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

2024-04-17

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共16篇)

篇1: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

我非常想看泰山的日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播完后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从宾馆坐上车,汽车一路把我们带到了中天门。下车后我们冒着夜色打着手电筒徒步走了六千多级台阶,终于达到了南天门。

我们休息了一会,又继续往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日观峰走去。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东边的天空已经有些鱼肚白了。我们到达日观峰,三五成群的人们早已经等在那里了,我们也选了一个不错的位置等待着日出。

不到一会,我听到有人说:“出来啦!出来啦!太阳出来啦!”我一边透过薄薄的雾层在天空寻找着,一边焦急的问:“太阳在哪呢?”妈妈指着天边说:“快看那里。”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我看过去。原来是天边出现了一道粉红色的霞光,渐渐地霞光变宽了,颜色也由粉红色变成红色了,而且越来越红。就在这片红色的霞光中我看到了一个燃烧着的“乒乓球”,那就是刚出生的太阳。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太阳,太阳越升越高,也越变越大,光芒也越来越强,山间的云雾也被太阳的光芒驱散了,刺的我眼睛都睁不开了。“快来拍照!”我只顾着看这美景,都忘了要照相了。我们一家人展开灿烂的笑容和初生的太阳合了一张影。

因为要赶火车,我们不能在山上久留。于是我们坐着缆车欣赏着壮丽的泰山风景下山了。

篇2: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

泰山,因美丽的日出而闻名遐迩,我们生怕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景象,于是天蒙蒙亮我们便起床了。虽然正值夏季,但泰山的清晨十分清凉。一路上,除了同行的游人的欢笑声,四周一片寂静。

我们首先坐缆车登上“天街”。我举目仰望,泰山山势挺拔,奇峰突兀,林木苍翠,可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不禁发出惊叹!

从“天街”往上爬,心跳也在加速,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我开始打退堂鼓了!可是静下来一想,要想看到泰山日出就必须付出代价,世上可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下定决心,咬紧牙关,与表姐两人手牵着手,互相鼓励着一起迈向泰山之巅……

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爬上了最高峰,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天灰蒙蒙一片,万物似乎还在甜甜地睡着。望着天空,感觉是那么恬静,又那么深不可测。过了一会儿,一丝光亮撕破了灰暗,几缕淡淡的金光洒向大地。空中的云朵被向上跳跃的太阳的光打扮得五彩缤纷。云朵的形状也在不停地变化着,一会儿变成骏马在空中奔跑,一会儿变成小鸭子摇摇摆摆地向前走……几道霞光射向天空,忽然一弯金黄的圆弧,冲破晨曦,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啊!太阳!太阳出来了!我们欢呼着、跳跃着,用从未有过的兴奋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你看,初升的太阳微笑着看着激动的人群,用它那慈母温暖的手臂抚摸着我们,拥抱着我们。它是那样美丽圣洁,和蔼可亲。我与表姐不能自已地沉醉在这美丽的奇观中…………

篇3:小学看图作文初探

一、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一) 让同学们观察画面全貌

掌握画面结构, 对于一幅图或多幅画, 在学生动笔前一定要搞清画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 或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 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使学生从整体上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确定观察顺序。首先对单副图也要有顺序观察, 看画面主体是什么, 再看画面的背景和其他部分。对多幅图要逐幅图观察, 观察图上有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其次观察图上的背景是什么?推测出事情发生的环境, 最后联系起来图上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观察方法, 观察图中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态、动作, 推测人物当时会说什么话、心里怎么想的、推测他的身份、年龄。串联单幅图, 注重观察前一副图中没有出现的事物, 人的表情、动作有没有新的变化, 从而推断出事情的发展变化。千万不能出现图与图的“断层”。不要在每一幅图上都下很大的功夫, 要注意详略

(二) 让学生观察画面的背景, 看清其中的人或物

例如:如果是人物画, 就从人物的外貌, 衣着特征, 标志分辨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来, 如果是故事连环画, 要弄清图中有几个角色, 是谁在讲故事。如果是景物画, 让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 写出它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图中是由哪几种景物构成画面的, 远景和近景各怎样, 它们和画面中的人物有何联系。

