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4-05-11

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通用9篇)

篇1: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在届高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中学届高中毕业典礼。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本届的全体高中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全体高三老师,也包括过去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而辛勤奉献的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朋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岁月流转,光阴荏苒。三年前,你们怀着对人生的美好追求,带着父母殷切的希望,来到这所有着优良传统和深厚底蕴的校园里,开始了紧张、充实而又富有意义的求学历程。三年来,同学们勤奋刻苦、积极向上,从少年走向成年,从幼稚走向成熟。求实路上,洒下了同学们拼搏的汗水;创新路上,盛开着同学们智慧的花朵;竞赛场上,留下了同学们飒爽的英姿;百草园里,飞扬着同学们浪漫的才情……在这里,同学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特别是同学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更是夷陵中学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三年的学习生活,凝聚着家长的爱心、同学们的汗水,更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这些都将给大家留下永恒的记忆。我们相聚夷陵,能成为师生和学友,是一种缘份。三年来,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全体老师不辞辛劳,呕心沥血,不计得失,专讲奉献,心甘情愿做着同学们人生路上的铺路石和引路人。“学校和教师最大的成功和快乐,是教育创造出值得自己骄傲和崇拜的学生。”所以,不论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要走多远,我真诚地希望大家牢记这份珍贵的师生之情,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稳走好,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成为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

有人说,一个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眼光有多高,道路有多远,这句话一点不假。过去,从夷陵中学走出了大批志存高远、年轻有为的学子,比如中国人民将放军少将汪玉、兵器工业部总会计师 、丰田汽车中国总代理潘观华、华为公司副总裁李小涛等,不一而足。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和领域里独当一面,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智,他们都是值得夷陵骄傲和崇拜的学生,也理当成为全体同学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生命质量,进而提高人们对幸福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幸福,是内心对生命一种理解,一种感悟。对幸福的认识不同,生命的色彩也因人而异。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把个人的幸福建立在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基础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安于个人幸福,漠视大众之困苦,那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当前,国家实施的“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发展战略,为同学们今后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是种子,有土壤就能成长。一如迎春花紧跟春姑娘的步伐,荷花在酷暑里盛开奇葩,金风霜月里菊花遍地,数九寒天里腊梅怒放,抓住机遇的臂膀,就能尽享花开不败的芬芳!一如沙漠胡杨、冰峰雪莲、极地苔藓、死海边的海枣树,活出生命的精彩,就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年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同学们,不论你今后走多远,请不要忘记:我的母校是――夷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论你今后处何境,请不要忘记最初的誓言――振兴中华!总之,请别忘记“跨进校门一步,承载学校荣辱;迈出校门一步,肩负家国重任!”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人生,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转折!这里是终点,更是迈向新生活的起点。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不论顺境、逆境,成功或失败,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就会取得辉煌的成功!谢谢大家!

篇2: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好!

每年的这个季节,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此时此刻,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和我一样既满怀着幸福的自豪感,又充满着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今年,我校共有1542名毕业生(其中大专毕业生752人,中专毕业生790人)即将走上新的征程。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校长,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你们是一个勤奋上进、富有活力的优秀群体,在你们当中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有457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有241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在校期间,你们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你们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多项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这既是学校培养的结果,也是你们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结果!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总结过去的求学经历,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大家一定会有很多感触。此刻,作为你们的校长、师长,在离别之际送给同学们四句话,希望能与你们共勉。

第一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通过这几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希望你们在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过去不会重来,未来无法预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今天成为明天的遗憾。没规划的人生是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就叫航行。人贵有志、业贵有恒, “千里之外 始于足下”,只要踏实迈出每一步,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相信同学们必能收获成功。

第二句: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资料共享平台

同学们,不知你们是否有注意我们学校食堂二楼就贴有“上善若水”四个大字。这是要时刻提醒你们: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就要具备高尚的品格,这既是融入社会的前提,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颗豁达的心胸。以乐观自信、荣辱不惊的心态直面人生的高潮与低谷,以宽容、洒脱的性情面对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始终自信、积极地去成就有意义、有价值、有创造的未来。

第三句:勤学不辍,苦学不止。当今社会,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毕业并不代表学习的终结,而应该是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因此,同学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永葆学习的热情,努力在学习中挖掘新知识,在实践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同学们,你们要敢于从基层做起,从最平凡的工作做起,要把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和工作创新相结合,以踏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句:饮水思源,爱校荣校。回首过去,学校将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培养成为医药卫生技术人才。他们爱岗敬业、勤勉务实,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为母校增添了光彩。如今,医高专迎来了搬迁集美新校区以及升格本科的发展机遇。而如何抓住机遇、成功升本,自然离不开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真心希望,当你们走出校园,收获成功之时,不要忘记自己是医高专人。无论你身在何地,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都希望你能关注母校、支持母校、宣传母校,为母校的历史再增辉煌。

