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2024-05-06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通用7篇)

篇1: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安全技术规程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安全的有关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以玻璃窑炉为熔化设备的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含医药、电子玻璃等)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以及现有工厂的生产、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适用范围不包括玻璃深加工部分。引用标准

2.1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2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3 JCJ04—90《平板玻璃工厂工艺设计规范》。

2.4 GB6528—86《玻璃生产配料车间防尘技术规程》。

2.5 GBJ211—87《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基本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玻璃生产企业应达到该产品相应的经济规模,为采用先进的配料、熔化、成形、检验包装及贮运技术装备创造条件,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素质。

3.1.2 玻璃生产应采用切合实际、经济合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的先进技术和措施。在新建、扩建和改造的工程项目中必须执行主体工程与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

3.1.3 玻璃生产过程应尽量提高生产的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不安全因素,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实行文明生产。

3.1.4 玻璃熔化宜采用重油、天然气等高热值燃料;凡使用煤为热源熔化玻璃的企业,宜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煤气)使用有条件的企业,宜结合工艺要求的采用电加热。

3.1.5 玻璃生产设备的设计应符合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有关规定。

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

电梯的制造、安装、检验、操作与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应符合GB7588-87《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程》的规定。

3.1.6 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场所及工艺设备,应按GB2894-88《安全标志》的规定,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或信号报警装置。

3.1.7 生产车间或工作场所的采光和照明应符合GB50033-91《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及TJ34-9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规定。

3.1.8 玻璃工厂辅助用室的设置应符合TJ36-79和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

3.1.9 玻璃工厂主要燃料动力设施的设计和各项安全措施,必须严格遵守GBJ16-87和相关的专业性规范、规程要求。

3.1.10.1 油站应遵守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

3.1.10.2 发生炉煤气站应遵守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JBJ11-82《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3.1.10.3 液化石油气站应遵守TJ28-78《城市煤气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3.1.10.4 天燃气配气站应遵守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3.1.10.5 氢氧站、氨分解制氢站应遵守GB4962-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3.1.10.6 氮气站应遵守GB50030-91《氮气站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3.1.10.7 压缩空气站应遵守TJ29-90《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3.1.10.8 锅炉房应遵守GBJ41-79《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及现行的《锅炉房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1.10.9 供电和用电应遵守现行的各项有关规范及规定。

3.1.11 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a.操作者应熟悉所使用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应经常检查安全装置的可靠性,不得随意拆除。

b.操作者上岗前应将所需使用的工具准备齐全,严格按规定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和其它劳动保护用品。

c.操作时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d.共同操作时须分工明确,相互之间应随时保持联系和协调一致。

e.正在运行中的各种机械、电气、热工设备,不得在有伤害危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调试或检修工作,不准跨越传动物件或触及危险部位。

f.生产设备本身和周围操作场地应保持整洁有序,保持运输和人行通道畅通,及时清除地面的油、水、碎玻璃等废弃物。

g.操作者应按设备保养规定的要求,定时定员完成设备注油、清洗等维修工作内容,按时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完善交接班制度。

篇2: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一、严格交接班,穿好工作服、口罩后方可进行工作。

二、按照计划要求领取本班所需包装袋,并检查包装袋有无印刷不清,污迹及破损情况,发现后立即返回。

三、保证台秤上面的清洁卫生,每班校电子称二次并填写《电子称校准记录》,每放料一次清理一次台秤,清理后必须重新调校、确保计量准确。包装间隙应给台秤断电,上 面不允许负重。

四、包装的同时注意产品的外观是否合格,对外观不合格的产品严禁用合格包装袋进行 包装,并及时向班长或炉头工反映情况。

五、检查框架安放是否平稳、牢固、无晃动——电源插座应接触良好,显示仪无闪烁——秤台台面上无灰尘杂物——信号电缆完好无破损,不得被框架碾压、外力冲撞——显示仪安放平稳,保护膜完好,无灰尘——显示仪清淅明了,通风良好,不得进水、灰尘。

六、成品必须在计量后 3 分钟内封口,内袋必须排尽空气后扎紧,防止产品吸潮,热封 时要保证封口效果,有烫破或未封牢的,一律换袋返工。缝包时,每袋必须缝两道缝线,保证缝线平行,杜绝跳针现象。

七、按要求加盖批次号。批次号应加盖在包装袋下面下方的正中(除特殊要求外),加 盖清晰、美观、正确。

八、、成品堆放整齐划一,横竖成行,严禁乱堆乱放。袋装产品统一头向上,方向向右,并将包装袋清理干净;吨袋产品的标签袋统一向外。

九、不同批次、类型及要求的产品要分区堆放,间隔不小于 30cm,并施加产品标识牌。

十、负责并保持本岗位的清洁卫生,改善现场环境。

篇3: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1 工厂选址

1.1 厂址面积及条件

根据预约栽插大田面积确定厂址面积。一般按100∶1的比例确定。如大田面积133.33 hm2, 则厂址面积1.33 hm2, 其中操作车间250 m2, 操作水泥地坪200 m2, 其余面积用作秧板田。寿县麦茬稻地区育秧时间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 日平均气温已稳定在21.5℃, 不需要大棚保温防护。南部油茬稻或空闲茬水稻与麦茬稻混作地区, 则需建造简易大棚或连栋大棚, 根据油茬稻或空闲茬水稻与麦茬稻预约栽插面积的比例, 预留1 000~3 000 m2用于建造大棚。厂址条件:地势高爽平坦, 通水、通路、通电 (三相电) 。

