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2024-05-20

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共5篇)

篇1: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中认为: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他们的未来应该在和谐与合作中形成。他们应该在开拓视野,增长新经验的过程中长大成人。1978年在曼谷召开的学前教育新态度区域性专家会议提出:自胎儿至正式受教育前应称为幼年照管和教育,受这种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而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第十二条提出:“鼓励学前教育机构配合社区宣传保育、教育知识,支持社区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为落实北京市政府“为老百姓办好60件实事之一,在北京市设立20个早期教育指导基地”的工作目标,更好地为家庭开展0—3岁儿童科学的早期教育提供指导与服务,我们对我园所在的青龙桥社区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拟通过所获资料的分析,为我们所开展的社区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二、方法与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居民的自身情况、家庭物质条件、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未来期望以及掌握早期教育情况等。

调查对象:青龙桥社区居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结果与分析

1.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2份,实际收回30份,问卷有效率为91.4%。

2.测查居民自身与家庭物质情况:

编号 内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父亲 3 10%

母亲 27 90% 生育情况 顺产 22 73%

剖、难产 8 27%

一胎 27 90%

第二胎 3 10% 人口结构 两代同堂 10 33%

三代同堂 20 77% 住房类型平房 12 40%

楼房 18 60% 住房条件 一居室 3 10%

二居室 15 50%

三居室 12 40% 居住环境 村镇 6 20%

部队或机关大院 12 40%

普通居民 12 4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青龙桥社区的居民类型混杂,既有村镇居民,又有部队机关大院与普通居民;从幼儿生活环境来看,以三代同堂居多,平房与楼房各半;两居室与三居室占90%。说明幼儿大多具备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条件,家庭从物质上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而第一胎、顺产的幼儿又占据大多数,这就排除幼儿的先天生理的不足,为父母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教养活动情况分析

编号 内容 人数 百分比 父母学历 高中以下 4 13%

中、大专 18 60%

本科、研究生 8 27% 早期教育学习没有 3 10%

有一些 23 77%

系统 4 13% 早期教育学习渠道 电视 广播报刊杂志 24 80%

家长讲座 3 10%

其他 3 10% 孩子护理人 保姆 4 13%

长辈 12 30%

混合 14 57% 与孩子游戏时间 0 2 6.6%

1—2小时 21 70%

2小时以上 7 24% 孩子依恋对象 父母 24 80%

长辈 6 20% 孩子饮食 母乳、牛奶 6 20%

奶粉 24 80%

孩子饮水 白开水 15 50%

饮料 6 20%

矿泉水、纯净水 9 30% 孩子睡眠 自己单独 6 20%

成人陪伴 24 80% 为孩子消费 娱乐 16 53%

图书、玩具、服装、13 43%

零食 9 15% 参加早期教育活动 1—3次 12 40%

没有 18 60%

从上表可以看出:青龙桥社区的0-3岁儿童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7%以上,通常文化层次越高的父母,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社区居民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仅有20%的父母常给孩子喝饮料;80%的父母把自己定为孩子依恋的对象;在为孩子花费的内容上,零食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把娱乐、图书、玩具放到了同等的位置,说明家长还是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教育情况,调查报告《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父母与幼儿游戏时间不足,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而有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另外,可能受我们传统习惯的影响,成人陪伴幼儿睡觉的居多,这将不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参加早期教育活动少,另外,父母学习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将影响父母的教育质量。

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青龙桥社区父母非常重视 0—3岁早期教育,他们非常愿意参加双休日亲子活动,他们渴求定期的专家咨询与讲座,希望幼儿园开放,提供游戏、图书等活动,他们渴望在社区教育中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掌握现代科学育儿的方法和技巧,做新世纪智慧型父母,育新世纪智慧型孩子,使自己的孩子从诞生时刻起就步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结论、目标与措施:

(一)结论

青龙桥社区居民有愿望也有能力得到社区0—3岁早期教育服务,作为北京市一级一类示范幼儿园,我们六一幼儿院责无旁贷的响应“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政府号召,利用我院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社区0—3岁儿童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

(二)目标:“让每个孩子拥有最佳人生开端”

