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导游词

2024-04-26

可园导游词(精选8篇)

篇1:可园导游词

可园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园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园导游词1

大家好!首先,我对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我是你们这段旅程的导游,我叫陈婉雯,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我来自东莞,希望我们能愉快的度过这段旅程。

巧的是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跟我是来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典型的私家园林——东莞可园。乘着现在我们还没到达可园,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可园。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而且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捐钱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可园”要叫“可园”吗?这里面有个传说。传说张敬修建好园之前,心里取名为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园林修好之后,张敬修就邀请文人逸士过来聚会,庆贺一番,让人们品评、鉴赏。张敬修引这班文人逸士游览全园后,就在大门口征集人们的意见。不知是被酒熏醉了头脑,还是这个园确实太好了?客人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美,又不好先表态,就都应答说:“可以!可以!”“可以”两字,虽是泛泛空言的应付、推托之词,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敬修见大家一致应为“可以”,而“以”与“意”近音,“可”字又在“以”字的前,就觉得“可”字优先。便改名为“可园”。所以,可园的命名,是可以的园子的意思。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可园了,请大家拿好随身物品下车,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可园。

大家请看,正门口的“可园“二字正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个字都是一气呵成,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出他不凡的书法功底。所以说张敬修不仅是一名武将,也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接下来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大家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为什么还草草草,其实呢,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所以就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

其实我们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的意义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俗称“二居”,就是居巢和居廉。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走进庭园,我们看到的是环碧廊。长廊环绕着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都可以看到。环碧廊的开端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友人品尝荔枝的地方。可惜现在不是荔枝的季节,不然大家也可以在这里品尝一下荔枝,对吧?

接下来我们来到“可轩”。它是园主的客厅。这间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的形状,地面也是桂花图案,所以,又称“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在可轩隔壁的屋子就是双清室。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首先是我们四周的彩色玻璃,它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当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时也减低了阳光的强度。因为明清时玻璃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这些彩色玻璃是当时从西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而来。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还有就是这间房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大家斜对面红色玻璃上的这些字,这些字就是刚刚为大家介绍二居里面居巢先生所创作的,它当年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一共35个字,现在仅存19个字。

走过双清室,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大家看见的就是邀山阁,邀山阁是“邀山入阁”的意思,因为推开窗户近看就能看见黄旗名山,远看能看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6.5米,共四层。邀山阁有两“最”,首先呢,它是当年东莞县城的最高楼层建筑,第二最,它就是清代四大名园里面最高的古建筑。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登上邀山阁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大家可以照照相啊,休息休息。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次游览可园的旅程基本上结束了,小陈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相识也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觉得这段旅程是愉快的开始,愉快的结束,如果在旅途中,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原谅,多提宝贵意见。最后也预祝大家在以后工作好、家庭好、身体

好、心情好、天天都好、好上加好!谢谢!

可园导游词2

大家好!我对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滢滢,大家可以叫我小张姐姐或是滢滢姐姐。我来自东莞,希望我们能愉快的度过这段旅程。

我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可园。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20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30年,也就是公元1850年,莞城人张敬修所建。

大家知道为什么“可园”叫可园吗?这里有个传说:张敬修原本取名叫“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园林修好后,它就邀请朋友过来聚会游览,并征集人们对园子取名的意见。可大家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就都说“可以!可以!”张敬修见大家一致应为“可以”,而“以”与“意”近音,“可”在“以”前面,就觉的“可”字优先,便改名为可园。这是张敬修自谦的称呼。是不是很有意思。

好了,大家请看,正门口的“可园”二字正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个字都是一气呵成,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出了张敬修不凡的书法功底。所以说张敬修不仅是一名武将,也是一名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接下来,我们要进去的是(草草草堂)这么奇怪的名字?其实呢?张敬修认为,吃饭能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所以就起了三草堂名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人不能草。

好了!请大家与我到“可轩”它是园主的客厅。这间房不仅门:罩上透雕着桂花,而且地板上也雕着桂花,所以叫“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做工精细。

大家有没有看见那一个最高的楼。这就是“邀山阁”因为推开窗户近看就是黄旗名山,远看就能看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6.5米、共4层。那现在就让我来带大家登上“邀山阁”的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大家可以照照相啊!休息、休息。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一次游览可园的旅程基本上结束了,小张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

可园导游词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大家这一次的导游,欢迎大家游览长城!

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xx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尝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游客们,我就介绍到这里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可以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在我们的长城墙上刻画,“保护长城,人人有责。”谢谢大家。

可园导游词4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姓梁,大家可以叫我梁导游。今天大家游览的地方是长城,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就让我们登上长城做好汉吧!

