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诗歌

2024-04-22

节能环保诗歌(精选7篇)

篇1:节能环保诗歌

(一)

眼底风光识未真,已如春梦了无痕。

四周莺燕潜踪迹,一带松椿小树轮。

推格致,测寒温。五洲共享地球村。

若将有限无涯撷,安得资源遗子孙?

(二)

山作霓裳水作裙,淡妆轻抹总缤纷。

忽如一夜繁霜结,昔日蛾眉逐渐颦。

收叹息,觅芳邻。人间一个地球村。

欲邀玉兔长悬镜,无奈月牙深闭门。

(三)先生昨日去市郊,见有卖青蛙者,电话征询要不要把青蛙添列晚餐……

不与红妆笑并肩,绿衣一袭芰荷边。

虽曾井底侵苔湿,常忆池中落水圆。

思薄怨,梦飞烟。好风情绪厌幽蝉。

如今怕唱三更曲,惊扰时人自在眠。

篇2:节能环保诗歌

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搜索

这是一种美德

浪费水就是消耗生命

污染水就是栽培苦涩

电能要节省

应该说一说

空调能不开就不开

不管是冷还是热

毕竟一年有四个季节

只过春、夏会使季节打了折

一次性物品要少用或不用

这是节能环保的上策

珍惜资源

永续利用

就是保护生态的平衡

就是拯救环境的绿色

多做运动

少坐汽车

人会有愉悦的精神

也会有健康的体魄

空气会变的更清新

美丽的风景也会多上几抹

社会要和谐

人人要做节能环保的楷模

因为我们是地球的主人

而不是客

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节能不分民族

环保没有国界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共同唱响节能环保之歌

只有这样

篇3: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一曰境界高。所谓境界,即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比如思想境界、艺术境界,等等。近代学者、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宋代词人的词句写的三种境界比较有代表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是第三境界。大凡有诗歌创作实践的人,对以上三种境界都会有切身的感受。开始作诗,创作欲望高,又担心自己写不好,信心和希望若有若无,几分痴迷,几分迷茫,的确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觉。进入状态后,总想着把诗写得更美一点,更纯粹一点,说是对语言的锤炼,实则是磨砺思想或者说是折磨思想的一个过程。得不到好句子,常常是连觉都睡不好,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想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甚或不断发现的过程;而发现,每每在不经意中巧遇新鲜的东西,这时候,你就会激动起来,眼睛一亮,豪情万丈,你可能会旁若无人地唱上一段什么歌,甚至手舞足蹈起来,说得严重一点,有那么一点神经质,这就应了哪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都离不开两个东西,即人品与作品。也就是说,境界是作者的人格特质与品格高下的重现,同时也是作品品格高下的展示。

二曰感怀深。有一句老话叫“诗言志”,志,即源于心怀的感动。触景生情,感怀弥深。艾青的名篇《礁石》即可证明这一点。从诗人所讴歌的“礁石”的形象上,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崇尚的饱经磨难而又坚贞不屈的伟大气质与精神。只要感怀深,哪怕语言朴素一点,形象简略一点,也仍然能使人不能忘怀。感怀是心灵的到达,一切矫揉造作,搔首弄姿,只能使人生厌,使人反胃。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名篇《神曲》中有一句诗说:“他是诗人,不是写诗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诗人难道不是写诗的人?从字面上讲,诗人不就是写诗的人吗?但丁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这里,前一个“诗人”的“诗”字是指真正的诗,而后一个“诗”字则只是形式意义上的诗。“诗人”,就是忠实于自己的体验感触,不写自己真实的心灵颤动以外的东西。

三曰情操美。情操是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对真、善、美、圣的寻求,对纯情的执著,对正义与正直的坚持,对罪恶的愤怒,对生命的喜悦,对亡故的哀伤,对国家民族复兴的企愿,对众生忧患的悲悯……莫非优美之情操。”而那些以诅咒自己文化的优良传统为荣,狂妄的自我膨胀,沉沧于迷幻药之类的东西而沾沾自喜还以为值得大写特写等等,无疑为情操之卑劣。我们在评判诗歌的时候,必须做到爱憎分明。

