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仓库管理制度

2024-04-12

药店仓库管理制度(通用10篇)

篇1:药店仓库管理制度

仓库有杂物部分---因该是6702条吧,整改内容怎么写是6702,整改措施自己参照随便写几句就是了,零售药店仓库有杂物的gsp整改报告怎么写?,整改报告《零售药店仓库有杂物的gsp整改报告怎么写?》。

篇2:药店仓库管理制度

2、具体负责门店质量管理工作,负责门店进货验收,陈列保管,处方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等实施工作,确保gsp工作正常运行;

3、门店负责人负责每个季度对公司制度执行情况考核检查工作,负责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等贯彻执行;

4、负责上级及公司检查提出存在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负责不合格药品的确认上报和退回工作;

5、负责批号、效期管理工作,及时对滞销药品、近效期药品进行促销;

6、负责质量信息收集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上报公司;

篇3:浅析我国连锁药店经营管理

(一) 连锁经营的含义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 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 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 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 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 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 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这是一种经营模式。

(二) 连锁经营的特点

一是连锁经营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 具有规模优势。 (统一化:统一店名店貌;统一广告、信息;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库存和统一管理) 。二是连锁经营都要建立统一的配送中心, 与生产企业或副食品生产基地直接挂钩 (节省流通费用减低成本, 一般价格能低于同类商店2%到5%的水平上) 。连锁经营容易产生定向消费信任或依赖。四是消费者在商品质量上可以得到保证 (统一管理、统一进货渠道、直接定向供应) 。

(三) 连锁经营的形式

连锁经营包括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

二、我国连锁药店的现状分析

受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影响, 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迅猛, 连锁企业持续扩张, 药店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前100位企业销售总额合计692.4亿元, 同比增长2%;前十位企业销售总额307.6亿元, 同比增长10.4%。截止2012年上半年, 我国零售连锁药店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有5家, 20亿元以上9家, 10亿元以上20家。其中前五位销售额占前百位销售总额的26%。

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 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形势。随着农村两网建设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 农村药品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成为连锁药店未来扩张的重点区域。随着“新医改”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实行, 我国医药零售市场迎来发展大好时机, 医药连锁行业进入战略机遇期, 发展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 连锁药店比例将达药店总数的2/3, 并要全面配备执业药师。

三、我国连锁药店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 政府大力支持

如果市场中连锁经营药店较少, 一方面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需求, 另一方面也不能对流入市场的药品实施有效监督, 于是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零售药店连锁制给予了肯定并大力提倡。

(二) 市场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 加上老龄化问题, 使医药零售业需求变大。同时市场需要的是规范的经营模式, 科学的管理, 药品种类齐全方便购买的零售店, 所以连锁药店就应运而生了。

(三) 竞争的需要

近几年来, 连锁药店发展迅速, 行业内竞争也随之变大, 如果要想在医药零售业占有一席之地, 就要不断创新, 有自己的经营管理方法, 竞争战略的选择以及目标市场的定位都要不同, 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 自身的发展的需求

在传统药店的经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药品品种不齐全, 上货不及时, 药店门店少购买不方便等问题, 连锁药店的出现就能弥补传统药店这些不足。

四、我国连锁药店的经营优势

(一) 品牌优势

连锁药店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制度、品种、装潢、价格等都是统一化的, 品牌优势很明显。

(二) 员工素质高

连锁药店的员工相对于一般药店的员工在专业知识, 服务方面接受了比较正规的培训, 因为人民对于医药方面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 有高素质的员工老百姓也可以在购买药品时进行咨询。

(三) 规模优势

连锁药店在门店数量、员工数量、药品品种、销售量、占地面积方面都是零售药店不能比的。

(四) 经营管理优势

连锁药店有自己的供货渠道, 有市场推广、信息系统、质量管理、门店管理、物流系统等相关职能部门, 还有明确的职能划分。职责明确分工合作, 使经营管理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 从而提高效率, 减少出错, 降低损失, 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同时也有科学的奖惩制度和晋升制度。

(五) 低价优势

连锁药店都是由总部统一负责采购药品, 由于进货量大, 因而可以获得一些价格折扣, 从而降低了进货的价格, 节约了成本, 拥有低价的优势。此外, 连锁药店还是药品流通领域一种组织化程度很高的组织形式, 这种集批发、零售、物流于一体的组织有利于降低药品流通领域中的成本, 因此对降低药品虚高定价, 进行流通领域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六) 渠道网络优势

连锁药店经营正规和销售能力强, 很多供货商愿意与连锁药店合作, 连锁药店以本地为中心, 向周边地区扩展, 并且品种齐全, 药品质量有保障, 服务专业等因素, 连锁药店吸引了一大批顾客。

(七) 专业化服务

由于医药零售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 要求专业性较强, 对于连锁药店, 从进货、采购、销售、招聘、培训、售后都有专门人员负责, 实行专业化服务。

五、我国连锁药店存在的问题

(一) 规模小、数量多

现在很多连锁药店分布不均, 盈利能力差, 出现扎堆现象, 致使很多药店倒闭。有些连锁店经营规模太小, 很难进行扩张, 所以难以形成规模竞争优势。在连锁店设计时也没有突出企业特色, 千篇一律, 没有在服务中融入企业文化。有些连锁企业为图规模效益只注重连锁数量不重视质量, 将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的药店收入旗下, 以致于影响了整体的发展和素质。