北京长城如同一条条沉睡的金色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保卫着祖国伟大的毛zhu席,这天安门广场,就像龙身上的一片片鳞甲;这一个一个巨大的堡垒,好像龙身上的麟,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发动一百八十万民工,将各个长城连接成了万里长城。

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的路是用泥和热水来粘成的,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好汉坡了,登上了它们就是好汉了!我们扶好扶手,向前进吧!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里就来到了万里长城的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哒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一条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今天的旅游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观看这万里长城,看看我们中国这样气魄雄伟的奇迹呀!

可园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梦其。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八达岭,八达岭是古代人们建的,是为了防御敌人入侵的,还是三种朝代建的。一共一万三千多米。长城是从西头的嘉峪关到东头的山海关,还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家请看,城墙外三米多的垛子,垛子上的长方形上的"口子,那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用打仗用的。还有隔三百多米的城台,城台是用屯兵和互相呼应用的。

各位游客,那是可没有飞机、火车、汽车,和起重机,都是古代劳动人们,把一块块重两三斤的石头,都靠上去的。难怪被称为七大奇迹之一的。

参观完了长城,要千万要记得这气魄雄伟的长城。大家就请自由观赏。谢谢大家了。

可园导游词6

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我省第三大湖。最深处为155米,是我省第一深水湖泊。除东北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抚仙湖又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

《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梁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后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王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

抚仙湖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回返,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石、肖二仙,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塘,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面的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公里多,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有诗说明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抗浪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

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过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离“界鱼石”西侧100多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海门桥,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星云湖、抚仙湖间,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

湖中西南面,原有两个小岛,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一座“饮虹桥”把两岛连接起来,明末一夕风雨把桥和小孤山荡尽。现存大孤山,岛成椭圆形,似如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上有岩洞,还有山峰,比湖面高40多米,面水一侧多断岩,沿岛湖水深奥莫测。岛中央旧有千岁松柏,为宋时大理国段氏所遗,但早已焚毁。明时很多名人、学士以岛为乐园,捐助钱银,兴建殿阁,逐渐出现了飞檐细雕的建筑群。至崇祯年间,岛上已具规模,计有殿八、阁五、亭三、堂一、庵一,还有一座铜塔,塔基广五尺,共13层,塔上有佛像、铃铎、扁额、对联,备极奇巧。孤山岛为当时澄江胜景。

清朝江川令彭贤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重修孤山寺记》中这样写道:“孤山向为迤东胜景,辟草攀萝,遂跻其巅,妈由烂柯石,探南无洞,登弄珠岩,俯鱼乐国,众山献翠,两海环碧,颇如吾楚潇湘洞庭。”蜀人杨慎也曾到孤山饱览风光,留下了一些诗篇。当时游人、隐士所留大量诗词、碑记说明:孤山不仅是“巍然形胜冠南州”,而且是“迁人骚客停留者不可胜纪”的地方。

但清朝初年,战火四起社会**,孤山的古建筑遭到了毁坏。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虽有澄江知府王贞宇重建孤山,也只修了座孤山寺,已不及当年之宏伟。到民国党时期,只留下一座破庙了。

如今,孤山已经获得新生,并呈现着一派生机。抚仙湖是个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海拔1720米,三面环山,一面接着澄江坝子。湖面北部宽阔而深,南部狭小而浅,中部细长,似如葫芦。湖底不平,到处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并南受上游星云湖注入,北有澄江梁王河、东大河、西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的泉水流入,东面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汇南盘江,归南海。

抚仙湖属淡水湖泊。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4至5米,有的可达7至8米。因此,抚仙湖的湖水清澈而透明。明末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徐霞客得出抚仙湖最清的结论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汇入抚仙湖的水,首先流入星云湖进行了沉淀,再经过一公里长的海门河入抚仙湖,水就很清了。而抚仙湖本身所接纳之河流,源头都在沿湖一带山脉,长度都没有超过10公里,又多属泉水,也无浑浊之泥沙。比如,西大河水源主要是西龙潭泉水,这股泉水每天以5万多立方米的水量涌出,流程也只4公里左右,还有如热水塘的泉水就在湖边,有的就出在湖底。其他河流,洪水季节虽带

