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同 文 化

2024-04-20

胡 同 文 化(共8篇)

篇1:胡 同 文 化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胡同文化

先点页面广告,再用需要资料

君子动动手,帮助好朋友

下面链接有你需要的更好资料 【课文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汪曾祺散文集》,教学内容:胡同文化。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出版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集》和《晚饭花集》等。汪曾祺善于描写富有情趣的地方风习和世态人情,作品故事性不强,散文的笔致洒脱、明净,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是作者写的一篇序言,原有小

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但整篇文章只有“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九个字与序相关。作者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篇正规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字词综合运用】

储存

房檩怅望(chàng不如意)挪窝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

肯轻易迁移。

奉公守法: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

披:分散的样子。

辨析

喧闹喧哗

同:都有声音大的意思。

异: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喧闹指声音大而热闹。

衰败衰微

同:都有衰落、不兴旺意。

异:衰败有由兴盛转向没落之义,适用范围广。衰微是书面语,常指国家、民族等。如:国力衰微、家道衰微。

【重点难点讲解】

要准确理解本文的主旨,必须弄清作者对待北京胡同文化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作者这种感情,又集中表现在最后三段。这是阅读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

作者先用一段文字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景象,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进行尽情渲染,与前文描写的繁荣形成强烈对照,引发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但作者并非一味地怀旧、伤感,情感之外,还多了一层理智的理解:时代大潮的冲击,这种文化必然要衰落下去,遭到淘汰。因为它毕竟是旧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无力抗争的文化,所谓“无可奈何”,乃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理解了作者这种情感的复杂微妙性,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中间部分,便可明白:尽管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津津乐道,却也并不是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反思的。这种批判、反思蕴含在文章的语言之中。比如“封闭”二字,就不是褒扬,而是怀有一点批判意味;对其冷眼旁观的处世哲学和易于满足的心态,则进行了委婉的讽刺;“‘忍’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一段,更深刻地揭示了北京人在思想上的弊端。必须注意,作者的这种批判、反思,从字面上不是很容易看出来,这就需要对课文反复品读,仔细咀嚼。

【知识延伸检索】

1.胡同与文化

胡同:或写作向胡衕、彳吾 彳同,彳共亍 通。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胡同文化教学反思其语源有多种说法。北京胡同数量庞大,构成一大地方特色。有大小长短宽窄之别。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展现地方风情,研究民间习俗,剖析百姓心态的,称为民俗文化,如胡同文化。

2.四合院

我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之一。其布局特点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堂屋、住房和厨房等。一般门窗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通常分内外两院,两院之间设“垂花门”。内院

是住宅的中心。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两侧为厢房。外院北向为倒座。大型住宅由多个院子组成。

3.祭酒

中国古代主持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由德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所以祭酒原是一种荣誉之称,后引申为学官的主持人,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胡同文化》()。

4.序

【课文阅读指导】

学习本文,必须理解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篇2:胡 同 文 化

张国义

教学目标 :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2.学习本文平实朴素的语言。3.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4.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2、理清作者思路。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有一首歌词这样唱的:“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没名的胡同三百六……”(播放评弹《胡同文化》)

2、提问:听过这首歌吗,对歌词所唱的有何感受?

3、这首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已走出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逐渐消失着、没落着。为着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感,出版社专门编辑了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著名作家汪曾祺应邀为这一本摄影艺术集撰写了序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这篇课文。

二 了解作者(多媒体展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他的小说有一种散文之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三 读课文,理结构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指名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①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②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③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④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⑤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⑦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⑧北京人易于满足

⑨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⑩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⑪⑫举例

⑬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⑭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3、提问:作者是如何围绕“胡同之没”来写作序言的?” 四 讨论与合作

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问题独立阅读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

1、北京的胡同有些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明确: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2、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引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出对“胡同文化”的探究。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状态,即市民文化,称为胡同文化。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4、怎样理解在胡同文化的内涵中北京下层市民生活的可怜和无奈?

明确:长期的高压统治,生活在天子脚下,他们只能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自我满足,这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

5、胡同和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

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的特点。由于互通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信息,形成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忍。

五、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1、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作者是怎样一种感情?齐读13~15段(1)“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中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胡同衰败的景象,作者满怀怀旧、感伤,却又无可奈何)

(2)“再见吧,胡同。”一句可不可以改为“再见吧,胡同文化。”或者在结尾加上一句“再见吧,胡同文化”?