(三)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 明确图意

同学们要知道:细致观察是形象化的语言。为此, 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画前, 先看清图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根据图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其图意, 看究竟反映一件什么事, 以加深学生对图画的理解, 也就是说从外部形象可以看出内部隐藏的思想。

(四) 要重点观察, 辨别主次

一幅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往往不易辨出, 有的图上有几样景物, 应以哪种为主写, 有的图上有很多人物是以谁为主写, 有的图上既有景, 又有人, 究竟是以人为主, 还是以景为主, 这就要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 深入细致的观察图画, 例如:我们学校在东河湾举行运动会, 会上有师生二千多人, 到底谁是主要人物呢?大家肯定会准确地说:“运动员”于是让学生把运动员作为重点来观察, 确定了写文章的中心, 叙述时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述说。

二、合理想象

(一) 为了让学生引导画面的主题上来

必须把画面的各部分紧密地联系起来, 抓住画面中心连贯的想象, 在体育课时, 我让学生观察同学们“打泡泡”、“爬竿”、“拔河”三项比赛中各有什么特点, 又有什么共同点, 想象出他的各自想法及观众的议论。

(二) 紧扣主题, 引导联想

根据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联想, 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观潮》这一课, 潮来之时, 作者是怎样联想的, 如潮来之时声音的语句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即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的颤动起来。从而使学生体会潮还在远处, 人们虽然看不见它, 可是江潮的隆隆响声已经传来, 这说明潮声大, 声势越来越大、越猛, 并启发学生回忆电影或电视有关镜头更进一步体会潮来之时的声势凶猛。接着让学生学习文中潮来的时候作者运用的打比方的句子, 想象潮来之时的壮美画面, 通过学习文中二三段 (自然段) 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 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并陶冶爱美的情趣。简单地说来要把握以下三点。首先, 要仔细观察图画, 弄清画面内容和主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内容, 联想和合理想象, 使画面里的景物和人物“动”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图画所展现的是静态的情景, 要写好看图作文, 还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从静态引出动态, 用联想和想象把固定的瞬间画面写出故事整个过程, 让画面动起来, 让画中的人活起来。看图作文, 要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是感受进行合理想象, 让图中的人物在小作者的笔下能说话, 有喜怒哀乐。总之, 要把静止的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让它活起来, 要把无声的画面让它有声有色。要注意的是想象不是漫无目的的, 要有目的, 绝不能脱离画面, 随便“联想和想象”。图画内容上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特别是多幅图的看图作文、所以写看图作文, 就是要抓住重点画面, 把重点画面写详细、写具体, 多幅图要围绕重点画面, 要有略写不是主要内容的画面, 可以起到绿叶扶持红花的作用。

三、看图说话,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低年级孩子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 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 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 跳跃性很强, 有时重复, 有时带有语病。课堂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 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 让学生先看明白, 在想象的基础上, 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 要求说得有头有尾, 要遵循一定顺序, 条理清楚, 表达完整, 声音响亮。

(二) 鼓励孩子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启发孩子大胆思维、合理想象。

(三) 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对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对那些口头表达较差的孩子, 教师循序渐进引导, 鼓励其发言并给予鼓励。

四、提供合适的词语

同学的语汇贫乏, 在口述图意时, 心里想说嘴里又表达不出来, 或者是表达的不够准确, 教师应提供合适的词语, 指导学生描绘画面是恰当的使用, 以便写好要写的文章来。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小学看图作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写作, 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就应该不断实践和总结作文教学经验。通过看图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词语运用能力等。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小学看图作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写作, 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就应该不断实践和总结作文教学经验。通过看图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词语运用能力等。