一点泥水,但雨过即停,且湖水深,沉底之泥沙,任凭风浪再大,也难翻起浊水来,这就是抚仙湖水清的原因。由于湖周围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至今,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湖泊。诗人们形容为“琉璃万顷”,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它是云贵高原上一颗晶莹的明珠。波涛翻动时,白浪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又似串串银链滚动;无波时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绿。远出近水,洲岛错落,使人心旷神怡,爽快清新。抚仙湖因湖水深,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生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螺蛳、蚌、虾也很少,只在沿湖浅水一带才有生长。这种多风的水域环境,使湖内主产抗浪鱼,也是抚仙湖的特产。

抚仙湖的水利资源相当丰富,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我省第一大湖滇池和第二大湖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引湖水能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运之便。更主要的是,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长仅15.25公里,落差达385米,经勘察可分六级建成梯级站。现在澄江和华宁两县人民已建成两级,其中有一级还与昆明电力并网,源源不断的电流,输往城镇和农村,为滇中工农业提供了动力。

可园导游词7

各位贵宾: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典型的私家园林——可园,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其始建者为东莞博厦村人——张敬修。他是一名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他又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家请看,正门口“可园”两个大字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字都是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底。

为什么叫可园呢?园子本来张敬修起名叫做“意园”,因为园林修好了以后,园主人经常邀请文人雅士过来聚会,并且会问他们,自己修建的园林大家感觉怎样啊?朋友都说“可以,可以啊”。园主听多了觉得可以的以字和意义的意字相谐音,那可字在意字之前就更胜一筹了,就把意园改成了可园。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你会问,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还来个草草草,其实啊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因为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故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东莞籍中山大学教授李五湖先生为这草堂作了一句对联,是这样子写的:“草草原非草草,堂堂敢谓堂堂”。

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可真是一个充满雅意文风之地。

各位团友们,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然而与其他三大园林想比,可园的意义又远远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我们俗称“二居”,即居巢和居廉。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长达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话说之间,我们已经来到前方的“可轩”。这就是园主的客厅。此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形,地面也是桂花图案,因此,又称“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大家看到地板中间的那个小孔里没有,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呵呵,很多人都以为是用来排水的一种器具,毕竟中国人喜欢喝茶,但事实上它是为客人送风送香的,当年主人在隔壁小房放一个鼓风机,有仆人在隔壁的小房里用鼓风机鼓风,鼓风的时候再加上些桂花的香料,风由地下的铜管慢慢地冒出,凉风阵阵,所以现在我们称他为“古代空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形式与智慧。

来到这间房子呢,叫做双清室。双清室它的起名之意来自“人性双清”,说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那在这里呢有三个地方比较值得大家了解。首先是我们四周的彩色玻璃,它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当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时也减低了阳光的强度。因为明清时玻璃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这些彩色玻璃是当时从西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而来。那么第二点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整个双清室的平面布局、地面砖、窗户的结构,都是呈一个繁体的“亚”字型,所以双清室又叫做亚字厅。那第三个就是这间房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大家斜对面红色玻璃上的这些字,这些字就是刚刚为大家介绍二居里面居巢先生所创作的,它当年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一共35个字,现在仅存19个字。

走过双清室,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大家看见的就是邀山阁,邀山阁是“邀山入阁”的意思,因为推开窗户近可见黄旗名山,远可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7.5米,共四层。第四层是木质结构。这邀山阁又被当地百姓称为“定风楼”,因为它四面通窗,仅以10根木柱放在10个石墩上,虽无一钉一铁,但经历百年雨都安然无恙。邀山阁有两“最”,首先呢,它是当年东莞县城的最高楼层建筑,第二最,它就是清代四大名园里面最高的古建筑。

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登上邀山阁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整个可园无论在建筑,还是意境上,都包含了可以、可人、无可无不可这三层意思,因为园主人张敬修在仕途上三起三落。所以他教育子孙在仕途上可行则行,应止则止。整个园区除了可轩,还有可亭、可舟、可堂等一系列以可字命名的建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为大家在可园的讲解到此告一断落,感谢各位嘉宾对我讲解的耐心倾听,谢谢各位。

篇2:可园导游词

巧的是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跟我是来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典型的私家园林——东莞可园。乘着现在我们还没到达可园,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可园。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而且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捐钱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可园”要叫“可园”吗?这里面有个传说。传说张敬修建好园之前,心里取名为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园林修好之后,张敬修就邀请文人逸士过来聚会,庆贺一番,让人们品评、鉴赏。张敬修引这班文人逸士游览全园后,就在大门口征集人们的意见。不知是被酒熏醉了头脑,还是这个园确实太好了?客人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美,又不好先表态,就都应答说:“可以!可以!”“可以”两字,虽是泛泛空言的应付、推托之词,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敬修见大家一致应为“可以”,而“以”与“意”近音,“可”字又在“以”字的前,就觉得“可”字优先。便改名为“可园”。所以,可园的命名,是可以的园子的意思。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可园了,请大家拿好随身物品下车,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可园。

