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2024-04-09

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精选10篇)

篇1: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怎么样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童年旅行留下些“意义”呢?其实旅行日记不一定要写成作文,也可以拍照或者以视频、录音等形式录下来。在这个感受和经历的过程,可以由父母引导孩子思考和感受,最后留下具体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旅行的意义”。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概括印象2.展开描绘3.及时记录

概括印象就是提取旅行作文的中心思想。让孩子口头说一说今天旅行最喜欢什么景点?或者什么小吃?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对它的感受、印象。旅行过程中发生的事,回去后最想和小伙伴分享的是什么,为什么?旅行过程中有没有疑问,找到答案了吗?今天导游说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父母引导孩子体会旅行过程中的感受,回忆印象深刻的情境,思考旅行中的见闻,这些问答都会让孩子重新获取“旅行的意义”。有意义可言,作文也就有话可说。

展开描绘就是在概括完印象后,对印象深刻的景色、情感、事件进行具体的细节的描写。可以借助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把画面写得如临其境~

及时记录,如果是在旅行途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拿相机拍下他眼中的世界。或者孩子边说边给他录音,然后回去可以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录音法很好用,因为孩子说话时脑袋转的节奏比书写时的快,所以很多孩子会说不会写,就因为写的思绪跟不上想的,所以写不出。录音法就能让孩子快速思考言说的同时后期又可以笔录。就算不写下来,听听那时说话和周遭的声音也能很好地唤起孩子对当时当下的记忆,感触油然而生。

父母在引导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引导要随性自然,不能强行逼迫。更不能因为急功近利,就冒进地说:“今天不能白玩,来,写一篇作文!”“来,给老子描写一下这么美的景!”写作文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在旅行中真切地感受和思考。作文只是记录的一种形式。

第二,在分享中引导。如果孩子一时无话可说,家长不妨身先士卒,自己先说说感受和思考,以分享的姿态开启孩子的画匣,等到孩子说开来,说得天马行空,家长可以对其进行适时地提点和适当地补充。这样,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创作的一篇游记了,不仅作文内容优秀,而且充满爱意。

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度过美好的旅行时光的同时,更要成为孩子们精神上的导游,引导孩子留下美好的旅行“意义”。

篇2: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语文卷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一、原题再现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节期间,几个回到乡村的青年在闲聊。这些话语引人关注:

①我喜欢上海,它有大都市气息。

②我想把一家人接到城里生活,可老人家不愿意离开老家。

③老家很漂亮,我想回来创业,还能陪家人。

④大城市压力大,节奏快,我不想去。

⑤哥哥在国外,过年都没回来,父母一直念叨。

新时代发展快,作为“00后”,听到这些话材料,有什么感触?请根据其中两三条话,写一篇文章,表达人生愿景。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审题参考】

题意分析:

文题在“情境区域”设置可供考生自由组合的五个要素,在“任务区域”设置“身处大发展的时代”“作为‘00后的你’”“基于材料引发感触和思考”“以其中的两三条话语为基础”“表达你的人生愿景”五大任务。考生在审题时需对“回村青年的闲聊”内容选取“两三条话语”,依照一定的逻辑关联重新组合形成“新情境”并与五大任务综合考虑拟定作文立意。重心在于行文围绕“作为00后的你”,展现“你的人生愿景”的“感触和思考”。

材料信息概括、切分与组合。情境要素1包含信息有“北上广大都市具备得天独厚优势,青年憧憬、欣羡、向往”;情境要素2包含信息有“国家城镇化建设推进,青年回家可创业亦可守亲”;情境要素3包含信息有“出国在外与孝道守亲的矛盾显现”;情境要素4包含信息有“大都市的困扰或弊端”;情境要素5包含信息有“进城与守土冲突显现”。

两三个情境要素的重新组合关联,如“进”有关的利弊要素有1、3、4、5;“守”有关的利弊要素有2、3、5;“进”与“守”矛盾或冲突明显有关的有3、5,暗含有关的有1、2、4。

回村青年闲聊的话题即文题情境设置的主题探讨主要焦点围绕出国或进城的“进”与守家创业或守土尽孝的“守”在大发展时代显现矛盾或冲突。因此,我们在行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即将毕业出校的“00后”青年在即将面对或未来面对的“进”与“守”问题该如何有效布局好自己的人生愿景。考生可选择“进”或“守”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立意写作,也可以综合思辨立意。

三、例文展示及点评:

于繁华处诗意栖居

观京华烟云,赏开封古都,城市的繁华大气让人心生向往。泛舟秦淮,西子湖畔,平凡的烟火气却更贴近人心。以人为本养都市之气,让人文与发展齐飞,繁华共优雅一色。

大城市犹如时代明镜,既见证着个体的逐梦之旅,也折射着时代发展的弊病。城市,以国际视野包容人才,以规则秩序塑造格局,以都市气息点亮万千梦想。让个人价值与城市发展乘风前行。但,原子化的城市人际疏解了温情,空巢青年的孤独亦是时代痛点。快节奏与压力蚕食着个体的幸福感,繁华的幻景与生活困境如影随形,难道城市只是资本与建筑的集聚?

非也!城市的竞争高压与生活成本固然严峻,但以人为本的设计亦能让都市洋溢人文气息。纽约的中央公园以四时美景与都市同呼吸,市民于摩天大楼间也可采撷一份盎然绿意:翡冷翠的古建筑壁画保存至今,走进艺术殿堂便可一览灵心慧意;杭州西湖享誉千年,现代便捷的基础设施又可给予市民舒心之旅……时间沾染了人的呼吸便成了历史。建筑熏染了人间烟火便成了文明,当城市吸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繁重的压力也可得到释放,快节奏也挡不住诗意的绽放。

作为干禧之年出生的新一代,青年对城市的期盼、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已有新的理解。周国平笔下“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早茶品尝出原野的新绿”,王开岭笔下“蛙声消亡,荷塘寂寥”的古典之殇不是我们的愿景。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对人类需求的精准分级,青年人对城市空间的愿景也正转向升级——城市,要有快的便捷,也要有慢的优雅;既是奋斗拼搏的新起点,也是安身立命的港湾。大都市需要有人文关怀、精准管理呵护新一代的获得感。