提供适合0—3岁婴幼儿学习、探索、游戏的环境,开发婴儿的潜能。

提供婴儿与同龄伙伴一起游戏的机会、提供亲子互动的机会。

提供家长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三)措施

1.聘请专家讲座,进行教育培训

通过专家讲座,使家长了解“优生、优育、优教”的基本知识,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特点,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等。使家长增强为人父母的责任感,促使家长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环境中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

2.咨询服务

通过定期的咨询服务,为家长解答关于早期教育的各种问题,帮助家长解决他们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3.宣传教育

利用板报、宣传栏、向社区发放早教咨讯等形式,鼓励家长参加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早教方法,提高育儿水平。

4.向社区开放各种游戏活动

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游戏设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使社区儿童在幼儿园环境中受到全面教育。

5.亲子活动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开展亲子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情趣的、有实效的游戏活动,将教育内容和指导要求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中。通过游戏使孩子在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得到充分的良好刺激,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各种亲子游戏、桌面益智玩具、模仿生活游戏、动物喂养游戏、户外体育游戏、亲子运动会、交通乐园游戏等。同时免费开放幼儿院各种大型游戏器械,为社区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服务。

篇2: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智障儿童;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支持

智障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不及普通儿童,在教育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来自于教育者,有些来自于家庭,有些来自于智障儿童自己,有些则来自于制度。目前,我国的智障儿童教育状况并未完全实行制度化、常规化,而是在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均有不同对待。一些非科学的教育方式会使得智障儿童的成长受到阻碍,这是当下社会中十分常见的问题。

一、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低下,而智障儿童的其他家庭成员往往也存在一些智力障碍者。稍微好一些的,智障儿童的家庭成员对于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也不甚了解。因此,虽然从理论上讲,智障儿童通过教育之后是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可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一般的智障儿童融入社会还是有很大的阻碍的。

(一)家庭成员存在智力障碍的情况

民勤的特殊教育起步比较晚,特教家庭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学生中,有一个名叫李某,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其母就是一个智力障碍者,其姐姐的社交能力较差,而家中唯一一个行动力较强的成员——父亲,精神也处于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的状况。李某的智力障碍有一定的家庭遗传性,语言上有沟通障碍,行为很难自控。在对于他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基本难以进行配合,这为他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学生张某,家在三雷镇的农村,家中经济状况较差,处于基本的生活水平线上下徘徊。他的父母均是地道的农民,平时沉默寡言,文化水平低,社交能力差,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有心无力。张某受教育期间,家庭的帮助微乎其微。

在上述这样的智障儿童家庭中,多半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很难使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一旦脱离学校的环境,家庭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乃至生活都处于放弃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使得智障儿童的成长也面临极大的问题。

(二)家庭的不正当引导

在智障儿童的家庭中,也存在一些家庭状况良好的案例。学生石某,家中因农村占地拆迁而变得经济状况很富裕。可是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也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在保证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下,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便不再有更高的要求。

石某这样的家庭也是智障儿童家庭之中非常典型的一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智力障碍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孩子的所有付出都属于溺爱的形式,甚至在特教教师提出教育意见或要求时,父母的配合度也是非常低的。这导致了学生面醒心浊,行为飞扬跋扈。长此以往,智障儿童的物质生活虽然可以保障,但是并未获得融入社会的能力,智力障碍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改善或缓解。

二、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解决对策

笔者是民勤特教事业中的一名普通特教教师,平时会接触到很多来自不同家庭的真实的智障儿童。我县2013年成立特教学校,属农业县城,经济落后,社会歧视,长期照护和接送上学,导致家长身心俱疲并有很大的耻辱感,由于孩子原因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也多有摩擦。目前,当地未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得以实施,这样对于特教事业的发展是有很大阻碍的。

(一)加大对于特教事业的经济投入

本地的特教事业发展缓慢,其根本还是教育投入资金的匮乏,民勤的特教事业起步晚,发展慢,很少得到外界经济上的支持。这在基础设施、人员开支上常常会陷入困境。上文提到,智障儿童的家庭中,有很多成员也是智力障碍者,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或知识水平去承担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而智障儿童的家庭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多数会使得智障儿童在未来的成长中继续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

因此,特教事业亟需外界进行经济上的支持和投入。拥有更好的教育基础设施,拥有更好的特殊教育资源和人才,才能帮助智障儿童家庭逐步提升对于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

