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2024-04-09

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通用7篇)

篇1: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一是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开展了“戏曲广场大家唱”活动、庆祝县“两会”召开专场文艺演出、幼儿园文艺系列汇演等活动,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

二是节庆期间文化活动特色鲜明丰富。成功举办内黄县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规模及节目形式上均创下新的高度,在县区春晚中独树一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举办“龙腾枣乡〃魅力内黄”大型新春灯展活动,全方位展现了内黄地方风情、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腾飞的新面貌。同时举办迎新春春联义写、迎新春书画展、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汇演等大型节庆文化活动10多场,展示了地方民间文化,营造出欢乐祥和、奋发向上的节庆氛围。

三是展赛活动再创佳绩。内黄农民画在中国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中荣获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两项和组织奖一项;作品《沁园春〃雪》荣获2012音乐〃中国杯作曲银奖;参加2012年安阳市壬辰年迎新春春节活动,并且荣获新春民俗文化展、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一等奖、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创新奖、新春民间艺术节目展演奖等;为我县赢得荣誉。四是专题和广场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承办、协办公安局迎新春专题晚会、5〃12国际护士节、县两会慰问文艺

演出、庆七〃一党旗飘飘文化活动、法制文艺汇演等文艺专场,积极组织“魅力枣乡、百姓舞台”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民俗文化活动、节庆活动200多场次,惠及群众40多万人,极大丰富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篇2: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济宁市市中区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 被誉为“运河之都”。由于运河文化对这一都市的滋养和润泽,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市中区文化馆正是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 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年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 文化活动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0八年文化部被评为国家二级馆。

一、深化改革激励奋进

作为公共设施的文化馆是文化部门的前沿阵地, 是社会文化网络的“龙头”, 它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 怎样顺势而为, 不辱使命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已现实又严峻地摆在每个文化工作者面前。为此, 市中区文化馆在区文化局的领导和支持下, 针对市中区群众文化现状,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了一系列内部机制改革。

首先是实行馆长负责制下的“链式工作法”, 其核心是馆长 (副馆长) 、部室主任、馆员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制。即:分级管理责任制。并使环环相扣, 互相负责, 把各项工作任务量化、细化、责任化。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 人人身上有项目”, 极大的调动了全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增强了全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 全馆引入竞争机制, 将“压力”变“动力”。从馆长开展“竞争上岗, 双向选择, 优化组合”。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平等原则, 最大限度调动了各部室人员的积极性。

文化馆修订完善了考勤、工作任务责任制。激励全馆人员勤奋工作学习, 专研业务, 做好辅导, 搞好创作。规定周一每位同志要在全体会上汇报自己在上周的工作, 增进大家工作的相互了解, 相互支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无人问”的现象, 使馆内面貌焕然一新。馆长安排部署本周任务, 让大家工作明确。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馆集辅导、创作于一身的职能作用, 实行了一系列科学化管理。要求在做好群众文化辅导的基础上, 合理调度时间。给予创作人员以观摩、采访、学习、查阅资料, 写作等时间上的保证。鼓励和支持馆员多出精品。并把创作成果作为总结考核和职称评聘、晋级的主要依据。使馆内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实现了“管理出效益”这一科学法则。

通过以上内部机制改革, 极大地激励了先进, 鞭挞了落后, 营造了一个工作、学习、辅导、创作的良好氛围, 使同志们在工作上争先恐后, 敢于吃苦, 乐于奉献, 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弘扬主旋律, 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奠定了基础, 营造了气氛, 创造了环境。

二、网络设施星罗棋布

群众文化工作作为艺术百花苑中根植于生活土壤的一枝充满无限生机的娇艳之花, 开在生活中, 香在群众心, 生机勃勃, 常发不败。所以, 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就必须重视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意识。而重视和加强文化网络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正是为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架起了桥梁, 提供了阵地。

在群众文化网络建设中, 文化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文化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 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在全区已形成了一个以文化馆为“龙头”, 以各街道办事处和各乡镇文化站为枢纽, 各社区 (村庄) 、文化室 (文化大院) 为辐射点的三位一体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并配有专职文化站长和专、兼职文化管理人员。文化站建设均达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要求和标准。

在加强和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方面, 文化馆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本着树立地方形象, 宣传地方特色, 改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 并直接和间接为市场经济服好务的原则, 指导、帮助、协调各办事处和各乡镇, 按照经济、文化、人居、环境的统一布局, 来科学规划, 合理建设全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全区还建立了六处文化活动基地, 五处市级流动图书馆和农家书屋, 解决了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 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调研, 了解到社区群众渴望获取知识信息, 但又缺乏电子阅览室的突出问题, 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 为社区配置了30台电脑, 使社区就近感受到知识信息共享工程带来的便捷。

自2004年4月起, 市中区文化馆创建了“济宁文化”网站, 到现在为止, 点击率已达100多万次。目前该《济宁文化》网站在全国百度搜索中名列第一, 是“济宁文化”点击率最高、群众最喜欢的文化网站。中区文化交流不断到提高, 对外文化宣传不断得到加强。近几年先后与北京、重庆、广州、青海西宁等市联合举办网络美术、书法、摄影展。并开拓了200多个栏目, 信息达上万条, 增强了对外文化交流, 宣传了济宁群众文化和运河文化。

由于重视和加强了群众文化网络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拓宽了群众文化渠道和工作面, 使文化工作者和文化设施做到了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培养和锻炼了群众文化队伍, 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硬件”设施。为此, 区文化馆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有关部门的嘉奖和表扬。

三、群众文化丰富多彩

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和魅力所在, 就在于它具有群众性、自娱自教性、多样性、业余性和社会性。为此, 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本着“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方面, 鉴于基层群众文化骨干水平偏低, 与日益发展的群众文化事业还有不协调的现状,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水平建设已成为至关重要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 文化馆业务人员发挥自身素质高、专业性强的特点, 举办了各艺术门类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辅导班。近年来, 培养各类艺术人才和文艺骨干约达万人之多。在文化馆的指导和帮助下, 全区还建立了群众性的艺术表演团和艺术协会20多个, 各厂、矿企业也建有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 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

在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和艺术人才的前期培养方面, 文化馆本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她们的文化艺术培养教育更加重视和关心。在文化馆的倡议和指导下, 各中、小学都建有校艺术团体, 普遍开办了艺术教育课。其中, 梦圆儿童文化园还被评定为国家级农村儿童文化园, 使一大批少年儿童艺术人才脱颖而出。

