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2024-05-18

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精选8篇)

篇1: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2-27 【生效日期】2006-02-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维护正常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健康,我部于2005年12月印发了《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就《办法》贯彻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一项基本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许可管理,关系到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的全局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卫生许可制度实施以来,对于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改善食品卫生整体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卫生许可过程中也存在审查把关不严,使一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取得了卫生许可证,给食品卫生安全带来隐患,影响了卫生部门的执法形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中编办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明确职责,提高认识,积极贯彻落实《办法》各项规定,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的食品卫生许可和许可后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二、精心部署,积极宣贯

《办法》是食品安全新形势下加强食品卫生许可工作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办法》宣贯工作。各地要在《办法》实施前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既要营造声势,更要注重实效。要在宣传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面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卫生许可工作“企业支持、百姓欢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要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培训工作,重点是直接从事此项工作的监督人员。各地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宣贯工作,为《办法》迅速、广泛、深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严格发放审查,把好准入关

《办法》规定建立卫生许可证申请和发放审查制度,分别对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餐饮业、食堂经营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规定了必须具备的申请条件,对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了审查的必须内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根据《办法》的具体规定,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办法》中有关卫生许可证申请和审查规定,规范许可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食品卫生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卫生防护措施、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几方面加强书面和现场审查,严格审查程序,严把发证关。对于不具备申请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坚决不予发证。已经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的地区,要严格把关,申请者量化分级评分要达到总分60%以上。对已持有卫生许可证的企业,要按照《办法》规定,本着服务便民,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在换发证件时重新进行审查,对审查不合格的,要停业限期整改,整改后审查合格的,给予换发卫生许可证;对限期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者,吊销原卫生许可证;对吊销卫生许可证者,三年内不得再受理其卫生许可申请。

四、强化事后监督,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发放卫生许可证情况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档案,严格按照现有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通过日常监督、监督抽查、专项整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管。许可后监管要与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记要加贴在卫生许可证上并根据评分变化及时更换。积极配合工商等行政部门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经营摊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沟通。对于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管,要充分发挥教育、建设主管部门的作用,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食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发放、注销和吊销,要与工商、质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及时了解相关情况。

五、严格自律,实施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越权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权责一致思想,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办法》规定发放卫生许可证的,要严格追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责任。各地要加强从事食品卫生许可和监督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树立纪律严明、公正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自觉接受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使食品卫生许可工作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窗口工程。

六、稳步实施,做好过渡衔接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办法》精神,尽快调整本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的具体管理办法,在卫生许可证载明内容、式样、编号、委托加工标识等方面逐步统一,抓紧卫生许可证更换工作。对今年6月1日前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各地应于2007年6月1日前完成旧证换发工作(证件样式参见附件1,1992年《卫生部关于统一27种卫生监督文书格式的通知》规定的原卫生许可证格式废止),今年6月1日后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按照《办法》规定执行。在委托加工中,对未开展量化分级的地区,受委托方要达到相当于A级的卫生条件,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决定;对委托加工的食品,2006年6月1日以前生产的,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2006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根据各地许可证换发情况逐步按照《办法》规定标识,其中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委托方不用标识卫生许可证号,截止2007年6月1日仍未按规定标识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标识方式可以采用直接印刷或加贴在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的方式。各地要本着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的理念,既要平稳过渡,也要保证《办法》尽快落到实处。

请各地将《办法》贯彻实施有关情况及时反馈我部,我部将定期在卫生部网站上发布各地工作进展情况。

二○○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中编办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管理,保障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健康,我部制定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与发放,保障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并按照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手续;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食品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责任。

第三条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遵守本办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发放卫生许可证。

第四条 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活动的卫生许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卫生许可证。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的卫生许可证由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确定的职责范围发放。

地方性法规或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对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级别做出明确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卫生许可证,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第六条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卫生许可证信息管理制度,定期公告取得或者注销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名录。

第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发放卫生许可证的监督制度,加强对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发放卫生许可证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采取备案、登记、注册等方式重复或者变相重复设置食品卫生许可。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卫生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预算。按照规定可以收费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所收缴的费用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章 卫生许可证申请 第十一条 任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具有与其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条件。

第十二条 申请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二)具有与食品生产加工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厂房、设施、设备和环境;

(三)具有在工艺流程和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污染的条件和措施;

(四)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生产用原、辅材料、工具、容器及包装物料;

(五)具有能对食品进行检测的机构、人员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

(六)从业人员经过上岗前培训、健康检查合格;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食品经营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二)具有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营业场所、设施、设备和环境;

(三)具有在食品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控制污染的条件和措施;

(四)从业人员经过上岗前培训、健康检查合格;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从事餐饮业和食堂经营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二)具有符合卫生条件和要求的加工经营场所、清洗、消毒等卫生设施、设备;

(二)具有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过程中控制污染的条件和措施;

(四)从业人员经过上岗前培训、健康检查合格;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申请卫生许可证所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具体要求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定。

第三章 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查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提出的卫生许可证申请,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对其必须具备的生产经营条件进行量化评分和审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卫生检验检测报告。

第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许可证申请的审查应当包括对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和现场实地审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的卫生许可证申请,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现场实地审查。

第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审查内容包括:

(一)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设置情况;

(二)厂房、选址、布局设计、环境卫生状况及设施设备设置运行情况;

(三)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四)生产用原、辅材料、工具、容器及包装物料卫生状况;

(五)产品检验设施与能力;

(六)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

(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审查内容包括:

(一)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设置情况;

(二)贮存、运输和营业场所选址、面积、布局、环境卫生状况及供水、防尘防鼠防虫害、专间等设施设备设置运行情况;

(三)食品采购、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污染控制措施;