四曰语言精。一首诗,是由语言构成的;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字连缀的。语言精,就是要善待每一个字,选好每一个字,用好每一个字。就像我们欣赏建筑之美,不能忽视每一块砖所起到的作用一样,我们要让每一个字找到应有的位置。语言精,就是要准确、凝炼、有新鲜感、有跳跃性。古人常提到“诗眼”这两个字,现在我们把它称之为“警句”。诗人田间说:“警句是诗的眼睛,明亮发光。”臧克家说:“诗要有警句,如果把诗中的每一个字比作砖瓦,那么,警句就是梁柱。”所以,在诗篇中创造出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警句,有助于提高诗的品味,提高诗的感染力。现在有些诗歌中,通篇都是对琐屑、无聊和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东拼西凑,鸡零狗碎的。而且,这些诗中的描述不是去揭示日常生活的真相,而是对之摆出一种洋洋得意、津津乐道的姿态,仿佛他们已经看透了生活,看破了红尘。这绝不是一种新的艺术创建,而是一种传统的劣根的生活态度的回潮和反弹,它借一种无聊的话语,在伸张一种卑鄙的趣味,一种粗蛮的生活态度。这无疑是不可取的。

五曰形象活。有一个谜语,谜面是这样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四季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个谜语的谜面就是一首诗或者说具备了诗的某些特征,它容易使人记忆,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借助了形象来说话,很容易刺激人的听觉,随之实现听觉到视觉的转换。山、水、花、鸟、人,还有色彩,还有声音,还有人的走动,这些形象的自然切入,叫人耳目一新。所谓“诗中有画”,其实也就是要求有具体的形象感,使人读后栩栩如生,若有一幅画面浮现眼前。如果把创作诗歌比作制作豆腐的话,形象就好比制作豆腐时所用的石膏。如果没有石膏,豆腐就会散架,不管你将那豆腐块切得多么碎小,石膏都含在豆腐里,哪怕你肉眼看不见。可以这么说,你不会使用形象,你就没有完成诗歌创作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你硬着头皮写下去,必定会打乱仗。中国自古有“赋、比、兴”三种写诗的方法,叙物以言情,索物以托情,触物以起情。汉字本身就是最有形象感的文字,它所具备的结构之美,是任何拼音文字所不能达到的,要说诗歌的形象美,汉字就给了我们天生的姿态。无论欣赏诗歌,还是诗歌创作,我们都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带着一份好心情。

六曰结构紧。新诗以分行排列为外观特征,它的结构与传统诗最大的不同在于增加了排列美这一要素。从一个字到整篇排列,或整齐谐和,板块醒目;或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根据诗的需要和个人的审美取向,你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视觉美,在未通读正文的情况下,给你一种文字的排列所独有的美感。你可以眯着眼看,或者用眼睛就那么扫视一下,这种形体美,会刺激你的阅读兴趣。诗如何分行,每行以多少字为宜,并没有一定之规。散文中有“形散神不散”之说,书法中有“形断意不断”之说,诗的分行与之相通:形断意不断,意断形相连。

七曰音韵畅。所谓音韵,即诗歌的音乐性,就是指诗歌在形式和语言所具有的与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音韵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正象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歌唱来表现一样,诗歌也只有在吟唱、朗诵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抒情的、审美的艺术效果。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音乐性是诗歌先天的素质。就新诗而言,尽管它打破了传统诗那种一定的韵式,并不等于不要音韵感,事实上,音韵美正是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重要分水岭。现在音韵的运用又有了新的分野和新的认识,不过,无韵的自由诗仍然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才行,它以感情起伏为节奏,而在形式上,则消失了韵脚。至于有的人不懂韵而排斥押韵,那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