城市以人为本的精准设计与管理固然成本高昂,但又何尝不会反作用于城市的深度发展呢?成都建立交通便捷、风景优美的云栖小镇,吸纳人才扬起西南创新潮流;北京工业旧址化身艺术工厂,减排除霾的同时亦捕捉到文化产业的生机。其实,城市与人并非简单的依附、容纳关系,二者实为共生共荣的一体。城市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一直与居民的幸福感并肩前行。新一代青年的胸怀与心态,始终与城市的人文气息密不可分。

生于千禧之年,乘发展之风,愿城市以宏大格局意识容细微之美,愿青年于繁华中诗意栖息。

篇3: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一、根据题目要求, 创设写作素材

一天, 我找到年青教师罗莲芝老师, 和她一起进一步讨论了学生为啥写不好作文?作文课究竟该怎么上的问题, 时逢下雨, 我们就共同商定了以《雨中的校园》为题, 写一篇作文。让她按商量的思路具体实施, 看能否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上课后, 作文题出了, 教师讲讲要求, 我陪罗老师把学生带到校园里, 让他们仔细观察雨中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操场、教楼等景物, 对比与晴天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先从整体观察整个校园的情景;接着看花草树木的变化;再观察下课后同学们在雨中的情景;最后让同学们都亲自到雨中淋一淋, 具体尝尝雨水落在脸上的滋味。老师指导学生看, 还不时地摸一摸、闻一闻, 听一听, 想一想, 边看边议, 同学们感到有材料可写高兴极了。

二、回忆所看的事物, 口述观察所得

看后回到教室, 我坐在后面继续听。罗老师说, 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看过的雨中的一些情景, 把你们看的、想的、感受到的, 同学们议论议论, 使你感受深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听。

老师的话音刚落, 几十双手刷刷地举起来, 争着发言。有的说:“我看校园更美了, 整个雨中的校园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有的说:“雨中的黄洋球更加翠绿, 花坛中的花草又长出了嫩芽, 我想花坛很快就要变成绿洲和花的海洋, 千头柏也露出了新枝, 更让我喜爱了。”有的说:“我感受最深的是同学们的动作, 许多同学在雨中尽情地玩耍, 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 同学们各式各样的花伞, 像似在雨中盛开的花朵, 五颜六色, 美丽极了。”有的说:“花伞像会走路的大蘑菇, 为我们学校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有一小个子男生说:“别人注意看, 我注意听, 听同学们议论到精彩处, 我就不时地瞅几眼, 我听那小雨沙沙地下, 雨水哗哗地流, 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的交响曲, 悦耳动听。”有的说:“小水珠落在我的头发上, 像是给我带上了无数颗细水的珍珠。”有的说:“凉凉爽爽的空气, 吸一吸更让人感到特别舒服。”经过一番表达, 老师又有意引导两个学生按不同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完整地进行叙述。然后老师对学生的叙述加以评说。这样《雨中的校园》一文框架有了。学生们自己再添些血, 添些肉, 一篇内容的充实的文章就出来了。

三、合理组织材料, 动笔写作文章

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 加之老师的评判, 雨中情、景、物都有了, 各自的不同心情, 不同感受也清楚了, 接着就是如何把材料组织好, 写出文章。

在材料组织上, 罗老师没作过多的要求, 他说:“我不具体要求你们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再写什么, 只想说。你们无论先写物, 还是先写人, 都要具体写出当时看到事物的真实情景, 感受深的广泛联想, 多写几句, 写出真情实感, 写的文章要使别人看了也能感悟到雨中的校园更加美丽。”全部指导完毕, 同学们开始了各自的作文。

一周之后, 我找罗老师了解《雨中的校园》一文的习作情况, 他说:“这次交的学生作文我很满意, 一是读了学生的作文, 感到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层次清楚得很, 语句也美多了;二是没有了胡编乱造的语句;三是文章的篇幅明显地增多了, 能明确地表达中心, 以后指导学生作文, 也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翻看几本学生作文, 也的确感到写得不错。

摘抄了学生的一篇《雨中的校园》的习作, 全文如下:

学校还是我们的学校, 校园还是原来的校园, 在雨水的洗刷后, 它更美更漂亮了, 我更加喜欢我们的学校。

你看“隆古乡中心小学”七个铜字横排在学校的大门上, 雨水冲洗后更加耀眼夺目。水泥路显得更宽、更平、更直了。路两旁的冬青站得整整齐齐, 一些枝叶在微风的吹拂下, 不时地点头。好像在说, 我们渴了, 今天喝足了水真痛快。两边的文化长廊、校风、校训等, 吸引着很多学生在观看。本来并不新的教学楼也新了。一楼到三楼, 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 一点灰尘也看不见, 门窗上、墙壁上, 既看不到纸贴, 也找不到一点乱写乱画的印迹。教室门上“请讲普通话”的标牌更引人注目, 在它的警示下, 这时我们全都是在用普通话交谈。教楼前面几个大花坛里, 月季花、大力花、海棠花等, 争相斗艳, 雨中的黄洋球更加翠绿, 花草又长出了嫩芽, 花坛很快就要变成绿洲了。操场四周的树像是又长高了, 也长胖了, 千头柏又露出了新枝, 更让人喜爱, 教学区和住宅区更是花香扑鼻。

对学校、对校园, 本来同学们没有不熟悉的地方。今天不知怎的, 好像都很陌生似的, 走到哪都舍不得迈大步, 还不时地停下来仔细看看, 怕是错过的机会不会再有一样。同学边走边议, 平时不留心, 感觉什么都无所谓, 若仔细观察, 给的印象就是不一样。观看得高兴了, 还在雨中尽情玩耍, 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各式各样的花伞, 像似在雨中盛开的花朵, 五颜六色, 美丽极了。这些花伞慢慢地走, 细雨沙沙地下, 雨水哗哗地流, 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的交响曲, 悦耳动听。我有时还收住伞, 尝尝淋雨的滋味。小水珠落在头发上, 像是带上了无数颗细小的珍珠。有时吸几口凉凉爽爽的空气, 真痛快。这时候, 我感觉雨中的校园美, 我自己也美多了。