大家请看,正门口的“可园“二字正是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个字都是一气呵成,一笔写成,写得苍劲有力,显示出他不凡的书法功底。所以说张敬修不仅是一名武将,也是一介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接下来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草草草堂,可能大家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啊?草堂就草堂,为什么还草草草,其实呢,这个是园主人做人格言!张敬修认为:“用餐也草草,住宿也草草,但是做人不能草草”,所以就起了这三草堂名来时时提醒自己。

其实我们在欣赏园林风光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园的意义不只是私家园林那么简单,它孕育了著名的岭南画派。所以可园的声誉还同两位先生有关,这两位先生俗称“二居”,就是居巢和居廉。是清末著名的花鸟画家,二居曾经作为张敬修的幕僚生活在可园将近二十多年,在可园里长年作画,使其创造了撞粉、撞水的居派花鸟画法,是后来岭南画派的开山鼻祖。像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都是居廉的弟子。

走进庭园,我们看到的是环碧廊。长廊环绕着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都可以看到。环碧廊的开端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友人品尝荔枝的地方。可惜现在不是荔枝的季节,不然大家也可以在这里品尝一下荔枝,对吧?

接下来我们来到“可轩”。它是园主的客厅。这间房不仅门罩透雕成桂花的形状,地面也是桂花图案,所以,又称“桂花厅”。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因此保证了做工的质量,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在可轩隔壁的屋子就是双清室。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首先是我们四周的彩色玻璃,它有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当阳光照射在彩色玻璃上,是非常的漂亮,同时也减低了阳光的强度。因为明清时玻璃还是比较昂贵的物品,这些彩色玻璃是当时从西欧、法国和意大利进口而来。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还有就是这间房间里面最珍贵的文物,就是大家斜对面红色玻璃上的这些字,这些字就是刚刚为大家介绍二居里面居巢先生所创作的,它当年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一共35个字,现在仅存19个字。

走过双清室,请大家转过身来,现在大家看见的就是邀山阁,邀山阁是“邀山入阁”的意思,因为推开窗户近看就能看见黄旗名山,远看能看见罗浮仙山。它整个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高16.5米,共四层。邀山阁有两“最”,首先呢,它是当年东莞县城的最高楼层建筑,第二最,它就是清代四大名园里面最高的古建筑。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登上邀山阁最高层,领略一下可园的周边环境。大家可以照照相啊,休息休息。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次游览可园的旅程基本上结束了,小陈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相识也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觉得这段旅程是愉快的开始,愉快的结束,如果在旅途中,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原谅,多提宝贵意见。最后也预祝大家在以后工作好、家庭好、身体

篇3:可园导游词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一)情境导入

针对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追新猎奇的特点,情境导入的方式方法要有吸引力。许多景点涉及到名人传闻、秘史、趣事,是人们关注的兴趣点,可以增加景点讲解的人文内涵。如广东可园,我先播放可园微课视频,先声夺人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与广东其他名园相比,可园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既然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而园主却是一位武将,这一文一武有什么关系吗?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讨论探究,寻找答案。

导入阶段,老师还可以示范讲解,言传身教。如果在老师轻松自如的讲解示范中,让学生对所学景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拉近景点与学生间的距离,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对教学内容有个初步了解,更主要的是学到了老师讲解的优点。

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导入的时间分配上不宜长,内容要注意简洁,不要喧宾夺主。

(二)直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制作课件,融汇景点的文字、图片、视频,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增强感性认识。如可园的“草草草堂”取名本来就特别,当学生看到了草堂建筑图片后,老师及时提问:为什么叫“草草”这样的名称?它是不是草草而建?园主是不是做什么事情都“草草了事”?设置问题让学生不看书进行讨论,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老师再让学生从书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加深了学生对这处景点的印象,也从园主的为人处事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三)激励考证

老师通过介绍自己做导游员的有趣经历,借助一点发挥,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饶有兴致的听下去,继而产生对导游工作的羡慕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激励学生,树立考取导游证的目标,就能付出极大的热情来学习专业课程。

(四)校友客座

本专业有许多毕业生在市内各大旅行社就业,有的甚至做了经理。邀请这些学长回到课堂,与师弟师妹们交流,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由于他们年龄相仿,比起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要近得多。校友们深情并茂的示范讲解,无私分享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技能技巧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使学生受益匪浅。