(四)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餐饮业、食堂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审查内容:

(一)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设置情况;

(二)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选址、环境、建筑结构、布局、分隔、面积等情况;

(三)厕所、加工制作专间、更衣室、库房、供水、通风、采光、防尘防鼠防虫害、废弃物存放、清洗、消毒、餐用具等卫生设施和设备设置情况;

(四)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及供餐等操作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一条 申请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评分应达到总分60%以上。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符合发放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不予发证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的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第二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未达到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提出整改意见;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整改意见,还应当及时通报教育、建设主管部门,提请有关主管部门督促整改。

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经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整改期限,达到发放条件的方可发放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因违反食品卫生法规,被处以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卫生许可证,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第四章 卫生许可证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地址、许可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许可证编号、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加盖公章)及发证日期等内容。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并确定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上加贴食品卫生等级标志。

第二十六条 卫生许可证载明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一致;单位注册地地址与生产地地址不同的,填写地址时应当分别标明。

第二十七条 卫生许可证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式样。

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临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不超过半年。第二十八条 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食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XX-YYYYYY号(XXXXXX指行政区域代码,YYYYYY指本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

第二十九条 同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两个以上(含两个)地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分别申领卫生许可证。

第三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改变生产经营地址的,应当重新申请并办理卫生许可证。

食品生产经营者变更卫生许可证其他内容的,应当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改变或者原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扩建或者改建的,卫生行政部门在予以变更前应当进行现场实地审查。

第三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同意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原编号不变,有效期为四年。

逾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按新申请卫生许可证办理。

第三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遗失卫生许可证的,应当于遗失后60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办。

第三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内,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一年以上的,卫生许可证自动失效并由原发证机关注销。第三十四条 委托生产加工食品的,受委托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卫生许可证;

(二)受委托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在其获得的许可范围内;

(三)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达到A级。

第三十五条 委托生产加工的食品,其产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应当分别标明委托方、受委托方的企业名称、生产地址和卫生许可证号。

第三十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或者以其它非法形式转让。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明显位置悬挂或者摆放卫生许可证,方便消费者监督。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卫生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发现下级卫生行政部门违反规定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应当责令下级卫生行政部门限期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第三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卫生许可证发放职责,应当自觉接受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以及社会的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举报内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对情况属实的,应当立即纠正。第三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发放卫生许可证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对有关工作人员,可以给予批评教育、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时,按照下列原则:

(一)申请人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承办人出具申请人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意见的,追究承办人行政责任;

(二)承办人认为申请人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主管领导仍然批准发放卫生许可证的,追究主管领导行政责任。

承办人和主管领导均有过错的,主要追究主管领导行政责任。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档案,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要求做好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等记录的归档工作。

第四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发现被许可人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时,应当责令改正;被许可人有主管部门的,应当通报其主管部门督促整改。按照规定,对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处罚。

对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工商等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发放卫生许可证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撤销卫生许可证:

(一)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二)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决定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应当予以撤销。

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撤销食品卫生许可证,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注销卫生许可证:

(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终止的;

(三)卫生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卫生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四)依法应当注销卫生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根据《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

篇3: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1 充分认识制定《办法》的必要性与意义

1.1 《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 (草案) 》不能适应新形势

1978年12月1日, 卫生部、计委、农林部、财政部、劳动总局颁发《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 (草案) 》, 明确公社卫生院分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 对其工作任务、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经费管理、工资福利以及政治工作等作了规定。《暂行条例》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功能定位等起了很大作用,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 其很多内容至今还有参考价值, 如《暂行条例》规定:“公社卫生院的规模和人员编制应根据公社的人口、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防病治病任务由省、市、自治区卫生局制订。现阶段原则上可按每千人口设一点三名工作人员和一张病床的比例计算。”[1]而2011年5月中编办、卫生部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规定, “原则上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核定。”各地反映这一配置比例偏低, 还不如33年前的政策好。《暂行条例》要求“公社卫生院应从农村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门诊、急诊抢救、出诊等全日应诊制度及巡诊、住院、值班、交接班、查对、病倒讨论、死亡报告、差错事故登记、隔离消毒、疫情报告等基本业务工作制度, 以及医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这些用生命换来的规章制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也表明, 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的管理,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了较好保证。总体上看, 《暂行条例》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新形势, 无法满足乡镇卫生院不断发展的需要。如《暂行条例》要求, “搞好公社卫生院的整顿和建设, 更好地为农业学大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公社卫生院必须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这些提法就与现在的大环境完全不相适应, 故《办法》下发之日起, 《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1.2 乡镇卫生院评审办法等也不完善

1989年12月, 卫生部下发《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草案) 》, 明确“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并分为基本标准和分等标准。此后, 各地乡镇卫生院尤其是中心卫生院开展了争创一级甲等医院的活动, 对乡镇卫生院规范管理与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但用医院模式来评审乡镇卫生院, 引发诱导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功能不全等弊端, 也引起有关专家的诟病。

1994年2月, 国务院颁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作为配套政策, 卫生部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试行) 》的第三部分就是乡 (镇) 、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 对乡镇卫生院的科室设置、人员、房屋、设备、规章制度、注册资金等作了规定, 但这只是一个开业审批标准, 比较原则, 对乡镇卫生院的日常管理意义不是很大。

1997年9月, 卫生部在总结第一轮一级医院评审经验的基础上, 下发《乡 (镇) 卫生院评审标准》和《医院、乡 (镇) 卫生院评审结论判定标准》, 将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与一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分开, 乡镇卫生院评审的主要内容分为功能与任务、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卫生院管理、医疗预防保健管理与技术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各项统计指标七大块, 内容更切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由于当时我国医疗市场化的倾向严重, 乡镇卫生院处于医疗市场化的风口浪尖, 有的地方将其一卖了之, 即便不卖, 政府也不投入, 以致很多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 人才留不住, 濒于解体, 在生存边沿上挣扎, 这一轮乡镇卫生院评审大部分地方没有进行。