篇4:命题作文“历练”写作指导及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块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几下子便把你劈得方方正正,然后简单包装就送出山去。而在你走后的三年中,师傅却精雕细琢,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请以“历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历练”有两个义项:经历世事;锻炼。(1)对第一个义项的解读。叔本华说:“要想让一个人变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不停地读书。”为此,古人十分强调,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而这“行万里路”正是“历练”,它可以验证、充实、丰富、实践“读万卷书”时的所感、所思、所悟。也只有经过“历练”,才能化愿景、激情、理论之“虚”为能力、本领、才干之“实”,从而真正实现人的价值。(2)对第二个义项的解读。“历练”要比一般意义上的“锻炼”具有更多的从“量”到“质”的内涵。孟子的那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实际上也是一种“历练”。《西游记》中的唐僧也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经,诚可谓“踏平坎坷成大道”。当今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想把“冷板凳”坐热的人越来越少,而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人越来越多,最好能搭上“官二代”、“富二代”的动车组直接驶上“星光大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练”正是疗救我们这个时代“浮躁症”的一剂良药。

【佳作示例】

历 练

姚昊辉

这位骑着骏马的将军叫朱可夫。三十年前,他骑马经过莫斯科时,也是这样意气风发,壮志凌云。三十年后,这位稍显臃肿的三军总司令骑马检阅苏联红军时,已少了几许轻狂,多了几许稳健。

朱可夫出生于苏联圣彼得堡附近的农村。和许多伟人一样,少年时,即使穷困潦倒到食不裹腹,他仍想方设法阅读了许多名著和传记。童年的时光是静谧而安闲的,没有战争,没有爱憎,有的只是满天的繁星和塘中的涟漪。

十九岁时,一战爆发。朱可夫应征入伍,酷爱骑马的他做了一名龙骑兵,但一战似乎还没有让他热身就很快落幕了。当时的他轻狂不羁,甚至放出了“战争结束得太快了,我还没有来得及施展身手呢”的狂言。年少的轻狂也为他日后的遭遇埋下了祸根。

当苏联人民还沉醉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美梦中时,德国人已用自己的铁蹄踏碎了整个西欧,并大举开进莫斯科。朱可夫此时只是一个师长,但骁勇的作战风格使整个苏军对他评价都很高,于是半年内,他由师长荣升至军长。

这一天,德军的一个通讯兵误入苏军战区。朱可夫骑马到达警卫身边时,才发现这个通讯兵没子弹了,他刚欲举枪射杀这个德兵,这个德兵竟举起了刀。朱可夫虽已40多岁了,却仍豪气冲天,他气冲冲地扔掉步枪,举起钢刀,御马上前,谁知刚一个回合,朱可夫就应声落马,幸亏警卫员来了一个扫射,不然,二战的结果可能就要改写。朱可夫从此开始变得稳重起来。

在莫斯科战场上,朱可夫包围了一个强劲对手——德军第三方面军总司令保卢斯,并生擒了他。在莫斯科巷战的最后时刻,朱可夫用不到三万人的兵力死守莫斯科,这让担任主帅的德军陆军总司令冯·曼施坦因做出了20世纪最愚蠢的决定——撤军,他在向希特勒的咨文中写道:“我们无法估计莫斯科废墟下有几十万俄军,故退兵。”这是用韧性取得的最后胜利。朱可夫战后坦言,要是回到二十年前,他一定会号令全军上刺刀冲锋,而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十年后,朱可夫满面春风地骑过红场,检阅三军,真正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点评]本文的功力体现在情节的突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朱可夫从一个血气方刚、傲视一切的莽撞小伙,华丽转身而为“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高级指挥官,反差如此之大,此谓“意料之外”。而促成朱可夫这一转变的,是一场与德军通讯兵的白刃单挑。此战虽有惊无险,但对朱可夫却影响深远。它让朱可夫懂得了“高看自己,低估对手,极易酿成惨剧;低估自己,高看对手,方能稳操胜券”的行军用兵之道,而这与《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正是经历了这一差点儿在阴沟里翻船的世事,朱可夫才会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以低调隐忍的韬略抵御住了德军的闪电战术,此谓“情理之中”。把“历练(经历世事)”的意旨放在情节发展的“拐点”上来昭示,诚可谓发力精准,主旨立现。

历 练

惠辞章

武当山,在中国的武术界是相当有名气的,武侠小说中的诸多大侠都是武当派的弟子。不仅如此,山上的那座金殿也蔚为壮观,引得芸芸众生前来游览观光,体验特殊的“历练”。

金殿的顶部由纯金打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耀眼炫目。但是,去观光的最佳时节并不是晴朗的日子,而是雷雨天气,因为你能因此而一睹难得一见的“雷火炼殿”奇观。

闪电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划破天空,宛如一条条舞动的银蛇,在天空中来回穿梭。忽然间,一道耀眼的闪电从空中划下,径直射向了金殿,金殿顶部顿时火花四溅,而且这些火花并非转瞬即逝,而是慢慢地、慢慢地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火球,火球在金顶上来回滚动。这景象只能远观,不可近赏,从远处看那火球,倒更像是一只从天而降的火红的怪兽,让人怵目惊心。

经过这番骇人的历练后,金殿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反而变得更加壮观,更加金光灿灿,如重新洗濯过一般,在山脚之下就能看到它发出的四射金光,仿佛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再将视线转向金殿周围的建筑,因为“雷火炼殿”的影响,它们也频频遭受雷击。可这些普通的建筑哪里经受得起此等历练,有的屋子被击出了一个大窟窿,有的屋子甚至被击得粉碎。

为了保护周围的建筑,也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人们给金殿安上了避雷装置,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雷火炼殿”的景象。日复一日,寒来暑往,人们发现,金殿渐渐失去了它夺目的光泽,变得黯然失色,为此,参观金殿的游客也变得越来越少。我们是不难想见个中原因的:没有了雷电的历练,金殿在空气中被慢慢地腐蚀了。

历练对于人生,又何尝不像雷电对这金殿一样重要。有的人的身心承受住了“凤凰涅槃”般的历练,他便走向了成功,就如雷电后的金殿;有的人无法承受,便败下阵来,就如金殿周围的建筑;而更多的人,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也获得了一点成功,但此后便躺到了舒服的安乐窝里一劳永逸,就此沉沦下去,一如后来安上了避雷装置的金殿。

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只有历练不止,我们生命的金殿才能永远金碧辉煌!