自2003年以来, 市中区文化馆连续承办全国民族乐器考级济宁考区工作, 2008年荣获山东省艺术考级先进单位。

2004年“六一”前夕, 文化馆组织市中区小朋友到北京参加了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 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 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2008年5月22日,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 文化馆立即组织了全区《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晚会。此次晚会是大家积极参与性最高、责任心最强、组织活动时间最多、效率最高的一次。舞台美术照片直接从四川灾区第一现场传送, 也是演出现场创全区历史捐款最多、影响最广的一次。整场晚会感人肺腑, 有的党员干部及老同志以及身患癌症的同志一次捐款上千元, 全场共捐出187万元。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方面, 文化馆根据新形势的需要, 因势利导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做好这项工作, 文化馆人员顶严寒、冒酷暑, 走街串巷深入基层, 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农村文化、节日文化、少儿文化等活动。连续18年组织举办了“运河之都新春民间艺术节”;连续15年组织举办了各类广场文艺演出;连续13年组织了送文化进社区下乡活动;连续8年组织举办“社区文化活动月”;连续3年组织举办“运河之都邻居节”;组织了多次区歌、厂歌、校歌、村歌等歌咏比赛;组织了多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农村、文化进企业、文化进军营、文化进敬老院等活动。

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建设, 培养和锻炼了基层文化业余骨干队伍, 使全区的群众文化事业向着积极、健康、有序的正确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

四、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在搞好群众文化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各艺术门类的创作工作。本着群众文化“在普及中提高, 在提高中普及”的方略, 鼓励业务人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弘扬主旋律和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既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也是带动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提高自身素质和创作水平的需要。对此, 区委、区政府和区文化局、文化馆对文艺创作都十分重视, 给创作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有力地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创作水平的提高, 使一批优秀作品在各级发表或获奖。

由马玉金、张金堂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好人老程》由济宁市吕剧团演出100多场, 打破了全市现代戏演出记录, 经选拔参加了山东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戏剧专场演出, 获剧本、导演、音乐、舞美、演员等11项奖励;该剧本在山东省《戏剧丛刊》发表;并获济宁市最高文艺奖“太白文艺奖”和“精品工程奖”;马玉金创编的乐曲《拜鼓曲》、《断机教子》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吹打乐》获山东省一等奖;谱曲的新编历史剧《运河老店》已成为济宁市对外宣传重点剧目。张德洋的长篇小说《天地一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古运河穿过的小城》由香港金陵出版社出版;《张德洋散文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张金堂的曲艺作品《英雄壮歌》、《考场上的发挥》, 《降妖记》等在国家级刊物《曲艺》杂志发表;另有近百件作品在省、市级发表或获奖;参加编撰的40余万字的《运河之都文史大观》一书由济宁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王战胜的论文《文化馆网站建设初探》发表在国家级《文化月刊》, 摄影、美术创作作品《幸福的“六一”----温总理来到我们中间》、《民间艺术展风采》、《有滋有味》、《入神》、《欢歌》、《百架古筝奏凯歌》等40余件在国家和省、市级发表, 并有8件获奖;2009年元旦, 有三幅摄影作品入选《中国集邮明信片》在全国发行。王贵跃的诗词集由济宁市新闻出版社出版。2000年7月, 中国《曲艺》杂志为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出版了曲艺专辑, 张青、姚建国、张弘、马玉金、张金堂、周晓薇、王惠君、张德洋8位同志的作品都被选入发表。2006年12月, 由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巴俞文化》第21期, 选入了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王战胜、姚建国、张金堂、王贵跃、马玉金、张弘、张贤、杜鹃、张哲、王惠君、宋莲芝、方方、杨柳、张磊、孙鹏15位同志的作品予以发表。

近几年来, 由中央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报》曾两次破纪录刊登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活动报导;文化部和山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对该文化馆给予高度评价。省文化厅领导在视察工作时, 夸赞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人员的工作“会干、能干、巧干”。济宁市文化局局长柳庆春多次赞扬“中区文化活动为全市领头羊、排头兵”。

虽然各级领导对济宁市市中区文化馆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文化馆的同志们却谦虚地说:“成绩属于过去, 我们还要加倍努力”。

篇3: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一、完善机制,持续推动“湟中八韵”文化活动开展

湟中县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机制,建立起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县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湟中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办、政府办印发了《湟中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实施方案》。县“创文”领导小组印发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两馆一站”绩效考评办法》《“老茯茶”议事制度指导意见》《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纳入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考核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益性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每年安排文化事业发展专项1319.5万元,给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拨付免费开放经费141.9万元,给各乡镇安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20.08万元。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达到29%,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

农村群众文化需求调查和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满意度调查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广听民意、汲取民智后,实现供需对接,提高了服务效能。群众满意度成为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重要考核指标。采取政府采购、活动补贴、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拍摄制作了《菩提花开》《文化湟中》《湟中旅游》《走出大山的皮影戏》等电视片。农历正月社火演出、邦吧赛马会、哲科东确会等完全由社会力量主办,政府采购社会力量举办南佛山六月六“花儿”会、河湟曲艺大赛、慕家酩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二、夯实基础,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通过资源调整,县文化馆、图书馆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600㎡、1000㎡。加大投资力度,筹资2.2亿元新建了建筑面积11142.25㎡的河湟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16316㎡的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建筑面积2000㎡的香巴林卡影剧院,实施了莲花湖休闲体育公园、河湟苑景观、塔尔寺景区文物保护与展览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和传习所等建设项目。

建成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建筑面积3617㎡。正在建设3个。文化站内设培训室、多功能厅、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电脑、图书、戏服、乐器、文体活动器材、电教设备、音响设备一应俱全。建成社区流动图书室13个、寺庙书屋7个。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农家书屋、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覆盖全县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88个、文化活动室120个、文化大院8个、演艺小舞台36个、广场292个。实施了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给64个村和60个业余剧团和曲艺队配发了折价1145万元的文化活动器材和表演服,安装体育健身路径259条、器材2764件。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组建了“山之声”艺术团、河湟民族艺术团、卓玛艺术团、“花儿”梦演艺公司,成立了“花儿”协会、曲艺协会、老干部书画协会、摄影家协会等14个文化体育协会。命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2个,拦隆口拦一村、鲁沙尔镇徐家村农民自建红色纪念馆各1处。

三、特色引领,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湟中县坚持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相结合,不断赋予“湟中八韵”以崭新的时代内容,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灯韵,节日文化生活的盛宴。农历正月,湟中乡村处处是社火的锣鼓声。湟中社火以舞龙舞狮、旱船高跷、扇子舞、花篮舞等传统节目为主。鲁沙尔镇的高跷以高、险、艳著称,塔尔寺酥油花、花架音乐、拦隆口镇千户营村的高抬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春节到农历二月初三期间,湟中农村267支社火队、近4万名演员演出4000场次,观众80万人次。湟中社火队的数量和密集度,在全省可以说独一无二,显示了社火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活动张力。鲁沙尔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高跷)之乡。