1.3 《条例》出台具有重大意义

2010年, 我国有乡镇卫生院37 836 所, 乡镇卫生院有卫生技术人员1 151 349名, 诊疗人次8.74亿, 入院人数 3 630万[2]。这足以表明, 乡镇卫生院承担了农村居民大量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任何医疗卫生机构不能替代的。《办法》) 下发之前, 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近年来, 尤其是深化“医改”以来, 党和政府对农村卫生十分重视, 加大了投入, 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较好的综合卫生服务。出台《办法》是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客观需要, 有利于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 落实政府在农村卫生工作的责任;有利于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医改”任务的落实;有利于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 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 让农村居民得到更多实惠;有利于加强村卫生室管理, 巩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 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2 加强领导, 保证《办法》落到实处

2.1 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办法》

《办法》是由卫生部牵头5个部委联合下发的,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贯彻落实《办法》是责无旁贷、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一定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尤其是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以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卫生工作者认真学习, 如开办一些短训班, 中西部地区可利用县卫生局长、乡镇卫生院长培训等国家项目, 对局长、院长讲解《办法》, 让他们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办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乡镇卫生院是重要的基层医疗机构, 是农村居民家门口的“医院”, 没有广大农村居民和社会各界的认同、支持是很难贯彻落实好《办法》的。要扩大《办法》的普及面, 向社会进行宣传, 提高社会的认知程度, 使贯彻落实《办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也使《办法》实施伊始就置于群众与社会的监督之下。

2.2 制订实施细则

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一, 《办法》内容比较原则, 留有空间, 各省市区应结合实际制订实施细则, 提出贯彻措施, 如果仅由发文对口的五部门原文转发, 所取得的效果会很差。在笔者上报农卫司的稿中, 就乡镇卫生院经费保障写了一章, 共4条, 包括人头费、基建经费等, 连化解债务都写了, 可以说当时能想到的都写了, 应该是比较全的, 但出台的《办法》没有经费保障内容, 肯定是有关部门不同意, 只能说很遗撼。虽然如此, 《办法》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 话中有话、留有伏笔的地方还是不少, 要认真理解, 也只有吃透了, 才能开创性地落实。如第三条规定,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 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这里所指的政府应是各级政府, 公益性的单位就是政府要支持办的事业, 而办好乡镇卫生院没钱是不行的, 各地可利用这一政策去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又如第二十八条要求, “积极探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体制。”这一要求大有文章可做, 江西在县卫生局成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中心, 在坚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 按照“集中管理, 分户核算”的原则, 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有些省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由县财政局的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

2.3 对乡镇卫生院重新进行规划设置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 《办法》对此有所突破, 第五条提出,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编制乡镇卫生院设置规划, 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级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其实质是乡镇卫生院的设置要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 但审核不是行政审批, 也不是行政许可, 只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近年来, 江西省卫生厅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实名制管理”, 一般为3~5年对乡镇卫生院确认一次, 程序是由县卫生局逐级上报乡镇卫生院名单, 省卫生厅以县 (市、区) 为单位根据当地乡镇数等确认乡镇卫生院设置的总数、中心卫生院个数等, 省发改、财政等部门都认可这个结果, 这可避免行政许可带来的很多法律程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宏观控制, 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过多设置中心卫生院, 因为发改、财政等部门对中心卫生院支持的力度更大。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大部分中心卫生院已失去或正在失去辐射一定区域范围内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 也没有对一般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的功能, 乡镇卫生院划分中心与一般意义不大, 可以取消这种划分, 但在国家没有取消中心卫生院设置的情况下, 各地要利用贯彻《办法》为契机, 综合考虑当地地域面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因素, 重新规划设置卫生院, 可规定每3~4个乡镇卫生院可设置一个中心卫生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原则上设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大的乡镇, 县城所在镇不设置中心卫生院等。

2.4 规范乡镇卫生院的名称

《办法》对乡镇卫生院的命名非常明确, 这就是“县 (市、区) 名+乡镇 (地) 名+ (中心) 卫生院 (分院) 。乡镇卫生院的印章、票据、病历本册、处方等医疗文书使用的名称必须与批准的名称一致。乡镇卫生院不得使用或加挂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名称。”乡镇卫生院是专有名称, 其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十分严重, 很多地方的乡镇卫生院院长, 甚至县卫生局局长嫌乡镇卫生院这个牌子小, 总想增挂某某协作的医院, 规模大的要争挂第二县人民医院的牌子。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 乡镇卫生院也开展了“六位一体”的服务, 有的地方因此把乡镇卫生院改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或在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增挂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牌子, 对这些作法, 原来是存在争议的, 《办法》的出台, 就不是争议的问题, 而是要贯彻落实好的一项任务。各地应对乡镇卫生院的名称进行规范, 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 可采用名称不规范的不给项目等强硬措施来推行, 因为, 由于“自身爱好”等多种原因, 县级本身是难以落实的, 上面必须加大督查的力度。

2.5 切实抓好绩效管理

《办法》第七章为绩效管理, 共三条, 就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内容、绩效工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上报稿没有这章内容, 这是为适应医改新形势而增加, 完全必要。随着深化医改推进, 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投入非常之大, 如药品零差率补助、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达到25元等, 各级财政通过补供方或需方的多种途经, 乡镇卫生院经费得到基本保证, 在这一新形势下, 要防止出现大锅饭, 各地要结合绩效工资金的实施, 加强绩效考核, 防止形成养懒汉的机制, 调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积极性, 保证他们收入水平不降低。