(二) 人才的缺乏

现在连锁业内存在一种“假连锁”的现象, 就是一些人, 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低下, 只是以加盟的方式发展连锁店, 导致药店只是牌子相同而已, 本质却不同。由于专业的管理人员人数有限, 往往被安排到大的店, 而一些偏远的店的专业人才特别缺乏, 其中执业药师更是奇缺。

(三) 信息系统不完善

连锁药店的各个药店的信息要实现共享才是连锁的本质, 而现在大多数连锁药店还做不到这点。连锁药店信息管理的落后无疑加大了医药品分类管理的难度, 阻碍了整个医药业的信息化发展。还有的连锁店引进了信息系统, 但是不同店面运用的系统不同, 店与店之间就不可能实现信息共享。

(四) 没有健全的配送中心

很多药店没有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就不能够及时知道各门店缺货数量和品种, 也就无法及时补充货品, 更无法合理的进货。连锁药店跨区域经营的大多数没有本地的盈利多, 甚至还出现了亏本现象, 主要是物流配送成本太高。

六、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对策

(一) 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解决专业人才缺乏问题, 培训和招聘各层次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企业可以采取内部培训、招聘, 外派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人才。医药零售业的管理人员除了要学习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外, 还要对一些医药知识进行专业的培训。销售人员也要具备一些专业的药物知识, 同时还要学习服务技能, 客户心理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面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有针对性的服务。销售人员要对药品的性能等有详细的了解, 可以联系厂家对员工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 以方便销售, 对消费者负责。企业还要对人才进行均匀分布, 重视大店的同时不要忽视小店的发展。对于执业药师的短缺问题, 可以通过从学校招聘和内部培训方式解决, 也可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来招揽人才。

(二)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提高连锁药店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要先引进商品条码识别系统, 实现条码管理, 在物流配送中心要实现计算机联网, 实现统一化: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还要实现数据信息化, 要实现连锁药店各部门, 连锁店之间, 连锁店与其他行业之间都能实现信息共享。

(三) 形成统一的整体

连锁药店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应该不断扩大规模。一定的门店数量才能充分发挥物流的配送优势, 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赢得顾客。应将许多的小规模药店进行整合、扩大规模。全国连锁经营的大型连锁店可以与当地一些大规模的连锁药店进行强强联合, 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 降低跨区域连锁的物流成本

1. 利用社会物流。目前物流业发展迅猛, 社会物流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 较低的运营成本, 工作效率也较高, 社会物流可以帮助解决仓储、运输、配送、装卸等工作。

2. 供应商合作共同建设物流系统。大的医药供应商可以和大的全国性的连锁药店企业强强联合, 共同投资建立物流系统,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3. 跨区域开店实行异地采购。一些价格很低的很普通的药品, 除去较高的物流成本就没有利润了, 所以可以选择离连锁店较近的厂家进货。

4. 通过统计异地连锁药店每种药品的年销售量, 在总部统一采购, 然后把各地连锁药店的要货量告诉厂家, 通知厂家在各地的办事处就地供货, 这样就降低了物流成本。

(五) 开拓农村市场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 农村已经变成了一个商机很大的市场。在大中城市里连锁药店已经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利润降低, 而开拓农村市场正是一条低成本的途径。连锁企业可以由城市向周边乡镇发展, 建立各自的连锁网络, 抢占农村市场的先机。

(六) 提高品牌意识, 加强舆论宣传

现在消费者在购买药品的时候, 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希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讲解, 能够买到物美价廉、安全有效的放心药。如果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这样的形象, 将是连锁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这就需要平时的努力, 对待消费者的服务态度, 并与媒体多接触, 帮助宣传连锁药店的形象。

综上所述, 连锁药店快速发展的十几年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连锁经营是药品零售业的一次革命, 它有强大的生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连锁药店经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将成为未来我国药店的发展方向。

摘要:近几年, 我国连锁药店在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下快速发展。连锁药店的发展具有品牌、规模、经营管理、低价、专业化、渠道网络等优势, 但也存在规模小、数量多、人才缺乏、信息系统不完善、没有健全的配送中心等问题。应通过培养专业人才,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降低跨区域连锁的物流成本, 开拓农村市场, 提高品牌意识等对策, 促进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

关键词:连锁药店,经营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培松.连锁营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2]谢枭鹏, 黄黎平.我国医药连锁店的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

[3]王恕, 杨文展, 王丹.医药营销道德与创新营销方式的思考[J].中国药房, 2000

篇4:药品分类管理对药店的影响

【关键词】药品 分类管理 药店 影响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61-01

药品分类管理的概念最早是从美国引进的,这一制度实行以来,有效提高了药品管理的水平,随着这项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其发挥的效用价值越来越高,而且对药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引进这一管理理念后,对药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提高了药店的服务水平。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可以促进药店行为更加规范,可以提高药店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水平,是保证药店经营转型的有效措施。

一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药品分类管理是一项新的制度,这一概念是从美国引进的,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其应用的经验。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人们购药的观念发生了改变,而且用药的习惯也出现了较大变化,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持处方在药店自行购买药品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药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药店购药时,难免会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如果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医药知识,可能会对购买者造成错误的引导。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每种药品的特性以及功能,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同类药物的对比,可以更加清楚其差别,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最适合的药品。所以,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提高用药的效果以及安全性。药店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提高药品分类管理的水平,才能提高药店自身的竞争力。

二药品分类管理可以促进药店行为的规范性

药店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规章制度,我国加入WTO后,各项各业管理越来越规范,而且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提高我国药店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使我国药店行为更加规范。