1.2 秧板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运秧方便的地块作秧板田。秧板田、大田比例为:杂交稻1∶120;常规粳稻1∶100。在播种前10 d精做秧板田, 秧板田规格为:畦面宽1.3 m, 秧沟宽0.25 m, 深0.15 m, 四周沟宽0.30 m, 深0.25 m, 秧床应达到“墒直、面平、土实、沟深”的要求。

2 设施准备及技术要求

2.1 操作车间

2.1.1 规格。

面积为250 m2 (10 m×25 m) ;房顶采用齐脊结构, 室内屋檐最低点净空高度不低于3.5 m, 脊顶最高点室内净空高度不低于4.3 m。

2.1.2 材料。

每个车间分为2个部分。一是规格为10 m×10 m。安装2.4 m×2.4 m卷闸门2个和1.2 m×1.2 m普通塑钢窗8个 (含纱窗和普通不锈钢防盗窗) 。顶板用7.5 cm彩钢夹芯板, 钢板厚度:0.326 mm (泡沫8 kg/m3) ;外墙用7.5 cm彩钢夹芯板, 钢板厚度:0.286 mm (泡沫6 kg/m3) ;内墙用5 cm彩钢夹芯板, 钢板厚度:0.286 mm (泡沫6 kg/m3) 。二是规格为10 m×15 m。顶板用7.5 cm彩钢夹芯板, 钢板厚度:0.326 mm (泡沫8 kg/m3) ;内墙与前面10 m公用, 背面和侧面的外墙使用0.326 mm厚度彩钢瓦, 正面为敞开式, 每隔5 m, 立1根直径9 cm的钢管为支撑柱, 上端采用5 cm×10 cm的方钢管作为横梁承重;房顶八字梁采用4 cm×8 cm的方钢。

2.2 插秧机

根据预约栽插面积确定购置插秧机数量[3]。步行式和高速乘座式插秧机分别按栽插0.2 hm2/h和0.4 hm2/h计算工作效率, 每天按8 h计算作业时间, 每季按10 d计算作业周期, 步行式插秧每季可栽插16 hm2, 高乘式插秧机每季可栽插32 hm2。如需完成预约栽插大田133.33 hm2, 约需购置3部高乘式插秧机和3部步行式插秧机。

2.3 播种流水线

其技术参数为, 播种量范围:80~245粒/盘;生产率:≥350盘/h;破碎率:≤1%;均匀度:≥90%;空穴率:≤5%;播盘调节量:11个档位;输送动力 (220 V) :90 W;播种动力 (220 V) :90 W。

2.4 筒式床土整理筛选机

其技术参数为, 结构形式:移动式复式作业;配套动力 (三相电) :3 k W;电机转速:1 450 r/min;破碎轴转速:928r/min;滚筒筛转速:59 r/min;落料形式:惯性重力落料;圆筒筛直径:Φ370 mm;破碎搅拌打板直径:Φ206~Φ334 mm;生产率:4 t/h。

2.5 简易大棚或连栋大棚

2.5.1 简易大棚。

大棚规格:每间大棚跨度6 m, 长度50 m, 面积300 m2;大棚顶高度不低于2.5 m, 肩高1.8 m;顶杆和拱杆采用直径25 mm、厚度1.2 mm的热浸镀锌圆管, 拱杆间距不大于80 cm;大棚两侧分别安装1条卡槽, 用于固定大棚薄膜;每间大棚的两端山墙分别立4根直径25 mm、厚度1.2 mm的热浸镀锌圆管立柱;两端山墙分别从两侧底端至棚顶斜立直径25 mm、厚度1.2 mm的热浸镀锌圆管, 作为立柱斜撑;两端山墙分别安装1个90.0 cm×1.8 m的棚门。薄膜:普通大棚薄膜, 厚度8丝。