(五)合理评价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综合性的多元评价。如凡是配合教学任务,积极参加角色表演、讨论、回答问题、试讲、做笔记、默写导游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等活动的学生,都安排负责的学生做好记录,利用《景点讲解量规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全班评价、老师评价,就得出学生的综合表现成绩。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二、抓住要素是基础

导游词的结构往往包括景点的位置、历史、特色、分布、组成、来由、名人和影响等基本要素。教学时,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景点予以加工改造,经过“改写→缩写→默写→试讲”四个步骤去记住景点的框架内容。在实施中,先让学生对每篇导游词反复朗读,多种感官并用,按照以上的景点要素去改写导游词。缩写就是把改写的内容简单化处理,能删减的就删减,留住导游词的主心骨和脉络,花功夫把它背诵下来。能记得多少?要靠默写来检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能默写出来以后再进行试讲,看看能否把自己加工的导游词讲得出来。

三、掌握方法是关键

如果将导游词拿起来从头到尾整篇背,这样机械记忆的效果不好。一方面给听者以背书式的讲解,缺乏感染力;另一方面,一旦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干扰就容易忘词。所以,掌握有效记忆的方法,把导游词能够完整的讲下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一)挑字眼

具体做法是:

1、将导游词各文段的关键词作为字眼让学生挑出来,一个字眼代表一两句话做上记号;或者准备专用的导游词记忆笔记本把这些词抄写下来。这样每段就剩一些“字眼”,看着这些“字眼”就会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句意,然后及时记忆。

2、把这些“字眼”串联起来,按照景点的游踪逐段回忆,让学生试讲。

3、对景点知识再认识,将这些“字眼”添上“血肉”,详略处理,使景点又丰富起来,回忆出来的成果就成为自己的东西了,这也成为前面提到的缩写导游词的素材,要求学生将笔记本时时拿出来看看记记,做到温故知新,记得更牢固。

例如,可园的概况部分有300来字,我挑出以下“字眼”用PPT展示:城区、道光、四大、敬、羡、可堪、岭南、源。其他各段指导学生依照样式挑出关键词,形成一篇导游词的“骨架”,加以消化和吸收。在分段小结阶段让小组代表对着PPT上的“字眼”串讲,点评得失,强化了记忆。

(二)理解记忆

可园导游词中提到了居巢、居廉开创了“没骨撞水、撞粉画法”,让人觉得费解,我找到相关的资料和视频,让学生观看没骨画法,加深了对这一独特画法的理解,在解说中对这类的专业术语就不容易讲错。

(三)绘简图

景区有一定的布局结构和游踪。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发散思维,将景点分布绘出简图,这样一颗分支树就是一篇完整的导游词骨架,既直观简洁,又容易记住。

(四)顺口溜

有的导游词涉及到清朝的皇帝,谁先谁后容易搞错,可编这样的顺口溜:皇太极之后的顺(顺治)序为康(康熙)、雍(雍正)、乾(乾隆),嘉(嘉庆)、道(道光)、咸(咸丰),同(同治)、光(光绪)、宣(宣统)。“乾、咸、宣”刚好押韵,顺口好记,这样清朝皇帝的顺序就不会弄错。

四、课外活动是完善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记住导游词必须在课外花很多时间去消化才能吸收。组织学生参加“导游讲解”的课外活动,在活动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方法、要求上做好规划,完善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导游讲解的精英。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作为领头羊的作用,担任学科小组长由点到面带领各小组成员共同进步。还可以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技能节或者各级导游大赛,以赛促练,学生就会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在获奖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没有获奖的也认识到了与优秀选手的差距,明白了努力的方向,给学生的一生留下了深刻记忆!老师也可以客观理性地分析成败得失,懂得今后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做到了教学相长。

五、实地踩点是保障

踩点可以生动地了解景点,加深感官印象。老师布置任务,安排分组讲解,然后师生点评。学生身临其境,站在景点前面对着师生和游客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景点的结构和游踪、讲解的要点,提高了讲解的能力。有的学生能借题发挥,口若悬河,一些平时羞于启齿的学生也锻炼了胆量。

六、相关资料是补充

导游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出现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可找相关的资料补充说明。如可园的园主张敬修官至“按察使”,与当今的官职相比这是怎样的官职?我找了“古代官制”资料和可园的史料加以说明,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了张敬修的官位,对张敬修肃然起敬,牢记了园主的官职名称。

七、注意小结是巩固

课堂结束前,形式多样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能将景点知识罗列回放一遍,让学生对新学景点进行再认和回忆,巩固了学习的成果。