篇4:小学生作文泰山日出

暑假里,我和爸爸去泰山观日出。我们坐车在凤凰顶这一带停下,坐上索道,黎明时,我们登上了玉皇顶。放养望去,只见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层层叠叠的云彩上下起伏,翻滚着,狂躁不安地等待着太阳的升起。这时,我仿佛站在波澜壮阔的大海边,耳边,回想起巨浪澎湃的声音。渐渐的,鱼肚白底部泛起淡红色,转眼又呈金黄色,如同一层金沙铺满了半边天,不知什么时候,那金沙衣摇身一变,成了红筹帷幕,耀的整个云海盖满了红色的鳞片,简直成了红色的大海。

忽然,不知是谁把那帷幕一拉,天边露出了一个弧形的弯钩儿,像柳眉,有似镰刀,接着便是一只倒悬着的金船。真好玩!这金船越变越大。又过了一会,太阳露出了半个脑袋。没过多久,又变成了被人咬过的红苹果,真诱人啊!它好像要故意捉弄我们似的,半天才跳出来。瞧,它多像一位害羞的小女孩忽然发现有那么多人再看她,称赞她,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匆忙扯过身边的一朵云,躲在后面,偷偷地望着我们。一阵风吹走了面纱,太阳没有了先前的羞涩,大大方方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爽朗的`笑了。

篇5:黄山看日出小学作文

吃完早饭,我就和豆豆一起奔向黄山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光明顶。当我们赶到时,那儿早已人山人海。

过了一会儿,天边出现了一缕金光,顿时人声鼎沸,太阳开始“高升”啦!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豆豆告诉我:“你的头发像被染过似的,变成金色了。”“你的手也变成了红的.”我笑着说。

太阳渐渐升高,逐渐露出了半个脸。

太阳发出的光颜色极多,有红色的,橙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紫色的……这些颜色,红色比火还要红,蓝色比天还要蓝。

正当大家希望能看到太阳升得更高时,忽然来了一片很大的云朵把太阳遮住了,还久久不肯散去,直到有一股风把它吹走。太阳好像在等我们,一直没有变化。

篇6:泰山日出的作文

今天这一大早,我们4:30就起床了,随着观日出的人群,来到了观日出的最佳位置——日观峰。抬头一看,这看见星星和月亮在夜幕中闪闪烁烁。过了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条朝霞。哦!在夜幕中那团黑色的“雾”,原来是云海。我们在海拔1454米的泰山顶峰,云还在我们的下方。

突然,听见有人喊道:“出来了,出来了。”我定睛向东方一看,那不是真正的日出,而是太阳出来请在云层处形成的倒影。

大约在5点左右,真正的太阳出来了,天空中的红色朝霞变成了粉色,还有蓝色,偶尔号有一点点紫色。太阳也露出了半边笑脸,那气势是雄伟而壮观。

头顶上的云是蔚蓝蔚蓝色的,脚下还是灰蒙蒙的云海,我们站在云海之上,真有种神仙的感觉。再看看我们的周围,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渐渐地,东方的太阳已升起了好高,顿时光芒万丈,好一幅美丽的图画。

篇7:浅谈小学看图作文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的灵感

情感是我们每个人深入生活的核心所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的创设达到渲染气氛, 进而开阔学生的思路。

首先, 是图画的展示。教师可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把一些连贯的图画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将图片赋予动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事物, 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感同身受进而萌发表达激情。

其次, 教师可以组织图画内容的表演。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看图作文的内容, 安排好各种角色。课堂上,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图画, 在指导学生看图以后, 让学生当堂表演图画剧本。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图画的内容是静止不动的, 跳跃性很大, 人物的动作也是不连贯的, 每一幅图画的内容之间没有动态的连接, 学生看不到图画背后的内容。而通过学生来表演图画剧本, 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鲜明更加连贯的形象, 从而有助于理解图画的内容, 表达的难度就小多了。

再次,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可根据图画内容, 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对图画内容不熟悉而又有可能去实践的情况下采用的, 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 写起作文来内容就充实了, 就不会有没有东西可写的感觉, 表达的情感也就真切了。