2.5.2 连栋大棚。

规格:东西宽:两连栋, 单栋跨度8 m, 合计16 m;南北长:开间8间, 单间4 m, 合计长度32 m;肩高 (排水槽) 2.0 m, 脊高3.8 m;抗风指数:10级风;抗雪指数:15 cm厚积雪。基础:采用200 mm×200 mm×600 mm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立柱与预制件采用法兰连接, 基础埋放时四周加混凝土固定。拱杆:采用Φ32 mm×1.5 mm热浸镀锌圆管, 拱杆间距1 m。主立柱、转角立柱、边侧立柱、中间立柱:采用80 mm×60 mm×2.0 mm热浸镀锌方管, 立柱间距4 m。山墙边侧立柱:采用Φ32.0 mm×1.5 mm热浸镀锌圆管, 间距1 m。水平拉杆:采用30.0 mm×40.0 mm×1.5 mm热浸镀锌方管, 水平吊杆、“V”型撑采用Φ32.0 mm×1.5 mm圆管。门头横梁:采用40.0 mm×40.0 mm×1.5 mm矩形管。立柱斜撑:两端山墙设置40.0 mm×40.0 mm×1.5 mm热镀锌矩形管加强斜撑, 每栋4根。天沟:采用1.5 mm镀锌钢板冲压成形材料, 托架厚度2 mm。移门:门框材料为25.0 mm×25.0 mm×1.5 mm热镀锌矩形管, 并配备上下导轨, 配置8个门。门头立柱:采用40.0mm×40.0 mm×1.5 mm热镀锌矩形管, 每栋设2套共8根立柱。卡槽卡簧配套:大棚骨架使用0.7 mm镀锌钢板制成的专用防风卡槽和Φ2—Ⅱ弹簧钢丝制成的专用卡簧固定。增设温室屋面排水:东西设5‰雨槽坡度排水。温室门1套:规格2 m×2 m薄膜覆盖, 卡槽卡簧固定。手动卷膜通风系统:在温室两侧及顶部双侧设置自锁式涡轮手动卷膜通风装置, 通风口高度为1.5 m。覆盖材料:采用连栋温室专用强力膜, 厚度0.12 mm, 透光率≥90%, 传热系数:3.3 W/m2·℃, 使用寿命大于4年, 抗结露。安装使用0.7 mm厚度的防风卡槽和专用卡簧固定。薄膜覆盖处安装10根丝的黑色压膜线。电动内遮阳系统:齿轮齿条驱动, 幕布沿开间方向开闭;专用拉幕电机, 转速为3.8 r/min, 自带限位开关;专用托幕线、压幕线、铝合金型材等配件;遮阳网为温室专用铝箔式遮阳网, 遮阳率为65%;推拉杆采用Φ25.0 mm×1.2 mm热镀锌圆管。

2.6 水泥操作场

规格10 m×20 m, 15 cm厚砂石混凝土。可以根据场地环境适当加大面积或对规格进行调整[4]。

3 材料准备及技术要求

3.1 硬盘

产品定型:硬质塑料水稻育秧盘一次性钢模注塑成型;材质: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新料) ;规格:580 mm×280 mm×30 mm;秧盘中间孔数:392个;收缩变形率:0.1%;通透率:≥98%;堆码高度变化率:≤3%。一般预约栽插133.33 hm2, 应准备4万张。杂交稻用240~270盘/hm2, 常规稻用345~375盘/hm2。

3.2 无纺布

技术参数为:PP聚丙烯+抗老化母粒, 颗粒热浆喷丝;厚度:37~38 g/m2;宽幅:1.5~1.6 m;规格:每捆27~30 kg。一般预约栽插133.33 hm2, 应准备20捆。

3.3 育秧伴侣

寿县选择江苏省里下河农科院研制的机插秧专用育秧伴侣, 133.33 hm2大田需准备2 t。

3.4 床土

最适合作营养土的一是菜园土, 二是耕作熟化的旱田土, 三是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 以防苗床产生草荒和药害, 掺有草木灰的粪土因碱性偏大也不宜作床土。杂交水稻大田备1 200 kg/hm2, 常规粳稻备1 500 kg/hm2。

3.5 种子

推荐生育期在140 d以内的品种为宜, 杂交或常规籼稻:新两优6号、两优827、Y两优1号、丰两优6号、两优0293、Ⅱ优162、两优100、C两优608、开优8号、徐稻5号、Y两优5867、天优华占;单季粳稻品种:Ⅲ优98、皖稻88、粳杂优1号、天协1号、皖稻68、武粳15;单季糯稻品种:华籼糯3号。大田用种量:杂交稻21.0~22.5 kg/hm2, 常规稻45.0~60.0 kg/hm2。

3.6 其他辅助工具和材料

辅助工具:喷雾器、水泵、手推车、农用车、秧块周转箱、皮尺、磅秤、温度计、塑料桶等;辅助材料:农药、化肥、农膜等。

参考文献

[1]张卿.水稻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及育秧工厂[J].华夏星火, 2001 (11) :38.

[2]向进社.智能型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与设备[J].江苏农机与农艺, 2001 (2) :15.

[3]金梅, 张文毅, 吴崇友, 等.水稻育秧工厂的设计[J].中国农机化, 2011 (5) :67-70.

篇4:食品工厂的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

关键词:食品工厂;电气卫生设计;电气安装

中图分类号:TU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9-0036-02

建筑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近十年间,已经成为中国的领头企业。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且无论是公用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大多数都进行电气工程建设,尤其是食品工厂这类关系到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建筑物。之所以要对这些建筑物进行电气工程建设,是为了保证工厂能够正常输电,而且对于食品工厂,在进行电气设计和安装时,要注重对电气卫生的设计和安装,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但是大多数食品工厂的管理者对于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的认识不够,进行设计和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在进行电气施工时出现室内线路铺设问题、配电箱问题和开关、插座等安装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让食品工厂的员工能够安心地进行食品生产,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让人们安心食用。

1 食品工厂在进行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时出现问题的原因

1.1 食品工厂管理者对于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的认识不够

一些食品工厂管理者认为电气工程建设只是单纯地保证输电就可以了,所以在电气建设上的投资非常的少,更何况是对电气工程进行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这些食品工厂管理者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为了减少建筑投资,没有请专门的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也没有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监测和适当的调试,使电气设备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也在施工时,也容易导致灰尘的产生,影响食品的正常生产,让食品的卫生质量不过关。

