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演练小结

2024-05-13

地震演练小结(精选5篇)

篇1:地震演练小结

革步中心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讲话

老师、同学们: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根据县教育局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要求。今天下午,我们革步中心校校全体师生举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这次活动全体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进行了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演练。应急避震演练主要是预防当地震真的来临时,如何作到迅速、规范、有效的就地进行安全躲避;紧急疏散演练主要预防地震结束后,如何快速、有序的在不发生次生事故的前提下,撤离到安全地带进行躲避。

今天的演练基本上达到了应急疏散演练的要求,参与演练的老师能够及时到位,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能够安全避震、迅速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安全迅速有序。但在演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显得很慌乱,不知怎么办;有些学生躲避的动作太慢,姿势不正确;有的班级在撤离教室时秩序较乱,动作迟缓。这些问题今后一定要纠正,大家要记住,这不是游戏,这是保命,每个人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希望各班回去之后可展开讨论,使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

老师们、同学们: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它只有一次!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防患于未然,每个学生只有学会自救自护知识,当真的地震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恐慌,才不会措手不及,才能够拯救自己,拯救我们身边的人。真诚的希望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平安,幸福

篇2:地震演练小结

宫集中心学校七(2)班王志华

2014年3月25日下午15点15分,我校开展了一次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活动。下午第二节课我班在数学课,校园内地震警报骤然响起,听到“地震”信号后,地震应急预案全面展开。我大喊: “赶快向外疏散!” 学生快速、有序地撤出了教室,特别感人的是撤退时,宫保全摔倒了,张博主动闪到一边把宫保全扶起来,然后拉着他向外跑„„我班仅用了1分5秒,就到达了指定“避震”安全场地,全校1200余名师生便也很快全部疏散到位。

篇3:地震应急演练三维仿真系统的实现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地震灾难事件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的发生,损失触目惊心。越来越多的地震灾难及其严重的后果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对待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地震应急演练仿真系统也相继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2,3,4,5]。但是以往的仿真系统缺乏相对真实的灾害场景以及应急背景相对呆板,在真实性与可信度等方面有待提高。

地震应急演练三维仿真系统立足市级地震部门应急救援工作和流程,在数字化地形图和三维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模仿各层级演练现场、演练流程、演练内容,实现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演练场景更加真实可信,应急背景更加生动灵活。

1 总体设计

地震应急演练三维仿真系统将地理信息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应用于地震应急演练,整合现有各种数据资源,实现防震减灾等重点专题数据的仿真呈现,加大演练的真实性;采用Unity3D开发平台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演练过程的三维动画展现,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等,为应急救援演练中的应急指挥或场所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方案,提高演练的可操作性;为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搭建重要平台,实现仿真演练的桌面推演以及灾后重建等的桌面模拟,提升政府防震抗震的信息化水平。其具体体现在:1)在已有电子地图基础上,对地震专题数据进行三维仿真呈现,二三维融合,提高演练的直观性;2)建立救援疏散演练的应急指挥和现场管理功能,提供应急演练辅助部署功能,加大应急演练的操作性;3)实现从地震发生到地震结束全部演练流程的重复进行和电子沙盘演练反复操作,提高演练效率、降低演练成本;4)与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融合,进行多部门联合演练,提高地震应急演练的整体合力;5)向公众呈现演练过程,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6)进行扩展设计,实现数据的扩充和功能再建设。

2 系统框架

本系统软件采用J2EE技术框架,基于B/S架构,具有良好扩展性和灵活性。地震应急三维仿真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软件总体框架由4部分组成:支撑层、物理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层和支撑层构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统一和信息的共享,系统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现有或者通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利用现有的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建设和实施。

1)支撑层:应用Unity3D开发平台,基于J2EE架构进行三维系统开发,通过数据访问引擎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2)物理层:通过部署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并应用防火墙保证网络通信安全,为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3)数据层: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和三维数据引擎进行地理信息的存储和访问,满足TB级数据管理要求,其中基础三维地理数据和模型数据等主要通过文件方式存储在三维数据服务器上,业务数据存储在Oracle数据服务器上;

4)应用层:实现基于Web方式的三维浏览基本功能、应急演练系统应用核心功能、系统应用辅助功能、后台管理及系统接口等功能。

3 关键技术

1)海量三维数据组织管理与动态调度

本三维仿真系统以数字地形和影像数据为基础,由于数字地形和影像数据随分辨率的提高呈几何级递增,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才能让系统更有效地调度数据。多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s,LOD)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被广泛用来处理大量的实时传输和可视化数据。视点相关是指根据当前视点的位置来改变空间目标的简化程度。采用金字塔结构组织数字地形和影像数据。根据金字塔结构处理后的数据,形成一个多分辨率的层次结构,利用四叉树索引不同层次中的块,从顶部至底部分辨率由低到高由小到大变化,分块数则由少到多。

2)三维场景快速可视化技术

由于三维场景中涉及到的各对象之间的信息息息相关,要更有效、更合理地描述目标对象,就必须综合考虑多维时空信息和其他信息,建立对象间的多维关系。可利用BSP树结构研究对象的多媒体表现,从而实现三维场景的快速可视化。

3)虚拟现实技术

系统对包括与地理有关的各种实体对象,提供一个可视化的虚拟环境,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场景数据库、对象建模、场景引擎、交互模型。

①场景数据库:场景数据库管理多维场景中的对象及其之间关系的所有数据。系统涉及大量的地理数据、照片、影像、模型数据等,场景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压缩、简化、存储、查询、提取、压缩和恢复。

