,无线电广播业、电视。与图书产品比较,视听产品没有文字障碍。从文化产业来说,视听产业规模更大。由于文字障碍,就从经济效益而言,图书出版业与当时的工业革命时期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相比,要逊色很多。所以,马克思曾说:就书画艺术作品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视听产业的出现,让所有的人对看到了这个新兴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第三次是20世纪下半叶,现代科技主要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新革命,使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成为新兴的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引领性的产业。新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变了艺术表现方式,如三电影,舞台表现力等各个方面。

3.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大约200年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制造业。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调整,服务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的位置下降。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满足最终消费的精神文化产品

(2)为制造业和其它产业提供创意、设计和内容服务(3)随着市场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创造新的产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娱乐文化产品就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

文化产业发展也受到各国政府重视。1997年,英国政府提出创意产业概念,制定了《创意工业路径文件》,是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并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国家。

2003年1月,小泉首相曾就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在国际影坛取得的成功及影响,提出要善于发现日本的“潜在力”,国家要予以支持。3月,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小泉首相任部长,明确将音乐、电影等文化产业与技术、工艺、名牌产品等并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有巨大发展潜力。第一,适应了消费需求转型。第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替代产业。第三,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文化产业所依托的资源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四,文化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第五,有助于激发社会创造力。

2010年2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指出,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速超过国民经济增速。

4.我国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1)粗放式增长。我国现在文化产品生产在不少领域都是世界第一。但精品力作很少。如,我国图书品种和产量均多年世界第一。但有价值、有思想、有国际影响的图书很少。图书贸易逆差严重。我国年产动画分钟量也是世界第一,2011年达到了26万分钟。但多数动画企业经营困难,90%亏损。美国皮克斯工作室,专门制作动画片,一年只制作150分钟,但每部都是精品。

电影。2012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共上映新片303部,全年票房超过168亿元,其中,国产片占到票房总收入的47.6%。进口片票房约计88亿元,占到票房总收入的52.4%。国产片亏损比例仍过八成。2012年国产电影共600部,在国内上映的国产片227部,进口片76部,比例是3:1,但在票房收入上占比例不到一半。入围全年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电影,国产片仅有《画皮2》、《泰囧》、《十二生肖》3部。赢利和维持平衡的不超过20部,其余全部亏本,亏损比例达到82.5%。2012年,600部国产电影创造的票房价值是80亿元,一部《阿凡达》创造的票房是168亿元。

(2)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很少。

(3)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3%,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1.文化关乎人的幸福。1960年代,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出版了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该报告有一段话后来被广为引用:“文化的位置不是出于社会的边缘,而是出于社会的中心。因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文化对于我们的福利和幸福是至关重要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提出,“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观点。2.文化是一种力量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理论。约瑟夫·奈认为,国家力量的运用有三种基本形式:强制(大棒政策)、援助(胡萝卜政策)和吸引(软实力)。其公式为:国家力量=强制┼利诱┼吸引。他把一个国家的力量分为硬实力(hard power)与软实力(soft power)。硬实力是指通过威胁(军事大棒),或者引诱(通过经济胡萝卜政策),让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这是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更多是无形力量,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实现目标的能力。约瑟夫·奈认为,美国未来要保持强大,不能仅仅着眼经济和军事,还要依靠 “说服”的力量来领导世界,要更好发挥美国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作用。文化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核心要素。新世纪初,一位加拿大著名学者弗雷泽出版了一本专著,书名叫《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该书的结论是:经济、军事固然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必要的因素,从历史上看,美国文化同样是美国强大的要素,而且是深层要素。金正恩的哥哥,金正男2001年携妻子和儿子赴日,看迪斯尼乐园,用假护照,被驱逐。生动说明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文化超越了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对抗。