八、社会实践是升华

篇4:可园遗印与岭南篆刻

由此我想,这就提出一个明清篆刻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往我们的大多数学者在搜寻、研究明清篆刻资料及其发展脉络的时候,空、司范围往往不能更多地超出作为明清篆刻发展中心的苏、皖、浙地区,对周边地带的关注明显不足,这已造成了明清及近代印史描述的漠然和一般篆刻家们的误解。开展对明清及近代各地区篆刻发展状况的研究,将它们与苏、皖、浙地区的主要流派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看清文人篆刻史的完整面貌。

研究的前提当然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就岭南篆刻而言,这方面的工作事实上早有独具慧眼的前辈学者做过,只是它的播扬、推广还需要更多人的投入。近代除了集辑当地广东印家作品的专谱已有若干以外,更有近人邓尔疋的《印学源流及广东印人》、容庚与容肇祖的《东莞印人传》、冼玉清《广东印谱考》及马国权的《广东印人传》等艰难汇集资料、精要爬剔考述的印史性质的专著,这些工作,为进一步总结研究岭南地区篆刻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文人篆刻长期为人们看作是雕虫之事而易遭磨灭毁失之厄。清代岭南虽藏印风气日盛,但视野多局限于徽、浙两宗,以致今天对于岭南篆刻原作的搜集殊感为难,零金碎玉,亦已不可多得。有鉴于此,多年研讨篆刻并留意印史之学的可印楼主人,倾一己之力,悉心保存了东莞名家可园张氏一门四代遗印一百五十余方,并钤拓成谱,分赠有关专业单位珍藏,我以为是极具评判眼力的一宗义举。实物所提供的研究信息较之谱录更为完整,这批实物的系统保存,将使我们对广东印人篆刻艺术嬗变的诸因素的认识和描述更为准确和具体。

这批实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了晚清至民国东莞可园张敬修、张嘉谟、张崇光、张伯克一系篆刻的完整面貌,而且其中保留了邓尔疋、容庚、张祥凝等名家以及无名氏的批作品,因此它又是考察这一时期岭南印风的珍贵研究资料。有系统地保存广东籍印家的印作实物,据我所知,是近代以来并不多见的。这批遗印多为自用印,除了名号以外,又有一批闲章,以表达旨趣、心境的诗句词语为主,从中可以了解到可园主人的思想情趣、社会交往。张氏四代的作品,清晰地凸现了他们取法秦汉的基点和受余曼庵、徐三庚印法的影响过程,以至水乳交融,其中许多作品完全可以代表当时岭南篆刻的高度水平,至今仍具有耐人寻味、动人心魂的艺术魅力。

篇5:苏州可园导游词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可园风景区位于人民路48号(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基址五代时属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别墅,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为“韩园”宅邸,元、明时其地入大云庵。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在此筑园,名为近山林。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又名“乐园”。沈德潜曾读书于此。有人误以为是行乐之乐,说是“行乐不可训也”,于是易名“可园”。园曾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道光七年(1820_年),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当时可园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坐春舻、濯缨处诸胜。

咸丰、同治年间,可园受到兵火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重修,成立“学古堂”,建“博约楼”,藏书八万卷。临池筑一小亭,取名“浩亭”。园内广种梅花,杂植桃、李、杏等佳果。三十一年,巡抚陆春江停办学古堂,改设游学预备科。三十三年,又改存古学堂。辛亥革命时期,张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1920_年,设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初名第二图书馆)于此。园中增植梅树逾百。“铁骨红”古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誉。

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篇6:苏州可园导游词介绍

可园,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苏州有这样一个园林吧!它位于沧浪亭对面,面积不大,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就能游遍它每个角落,它没有大园林那么喧闹和拥挤,处处透露着古代学堂的气息,让游客有一种安静、舒服的感觉。

一进入园林,眼前就是大圆的门洞,上面横着写了四个大字“四时风雅”,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谜,进入了园内,中间是一个大水池,所有的景色都围绕着水池,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水池四周有:春天的绿柳、夏天的荷花、秋天的红枫和冬天停泊在岸边的小船,四个季节的景色都此时出现了,怪不得叫“四时风雅”呢!