(二)进行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知识普及

经济上的匮乏是智障儿童无法良好成长的原因之一,然而,知识和教育意识的缺失才是智障儿童家庭教育一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上文提到,在智障儿童的家庭中,也存在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案例,可是仍然未能很好地对智障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究其根本,是其家庭成员未能正确地认识智力障碍这件事情。在我国,智力障碍的儿童约500万,而很多家庭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于是将这些智力障碍儿童送入普通日校。智障儿童在普通日校中发展缓慢,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迫退学,退学之后,其家庭中的成员就选择让智障儿童待在家中,仅供其衣食,放弃了对其的教育。

篇3: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论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指明了方向。

据《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了解家庭教育方法,26.19%的家長没时间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短板”。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家庭教育缺乏的情况尤为严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既是儿童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支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能够全面了解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探索出科学有效地促进家庭教育的途径、策略和方法,通过这次调查的科学操作与规范运行,能够为农村地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些现实的参考方法。

二、调查对象

本文将研究对象:父母双方长期流动在其他地区务工,未随同其父母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或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6~14周岁的适龄上学儿童。本文所称的农村留守儿童也就是在这一年龄范围内的进城就业农民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的子女。

本次调查对象是锦州市太和区6~14岁留守儿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主要调查对象为4~9年级的58名留守儿童,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对1~3年级的留守儿童主要采用观察的方式了解其情况,对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谈。

三、调查内容

1. 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亲情沟通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状况。

2. 家庭教育情况:父母或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理念。

3. 家校合作情况:家长与学校、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情况。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6 份,其中初中卷21 份,小学卷35 份;共访谈班主任、教师12人,校长或教导主任6 人,监护人14 人,留守儿童个案追踪观察3人。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呈现“一高一低”

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存在隔代监护比例高、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特点。

1. 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比例较高。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监护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或其他亲戚。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35.1%,年龄在60岁以下的占64.3%。由于多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程度不高,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力不从心,再加上溺爱,管教不严,许多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学习无人督促。

2. 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在文化程度方面,没上过学的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22.4%,初中文化程度占6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2%。通过调查孩子在“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问题上,36.2%的孩子认为自己平时不够努力,41.7%的孩子认为由于没有老师或家长的指导,7.9%的孩子选择了客观原因,16.3%的孩子认为自己本来就不行。这从一方面也反映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够,没有能力对孩子的课业进行辅导和监督。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呈现“三少”

为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分别从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家长主动联系学校等方面设计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少”,即科学的教育理念少、对孩子沟通了解少、家长主动联系学校少。

1. 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少。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由祖父母监护,因此形成了隔代教育。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也很少意识到监管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他们较少在精神层面去关心孩子,不去严格地管理和教育,认为只要孩子不犯大错就不用管,“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的现象严重。

2. 家长与孩子的联系沟通少。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少了,孩子想对父母说的话,没有机会诉说,这种爱的缺失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调查显示,82.4%的孩子表示经常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希望父母能每天和自己联系一次的占35.2%,希望每周联系一次的占43.7%。以上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亲情饥渴”。

3. 家长与学校主动联系少。调查显示,家长或监护人主动与老师联系情况很少,近两年中,家长没有主动联系班主任的平均约为24.1%。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监护人最关心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其次就是生活,而对于他们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方面则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关心。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呈现“三不”

学校肩负着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子的方法。但是从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呈现出教师主动家访比例不高,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频率不足,家校合作反响不够理想的“三不”特点。

1. 教师主动家访比例不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教师上门家访情况,近两个学期中,没有被家访过的家长平均为51.2%,被家访一次的平均为29.9%,被家访两次的平均为12.7%,其中,小学比例高于初中。值得注意的是,为完成学校任务而去家访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初中学段为28.1%,小学为15.8%,老师的家访有任务式的成分,缺乏主动性。

2. 学校家教指导频率不足。调查数据显示:有51.9%的留守儿童家长参加班主任组织的专题家长会,还有约48.1%的家长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家长会。这里可能一方面学校班主任组织了,但是家长没有参加;另一方面可能学校班主任没有组织过,家长没有机会参加。两个学期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家长比例占到48.1%,说明学校家教指导的频率和覆盖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3. 家校合作的效果不够理想。