明确:不可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胡同必将被新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胡同消失了,失去根基的胡同文化也必将没落,但文化的没落不同于物质的消失,胡同文化会转移、分解、传承到新的载体上。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会创造出新的文化,同时,旧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将继承下来。因此,胡同虽消失了,胡同文化却并不会全部消亡。

五、总结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它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的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从中也窥探到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更深一层地了解到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浸染着文化的色彩,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起,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做个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六、作业

根据当地骑楼的建筑特点和文化特色,写一篇三百字的小作文《长安骑楼》(推荐佳作,投影展示)板书设计:

(一)胡同的特点

(二)胡同文化的特征

(三)胡同及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

教后记:

1.充分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字音字词以及每段中心段落由学生课前完成,为课堂解决重难点留足时间。能较好的处理重难点。本节课重点是后面几段课文,所以前面的梳理课文简单处理,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和思考,教会学生如何筛选关键词把握文章内容和体味作者情感。

2.能较好的处理重难点。本节课重点是后面几段课文,所以前面的梳理课文简单处理,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和思考,教会学生如何筛选关键词把握文章内容和体味作者情感。3.没有充分设置让学生发问的平台

每当学习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学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也可能是学生思维深入、探究问题时所迸发出的火花。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有问题意识,以赏识启动探究。课堂中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请学生发问。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我虽预设了让学生发问的环节,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位置上,加上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外进行,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反映出教师问题意识的淡薄,并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初衷。4.小结稍仓促,没能控制好时间。

教师评价: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教师对教材敢于取舍,懂得哪些必须教,哪些是重点,善于处理教材,佩服。2.导入新颖 以评弹“引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文化氛围,敢于创新,佩服。3.教师要了解学情,研究学情,设置的问题太难,学生答不上,一则尴尬,二则拖堂,切忌。

篇3:胡 同 文 化

一、整体感知

什么是文化?众说纷纭。现在比较公认的文化定义, 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1832—1917) 的看法, “文化, 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 是个复合的整体, 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 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说起文化, 许多人可能觉得高深莫测。探讨文化问题, 必定是学者专家的“专利”, 而本文作者说起胡同文化, 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这个学术问题, 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来。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胡同、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读了这篇文章, 读者一定会感觉到, 文化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 文化也可以这样探究。

书名是《胡同之没》, 序言自然围绕“没”字。文章结构分三个部分, 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 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 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没落。看似悠闲散漫, 但其中的内在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

二、作者感情

汪曾祺一生对传统文化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这可以从作者的许多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某种传统文化的没落, 作者的感情态度, 首先是豁达、不保守、不顽固、与时俱进, 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 作者是相当留恋的, 对于北京胡同文化的许多方面, 作者也是很推崇, 并融合其中的。但他并没有因为胡同文化日趋没落而痛心疾首, 相反以一种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时世交替。其次, 作者对胡同的没落, 是深怀叹惋之情的, 毕竟对多年生活的胡同、四合院有很深的感情, 受过胡同文化许多的熏染。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许多和胡同文化水乳交融, 比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 正合作者清心淡泊的性格。所以, 作者经过那么多政治风波和人生挫折, 还能保持平和的自我, 不浮躁、不功利、不媚俗。再次, 作者对胡同文化有所反思、有所批判。作者很清醒地认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在信息化现代社会, 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扩大, 人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封闭”意味着思想保守, 意味着行动落后。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 显然已不适应开放进取的当今时代, 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 无奈也好, 伤感也好, 都不能阻挡这一趋势。惟有开放的意识, 锐意进取的精神, 才能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还是鲁迅说得好: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 向人道前进。

三、语言特点

汪曾祺作品的语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是很有特色的。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本文语言平白、朴素, 口语性强, 富于表现力。比如开头,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 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 正东正西”。这几句话完全是平直的描述, 没有什么文辞的修饰, 即使打比方, 也充满生活气息, “像一块大豆腐”, 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但是说出来却让人感到不枯燥, 有滋有味;“四方四正”“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把事物的特点描摹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言简字约, 但是准确、生动;“城里有大街, 有胡同”这样的短句, 表达干脆利落, 不拖泥带水, 和上下句子连贯起来, 让人觉得像北京艺人说书一样, 充满韵味。这样的语言特点在本文中到处可以感受到,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汪曾祺作品的语言, 还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 如“西风残照, 衰草离披, 满目荒凉, 毫无生气”, 四字四句, 语如连珠, 既雅致, 又通畅, 毫无生硬滞涩之感, 将古典语言与现代语言巧妙地融合贯通, 给人一种别致的感受。