首先,药品分类管理要求药品的陈列必须满足一定原则,可将药品按照处方以及非处方两类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改变以往松散的管理方式,还可以清除的了解同类药品的销量情况。我国非处方药一般都有标识,这为分类管理以及消费者选购药品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在一些药品中还标有警示语,可以使购买者清楚的药品的药效以及注意事项。其次,如果药店销售处方药或者甲级非处方药品,必须配有专业的药学技术人员。再次,在销售处方药时,需要专业医师审核,并确定药方的配制合乎标准,对药方不能擅自修改,对于超剂量的处方,需要明确告知购买者不能销售。另外,药店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处方的保管工作,最少需要保留2年,以备查找。最后,零售药店要承担消费者用药安全的责任。在实行药品分类管理以前,私自购药者因为无医师或药师误导造成生命危险的,往往由患者自己承担。而现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消费者的用药安全由药店来负责把关。即消费者在药店购药,若药店没有提供必要指导,由此导致消费者用药不良后果的,消费者可直接向藥店索赔,甚至向司法机关提出刑事诉讼。这种负责说到底是由药店里的药师负责的。可见,药师的责任空前重大。

三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提高药店药师及工作人员的素质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确立了执业药师在零售药店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执业药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要求来看,执业药师成了药品流向患者的最终把关者,是关键岗位的执行人。对老百姓而言,药师就是医院围墙外面的医生。由于处方是一种具有返还性且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所以处方药品只有靠医药学专业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技术精良,知法守法的执业药师审核处方并签字后方可调配,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面对消费者的直接服务的这种义务和责任,就成了新世纪执业药师体现自身价值的挑战。但由于我国传统的药学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药学技术人员,在零售药店面对顾客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医学问题,往往难以圆满回答,深感欠缺临床知识。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全国零售连锁的迅猛发展,执业药师还将在药店的经营管理上扮演主要角色。因此,执业药师不仅必须掌握药学基本知识,还要加大对临床医学、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接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零售药店要求。同样,对于零售药店的一般药学技术人员及营业员来说,也面临着综合素质提高的问题。因为当患者在药店直接购药的时候,药店里的技术人员或营业员就成了广大顾客的主心骨。有关专家认为: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后,零售药店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了药店面临的最大挑战。从当前来看,随着我国连锁药店的兴起以及跨地区连锁经营的风起云涌,零售药店的品牌营销越来越受重视。零售药店品牌已逐步由地方品牌走向全国业界品牌,有的甚至由零售品牌延伸为产品品牌,竞争愈演愈烈之势。

四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药店的服务水平,促进药店的经营转型

随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零售药店的经营定位已由过去的保障供给型转为现在的服务参与型,从面向药品转为面向消费者。其经营定位不再是单纯的卖药赚钱,更重要的是为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和健康服务,包括如何保证消费者经济、合理地使用药品,提供正确的健康知识来预防疾病。从欧美发达的医药零售业来看,在竞争激烈,消费成熟的市场环境下,零售药店专业、优质的健康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如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CVS的广告语是:我们提供全面的健康护理服务。在美国,药房尤其是社区药房越来越关注消费者的健康。当患者有用药及医药健康护理方面的需求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药房。从国内来看,如首批GSP认证零售企业之一,合肥大药房在围绕“零售药店———您身边的家庭药师与健康顾问”这一新的定位上,也有其成功之举。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创新服务,体现“以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某市大药房于2012年元月成立了“关爱健康中心”,提出了“真诚回报社会,关爱从心灵开始”的服务理念,首批向该市二环以内居民发放了1万张“健康卡”。消费者凭健康卡可享受购药优惠,电话预约、免费送药上门,市外免费邮寄,定期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定期开展专家专题健康知识讲座,开通执业药师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热线,建立顾客健康档案,对特殊患者作定期回访等优质服务。此举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结语

药品管理是医药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药品管理,可以将相同功能的药物集中整理在一起,可以为购买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加强药品分类管理,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使其更加全面的了解药品的特性以及差异性,更好的为购买者进行专业性指导。总之,药品分类管理是提高药店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只有做好药品的分类管理工作,才能使购买者买到最适合的药品,从而更早的恢复身体。

参考文献

[1] 李惠新.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 管理观察. 2008(24)

[2] 侯晓丽,李珍兰. 施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势在必行[J]. 实用医技. 2001(02)

[3] 孙加清. 农村药品分类管理实施的现状及监管对策[J]. 齐鲁药事. 2006(09)

篇5:药店销售管理制度

(2)卫生管理责任到人,营业场所应明亮、整洁、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清洁,库区要定期打扫,做到“四无”,即无积水、无垃圾、无烟头、无痰迹,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无环境污染物,各类药品分类摆放,规范有序。

(3)保持店堂和库房内外清洁卫生,各类药品、用品安置到位,严禁工作人员把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带入库房,放入货架。

(4)仓库环境整洁、地面平整,门窗严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并有防虫、防鼠设施,无粉尘、污染物。

(5)在岗员工应统一着装、佩带工号牌,卫生整洁,精神饱满,工作服夏天每周至少洗涤3次,冬天每周洗涤2次。头发,指甲注意修剪整齐。

(6)卫生管理情况要列入企业季度管理考核之中。

(7)健康体检每年组织―次。企业所有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8)严格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行为或找人替检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篇6:零售药店管理制度

2、验收员熟悉《药品管理法》、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细则相关规定。

3、验收员严格按验收操作规程和要求对到货的药品逐批进行验收。

4、验收药品应当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验收报告书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形式保存。