曲韵,美好生活幸福曲。戏剧、灯影戏、民间小调、曲艺是湟中民间的传统文化生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全县组建曲艺演唱队237支,演员发展到1200多人;业余秦腔、眉户剧团34个,演员发展到700多人;皮影戏班9个,演员100多人。每年为群众演唱3350场次,观众达到40万人次。曲艺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文化生活。文化部命名李家山镇为中国民间文艺(河湟曲艺)之乡、田家寨镇为中国民间文艺(秦腔艺术)之乡。

歌韵,山歌红歌唱激情。在沙燕儿绕、河州、尕马、水红花、大眼睛、白牡丹等“花儿”调令里,群众自发组织的80余场5万人次的“花儿”会表达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南佛山“花儿”会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山歌外,每年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湟中县组织大型歌咏比赛80场次,讴歌时代、讴歌社会主义,歌唱生活、歌唱党。朝气蓬勃的湟中大地,人们在红歌的激情里坚定前行的脚步、畅想更加美好的明天。

舞韵,舞动生活多彩的韵律。湟中有老年舞蹈队和藏舞队86支。早晚在广场上,晨晚练的人们在舞曲节奏中锻炼身体。男女老少齐参与,是广场每天的一道风景线。节日里,秧歌舞、绸子舞、彩带舞、扇子舞、花篮舞、碟子舞,藏族舞、撒拉族舞、土族舞等齐上阵,用舞者的活力、优美欢乐的舞曲诠释多彩的生活。群加藏族乡和上新庄镇静房村的藏族舞蹈队的节目特色鲜明、舞姿优美、魅力无穷,活跃在全县节日和重大活动中,深受欢迎。

鼓韵,擂出生活的热烈。锣鼓队是近年来壮大起来的一支文化队伍,展示着新时代湟中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全县组建业余锣鼓队150支,演员近6000人,每年在县城、乡村演出500场次。锣鼓声是节日的章节,喧嚣了生活的热烈,承载了幸福的内容。多巴镇的百人女子威风锣鼓队、新墩村的太平鼓队、黑嘴村的安塞腰鼓队、国寺营村的威风锣鼓队等,在传统节日里分外活跃。多巴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锣鼓)之乡。

墨韵,文化的土壤越来越肥沃。湟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书法、绘画、摄影、文学构成的“墨韵”在湟中越来越厚重。全县各类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作家发展到2000余人,有中国书协、美协会员4人,省级书协、美协会员34名。每年定期举办大型书画摄影展10次、文化下乡6次。编辑出版的《湟中县书画作品选》《湟中县文史资料集萃》《惜阴轩诗抄》《樊泰卿书法作品选》和《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在县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主办的《新湟中》《雪莲》乡土文学气息浓厚,在县内外受到好评。

武韵,一枝红杏出墙来。大有山武术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子沟乡大有山村的习武之风有着历史渊源,在全省乃至西北武术界小有名气。最大特点是村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鞭杆、连枷等生产工具成为村民习武的器械,形成了大有山独特的武术套路。海子沟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青海省武术之乡”。在拦隆口镇红林村、多巴镇王家山村、县业余体校设有武术培训学校,学员530余人。青海省太极拳研究会在湟中设立了辅导站,有学员70余人。学校寒暑假时,有2个跆拳道训练班招生授技。湟中承办全省武术比赛4届。武术不仅活跃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也带动了湟中民间习武之风的兴起,成为了湟中文化活动中的一支独秀。

学韵,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湟中。湟中县以教育事业发展优先化为驱动,推力教育强县步伐。全县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9%,全县高考上线率连续四年列全省区县第一,职业教育规模和在校人数居全省区县第一;以农民知识化为驱动,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科普之冬”等的学习机会,加大对农民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农副业实用知识、创业技能等的培训力度,年培训农民15万次;以文化活动阵地化为驱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卫星数字书屋免费开放,藏书20万册。每年订购报纸1.5万份、期刊5261份,基层文化阵地便民惠民利民的作用更加突出。

篇4: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2010年4月7日,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大唐西市拉开序幕。占地10000平方米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作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的三大主题内容之一,将促进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促进非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区域特色的充分保留和展示。

此次非遗展邀请了我国西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精选的国家级和省级近百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参加展演,主要分为文艺表演类、手工技艺展示类和饮食文化类,展演项目约100个,参演人数1000余人。并在金市广场树立非遗文化柱100个,以新颖的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全国200个著名的非遗项目内容。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与展示,彰显西部特色文化资源,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加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的吸引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耗低、无污染、见效快的优势,为培育宣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传承中华文脉、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百家民办博物馆亮相西市丰富馆藏精品震撼古城

2010年4月7日早上,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在大唐西市召开,一次中国民办博物馆的盛会在春光明媚的古城西安绽放光彩。

本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组织了全国逾百家民办博物馆展示馆藏文物艺术精品,主要分为玉器、书画、陶器,瓷器、青铜器、杂项等共六项,展区面积达7000平方米。丰富的馆藏精品集中展现了我国民间巨大的收藏实力及丰富的馆藏资源,促进民间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馆际合作与资源互补,加强民间藏品的合法交流活动,丰富和充实民间博物馆藏品,使民办博物馆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期举行的“民间文物精品展评”活动再次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寻宝》栏目携手合作,评选民间国宝。去年9月,在大唐西市举办的《寻宝走进西安》受到了我市及周边省区藏友的高度关注。许多藏家都希望能再次看到民间斗宝的精彩场面。目前,《寻宝》栏目组已在全国112家民办博物馆的3000多件精品馆藏文物中,精心决选出12件民间国宝。节目预计于5月-6月份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黄金时段分三期播出。

千年遗址终亮相打造西安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0年4月7日,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计有“十字街”、“道路车辙”、“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遗址,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展览及主题活动于一体,是西安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与公众活动场所之一。大唐西市博物馆盛大开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篇5:保护“内黄文化记忆”的思考

近年来,河南省内黄县根据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了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而且进展顺利,成果喜人。内黄落腔2011年5月被录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梅花拳、高王庙会、李新张年画、扁担偶、大平调、李氏正骨术等先后录入河南省、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一、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内黄县自汉高祖九年置县,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内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戏剧(内黄落腔、罗卷戏、大平调等)、神话(颛顼、帝喾神话等)、曲艺(扁担偶、坠子书等)、民间绘画(内黄农民画等)、木版画(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等)、小吃(内黄灌肠、楚旺扒糕、梁庄状元馍等)、民间庙会(内黄高王庙会等)、体育竞技(内黄梅花拳等)等。这些弥以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黄县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内黄县70余万人民的文化生命密码,是建设有内黄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和源流。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内黄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消失。