最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在图画中的某些内容与日常生活接近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 并写好观察片段。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观察片段, 把他们先前写好的观察片段加以适当修改和补充完善成为看图作文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图画观察与生活观察相结合, 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用丰富的富有感情的眼光去看待图画, 为自己的作文写作增添光彩。

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

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开启了看图的第一步, 但是, 教师还要进行精心的帮助与点拨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 看图作文要注意思维的正确性。人的思维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中词语的概念如果能与鲜明生动的画面内容或周围的事物、现象结合起来, 就能成为点燃思维的“火花”。看图作文为学生展示了生动鲜明的形象, 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来进行思维。

其次, 看图作文要注意思维的条理性。教学中, 指导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看图是理清思路的前提。只有观察有次序, 表达起来才不至于混乱。教师要认真研究图画素材, 按照图画的内容, 确定好观察的次序, 引导学生看图, 进而说话。为了让学生在一个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观察一个目标, 教师可以采用分解图画的方法, 依次出示图中的事物, 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观察、说话。这种方法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比较有效地完成局部画面的看图说话任务, 进而理清了学生的思路, 训练了思维的条理性。

再次, 看图作文要注意思维的深刻性。事物的本质属性总是通过事物的外部运动形式表露出来。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探讨。要寻求表现本质的一切外部特征, 全面地去揭示本质内容, 人物的精神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人物的行为、外表、语言、心理来揭示的,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动作、神态, 合理地想象人物的语言。要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这个过程就是就是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 也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学生依据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事物的外部状态, 人物就立体化了, 形象也就饱满了, 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展现出来了。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积累

深入细致的观察是写好看图作文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句子的润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润色文章需要学生有词语的储备, 这不能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要让学生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课本上学习过的好词好句。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很多, 可以让学生平时多注意读一些同步作文和一些课外读物, 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将遇到的好词、好句抄录下来。

另外课堂发言尽量用上好词好句。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先导, 口头语言有了良好的发展, 书面语言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口语训练的基础, 书面语言也不可能发挥出来。

篇8:泰山日出的作文

第二天凌晨三点,我就起来了。走出宾馆,呵,看日出的人可真多啊!只见人们像云海样浩浩荡荡地向东涌去,于是,我们也跟着队伍起去找个好地方看日出。

到了观日峰,只见这里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东边的天空苍茫茫的看不清楚。这时,我听见人群有些乱,便抬起头来看,那被浓浓的大雾包裹着的天边有丝光芒,就知道太要升起来了。

转眼,在浓浓的大雾后面,个血红色的`小球球蹦跳地出现了,当跳到云层的正中间时,它又停顿了几分钟,然后这个小小的血红色球球发出万丈光芒,夺目耀眼、金光闪闪……那情景真是太美了!美得无法形容,好像泰山上所有的东西都镀上了层金色……

在光的照耀下,浓浓的大雾渐渐散去,露出金光闪闪的太。那强烈的光线照着我不敢睁开眼睛,不过我能想象它的样子。太是个调皮的孩子,它会儿在云里躲着;会儿在外面嬉戏;会儿和云朵玩耍;会儿又把温暖的光撒向大地……

篇9:看日出小学生作文

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日出。早晨,我正在梦中吃着巧克力,突然,静雯,起床了!我一惊,从床上坐了起来,只见爸爸、妈妈已经穿好了衣服。妈妈走到行李箱前,拿来了几件衣服,要我穿上。穿好了衣服,我一看时间,才四点四十五,我就说:这么早,我再睡一会。就要躺下时,妈妈说:可是如果你睡了,那就看不了日出了。我才一下子坐了起来,用每秒零点五米的速度冲向大门。

在大门前,我把大门推开后,一阵冷风正好吹了过来,我一下子感到冷嗖嗖的。终于,我被妈妈叫出去了。外面静悄悄的、冷冷的、黑乎乎的`,我打着手电筒开始向着莲花峰出发了。