5、验收员验收药品应当做好验收记录。

6、验收记录包括:品名、规格、剂型、批准文号、批号、有效期、厂家、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及验收结论等。

7、验收抽取的样品严格按照药品验收抽样操作规程执行。

8、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做到“有码必扫,扫后即传”。对条码模糊不清,无法扫描的`,应当拒收。

9、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当及时上架。

篇7:零售药店管理制度

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药品购进环节的管理,保证经营合法、药品合格,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购进药品的质量管理。

4、职责人:药品购进人员

5、内容:

5.1、根据“按需购进、择优选购、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药品购进程序,确保购进药品的合法性。

5.2、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会同质量负责人对其进行现场调查认证,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协议书应注明购销双方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

5.3、采购药品应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条款。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

5.4、配合质量负责人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执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

5.5、分析销售,合理调整库存,优化药品结构。

5.6、每年定期会同质量负责人对购进药品的质量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评审。

5.7、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药品养护环节的管理,保证陈列、储存药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适用于本企业陈列、储存药品的质量管理。

4、职责人:药品养护人员

5、内容:

5.1、坚持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陈列药品的安全有效。

5.2、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处理药品养护工作中的质量问题。

5.3、养护人员每日上、下午定时各一次对温湿度进行记录。

5.4、作好药品效期管理工作,三月内近效期药品按月填写效期催报表。

5.5、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有效控制,不合格药品必须存入不合格药品专区,作出明显标志。

5.6、负责对保管、养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确保正常运行、使用。

5.7、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

5.8、及时分析养护信息,并上报质量负责人。

药品处方调配制度

1.目的:认真贯彻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严格控制处方药的销售管理,规范药品处方调配操作,确保销售药品的安全、有效、正确、合理,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处方药的调配。

4.责任人:处方审核人员

5.内容

5.1处方调剂人员必须经专业或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5.2审方人员应由具有执业药师或从业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5.3审方人员收到处方后,认真审查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药品剂量及处方医师签章,如有

药品名称书写不清,超剂量等情况,就向顾客说明情况,经处方医师更正重新签章后方可配方,否则拒绝调剂。

5.4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5.5特殊管理药品的调节器具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规定,凡不合乎规定者不得调配。

5.6调配处方时,应按处方依次进行,调配完毕,经核对无误后,调配及核对人均应签章,再投药给顾客。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目的:加强对本企业所经营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

4、责任人:药品质量管理负责人

5、内容:

5.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5.2药品质量负责人负责本单位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5.3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5.4应经常对本单位使用的药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5.5对在本单位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未按规定报告的违规行为,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同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门店的药品销售过程,保证售出药品质量,保证顾客用药安全有效。

2.依据:《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3.范围:药品的销售

4.责任人:驻店药师、营业员

5.内容

5.1凡从事药品零售工作的营业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同时对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5.2认真执行价格政策,做到药品标价签齐全,填写准确、规范。

5.3营业员要正确介绍药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

5.4营业员根据顾客所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核对无误后,将药品交与顾客。

5.5销售药品时,处方必须经驻店药师审核签章后,方可调配和出售。无医师开具的处方,不得销售处方药。

5.6做好各项台帐记录,字迹端正、准确、记录及时。

5.7药品销售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销售方式。

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1.目的: 明确药品陈列要求,规范药品分类摆放。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药品的陈列管理。

4.责任人:质量管理员、营业员。

5.内容

5.1在零售店堂内陈列药品的质量和包装符合规定。质量不合格药品,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得陈列。

5.2零售药品应严格按药品的分类原则,按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要求进行陈列,摆放应做到:

5.2.1药品与非药品必须分开,非药品设专柜陈列;

5.2.2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分柜陈列;

5.2.3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分开摆放;

5.2.4药品名称相近容易混淆的药品分开摆放;

5.2.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并有警示语,非处方药的货柜上应有醒目的专有标识;

5.2.6对要求低温贮藏的药品应陈列摆放具有可视条件的冷藏柜中。

5.3危险品不应陈列,如因需要必须陈列时,只能陈列代用品或空包装。

54药品陈列整齐,美观,类别标签放置准确,字迹清晰。

5.5药品陈列前,应按批号顺序摆放,掌握先进先出的原则。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1、目的:为把好进入企业药品质量关,保证购进药品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不合格药品和假劣药品进入本企业,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范围:适用于企业所购进和销后退回药品的验收工作。

4、职责人:药品验收员

5、内容:

5.1药品验收必须按照验收程序,由验收员依照药品的法定标准、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和销后退回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5.2药品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的检查。

5.3药品验收应按规定比例抽取样品(贵重药品应逐件取样)。所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验收完毕后应尽量恢复原状。

5.4验收首营品种应有生产企业该批药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书。

5.5药品验收必须有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必须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填写规范、准确无误。并按规定期限保存。

5.6验收员对购进手续不清或资料不全的药品,不得验收。

5.7验收中发现质量有疑问的药品,应及时报质量负责人复查处理。

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本企业的经营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服务质量管理。

4、责任:全体人员。

5、内容:

5.1工作人员在营业时间内应佩带胸卡,主动热情,文明用语,站立服务。

5.2营业员上岗时,应讲普通话,不准同顾客吵架,嘲弄顾客,不得谈笑。

5.3对用户正确介绍药品的性能、用途、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

5.4营业场所设立咨询台,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指导顾客安全、合理用药。

5.5设置顾客意见薄、缺药登记薄,明示服务公约,公布监督电话。

篇8:定点药店管理的上海路径

1 定点药店的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共有零售药店3322家,其中连锁公司所属药店2785家,占总数的83.8%,单体药店537家,占总数的16.2%。从2001年至2011年底,上海市开展了12批定点药店的扩展工作,共有439家零售药店先后纳入医保定点,占全市零售药店总数的13.2%,实现了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1至2家定点药店的目标,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定点药店服务网络。