约瑟夫·奈认为,那些鼓吹美国衰落的理论都是从工业经济、军事投入的角度看待国家的实力构成,忽视了无形力量在国家力量中的重要性。他最后得出结论:历史上强大国家之所以衰落,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软实力。法兰西历史上曾经的强大是建立在农业和庞大的人口上的,英国后来的强大是建立在工业优势和航海优势基础上的。美国未来要保持强大,不能仅仅着眼经济和军事,还要——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发挥美国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作用。

美国历届总统都十分重视借助文化力量,来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克林顿有一句名言:美国的文化产品到哪里,美国的力量就延伸到哪里。奥巴马上台以后提出了“巧实力”概念,强调软硬兼施。

温家宝总理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国家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的影响力更深刻、更具渗透性。”

3.重视文化立国。重视文化立国是发达国家的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上野光平写的一本书,叫《现代流通论》。上野光平把国民财富分为两类,一类叫耐用消费品,一类叫永久性财富。耐用消费品是指汽车、冰箱、洗衣机等工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总是不断在更新换代。永久性财富是指文学、艺术、有艺术价值的建筑等。永久性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殖。上野光平认为,尽管当时日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日本创造的财富主要是耐用消费品,永久性财富远比不上欧洲主要国家。认为创造永久性财富,是一个国家国民生产的最高追求。上野光平的看法反映了日本社会对财富认识的一个变化。基于这个变化,1980年代,日本就提出文化立国的理念,把文化立国作为日本近代以来的第三次远航。近代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三次立国过程。一是军事立国,二是经济立国,再就是文化立国。近些年,国内有些知名学者一直在呼吁将文化立国作为治国方略。

4.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激发创造性。各国不约而同地把“创造性”“创造活力”,作为关键词。

澳大利亚提出要建设一个创造性的国度。1993年,在梅杰任英国首相期间,英国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正式发布跨世纪的国家艺术发展战略。这个文件的中心内容有两条:一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要支持和鼓励一切艺术创新;二是文化艺术不是仅仅是给人们提供娱乐和休闲,它应该居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也应该成为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工作的中心。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具体表述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篇2: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强调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宗教关系和谐,主要指宗教与社会、各宗教之间,以及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和谐。近年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宗教关系纳入统一战线需要妥善处理的重大关系,反映了党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2006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把宗教关系作为社会政治领域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之一,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提出宗教关系和谐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建立和谐的宗教关系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因此,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已成为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任务。

十六大以来,党在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方面,积极引导信教群众、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团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中国宗教的发展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各宗教之间关系和谐方面,推动各宗教开展对话与交流,引导各宗教共建和谐美好家园,促进了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和睦共处。在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关系和谐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宗教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同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鼓励和支持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于开拓宗教工作新境界,为实现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作出应有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指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著名的宗教工作“三句话”,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宗教工作的指导性原则。2001年,他又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提出宗教工作的“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2002年,“四句话”写进党的十六大报告,为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2003年底,中央开始把“四句话”作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007年,十七大报告及修改后的新党章中都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十六大以来,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调动了广大信教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宗教事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宗教事务条例》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迈出重大步伐;宗教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取得新的突破;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和谐相处、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应对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的重要法宝,是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指针。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十八大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要求,推动宗教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宗教有趋利避害的可能性,要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消极因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宗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宗教教规、教义、道德中含有积极因素,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大多数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力量。2001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2003年11月,贾庆林指出:“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爱国宗教界人士是团结信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这表明,信教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2006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这同样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发挥积极作用的努力方向。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论断,并第一次将此写入党章,要求“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指出了宗教工作的根本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各宗教大都主张仁爱、慈善、和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和传统,有扶危济困、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各宗教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要求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要“积极扶持、平等对待、依法管理、完善机制”,这对于增强宗教界人士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主动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激发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产生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要求,对于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宗教界人士主要指在宗教界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有较高宗教学识、德高望重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信徒中的杰出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信教群众的重要纽带。我们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信教群众在我国数量众多,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关系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信教群众的工作,要团结和教育信教群众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积极贡献力量。