我们走到一半,看见了几个人,就和他们一起去莲花峰了。

在一个地方我狗爬式上去的,因为那太险了,路又黑,只好慢慢地挪动脚步,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我走着走着,突然想到山里可能有狼,吓得我都小心行事了。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莲花峰山腰的平台上,便坐下来吃妈妈准备的巧克力,等待着太阳升起来。

等了一会儿,只见东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烧云,天边早晨的百叶窗慢慢拉开了。太阳渐渐地爬上了山顶,露出一个小小的半圆点,它射出一道道光把我的脸都照成金黄色了。我看着太阳从山里一寸一寸地爬上来,它射出的金光多么耀眼,把我的眼睛都照亮了。太阳用最快的速度飞到了天空,只过了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天上,慢慢地减速了下来。天亮了。

篇10: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

1.能自主地学习不认识的字,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汇。

2.学习写游记,通过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绘景物,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 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感受日出前后天气的变化。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听写练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

2、多媒体出示多幅美丽壮观的泰山风景图 泰山巍峨雄伟,峻拔壮观,历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它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成千古绝唱。而泰山日出这一美丽壮观的奇景,又为它添上了绚丽的一笔,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为之前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去那儿走一走,看一看。

3、出示课题:17 登泰山观日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填空: 第___到___节写了“我”沿______、______、_______向上攀登,最后到达 ______的过程和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重点写了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 第___到___节写了____________,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

2、讨论交流。

三、研读课文

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

1、请学生读课文1—6小节,思考:默读课文1—6节,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登山过程的? (出示表格) 时间 地点 景物 / / /

2、同桌讨论并填空。 时间 地点 景物 凌晨2时半 山脚下 整个泰山 4点半 中天门 / 天已微明 对松亭 山势、云海 / 南天门 石阶 7点10分 日观峰 日出

3、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 作者在登山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他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板书:找一找)

4、(板书:品一品)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并体会“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5、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

(1)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高”: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板书:雄伟 担心 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美”

A山势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 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a.指名读。理解:“依稀可辨”。想像一下“马鞍俯卧”、“驼峰耸立”。

b. 比较句子:(要求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相同点:都是写山的;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不同点:第一句作者把泰山比喻成高大的顶天而立的墙,而第二句是把泰山山势比作马鞍俯卧和驼峰耸立”)

c. 同样是描写山的,为什么作者能把泰山做不同的比喻呢?(因为作者看山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仰视,后者是俯视。) B云雾美: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a.正音:涨(zhǎnɡ)

b.比较句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 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描写山的句子采用了静态描写,而云雾则是动态描写。

引读:“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变幻莫测”(板书)让人产生“迫不及待”(板书)的感受。指导朗读。

c.小结:作者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高低起伏、形态各异;又采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云雾升腾、扩展幻化的美景,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d.读写结合,拓展积累。 出示几副比较有特点的泰山云雾风景图,问学生变幻莫测的泰山云雾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 黄山的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_______________,有的如_______________。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注意写出山的静态美和云的动态美,注意排比句式。)

(3)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险”: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板书:险峻 齐读:再次体会比喻的生动、贴切。

5.师:雄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不仅是年轻人,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被吸引来了。他们登山的快乐让疲累的我——备受鼓舞。(板书)

6.过渡:登泰山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那壮丽的景象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现在让我们先领略一下日出时的美景。(观看泰山日出影像)

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日出的壮丽。

1、默读描写泰山日出的句子,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逐渐变化的词语。

2、交流、板书 观日出 过了七八分钟 出现鱼肚白 不断扩大 一会儿 淡红色加深了 一刹那 出现一道弧边 半圆 挣脱地面

3、指导朗读:作者笔下的日出是美丽的,是壮观的。我们怎样才能把如此美丽 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四人小组练习朗读,交流。