(1)从留守儿童家长对到学校参加家长会意愿来看。首先,约有87.9%家长得知学校要开家长会了,都表示“愿意参加”,其中小学的家长比例最高为91.2%,初中家长“愿意参加”的比例约为83%。家长对家长会的参与度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会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笼统,家长基本上是处于单向的、被动的,缺乏双向交流和主动性。

(2)从班主任对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程度看。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家校互动中,班主任认为家长“积极配合”和“比较积极配合”的约为66.4%,“不太配合”和“不配合”的家长约为13.8%,还有约20%的家长一般配合。因此,如何帮助这“不愿意配合”和“不配合”的13.8%家长树立起对学校的信任,树立起对孩子的信心,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应该完善的地方。

五、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改变父母和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在不能改变留守状态的情况下,父母和监护人应发挥主动作用,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担负起为国教子的责任。

1. 父母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父母不能因在外打工而忽视其教育责任,父母应改变出于“愧欠”心理而实施“物质补偿”的做法。父母应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的。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电视等各种渠道等方式了解家庭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成长客观规律,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水平。

2. 父母要多与子女交流,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下,父母与子女间情感交流活动十分密切,子女对于父母的依恋等情感体验正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失去了与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1)父母应尽可能地多与子女联系,加强彼此间的情感沟通,以便了解孩子思想动态。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学习情况,还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有条件的父母应尽可能多回家看望子女,或利用节假日将孩子接过来,弥补长期外出造成的亲子情感的缺失。

(3)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监护人或老师保持联系,及时进行交流,这样,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子女在家在校的情况,以便及时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3. 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的责任,抛弃原来固有的落后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被监护人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困难,应及时向务工父母和学校教师寻求帮助,多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2010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指出:指导留守儿童家长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家长的义务,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监护的应尽责任;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被委托监护人重视儿童教育,多与儿童交流沟通,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充分关注。为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1.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学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实施分类管理。記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2. 开办特色家长学校。学校可以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专题开家长会,专门开设隔代家长学校,这主要是针对老年人教育观念陈旧、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而开设的特殊家长学校,是家长学校的一种创新模式。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把留守儿童的隔代家长们请进学校里来学习和座谈,向他们讲授一些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常识等,也请他们来讲讲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困惑。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家长们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3. 进行深入家访。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多主动进行家访,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指导指导监护人要及时了解孩子,配合教师管理,做好教育工作。家访后,教师认真填写家访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学生动态,为学校后期的关爱留守生活动提供材料。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

4. 开展心理咨询及辅导。

(1)设立心理咨询室。学校心理老师有责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设立悄悄话信箱,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课堂讲授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习,从而帮助留守儿童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师生之间开展结对帮扶。学校应积极,鼓励有经验的老师担任这些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经常和帮扶的学生谈心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并把谈话的过程、谈话后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

5. 开设网络“亲情聊天室”。学校可以利用已有网络条件和设备为留守学生建爱心“聊天室”,开辟“亲子视频”,架起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爱心桥,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交流,让孩子与父母的距离不再遥远。

6.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要为留守儿童多开展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如读书知识竞赛、才艺展示、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开展孝老敬亲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学校定期对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7. 培训教师,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有许多便利条件和优势,学校首先要提高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将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培训的一个部分,有计划地安排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从转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观念开始,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推广家庭教育指导的好经验以及有效的指导方法,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三)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1. 改革户籍学籍制度,留守儿童随父母外出就读。针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而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应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身份界限,取消城市办学对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公办教育的资源,尽量让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或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能跟随父母进城就近读书。

2. 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实践证明,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积极作用明显,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父母外出之后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的缺失,容易产生内心孤独、无助,寄宿制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并缓解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倡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推广寄宿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只有不断思考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5.

[2]“留守孩子”渴望亲情滋润[N].楚天金报,2004-6-21.

[3]卢德平.中国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5.

[4]赵忠心编著.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周林,青永红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48.