1.2 购药需求基本满足

近年来,医保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定点药店的相关政策,提升监管效率,加大监管力度,使定点药店的日常运行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从定点药店的服务利用情况看(见表1),2007年—2011年在定点药店购药的参保人员人数和人次基本保持稳定。尽管在2008年初和2009年底曾经开展了2次扩展工作,分别新增了32家和58家定点药店,但购药人数和人次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购药者的人均购药次数也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参保人员的购药行为趋于理性,通过合理布点,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参保人员的购药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

注:2009年和2011年的扩展工作于年底完成,新增的定点药店未计入当年的定点药店总数

1.3 购药费用增速放缓

在费用支付政策上,上海市规定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购药只能使用个人账户资金支付医保范围内的费用。由于上海市在开始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时就已经实现了门诊和住院统筹,个人账户资金还可以用来支付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它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统筹基金的安全运行。因此,医保管理部门在定点药店的准入和药品销售的管理上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确保个人账户资金的合理使用。

从2007年至2011年的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购药的费用情况看(见表2),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购药的总费用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9%。人均购药费用和次均购药费用基本保持稳定。

通过对定点药店近年来运行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海市定点药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定点药店的经营和管理日趋规范和稳定。覆盖全市的定点药店网络满足了需求,方便了群众。

2 管理定点药店的主要措施

2.1 部门联合创新定点药店管理机制

定点药店的管理涉及医保、卫生、药监等多个职能部门。上海在对定点药店的医保定点准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险办公室)牵头,市商务委、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医药商业行业协会、中药行业协会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制度。这一制度的引入,理顺了定点药店管理中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增强合力,有效保证了定点药店扩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科学规划促进定点药店合理布局

医保管理部门在定点药店扩展工作中,始终坚持“合理布局、择优定点、保证质量、支持连锁”的原则,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一是根据各区县行政区划,坚持区域规划与提高购药服务可及性相结合,注重布点与补点相结合,促进定点药店合理布局,方便参保人员就近购药;二是注重与药品零售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倡导药品零售连锁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发挥连锁经营在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三是对定点药店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完整的定点药店医保准入和管理规范。

2.3 完善制度强化定点药店日常管理

联合工作组在定点药店的日常管理中,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程序,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医保管理制度,规范定点药店的医保服务行为。一是推行定点药店首席药师制度,明确了首席药师在药品处方审核、合理用药指导、药事咨询服务、药品分类管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工作中的责任,规范药事服务,指导参保人员合理用药。二是完善医保结算制度,实施医保药品统一结算代码管理,要求各定点药店必须按医保药品统一结算代码及相关内容规范上传结算费用信息,提升了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三是建立药品价格公布制度和24小时服务制度,提升定点药店服务水平。

2.4 行业监督加强定点药店的自查自律

医保管理部门在对定点药店的日常管理中,重视发挥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和中药行业协会的作用。除了将行业协会纳入定点药店联合工作组,共同负责定点药店的扩展和日常管理工作外,还建立了由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定点药店自查和互查制度,营造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以及在医保管理部门、药品经营连锁公司、定点零售药店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共同做好定点药店的监管工作。

2.5 严格监管规范定点药店配售药服务

医保管理部门在完善定点药店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定点药店配售药服务的监管,对非处方药配售的品种、数量、次数和单次费用都做了具体规定,指导定点药店规范配售药,并加大了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反医保规定的定点药店,采取警告、罚款、责令退回违规结算费用等行政处理措施,情节严重的将中止医保结算关系,直至取消医保定点资格。

2.6 鼓励竞争倡导定点药店合理降价

从2003年开始,医保管理部门开始将大型开架式药店纳入医保定点(截至2011年底,共有36家大型开架式药店纳入医保定点),鼓励定点药店之间、定点药店和非定点药店之间的有序竞争。倡导定点药店在竞争中合理降价,让利于民,让参保人员得到实惠。

管理是基础,管理是保障。上海市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定点药店的医保服务水平,保证了参保人员的合理用药和医保基金的合理支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薇,姚红,杜兰珍等.2003-2005年度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6),74-78.

篇9:药品分类管理及药店的发展探讨

【关键词】药品;分类;管理;药店;发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7-01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重视,这对药店管理人员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对的相关工作经验,对药品分类管理在药店中的实施情况谈一点看法。

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发展

在药品分类管理未实施之前,我国先后实施了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及医用毒性药品等的特殊限制及管理,而除此之外的药品则可自由销售。自2000年元旦开始,我国初步实施了药品分类管理,并于当年的4月1日开始,颁布了粉针剂类、大容量注射液当按处方销售的条例;2001年国庆,明确规定全部注射剂均需按处方销售;随后几年,颁布了抗菌药物中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药品必须按处方销售的条例。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非处方药目录已分阶段进行公布。时至今日,我国仍在积极落实药店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并将其和药品经营许可证、GPS认证相结合,以全面提升零售药店的药品分类管理的标准。