[点评]本文的亮点在于“鲜”、“活”。首先是选材之“鲜”。作者在选材上力避拾人牙慧,力求“言人之所未言”。的确,“雷电炼殿”一事,知之者甚少,言之者更少,绝对是一截无人嚼过的甘蔗。其次是组材之“活”。作者在组材上有鲜明的对比——金殿与周围建筑。前者承受住了历练,熠熠生辉;后者承受不住历练,千疮百孔。也有动态的发展——雷击电闪下的金殿与装上避雷装置的金殿。金殿受历练时,始终如新;无历练时,黯然失色。细品篇末的“点化”,你就会体味到作者的“醉翁之意”:灵活的组材,正是为了演绎人生“历练”的差异性和发展性。“鲜”,使人耳目一新;“活”,使人叹其机杼。

历 练

夏 蕾

司汤达说:“活过,爱过,写过。”而我要说:“哭过,笑过,历练过。”

一个人必须经过生活的磨练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韧品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大仲马笔下,爱德蒙唐泰斯经历了从一位年轻有为的水手沦为孤岛上的阶下囚、从一位即将与心爱的女友成婚的准新郎到被诬陷为杀人凶手的苦难。在荒岛上,在黑暗中,他孤独绝望。但他有顽强的意志,于是,他又活过来了,灿烂的阳光下,他蜕变为刚毅冷峻的基度山伯爵。他说:“我把这一切的黑暗、苦难当作我毕生的财富收藏。”我想,他的心中一定是感激这些历练的,因为正是它们使他成长,令他看清世间美丑善恶。

食指说:“我流浪儿般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然而他又说:“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曲曲弯弯的荒草野径。”因为“正是通过这条曲曲弯弯的荒草野径,才使我认识到人生的艰辛”,所以,他高声呐喊:“我要用痛苦来做砝码,用人生来做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是的,只有真正受过苦难,受过历练的人才有权“称出生命的价值”。

同样的,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也只有不断经历波折坎坷才能诞生共同的、伟大的目标,升华出坚定的、崇高的信仰。

安徒生在《光荣的荆棘路》里说道:“伟大的事业就是一条着火的荆棘路,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奋斗史便是最好的证明。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游船到红星闪烁的井冈山,再到黄土漫天的延安,最后到神圣庄严的天安门,坚定而勇敢的共产党人一代一代走在先辈用血肉铺成的大道上,却又时刻准备着流血牺牲。他们紧紧拉着同伴的手,因为他们明白:党需要团结!党需要历练!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即将到来的高考——它对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历练?

面对高考,我们大都怀着紧张恐惧的心态。但我们不妨换个心态,从更高层面来看它:高考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个关卡,它不是豺狼虎豹,不会吃人,相反,无论成败,它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历练。坊间有个段子说得好:“未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直面高考,努力使它成为我们青葱岁月里一段无悔的珍贵回忆。

历千难万苦,练坚强意志。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像维特根斯坦那样自豪地说:“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点评]本文的引用多达九处,但毫无掉书袋之感。因为它们在文中已不再是作为“理论论据”在使用,而是已化作作者自己的“论证语言”在使用,完全融入了作者的论证流程之中,因而显得凝练而又有力,透彻而又权威。能用作论据,仅为记忆力;能用于论证,方为逻辑力。孰高孰低,立判焉。

篇5: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写作技巧

观后感,即观看完电视、电影、视频、戏剧等文艺或文化作品之后的感想、感悟、启发、联想、决心……

观后感的写法其实非常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夹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但一般情况,离不开这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时间+事件+心情+核心感受

可简单记叙你在什么时间观看了什么节目,节目主题、形式是什么,你观看后心情如何,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一句话概况你的感受)。

如:今天,我看了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再一次感叹人类的创造能力。因为创造,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因为创造,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因为创造,我们才拥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部分:简要概括节目主要内容

简单叙述《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节目分为几个篇章,有哪些节目形式。(写1段话即可,简单叙述即可,切忌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

第三部分:选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描写和议论,注意结合自身实际

用相对比较浓重的笔墨叙述、描写的给你留下印明深刻的一两个情节,可以借助讲述人的语言进行具体的描写,还可以联系其他你在书中阅读到的类似的故事进行讲述和描写,注意写出你当时看到这些故事情节时的心情。紧接着,你要结合生活实际发表你的评价、感想。

观后感素材

探索科学的名言集锦

1、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6、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法国)

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13、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14、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15、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美国)

1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意大利)

17、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俄国)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英国)

19、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英国)

20、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21、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国)

有关梦想的名人名言

1、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孙正义

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3、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佚名

4、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5、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6、梦想,是来自宙斯的礼物。——荷马

7、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8、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

9、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1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1、梦境每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12、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李开复

13、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14、让青春反抗老朽,长发反抗秃头,热情反抗陈腐,未来反抗往昔,这是多么自然!——佚名

15、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像过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16、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17、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18、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19、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20、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2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佚名

22、你的生活深度取决于你对年幼者的呵护,对年长者的同情,对奋斗者的怜悯体恤,对弱者及强者的包容。因为生命中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中每一个角色你都扮演过。——乔治·华盛顿

23、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关于创造

1、创举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歌德

2、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彼得·杜拉克

3、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罗曼·罗兰

4、创造包括万物的萌芽,经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树木的开花结果。——莫泊桑

5、创造的神秘,有如夜间的黑暗,是伟大的。而知识的幻影,不过如晨间之物。——泰戈尔

6、创造难,模仿容易。——哥伦布

7、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富尔克

8、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爱德华·波诺

9、欢乐的名字是创造。——希 恩

10、旧事物只是表层的腐烂,它的根须在土内埋得很深,并且在不断地萌发着新芽。这些新芽只是在生活步伐迅速,生活矛盾冲突激化的地方才能枯萎。——高尔基

11、开始走第一步的人,也许他脚下穿的鞋子就是他最后穿的一双。——雨果

12、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

13、人材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箴 言

14、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关键不在岁数,而在于创造力的大小。——卢尔卡尔斯基