1.2 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施工单位在对食品工厂的电气进行设计和安装时,都是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来进行直接施工,没有对工厂整个电气工程进行整体施工设计。有些单位进行了设计却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考虑食品工厂的特殊性,没有将电气卫生方面考虑进去,因此在施工时,会导致很多的灰尘产生,还会在日后出现细菌滋生,降低食品生产质量。而且大多数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在设计和安装时出现问题,使工程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影响日后电气的安全供电,也会滋生细菌,影响食品生产,降低食品工厂的信誉。

2 食品工厂在进行电气安装时存在的问题

2.1 电线管铺设问题

施工人员在对食品工厂进行电气施工时,都不注重对厂内电线管的铺设,导致电线管铺设出现问题。如线路大多数都重叠在一起,或者是两个线管之间并排铺设,中间完全没有任何缝隙,而且某些电线管铺设的位置比钢筋的位置还要高。在工厂中的某些电线管埋在墙面的表层,有的甚至露在了墙壁外面,这样的电线管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损害,影响建筑电力正常运输。而且对进入配电箱的电线管没有进行固定,使线管容易被拉动,受到损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在日后会不易清洗,容易产生灰尘和细菌,使食品卫生质量不合格。

2.2 开关及插座问题

施工人员在对食品工厂进行电气施工时,没有合理地对开关及插座进行安装,使有些线盒埋的方位不在同一条线上,而且埋藏在墙体内侧,这时候将面板固定在墙面上的话,就会使两者衔接的地方出现缝隙,容易使面板受到胶漆的污染。有些开关和插座一般都处于一个面板上面,由此也导致了两者的相线、PE线盒零线缠绕在一起,无法区分。开关和插座的导线的线头一般都没有进行处理,一直都裸露在外面,不仅易被堵塞,还会出现漏电现象,而且固定开关的螺丝也容易出现松动,容易脱落,导致电气卫生方面的质量不高,影响食品工厂的食品生产。

2.3 配电箱问题

施工人员在对食品工厂进行电气施工时,配电箱放置的方式大多数是不合理的,如施工人员在将配电箱的落地动力箱进行接地时,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再进行第二次接地的话,截面又不足以满足接地的需求。配电箱里的电线没有严格进行布局,而且线头都没有固定好。箱体还存在着开孔与导管管径不配备的问题,有一些是应用电气焊来进行开孔的。配电箱的型号与设计规定的型号不符,铁皮箱体的厚度不够,容易造成变形,变形后就无法关严实,封闭性不够,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出现污染和细菌,使食品生产设备也受到污染,在生产食品时,出现质量问题。

3 提高食品工厂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质量的措施

3.1 选择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并进行培训

政府可以通过座谈会或传媒来宣传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的益处,让食品工厂管理者转变自己的观念,增强自己对于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的认识。不仅加大对电气卫生设计和安装的资金投入,还选择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来进行安装。施工单位也要对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食品工厂管理者也可以在电气工程完成后,请相关部门来进行安全卫生监测,以保证食品工厂电气卫生的质量。

3.2 提高安装人员对电线管的铺设水平

主要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让施工人员能够正确认识电气施工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安装设计图来进行施工,管理者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安装人员在进行电线管铺设时,要采用“横平竖直”的铺设方法,将电线管埋在里墙壁约10cm深的地方,并将所有的线路分开,让它们不重叠在一起,也可以在线路中间用一些水泥将它们分隔开来。

3.3 安装人员加强对开关及插座的安装

安装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要多与土建部门进行协作,将线盒牢牢地固定在墙里,对于埋藏过深的线盒,可以在前面再安装一个线盒。而对于面板,就需要在安装的时候进行水平校准,让所有的面板都在一个水平线上;面板安装在墙上后,要将两者间的缝隙填满,还要经常性地进行清洁,保持这部分的整洁。加强对这部分工程的监管,让所有开关和插座的线路都区分开来,在剥线的时候要让所有的线头长短一致,而且在进行安装后埋起来。将单芯线分成两股在插入线孔里,用螺丝加固,这样可以使导线更加牢固。

3.4 安装人员加强对配电箱的安装

箱体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要用水准仪校水平,让箱体能够与地面平行,而且对于与导管管径不相符的箱體要借助机械来进行开孔,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就必须送回厂里更换,在定制箱体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而且安装人员在进行接地动力箱,要对所有的接地规定了解通彻,并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施工,而且也要将线头捆绑固定,进行统一布线。

4 结语

为了保证食品工厂电气卫生的设计和安装,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工程管理者的教育,严格进行电气施工单位的资质评选,让施工单位能够加强对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让食品工厂在保证安全输电的同时,还能够减少电气所带来的卫生问题,让食品的卫生质量高,让人们可以安心食用。

参考文献

[1] 崔长生.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2] 张敏强.浅谈住宅电气设计及安装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筑科学,2010,(8).