2.6 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随着深化医改的快速推进, 在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 国家要求2011年底前村卫生室也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在乡村联动, 要完成这一改革任务, 除财政保障等工作到位外, 笔者认为, 要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管理体制, 也就是要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这也是《办法》所要求的。一体化的内涵很丰富, 在现阶段不要追求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等多少个统一, 经济等条件好地多统一点是无可非议的, 如有的地方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管理, 真正做到一体了, 就非常之好, 但全国来说这样紧密的一体化是不切实际的, 一体化管理不能太理想化, 要逐步推进, 当务之急要通过一体化管理来准确弄清村卫生室每年用多少药, 零差率后应该补多少钱, 即便财政一下子补不到位, 卫生部门做到了心中有数。也有利于保证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药品同渠道进、同价, 使基本药物制度在乡村顺利实施。

2.7 《办法》适时上升为条例

《办法》虽然由5个部门下发, 但力度不够大, 建议国家现在就开始调研, 争取过几年将《办法》上升为由国务院下发条例, 其效力更大。笔者上报稿中专门写了罚则一章, 提出了拍卖、租赁、承包等有损乡镇卫生院公益性质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经营方式要追究当地政府的领导责任。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的、通挂床等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要处罚, 追究院长责任等, 正式文件给予删除。如果《办法》由国务院下发, 这些处罚就有可能写, 因为, 乡镇卫生院确实存在服务不规范的行为, 《办法》上升为条例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 进一步规范其执业行为。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计委、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劳动部.关于颁发《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 (草案) 》的通知[Z].1978-12-1.

篇4: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12月3日,北京律师周泽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律师函,督促该局纠正地方食药监管部门违法行政、滥收费行为。

1

你如何定义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这一行为?

周澤:我认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行为严重违法,同时也侵害了企业权益。

2

你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周泽: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一个许可应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全国人大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已设定了食品卫生行政许可,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做法,无疑是在经销食品的经营者已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再办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经营保健食品的卫生许可证,这属于重复许可,明显违反行政许可法的原则。

3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的设立有法律依据吗?

周泽:个别地方药监部门要求零售企业办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依据,是根据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制定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但卫生部制定的这一办法仅仅是部门规章,其本身只是实施《食品卫生法》设定的食品卫生许可的规范性文件,而不能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设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的依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此为据设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是违法的。

4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没有设立卫生许可的职权呢?

周泽: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食品卫生许可项目,更无独立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项目。而且,从《中编办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来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的职责没有涉及经营许可范围。

5

这是不是说,药监部门已实施的行政执法属于越权的行为?

周泽:是的。有关药监部门下达给销售保健食品的零售企业的《责令整改通知书》称,零售企业违反《食品卫生法》第27条、第40条的规定,但《食品卫生法》第27条的规定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第40条则是对“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罚则。显然,《食品卫生法》所指的卫生许可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而不是药监部门自己擅自设立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且《食品卫生法》开宗明义明确该法的执法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

6

你觉得设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有无必要?

周泽:既然销售者一直就没有《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销售保健食品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且在保健食品的生产环节也有严格把关的情况下,销售保健食品实际上也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就算可能出现问题,各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对有关经营者的例行检查等方式予以解决,因而完全没有必要设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

7

你觉得食药监管部门这一举措目的何在?

周泽:有业内人士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求办理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目的在于部门揽权,谋取利益。据了解,卫生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综合成本为每证200元,而药监局还是依据《食品卫生法》强制执行的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一样的《卫生许可证》,收费却远远高于卫生部门。以广州地区为例,在药监局办理卫生许可证综合成本最低为每证1000多元,而且每年审核一次、四年换发一次。

8

如果全面实施,总的办证金额大概是多少?

周泽:如果按照卫生部已经批准的3000多个保健食品、药监局批准的3000多个保健食品,全国有不下6000个保健食品,按照1个销售终端销售3个保健食品来推算,办证费用在2万亿元以上,如果剔除各种因素,也在千亿元以上。

9

食药监管部门的这一行为有何后果?

周泽:对生产销售保健食品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由于几乎所有销售保健食品的零售商都未办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相应保健食品在各销售终端都面临着被禁售和下架处理的命运。

10

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什么影响?

篇5: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食药监食[2010]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已于2010年3月4日颁布,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施行。两个办法体现了《食品安全法》确定的“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对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防范食品安全事故,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积极做好两个办法的宣传贯彻

两个办法既是餐饮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餐饮服务企业经营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重要意义,把两个办法的宣传贯彻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开展知识讲座或竞赛等多种方式,迅速形成学习、宣传和贯彻两个办法的热潮。要通过深入宣传,进一步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企业依法经营意识,鼓励餐饮服务企业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执法水平,鼓励监管人员树立科学监管、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以两个办法为重点,按照国家局有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培训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培训,确保在今年10月底前对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一次轮训。近期,国家局将开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干部的培训工作。各省级局也要积极组织地市、县局监管干部进行轮训。要会同有关部门,力争在10月底前对所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轮训。在今年年底前,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特别是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负责人进行一次培训。国家局将组织编写面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资料,供各地培训时参考。

三、严格规范监督执法行为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和自律意识,严格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监督执法,不得推诿或者放弃法定职责,不得超越或者滥用监督执法权,促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在年底前,结合今年整顿任务,适时对本地区餐饮服务企业开展一次全面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的,要坚决依法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部门。

四、鼓励制定监管实施细则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餐饮消费习惯不尽相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两个办法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情况,推进监管工作创新。国家局将认真总结各地的创新成果,不断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各地出台实施细则时,请及时上报国家局。