15、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泰戈尔

16、生活不是静止,而是同静止作斗争,是创作,是创造,是对“永恒旧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恒反抗。——《罗曼·罗兰传》

17、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米 尔

18、熟是经验,巧是创造。——徐特立

19、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普劳图斯

20、唯有创造才是快乐。只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罗曼罗兰

21、伟业是留给伟人创造的。——万提斯

22、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23、我们要获得现有的一切,而且要创造现在还没有的新事物!——高尔

24、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阿诺德

25、希望在烧毁“旧事物”的火焰顶上出现光辉灿烂的“新事物”。——泰戈尔

26、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雨果

关于未来

1、薛其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广大青少年,迎接未来要永不言弃。王源作为青年代表,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展望。他们以亲身经历鼓励青少年,只要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坚持奋斗,就能实现个人的目标和国家的进步。

2、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主动创造未来!

篇6: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要想写好中考作文,在我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点:

1.严谨的布局: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个好头,这篇作文就会很好写了。

凤头:是文章的首段,是阅卷老师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整篇文章的中心把握,要做到下文与首段上下连贯,紧密结合,要通过开头使下文有可写之处,开头要达到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而统领全文主旨。

猪肚:在一篇上好的文章中,分段都会恰到好处,而当文章中只有一大段或两三段时,这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出众,也不会有太高的分数,因为阅卷老师在中考判卷时,每三分钟就要判出一份作文,工作量相当大,如果不善于分段,阅卷老师可能失去耐心,从而看不完,就会草草的给出分数。所以,在我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分6-8个段,但不是一行或几行一段,而是要看起来像豆腐块,一块块整齐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紧中有松,松弛有度。要看上去整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

豹尾:在文章的最后处,应当让主题更突出鲜明,升华主题思想,使豹尾抽起来!或让人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更进一步的特殊效果。在文章末尾,应当再次点题,紧扣中心思想,让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继续延伸,引人深思。特别是要在结尾处,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递进等等,来引发阅读老师的共鸣!

2.细腻的文笔:不管是记叙,议论还是散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要用细腻的文笔呈现出来,使文章中点更突出,让阅卷老师在看试卷的过程中,有深思,放慢阅读速度和重复阅读的情况出现,让阅卷老师身临其境,从而使文章更具灵性。

3.贯穿始终的思想感情:在一篇布局格式上很得当,错落有致的文章上,还必须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条线就像鱼的脊椎一样重要,这条线一定要清晰,明确,千万不可含混不清。

把握好这几点,一篇好的中考作文已经大致成型,不过要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这仅仅是开始。

初中作文的谋篇布局

一篇初中的考场作文,大致包含几个步骤: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展现文采。其中“谋篇布局”这一步解决的就是如何安排内容和表现所选内容的问题。安排内容主要是为所选择的材料构思文章的大结构和大框架,而表现内容则主要是表现学生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及自我个性。我想,这是初中学生应首先明确的观念。

安排内容就是架设文章的大框架。就一篇考场作文而言,很悲催的,学生必须遵循所给方格一个字一个字往上写。也就是说,考场作文不允许考生真正淋漓尽致地发挥。考生的发挥必须在固定的模式之下,这些文字展现在方方正正的格子里才会显得赏心悦目。而这就需要谋篇布局的功夫。

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写提纲是最重要的一步。写提纲要注意两步内容:一是确定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二是给文章分层分段,同时确定每一段的大致内容与大概字数。这个提纲不管是真正写在纸上还是仅在心中打成腹稿,都必须保证能在提纲中有条不紊地放进想放的内容。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必须有一个大柜子,每个柜子里有不同的小格子。将每个小格填满内容后,必须检查一遍小格,将填得太满的地方再分成新的小格,将填不满的地方(也就是对文章展现来说表现力不强的地方)大笔一挥,立马砍掉。这是安排内容需做的事。

而所谓的表现内容,说白了,就是用表现手法让安排好的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其所写的很多内容,都是大部分人经历过的生活,平平淡淡写下来,其实新鲜感并不多(尤其是阅卷老师还看过那么多篇作文)。此时,就需在如何表现内容这步花点心思。因为,一篇文章的目的(尤其当这篇文章不是科技文时)主要在于表现自己对一些一成不变的事物的独特认识。这个认识一方面由独特的人生经验得到,一方面由不同的表现手法得到。我始终认为,所谓表现手法,实际上是一种看待事物或说看待生活的方式。你是这样来看待生活的,因此,你会这么来写。因为你本身比较富于戏剧性,所以比较喜欢设置悬念,采用倒叙手法;因为你本身情感较为敏感与丰富,所以你比较喜欢描述细节;因为你本身较为成熟,看问题较为深入,所以你喜欢批判式的语句。这些都是你的个性,即使在考场上,也不应被方格子湮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有意识地训练一到两种类似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欲扬先抑,镜头式展现等等。

用“扩句法”让作文更充实

初中学生的作文,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即不知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充实而具体,往往通篇是大白话式的句子。这样作文一方面显得非常干瘪,另一方面字数上也不够。为解决大家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介绍一种让作文变得更加充实的方法,即“扩句法”.同学们在平时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希望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将这种技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训练,这是进行文学写作训练的比较好的思维方式。即在写完一个句子的时候,可以问一问这个句子“怎么样”,比如你写了一个人,写“他很伤心”.此时就可以展开思考,他是如何伤心的,伤心到什么程度,伤心的时候做了什么……将这些东西一想,再次写出来的句子起码能够逃脱白开水式的文字,初步做到充实具体。在问过句子“怎么样”之后,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对句子进行扩充。

1.在词语前再加一个修饰词。(尤其动词及修饰词前)

在词语前(尤其是动词以及修饰词)再加上一个修饰词,句子整个会变得厚重,如果学生能够在添加修饰词的过程中注意修饰词的文采,那么整个句子就会具体而充满文采了。

比如要写一个句子“我努力学习”,很多同学会写成“我非常努力学习”.此时就可以问问这个“努力”到底是怎么努力的?“也即给努力添加一个修饰词。可从动作,心理等等方面添加,这样多想想之后,学生就可以写出诸如”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努力学习。“”我为了能让妈妈更加开心而更加努力学习了。“之类的比较具体的句子。

2.在某个句子后添加解释语

即在一句话说完之后,想一想,对于这句话,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这句话,这也是将句子写长,写生动的一个方法。

篇7:寒假作文及写作指导

俗话说:“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如何做到玩耍学习两不误呢?来看看我的学习计划吧!