[3] 范怀聚,钱增祥,张勇.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

篇5:化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

防止、控制和减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建立一套明确、简洁和准确的操作规程。

一套完整的化工厂操作规程应该包含英国针对有害物质进行监控的健康条款、事故处理手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个人防护设备、工作质量报告、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以及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等方面所要求的内容。操作规程应该能够保证作业人员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在操作规程中必须包含适当的培训计划,确保从业人员熟悉书面的作业流程。操作规程还必须按照化工厂的实际要求来制定,用实践来指导操作规程。

(一)书面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

书面操作规程应包括一系列的作业程序,比如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作业理念、紧急状况下和临时状况下的运作程序、化工厂的试运作程序、化工厂的启动程序、化工厂的关闭程序、大批量过程处理的装载和卸装程序、过程处理的变更程序、化工厂设施的改造程序等等。这些程序的内容应该包含如下几方面:

1)材料安全数据(英国有害物质监控健康条款的内容);

化工厂的经营者必须理解并意识到原材料、中间媒介、产品和废弃物排放所要求的材料安全数据的重要性。

2)监控措施和个人保护装备;

3)化工厂过程处理车间所处的位置;

4)化工厂运作时,从业人员及有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

5)化工厂的设计必须适合化工厂经营目的的要求;

化工厂主要设备和场所的状况(干净、空旷等)和化工厂辅助设备和场所的状况(干净、空旷等)必须符合化工厂的经营要求。

6)化工厂过程处理流程的正确设计;

7)化工厂过程处理的监控和记录程序;

化工厂过程处理的关键参数(温度、压力等)必须进行监控和记录(可以以化工厂的日志形式进行记录)。

8)化学原料的品质;原材料、中间媒介、产品和废弃物排放时均进行取样。

9)产成品的包装。

操作规程必须是可以监控的,位于整个公司的质量监控体系之下,并可以适时更新。标准的操作规程可以因如下原因进行修改:

(1)在操作规程中引进了新的设备;

(2)使用了新的化学物质;

(3)过程处理、作业任务、作业人员或设备发生了显著的更改;

(4)新的实验获得了成功,需要补充到化工厂的操作规程中。

篇6: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第一篇 总则

1总则

1.1为了保证《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加强涂装作业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下称劳动安全卫生)的科学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以建立正常的生产安全秩序和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特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涂装作业。与涂装作业有关的涂料及有关产品的研制、出厂,涂装设备的设计、制造、出厂,亦应遵守本规程。

1.3涂装作业场所的公用建筑物、电气装置、通风净化设施、设备器械等,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相互协调配套,做到涂装作业场所整体安全。

第二篇 工业管理

2涂料及有关产品

2.1限制使用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下列涂料及有关产品(下称国家限制的涂料及有关产品):

a.禁止使用含苯(包括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不包括甲苯、二甲苯,下同)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下称含苯涂料、含苯稀释剂、含苯有机溶剂)。船舶等涂漆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选用含苯涂料时,应选用含苯量低的涂料和稀释剂;

b.禁止使用含铅白的涂料;

c.限制使用含红丹的涂料。防锈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应选用含红丹量低的涂料。

2.2使用的新型涂料,应有毒性鉴定报告。

2.3涂料及有关产品入厂时,应有完整、准确、清晰的产品包装标志、检验合格证、说明书和“涂料及有关产品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下称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其内容应符合以下规定。

2.3.1产品包装标志应有下列内容:

a.化学危险物品的类别、级别及危险物品的包装标志;

b.概要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事项;

c.生产厂名、地址、型号、批号、出厂日期。

2.3.2产品说明书中应有下列内容:

a.主要成膜物质;

b.颜料基本成分;

c.溶剂主要成分;

d.比重、闪点、爆炸下限;

e.简要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事项;

f.贮存温度。

2.3.3向工业用户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的内容,应参考附录B的规定。

3工艺

3.1选择涂装工艺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a.优先选用无毒害、低毒害和易于组织机械化、自动化的涂料及有关产品;

b.优先选用涂料、有机溶剂耗量少和易于组织机械化、自动化的涂装工艺;

c.有利于设置局部排风;

d.尽可能组织隔离操作。

3.2研究涂装工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同时研究工艺过程的有害、危险因素,作业环境质量指标,提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b.同时鉴定涂装工艺的劳动安全卫生性能,提出劳动安全卫生评价,作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劳动卫生标准鉴定结论。

3.3设计涂装工艺时,应提出下列资料:

a. 涂料及有关产品的耗量;

b.工艺过程有害物质的名称、状态、数量。

3.4编制涂装标准时,应有下列内容:

a.工艺过程的有害、危险因素;

b.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3.5限制采用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涂装工艺(下称国家限制的涂装工艺)。

3.5.1限制使用的工艺:

a.火焰法除旧漆;

b.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的干喷砂除锈(下称干喷砂除锈);

c.大面积使用汽油除油;

d.使用国家限制的涂料及有关产品的工艺。

3.5.2限制使用的范围:

a.各种工艺标准;

b.新工艺;

c.交流与推广的先进技术经验。

3.5.3选用国家限制的涂料及有关产品、涂装工艺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严禁在可燃结构厂房及易燃、易爆场所,密闭空间内用火焰法除旧漆;

b.严禁敞开式干喷砂除锈;

c.禁止操作者进入密闭空间内进行干喷砂除锈;

d.禁止喷涂红丹防锈漆;

e.禁止在无有效通风作业场所,施涂含苯涂料(包括含苯稀释剂)和使用含苯有机溶剂。

3.5.4有特殊工艺要求,无替代工艺或涂料及有关产品,必须采用国家限制的涂装工艺,作业场所达到本规程1.3条规定的整体安全要求时,可不受本条限制。

4设备

4.1涂装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出厂,应符合GB6514—8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6516—8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GB7692—8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GB7693-8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通风净化》中有关工艺设备的标准,并应遵守以下规定。