4、在音乐中师生合作读有关的句子,体会日出的壮丽。

四、小结

篇11: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

看图写话练习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基础课程,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使刚刚入学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能实现培养。在低年级学生中,虽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写字量积累,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薄弱,对于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也就导致了其对于图画的理解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孩子缺乏系统的语言训练,也就相应会使得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言语的表述不清,语句的流畅性也不足。在本文中,结合其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经验分析来对低年级应当如何开展看图写话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二、自由表达,培养写话的兴趣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应当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观点,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获得一定的识字量后, 将会受其天性影响,产生自然而然的阅读与写话意愿,就写话而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鼓励,进而使得其表达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能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对于其字数也不要设定要求,让学生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蓝天白云,在进行表达对其的喜爱过程中,可能会说到其颜色、形态、变化这些真实存在的感受,但也有可能会写到它味道、触觉等抽象的虚幻想象,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孩子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与明确认识,对于这样事物的表达, 是学生心灵的真实体现,是学生对自由、快乐的切实感受,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学生进行写话活动中的真情流露,这样的语言表达当得到老师认可的时候将会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得到学习的乐趣[1]。

三、改变评价方式,感受写话的快乐

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在花费了较大精力进行作文批改之后,学生对于其评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发下作文本之后,学生对于其评语不屑一顾,只是单纯地看下自己得到了多少分,使得语文老师在进行了作文批改之后难以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语文老师的评语的内容往往是关于学生的写作是否生动具体,语言运用是否优美顺畅进而忘记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关注,教师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语气使得学生难以对其写作积极性进行提高,自然而然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难以实现根本提高。在进行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批改方式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转变,就其中对于学生作文的评语来看,从以往单纯地通过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写作内容选择等方面的说教,向着通过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模式来实现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实现对作文内容的交流与分享。具体来看,对学生所讲述记录的故事所形成的作文,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去对其内容进行感受与理解,进而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发自内心的对其表示认可与喜爱,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和老师分享他们的故事,进而推动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文提出相对而言较为贴切真实的评语也会使得学生的作文故事能够更加的真实自然,进而帮助其实现对于故事选择与记录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写作给其带来的乐趣。

四、在“流动写话本”和“接力日记”中,体验写话的乐趣

为了实现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进行写作练习这一目标,借助不断地练习进而得到老师与同学对其写作能力的认可,所以,在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设立两本“流动写话本”,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写的好的美文、字句誊抄在上面,使其形成班级读物,进而能够让所有同学都能读到这上面的文章与字句,这样的笔记形成,一方面能够激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来实现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对于优秀文章进行鼓励,进而促使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使得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发展。同时,在采用这样的记录方式之后,与之相对应的,还应当设立相关的笔记记录时间以及同学阅读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早读期间,专门设立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些文章,并且,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优点,同时, 也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明确,进而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 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互相指导,进而实现进一步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记录进而拥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借助这样的平台建立与完善,能够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能够实现其可持续性与有效性的提高[2]。

五、在“发现”中感受生活的多彩,感受写话的乐趣

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小学生往往会对其写作对象与内容的选择不知所措,这样的现象产生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同时,在进行了长期的写作训练之后, 对于写作内容与对象的选择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不知所措,缺乏写作素材,使得写作活动难以有效开展。针对这样的现象产生,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之中的小事进行感受,对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明确,同时, 在有机会的前提下,带领小学生参与到对大自然的感受之中去,进而在这样的观察基础上,来实现对其写作素材的丰富,使得小学生写作内容既能是天真自然的,也能是真实而丰富的。通过这样的过程,将会使得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与大自然,进而实现对其观察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美好,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成长乐趣,最终,使得整个写作的过程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对其综合素质以及个性的发展,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同时,也能使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拥有更为坚实的素材基础,即为其写作技巧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3]。

六、总结

篇12:观看泰山日出作文300字

泰山,是五岳之首。它不但历史悠久、风景优雅、碑刻众多而引人入胜,同时还因它日出的景色奇、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而闻名于世。