其实我的寒假很简单。

第一个:走亲访友多交朋友。

寒假就是要搞好朋友关系,走亲访友时多多和年纪差不多的人交朋友,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不会的东西可以互相请教。不过交朋友也要交是君子的,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要交就交君子,小人交了跟没交没什么差,反而会学坏。

第二个:玩。

“玩”应是寒假的主要任务。紧紧张张地过了四个多月,接下来的二十多天就是尽情玩耍,体验开心,感受快乐!

第三个: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痛快玩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忘记复习。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复习,毕竟毕业班了,想要考个好中学就要付出努力。

第四个:学习。

最近都在学习日语,每天我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日语。当然学习日语不是我爸妈 逼我的,纯属我的爱好,他们都不知道我在学习日语呢!

第五个:练字。

篇8:中考作文命题方式及写作指导

关键词:中考作文,命题方式,写作指导

近年来, 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言积累与运用、语段阅读、作文这三个板块组成, 试题总分为120分, 其中写作一项就占50分, 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考语文能否取得好成绩, 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作文的优劣。那么, 怎样在考场中写出佳作呢?这就需要全面把握中考作文的常见命题方式及解题思路。

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作文题, 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类型, 下面针对这三种作文类型做一些具体分析指导。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方式, 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 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命题作文的题型有: (1) 直接式命题, 此类题目或直接点明叙说的人和事, 或提示议论的中心, 在审题、取材上一般不会产生什么困难, 如“我和班集体、我的课余生活、这件事教诲了我、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等。 (2) 委婉式命题, 此类文题具有寓意、比喻、类比的特点, 具有多角度遐想的特点。例如, 题目“母爱”, 这个题可以写真正的母爱, 也可以写母亲般的爱。如作文题“送他人一朵花”, 这里的“花”可以是自然界真实的花, 也可以是比喻意义上的花——“鼓励、安慰、微笑”等。

此外, 还有如情景式命题, 读写式命题等。写好命题作文需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命题作文的题目切不可改动。

命题作文的题目从形式上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直陈式, 一是材料引述式。第二种形式学生出错的最多, 把“为题”理解成了“为话题”。“为题”、“为话题”, 一字之差, 要求相去甚远:前者为题目固定, 不可更改!后者是一个范围, 题目需要另拟。如下面的例子:2009年2月, 曾在北京奥运会上创纪录地夺得8枚金牌的“天才金童”菲尔普斯, 被媒体曝光吸食大麻的照片, 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非常悔恨。身为偶像, 他令太多的人感到失望, 尤其是那些视他为楷模和英雄的成千上万名美国游泳协会的小会员。请以“我心中的偶像”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此例中, 完成作文必须以“我心中的偶像”为题目。

2.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1) 准确审题。

写作前必须“瞻前顾后”, 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 找准“题眼”。审题要注意以下内容:①抓住“题眼”确定中心。如:题目“校园新风”, 可写人写事, 地点要在校园内, 内容为好的现象, 宜与过去对比, 题眼在一个“新”字上。②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 理解题目中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题目, “一朵浪花”, 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情感, 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2) 确立自己擅长的文体。

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 必须按要求文体来写。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 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选择了记叙文, 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 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若选择议论文, 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3) 精心选材。

当题目是一个词时, 选材的范围很宽, 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 如“选择”, 可在前添加“我的”、“幸福的”、“明智的”等, 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不过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 千万不要换题目!选材平庸的作文难成好文章, 在选材中可以采用逆向选材法, 如“感谢”, 孩子感谢父母为常见, 父母感谢孩子就为奇为新。

二、半命题作文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 在于把握“一半命题”的权利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 写作时就会像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在此着重谈一下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思路。

第一, 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方式可以以小见大, 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______来了”, 我们可以填上“奥运”, 写出北京奥运背景下的新人新事。又如“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 可填上“那片绿叶”, 托物言志, 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 呼吁绿化荒山, 爱护家园, 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 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 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我读——”, 可以填上“虚荣”, 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

第三, 特定情境拟题法。

这种补题方式是指将一个特定的情景纳入题目中, 使题目新颖别致, 创设一种特定氛围, 给人一个让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如“——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可以拟为“第一次和父亲下馆子,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歌颂父子间的真爱。

第四, 特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或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如以“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为题, 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 抒写自己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如“——的滋味”, 可以拟为“+-×÷的滋味”, 形象生动, 令人耳目一新。拟题时忌雷同, 千人一面。

三、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 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话题”作文有两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第一种, 直接出示话题, 要求围绕此话题作文。如以“偶像”为话题,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二种, 设计一段提示性语言, 这一段话不是材料, 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之上。

第三种, 提供材料引出话题, 话题源于材料而又不拘泥于材料, 由材料引发而又可以不切入材料。这样的话题作文实质上是材料作文的一种。

写好话题作文,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立意出新。

话题作文为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 这就便于立意的出新, 出新就是要突破一般立意的平面, 进行多角度的立意, 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 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或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

2.确定文体。

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 但不等于不讲文体, 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确定写什么文体, 一定从自己的写作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完成作文。如以“家”为话题, 如果擅长写记叙文, 可以写成“我家的新鲜事”, 如擅长写议论文, 可以写成“家庭给我的启示”, 如果擅长写散文, 可以写成“家庭琐事”……总之, 写什么必须是什么, 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3.拟好题目。

拟文题一定要选好角度。角度大, 范围广, 在特定的考试时间里放得开却难以收拢, 难于写出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角度小, 能集中地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 方便迅速构思成文, 又不至于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篇9:“想象作文”写作指导及习作评点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己定,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互动空间】

子君:老师,我知道这次作文的要求了。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子君:习作要求里告诉我的。我准备写“未来的汽车”。

淑颖:我也想好了,我写“神奇的飞机”。

小晴:老师,我准备写参观科普展览后受到启发想到的,可以吗?