二、对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内黄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具有杰出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但同时也存在着困难与问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人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传承体系不规范许多弥以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传承人年龄大、经济收入低、后继乏人的状况,一些传统技艺靠口传心授传承,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灭绝。如落腔、罗卷戏、大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电子传媒等因素影响,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艺术人才因收入微薄,无力养家而被迫改行。由于不景气,致使无人愿意学戏、演戏,演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资料、实物流失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而相当多的项目传承人(或艺人、保存者)对相关资料、实物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认识不足,导致能体现内黄特色、具有代表性和内涵丰富的文化记忆资料、实物流失严重,传世不多。

三、保护内黄“文化记忆”的做法

1.加强宣传,营造保护氛围

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栏的同时,组织专家编写当地各种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教材,供在校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展演与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实生活,增加群众对它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扩大知晓面,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构建科学规范和传承机制

对入选县级名录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要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进行引导式保护,满足传承人的基本生存要求,使传承人得到物质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成就感、满足感,从而激发其传承热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与利用。

3.建立资料实物保护机制

篇6: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法国当代著名翻译学者安托瓦纳·贝尔曼 (Antoine Berman) 的《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 1992;以下简称“《异的考验》”) 是第一部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浪漫派的主要代表及其他著名学者的翻译思想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的法语原著最早于1984年在法国出版, 英译本则于1992年在美国出版, 虽时隔多年, 该书在当今译界仍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 袁莉 (1996) 、许钧、袁筱一 (2001) 等对该书的部分章节作过介绍, 但对于大多不懂法文的学者而言, 我们仍无法一览贝尔曼该著作的全貌。国内目前又尚未引进该著作的英译本, 因此绝大多数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研究者对该书的思想仍比较陌生。本文拟据英译本对该著作的内容进行全面介绍, 以填补部分空白。

《异的考验》英译本全书共有八大部分, 分别为:译注、“翻译的显形” (The Manifestation of Translation) 、前言、主体 (共十一章) 、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等。本文将主要介绍该书中“翻译的显形”、前言、主体及结论共四部分内容。

2 内容概要

“翻译的显形”是贝尔曼写于1981年的一篇文章。在此文中贝尔曼在译界首次提出了“翻译伦理”、“翻译动机”、“翻译 (心理) 解析”等概念。此外, 贝尔曼提出翻译史、翻译伦理、翻译解析, 以及翻译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是现代翻译思考的四个轴心。全文主要论述了翻译史的功能, 揭露了翻译从属地位的根源 (即翻译的文化还原目的与伦理目的之间的内在冲突) , 翻译动机与翻译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等。通过以上论述, 贝尔曼旨在使翻译 (研究) 获得应有的尊严, 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 从“隐形”走向“显形”。

“前言”简要地介绍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如诺瓦利斯 (Novalis) 、F.施莱格尔 (F.Schlegel) 、A.W.施莱格尔 (A.W.Schlegel) 及施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 等的翻译理论, 同时将他们的理论与同时代的赫尔德 (Herder) 、歌德 (Goethe) 、洪堡特 (Humboldt) 及荷尔德林 (Hölderlin) 等的进行比较。具体而言, 贝尔曼在这里论述了六方面内容:1) 德国浪漫派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2) 浪漫派翻译思考的显著特点;3) 在浪漫派纯思辨性的理论框架中, 翻译活动与具体的翻译实践及与语言的关系;4) 浪漫派对可译性的理解;5) 浪漫派翻译理论的意义;6) 对浪漫派翻译理论进行研究的价值所在。

主体共有十一章。第一章“路德:作为 (语言/文化/文学) 奠基的翻译”主要介绍马丁·路德圣经翻译的历史意义。首先, 贝尔曼简要介绍了路德圣经翻译的背景, 包括拉丁语、希腊语、甚至希伯莱语原文圣经及德译版圣经在德国的情况。接着, 贝尔曼分析了路德圣经翻译成功的具体原因, 包括路德对“好的”德语文本 (a text in good German;Berman 1984/1992:24。——以下只标注页码的均来自该书) 的定义、路德的具体翻译策略以及路德圣经翻译的意义。贝尔曼继而讨论了20世纪德语圣经翻译家弗兰茨·罗森茨威格 (Franz Rosenzweig) 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的历史性 (historicity) (Berman, 1992:29) 问题。贝尔曼认为, 在德国, 路德的圣经、福斯 (Voss) 的荷马、荷尔德林的索福克勒斯 (Sophocles) 等都属于历史性译作。这些译作发端于一个历史性土壤——对路德来说, 是重构与圣经的关系, 重释信仰;对福斯与荷尔德林而言, 则是加深与希腊的联系。贝尔曼进而指出这些译作通常只能是复译, 因为只有复译才能超越“调解式翻译” (mediating translations) 简单的跨文化交际的樊篱, 展示翻译的一种“纯粹历史力量” (pure historic power of translation) (Berman, 1992:30) 。最后, 贝尔曼指出, 路德的翻译在德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史及翻译领域上划出了一条分界线, 他的翻译表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而且必须通过翻译的途径, 也即, 通过与他者之间的一种激烈的、审慎的关系而达到” (Berman, 1992:32) 。

第二章“赫尔德:忠实与扩展”。本章主要介绍18世纪后半页德国翻译界频繁出现的两个概念——Treue (忠实) 和Erweiterung (扩展) , 以及“忠实”在德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贝尔曼首先介绍了当时法德两国译界对“忠实”的不同社会文化态度, 及社会历史原因:德国的布莱丁格 (Breitinger) 、福斯、赫尔德等几乎以婚姻中绝对的“忠”的含义对翻译中的“忠”推崇备至, 而法国的情况则完全相反, 这与法国文化当时的国际主导地位密切相关。接着, 贝尔曼重点分析了赫尔德对异族语与本土语之间关系的论述。贝尔曼认为赫尔德看似有些矛盾:一方面既希望忠实再现异族语以完善本土语言;另一方面, 又认为应限制母语与其它语言的关系, 以抵抗翻译所带来的语言污染;但总体上赫尔德的翻译观是忠实与扩展的辩证统一。贝尔曼继而梳理了赫尔德关于“翻译的性质、作用和选择与语言和文化的‘扩展’有关”的观点, 将赫尔德与布莱丁格对“忠实”的定义进行了比较, 认为赫尔德的观点少了些许理性的成分。最后, 贝尔曼指出, 从路德到赫尔德, 德国又经历了一次进步——而在这构建本土文学和戏剧的过程中, 翻译再次起了关键的作用。

