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勇》成语故事欣赏

2024-05-02

《匹夫之勇》成语故事欣赏(精选4篇)

篇1:《匹夫之勇》成语故事欣赏

[成语解释]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典故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篇2:《匹夫之勇》成语故事欣赏

匹夫之勇的成语故事

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司马迁却称赞他说:“当年秦国政治腐败,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项羽在陈涉这个地方领军对抗。前后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秦国灭掉,然后将得来的天下分封给各王侯贵族,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虽然最后他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他的功绩伟业,是近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做到。”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宫摆设筵席宴请群臣的时候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并且也懂得如何让他发挥长处。”然后他问韩信对自己的看法。韩信回答说:“大王您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长处,因此您其实心里明白,说到机智与才华,其实是不如项王。不过我曾经当过他的部下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性情、作风、才能,了解得比较清楚。项王虽然勇猛善战,一人可以压倒几千人,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人,因此一些优秀杰出的贤臣良将虽然在他手下,可惜都没能好好发挥各自的专长。所以项王虽然很勇猛,却只是匹夫之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而大王任用贤人勇将,把天下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使人人心悦诚服。所以天下终将成为大人您的。”

篇3:《匹夫之勇》成语故事欣赏

【拼音】pǐ fū yǒu zé

【简拼】pfyz

【近义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反义词】敷衍塞责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分句;常与天下兴亡连用

【例子】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英文翻译】every common man has his obligation.

【谜语】债

【成语故事】明末清初,顾炎武从小爱读忠臣义士的故事,他参加图谋革新的复社,在昆山组织守将抗清,城破后他牢记继母王氏的教诲不做清朝的臣子,就化装成商人游走各地,联合各地抗清人士。他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成语正音】匹,不能读作“pí”。

【成语辩形】责,不能写作“则”。

【产生年代】近代

篇4:匹夫之勇不可逞作文800字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总有一些我们无法与之抗衡的`事物,当面对这些无法抗拒的困难时,是勇于与它抗争,还是退缩呢?

20xx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群大学生在长江边游玩,忽然有人听到一阵求救声,大家向江中望去,只见两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大声呼救,不知所措。大学生们当即决定到江中救人。随后,便组成人链对江中遇险的孩子施救。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孩子被就了上来,但却有三名大学生因为体力不支导致人链断裂而被江水冲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消息一时间轰动全国,人们在对这一悲剧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进行了反思:到底该不该去救落水的孩子?大街小巷众说纷纭,为两个孩子而失去三个国家栋梁之才是否值得?

关于是否应该救人的问题,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该救!但不一定要用生命去冒险。生活中为救溺水者而导致施救者死亡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了,甚至还有施救者搭上性命也未能成功营救的事例。或许,我们是时候该反思了,要是救人的时候不逞能,而是冷静下来想想办法,向他人求助或是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去救人,而不是以身犯险,此类悲剧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是脑子一热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这种“勇敢”显然是不可取的。真正的勇敢不是蛮干,而是审时度势,找准最佳时机,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纵观古今,中国从来就不乏雄才大略的谋略家和一些深谙行军用兵之道的将军。当他们面对正面不可战胜的强敌时,往往不是不假思索地冲上去蛮干,而是等待战机,而后一击制敌,逆转战局,所谓“不动如山,动如雷震”。反之,喜欢逞匹夫之勇的将军的结局往往是一去不回,落得惨死。

“知进退,方能明得失”。我们不但要勇敢,还要勇于“不敢”,该勇敢时就不退缩,该退时就不要逞能。勇于不敢不代表你胆怯,知进知退,更能体现你的智慧。智者行事,必三思而后行,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状态,看清自己,知晓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勇气用对地方,方为大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匹夫之勇》成语故事欣赏】相关文章:

匹夫之勇成语同义词及造句04-08

匹夫之责与雷锋精神散文04-13

万夫之勇的成语解释04-30

神庙逃亡之勇敢传说04-27

电影《猪猪侠之勇闯巨人岛》剧情简介05-21

上一篇:辣白菜的腌制方法下一篇:我的永威之行桂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