四种景物融为一体,简直就是一副画,栩栩如生。

柳树在风的吹拂下轻轻地飘着,好似姑娘的长发,轻轻的,柔柔的。荷花自然是美的,可在荷叶的映衬下,变得娇小玲珑。枫叶像一位姑娘站在河边静静地欣赏这一切。小船停泊在岸边,一根缰绳拴住了它去向。

篇7:优秀散文:游可园

如同修炼千年的处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可园,在举国欢庆的佳节里,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仪态万方地广迎天下游人。

这座古典园林,位于苏州人民路三无坊,与沧浪亭门当户对,仅一溪之隔,如同并蒂莲花,向世人展示“她们”的绝代风华。

这是苏州唯一的书院与园林一体的古典园林。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的数度维修,才换来如今的风雅,风雅得让游人为之倾倒

国庆节的翌日,我慕名游览了这座历史名园。走近可园,如果不是砖雕门楼书写了“可园”二字,仅从一道粉墙黛瓦,江南随处可见的普通围墙,还以为是一户寻常百姓家,殊不知内藏微缩的大千世界。 游历可园,如同翻阅一页岁月淡远的章回,品味姑苏悠远的文脉。

可园始建于宋,兴盛于清,几经兴废,几度荣华,从红尘深处走来,仍不失旷代的风雅。始为沧浪,继为韩园;达官之宅邸,出家之云庵。其名曰韩园曰乐园曰近山林曰可园,自道光之后辟为正谊书院,民国时期设“报馆”后立为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如今,以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风光旖旎的古典名园向公众开放。

进入可园,过门厅转屏风,透过廊庑的圆门,但见一泓碧波横亘于前,这泓名曰“小西湖”的碧水,亭榭环列,湖石叠岸,垂柳依依,游人如织。沿着廊庑向西漫步,小西湖一角石桥曲折连接画舫水榭,名曰:“坐春舻”,取黄庭坚《鹧鸪天》“汤泛冰壶一坐春”之意。使这座临水的亭阁极富诗情。苏州园林巧夺天工,精致玲珑,本是立体的诗,三维的画,再经诗意的.点拨,愈显风骨之幽雅。

坐春舻东临碧水,可观明月之湖光;西接绿园,可赏花木之锦绣。庭园宏阔,广植梅桃李杏等佳果名花,时值深秋,满目苍翠。园内湖石叠景,红亭点睛,花木扶疏,清朗疏旷。沿着碎石铺设图案的曲折花径,行走于花木丛中,神清气爽。濯缨处、一隅堂、博约堂、浩歌亭、挹清堂、学古堂错列杂陈。从正谊书院到学古堂;从《大汉报》到省立图书馆,苏州文脉的渊源,彰显了可园人文底蕴的深厚。濯缨处、一隅堂的匾额题名分别取自《史记.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和《论语》“举一隅不以反三隅”。凸现了园主学养的深厚。适逢苏州民进成立70周年的书画展,将苏州文化推向了极至。

游人如过江之鲫,淌漾于泽畔花丛,穿梭于楼台亭阁,陶醉在如画的景色里,突然,如裂帛,似溅玉泻珠的天簌之音袅袅传来,游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抬眼望去,只见一红衣靓仔,站在坐春舻的船头吹笛,名园美景配上古韵悠扬的笛声,将文化底薪深厚的名园推向了更加文化的境界。

篇8:可园导游词

然而,不熟悉的人又怎能想象,就在两年多前,可园中学的前身莞城三中还只是一个在当地饱受诟病的三流学校,甚至有家长因小孩电脑派位到该校就读而在派位现场昏倒。

今昔对比,变化惊人。那么,可园中学何以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产生如此巨大的飞跃?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人本学校。”可园中学校长李阶华如是说。

建设美丽校园

科学的教育,需要良好的氛围。

可园中学的校园,宁静中蕴有活力,雅致处透着深刻。漫步其中,风景处处,赏心悦目。

平坦宽阔的校门广场,干净清爽;碧树夹道的校园小路,清幽静谧。操场上学生矫健的奔跑,教室里不时传来琅琅书声,艺术楼中回荡着悠扬琴音……抬头仰望,行政楼浅黄色的墙面上刻有九个一米见方的黑色楷体大字——“立好志,读好书,做好人”,语句不加修饰,朴实无华,却意蕴深远。

图书馆前有修竹长柳掩映,圆沙亭有芳草鲜花环绕,校道上有桂花繁茂如云,操场边有绿树秀而繁阴……可园中学,宛如一座被大自然之手精心呵护的花园。

坚信“做教育就是做文化”的可中人,不仅仅满足于把自己的精神家园装扮成“诗意的栖居地”,让校园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枝,更努力追求“让校园的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在不经意中散发出儒雅的气息。教学楼一楼的通道筑有两面儒学文化墙,分别雕有孔子和老子的半身像,并刻有他们的生平简介、成就和经典言论,时时让可中人沐浴先贤的精神之光。而建在两像之间的拱门的左右侧还分别题有教育家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名言,匠心独具,意味深长。