八曰风味醇。风味是一首诗能否具有魅力的主要决定因素。风味醇,就是风味醇郁。醇,有许多的近义词,醇厚、醇美、醇香、醇正。也就是说,风味,你不仅可以品,可以闻,还可以听,可以看,可以悟,可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对某些作品风味的肯定,也就是对这些作品的作者的人格的肯定。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判断,很少出现偏差。

如果说诗歌评判是诗歌创作的准备的话,那么,诗歌创作则是对诗歌评判的重构与完善。诗歌创作有无规律可循?这其实是一个不便回答的问题。每一位诗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排出表面的繁复,笔者以为,吸收传统,借鉴现代,让诗歌返璞归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从题目入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往往容易忽略题目的重要性,或以清一色的名词作题;或写出的题目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等等,这些题目都很难调动人们阅读的兴趣。当然,这并不是说,别人写过的题目就不能再写了,如果能出新,也未尚不可;如果是炒现饭,那就有点煞风景了。有一个说法,题目要当诗来写,或者干脆说,题目,是诗的一半。有了好题目,你就会激动不已,你就会按捺不住,你就会以一种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这首诗的创作中去。比如《花朵的方向》。花朵有方向吗?从语法的角度讲,似乎是一个病句。花朵有色彩,花朵有香味,花朵哪里有什么方向?不,花朵有方向,它的方向是向上的,因为光合作用,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这个题目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花朵有根,植根大地;花朵向上,有太阳、有天空,更有诗人的目光。又比如《停在记忆上的云》。记忆是保持在脑海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一朵云,停在了记忆上,它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状态?或许每个人回答都不一样,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就叫人沉默。从题目入手,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有一个题目突然从心里冒出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灵感吧;二是有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再考虑围绕这个形象作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三是有了某样一种氛围,暂定一个题目,然后边写诗边修改题目。强调题目的重要性并灵活地运用于诗歌创作,常常会使读者在阅读的阻碍中获得发现的惊喜。

用形象说话。一首诗有没有生命力,在于它有没有形象。形象能给人色彩感、画面感、动态感。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有许多美好的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你说记忆深刻也好,你说刻骨铭心也好,形象的穿透力,常常会使我们惊讶不已。我们的记忆,因为有形象来帮忙,才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支点。来看《火焰》。火焰很平常,大家都见过。可要写特殊的火焰,第一朵火焰,人类的第一朵火焰,燧木取火,这属于历史知识的范畴了,我们谁都没有能力去讲述这段历史,而我们感兴趣的是那第一朵火焰像“试翅的黑蝴蝶”。黑蝴蝶,便是我们要捕捉和描绘的形象。第一朵火焰叩响天空/烧毁了一片森林/回响的空旷里/飘满试翅的黑蝴蝶/纷纷扬扬/是一些故事的种子/认识了火焰/其实就是掌握了光明/太阳的微笑/曾是红色的狡黠/使我们的祖先/学会了思考和拼搏/作为火焰的映衬/黑夜与寒冷目光炯炯/像一对谪仙/从另一侧面为我们指点生活/还有饥饿/把我们每个人都培养成/火焰的捍卫者。这首《火焰》,除了黑蝴蝶,还有许多与之相关联的形象,天空、森林、种子、太阳,还有“红色的狡黠”,黑夜与寒冷也拟人化了,可以“目光炯炯”,像一对受了处罚下界到人间的神仙,为我们指点迷津。用形象说话,代替了我们口舌的笨拙,同时又使我们的思想有了一个舞蹈的空间。