篇3: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然而,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时也处在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以及社会改革的攻坚期, 面临着严峻的腐败形势以及艰巨的反腐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当代所面临的反腐倡廉实践形势做了系统地分析, 并提出了反腐倡廉的新的政策思想、政策原则、政策观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问题以及政策措施, 建构了我国初级阶段新的反腐倡廉政策基本体系。所以, 解读、研究党十八大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精神、新思想, 这对把握当代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反腐倡廉政策的走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反腐倡廉政策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政策属于一种公共政策, 其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执政党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反腐倡廉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 以提高执政能力以及巩固执政地位为出发点, 以惩治及预防腐败为重要内容, 以监督及制约公共权力为重要核心, 以促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最终实现建设廉洁政治的宏伟目标所规定的指导全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实践的行为准则、行动方向以及具体措施[2]。

俄罗斯莎塔罗夫等学者曾指出:“不经常反腐, 腐败就会本能地扩大蔓延,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推行反腐政策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十分自然的。只有采用系统消除腐败因素的战略, 才是当前条件下唯一有效的战略。”而莎塔罗夫等学者也同时指出, 这种长期的系统性反腐政策与战略既能够给国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具有道德和政治意义并能够很好地储备反腐能量, 同时也需要国家在预算方面开销巨大资金。当今世界各国只有根据各自廉政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连续不断地制定出反腐倡廉的新政策, 才能更好地将这一全球性世纪性的腐败难题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对反腐倡廉新精神、新思想的解读

“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 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个重要任务之一[3]。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和行动, 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出发, 凝聚智慧和力量,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与生产, 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 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这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同时也带来了工作动力。

其次, 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与新举措, 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对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全面推进预防及惩治腐败体系的建设。

最后, 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不仅要看到成绩, 坚定信心;还要看到问题, 保持警醒。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与忧患意识, 并认真履行在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责任, 做到“反腐倡廉常抓不懈, 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在当今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 拒腐防变、反腐倡廉对执政党而言是一个全球性世纪性的难题, 世界各国政党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破解方法。然而, 由于各国不同的国情、历史及文化, 到目前为止, 尚未能找到一副包治腐病的良药。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但绝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另外, 什么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怎样达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也是十八大给从事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研究者提出的新要求。

三、结语

建设一支秉公执纪、刚正不阿、服务人民、忠诚可靠的监察纪检干部队伍, 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展反腐败斗争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 还要全面提高监察纪检干部的业务能力与政治素质, 提高其战斗力, 增强其忠诚度;并且要做到对监察纪检干部的从严监督、从严管理、从严教育, 发挥检察干部对机构的督查作用, 对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以确保监察纪检干部队伍认真履行职责, 做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做贡献。

摘要: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反腐倡廉的新精神、新观念及新部署, 是我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认识, 也是我党对反腐倡廉政策的新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十八大反腐倡廉政策的内涵, 解读了反腐倡廉的新精神、新思想, 这对把握当代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反腐倡廉政策的走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反腐倡廉,新精神,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文亮.十八大报告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论述[J].红广角, 2012, 12 (12) :12-13.

[2]李斌雄, 姜向红.中共十八大对反腐倡廉政策的新发展[J].廉政文化研究, 2013, 1 (01) :1-7.

篇4: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近来,在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时,我认真反复学习领会了十八大报告中所论述的数字关键词,这样我感到对加深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很有帮助和好处。现将我对以下七个数字关键词的学习体会。愿与工休朋友们共同学习交流。

(一)“迈上三个大台阶”。报告科学总结了十年来历史性成就,指出这样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学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由于迈上“三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变化,这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最好时期,是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人们为之而高兴受鼓舞,我们深知能取得这些辉煌成就,一靠党的实践正确指引,二靠改革开放,三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要珍惜现在,发扬成绩,继续努力奋斗。(二)“四个更加自觉”。报告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要求。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为此,提出“四个”更加自觉,就是更加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的核心主场,更加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四个“更加自觉”,不仅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核心内涵的认识,而且彰显了党对落实科学发展紧迫性的强调,必将使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未来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我们要深刻领会这四个“更加自觉”的新要求,自觉贯彻落实到我们军休建设的各项工 作中。