文化,是可园中学优雅的名片。可园中学精心打造着这张名片,由外而内。

建设深层次的师生精神文化也是可中人在文化建设上的一个着力点,努力让读书成为师生生活的重要内容,让校园充满书院味,师生洋溢书生味、书卷味,由此影响师生的思维方式,改进师生的行为方式,把师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引向更加健康、文明的状态。现在,每年举办的读书节,成为了可中人进行精神盛宴的会餐的重要节日。

以文化怡人育人,可园中学在丰富以人为本的意蕴。

打造魅力师资

科学的教育,需要智慧的教师。

可园中学的前身是东莞市莞城第三中学。曾经的三中,留在许多老东莞人的记忆中的是一个备受鄙薄的形象,它让老三中人心里总有一股难以诉尽的辛酸和委屈。一个人愈被遗忘,证明自己的欲望愈加强烈。迁校易名后的可园中学,极其重视和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致力于建设一支以“读书——教学——科研”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受益颇丰。

一方面利用教学班从30个增至60个的契机,在有多位老教师退休,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之际,高标准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的中青年老师,同时从重点师范院校精选了一批专业素养好、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力量。

另一方面,加强专家引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学校先后邀请了钱理群、钱梦龙、陈钟樑等全国知名学者、特级教师到学校作学术报告和进行示范教学。2008年,又特聘陈钟樑老师为学校的语文教学顾问,定期到学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这种种努力,使教师的教育视野得到了拓展,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其中,尤以语文科组的发展最为迅速,成为学校的优秀科组,一批中青年教师也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市、校骨干教师。

此外,学校还出资选送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组织300多人次赴国内外观摩学习,开阔了教师的专业视野。

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与培训中注重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全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并且有相当部分是新招聘来的情况,学校专门组织了粤语培训班,为外来教师学习当地语言、了解、融入当地文化创造了条件和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情感认同,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引进——提高——凝聚”,这一系列打造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举措,促使一批年轻的教师迅速地成长为教学新星、管理能手。如高绮霞老师,她参加工作仅四年多,就已代表学校参加“东莞市青年物理教师教学优质课大赛”,技压群芳,勇夺第一,2008年她又代表东莞市参加全省物理新课标巡讲团进行示范教学。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人生发展不遗余力地提供条件和平台,可园中学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上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生成活力课堂

科学的教育,课堂不再乏味。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两年来,可园中学的教学工作坚持以“培养人,改变人,发展人”为指导思想,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发展”为目标,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为主导,建立年级管理模式,保障教学管理规范有效;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形成稳定的集体备课模式,实施有效教学;以竞赛活动为载体,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以激励为原则,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科学有效的管理带动了教研教学的长足进步,可园中学在东莞市实施均衡招生后的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便实现了教风、学风和校风的良好转变。而这种转变,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可园中学的课堂。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动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参加进来。课前先各自准备资料,可以上网,也可以查阅书籍,把论点论据记录下来。上课时,正方和反方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初一的教学里,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武则天的功与过”,正方的观点是“武则天功大于过”,反方的观点是“武则天过大于功”。在初二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圆明园作为‘万园之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掉。今天,是否应该重修圆明园?”正方的观点是“应该要重修圆明园”,反方的观点是“不应该重修圆明园”。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性,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意犹未尽。

这是可园中学一位历史教师对自己课堂导入的记述。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学生能不喜欢吗?而这样的课堂和教学,在今日的可园,已成常态。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知识、情感、智慧相互交融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最大的受惠者,这不正是可园中学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又一个体现吗?

开展有效德育

科学的教育,其实就是对孩子最真诚的爱。

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角落,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用心去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评选“每周一星”,在班级、学校宣传栏加以褒奖,促使更多的学生成为道德上的典范;挑选积极分子,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中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真善美有更深的思考……

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让爱与善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里扎下了深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生们纷纷倾囊相助,并动员家人加入捐献的队伍,他们懂得了人间应有大爱;2008年中考结束的那一天,学生们手捧鲜花涌向他们的老师,他们明白了师恩之重;越来越多的家长欣喜地告诉教师,他们的孩子回到家里懂得给长辈们捧一杯茶,装一碗饭,帮着洗菜做饭了,孩子们懂得了爱在得到的同时更该付出……

人的教育需要技巧与艺术,但更多的是基于人性,靠思想影响思想,以情感润泽情感,用智慧开启智慧。可园中学教育的成功正证明着这一点。

上一篇:罗蒙环球城游记作文800字下一篇:佛鼓阅读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