靠语言造型。写诗,对语言的要求是极高的。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句子通顺、语法规范的层面上,而是要洗炼、独到、本质、纯粹。用语言造型,是对一首诗的整体关照。选择什么样的词语,准确地说,是选择什么样的字,在字的组合中结构什么样的形象,折射出什么样的思想,语言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字的重复,一个字的变化,都是很有讲究的。现以《小孩与桌子》为例:小孩的头/撞在了桌子上/桌子未笑/小孩哭了/妈妈拿过木尺/连连敲打桌子/桌子未哭/小孩笑了。全体只有两段、八句,记述的事情也很简单:小孩的头撞在了桌头上,疼得哭起来;妈妈用善良的、欺骗的手段用木尺敲打了几下桌子,小孩不哭了。小孩的头撞在了桌子上,可见小孩还小,一、两岁吧,只有桌子那么高。这是诗中的暗示。关键是字的变化,使这首诗在童趣中多了一些机警,桌子未笑/小孩哭了/……桌子未哭/小孩笑了。无非是将“笑”与“哭”换了一下位置,效果就出来了。自然,桌子既不会哭,也不会笑,可小孩由哭变笑,这首诗也就完成了。另有一首《门》:我想把门关上/然后坐在谛听里/细品你不期的脚步/与叩门的声响/我又想把门打开/好让你梦幻般的眼睛/和我灼热的心/来一次自然的碰撞/到底是打开/还是关上/我来不及想/却又想了一个晚上。这首诗写了一种等待,等待谁?诗中没有说出来。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恋人,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把那种“等待”写得有了味道。不知道是把门打开好,还是关上好,接着又说“来不及想,却又想了一个晚上”。来不及想,时间那么短;一个晚上,时间又那么长,门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这其中有太多的暗示。诗的语言,不能容忍多出一个废字。长思考,短文字,这样才有了语言的张力。

以情感取胜。写诗,要有感情投入,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感情,诗就没有了灵魂,而感情的基础是思想。来看《瓶子在清晨碰撞》。瓶子是什么样的瓶子?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啤酒瓶子,是液体被人吸干了的空啤酒瓶子。那空瓶子在清晨碰撞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诗记下了一个真实的片段。一个收废瓶子的人在他的竹篓里装瓶子,那两只竹篓分别架在自行车后座两边。就那瓶子碰撞的声响,使诗人的内心隐隐作痛,想到了生活的艰难。诗人不知道这许多的空了的酒瓶子能卖多少钱,也许够不上一包上好的烟钱,或者等于半个月的早餐(或许每次只能吃一块钱一碗的面条)。但诗人被他那种用平静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有了写作的冲动,记录下最本质的生活。瓶子不经意的碰撞/好响/这分明是窗外的事物/正在行走的事物/行走的瓶子和人/悄悄中/带着某种液体的重量/急骤的脚步声/像砂砾一样杂乱无章/我不能很好地去倾听/城市的清晨/仿佛瓶子的破碎/撒落些什么/沿着记忆的街道/我让疲惫临风而舞/渐渐模糊的空洞里/开满失眠的灯光/我无法将瓶子进行概括/瓶子太多/而且各式各样/都有精美的包装/人们反反复复将它们搬运/用尽气力/朝着梦中的方向/瓶子在清晨碰撞/在梦的边缘碰撞/掌握瓶子的人/变得一天比一天匆忙/而瓶子在破碎前总要碰撞/我不知道它们停顿在什么地方。要想以情感取胜,必须注重生活的积累,从细微处着眼,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厚积薄发,乃是诗歌创作之精要。

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要从写短诗开始,并从中锤炼语言,塑造形象,完成情感的酵化。多写短诗,或许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摘要: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纵观诗歌的流程,异态纷呈,波澜壮阔,从旧体诗、近体诗(格律诗)到新体诗和新诗(自由诗),按历史发展的演变,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本文拟就新诗的评判标准和创作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诗歌评判,诗歌创作

注释

1引自高凖《试论诗的评判标准》,载《诗刊》2001年第2期。

2同上。

3黄明山:《花朵的方向》,载《飞天》1992年第5期。

4参见黄明山《幸运的翅膀》,载《飞天》1995年第5期。

5黄明山:《火焰》,载1998年8月8日《文艺报》。

6引自《中国诗歌精选》,中国作家协会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7引自《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萃精评》,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篇4:情系环保 诗歌人生