泰山日出,是泰山的四大奇观之--,国内外游客,为了观赏泰山日出,常常不惜长途跋涉,千里迢迢、万里迢迢地慕名而来。

在晴朗的早晨,你若站在泰山之巅举目远眺,你会看到:东方的天空,随着繁星渐没,天空的颜色先是灰蒙蒙的,继而由灰变黄、变红、变紫,渐渐地在地平线附近裂开一条缝隙,一会儿,缝隙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亮,几道霞光射向天空,忽然一弯金黄色的圆弧,冲破晨曦,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开始的时候像一轮金黄色的弦月,镶嵌在地平线上,然后慢慢变成扁圆形。宛如一盏巨大的宫灯,悬挂在东方的天边。此时,如果配以一望无垠的云海,其景象就更为壮观:天上霞光万道,红云朵朵,下边连绵云海,万顷碧波。初升的太阳,随着饱览这一瑰丽景色的旅游者的呼唤声,若隐若现,若明若暗,翩翩起舞。看到如此奇异的日出,足以使您流连忘返。

篇13:看日出的小学三年级作文

我们昂首东望,只见东方的天空首先出现了鱼肚白,突然一丝闪亮的光线从东边闪了一下,“日出开始啦!”我叫道。我们凝神屏息,聚精会神[注: 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地盯着看东方,不一会儿,一个红通通的大火球冉冉升起,慢慢地出现在东边的地平线上,红得是那样的鲜嫩可爱,犹如一个大大的红富士苹果。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可周围依然是十分的暗淡,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当太阳完全跳出地平线时,天空总算起了点变化,“变成红色了!”我兴奋地对哥哥说。

朝霞出现了,只见天空出现了一只羊,它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看着看着,不一会就不知哪儿去了。

这时,一只凶猛的老虎冲了出来,前面有一只兔子在拼命的逃跑,我看着入了迷以为自己也在这个画面中,想伸手拦住老虎,可老虎不见了,兔子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渐渐地,一轮红日终于升上了天空,树木似乎有了新的生命,小鸟们展开双翅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无数道金光洒向大地,远处农家的屋顶也出现了缕缕炊烟,空气是那样的甜润清新。因为有了阳光,这时大地上的,天空里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勃勃生机。

这时从里屋传来舅妈叫我们吃饭的声音,我怀着不舍的心情走进屋里。

篇14:山上看日出小学生作文

去年我和家人一起到山上看日出,为了让我们不错过看日出的时间,于是爸爸选择在半夜12点出发,一路上山路蜿蜒,害得我差点吐了出来。

过了几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山上,爸爸停车后带我们走上阶梯,往高台走去,原以为这么早应该很少人,但是到达高台后却人声鼎沸,挤满了看日出的 人潮,旁边还有一摊摊卖吃的小摊位,每一样食物都让我垂涎三尺,真想全部都吃一口,爸爸怕我们肚子饿,于是买了一些食物让我们充饥,大家边吃边聊天等待奇景出现,好不快乐。

随着日出的时间接近,人潮越来越多,“哇!出来了!”有人大叫着,而我赶紧朝着天边望去,突然一片安静,大家似乎都屏气凝神的等待这一刻来临,我看见了灰色的云层突然闪出一道金光,再来是紫云变成了红色,红云变成金色,太阳也在大家的.赞叹声中慢慢露脸,美丽极了,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美好的一天就此展开。

篇15:看泰山日出小学作文

1. 合理有序地观察, 了解画面内容。

写作文以前, 我们先要对图画的全貌进行观察。一般说, 图画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图的中心部分显示的, 只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 就能知道画面上有哪些人, 这些人在干什么, 从而初步了解画面的内容, 为整个图画的深入了解作好铺垫。

2. 要看清画面中人或物后面的背景。

看背景是指看清全图上的景、物, 弄清时、地、人、物及人物活动的环境。看人物的身份、衣着、年龄、动作行为、神态等。要看懂人与人 (物与物) 之间的关系, 分辨出图中主要讲的是谁, 弄清图中事情发生的原因、发展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在看清图上背景和人物的同时, 还应注意分析其与画面上的人物及活动情况的关系。

3. 善于观察画面上的细节。

一般来说学生拿到一幅图画观察时, 往往特别注意居图中心部位的内容, 而常常忽视绘画者巧妙设置、精心点缀的细小部分, 如画面中的日历、挂钟、电灯、月亮、乃至一些陈设及景物中的小小点缀。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 实际上有些特定的画面对反映整个图意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看图指导上, 必须引导学生注意“细节”, 认真地思索作者在图上点缀这个细节的目的, 领悟出其中的奥秘。

4. 抓住图的重点和事物特点, 领会图画的中心思想。

这是看图作文的关键。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我们要抓住主要画面, 对画中反映的事件、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和环境等方面, 应认真细心地分析思索,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说明什么?颂扬什么?告诉什么?