第三章“养成 (Bildung) 与翻译的要求” (原文着重) 。本章首先分析了18世纪末德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Bildung” (养成) 的内涵。据贝尔曼介绍, “Bildung”相当于拉丁文中的“Kultur” (文化, 文明, 修养) , 但其涵义比后者丰富得多:它既可表示艺术作品的“文化”和文化“形成”的程度, 又可表示教育学上的内涵——修养、养成的过程;既表示一种过程, 也表示一种结果;既是一种必经的过程, 也是一种自由的演化。贝尔曼认为, 当时德国思想中最能阐释“Bildung”的可能只有“考验/经历” (experience) 一词了, 该词是黑格尔从康德对它的狭义定义中抽取出来的, 是唯一能包含Bildung的以上所有含义的概念。贝尔曼继而对“经历”的性质作了分析, 认为“经历”的终结在于“他者成了自我” (the becoming-itself of the other) 及“同我成了他者” (the becoming-other of the same) (Berman, 1992:45) 。在对“养成” (Bildung) 及相关的“考验/经历” (experience) 一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贝尔曼指出:“养成”与翻译的移动 (movement of translation) 密切相关, ——翻译即是从“同我” (the same, 已知的、日常的、熟悉的) 出发、走向他者 (the other, 未知的、神奇的、怪诞的) 、而后又返回它的起点的一个过程 (Berman, 1992:46) ;“养成”的循环往复性 (circular, cyclical nature) 、交互性 (alternating nature) 、经历性 (experiential nature) 、内弱性 (internal weakness) 、协调性 (mediating nature) (Berman, 1992:47) 和有界性 (delimitation) (Berman, 1992:48) 等特性要么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么本身就是翻译活动的特性之一。最后, 贝尔曼论述了“养成”的特性对文化/文学/语言及对翻译提出的要求:学习古贤们的诗学形式、翻译荷马等古人的作品。

第四章“歌德:翻译与世界文学”。贝尔曼认为歌德对翻译的思考可以从歌德作品中的一个概念——“世界文学” (Weltliteratur) 中窥见一斑, 因此在本章中贝尔曼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歌德认为“世界文学”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是关于不同民族或不同区域文学之间关系的现代情形 (Berman, 1992:55) ——在这样的世界文学时代里, 不同文学之间不仅存在互动, 而且它们在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存在与发展;“翻译是世界文学的试金石” (Berman, 1992:56) , 是世界交流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Berman, 1992:57) 。贝尔曼接着梳理了歌德的“翻译三阶段论”。歌德认为翻译有阶段性的特征, 这些阶段注定会在文化历史中重复自己:第一阶段是简单明了的散体文翻译 (prosaic translation) , 这种翻译主要采用本族语词汇使读者尽快了解异域文化;第二阶段是“模仿翻译” (parodistic translation) , 指译者只挪用异域作品的内容, 而后用自己的意义生成译文的翻译方法, 如法国人翻译所有诗歌时所采用的方法;第三阶段是最高和最后的一个阶段。在这里, 翻译的目标是译文要像原文那样得到评价。贝尔曼继而梳理了歌德对于形式和内容之关系的观点——首先, 歌德认为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其次, 歌德赋予了内容一种超验的价值, 将内容视为某种神秘的存在, 认为内容是一种神圣、不可触及和不可摧毁的存在。最后, 贝尔曼讨论了歌德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观点, 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歌德对译作功能的思考:歌德认为译作对原作具有反作用, 因此被翻译者对作品来说至关重要。

第五章“浪漫主义革命与‘无限诗化’”。在本章中, 贝尔曼主要讨论了构成浪漫派翻译理论哲学基础的“无限诗化” (infinite versability) 及相关概念。贝尔曼首先指出这一概念与浪漫派的批评革命 (即诗歌的自我批评或自我观照过程) 密切相关:因浪漫派批评的形式是一种无限提升和强化的模式 (即思考、思考的思考、思考的思考的思考) , 要使思考具有完整性, 浪漫化革命便必须是“百科全书式的” (Berman, 1992:77) ——“即在无限的运动中经历所有事物” (Berman, 1992:78) , 这即是诺瓦利斯所称的“诗化” (versability) 原则。接着, 贝尔曼分析了另一体现无限诗化原则的概念——F.施莱格尔的“普遍渐进诗歌” (universal progressive poetry) 。“百科全书”要“诗化”所有的科学, 而“普遍渐进诗歌”则要融合所有的诗歌体裁、形式和表达, 因此贝尔曼认为二者互为补充:前者是普遍的和渐进的, 而后者则是“百科全书式”的 (Berman, 1992:82) 。至此, 贝尔曼指出, “无限诗化”在本质上与一切事物都可转化为另一事物的“可译性”彼此相通, 因此可以说“一切皆可‘译’”;这种普遍可译性相当于货币的可兑换性 (如法郎可兑换为美元) ;同时, 就像可兑换性有等级之分 (即存在强币与弱币) 一样, 范畴之间的转化也遵循一种“势差法则” (law of potentiation) (Berman, 1992:84) 。贝尔曼接着梳理了浪漫派的“普遍翻译” (generalized translation) 和“有限翻译” (restricted translation) 概念:前者指所有存在变形、转换、模仿、再创造、复制和回响等因素的事物, 即一种广义上的翻译概念, 对应了浪漫派的“一切皆可‘译’”的观点;后者专指语际翻译, 即狭义上的翻译概念 (Berman, 1992:85) 。最后, 贝尔曼总结了耶拿浪漫派关于诗歌的思想为翻译思考所带来的五点启发。

第六章“艺术语言与自然语言”。本章主要讨论浪漫派的语言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贝尔曼首先指出, 浪漫派的语言理论完全依附于其作品和诗歌理论, 且浪漫派的语言观建立在以下两点假设的基础之上:1) 一切均为“语言”、“交流”, 人类的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 与其它现存的符号系统并无根本的不同;2) “真正的”语言 (the“true”language) , 如出现在作品中的语言, 必须构建在数学和音乐“语言”的基础之上, 凭借它们完全缺乏内容的品质, 纯形式、象征性地模仿世界和精神的结构。接着, 贝尔曼梳理了浪漫派的自然语言观:浪漫派认为自然语言在本质上是纯指涉性的、是以内容为中心的, 而这种内容的首要性则是艺术的对立面。接着, 贝尔曼讨论了浪漫派如何区分艺术语言和自然语言的问题——浪漫派认为区分的基础是语言的人工性 (artificiality) (Berman, 1992:91) , 即一种首先表现为“不可阅读性” (unreadability, 故意用一种模糊的方式表现可理解的代码或者内容) (Berman, 1992:91) 的性质。在此基础上, 贝尔曼讨论了浪漫派的语言观与翻译的联系。最后, 贝尔曼指出, 浪漫派的否认自然语言、割裂自己与任何经验主义联系的文学运作, 与翻译的运动非常相似:在任何翻译中, 原作品都被“连根拔起”于它的经验土壤, 这使得陌生的变得熟悉, 而熟悉的则变得陌生;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看, 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一次翻译的翻译” (the translation of a translation) (Berman, 1992:99) 。