老师:可以的。题目要求说了“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

琪悅:我们最喜欢写想象作文了,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平时作文写不长,这次作文肯定可以编好长的。

瑛惠:琪悦,你这样说不完全对。想象作文是好写,但得有根有据地想象。比如这次的作文,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根据什么产生的奇思妙想,一定要言之有理才能让读者信服。

老师:瑛惠说得太好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

利鸿:要描写出想象事物的外形。

朱业:要将想象事物的功能写具体,也就是它的用途,我们怎么操作它,使它为我们人类做贡献。这也是习作的重点。

秋鸣:重点部分更要突出怎样“奇”“妙”。

老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看来平时的学习,大家都很认真。怎么样给习作取个题目呢?

淑颖:老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习作的眼睛,我们得好好给自己的习作开个“窗户”——拟个好题目。

歆以:题好一半文。我觉得题目也是要突出“奇”“妙”,让读者一看题目就眼前一亮,有一种想马上读下去的冲动。

福霖:老师,习作开头也很重要。我们可以运用外貌描写式、性格特征式、开门见山式、巧设问题式、巧用排比式……来写作文的开头。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我想提醒同学们一点:不管你写什么“奇思妙想”,都要表现科技发展带给人类越来越多的方便。可别忘记,写完以后,自己多读几遍,还要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们提出意见或建议,将文章修改得更加完美,最后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

篇10:第一次旅行作文及写作指导

【试题再现】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问。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沉思„„

【立意参考】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人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这则材料可以抓住老藤“扎根”行为,立意为:想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需要沉潜下去,在“钻、精、深”上下功夫;从新藤角度,可以抓住“修剪”一词,谈成长需要去除缺点;也可以抓住“放任它生长的怕”谈必要的约束对人成才的重要性;当然,也可以抓住“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来谈“戒除贪欲”的问题。如果从综合角度来看,既谈“基础”,也谈“约束”亦可。

本次考试,学生抓住“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来谈逆境挫折,抓住老藤的“根”,谈“扎根基层、扎根生活、扎根黄土地、扎根民族”;有的学生从“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谈藤蔓好高骛远、要适可而止;有的将老藤新藤两者对比,谈老藤有经验,新藤有梦想。

【温馨提示】

审题仍然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重中之重。如何审题?

一、整体把握:全局意识,避免断章取义。

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得出观点,不要仅限于局部或某个词句。

二、抓大放小:分清主次,不要求偏求怪。

新材料作文中常出现多个形象,或者多个观点,但要理清形象,分清主次,同时注意感情倾向。

三、适度迁移:跳出材料,但要适度适切。

新材料作文常常给出的是现象,一定要有由实到虚的过程,善于从个到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但不能漫无边际,随意联想。

四、读出限制:走进材料,一定读出限制

高考作文常常是带着镣铐跳舞,没有绝对的自由,核心概念的理解要放在特定背景之下。例如“规矩”和“规则”的区别。“规矩”指不成文的惯例、习惯、礼仪等,“规则”指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

【几点告诫】

高考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它有诸多要求限定,需要学生快速成文;高考作文评分依据为考纲,评价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高考作文评判时间短,常常几十秒就决定了你的分数;高考作文的读者为语文老师,他们有独特的审美取向。所以,应试作文要凸显几个意识:

一、读者意识:写作要有读者意识。特殊的阅卷场合和语文老师的文人气质就决定了他的喜好和对你作文的评判。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我们的作文。

1.亮明观点:考场中,阅卷老师的第一直觉是观点在哪里?观点是否符合题旨?因而,从题目、开头、结尾、段首、论述过程中,观点要旗帜鲜明的亮出,而且要反复强调。不要你含蓄,不要隐晦。

2.搭好架子:阅卷老师希望你的作文思路清晰,他不愿自己去拨云见日,去梳理你文章的结构,他希望一眼望去,就窥见了你文章的全貌。他不会去仔细推敲你的论据、语言表达的合理性,更在乎你结构的整饬性。高三一模考试的优秀作文无不给人以结构上的清新之感。无论是整篇文章,还是段落内部,都体现出强烈的“章法”意识。但整体上,仍做得不够。

3.写亮句子:从题目开始,就要写亮句子,因为他们是语文老师,他们喜欢文字在清新下的典雅,朴实下的生动。他们看到几句漂亮的句子,就提升了他对你的作文印象。

二、用足材料:材料作文命题中的原材料要在写作时一定要用,我们的观点是源于材料的,因而在开头化用材料,论述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材料,结尾时要再提材料。只有这样,作文才不会架空。

三、面向现实:作为当代高中生,理应直面人生和现实,而不能单拿几个古人说事,而应将选材的的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本次高三一模考试中一些学生的论据,讲到日本民族的规矩,讲到国人旅游时的自由,讲到马云,讲到NBA,讲到法制,讲到反腐。这是好的写作气象,因而,未来的日子,你需要盘点一下2014和2015两年的事件。透过这些小小的事件,去发现有关人世、人生的重大问题,你会发现,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范文引路】

1、积淀为锚节制为舵(太原考生)