篇4: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儿童 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69

良好的睡眠与合理的营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婴幼儿对睡眠的要求则更高,为了解城中社区儿童睡眠状况,2011年5月对城中社区2~5岁儿童进行睡眠状况调查。

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在城中社区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了两所幼儿园,幼儿园各选1个大、中、小班,均为非寄宿儿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80份,回收率为97.5%。780人中男406人,女374人。随机分为两组,幼儿组(2~3岁)305人,学龄前组(4~5岁)475人。

方法:调查问卷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调查使用的临床问卷,内容包括:①儿童基本情况、出生、喂养及患病情况。②儿童睡眠状况:参照睡眠障碍分类标准(ICSD)[1],在未患病的情况下,每周出现睡眠时频繁打鼾、喉头哽咽、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磨牙、梦呓、遗尿、睡眠中肢体抖动和睡眠不安,单一症状或几种症状超过1~3次为有睡眠障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为入睡困难。

质量控制: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标准,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调查,整个调查,活动在1个月内完成,调查期间室温为22~25℃,对睡眠影响较少。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睡眠时间比较:幼儿组、学龄前组儿童夜间睡眠时间<8小时者分别占0.1%、4.01%,8~9小时者分别占2.87%、25.91%,10~11小时者分别占32.87%、57.69%,≥12小时者分别占64.05%、12.19%。幼儿组、学龄前组全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1.86±1.43小时、10.11±1.17小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齡组睡眠时间普遍低于《儿童保健学》的标准[2]。

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城中社区儿童总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21%,其中学龄前组发生率较高为30.51%,各年龄组儿童的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各有不同,但发生率较高的症状有多汗、睡眠不安、入睡困难、打鼾、磨牙和张口呼吸等。见表1。

讨论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它可以由身体生长发育和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失调引起,也可由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引起,但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睡眠不足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睡眠剥夺可引起疲劳、激惹、思维紊乱、学习记忆受损,甚至抵抗力低下,累及儿童生长发育[3]。柳州市城中社区儿童睡眠时间普遍低于文献[2]标准,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本次幼儿组、学龄前组儿童夜间睡眠时间<8小时者分别占0.1%、4.01%,8~9小时者分别占2.87%、25.91%,10~11小时者分别占32.87%、57.69%,≥12小时者分别占64.05%、12.19%。幼儿组、学龄前组全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1.86±1.43小时、10.11±1.17小时。本次调查显示,柳州市城中社区2~5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21%,高于国外报道[4],也高于北京地区的报道[5]。究其共同原因可能与父母的抚养方法不正确有关,如把孩子养成抱着、拍着、摇着睡,或夜间啼哭含奶嘴的习惯。此外,睡眠环境太嘈杂,被子过厚或太薄,睡前打骂孩子,用恐吓方法哄孩子入睡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睡眠。

睡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尤为重要,特别是婴幼儿,睡眠是其早期发育时大脑的基本活动,是脑功能活动的一种重新组合状态,能巩固记忆和保证大脑发挥最佳功能,促进婴幼儿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能力和创造性。睡眠差的儿童生长发育相对迟缓,免疫力、注意力、记忆力、组织能力、创造力和运动技能受到损害,也会引起一系列情感行为问题,如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Mich J,Thorp Y.ICSD-Intem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M].Minnesota:Rochester,1997:90-104,145-150,162-165,182-188.

2 刘湘云,林传家,薛沁冰.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101-31.

3 徐健,颜崇淮,沈晓明.睡眠剥夺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2):134.

4 Mindell JA,Owens JA,Carskadon MA.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sleep[J].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1999,8:695.

5 刘玺诚,卢秀英,马渝燕,等.北京地区2~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4):301.

篇5:青龙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检索方法

笔者查阅 “中国期刊网”,通过搜索主题、关键词、篇名等,在诸如 “婴幼儿早期教养”“早期教养现状”等语境引擎下,经过搜索整理,对3000多篇相关论文(1990年以后)进行编目,在泛读、统计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再从20余种核心期刊中精选出与“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密切关联的论文60多篇详细阅读,对直接研究“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方面的论文(12篇)精读并分析。同时,笔者还注意收集和分析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专著,阅读一些研究人员在其他期刊或网络上发表的相关论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研究的论述

所查阅文献中直接阐释“家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的论述并不多,经过分析发现,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现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从家庭结构、环境资源、教育观念、营养与健康、家庭抚养者等方面展开了调查与结果分析。