二、现阶段药品分类管理的不足

笔者结合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药品分类管理仍存在若干问题,具体:(1)抗生素的销售问题。众所周知,滥用抗生素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在药店的销售额中,抗生素占据的比例高达25%~35%。可以说,按处方销售抗生素对大部分药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实情并非如此,部分具有实力的大药店,多于店中设立小诊所,以获取按处方销售的资格。而大部分零售药店,则存在违规销售抗生素的现象。(2)处方销售的漏洞。当前,医院分家尚未彻底,电子处方的大量使用,为处方药定点销售的药店不按照处方销售创造了契机。这对于非处方药店的经营造成了恶性影响,而对于药品市场的有序发展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3)药品数量较多,不合理竞争,利润低等。

三、加强药品分类管理 促进药店发展

1.药品与非药品分类管理

对于药店中摆放的药品,其质量、包装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根据药品和非药品、一般要和易串味药、特殊药品和一般药品、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区进行摆放。对于比较特殊、贵重的药品必须专柜存放、销售;对于有低温存放的药品,必须置入冷藏柜中保存。

对于非药品区,也应明确的物品分类,进行分类管理,具体:(1)保健品。有调节血脂、解酒保肝、补锌、补钙、提高免疫、养颜美容、健脑增智及调节消化、润喉、减肥等多种。(2)外用消毒产品。(3)医疗器械。包括卫生材料、中医治疗器械、外用贴膏及基础手术器械、注射输液器具、医用塑胶制品及节育器具、诊断器具、医用器皿等。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药品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分,凭此分类标准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法规及条例对规范药品分类管理意义重大。处方药当按照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应用。非处方药则无需医师处方可自由购买、应用。在药店销售中,应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药品目录进行分区管理,例如:将处方药摆放到药店的A区,并设立警示牌,将非处方药摆放到药店的B区。

在具体的销售中,不得按照自选的形式销售或附赠处方药。而对于甲类非处方药,也应按照处方药的销售要求,凭执业药师的指导、核查及签字后方可调配、销售此药。对于所用处方,一律不得代他人使用或自行更改;对于存在剂量与处方规定量不符、药品配伍禁忌的处方,在未经处方医师更正的情况下,药店经营人员应拒绝调配、销售,同时还要保存、登记处方,以留备查。需要注意的是,在处方的登记过程中,应遵循“随售随记”的原则,将销售日期、药品名称、使用规格及生产厂家、国家准字、生产批号、药品使用期限、处方量、处方医师、调配及销售人员、购药者联系方式、复核人员等进行全面记录。

3.特殊药品分类管理

毒性药品、精神药品这特殊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毒性药品。对于此类药品不得在药店自选区域陈列,应由专柜转人进行保管。相关量器、器具等应遵循“专用、一次性使用“的原则。例如:生马钱子、砒霜、生草乌、生附子及水银等正式处方(有国家医疗单位公章)的调配、应用,每次剂量必须低于二日剂量,且必须有双人对处方进行复核,在调配药品后必须就相关信心进行登记,保留处方2年以上,以便复查。(2)精神药品。对于地西泮、咖啡因、安钠咖及布他比妥、地佐辛、苯巴比妥等精神药品,必须凭借正式处方专柜销售,且处方上必须写明药品使用人员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处方剂量、药品名称及用法用量等,每次销售剂量应低于7日用量,同时药店还应保留患者处方2年以上,以留备查。

结语: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基础较为薄弱,药品分类管理约束对象多为零售药店,工作启动难度较大。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应在严格遵循《处方药与非处方分类管理办法》的同时,加强药品与非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特殊药品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戈耀,朱昌蕙,李宁秀.我国零售药店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16(03):71-75.

[2]刘佐仁,刘先彬.广东省零售药店开展药品分类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0(08):1114-1115.

[3]陈春华.零售药店开展药品分类管理对策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01):333.

[4]李念佰.浅谈零售药店药品的分类管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08):181.

[5]刘倩.北京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经营管理质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篇10:连锁药店管理制度

理 制

2015年6月28

真等均须归人档案保存。

(五)购进药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购进进口药品,按《进口药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除按规定要求外,还应查验其品种条码及其真伪。

(六)每年底采购员会同质量管理部或质量管理员对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质量分析评审,建立药品质量评审和供货单位质量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七)首营企业和首营药品要办理申报手续,经逐级审核、领导批准后方可购人。

(八)购进药品时,一般情况须经验收人员验收合格签字或盖章后方能交财务部门付款,凡验收不合格或未经验收人员盖章者一律不予付款;另外因业务需要,须先预付款再对药品进行验收入库,若验收不合格,必须尽快与采购员联系,采取处理措施。

(几)采购药品时,企业应当向供货单位索取发票。发票应当列明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不能全部列明的,应当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供货单位发票专用章原印章、注明税票号码。发票上的购、销单位名称及金额、品名应当与付款流向及金额、品名一致,并与财务账目内容相对应,发票按有关规定保存。

(十)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十一)开展市场预测和销售分析,合理调整库存,优化药品结构,按销售情况,做好适销对路的货源准备,增加销售。

二、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为保证入库药品数量准确,质量良好,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

4、《进口药品管理办法》、《药典》国

应当及时向供货单位查询,未得到确认之前不得入库,必要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验收合格的药品,由验收员在《购进验收通知单》上签字,交保管员复核、签字,办理药品入库手续,建立库存记录,记录要求内容完整,不缺项,字迹清晰,结论明确,每笔验收记录均应由验收员签字,验收记录保存5年。

(十一)进货验收以“质量第一”为基础,因验收员工作失误,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将在质量工作考核中处罚。

三、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为加强门店药品的成列和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订本制度。

(一)营业场所应配置温度监测和调控设备,以使营业场所 的温度符合常温要求。

(二)按剂型、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并设置醒目标志,类别标签字迹清晰、放置准确。