四、解题指导

1. 这道题目就是要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

容, 胡同取名的情况与胡同的特点在课文中都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因此这道题还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 学习归纳的作用。

2. 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对本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培养他们的语感。

(1) 北京人“易于满足, 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所以有虾米皮熬白菜, 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感叹词“嘿!”表现了他们心满意足的良好感觉。

(2) 北京人“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睡不着, 别烦躁, 别起急, 眯着”就是对他们这样能“忍”的文化根性的最好注解。“北京人, 真有你的”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这样的个性的调侃, 既有佩服也有嘲讽的意味。

(3) 化古人意境, 描写胡同衰败颓唐的景象, 满怀怀旧、感伤、无可奈何之情。

3. 这道题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体会。

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本

文作者的感情丰富, 文章语言的含义深刻, 有必要引领学生反复品味。

五、教学建议

1. 这篇文章脉络比较清晰, 教师可以指导

学生根据中心句和重点词语筛选重要信息, 对文章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 并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归纳明确:

第1自然段,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2自然段“胡同的取名, 有六种来源”。

第3自然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第4自然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5自然段“胡同、四合院, 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第6自然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第7自然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第8自然段“北京人易于满足”。

第9自然段“北京人爱瞧热闹, 但是不爱管闲事”。

第10—12自然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第13自然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第14自然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第15自然段“再见吧, 胡同”。

2. 作者谈了有关胡同文化的问题, 不一定就是定论。

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等看法, 可能有的学生并不赞成。

3. 事物不是绝对的, 看问题要多方面分析。

比如作者说北京人“安分守己”, 这样的个性既有消极因素 (如缺乏进取心、竞争意识等) , 也有积极因素 (如遵守法律等) 。教师应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避免在生活学习中处理问题片面化、单一化, 对完善学生的个性有益处。

4. 对于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继

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的。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 文化的范围太广, 含义也太高深, 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事例启发和引导学生, 让他们思考传统的东西哪些该继承, 哪些该摒弃, 不要空洞讲解。

5. 本文的语言平实、朴素, 很有表现力, 可以指导学生体会学习, 并在写作中借鉴;

可以作为范例, 引导学生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6.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本文, 考察家乡

人们的生活形态, 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 可以从文化受地域、水土、经济因素影响方面入手, 也可以集中一点分析, 如庙会文化、节日文化等。

篇4:胡同儿摄影师眼中的胡同儿文化

高和——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爷们儿,凭着对老北京文化的痴迷,风雨无阻地走街串巷,用相机记录着胡同儿里的文化。这种奉献精神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使他获得了很多奖项,开始被人们所熟悉。

高和是从1985年开始胡同儿摄影的,当时他只是觉得周围的环境变化太快,如果不以某种形式记录下什么,子孙后代们就无从了解他们生长起来的地方了。高和出生于西单的一个胡同儿里,结婚后搬近了东四十二条胡同儿,几十年的人生都在胡同儿里度过。二十多年的摄影,他更换了许多的相机,觉得这个相机拍摄的照片不够清晰,于是又换下一个,至今他用过的相机都已经排成了一排如文物般陈列在家里的一个玻璃书柜里。在早期还没有数码相机的时候,买胶卷和洗相片的花费就已经上万了。在那个年代,“万元”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是笔不小的花费。他的夫人是街道主任,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环境,使得夫人对胡同儿也有一种特殊的痴迷,在她退休后的日子里陪着高和一起走街串巷。正是有了夫人的支持,高和才能如此畅快地投入到他的摄影事业中。

在这位老人的眼里,他的摄影作品,讲述更多的是一段情怀,一个故事,一种对老北京胡同儿文化的品读。他介绍说,北京胡同儿文化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京,胡同儿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元代开始大兴土木,大部分的胡同儿都是在元朝建起来的,然后到明、清两朝开始扩建。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这不正說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去做。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儿”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高和还介绍说,北京有3多3少,桥多水少,庙多和尚少,平房多楼房少。当时没有楼,最早以天安门为中心,开始兴建都城,最终形成以天安门为中心天圆地方的格局。以桥命名的胡同儿很多,由于地理地貌的变迁河流干涸了就只剩下桥而没水了,有的桥也拆了就剩下胡同儿了,就拿“天桥”这地区来说,以前有河流经过所以叫天桥,现在河没了,就只能根据这个地名遥想当年了。