李洪增在《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上)》中着重从带养方式、家庭成员参与带养、家庭内照看具体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2]。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首先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注重点与导向方式论述家长的教养方式,如健康(疾病、安全、卫生),关于玩、探索、认知、技能学习,关于良好的个性和社会行为、关于语言发展等方面;其次,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方面论述家长的教养现状[3]。

大多数研究以某一地区或某一些固定群体为对象,采用调查、访谈、个案、观察等方法,对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有的还从教育层面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于教养人:研究者们发现家庭成员中承担0岁~3岁婴幼儿早期带养职责的分为祖辈、父辈,两代人不同的教养观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经济与地位产生了不同的早期教养行为。包括这些教养人的年龄、受教养情况、性格、身体状况、儿童期依恋史、对孩子的依恋、敏感性、期望和对孩子的控制程度等与婴幼儿的成长均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父母亲的依恋历史与当前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性格特征与情境变量对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母婴对话与婴儿理解生物、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情感反应与3个月婴儿社会期盼的关系、父母亲的敏感性与婴儿情绪情感的调节,等等。研究表明:主要抚养人对父/母亲角色行为的表征作为一种作用机制,通过对儿时依恋的记忆影响他/她与自己孩子的依恋状况;同时,主要抚养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诸如经济地位低下、单亲抚养孩子、存在家庭暴力等)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她/他对教养行为的表征,危险因素越严重,对教养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关于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分析得出:核心家庭(两代人所构成的家庭)和复合家庭(三代及其以上的家庭)对0岁~3岁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的意义[4]。

关于环境资源:少部分研究者涉及到该方面的论述,他们充分肯定了家长创设和有机利用环境资源的做法,并鼓励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nner)认为,人的行为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对0岁~3岁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态环境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按照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念对婴幼儿生存的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见图1.1),发现婴幼儿生存环境网络系统由微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系统等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家庭与父母是微系统,是婴幼儿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组成中间系统;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则是更广的外部系统;历史文化背景是宏系统。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不是孤立的,它由家庭内外相互依赖的方面所构成。”[5]因此,必须要从特定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理解和阐释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有关的现象。

图1.1 布朗芬布伦纳的婴儿生存环境体系模式图[6]

新西兰的早期教养课程基本上把家庭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婴幼儿通过与人、物建立关系来学习。课程制定者认为家庭周围的环境、习俗、人们、发生的事情是婴幼儿自发学习的机会,这些因素是所有早教环境应该具备的特色。婴幼儿的家庭早教环境非常重要,“主要抚养人与婴儿建立呼应式的交往,随时都会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回应:亲社会性强、具有爱心、并且能在身体上适合婴儿的节奏;一个可以预测、安静的环境给孩子建立安全感。”

关于教养内容:不同地区的家长在教养内容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在西北农村地区,许多家长重养轻教。在廖贻、周亚君的《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农村家长对孩子健康方面的关注重点是饭量、身高体重、生病、精神状态、安全(不伤残) 等方面;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在玩的时候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的,农村家长习惯从学校学习的角度看待1岁~3岁孩子的学习;家长对孩子社会性行为的关注点集中在要求孩子听话、尊敬长辈、对其他人礼貌、与同伴交往时既不吃亏也不占别人便宜;农村家长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关注点是希望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会说话”, 也就是说他们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教养方式:0岁~3岁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李洪增在对上海市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孩子目前带养方式的基本情况是64.6%在自己家里带养,2%寄托在别人家庭,33.3%送进托儿所等集体性教养机构。不同年龄组对象的情况不同,随年龄的增长家长自己带的百分数不断下降,而送教养机构带的不断升高。2岁前以自己带为主,18个月前各年龄组均超过90%,18个月降为73.3%,2岁~3岁三个年龄组分别为34.7%、23.3%和12.4%,2岁开始送入教养机构带养为主。

有研究者在亲子园中观察家长的教养方式,发现许多家长由于缺乏育儿经验,不够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教育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越俎代庖,过度干涉孩子的自主行为,不给孩子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放任自流,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过度训练,拔苗助长,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忽视个体差异,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需要[7]。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对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分析发现:在家长认可孩子在家长视线可及范围内玩时,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最低。很少看到家长在孩子解决问题后给予简单的正面说理教育[8]。