(三)药品放置于货架(柜),摆放整齐有序,避免阳光直射。

(四)处方药、非处方药分区陈列,并有处方药、非处方药专用标识。

(五)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陈列和销售。

(六)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摆放。

(七)拆零销售的药品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或专区,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八)第二类精神药品、毒性中药品种和罂粟壳不得陈列。

(九)冷藏药品放置在冷藏设备中,按规定对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并保证存放温度符合要求。

(六)销售近效期药品应当向顾客告知有效期。

(七)销售中药饮片做到计量准确,并告知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提供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八)销售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时,应当进行扫码和数据上传。

(九)销售药品应当开具销售凭证,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格、批号、规格等,并做好销售记录。

(十)不得销售终止妊娠药物、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类药品。

(十一)认真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做到药品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填写准确、规范。

(十二)营业员应正确介绍药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对顾客所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销售。

(十三)拆零药品出售时应在药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批号、有效期、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十四)对缺货药品要认真登记,及时向采购人员反馈信息,组织货源补充上柜。

(十五)及时做好各项台帐记录,字迹端正、准确、规范。

(十六)凡经质量管理人员检查或接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的不合格、过期失效、变质的药品,一律不得上柜销售。

(十七)本店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

(十八)药店应在店堂内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指导顾客安全、合理、正确用药。

(十九)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的药品宣传广告不准在店堂内外悬挂、张贴、散发。非本店人员不得在营业场所内从事药品销售

证照,药品质量标准、药品批准生产的批件、同一批次的药品检验报告单

(四)采购进口生物制品,必须加盖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生物制品进口批件》的复印件。

(五)采购生物制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当批次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

(六)采购员购进首次经营药品时,应详细填报《首次经营药品审批表》连同上述规定的资料及样品送报质量部或员审查,经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购。

(七)质管部或员将经审核批准的《首次经营药品审批表》及产品资料、使用说明书、标签等一起作为药品质量档案保存备查,并列入公司计算机系统基础数据库。

(八)收货、验收员接到首次经营品种后,应认真进行收货检查、质量验收,并审查厂方所附同批次的检验报告书,经检查外观质量、数量等项目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方可销售。

(九)有关人员应相互协调、配合,如连续三次违反审核规定者,经查实,给予相应处理。

六、处方药销售与调配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严格控制处方药的销售管理,规范药品处方调配操作,确保销售药品的安全、有效、正确、合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行处方调配管理的药品主要指处方药。

(二)销售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无执业医师

(三)拆零前,对拆零药品必须检查其外观质量,凡发现质量怀疑及外观性状不合格的药品、需避光、易潮斛、易氧化等药品不应采取拆零方式销售。

(四)对拆零后的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小能与其他药品混放,拆零专柜短缺的拆零药品应从其他药柜移人,采用即买即拆、并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

(五)拆零后的药品必须马上放人拆零药袋,加贴拆零标签,标签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与用量、批号、有效期及拆零药店名称,并做拆零记录。拆零记录内容包括拆零起始日期、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销售数量、销售日期、分拆及复核人员等。

(六)向销售拆零药品顾客提供药品说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七)多品种药品拆零销售时,不应同时操作,每个品种操作结束应进行清场,内容包括:核对药品原包装、拆零药品包装、拆零药品数量、与拆零记录是否相符,多余的拆零包装应按规程管控。

八、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管理制度

为加强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销售管理,防止该类药品流人非法渠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经营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的通知》食药监办药化监[2013] 33号、《关于切实加强部分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销售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安[ 2009] 503号)等法律法特制定本制度。

此类药品包括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复方地芬诺酯片和复方甘草片(以下称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

(一)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采购进货必须严格从合法的供货单

1《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购进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应经质量管理员审核,企业负责人批准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不得随意超计划采购。

(二)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必须从具有二类精神药品生产或者经营资格的单位采购。

(三)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必须双人验收,专库(专柜)保管。二类精神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其包装容器必须印(贴)有规定的标记,即绿色“精神药品”字样。

(四)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销售必须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限售七日量,超过限量企业计算机系统自动锁定,停止销售,处方审核双人签字。

(五)购进与销售二类精神药品应按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存档备查。

(六)对由于破损、变质、过期失效而不可供药用的品种,因清点登记,单独妥善保管,并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监督下销毁,同时建立销毁档案。

十、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

为保证质量工作的规范、真实、完整、准确和可追溯性,保证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及药品质量与服务达到更高的标准,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项制度。

(一)记录形式:书面记录、电子记录。凭证包括:购进票据和销售票据等。记录和票据的设计由使用人提出,质管部或员予以整理编制,总经理批准,使用人按照记录、票据的管理职责,分别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记录、票据的使用、保存及管理负责。

3质量信息反馈顺畅。

(一)质量管理员负责质量信息的传递、汇总、处理,各部门负责收集、报送质量信息。

(二)质量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宏观质量信息:主要是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法令、法规和政策等;

2.供货质量信息:主要是供货单位的质量管理能力,药品质量情况等;

3.监督质量信息:主要是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企业相关的质量信息;

4用户反馈信息:主要是客户反映的质量问题、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等;

5.内部质量信息:主要是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报表、文件等,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各个方面;

6.市场质量信息:同行竞争对手的质量措施、质量水平、质量效益等。

(三)质量信息分级:

1.A级质量信息为质量信息内容的第1、2项;

B级质量信息为质量信息内容的第3、4项;

3.C级质量信息为质量信息内容的第5、6项。

(四)质量信息收集:

1与质量相关的第1、3项内容及时转送总经理、质量管理员传阅处理。

2.采购员、营业员、养护员、保管员等,对第2、4、5、6项

5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各有关部门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

(五)以事故调查为根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建立档案,做到有案可查。

(六)质量事故处理:

1.发生一般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在季度质量考核中处理: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轻者在季度质量考核中处罚,重者将追究行政、刑事责任;

3.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经查实,将追究经济、行政刑事责任。

十三、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为合理控制经营过程中药品的质量,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确保药品的储存、养护销售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验收人员应拒绝收货。

(二)距有效期不到6个月的药品不得购进,不得验收上柜陈列,特殊情况除外。

(三)药品应按批号进行陈列、养护,批号相同的药品集中存放,按效期远近依次陈列。销售时遵循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防止过期失效。

(四)对失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按月进行催销,并应加强质量检查。

3由质量管理员及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验出的不合格药品或监督管理部门发文通知禁止销售的品种,必须立即通知回收,集中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内,听候处理;

4.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药品,由仓库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送质量管理员审核签署意见后交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报损;

5.在陈列药品检查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销售,由营业员填写《不合格药品台帐》报质量管理部或员确认,小合格药品移至不合格药品箱,上报负责人批准作相应处理:

6售出药品发现质量问题,应追回所售出的药品,由营业员填写《不合格药品台帐》,存人不合格药品箱,报负责人批准,作相应处理。

7及时做好不合格药品记录

(四)不合格药品报损及销毁

1.因内在质量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管理部或员统一负责,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药品。质量管理部或员每年底通知保管员和营业员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报损、销毁工作,质量管理员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审批表》,企业负责人审批,进行销毁处理,销毁活动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做好销毁记录;

2.出现外观质量及包装质量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查根索源,属厂方或供货单位负责的应及时与厂方或供货单位联系解决办法;

(五)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等记录应及时归档汇总,保存五年,并作为药品质量分析的依据。

(六)发现不合药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质量责任,及时处理并制

9染药品的患者,应立即调离原岗位或办理病休手续,待身体恢复健康并体检合格后方可工作。病情严重者,应办理病退或其他离职手续。

(九)要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五年。

十六、药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为提升药房整体素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店按规定配备能够在职在岗、具有执业(中)药师或(中)药师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设立药师咨询台,为顾客在药店提供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及营业员日常药学知识的培训等药学服务工作。

(二)药学技术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正确指导顾客购药,指导其他营业员进行联合用药及药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健康知识宣传、收集最新药品信息,保证顾客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维护企业的质量信誉和企业形象。

(三)药师在指导顾客用药时,应体现热情、耐心。如实介绍药品的性能,功能机主治,不夸大用途,对有关的配伍和配伍禁忌要讲清楚;营业员销售工作中在不能确定病情和用药时,建议消费者遵医嘱。

(四)药学技术人员负责企业药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保证所供的药品质量可靠,药学技术人员还应指导购药者应将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小心储存和使用。不得误导人们购买过量药品,禁止以盈利为目的向购药者推荐不必购买或不适合的药品。及时与顾客沟通,加强药品售后与病患追踪服务,解答患者在用药后期的疑问和投诉。

十七、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为不断提高员T的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规范全员质量培训教育工作,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1

十八、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为促进合理用药,防止历史上严重药害事件重演,提高药品质量和药物治疗水平,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定义:

1.药品不良反应(又称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5.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3后,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七)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应当立即告知药品生产企业,同时迅速开展自查,必要时应当暂停药品的销售,并协助药品生产企业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八)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隐情不报者,根据情节轻重,查实后在质量考核中处罚。

十九、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

加强对商品管理及药品质量的全程控制,确保企业电脑,网络能正常工作使用,保障信息时实传递,保证药品购、销、存等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应有:

1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和终端机,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有固定接人互联网的方式和可靠的信息安全平台。

2有符合药店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的应用软件和相关数据库,能真实准确地记录和有效控制经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3有通过网络实施企业安全管理和向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其指定机构报送经营信息的能力。

(二)企业应配备专人负责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各相关岗位人员应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并能熟练掌握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软件的操作程序。

(三)企业在经营管理各环节均应实现计算机管理,相关记录性

5子监管码的药品进行扫描(见码就扫),检查电子监管码齐全完整后,按照药品验收管理制度及程序开始验收。

(三)发现进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的品种未贴(印)监管码的,一律不得入店、销售,验收员按照药品验收管理制度和程序,有权拒收。

(四)养护员每月应做好药店经营的进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品种的养护工作。

(五)药店营业员应负责进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品种的销售出店数据采集工作,应于当天结束工作,次日上午10时前将监管码采集设备交由数字证书操作人员上传前一天的出入库数据。

(六)质量管理员负责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数字证书操作人员负责本企业经营药品的电子监管信息维护与更新,核注核销,并确保上报信息及时、完整、准确。

(七)数字证书操作人员发现预警信息应立即上报质量管理员,质量管理员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行型处理,指导监督数字证书操作人员、数据采集人员共同查找原因并处理。

(八)若因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网原因不能及时上传数据信息,可按系统提示查询或等候再传,确实不能上传,或因扫描枪、计算机等设备和技术操作等问题不能上传,报负责人处理。

(九)验收员、养护员、营业员应保护好药品包装上的电子监管码标识。

(十)企业负责人应组织开展药品电子监管方面的培训工作,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并做好此项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检查。

上一篇:皮蛋中的化学下一篇:昌字的读音和意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