4.1.1喷漆室(柜)、静电喷漆(粉)设备、烘干设备和净化设备,应按照由持证书的专业设计院或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制造。

4.1.2涂装设备出厂,应有下列的产品标志和技术文件:

a.产品铭牌(型号、主要参数、制造厂名、制造时间);

b.使用说明书(包括安全说明);

c.检验合格证。

4.2喷漆室(柜)是劳动安全专用设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出厂,除应遵守本规程4.1条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a.商品制造单位,应有国家劳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审查同意发给的制造许可证;

b.产品出厂,应有国家劳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参加鉴定的技术文件。

4.3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标准。

5工程建设

5.1涂装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审查,应遵守以下规定。

5.1.1审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a.区域图;

b.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c.工艺布置图与设备明细表; d.建筑平面图;

e.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设计(其具体内容见5.1.2);

f.工艺复杂的大型涂装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论证。

5.1.2“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应阐明下列内容:

a.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物质的名称、状态、数量;

b.改善劳动条件的工艺措施;

c.保证具有良好的劳动安全卫生作业环境的总图、建筑措施,涂漆区、电气防爆区、火灾危险区的说明;

d.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依据;

e.生产卫生用室、生活用室、妇幼卫生用事的说明;

f.劳动安全卫生设计的预期效果;

g.选用国家限制的涂料及有关产品、涂装工艺的特殊工艺原因;

h.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利用原有厂房、设备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分析说明。

5.1.3审查批准的设计项目,应达到下列标准:

a.工艺设计符合本规程第3章的规定;

b.作业场所设计,符合本规程1.3条规定;

c.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基础资料齐全、准确,达到本规程5.1.1款的规定,d.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技术可靠。

5.2涂装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应遵守以下规定。

5.2.1竣工验收应达到下列标准:

a.涂装、输送、通风、净化、电气设备和安全、消防装置的出厂产品铭牌或标记、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齐全完整。

b.通风净化系统,防爆电气系统和建筑防火、防爆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建完,经联动负荷试车测定与调整,按本规程9.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后,能满足涂装作业场所整体安全要求;

c.主要工艺设备的安全、联锁、消防、信号装置,随同主机负荷试车。达到设计要求;

d.生产卫生用室按设计要求建成。

5.2.2验收结论应包括下列内容:

a.涂装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及有害物理因素,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b.经联动负荷试车,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技术是否可靠;

c.经全面检测鉴定,涂装作业场所是否达到本规程1.3条规定的整体安全的要求;

d.经综合分析,涂装工程项目是否全面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是否可以保证涂装作业的劳动安全卫生要求。

5.3涂装工程项目生产准备工作的劳动安全卫生应达到下列标准:

a.生产人员已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和熟悉工艺;

b.涂装作业人员,已经涂装专业劳动安全卫生培训;

c.建立了涂装作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5.4涂装工程项目投产使用。应有国家劳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许可证。

6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6.1涂装工程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项目的设计、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应符合GB6514~6515—86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原则:

a.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时,应同时提高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水平;

b.改造厂房、工艺、设备等时,应同时改造相关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6.2编制与审批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确定的涂装工程项目,应包括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和其投资计划。

6.3具有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涂装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

6.4涂装工程的小型技术改造项目(规模较小,内容简单,下称小型项目),应遵守以下规定。

6.4.1技术改造方案(或设计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同时提高劳动安全卫生水平所采取的工艺等主要技术措施;

b.同时进行技术改造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c.对整体安全影响的分析说明。

6.4.2技术改造方案(或设计方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经国家安全卫生监督部门中查同意后,方准进行施工。

a.选用国家限制的涂装工艺;

b.工艺过程增加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的危险、有害因素。

c.降低涂装作业场所的整体安全水平。

6.4.3竣工验收应达到下列标准:

a.设备检验资料及检测资料齐全;

b.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同时建成:

c.带生产负荷试车,达到原设计的劳动安全卫生要求。

6.4.4交付使用前,应将包括劳动安全卫生验收结论的竣工验收报告书报送国家安全卫生监督部门备审。

7技术引进和设备、涂料及有关产品进口

7.1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下称引进项目),应遵守以下的劳动安全卫生规定。

7.1.1引进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禁止引进国家限制的涂装工艺技术和装备;

b.劳动安全卫生水平,不得低于GB6514~6515—86的规定。

7.1.2编制项目建议书时,应考虑劳动安全卫生要求,必要时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分析。

7.1.3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收集与引进技术有关的国内外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情报技术资料,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提出下列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审查意见,并做出优选结论。

a.使用的有害物质和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b.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是否能够达到国际标准或转让厂、商所在国家的国家标准;

c.是否符合我国现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7.1.4与外商签订的合同,应明确规定必须达到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对方应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

7.1.5分交国内制造和同外商合作制造的设备和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符合GB6514~6515—86的规定。

7.2凡属基本建设的引进项目,应遵守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

7.3禁止进口国家限制的涂装设备和涂料及有关产品。特殊情况下,持有国家劳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许可证的,可进口限额的国家限制的涂料及有关产品。