第七章“思辨性翻译理论”。本章主要讨论了三篇片段。第一篇片段是诺瓦利斯写给A.W.施莱格尔的一封信。首先, 贝尔曼认为此信表明浪漫派对翻译的思考与他们对“诗”的独特理解密切相关。接着, 通过梳理浪漫派的相关观点对诺瓦利斯信中所说“今日的德译莎剧要优于英语原著” (Berman, 1992:105) 一句进行解释, 贝尔曼讨论了浪漫派对于原作、翻译及批评三者之间关系的观点:浪漫派认为翻译优于原作、而批评又优于翻译。第二篇片段来自诺瓦利斯的一篇名为“花粉” (Blütenstaub) 的文章, 贝尔曼在此着重讨论了该片段中诺瓦利斯所提到的“翻译类型三分说”——诺瓦利斯认为有三种翻译类型, 即语法翻译、转化翻译和神话翻译 (translation is wither grammatical, transforming or mythical) (Berman, 1992:111) :语法翻译是普通意义上的翻译, 它唯一的目标是传达原文内容和大致面貌;转化翻译则易流于成为一种滑稽的模仿, 就像博尔格 (Burger) 用抑扬格翻译的荷马、蒲伯翻译的荷马, 以及整个法国的翻译情形那样;在神话翻译中, 译者须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融入原文中, 进行“诗化”的自由创造。神话翻译是“诗学和哲学精神的统一” (Berman, 1992:113) , 因此是最高境界的翻译。贝尔曼分析的第三篇片段是布伦塔诺 (Clemes Brentano) 的作品《哥德维》 (Godwi) 中的一段哥德维本人与玛俐亚 (Maria, 诗人-叙事者) 及哈伯 (Haber, 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 (Ariosto和塔索 (Tasso) 的“理性主义”译者) 三者之间关于浪漫主义本质的对话。通过梳理此片段, 贝尔曼比较了布伦塔诺和诺瓦利斯在关于诗与翻译的话题上的相同及相异点, 并揭示了Brentano的观点如何使浪漫派的作品可译理论变成了不可译理论。通过回顾这三篇片段, 贝尔曼总结出浪漫派翻译思想的基础是认为一切经过思维异化的、富有“诗性”色彩的转换活动 (包括文学和艺术批评等) 都是翻译, 这与普通意义上的语际间翻译的概念显然不同, 且具有思辨性, 因此, 贝尔曼将浪漫派的翻译思想称为“思辨性翻译理论”。

第八章“作为批评运动的翻译”。本章首先介绍了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基本涵义:第一, 是超验的批评, 是诗歌的自我反思;第二, 是文本的批评, 即文学批评 (Berman, 1992:121) , 且文学与批评融为一体, 不分彼此。接着, 贝尔曼了梳理了浪漫派的批评观, 指出浪漫派批评概念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基于某种审美原则对作品作出一系列判断的行为, 而是一种“解放作品的纯粹、完美的特性, 完成‘精神模仿’” (spiritual mimic) (Berman, 1992:122) 的行为。贝尔曼继而揭示了浪漫派批评观与翻译的关系, 指出这种通过使自身与整个艺术相联系、从而超越作品自身的批评运动, 与第七章谈到的神话翻译颇为相似。同时, 贝尔曼认为, 虽然在浪漫派看来, 批评优于翻译, 但诺瓦利斯的“精神模仿”的概念同样适用于翻译, 因为翻译与批评一样, 都需要研究并重构“异质文本” (foreign text) (Berman, 1992:125) 。最后, 贝尔曼定义了浪漫派视角中的“可译性” (指作品内在地呼唤翻译) (Berman, 1992:126) 概念, 用以说明浪漫派对联系翻译与作品之间的深层关系的观点, 并区分了“语言可译性”和“文学可译性”, 论述了“作品越是可译, 便也越不可译” (Berman, 1992:127) 这一悖论。

第九章“A.W.施莱格尔:翻译一切的意愿”。本章主要介绍了浪漫派的核心代表之一、德国伟大翻译家A.W.Schlegel及其“翻译一切”的意愿。贝尔曼首先梳理了A.W.施莱格尔的诗歌理论, 认为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主张“诗的本质是形式”;此外, 对A.W.施莱格尔来说, 有韵律、有节奏的诗篇与诺瓦利斯创造的一个新词“人作” (facture, 指自然的对立面) 具有同等的地位——它们都强化了自然语言。接着, 贝尔曼梳理了A.W.施莱格尔关于诗的语言 (即“非自然语言”) 的可译性问题的观点:A.W.施莱格尔认为“语言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人类精神的再生产, 后者……赋予了语言整个再现的机制。因此, 在诗歌中, 有些已经形成的东西得以再次形成:诗采用形式的能力就像精神通过反思 (refl ection) 不断回归自己的能力那样无限……” (Berman, 1992:133) 。贝尔曼认为此段话论证了A.W.施莱格尔认为“一切诗均可译”的观点。至此, 贝尔曼认为A.W.施莱格尔的“诗的本质是形式”及“一切诗均可译”的两个主张的提出在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并且正是基于以上两个主张, A.W.施莱格尔提出了他的“翻译一切”的意愿 (豪情) 。最后, 贝尔曼指出, 虽然A.W.施莱格尔宣称要“翻译一切”, 但浪漫派的翻译仍是有所选择的, 不过, “翻译一切”的意愿与选择性原则二者辨证统一, 二者并不矛盾。

第十章“施莱尔马赫与洪堡特:在诠释-语言学空间中的翻译”。本章主要介绍了德国浪漫派的另一核心代表施莱尔马赫的翻译观点, 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另一德国著名学者洪堡特的翻译思想, 并将二者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比较。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贝尔曼认为这篇讲稿是德国当时唯一的有系统性、有方法论的翻译研究 (Berman, 1992:144) :有系统性, 是因为施莱尔马赫寻求在整个理解领域为翻译划定一个范围, 因为施莱尔马赫认为只有通过这种递进式地排除“非翻译行为”, 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检视现存的翻译, 而后创造一个翻译的方法论;有方法论, 是因为对于施莱尔马赫而言, 问题的关键不仅是在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更是要推论出可能的翻译方法。接着, 贝尔曼便重点讨论了施氏的两大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量让作者不动, 将读者推向作者;要么尽量让读者不动, 将作者推向读者” (Berman, 1992:146) 。贝尔曼认为施莱尔马赫的思考代表了当时整个时代 (除荷尔德林之外) 对翻译经验思考的一个高度, 与之相比, 洪堡特的翻译思想并未增添太多有价值的观点, 除了后者清晰地追溯了人文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贝尔曼认为只有荷尔德林超越了这种局限性) 之外。概况起来, 贝尔曼认为洪堡特主要有以下贡献:1) 将翻译理论与语言理论联系起来, 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言表的东西——思维与语言的亲密关系;2) 论述了翻译对语言的积极功能, 认为翻译促进了语言的“养成” (Bildung) , 使语言的指示力和表达力得以扩展 (Berman, 1992:153) ;3) 以带有德国古典主义特色的寥寥数语, 明确、且如歌德和施莱尔马赫那样有力地定义了什么是翻译的“忠” (fidelity) ——一种既避免“法国”式做法又不至于成为粗糙的“字面化”的“忠”的概念 (Berman, 1992:154) 。最后, 贝尔曼总结道, 通过要求译文要让读者感到异质性 (the foreign) 而非怪异性 (strangeness) , 洪堡特实际上定义了古典主义翻译的界限——将德国古典主义 (及德国浪漫派) 与荷尔德林区分了开来。

