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行业务部门自律监管机制的构建

2024-05-23

基层农行业务部门自律监管机制的构建(通用3篇)

篇1:基层农行业务部门自律监管机制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层农行业务部门自律监管机制的构建 作者:孟建军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01期

篇2:基层农行业务部门自律监管机制的构建

(一) 建立必要的申诉和上诉机制

期货公司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在期货交易过程中, 由于交易所或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职权过于集中, 且目前还没有规定完善的调查程序和被处罚者陈述、辩解和申诉、上诉的渠道,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监管机制:

首先, 可以在期货交易所董事会下, 设立调查委员会和申诉委员会。

调查委员会负责对期货公司或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进行定性。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无利害关系的相关专家进行调查, 调查要重证据, 尽量保证调查的公开和公平。

其次, 可以在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内设立复审委员会。

复审委员会主要是受理被处罚者不服期货交易所申诉委员会处理决定的申请。复审委员会可以根据被处罚者的申请调取相关材料和证据, 在有必要时, 可以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

最后, 可以借鉴英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经验, 在期货监督管理机构之外, 设立专门的期货上诉庭。期货上诉庭隶属于最高人民法院, 由最高人民法院任命一批兼有法律和金融专长的法官组成审判庭, 审判庭有权推翻复审委员会的决定, 并建立单一的赔偿机制。

(二) 进一步明确强行平仓的法律性质和适用要件

强行平仓作为股指期货基本制度, 对于防范期货市场风险, 维持期货市场稳健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强行平仓制度的不当使用或滥用, 也有可能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甚至引起期货市场的波动。因此, 进一步明确强行平仓的法律性质和适用要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强行平仓的不同阶段, 强行平仓的法律性质各不相同, 所适用的要件也各不同相同, 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保证金不足是前提第二, 法定通知义务必须履行;第三, 应给予合理的追加保证金时间;第四, 强行平仓应依合理顺序进行。

二、强化期货业协会自律监管的法律建议

(一) 进一步确立期货业协会的法律地位

针对期货业协会法律定位不明确, 自身独立性差等问题, 笔者认为, 在今后出台的《期货法》中, 要对期货业协会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界定, 对其应有的职责也应规定清楚, 尤其是与期货交易所监管职能可能发生冲突的部分, 更要通过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行政法规加以说明, 以期更好实现二者的分工协作。

(二) 强化期货业协会自律管理职能

就如何强化期货业协会自律管理职能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 期货业协会与期货交易所应分工协作。期货交易所应从市场监管的角度进行工作, 并将一线掌握的监管信息及时与期货业协会共享, 从而使期货业协会对会员的情况进行有效把握;而期货业协会的工作应侧重于会员服务和全行业发展上, 并将会员的有关信息提供给期货交易所, 以帮助其更好地进行一线监管。

其次, 期货业协会应保障自身经费来源。期货业协会自律管理职能较弱与自身经费不足也有一定的关系。

再次, 强化对会员日常监管的职权。由于股指期货交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所以期货业协会应在会员日常监管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最后, 建议通过建立和修订相关期货法律法规, 赋予期货业协会纠纷的仲裁权和对会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权。

三、从法律角度鼓励投资者自发监管

会员、客户分别是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服务对象, 他们是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 也是期货交易的行为主体。能否正确处理好会员与期货交易所、客户与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 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市场能否高效有序发展。此外, 会员与客户的特殊身份, 使得他们具备监管的独特条件, 如何有效发挥会员、客户在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是值得学界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 法律对这些问题尚没有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实现投资者维权机制的多元化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 期货市场的纠纷解决机制也将显得格外重要。但是从期货市场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 会员、客户维权机制相对比较单一, 因此实现会员、客户维权机制的多元化是未来的《期货法》应该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可以通过完善期货业协会的自律监管职能, 从而增强其调解纠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上述仲裁制度的实现, 更能为化解纠纷提供重要的途径。

其次, 国务院期货业监督机构作为期货业的主管行政机关, 在对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过程中, 可以接受会员、客户的投诉或维权申请。

最后, 应完善期货业的诉讼机制, 这也是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目前, 《期货法》已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加紧调研, 期货业内也在盼望这部期货业的法律能早日出台。

(二) 建立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监督渠道

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内容多、任务重。准确、及时地对股指期货市场进行监管, 不单要靠期货业监督管理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业协会, 更要发挥会员、客户等投资者的监督作用。虽然会员、客户不可能向证监会、期货交易所等机构一样掌握很多的内幕交易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 但是会员、客户可以从直接的期货交易过程中发现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范期货市场的风险发生或一些部门渎职或失职行为。因此, 在今后的期货立法中, 应该考虑到会员、客户的监督对期货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勇刚, 黄河, 王学群.股票价格指数期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明良.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法律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篇3:基层农行业务市场拓展的策略选择

(一)提高定价能力。银行的经营收入义主要来自存贷利差收益。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也将对银行业既有的盈利模式、经营结构、管理水平、创新发展能力形成全方位考验。面对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基层农行不仪要用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更要用服务来吸引客户、用风险管理的优势来争取客户。在降低存贷款利差收入所占总收入比重、拓展多元化收入渠道的同时,提升贷款议价、定价能力。住贷款利率的确定上综合考虑存款利率、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以及客户白身风险,按照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原则,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利率优惠、提前还款以及违约概率等因素。

(二)延伸服务领域。有选择的支持县域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地产客户,推进城镇化建设;高度关注县域重大项目的进展,主动对接,积极介入,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积极拓展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住房按揭贷款以及代理基金、保险等综合理财业务,满足县域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按照放大功能的要求,强力营销“新农合”、“新农保”等代理项目,通过项目互动扩大市民卡、健康卡代理服务和理财功能。加大“离行式”白助机具投入和布放力度,构建电子银行服务“三农”平台,畅通流动服务渠道,延伸农行服务触角。

(三)优化业务结构。在持续加强优质资产项日的营销储备的同时,瞄准当地优质客户开展攻击性营销。严格利率定价管理,开展资产业务与其他产品的交叉营销和联动营销,促进中间业务等高刚加倩的收入增长。以基金、代客理财、投资银行、电子银行等“四大业务”为战略新支点,迅速打造中间业务产品竞争新优势。扩大与基金、券商合作范围,开创新老并举、多元增效的中间业务强势发展新格局。密切与发改局、招商局、经信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关系,及时把握招商引资动态,争取更多的新增企业开户,着力培植高价值客户群体,推进存款、贷款、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

上一篇:患者感谢医生的感谢信下一篇:妇女节商场活动的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