第三篇 企业管理

8生产技术

8.1安排生产计划时,在涂工件的有机溶剂挥发量,不得超过审定的最高允许值。

8.2产品有涂漆要求时,应编制符合GB6514~6515—86的规定,并应遵守以下规定。

8.2.1编制工艺文件时,应遵守本规程第3章的有关规定,并应有下列的劳动安全卫生内容:

a.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物质的名称、数量和最高允许浓度;

b.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要求;

c.故障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d.安全技术操作要求。

8.2.2审查工艺文件时,应有下列的劳动安全卫生审查结论:

a.涂装作业场所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施,是否能够满足涂装工艺的劳动安全卫生要求;

b.涂装工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8.3涂装作业场所的设备,应建档管理、计划检修、指定专人维护,并应遵守以下规定。8.3.1喷漆室(柜)、通风净化设备和电气装置,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鉴定、电气安全技术鉴定,并将鉴定结果记入档案。

8.3.2喷漆(粉)设备和具有通风净化设施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清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进行检修和调整。

a.涂装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

b.连接件松动;

c.通风机外形、叶轮变形;

d.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失灵。

8.4涂装作业必须在划定的专门区域内进行。特大型件临时原地进行涂装作业,亦应划出专门区域。涂装作业场所应遵守以下规定。

8.4.1应按照GB6514~6515—86的有关规定,划出涂漆区、火灾危险区、电气防爆区、审定涂装作业场所有机溶剂最高允许挥发量。

8.4.2应按照GB2894—82《安全标志》的规定,设置安全标志。

8.4.3应制定动火条件。在火灾危险区进行热工作业,必须经过批准。

8.4.4应及时清理废物、废料、漆垢。

8.5密闭空间从事含有有机溶剂的作业前,负责生产技术的人员应检查下列项目:

a.测爆、测氧和测定有害物质浓度的记录;

b.通风状况;

c.涂装作业场所附近的热工作业状况;

d.电气、照明设施;

e.个人护具及救护设施;

f.监护措施。

9劳动安全卫生

9.1应根据GB6514~6515—86的规定,组织制订包括下列内容的涂装作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a.工艺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b.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c.安全技术操作;

d.防火防爆管理;

e.检测管理;

f.涂装作业场所与个人的卫生管理。

9.2涂装作业人员应经涂装专业劳动安全卫生培训(下称专业培训),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9.2.1涂装工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a.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质量指标,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b.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c.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9.2.2涂装工艺技术负责人应对涂装管理与操作人员(包括干部、外包工,下同),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安全技术操作。专业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a.涂装作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b.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劳动安全防护措施,故障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c.所使用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包括对妇女婴儿)的危害,个人防护知识,中毒急救措施;

d.所使用的化学危险物品,火灾爆炸危险特性,防止火灾的措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e.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9.3涂装作业场所发生的工伤(包括急性中毒)、火灾(包括火警)、爆炸、设备事故,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和报告,查清组织管理和技术原因,拟定与实施防止发生重复事故的措施。

9.4对涂装作业人员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健康管理。

9.4.1新参加涂装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

9.4.2涂装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9.4.3观察对象(可疑职业病患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复查。

9.4.4发现职业病患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

9.5对涂装作业应按以下规定,进行监测管理。

9.5.1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定期劳动卫生检测。

9.5.2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劳动安全检测。

a.密闭空间作业时,应测氧;密闭空间从事含有有机溶剂作业时,应按国家有关的规定测爆;

b.发生急性中毒时,应及时对可能造成中毒的毒物进行分析与测定。

9.5.3应对下列情况进行劳动卫生检测和通风系统效能测定。

a.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的涂装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b.采用新的或代用的涂料及有关产品、涂装工艺;

c.调整通风系统。

9.5.4检测资料应记入检测档案和定期分析,研究采取改进措施,并向涂装作业人员宣布。

9.6应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专用清洗剂,禁止用含苯有机溶剂洗手。

9.7应根据涂装作业场所不同的有害因素,发给涂装作业人员适用、有效的防护用品,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9.7.1应给密闭空间的涂装作业人员,发放符合下列规定的个人呼吸防护器。

a.直接向操作者供给新鲜空气;

b.可以隔离有害物质。

9.7.2个人呼吸器应由单位集中保管,定期检查,保证性能有效。

10劳动人事

10.1不准安排下列的人员从事涂装作业:

a.未经专业劳动安全卫生培训的人员;

b.有职业禁忌症者;

c.职业病患者。

10.2分配妇女(不包括涂装工艺技术人员、生产指挥人员)从事涂装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10.2.1禁止妇女从事密闭空间和国家限制的涂装工艺的涂装作业。

10.2.2禁止怀孕期、哺乳期的妇女,从事含铅涂料及含苯涂料(包括含苯稀释剂)、含苯溶剂的涂装作业。

10.2.3未婚和已婚尚未生育的育龄期妇女,不宜从事含铅涂料及含苯涂料(包括含苯稀释剂)、含苯溶剂的涂装作业。

10.3禁止末成年人从事下列的涂装作业:

a.密闭空间作业;

b.含有机溶剂的作业;

c.含铅涂料的喷涂作业;

d.粉尘作业。

10.4禁止外包国家限制的涂装工艺的涂装作业。在企事业生产区域内,委托加工单位从事涂装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0.4.1加工单位提供劳务,使用企事业单位设备时,企事业单位应将劳务人员纳入本单位的涂装作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10.4.2加工单位提供劳务,使用自己设备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加工单位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涂装作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并应遵守企事业单位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b.企事业单位应向加工单位提供符合本规程规定的涂装作业场所及其危险、有害因素等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并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指导和检测。