二、想——合理想象, 拓展内涵

看图作文的最大优势是通过看图激发人的形象思维,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看图作文中的图一般描绘的是生活中的“瞬间”情景, 它只是静态的生活画面。想象是架设在图画与思维之间的桥梁, 是把静态的呆板的平面画变成动态的生活立体画的催化剂。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写不成看图作文。如画中人的行为、对话、心理活动以及画面上无法出现的环境气氛等, 都要靠合理的想象才能得到补充。所谓“合理”有两层意思。一是符合画意要求。作者的想象不能离开画意, 更不能与画意相抵触, 否则就像命题作文写得走题了。二是符合生活实际。作者的想象只能使画意更充实、更丰富、更真实、更生动, 它不仅要有色, 而且要有声;不仅要有事物的静态, 而且要有事物的动态;不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态, 而且要有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说——言之有序, 循路识真

1. 介绍主要的图意。

小学看图写话, 以事、活动为主。因此, 我首先要学生将清楚把握这几个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有哪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让学生学生根据问题, 用几句话把图意表达出来。

2. 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让学生说清事情的主要过程。

这时候, 老师不要求学生说得很细, 只要能联系画面, 或凭着想象, 把大概的内容讲下来, 就可以了。

3. 指导学生按观察顺序, 抓住主要人物, 试说人物的言行和其他细节内容, 要求意思清楚、连贯。

《游泳》一图, 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近处谁和谁在干什么?老师是怎样教同学游泳的, 同学们是怎样学的?从他们的表情、动作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远处还有些什么人在做什么?这一引导, 一些学生基本上能说出 (近处老师双手托着一个女同学浮在水面, 一边指导她练浮身, 一边对大家说:“同学们, 你们大胆些学, 就一定能学会的。”老师耐心的讲解, 同学们听着, 看着, 模仿着。有一个男同学最先练会了, 远处的大同学自由自在地游着, 有的游累了就扶着梯上岸, 还有两个女同学在游泳池边休息。) 图意。

四、写——感同身受, 布局谋篇

写话是在观察和说话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观察和说话两个环节指导有方, 抓得扎实, 写话这个环节自然会顺利通过的, 但这并不表示可以马虎应付。我的做法是侧重点的转移——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转为提出明确的写话要求。有了要求, 学生就会按要求认真考虑怎样写才好。对于学生我一般规定:1.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 或者其他的观察顺序, 做到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2.抓住重点, 展开想象, 把主要部分写详细;3.要抓住重点, 突出中心;注意人物的言行;4.在语言表达上, 既要有连贯的叙述, 又要有形象的描写, 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画面的内容。依据上面要求写出来的话就会比较有条理, 有中心, 重点也比较突出。这比随随便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好得多。

篇16:看日出小学生作文400字

这次,我和姐姐去舟山旅行,在途中我看到了第一次日出。 我们四点半出发。大约过了七八分钟,我们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天空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东方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染红来了白云,染红了大海,染红了我们的小脸。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红,就在这一刹那间,天水之间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啊!太阳出来喽!太阳出来喽!”我说。它努力地冉冉升起,变成了一个半圆形。终于露出了涨得通红的脸霞,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刹那间,它猛地一跳,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露出了它的脸,挂在湛蓝的天空中,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啊!慢慢地,它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躲进了云层中。一会儿,他冲出云层,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照亮了大地。这景色感染了我,让我陶醉在其中。

上一篇:休年假通知下一篇:七一演讲稿 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