葡萄园中的葡萄并不都能长成最好的葡萄。只顾拼命向多、向远的方向生长的新藤,会因为干渴而死。只有扎根深处、汲取水分的老藤和受到修剪的新藤,才会生长出最好的葡萄。老藤是因为有深处的积淀而新藤是因为受到合理的约束,二者才会得到最甜的果实。积淀为锚,使我们在航行中不易被卷入汹涌波涛之中,节制为舵,使我们在航行中不易迷失方向,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何为积淀?积淀便是日积月累之中吸取的精华,是大彻大悟后得到的充实,饱经风霜后获得的真谛。拥有积淀可以使人富有真正的底蕴,不浮华,不招摇,而成为撷取珍宝的厚实基础。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代虽各种样式文学兴起,然而古典文学仍占主要推崇地位的原因了。尽管网络文学炫目多姿,穿越,玄幻,修仙等等层出不穷,然而诸如此类的书籍正如一瓶饮料,只能带给人感官上的惬意。而古典文学,才如一品香茗,经得起真正推敲,引得起人们的沉思冥想,正因为他们是文学家们的呕心沥血的沉淀之作,才具有了人生的哲理,宇宙的奥秘与无尽的探索。

由此观之,要想不被轻易撼动,一定要有深厚的沉淀。然而,对于一些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在积淀的过程中,总免不了要多快好省,只看着目标,不注重实际,结果最后不但没有积淀下多少,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何谓节制?节制即合理的需求。节制是我们做出判断前对自己能力限度的洞悉,是我们索取时对自己的切实约束。拥有节制,可以让我们擦亮双眼,看到真正的需求所在,可以让我们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渔夫妻子的那则寓言,无限的贪念和不节制使她当上皇后还不满足,使得她最后仍旧回到了那所破旧的小木屋。与此相似的现代实例,便是自习总书记上台后便拉开的轰轰烈烈反腐运动的主角——各级贪官。正是对金钱、名利、欲望的无限渴望,抹杀了他们的节制,使他们在为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相比之下,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海瑞等清官却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赞扬。由此观之,节制不可谓不重要。

积淀为锚,节制为舵,让我们在黑暗里滚滚的激流中不易被吸进莫名的漩涡,不易被蒙蔽双眼迷失方向。

唯有好好利用沉淀,懂得节制,才能使我们结出葡萄园中最甜美的那颗果实。

2、专注所以专业(太原考生)

人做学问,广与专不可兼得。但凡有成就之人,必是在某一领域中潜心研究,最终成就大事。

为什么放任生长的葡萄藤怕干死呢?因为叶子太多,根攀的远,需要的水分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吗?广泛涉猎的人因为范围太广,所以需要更多的精力。一旦精力不足,所有的一切也就化为泡影了。

专注一个领域才会更加专业。吴清源,日本的百岁棋圣,他的一生,仿佛只是为了围棋。他四岁开始学棋,从小便展现出对围棋的热爱,直到百岁,他仍在学,但已经没有敌手了,日本许多围棋选手选择离开这一职业,他没有。他仿佛是一位守望者,静静地观看着日本棋坛的变化。他的一生只与围棋相伴,他成为了日本围棋的代名词。我想,这是一种在专注中沉淀下来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靠的是一朝一夕的努力,靠的是勇往直前的信念。

广度与深度,本就是像“鱼与熊掌”般不可兼得的事物。做到了广度,那么研究必定无法深入,只能流于表面;做到了深度,那么就只能一心向前,毫无退路。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精力,在精力的制约下,大多数人选择了深度发展,事实也证明,专心于某一领域的人更易获得成功。

人是如此,企业更是如此。英特尔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正是因为它的专注,造就了它的专业,造就了它的成功。英特尔几十年来专注于提高芯片制造的技术,它专注于计算机芯片市场,它不会随波逐流,这也使得它成为少数几个在金融风暴中毫发无损的科技公司。芯片的制造记录一遍遍被英特尔刷新,它已成为了毫无争议的老大。反观中国众多的互联网公司,无限制拓展自己的业务,在自己毫无优势的领域进行研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资金不足,走向灭亡。

“专注所以专业”,这甚至成为了许多公司的广告词,但想要做到专注谈何容易。专注意味着抛弃一切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即使它们是搞笑的、挣钱的,能让人休息的。专注靠的不是日进斗金,而是细水长流。

我们应该想葡萄的老藤一样,深深扎根于知识这片土壤上。根扎的越深,我们就能吸收到泥土深处的养分,这些养分才是我们成长的真正物质!

3、坚定道心,脚踏实地(太原考生)

毕淑敏曾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她还曾说:“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最最醇厚的葡萄美酒须由甜蜜沁人的葡萄来酿造。那样的葡萄势必经过最烈的阳光洗礼。阳光烘烤下留存的却不是新藤而是老藤,只因老藤扎根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物犹如此,人也只在道心坚定时脚踏实地方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坚定道心,初心不悔。在你身上是人民献予的最美的章。曾记否,那位守护开国将军梦想的女子——龚全珍。矢志不渝致敬人民,教育的点滴发展刻在你眉宇、亲在你心间。少年时寻到光;青年时奉献热;如今,你的心依然辽阔。有人问,你可曾有过迟疑与悔恨?“不曾。”淡描轻写两个字的背后,我分明看到一双萦然泪光的眼和一颗坚定的道心。梁漱溟曾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龚全珍老人,数十年来,不悔初心,滋养着自己的人格,书写出崇高的真意。

“吾心有痊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万物之始,始于坚韧,始于不悔的初心,由一颗坚定道心去践行,去完成!

脚踏实地,拒绝浮躁。正如著名香港传媒人物梁文道所言:“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我们看到多少人外表浮夸,内心空洞。钱理群先生经常想起诗人海涅的一句话:“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在他看来,当一个青年无法脚踏实地,拒绝诱惑,是很容易从龙种变成跳蚤的。诚然如此,唯有脚踏实地拒绝诱惑才能收获人生的的真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尽管如此,可是仍然有人踏着坚实的步子去感受生命的遗憾遗欢,去品味初心的余情余韵。九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每日坚持译诗。在他看来那是世间至美至真的事;画家吴冠中剪发只去5元店,在他看来只有艺术才是毕生追求„„

坚定道心,脚踏实地。《百年孤独》里有一句话十分动人心弦:“只有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而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我们中学生,只有在日复一日的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才会在生命的某一天感受到狂风乍起,体察到心底最深沉的悸动。

上一篇:作文情曲下一篇:县委书记在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