(三)“八个坚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八项基本要求的指出具有深刻的理论、实践和历史依据,并具有丰富的耐寒。我们要深刻领会这重要论述,倍加珍惜,自觉坚持,使其真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法宝。

(四)“两个翻一番”。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使人深受鼓舞,非常振奋,这是全国各族人民能看得见,摸得着,提出得到的极大喜事。这一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将会大大鼓舞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热情。这是我们党在向全世界告示,向我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有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五)“四化途径”。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同步发展”。十八大报告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中增加了农业现代化,而去掉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市场化、国际化。这是我们党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途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其意义极其重大和深远。这表明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队如何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了。

(六)“五位一体”。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这是报告一个新亮点,也是与时俱进的重大创新。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五位一体”。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坚持“五位一体”,在现实当代人利益同时,给后代百下了蓝天、地缘、小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当的庄严承诺,也是人民的幸福期待。我们要为美丽中国、的背景、美丽丰台、建设美好的军休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三个倡导”。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要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第一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这三个方面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重大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者“三个倡导”,积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作为北京市民还要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争当文明市民为北京精神建设贡献力量。

丰台区军休九所军休干部

篇5: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1月8日电 今天下午15时,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十八大报告新观点、新思路、新部署”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戴焰军指出,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具体了。

戴焰军说,科学发展观于2003年提出,这些年来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的成效已经为大家认识到了。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做过系统的阐述,十八大不仅对科学发展观自身的含义,还对为什么要长期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还对在实际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做了非常系统的阐述。

戴焰军认为,十八大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来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包含了这五年实际发展中的经验,所以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了。和十七大相比较,十八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怎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实处。如何在制度层面、在体制机制层面、在干部政绩观等方面解决好一系列实际问题,同时在民生问题、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等其他方面都谈得非常具体。(李伟)

篇6: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5、√

×

× 6-

10、×

×

15、×

×

× 16-20、√

×

×

× 21-

25、×

×

× 26-30、×

×

×

×

× 单选

35、BBDAA 36-40、BABDB 41-

45、ABABC 46-50、BACBD 51-

55、BDAAB 56-60、ACCBA 多选

篇7: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一、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首先,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理论, 从根本上讲, 是因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内因与外因、当前与长远等关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其次,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依据, 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脉”, 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进”, 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 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 做出了独特理论贡献, 是对同一项历史使命的理论探索, 同一块实践土壤上开出的理论之花。

第三, 科学发展观是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科学发展观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当代中国发展这个主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 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才能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因此, 发展是第一要义, 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何发展的问题, 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本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首先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一切发展,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 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 从目的范畴来看,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 一切以人为目的, 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 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因此, 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发展的根本。要把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作为发展的目的性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 使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都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确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 尊重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要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发展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作用;要用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来检验发展的成果,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提高更多社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 以人为本是核心, 回答了当代中国为谁发展的问题, 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发展, 就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 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所谓协调发展, 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协调发展是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共同发展, 但不是低水平的、静态的平衡发展, 协调发展是要突出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优势和效率, 是要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协调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 因而协调发展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发挥优势、提高效率的过程中实现的。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 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 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 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回答了当代中国何为发展的问题, 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就是推进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阶层、各群体的发展要求与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最大限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三、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阳光大道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两大历史使命: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是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众所周知, 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难题。上世纪初期, 列宁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 列宁先后进行过多方面的试验, 提出包括“新经济政策”在内的多种方案, 但由于战争迫近等诸多因素, “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就宣布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做过改革的试验, 但先后都归于失败。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改革和发展再次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汹涌的浪潮。然而,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我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使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现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02年到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 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多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 对外贸易总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有效应对了各种考验, 这一切都源自于践行科学发展, 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 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篇8:十八大对文化的要求的深刻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体现了党对教育地位和价值的深刻认识,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睿智思考和准确判断。