五、继续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0年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要求,国家局近日印发了《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以贯彻实施两个办法为契机,研究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抓好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整顿任务,确保各项目标的圆满完成。

各地在贯彻实施两个办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报国家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篇6: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局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组织局机关职工和全体卫生执法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开展相关培训,同时结合自身业务工作,认真组织清理本单位行政许可的依据、项目,并建立了相关的规范行政审批与行政执法的规章制度。一年多来,从实施情况来看,我局能严格按照要求依法行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局贯彻《行政许可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深入开展学习培训工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我局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及时制定了《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局领导班子及有关职能科室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行政许可法》统一考试,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局举办了《行政许可法》培训班,把学习《行政许可法》和岗位资格培训及普法工作相结合,要求干部“学懂、学透、学精”该法,组织全局人员参加全县举行的《行政许可法》统一考试。通过学习、宣传、培训,我局工作人员基本上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实质,自觉转变不适应行政许可的思想观念和做法,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认真做好项目清理,行政许可工作逐步规范。

我局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县政府的要求,及时做好行政审批项目、涉及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的清理工作。局成立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清理到位。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共取消了医疗机构设置审批费、注册费、校验费、评审费、管理费及卫生许可初审费、卫生许可证复审费等7项收费项目;顺应行政许可制度需要,在县政府组织下将原县防疫站一分为二,负责卫生监督职能的科室划出,单独组建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专门负责全县卫生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卫生执法更专业化。通过认真清理,使我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中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基本上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合法、收费项目依法有据。

3、重视配套制度建设,确保行政许可行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我局结合自身的法定职责和工作实际,按照省、市制定出台的行政许可配套措施的要求,加强与行政许可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制定了《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等配套制度,对卫生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监督稽查、行政处罚、执法文书及档案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执法人员违反法定义务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通过制定《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行政许可技术审查延期通知书》、《行政许可决定延期通知书》、《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不予变更/延续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证件撤消决定书》等9份行政许可文书,使办理行政许可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效地促进了本部门自觉地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通过建立配套制度,提高了行政许可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了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的随意性。

4、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为民、高效、便民的原则得到较好落实。

在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局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和改进行政许可的方式方法。设立了铜陵县卫生政务公开栏,将**县卫生局自我公开承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办理程序、申请卫生许可流程等措施上墙;大力扶持下岗再就业人员,对经营业主免收民办医疗机构管理费、卫生监测费、卫生质量检验费、预防性体检费、预防接种劳务费、卫生许可证工本费,指导他们规范化经营,少走“弯路”、“错路”,为经营业主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全面提高全局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强化督促检查力度,为《行政许可法》全面正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我局认真依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觉加强对许可工作的后续监管力度,为全面推进《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依照《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着装、执法程序等情况的稽查,使他们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依法行政;对下属单位的票据实行统一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张榜公布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工作人员自觉守法意识,有力推动了《行政许可法》在我局的正确贯彻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在实施行政许可中仍停留在旧的工作模式上,对行政许可项目申请进行审查不够认真;二是审批相关文书不够规范,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有时得不到完全落实,三是政务公开信息更新不及时;四是还未建立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长效机制,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公民的相关权利难以得到彻底保障;五是卫生执法机构后续监管力度不够,重许可轻监管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三、今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工作要求

1、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大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生动有效的形式,深入宣传这部法律,让人民群众了解该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继续抓好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熟悉行政许可法的具体规定,准确理解和掌握行政许可法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对行政执法人员及时进行培训,实行执证上岗,亮证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2、要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强化服务和效能意识。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许可项目要进一步改造内部流程,最大限度压缩时限,使行政审批按照流程最短、程序最简的方式流转。凡是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具备条件的,从简从快办理。树立“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观念,自觉增强服务和效能意识,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3、要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程序。

要认真对照行政许可法的主体制度和程序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并向社会公布。督促执法人员主动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依法高效实施行政许可。

4、要继续加大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力度,确保行政许可法的正确有效实施。

通过量化形式,把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情况列为考核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经常性的执法监督,既要监督卫生执法机构是否依法履行许可职责,又要监督其是否有效进行了对被许可人的后续监管,切实防止违法许可、变相收费等行为的发生,对有关的违法许可行为,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决不纵容姑息,切实树立行政许可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真正把“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的原则落到实处。

篇7: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发布部门】北京市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京药监发[2006]22号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2006.05.31 【实施日期】2006.07.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医药卫生

【唯一标志】16881206

【全文】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稿)》的通知(京药监发〔2006〕22号)

根据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局对《北京市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暂行)》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本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北京市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暂行)》废止。

二00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规范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与发放,保障有效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任何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向药品监督部门申报,并按照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手续;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卫生责任。

第三条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药品监督局)主管全市保健食品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药品监督局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许可。

市药品监督局各分局(以下简称各分局)负责实施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监督工作;对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实施卫生许可。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药品监督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章 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和发放审查

第五条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申办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必须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北京市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向市药品监督局提出申请,填写《北京市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并提交相关的资料。

(一)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应提交如下资料:

1、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资格证明(董事会决议或任命文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出具的预先核准证明;

2、生产场所的使用证明(房屋/土地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复印件);

3、生产场所场地平面布局图和设备设施布局平面图;

4、洁净区洁净度检测报告复印件;

5、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说明;

6、产品标签、说明书实际样稿。有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的复印件;

7、产品或试产样品近一年内卫生检验报告复印件;

8、已备案的产品企业标准复印件;

9、企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的资料、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

10、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证明复印件;

11、从业人员保健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1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卫生认可书复印件;(非新、改、扩建企业不用提供)