他,是一位诗人,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

迎霞送日御侠风,天柱无缘几望中。

绝顶展眉天更碧,长空啸吟意方浓。

华山自古一条路,云栈今始借汝登。

梦里人生应自大,旅中苦乐总关情。

——题女儿华山极顶照

这首豪情奔放的诗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到出自一位政府官员的《旅中吟》诗集。

今年“两会”期间,当本刊记者在河北代表团驻地见到这首诗的作者——河北省邯郸市环保局副局长王君清时,精神矍铄而人淡如菊的他,在邯郸环保战线上已辛勤工作了十几个春秋。

十几年来,在他和邯郸市环保局同仁的努力下,邯郸市连续数年被评为河北省先进环保城市,邯郸市环保局2005年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而王君清本人在2006年9月也荣获中共中央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联合表彰和民进中央的表彰,被授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对于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这是新时期的荣耀;对于一座拥有众多大型重工业的城市,这是环保部门所付出的沉甸甸汗水的证明;对于已过花甲之年的他,这是最好的祝贺礼物。

少年识山水中年保自然

1995年,在民进邯郸市委担任副主委多年的王君清,被组织推荐到邯郸市环保局担任副局长职务,从此开始了他的环保生涯。

王君清自言从小家贫,但酷爱读书。从小学就开始看唐诗宋词的他,既从书中领略到李白、苏轼等大家的开阔胸怀和爱国教情,也感受到祖国各地的壮丽河山。那种憧憬总是激荡着他少年的情怀,奠定了他一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做人做事自然宽广的胸怀。多年以后,他在《花甲吟·情趣》中写道:“魂与山河共,趣在山水间。心系一虫草,情钟大自然”,即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邯郸,是一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建国后,这里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电力、煤炭等能源生产基地,同时其它如建材、纺织服装、食品、陶瓷等产业也不断发展,使这个人口近900万的大市面临着环境保护的严峻考验。

其实岂只邯郸,中国在过去工业化快速进展的年月里,连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也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污染。在《破浪偶感》中,王君清曾写道:“不记江水碧,迎涛更显黄。新洲时可见,怎奈草滩长。”抒发了他对长江可能成为第二黄河的忧虑。

进入邯郸市环保局后,王君清主要负责法律法规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人入中年的他,把少时对祖国山水无限的热爱化为保护环境无限执着的信念。他在《登丛台》中写道:“既入邯郸籍,习做邯郸人。胡服成霸业,完璧拒强秦。敬业勤学步,忠职荐夙心。凭栏山色远,满目物候新”。

要想打好仗,必须要有真本事。十几年来,邯郸市环保局在王君清主持下,处理的案件无数,却没有一起败诉。原因在于他们在内部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例如,《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环保违法单位可视轻重处以20万元内不同金额的罚款,但这种自由裁量权的应用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往往会为钱权交易提供可乘之机。邯郸市环保局根据企业规模、违法程度、认识态度等指标把罚款金额量化,并严格把关,从而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因此,邯郸市环保局多次荣获河北省文明执法示范单位,环保工作名列全国一流。

多年来,王君清养成了经常深入现场调研的习惯。由于对案件了解详尽、把握准确,因此处理了许多象“郝村、十里铺等村镇受滏阳化工厂严重污染”的纠纷积案,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当记者问王君清,诗人的气质往往性子直,爱较真、所以对看不惯的事也容易发脾气,他是否常会这样,他笑着说,较真是有的,但发脾气几乎没有。由于多年来接触到的诗歌多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和远大抱负的题材,自己养成了可以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去看问题的思维定式,处理事情不会偏激。他更习惯于当好一个主管部门或政府的参谋,健全管理,以理服人。比如原来当地有个水泥厂对附近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屡次警告、罚款都不改。针对类似现象,王君清向地方政府提交了一个方案,建议由政府和企业签定限期整顿协议,事后看这个建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等新观念是这几年得以大力倡导的,而邯郸一些大型企业,如新兴铸管、邯钢、永年特钢等企业都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创新和尝试。王君清曾对六家企业做过一次调研,数据表明以上企业投入治理的成本在一、两年内基本就可以收回,快的甚至半年就可以收回,再接下去就是收益了。这些“废物再利用”的举措不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好处,也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这份调研报告刊发宣传、转化成建议对推行循环经济尽了心力。