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决策。从党的十四大率先提出开始,每一次党代会都非常鲜明地指出教育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既表明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战略决策的一致性,又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二字是对过去20年所确立的这一战略决策的肯定,也为未来的教育之路指明了方向。

对各级政府来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教育优先发展,是指教育要领先于或优于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为此,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教育规划要优先;在实施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保证教育规划得到率先且高质量的落实。

二是在政府主导的各项投入中,教育要优先投入;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即适度超前投入。保证教育投入优先,既是教育法的要求,也是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

三是在各种资源的开发中,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先;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先。政府要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优质的人力资源,汇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始终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是贯穿党的十六大报告到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战略部署始终如一的主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地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总体不高。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主题,“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啃下素质教育这个“硬骨头”,已成为教育战线未来10年面临的重大挑战。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凝聚党政领导的共识和力量。这迫切需要党和国家加强对素质教育的领导,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办法,对地方党政领导的教育政绩实行素质教育“一票否决制度”;迫切需要大力支持各地的改革创新,用政策和财政激励一切有益教育的改革创新,确保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力量。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才能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有质量保证的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广大家长参与素质教育、理解素质教育、支持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凝聚教育战线的共识和力量。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广大教育工作者才能享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追求心中理想的教育。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必然对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中央层面出台地方教育局长任职资格制度,全面提高地方教育局长的专业素养;需要在中央的领导下,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协力实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

我们党历来关心青年学生、爱护青年学生,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明确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所在和内涵之义,而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学校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要依托高校人才荟萃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4、办好学前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不仅要大力推进、积极发展,还要办出质量和成效,增进学前儿童的幸福和愉快,真正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办好学前教育的结果标志是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充分发展。学前教育能真正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素质基础,切实满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真正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等问题;学前教育能真正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起始工程,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积聚智力财富。

办好学前教育的内涵标志是“广覆盖、保基本和有质量”。无论是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都要发展学前教育。这是我国学前儿童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各级政府应该真正把普及学前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责。

学前教育必须有质量。学前教育的质量意味着学前教育的硬件条件、班级人数符合国家的规定,学前教育的设施和材料适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学前教育必须由专业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来承担。学前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的保教,必须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必须给学前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多样性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必须坚决纠正“小学化”现象。

办好学前教育的核心措施是政府责任的落实。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应该形成有关学前教育的价值、规律的公共意识,全社会都来关心学前教育,爱护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各级政府应真正把学前教育当作是社会公共事业,确保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努力建立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办好学前教育的关键是落实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确保政府对学前教育持续的、足额的和制度性的投入,确保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此外,幼儿园教师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决定性力量,培养更多合格幼儿园教师,并确实确保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待遇和尊严,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5、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将提高青年受教育程度、掌握就业技能和充分就业紧密结合。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新要求。在深化改革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将着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些都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推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使重点建设专业与当地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培养更多能够适应产业升级需要、能够提高产品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更多地为中西部地区、三线城市、县域经济及“三农”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域分布要比较均衡:50%以上分布在地级市或以下地区、25%在西部地区、19%在民族地区,具有与城镇化进程、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会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布局,找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成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

6、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今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问题,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而且这一目标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清晰和明确。尽管面对全球的挑战、面对社会教育需求的多元变化、面对改革道路上的诸多问题与障碍,人们对教育的现状还有不满和期待,但是在党和政府规划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蓝图中,这些问题和障碍都在解决和克服之列,改革的大方向是与人民的期待和发展的需求高度一致的。

教育问题就是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渐趋多元和个性化。因此,人民满意的教育也非一个层次、一种模式可以承载,相应的改革与探索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充实,包括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与扶持、有系统有步骤地促进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也包括加强教育立法、充实教育投入、规范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营造和谐合理的教育生态等,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而努力。

上一篇:电器销售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教育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