13、实验室设置情况及可检测项目;

14、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

1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不具备生产能力而委托生产的企业应提交如下资料:

1、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资格证明(董事会决议或任命文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出具的预先核准证明;

2、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房屋/土地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复印件);

3、生产场所场地平面布局图和设备设施布局平面图;

4、洁净区洁净度检测报告复印件;

5、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说明;

6、产品标签、说明书实际样稿。有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的复印件;

7、产品或试产样品近一年内卫生检验报告复印件;

8、已备案的产品企业标准复印件;

9、企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的资料、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

10、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证明复印件;

11、从业人员保健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12、实验室设置情况及可检测项目;

13、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

14、委托加工合同书和受委托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省级保健食品监管部门核发的允许生产保健食品的卫生许可证等复印件,且受委托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中应含有与委托生产产品相同工艺的剂型或产品;以及具备保证委托生产保健食品的卫生安全保证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资料;

1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受委托生产保健食品的企业应提交如下资料:

1、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资格证明(董事会决议或任命文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出具的预先核准证明;

2、生产场所的使用证明(房屋/土地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复印件);

3、生产场所场地平面布局图和设备设施布局平面图;

4、洁净区洁净度检测报告复印件;

5、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说明;

6、企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的资料、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

7、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证明复印件;

8、从业人员保健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9、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卫生认可书复印件;(非新、改、扩建企业不用提供)

10、实验室设置情况及可检测项目;

1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

第六条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申办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北京市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向企业经营所在地的市药品监督局分局提出申请,填写《北京市保健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并提交相关的资料:

1、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资格证明(董事会决议或任命文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工商行政部门出具的预先核准证明;

2、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房屋/土地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复印件);

3、经营场所场地平面布局图;

4、企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的资料、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

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证明复印件;

6、从业人员保健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7、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

第七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有关资料,经审查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该在接到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内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给予申请人受理通知书。

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

第八条 市药品监督局按照《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对生产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应当包括对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和现场实地审查。现场实地审查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

市药品监督局受理的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证申请,可以委托市药品监督局分局进行现场实地审查。

第九条 对保健食品生产加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审查内容包括:

(一)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设置情况;

(二)厂房、选址、布局设计、环境卫生状况及设施设备设置运行情况;

(三)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措施;

(四)生产用原、辅材料、工具、容器及包装物料卫生状况;

(五)产品检验设施与能力;

(六)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

(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 各分局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对经营者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对经营场所进行现场审查,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

对保健食品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审查内容包括:

(一)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设置情况;

(二)贮存、运输和营业场所选址、面积、布局、环境卫生状况及供水、防尘防鼠防虫害、专间等设施设备设置运行情况;

(三)食品采购、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污染控制措施;

(四)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

(五)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 在20个工作日内,经审查,符合发证条件的,核发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不予发证的,发给不予许可的书面通知,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对未达到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应当提出整改意见,经限期整改达到发放条件的方可发放卫生许可证。

第十二条 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上标明的地址,应与保健食品生产者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地址相一致。

委托生产加工的食品,其产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应当分别标明委托方、受委托方的企业名称、生产地址和卫生许可证号。

第十三条 新增许可项目应按照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申请新证的程序办理;已持有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证的企业,需在同一地址申请经营保健食品的,请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到市药品监督局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因违反食品卫生法规,被处以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卫生许可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章 卫生许可证的管理

第十五条 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取得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后,应悬挂在明显位置,并在卫生许可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擅自更改许可证所载明的内容。

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转租、出借。

第十六条 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编号格式为:(京药)卫食证字〔发证年份〕第××××××-JSYYYY号(××××××指行政区域代码,YYYY指本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其中JS代表保健食品的生产,JX代表销售保健食品。

第十七条 同一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两个以上(含两个)地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按不同地点分别申领卫生许可证。

同一地址或同一生产、经营环境只能办理一个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

第十八条 在展销会、庙会等活动中设摊从事销售保健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办理临时保健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其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九条 市药品监督局及各分局应当确定专人负责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登记、整理、归档,并按照下列要求填写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

(一)名称栏:卫生许可证载明的单位名称应当与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一致;

(二)地址栏:按核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的详细地址填写;单位注册地地址与生产地、经营地地址不同的,填写地址时应当分别标明

(三)法定代表人栏:按核准的姓名和资格证明填写;申请人为分支机构的,按核准的负责人填写,并在名称后填写“负责人”三字加括号

(四)许可项目栏:按规定方式填写;

生产保健食品的:

1、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具备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许可项目为:生产经营“××××”保健食品***(产品名称必须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相一致)。

2、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不具备生产能力而委托生产的企业,许可项目为:委托生产、经营“××××”保健食品***(产品名称必须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相一致,并加注受委托单位的名称)。

3、受委托生产企业,许可项目为:受委托生产经国家批准的×××(剂型)保健食品***。

经营保健食品的:

许可项目为:经营保健食品***

第二十条 在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需要延续保健食品卫生许可的,应当在原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作出许可决定的机关申请延续保健食品卫生许可。延续保健食品卫生许可的,原卫生许可证证号不变。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旧证。

逾期不延续的,原证自动注销。需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核发程序办理。

第二十一条 申请延续保健食品卫生许可的应提交以下申请资料:

(一)生产企业应提交如下资料:

1、保健食品(生产)卫生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2、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营业执照复印件;

4、原许可项目的设备布局、工艺流程是否有变化的说明资料;

5、产品近一年内卫生检验报告复印件;

6、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资料;

7、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和产品标识、说明书实样;

8、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受委托生产企业不需要提供涉及品种的资料。(第5、7项)

(二)经营企业提交如下资料:

1、保健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2、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营业执照复印件;

4、原许可项目是否有变化的说明资料;

5、保健食品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资料;

6、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

第二十二条 原发证机关收到前条规定的有关资料,经审查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该在接到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内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给予申请人受理通知书。

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

原发证机关按照《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北京市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卫生监督记录所显示情况,进行卫生审核。现场审查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

第二十三条 在20个工作日内,经审查,符合延续条件的,制发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不符合延续条件的,发给不予延续许可的书面通知,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变更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所载明内容时,应当到原发证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按要求提交如下资料:

(一)变更法定代表人应提交如下资料:

1、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2、变更前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原发证机关应在1个工作日(24小时)内对所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查,符合变更条件的,制发新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收回旧证,原许可证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不变。不符合变更条件的,发给不予变更许可的书面通知,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二)变更其他事项

1、变更单位名称提供如下资料:

(1)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2)变更前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变更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有关资料的复印件;(经营企业不提供)

(5)变更后的产品标识、说明书样稿;有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的复印件;(经营企业不提供)

(6)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2、变更许可项目中的产品名称提供如下资料:

(1)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2)变更前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变更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有关资料的复印件;

(4)变更后的产品标识、说明书样稿;有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的复印件;

(5)委托生产企业,还需提供变更产品名称后的产品委托生产合同;

(6)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原发证机关应在20个工作日内对所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查,符合变更条件的,制发新的卫生许可证并收回旧证,原许可证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不变。不符合变更条件的,发给不予变更许可的书面通知,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变更单位名称的,原发证机关应在1个工作日(24小时)内完成变更审查和制发新证。

第二十五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地址改变的,应当按照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核发程序重新申领。

委托生产企业的经营地址可以变更。变更时,应当到原发证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按要求提交以下资料:

1、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2、变更前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变更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有关资料的复印件;

5、变更后的产品标识、说明书样稿;有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的复印件;

6、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原发证机关应在20个工作日内对所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查,符合变更条件的,制发新的卫生许可证并收回旧证,原许可证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不变。不符合变更条件的,发给不予变更许可的书面通知,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遗失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须登报声明作废,并立即到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1、补办卫生许可证申请;

2、登报声明遗失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报纸原件;

3、营业执照复印件;

4、原卫生许可证的复印件;

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一式一份,保证内容真实、可靠。原发证机关应在20个工作日内,核对原卫生许可证档案资料,内容与申请补办内容一致的,补办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原许可证的载明内容不变。不符合补办条件的,发给不予许可的书面通知,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发证机关应依法注销其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并公告。

(一)原生产、经营场所因拆除等原因不存在的;

(二)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过期未延续的;

(三)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的;

(四)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

(五)其他需要终止卫生许可的。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发证机关予以撤销其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并公告。

(一)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卫生许可的;

(四)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卫生许可决定的。

篇8: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

可从二个方面理解:理论界把行政许可案卷理解为是对行政许可程序本身的记载以及行政许可行为所根据的一切文献资料, 具有程序性、唯一性、封闭性、客观性、整体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以及追求卷宗的完美性。实务界把行政许可案卷理解为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和过程, 对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的关联性进行排列、编注页码、填写目录, 并装订成册的行政许可文书的组合体。通俗的讲行政许可案卷就是将在行政许可过程中按照行政许可程序形成的文书, 按照一定规则装订起来的卷宗。

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按时间或办理程序的先后顺序排列。申请材料为复印件的, 需验原件, 证件所有人应在复印件上注明出件时间、用途并签章。申请材料应字迹工整、清晰、页面整洁, 用A4纸打印或复印。

三、申请材料接受单

表内应包括申请人、申请事项、收到申请时间等内容, 登记的申请材料按时间或办理程序的先后顺序排列, 有承办人和申请人签字。注明此表一式二份,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各持一份。

四、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

同意受理后, 向申请人下达受理决定书, 受理决定书的落款日期不要超过规定时限。

五、行政许可审批表

1.主要内容应齐全, 包括申请人的主要信息、承办人意见、承办机构意见、分管领导意见、主管领导意见、审批意见。

2.承办人意见:需要现场检查的, 应是现场检查人意见, 现场检查应二人或二人以上。

3.所有意见应明确, 不能只签名、盖章而不签属意见。

4.审批时间应在法定时限内办结。超出法定时限的, 应经行政主管领导审批, 出具延期办理审批表、通知书和回证。

5.经过批准延期的, 延期时间不能超出法定时限。

六、卷内文件目录

案卷封面 (封皮) 后面就是卷内文件目录, 放置在卷内文件材料之前, 卷内文件目录应按照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逐件填写。

1.案卷目录应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合理排列。

2.目录是否需要编页号, 没有明确规定, 工作中如果卷内目录在二页以上, 应该编号, 这个编号与案卷的页号没有关联。

3.目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序号; (2) 题名 (文件名称) ; (3) 文件编号; (4) 成文时间; (5) 文件页号; (6) 备注等等。最后一行应在“文件页号”栏内注明最后一个页号, 画一斜线。

4.再次注明最后一个页号, 同时在“备注”栏注明“终止页”。

七、装订顺序

行政许可案卷内文件材料排列顺序分二种:

一是按照办理程序的客观进程所形成文件材料时间的自然顺序, 它的特点就是查阅直观。

二是按照办理程序的客观进程所形成文件材料时间的自然顺序, 兼顾文件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排列。一般结论性、批复性材料及其送达回执在前, 其它材料按照办理程序的客观进程所形成文件材料时间的自然顺序进行排列。行政许可证件 (一般为复印件) 应放在送达回证之前或之后。