王君清对保护环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沁园春·环保心得》中写道:“已猛醒、祭法绳,令绿披三北沙不鸣/代江河呐喊,还我清澈;烟筒林立/休炫旧功/碧水蓝天,新鲜空气,三宝不全空繁荣/同球籍,让文明长驻,黑友白朋!”

常怀感恩心心平总自在

王君清说自己是幸运的。

1942年,他出生于河北清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业因家贫时断时续。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时,王君清面临着人生重大选择——是参加高考还是放弃?这时,是恩师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坚持了下来,后来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对恩师的感恩之情在他的两首诗中都有充分体现:《诉衷情·谢冯金峨老师》中“曾将白水渡饥荒,学业实难长。恩师鼓励坚持,远路在前方”;《踏莎行·谢马桂芬老师》中“学业间疏,岁荒不断,回乡暂了升学念。爱生如子话谆谆,教我一试终生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文革”造成的“余悸”尤在。王君清在大学恩师王恩多先生的介绍下,积极响应党的统战号召,于1981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在邯郸市的第一名会员,从而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他在《浪掏沙·谢王恩多先生》中写道:“成败在当初/最怕歧途/人生难再短浮萍/把握机缘霈放胆/更需携扶/民进待兴苏/半世书儒/先生召唤不踌躇/从政十年质不改/师表如初”,抒发了对恩师的深深感谢之情。

王君清说他的幸运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愿意用一辈子的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做好每一份工作、每一件事。

常怀感恩之心,做事就会任劳任怨。大学毕业后在邯郸七中任教14年期间,王君清一直同时担任文、理两科课程,学校叫千啥就干啥,干好啥。本人学生物学却教出了邯郸市的地理高考状元,也教出了邯郸第一个考入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当看到许多孩子由于在小学未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升入初中后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都存在很大缺陷时,他焦急万分。甚至向当地教育局申请调

到小学去工作。他认为,学生的启蒙教育就好比木板上钉钉子,第一锤是关键;如果一开始就钉歪了,再钉下去越钉越歪。

常怀感恩之心,做事心也坦然。王君清自言自己的人生历程是“农民—教师—干部”。在他眼里,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如此美好。他如热爱大自然一样热爱着生活,心态便永远是明朗的。记者采访王君清时得知,他因年龄原因已不再担任民进邯郸市委主委,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以一种人淡如菊、铅华尽洗的人生态度谈笑风生。

常怀感恩之心,讲话也敢直言。王君清毫不讳言地认为环保执行力度不够,是和地方保护分不开的。他认为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处罚力度太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违法成本”很低,而“执法成本”很高,不利于根除违法事件。对于淮河治理花了650亿,一场大水污水横流,王君清耿耿于怀,认为我们有关主管部门应该认真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

常怀感恩之心,就少了近功之心。在采访王君清时,除了谈及他个人发展历程外,记者听到更多的是邯郸市环保局之所以做出成绩,要归功于有一个好的局长、有一个好的团队,而他只是整个集体中的一员,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王君清称赞邯郸市环保局局长刘景平是“为木秀于林,潮头贵自矜。乌龙何惧汝,威借万民心”,执法环保六年如一日,为人、处事、执法堪称楷模。