②对象建模:对目标对象建模有效地简化了系统的设计。

③场景引擎:是系统能否实现可视化的关键,主要负责虚拟系统的绘制、事件和消息机制的实现。如何解决地震场景的高复杂度和计算机处理图像效率不高之间的矛盾,是场景引擎研究的技术难题。

④交互模型:即人机界面,它直接与用户交互,负责接收和理解用户传递的消息,并将这些消息转化为系统的内部行为。

4)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包括视频监控、通信等设备,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和通信指挥,并与三维仿真系统无缝集成,实现在三维仿真系统中调用视频监控以及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短信等通信手段进行实时指挥的功能。

5)通信技术

应用通信技术在三维系统中实现电话、短信、传真等通信功能,能事先设置通讯录,并能根据需求自动向指定的一个或一组电话号码进行短话或短信通信。

6) Unity3D技术

作为本三维仿真系统的开发平台,Unity3D具有整合的编辑器、跨平台的发布、地形编辑、着色器、脚本、网络、物理、版本控制等特性。

4 功能界面

4.1 三维场景基本浏览功能

1)缩放操作:对三维场景中的目标内容进行放大和缩小操作。

2)旋转操作:操纵视点在场景中进行360度旋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三维场景及建筑物,具有逼真的现场感受。

3)平移操作:平移操作即平移视点,可以看到在不同高度观察时的各种场景和建筑物。

4)场景升降:操纵视点位置上升或下降,上升时场景范围变大,当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采用二维卫片显示避难场所所在区域的相对位置。下降时场景范围示变小,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进入三维场景,此时可显示建筑及其内部功能区三维场景信息,如图2所示。

5)二维导航:即二维浏览模块,用于二维、三维一体化浏览。在三维漫游时,进行跟踪指引和快速定位,如图3所示。

6)视点快速定位:通过在二维导航图中选择感兴趣点来切换浏览位置,使三维浏览窗口能够快速定位到与之对应的视点,实现系统的快速空间定位。如图4所示。

7)图层管理:图层管理是对地图图层的管理和调用,用户通过对复选框的选择,可显示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图层。主要包括以下图层:不同范围图层和不同级别图层,如图5和图6所示。

4.2 三维动画展示功能

在系统中设计三维动画形式,通过模拟人物动作,直观展现演练的过程,如图7所示。

5 结语

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本系统在地震应急演练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地震应急演练三维仿真系统能够模仿演练现场、演练流程、演练内容,实现地震应急演练桌面推演,从而提高演练效率、降低演练成本,为地震应急救灾演练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翠平,曹志国,李仲学,等.地下矿火灾烟流蔓延的三维仿真构模技术[J].煤炭学报,2013,38(2):257-263.

[2]苏永生,赵冬斌.基于OGRE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三维仿真[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12(2):47-52.

[3]柴清,何辉,龚成莹.基于Web3D的IT运维三维仿真监测系统[J].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5):143-144.

[4]苏学军,赵嫒,张纪磊,等.基于Web的三维仿真虚拟实验室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83-185.

篇4:地震逃生安全疏散演练小结

普及地震逃生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以来,我校树立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地震发生时安全逃生知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

为了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地震逃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险情眼前能够选择正确的自救、疏散、逃生办法和路线,提高安全意识,2018年5月11日下午我校举行地震逃生疏散演习。

这次地震逃生安全疏散演练,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陈辉校长负责指挥。当日下午3时10分,警报钟声一响,正在上课的老师立即组织课室内学生按指定线路撤离,安全责任人各司其职,安全值日老师站在楼梯口维持秩序,整个演习过程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下进行,最后,全校学生进用了1分30秒撤出教学楼。所有师生都按预定方案行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最后,陈校长对对此次演练作了讲评小结,对学生们积极参加紧急逃生疏散演练和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提示,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这次演练同学们及老师通过亲身参与逃生疏散演练,对应急疏散的程序,逃生知识有了亲身的体会。切实进步了学校的自防自救能力,有助于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

江黄民族希望小学

篇5:五年级地震安全疏散演练小结

安责任重于泰山。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4年5月8日,我校举行了防震演练,我班学生按照要求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组织得力,安排妥当,过程井然,效果显著。现就我班参与情况做简单小结。

一、做好动员工作,保证演练效果。

在本次活动开始前,我班组织召开演练前动员会。主要给学生们详细讲述了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安全是根本也是核心,一切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其次,明确了本次演练的程序和要求,告知学生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做到心态稳、动作快、时间短、秩序良,确保演练的质量。另外我还教育学生要随机应变,适应不同的变化,做出恰当的选择,并且,在逃生过程中,要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一时间保证生命安全。

二、人员安排合理,确保最短时间。

在地震来临时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在演练过程中要确保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因此在演练过程中,我班预设了逃生演练的组织者,确保学生能不慌不乱,按照既定路线安全逃生。加之学校组织到位,在各个教室口,楼道口都安排了专人负责,促使各班逃生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最佳的逃生时机。

三、及时清点人数,力争不损一人。

人数清点,及时上报是逃生演练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若是在地震来临时能及时清点人数就能最早发现伤亡情况,给救护人员提供真实数据,以便于给处危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因此,在学生们逃出来时,我班能及时集合,清点人数,上报情况给总指挥。

四、抓住演练契机,做好安全教育。

本次演练结束后,我班及时召开演练总结班会,总结演练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对学生进行二次教育,重申安全主题,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做好一切准备。同时强调其他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总之,本次安全演练在折飞荣校长的领导下,在马玉川老师的指挥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我班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我班开展未来的教学工作,做好了保证。

上一篇:《老鼠记者》读后感下一篇:坚持奋斗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