八、封面的整理

1.封面格式。各单位使用的案卷封面格式不一样, 有的是本系统上级机关规定的格式, 有的是本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的格式, 但是不管何种格式, 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制发文件的机关、即文件的发文机关; (2) 案卷类别; (3) 申请人; (4) 申请事项; (5) 许可决定书文号; (6) 受理日期; (7) 办结日期; (8) 受理部门; (9) 受理人; (10) 办理结果; (11) 归档日期; (12) 归档号; (13) 保管期限; (14) 本卷共件页; (15) 全宗号; (16) 目录号; (17) 案卷;等等。

2.受理单位名称。 (1) 应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 分三类:

一是依法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 能以本行政机关名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及相关文书。政府和政府所属部门都属于行政机关, 但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够实施行政许可。只有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 才有权实施行政许可。

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能以本组织的名义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及相关文书。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是指承担着管理公共事务的责任的组织, 如医院、学校、图书馆以及一些公用事业机构等。这类组织经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授权, 也可以实施行政许可。

三是依法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能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在委托范围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及相关文书。一些行政机关虽然具有行政许可权, 但由于某方面原因, 可能无法有效实施行政许可。此种情况下, 这部分行政机关可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 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2) 不能作为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 可分三种:一是以非法定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的;二是以非法定授权组织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的;三是实施的行政许可超出其法定职权的。

(3) 单位名称应是执法主体的名称, 例如:XX市卫生监督所;不能是执法主体下面承办部门 (科室) 名称。

(4) 单位名称应写全称或通用简称, 不应写日常口语简称, 尽量不要写通用简称, 写通用简称有时不同的检查人员会有不同的掌握标准。

3.案卷名称应是“行政许可案卷”, 应标明“正卷”“副卷”;依法不能公开的材料和对许可事项集体讨论的记录, 应当装入副卷。

4.申请人:写申请人的全称, 与案卷内的申请人名称要前后一致。

5.申请事项:事项名称不清, 不能揭示或不能全面揭示事项内容的应根据事项内容重新拟写或补充标题, 外加“”号。

6.文号:行政许可决定书的发文字号。

7.受理日期、办结日期:应标注年、月、日, 文件的形成时间, 以阿拉伯数字标注。

8.受理部门、受理人、办理结果、归档日期要据实填写。

9.归档号:有三种编号方法, 一是跨年度按顺序连续编号, 案卷量少的单位可选该方法;二是按每一年度编号, 案卷量多的单位可选该方法;三是按类别编号。

10.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 与案卷封面上的目录号 (阿拉伯数字) 相对应。

11.本卷共件页:要据实填写。

12.全宗号:是同级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也就是区档案局给各单位的代号, 可理解为各单位的识别码, 由各单位档案室掌握。可以用铅笔书写。

13.目录号:区分不同档案门类不同保管期限的编号, 用阿拉伯数“1”代表“永久”, “2”字代表“长期”, “3”代表“短期”。

14.案卷号:案卷的流水编号,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可以用铅笔书写。

15.装订方法:案卷封面 (封皮) 使用软卷皮纸, 也就是平常说的牛皮纸;在软卷皮左侧采用细棉绳 (三孔一线) 或不锈钢钉 (左侧装订, 两钉间距10—15CM) 装订, 软卷皮包括案卷封面、封底两部分。

九、案卷归档

1.行政许可案件办结后应及时归档并制作案卷:做到一案一卷或一案数卷、一卷一号。

2.案卷可以分为正卷和副卷。依法不能公开的案件材料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案件集体讨论记录, 应当装入副卷。

3.案卷装订前, 要对文书材料进行检查, 材料不完整或者破损的, 要补充或者修补完整;文书材料中的文字不能耐久保存的, 要进行复制;文书材料过小或者过大的, 要进行衬贴或者折叠;需要附卷的信封, 要展开并加贴衬纸, 邮票不得取掉;文书材料上的金属物必须剔除干净。

4.每个案卷的封面格式内容按封面格式要求填写。

5.案卷内的文书材料应按照办理程序的客观进程所形成文书材料时间的自然顺序, 兼顾文书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排列。一般按照受理申请→审查决定→送达决定→颁发证照的顺序。

6.行政许可案卷文书材料经系统排列后, 要逐页编号。页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在有文字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卷宗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证物袋、卷底不编号。

7.卷内目录应按照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逐件填写, 一份文书材料编一个顺序号, 并写明每件文书材料的起始页, 最后一件文书材料要注明终止页。

8.案卷封面、卷内目录、文书材料文字、备考表应使用钢笔 (碳素、蓝黑墨水) 、毛笔书写或计算机打印, 字迹要工整、清晰。

9.同一证据材料按照下列要求排列:正本在前, 副本在后;正件在前, 附件在后;原件在前, 复制件在后;批复在前, 请示在后。

10.不能随案装订立卷的证据材料, 应放入证据袋中, 并在证据袋上注明证据名称、数量、种类、制作的时间、地点和所在案件卷宗号。

十、其它要求

1.文书中使用的有关主体和事项名称应当规范、准确、在整个案卷中要始终一致。不得使用不规范名称、丢字错字、前后不一致、混淆不清或被随意改变。

2.行政许可机关名称要写全称, 尽量不用通用简称, 禁用口语简称。

3.委托代理人申请行政许可的, 应当附具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营业执照或身份证复印件。

4.为了减少麻烦, 申请人、经办人最好一致, 不一致的, 要出具委托书。

5、提交材料为复印件的, 材料所有人应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但是不是证件所有人本人的签字盖章, 难以确定真实性。

6.有的规定在案卷底页背面应加盖骑缝章。

7.许可案卷均采用A4纸。

上一篇: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规定下一篇:邢台市第二十六中学整改措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