高和眼中的“胡同儿建筑”

他在走街串巷的时候,听到很多年岁比他还要大的“北京爷”们讲述了很多胡同儿里的“讲究”。他很自豪地说:“北京确实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我曾经穿胡同儿的时候,很多胡同儿里的大爷能说出特别多有意思的事情。以前的故事,建筑的来源,从门楼的外表就能看出里面住的是什么人,文化程度,有多大的官。”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会放映到一个地方的建筑中。作为几代的都城,北京有它特有的骄傲,也有很多讲究,偶尔在出租车上遇到的司机都有可能几代之前是皇亲国戚。只要是皇亲国戚、官员、文人墨客聚首的地方就有尊卑礼仪排序。高和讲解道:北京的“官员”多“名仕”多,从而官邸多,而这也使得当地的建筑会成阶梯状——按官员的级别大小,按当地的财富、学识、名望排列建筑的高低,级别低的名望低的就不能“越礼”。同时不同人家的棱棱角角也都会有着细致的“讲究”。

高和眼中的“门墩”

门墩是在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门前,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乌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高和谈到门墩时,乐呵呵地讲到,有的王府将门墩做成狮子,以示身份的高贵,而寻常百姓家门前的门墩,则较为朴实,但有的雕工细腻,清晰地呈现出了老北京人民的智慧。高和所拍摄的门墩,几乎包含了北京的绝大部分胡同儿。

高和眼中的“门联”

据传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代之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频写了这样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北京人,一贯是把门和脸放在一起等同看待的。将门联作为自己家的名片,让人一眼看到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这也是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比如卖酒的:杜康造酒,太白遗风;洗澡的:金鸡未唱汤先热,玉板轻敲客远来;剃头的: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高和所拍摄的这副门联已经残破不堪了,随着岁月风霜的剥蚀,门联上的字迹都已模糊不清,但是依稀还是能从辨别出来“贵寿无极,喜庆大来”这几个充满寓意的大字。高和解释到,近年来胡同儿和四合院大批量的拆迁,这样有百年历史的门联已经是越发难以见到了,“贵寿无极”看得出题联者对主人家的经济及状态的描写,而“喜庆大来”则是一种对主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高和眼中的“老字号儿”

北京的老字号儿,很多都在胡同里,要统计齐已很不容易。这副摄于前门地区的老字号儿,就像一个现在店面的招牌一样,简洁的说明了这家店铺的经营范围。同时高和还强调说,现在很多胡同儿都成为了“遗失的美好”。有的在拆掉的基础上,又为了吸引游客的而新建了很多胡同儿,但已经完全没有原来的胡同儿特色,游客们是看得很新鲜,殊不知,那也只是高仿的赝品。现在的烟袋斜街,基本保持着原滋原味的胡同儿文化。一些因为年久失修的房子,重修后也依然修旧如旧。他认为,既然社会在发展,城市化进程是历史的必然性,那么就尽量避免文化的遗失,也期待新建的胡同儿能够修旧如旧,完整地还原历史的原貌。

高和眼中的“门簪”

每个四合院的宅门上框都有两枚或四枚柱凸出,形状为圆形或六方形偏多,它们叫做门簪。小户人家的门簪多为两枚,而大宅门的门簪多为四枚。门簪实际上是大木钉的钉帽,本身是扁平长方形的,是固定门扇用的。古时没有合页,固定门扇的方法是将大门钉穿透上门框和两头有圆孔称作连楹的横木,再用销将其紧紧别住,使二者连成一体,再将门扇上的轴插入连楹两端的圆孔中,门扇上端便被固定住了。门扇下端固定在门枕石上。门簪上面雕刻有福寿、吉祥、平安或一门五福、出入平安等吉词颂语。

高和眼中的“砖雕”