第十一章“荷尔德林:民族的与异域的”。贝尔曼在本章开篇首先介绍道, 荷尔德林关于翻译的著述虽不多, 但都很有分量, 且主要围绕“民族”与“异域”之间的关系而展开 (Berman, 1992:158) 。贝尔曼接着梳理了荷尔德林的翻译思想, 认为荷尔德林的翻译思想主要基于他对诗的语言 (poetic language) (Berman, 1992:158) 的认识, 并且荷尔德林自己的翻译实践中也体现了这种语言的特性:一方面融入了希腊语要素, 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本土语要素 (尤其是他的家乡方言) ;同时, 荷尔德林在译文中既追溯出发语又追溯目标语的词源, 旨在恢复有着多种方言根基的共同语言的表达力。贝尔曼认为以上做法让荷尔德林的诗歌翻译兼具透明、清晰, 和贞洁、纯净的双重特性;同时, Hölderlin追溯词源的做法是“回归自然语言和征用异族语言 (即希腊语) 的双向运动” (Berman, 1992:160) , 拿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的关于诗歌“忆”的两个词来说, 就是既是一种“异的考验” (Berman, 1992:160) , 也是一种“自我的实践” (Berman, 1992:160) 。从微观来看, 贝尔曼认为荷尔德林的翻译无论在句法层还是在词汇层都采取了一种极端直译的方式, “几乎达到了荒谬的程度” (Berman, 1992:159) , 这使得他的翻译有种不折不扣的、狂暴的古语色彩。但贝尔曼提醒道, 正是这种翻译, 使翻译——自荷尔德林开始, 成了冲突与相融的结合, 也正是这种概念下的直译赋予了荷尔德林的翻译以全部的意义。最后, 贝尔曼评价道, 荷尔德林的翻译具有“历史性”, 因为它们恰到好处地蕴含了与异域语言和异域作品之间的融合和区分的关系 (Berman, 1992:171-172) ;同时, 也正是由于这种历史性, 荷尔德林的翻译既显得传统, 又构成了西方翻译现代意识的基础。

结论。这里包含两节内容:第一节“翻译的考古”。本节首先简要说明了此研究的缘起、意义、研究思路和目的等。接着, 贝尔曼提出自己的研究就像是欧洲翻译的一次考古的观点, 认为这次考古既是历史的、理论的及文化上的翻译考古, 也与翻译实践紧密相关;而且正因为如此, 翻译应该像耶拿浪漫派对批评提出的要求那样,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及“艺术”, 这也是翻译的“现代命运” (Berman, 1992:176) 。最后, 贝尔曼论述了哲学、宗教, 及其它人文学科, 如精神分析、人种学及语言学等对翻译的关注和思考, 其中重点讨论了精神分析对翻译研究的重大意义, 并呼吁译界也许需要一个精神分析思考下的翻译理论 (Berman, 1992:178) 。第二节“翻译作为一门新知识”。贝尔曼首先讨论了本节标题的两层含义:首先, 作为一种经验和操作, 翻译是关于语言、文学、文化和交流等知识的载体;其次, 为了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知识”, 翻译的知识应采用一种明确的、半原理式的 (quasi-institutional) 、确定的形式, 使其能够被研究和具有可教授性 (teachability) (Berman, 1992:181-182) 。接着, 贝尔曼讨论了翻译学 (traductology) 的自治地位及跨学科的性质, 以及翻译学的两个基本假定。再次, 贝尔曼列举了翻译在比较文学、哲学及人文科学等中的重要作用。最后, 贝尔曼总结道, “……只有同语言学和诗学一道, 翻译学才能得以构建;翻译学必须大量地向心理分析、哲学、社会语言学及种族语言学学习……最终, 翻译学将有两层意思:它既是将翻译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又是翻译实践的‘科学化’” (Berman, 1992:190) 。

3 简评

《异的考验》是首部较为全面梳理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翻译理论的著作。与贝尔曼的另一部较为“形而下”的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 (Toward a Translation Criticism:John Donne, 1995/2009) 相比, 该著作充满了对翻译的形而上的讨论。本书以《雅典娜圣殿》旗下的耶拿浪漫派的翻译思想为焦点, “一方面将其置于浪漫主义的总体框架之中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又将其与同时代的赫尔德、歌德、施莱尔马赫、洪堡特等的‘文化/养成’理论以及超越前者和整个时代的荷尔德林的翻译思想进行比照” (Berman, 1992:175) 。全书所涉人物及作品数目繁多, 作者精梳细理, 从玄奥、抽象、甚至有些唯心的浪漫派的语言和诗歌理论中深入挖掘并离析出其背后的翻译思想, “不仅为读者推开了一扇至今仍鲜为人知的神秘宝库的大门” (许钧、袁筱一, 2001:250) , 而且向世人证明了翻译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翻译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贝尔曼在本著作中提到的翻译的心理解析 (Berman, 1992:6) 、 (翻译的) 伦理 (Berman, 1992:5, 6, 9, 152) 、异化翻译观等启发并影响了译界的许多学者。例如, 芒迪 (Munday, 2001:149) 指出贝尔曼的该著作影响了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 正是他们的著作使我们更关注翻译中的异质性。皮姆 (Pym, 2007:35) 也指出, 贝尔曼的翻译思想影响了让·瑞恩·拉德米拉尔 (Jean-Rene Ladmiral) 、阿列克斯·瑙斯 (Alexis Nouss) 等学者, 后者发展了贝尔曼关于翻译伦理等的思想。

在论述方面, 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1) 与贝尔曼的另一部较“形而下的”著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 (Toward a Translation Criticism:John Donne, 1995/2009) 相比, 该著作充满了对翻译的“形而上的”讨论, 鲜有译例分析。因为贝尔曼认为:首先, 已有著作专门讨论了某些浪漫派代表如蒂克 (L·Dieck) 和A·W·施莱格尔等的译作, 荷尔德林的译作更有多位学者深入讨论过;其次, 贝尔曼此书的研究焦点是浪漫派的翻译理论, 因此为了使研究相干, 贝尔曼放弃了对浪漫派及同代学者的翻译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因为“那样的分析需要更大的空间” (Berman, 1992:21) 。