附录A

劳动卫生检测的基本要求

(补充件)

A.1检测的有害物质,应包括下列项目:

a.苯、甲苯、二甲苯和涂料及有关产品中或所使用的主要有机溶剂;

b.铅(烟、尘)、铬(尘);

c.氧化锌(烟雾);

d.甲苯二异氰酸酯;

e.粉尘;

f.其他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有害物质(例如:有机锡化合物)。

A.2定期检测的时间,应遵守下列规定:

a.有毒物质、有害物理因素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

b.粉尘按有关规定检测。

A.3检测时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连续性均衡生产的,可选在作业时的任何时间;

b.非均衡生产的,应选在作业饱满的时间。

A.4检测的方法,应遵守下列规定:

a.有毒物质和粉尘,应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

b.噪声应按有关的规定执行。

附录B

“涂料及有关产品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

(参考件)

B.1涂料及有关产品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资料,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a.比重、闪点、燃点、爆炸下限;

b.涂料及有关产品中的主要有机溶剂名称及其在涂料及有关产品中所含重量组分(分为1~5%、>5~10%、>10~15%、>15~20%、>20%五类,下同);

c.颜料、填料中的有害物质名称及其在涂料及有关产品中所含重量组分:

d.有害的固化剂名称;

e.船用底漆热加工与打磨作业时,产生有害烟雾、粉尘的有害物质名称及其在涂料及有关产品中所含重量组分;

f.有害物质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

g.固化时间;

h.挥发性。

B.2涂料及有关产品的劳动安全卫生说明,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a.前处理、涂漆、干燥固化、热加工与打磨作业时,劳动安全卫生的主要要求与措施的建议;

b.中毒后现场抢救措施的建议;

c.消防措施的建议;

d.个人防护(呼吸道、皮肤、眼等)用具的建议。

附录C

涂装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

(参考件)

C.1危险因素

C.1.1火灾

火灾发生必须具备氧气、可燃物质、着火源三个条件。

C.1.1.1可燃物质

a.有机溶剂在存放、清洗、稀释、加热、涂覆、干燥固化及排风时挥发、蒸发的易燃易爆蒸气;

b.污染有机溶剂涂料的废布、纱头、棉球、防护服等及漆垢、漆尘;

篇7: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第一节

预防中毒的技术措施

不论有毒物质以何种状态存在,若逸散到空气中(或与人体直接接触)并超过国家容许浓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所以,预防毒害的出发点是减少有毒物质来源,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以减少毒物与人体的接触机会。

第一条、防毒的技术措施

在化工生产中,使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或剧毒物质则是从根本上消除有毒物质危害的有效措施。

在防腐喷漆中,以云母氧化铁防锈底漆代替了大量含铅的经丹防锈底漆,从而消除了铅害。在镀钢、镀锌中以磷酸钠代替氰化物等。

采用安全的危害性小的工艺路线以代替危害性较大的工艺路线,也是防止毒物危害的根本措施。这种工艺路线的改变,包括原料路线的改变和工艺方法的改变,借以消除有毒原料和有毒副产物所带来的危害。

有些工艺改造,消除了副产物带来的危害,例如甲烷直接氯化制卤烃,常有副产氯化氢生产,若有氧化法代替直接氧化,就可去掉副产氯化氢气体的危害。

在从事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中,采用较安全的工艺条件(温度、压力),对于预防有毒物质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笨重的手工操作,不仅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减少了工人与有毒物质的接触机会,减少了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机械化是自动化的前提,在手工操作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进而实现自动化,使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解放,并为劳动条件的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5、以密闭、隔离操作式代替敞开式操作。

对于能散发出来的大量有害物质的操作过程,采取密闭的方法,减少有害物质的扩散是十分有效的。如,有害物质的密闭输送;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密闭加料、密闭出料过程中的密闭取样等均可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扩散。

6、以连续化代替间歇式操作。

若以连续化操作代替间歇操作,就消除了上述弊端,如采用板框式压滤机进行物料过滤就是一种间歇操作,每压滤一次物料工人就得拆一次滤板、滤框以及清理安放滤布等,直接接触大量物料并消耗了大量体力,若采用连续操作的真空吸滤机,操作人员只需观察吸滤机运转情况,调整真空度就可以了。

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研究,采用新技术以消除尘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例如,采用电泳涂漆、表电喷漆代替手工喷漆,避免苯中毒。采用无氰电镀法防止氰化物的中毒,采用硅整流代替汞整流,以金属阳极代替汞银电解消除汞害等。

此外,在生产装置设计中,考虑有毒区域和无毒区域的隔离;缩短流程,减少管通,阀门(加料、出料阀、放空阀、取样阀)法兰连接。

不断研究改进设备密封形式,研制采用耐高温(低温)、耐腐蚀、耐磨的新型增料和垫片,不断提高设备设计制造水平,改善设备连接处的严密性,以及机械(端面)密封、粉料封闭、液封、气流密封技术的采用均可防止有害物质的扩散。

安全操作规程

1、取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2取气体样时,要站在上风向,先向外喷两次,放尽所存残液和气体。

?

上一篇:班主任出差了作文450字下一篇:赞美母校同学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