胡同儿里的大宅门和四合院里遍布着砖雕佳作。尤其是门脸上的砖雕,更是花样繁多。北京的大宅门也分三六九等:有广梁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广梁大门和如意门的砖雕最丰富。有人称“广梁”为“广亮”,古建专家王其明先生指出:“旧小说《儿女英雄传》上用的是梁”。笔者认为:广梁和金柱是对称的,所以还是称“广梁大门”较为正确。广梁大门中的砖雕以廊心墙上的岔角和中心花居多。其戗檐、盘头、草盘子都为砖雕常品。高和记忆中的“胡同儿故事”

篇5: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京味十足的语言来体会胡同文化。

2、点拨法,对于比较难解的知识点还是采用教师点拨的方法。

3、共同探究法,发动学生的智慧来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A 第一课时 1 导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其自己的文化。这里的文化包罗万象,大到思想观念,饮食起居,小到人称称谓。比如两广喜欢吃甜食,邀上三五好友特有情调的喝一下午茶,而咱们贵州人却绝更乐意呼朋引伴在大傍晚干他一酸溜溜辣兮兮火锅;比如说现在对年轻女子流行的称呼“美女”在各地也是不就尽相同啊,贵州的邻居湖南把湘妹子叫“妹朵”,云南叫“阿诗玛”,我们贵州叫什么,大家知道吗?——(提示)男孩子叫“钳子”,那么女孩子当然是“钉子”落。

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研究,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更是有着丰富多彩不得不品的文化,不说那金碧辉煌象征皇权的紫禁城,我们来一起走进北京平民历史文化博物馆——北京胡同。2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但是他长期生活在北京,有机会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堪称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社会,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居民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就象是一副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眼前。他擅长短篇小说,有“短篇圣手”之称,其作品风格颇似沈从文,清晰明快,恬淡自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3

解题

胡同:街巷。那为什么北京把街巷称之为胡同呢?请大家把书翻到文后的文化小常识看看。700多 年前元世祖进驻中原,在今天的北京城兴建都城大都,因为蒙古人特别重视水,在规划时,每条街巷都设计有水井,而水井转换到汉语中则叫“胡同”。

文化:文化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一指运用文字的能力,二是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

我们来比较一下,看看下面的文化含义。(1)我们是高中文化水平。

(2)我们这个班有很浓的文化氛围。(3)青铜器文化很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的课文《胡同文化》中“文化”应该作何解释呢?

《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我这里有几张胡同的图片,请大家看看。在过去,北京是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并排并列有序的组成的,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过往的通道,这些通道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胡同。

4

课文总体把握

《胡同文化》,肯定写作的聚焦点是胡同,那么作者究竟通过写什么来展现北京的特色——胡同?我们先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快速浏览课文。明确:全文共分三个层次。

(一)(1—4)从胡同的方正,胡同的取名,胡同的宽窄多少和胡同的环境等方面来讲胡同。

(二)(5—12)讲胡同文化。

(三)(13—15)讲胡同的衰落。5

讲解课文第一层次。

请大家再一次浏览课文,并用笔将每段的中心语句和你感觉难于理解的语句标注出来。(1)第一自然段落。

请一位同学先读他标注的第一自然段语句。“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北京城的什么特点?(方正)大豆腐是北方话,在咱们南方话里叫水豆腐或豆腐。“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大街和胡同就像一把菜刀,把北京城切割的方方正正。正因为北京城是方方正正的,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都方位意识极强。

为什么北京城要建的方方正正呢?

①与北京的地形有关(加入“玉水金盆”作解)

②中国素有“天圆地方”的说法,作为元明清三朝皇城的北京为了突显尊严,当初在设计时就有意规划成方正形。

板书:胡同的方正(北京的方正)(2)

第二自然段落

板书:胡同的取名。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用几个“有的”来排比举例说明胡同取名的来源,例子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广。七事:柴林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胡同,酱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几胡同。这里胡同的命名包括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生活大事。

总的说来胡同的取名都是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 1计数 ○2储存物件 ○3人名 ○4行业 ○5形状 ○6其它 ○为什么要改某些胡同的名字?