(2) 全书主题突出, 无论是“序”、主体、乃至“结论”, 全书紧扣历史文化的主题, 以德国浪漫派的语言、诗歌及批评理论为着眼点, 对浪漫派的翻译思想进行了一次大考古。贝尔曼的研究表明“从文化角度来研究翻译是可行且必需的” (袁莉, 1996:50) , 这对研究我国某一文化背景/文学思潮下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翻译思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 全书篇章的安排大抵以时间为序, 以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为主线, 内容详略得当。

从奠定德国“异化”翻译传统的路德圣经翻译开始, 到影响浪漫派并成为浪漫派先驱的赫尔德的翻译思想, 到代表古典主义高峰的歌德的翻译思考, 至耶拿浪漫派的思辨性翻译理论, 再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派早期思想的施莱尔马赫以及洪堡特的翻译思想, 最后到其译作既体现“异的考验”又体现“自我的实践”之双向运动的荷尔德林的翻译思考, 全书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德国浪漫主义文化背景下异彩纷呈的翻译思想画卷。

当然, 本书也存在某些瑕疵。例如, 本书在“前言”第一句说道:“本书要研究的是德国浪漫派的翻译理论——从诺瓦利斯、弗·施莱格尔, 及A.W.施莱格尔到施莱尔马赫。这些理论将简要地与同代的赫尔德、歌德、洪堡特及荷尔德林等人的进行比较” (Berman, 1992:11) 。言下之意, 赫尔德、歌德等并非贝尔曼所指的浪漫派代表。换言之, 贝尔曼此书中的浪漫派专指德国耶拿浪漫派, 即《雅典娜圣殿》旗下的德国早期浪漫派。本书的核心部分 (从第5章到第9章共5章内容) , 全部讨论耶拿浪漫派的翻译思想, 这本身也验证了贝尔曼对“浪漫派”的这一狭义界定。但实际上, 以上人物中除了歌德是公认的古典主义代表之外, 其余人物都与浪漫派密切相关, 如赫尔德被认为影响了浪漫派, 是浪漫派的先驱;施莱尔马赫、洪堡特及荷尔德林则被认为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 是后期浪漫派代表。也就是说, 在浪漫主义的大框架之下, “赫尔德——耶拿浪漫派——施氏、洪氏及荷氏”的翻译思想之间存在承前继后的关系, 这一顺序也是本书篇章安排所遵循的内在逻辑。从这个角度讲, 本书书名副标题中的“Romantic”又应理解为广义上的浪漫主义/派, 而非贝尔曼在全书中所指向的狭义耶拿浪漫主义/派。对于这一点, 贝尔曼全书并未做任何说明, 这似乎有点令人困惑。

摘要:《异的考验》是第一部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浪漫派的主要代表及其他著名学者的翻译思想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以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为主线, 从文化的角度, 论述了包括奠定德国“异化”翻译传统的路德的圣经翻译、浪漫派先驱赫尔德的翻译思想、代表古典主义高峰的歌德的翻译思考、耶拿浪漫派的思辨性翻译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浪漫派早期思想的施莱尔马赫以及洪堡特的翻译思想, 最后到其译作既体现“异的考验”又体现“自我的实践”之双向运动的荷尔德林的翻译思考。总之, 全书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德国浪漫主义文化背景下异彩纷呈的翻译思想画卷。

关键词:德国浪漫主义,浪漫派翻译思想,翻译与文化,异化翻译,述评

参考文献

[1]Berman, Antoine.L’Eprevue de l’etranger:culture et traduction dans l’Allemagne romantique[M].Gallimard, 1984;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S.Heyvaert as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2]Berman, Antoine.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Gallimard, 1995;edited and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Francoise Massardier-Kenney as Toward a Translation Criticism:John Donne[M].Ohio: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3]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Routledge, 2001.

[4]Pym, Anthony.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A].In Piotr Kuhiwczak and Karin Littau (eds) .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Clevedon/Buffalo/Toronto: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7:24-44.

[5]袁莉.翻译的文化视界——贝尔曼对德国近代译论的思考[J].外语研究, 1996 (4) :44-50, 57.

篇7:内黄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日前,怀集县在会展中心大礼堂举行“华南理工大学与南粤人民心连心—走进怀集新年音乐会”。音乐会上,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为怀集干部群众送上精彩的音乐盛宴。音乐会以混声合唱《闹花灯》拉开序幕,共演奏了19个作品,有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三重奏等。一首首欢快、热烈、深情的乐曲演唱把音乐会引入高潮,令观众如痴如醉,引来观众心灵共鸣和热烈喝彩。(徐维宁 曹 成)

为给广大市民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元旦期间,南雄市在图书馆举办了以“快乐阅读 精彩无限”为主题的一系列趣味游园活动,让群众充分享受了丰盛的文化盛宴,也吸引了上百名小朋友和家长的参与。(张卿雄)

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1月1日晚,接连两场文艺汇演在蕉岭县龙门广场举行,来自梅州烟草和蕉岭县的文化志愿者给群众带来了精彩的演出。在“客融天下”晚会上,梅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带来了歌伴舞、音乐剧和情景剧等十多个新颖动人的节目。在“蕉岭县2016庆元旦”晚会上,文化志愿者们表演了京剧《智斗》、五句板《鲜花新花花莲花》和肚皮舞《Kiss Kiss》等节目,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晓光 永平 麟胜)

1月1人,“中国体育彩票”2016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广东会场)暨2016年广东名山(西樵山)登山活动在佛山南海西樵山举行,共吸引了全国各地超1.2万人登山迎新,多位奥运冠军前来助阵,热闹非凡。(李静)

元旦佳节来临之际,大埔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庆氛围,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活动。大埔县广播电视台、同仁汉乐社、老干部活动中心文艺队等单位、社团纷纷举办庆元旦文艺活动,激情放歌,以音乐、舞蹈、相声等形式庆祝新年。大埔县第二实验幼儿园、茶阳镇开发区幼儿园等学校举办了元旦文艺汇演和亲子运动会,师生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迎新年。(肖伟青)

1月2号,韶关市曲江区在区人民公园隆重举行“曲江区乡里乡亲一家人文艺汇演活动”。演出者以不同的形式豪情满怀地讴歌了曲江人民在党和政府带领下,靠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喜悦心情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一首首客家山歌唱出了客家人的心声,唱出了客家风土人情和幸福美满的生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掌声。(李景康)

上一篇:2018-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目录)下一篇:放孔明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