关于亲子交往:高向东、牟宇峰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的大城市社区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调查显示,84.0%的带养人表示自己能够经常与宝宝交流,偶尔甚至从不交流的现象很少。一般家长都认为婴幼儿在玩玩具和看书时,是与之交流的最佳时机。在陪孩子看图画书方面,23.1%的家长几乎每天都能陪宝宝看书,59.3%的家长一星期陪宝宝看书2次~3 次,11.6%的家长一个月内陪宝宝看书1次~2 次,没有陪宝宝一起看过书的只占6.0%。总体来看,家长能够保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但交往质量尚待提高。调查与走访发现,家长与孩子的交往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主要是随意交谈,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标指引,这势必影响交往的质量。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理论,影响亲子关系的所有环境小到父母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其他还有亲戚、朋友的影响,大到社会环境、文化、经济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James Elicker、Cheryl Fortner-Wood和IIIeneC.Noppe在1999年所做的“家庭式教养机构中的婴幼儿依恋”研究中指出:家庭中心的指导者与孩子之间的交往质量与数量会影响到后者对自己父母亲的依恋;家庭中心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总体教养质量也会影响到婴幼儿与主要抚养人的依恋。又如James Elicker、Cheryl Fortner-Wood和IIIeneC.Noppe对65名全托班婴幼儿的母亲(主要抚养人)的社会支持考察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家庭教养人报告的所接受到的社会支持与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呈正相关,但是当主要抚养人处于过度的压力状况下时,将会影响两者之间作用的性质。当她们的经验或已有经历告诉他们不能依靠他人教养孩子的时候,社会支持可能会对她们和孩子之间的依恋起反作用[9]。

有研究指出:父亲的社会心理因素、与婴儿的交往方式也影响父婴依恋。例如,父亲与婴儿在交往时的同步程度可以预测两者之间的依恋程度;亲子之间的同步性(包括情感与行为方面)还可以作为有害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者,减缓或者加重这些因素对他们依恋关系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深入研究的侧重有所差异,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主要抚养人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他/她与婴幼儿的交往,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方式。

此外,研究者们对调查中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建议:加大早期教育正面宣传、积极开展家长早期教养指导等。例如上海市奉贤区在其《0岁~2岁婴儿早期教养指导手册》中提到:“只有使家长掌握了科学育儿的方法,懂得了婴幼儿阶段的教养知识,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早教指导工作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孩子身上,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恰当指导,提升家长的育儿观念,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和教养方式,宣传科学的早教方法,使孩子的发展和家长育儿水平双提高。”

(二)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研究对我园家庭早教研究的启示

虽然所查阅文献中直接论述的相关著作较少,但能够给我们家庭早期教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带来许多启发和借鉴。我们试图尝试运用文献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研究的方法,结合我园当地农村的经济、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教养人基本情况、家庭早期教养意识、家庭早期教养内容、家庭早期教养方法、家庭早期教养中亲子交往、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等方面,呈现我园农村地区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如农村家庭结构是否以复合家庭为主,祖辈承担教养比例如何,教养人文化层次、职业状况,家庭中主客体资源拥有情况如何,教养内容侧重于哪些方面,亲子交往的方式、角色怎样,教养方法专制还是民主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找到农村婴幼儿早期家庭教养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如农村是否拥有更利于婴幼儿交往的同伴群体和活动场所,农村婴幼儿独立性是否优于城区孩子,如何挖掘农村优势促进早教科学推进,如何规避农村经济欠发达等不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就我园周边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的现状提出讨论与对策建议等。

【参考文献】

[1]程准,籍效诚.要重视中国0-3岁儿童与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9(1):1.

[2]李洪增.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J].山东教育,2003,(3).

[3]廖贻,周亚君.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报告[J].科研与教研,1998,(5).

[4]辛宏伟.西北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2).

[5]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6]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

[7]亲子园家长的教养行为及有效地指导策略[EB/OL].http//1w.china-b.com.

[8]廖贻,周亚君.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报告[J].科研与教研,1998,(5).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就业怎么样下一篇:姥姥哭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