不雅改雅,表明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3)第三自然段落

板书: 胡同宽窄、胡同多少。

宅门:大宅门。两扇门打开。四合院的“脸面”——宅门。宅门不仅是四合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宅门里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通过看对方宅门前的门当(宅门前精雕细刻的两面石鼓门枕)和户对(在宅门框上方凸出的四尊木头雕刻的漆金“寿”字门簪)来了解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如果石鼓镌刻花卉图案,表明该宅第为经商世家;如果石鼓为素面无花卉图案,则为官宦府第。但不管是经商世家还是官宦府第,都是比较富有的阶层。而小胡同里面住的都是平民阶层。(4)第四自然段落 离闹市进

○2 生活方便

○3 安静

板书:胡同的环境 ○网络的特点:一多,二方便。“惊闺”,在古代女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待在闺房做女红,当 2 有人来叫唤磨剪子时才能出来凑凑热闹。

为什么这些声音不显得喧闹,反而使胡同显得更加安静? 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王籍)《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篇6:《胡同文化》教案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三、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江彬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7:《胡同文化》教案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设置情境点拨法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首诗,它无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走进一座座建筑,你会陡然觉得这空间依然存在着先人们灵魂。(展示几幅古建筑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涉及到另一种古老的建筑――胡同的文章――《胡同文化》

2、解题

胡同的由来、“文化”的含义、课题的含义

二、课文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胡同――胡同文化――对没落的胡同文化的感情(建筑――文化)

2、指名朗读第一段,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总说――分说的关系

3、北京的胡同的特点

方正

取名有各种来源

宽窄和数量

胡同的环境

4、胡同文化的内涵

封闭安土重迁

渴望独门独院

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茶馆》

《八月骄阳》

电梯事件

6、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感受对老北京深厚的感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听后三段朗读(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和现代化都市的照片)

作者的态度:怀旧、伤感

8、文章的语言特色

1、京味、京腔(胡同味)

2、平淡、朴素、口语化

3、典雅

三、讨论

学完本文后,你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今天的居住氛围相比,你更喜欢住在哪?试阐述理由。

四、总结

篇8:《胡同文化》的教学新尝试

笔者所在学校以建筑为重点专业, 围绕专业特点, 传统语文课程应如何改革、如何转向建筑文化、如何在建筑文化课程当中体现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等问题需要众多的尝试与探索。本文拟从汪曾祺《胡同文化》一课入手, 试图将传统语文课程进行改革, 兼具建筑文化和传统语文课程双重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胡同文化》为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 是一篇建筑文化内涵深厚的散文。传统《胡同文化》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京味”用语, 体会其表达效果。二、通过段落之间的联系, 把握全文写作思路。三、了解北京胡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根据以上教学重难点, 传统《胡同文化》教学, 教师教学方式具体步骤略有不同, 但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大板块:一、积累词语, 重点生字生词讲解。二、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三、阅读课文, 对每段大义进行分析, 从而概括全文的结构, 理清写作思路。四、根据全文结构, 体会“胡同”的起源、发展, 理解胡同文化的特征, 领悟胡同的人文价值。五、体会并讲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包括:文章当中的京味方言、内部语境所体现的北京地方色彩和历史的沧桑感。也就是说, 传统《胡同文化》的教学, 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中, 更注重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 字词、段落概括与分析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人文性只是服务于工具性。

作为中职学生, 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本身就较弱, 对课文的字词理解、语境内涵、表达效果带有一种习惯性的抵触情绪, 不是按部就班听老师说答案, 就是面对此问题一筹莫展, 上课时常有沉默、冷场出现, 教师处在被动的局面。曾不只有一位学生说起“学习这些有什么用?”于是部分学生仅为了应试而学, 部分学生索性放弃不学, 还有部分学生何其用功而百思不得其解。因此, 在针对建筑专业特点及学生对建筑文化了解较少的情况之下, 笔者将《胡同文化》授课重点由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转向课文知识、建筑文化内容的理解与普及, 学生听课情况有很大进步, 现将授课内容与方式介绍如下。

同传统《胡同文化》教学不同, 根据教学步骤, 笔者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口头介绍为音像资料, 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课堂大多是以教师口头介绍胡同与北京的关系开始的, 通常教师会提问“大家见过胡同吗?胡同和北京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此问题, 对于中专学生, 尤其是北京的学生, 设计得过于简单, 许多学生普遍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 从上课开始便觉得索然无味, 失去了接下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此问题, 笔者从网络中搜寻到一些介绍“胡同”的纪录片, 并从当中选取时间较短、内容较概括、适宜作导入的片断作为课堂导入的音像资料, 再针对这段纪录片, 设计与课文相关的五到八个问题, 引导学生边观看纪录片, 边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 不仅看到了胡同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 而且还了解到了“胡同”一词的来源、胡同的历史、胡同之最、胡同的命名方式等众多与课文息息相关的内容。根据音像资料, 还适当地引申出北京对称式城市布局的建筑文化基本常识, 从文化角度引起学生对老北京建筑、老北京胡同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二.变分段为课堂预习, 变自律为强制