王君清在《花甲吟志趣》中写道:“信立能安命,勤憨不近功。心平常自在,无愧慰平生。”这是他人生志趣的真实写照。

努力常加倍无愧慰平生

如今,已过六十的王君清,工作激情仍不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行着人民赋予他的权利和重托。他本人提出及会签的建议有50多件,全部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答复。尤其突出的是他对放射性污染情况的调研,用数据的方式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放射性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了改进建议,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黄菊、曾培炎等均做了肯定性批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物防治法》制定过程中被采纳,推动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统一监督管理”这一科学决策。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王君清又提出关于《环境保护法》的六条修改建议,从“排污申报登记、限期治理、排污收费、目标责任制、跨界环境污染纠纷、环保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等诸多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工作之余,王君清兴趣广泛,写诗、摄影、作画等均有涉猎,而写诗是他一生都没有割舍的。他说“人,离不开现实的物质世界,但更应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物质的享受是有限的,我却在诗词的艺术中享受到了无限。我此生最珍诗缘,诗将伴我终生。”

2003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王君清所著的《格律诗写作入门》,为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格律诗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用新声新韵创作诗词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是诗词改革不可阻挡的潮流,王君清走在了这个潮流的前面。

200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王君清的诗集《旅中吟》,汇聚了他四十年来四百首诗词。在这众多隽美的诗词中,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如《崇礼翠云山庄小住》中“山庄临坝上,夜拢古长城。谷静听星语,云白知月升”;有对改革事业的赞叹,如《呈曲周县杨仲信书记》中“改革计施千般爱,开放策集万种谋。三月扬帆风正顺,宏图起处任风流”;有描写工业兴起的,如《赞成安县工业崛起》中“来往成安道,金波绿浪翻。今朝浮蜃景?工业起新园”;有描写富民强县的,如《永年礼赞》中“铭畔新城应运起,隋桥安济美誉长。英才盛世鱼得水,领唱和谐奔小康”。

在王君清的朋友当中,有许多是民营企业家。他们有胆识,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改革机遇,竞争于商海潮头,贡献国家和回报社会。王君清用诗词对他们进行了深深赞美:如《赠庄荣昌先生》“走路哪得万里平?踏荆有益后人行”、《赠宇康集团董总》“瘠土植根深,一生信念真”、《赠华信王总》“崇尚自然承大道,珍襄生命顺天心”。而《赠雪驰集团王总》“雪里望梅开,驰骋送炭柴。真情无价宝,诚信自修来”暗合“雪驰真诚”和《赠阳光集团韩总》“玉有五德美,臣躬赤子心。阳春新世纪,光彩古城新”暗合“玉臣阳光”更别具匠心。

《旅中吟》中的诗词,有表达对大自然的钟情,有为时代发展摇旗呐喊,有他心路历程的真切感悟,有表达与友人的诚挚情谊。这本诗集的出版发行大概就是他对自己、对朋友、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吧。

王君清说:“人生苦短而难再,只能想好做,不要做后想。”邯郸市作家协会主席李清山曾这样评价王君清:“他是一个合辙押韵的人。合辙,乃时代潮流;押韵,乃时代精神。”我们这个时代,如果多一些王君清这样的人,也许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坦然。

篇5:低碳环保诗歌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大家伟大的妈妈,

儿女们将肩负起神圣的职责,

篇6:低碳环保诗歌

旧衣改造少花钱

天更蓝,水更绿

电脑一族常关机

错峰上班不用挤

空调关掉透透气

低碳不是呼口号,

篇7:环保的诗歌朗诵

还我新鲜空气,

(女)听地说:还我翠绿,

还我花香鸟语,

(齐)人在说:是的,爱护地球

爱护大自然

也就是关爱我们人类自己!

(男)听山说:还我森林,

还我山泉小溪,

(女)听水说:还我清纯,

还我青蛙小鱼,

(齐)人在说:是的,保护环境,保护绿地, 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的延续……

(男)啊,如果我们对环保不努力,

灾难将会随时降临我们生存的大地。

那么世界上最后一滴净水,

将是人类自己悲哀的一串眼泪!

(齐)啊,让我们来营造,

美好的自然环境吧,

用心血和汗水

把污染的源头冲洗,

(女)看,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花更艳了,

在这美丽的环境里

上一篇:庆国感——国庆60周年作文下一篇:对在校学生的励志名言正能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