传统课堂中, 教师鼓励学生归纳每段段落大意, 再根据大义分层, 以此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疏通与理解。此方法锻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与阅读能力, 是语文课当中的通行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中职课堂上却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部分学生将书本摆于桌面, 却从不肯轻易翻书, 部分学生书本翻开, 读两段却难持久, 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懒于读课文, 研读课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课堂中除需要让学生自律之外, 更需要强制性方法, 笔者将课文的段落部分进行研究, 针对每部分提出相关问题, 规定学生当堂完成, 并记入课堂成绩。将课堂回答记入平时成绩,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学生不看书、不写字、不做预习的局面。此外, 再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预习作业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 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作业和同学进行讨论, 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变重语言为重知识, 变无趣为有趣

传统《胡同文化》课文讲解, 主要将文中出现的“京味”字词, 放入全文语境进行解释, 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这种对作者语言特点的分析,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非应试的中职学生, 他们对“咬文嚼字”却不感兴趣, 尤其是北京的中职生, 对于北京的方言词汇本身就耳熟能详, 对方言的体会在这里就显得苍白多余。倒是文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很多学生注意, 如“胡同原 为蒙古语 的‘水井’”、“琉璃厂”、“张自忠路”、“小羊圈胡同”、“段祺瑞总统府”, 这些词语与信息对于北京的学生既熟悉又陌生 , 既形象又抽象, 而且“胡同文化”历史与文化积淀本身也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 将重语言特点变为重知识讲解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烦躁情趣, 增加学生对专业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建筑文化的内涵本身包罗万象, 再处理课文内容的时候, 首先, 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核心。从课文入手, 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 在与同学的讨论中, 与教师的对话中, 落实文中涉及到胡同的基本内容, 如“胡同”一词的来源、胡同的历史、张自忠路所体现胡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兴衰。

其次, 在课文内容之外, 进行多方面的建筑文化扩展。如在讲解“胡同”的时候, 可以简要介绍胡同内的标志建筑“四合院”、在讲解“张自忠路一号”的时候, 可以根据图片中的建筑形式判断院内建筑的建造年代与人物故事。在讲解胡同历史的时候, 可以出示从唐代到当代的北京城轮廓图, 使学生在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背景下了解胡同的历史, 做到图与史结合、史与物结合、从实物到理论上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胡同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

另外, 还可以适当地扩展其他文化方面的内容, 以引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如在讲解“胡同”一词来历的时候, 可以指出语言的外来现象, 从“学生所学习的蒙古语词汇变为汉语词汇”引申到“一些英文词直译或意译变为汉语词”, 以激发学生对于汉语现象的探寻与思考, 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不失去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

四.变基本知识为深度思考, 变有限为无限

传统语文教学在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之后, 一般进入练习环节, 课文层面的进一步讨论与思考基本结束。但是作为以建筑文化为专业根基的中职学生, 只是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了解胡同的基本情况是不够的。笔者针对《胡同文化》表现出来的“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之间的矛盾, 特别设计了汪增祺的散文《再见、胡同》以及网络当中外国人的北京胡同游记两组图片与文字, 让学生体会衰败破旧的胡同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障碍, 体会胡同文化对于北京文化的传承, 并引导学生假设自己为城市设计师, 针对“是否拆除胡同”、“如何改造胡同”等问题进行讨论, 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诉诸文字, 变有尽的课堂为无尽的思考空间,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五.变语文课堂为专业与语文相结合课堂, 变外行为内行

在学习建筑文化知识的同时, 以语文工具性为依托, 不忽视文字、语句及课文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的学习。同时, 在学生完成课文基本内容讨论与思考之后, 展示部分国家现有保护胡同的措施和条例, 以及突出的案例, 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文化思考、形而上思考跨度到专业思考, 使语文课堂改变传统的模式, 进入专业领域, 为学生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胡 同 文 化】相关文章:

上一篇:草峰镇九龙学校简介下一篇: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