同学们,今天你们就要迈出医高专的校门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从启航的此岸到幸福的彼岸,不可能会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困难、挫折“神马都是浮云”,失败也是一种拥有。希望你们,无论是在顺境中成长,还是在逆境中磨砺,都能勇敢顽强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从而为你们的人生故事续写更精彩的篇章!为医高专的发展史书增添更绚烂的一笔!

最后,愿每一位同学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篇3: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你们好!

早在2007年冬天,助理就告诉我要有这么一个演讲。我没有什么准备,只是想随便与大家聊聊,或许对你们以后会有帮助。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多都去了华尔街?

当我在Kirkland吃中午饭的时候,在Leverett吃晚饭的时候,当我在我上班时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甚至当我在国外碰见我们刚毕业的学生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问我一些问题。你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课程计划,不是提建议,也不是问老师的联系方式或者学生的空间问题。实际上,也不是酒精限制政策。你们不停地问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多都去了华尔街?为什么我们哈佛的学生中,有那么多人到金融、咨询和电子银行领域去?”

这个问题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回答,当威利萨顿(一个美国银行大盗)被问到为什么要抢银行时,他说“因为那儿有钱”。我想,你们在上经济学课的时候,都见过克劳迪亚·戈丁和拉里·凯兹两位教授,他们根据70年代以来他们所教学生的职业选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发现,虽然金融行业在金钱方面有很高回报,但还是有学生选择了其他工作。实际上,你们中有37个人选择做教师,有一个会跳探戈的人要去阿根廷的舞蹈诊疗所上班,另一个拿了数学荣誉学位的人要去学诗歌,有一个要在美国空军受训做一名飞行员,还有一个要去做一名治疗乳房癌症的医生。你们中有很多人会去学法学、学医学、读研究生。但是,根据戈丁和凯兹的记录,更多的人去了金融和咨询行业。Crimson对去年的毕业生作了调查,参加工作的人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去了这两个行业。虽然今年的经济不景气,这个数字还是到了39%。

高薪、不可抗拒的招聘的冲击、到纽约和你的朋友一起工作的保证、承诺工作很有趣—这样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理由。对于你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只会在其中做一到两年。其他人也都相信这是他们可以做到最好的一份工作。但,还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其实,比起回答你们的问题来,我更喜欢思考你们为什么会问。戈丁和凯兹教授的研究是不是正确的;到金融行业是不是就是“理性的选择”;你们为什么会不停地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看似理性的选择,却会让你们许多人无法理解,觉得不尽理性,甚至有的会觉得是被迫作出的必要的选择?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呢?

我认为,你们问我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是带着指向性的——你们把它看成是高级职业选择中可见、可衡量的现象,而不是一种抽象而深不可测的、形而上学的尴尬境地。所谓“生活的意义”已经被说滥了——它就像是蒙提·派森(Monty Python)电影里可笑的标题,或者说是《辛普森一家》里的那些鸡零狗碎的话题一样,已经没有任何严肃的含义了。

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

让我们暂时扔掉哈佛人精明的处世能力、沉着和不可战胜的虚伪,试着来寻找一下你们问题的答案吧。

我想,你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你们不想只是做到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还想过得有意义。但你们又不知道这两个目标如何才能同时达到,你们不知道在一个大名鼎鼎的公司中有一份丰厚的起薪,并且前途很有保障,是不是就可以让你们自己满足。

你们为什么要焦虑?说起来,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有错。从你们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你们,到这里,你们会成为对未来负责的精英,你们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们都要依靠你们,因为你们会改变这个世界。这些话,让你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你们会去做各种不平常的事情:在课外活动中,你们处处体现着服务的热情;你们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因为你们关注地球的未来;在今年的总统竞选中,你们也表现出了对美国政治改革的热衷。但现在,你们中的许多人迷惘了,不知道这些在作职业选择时都有什么用。如果在有偿的工作和有意义的工作之间作个选择,你们会怎么办?这二者可以兼顾吗?

你们都在不停地问我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关于价值、试图调和那些潜在竞争的东西、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认识等等。现在的你们,到了要作出选择的转换阶段。作出一个选择——或工作、或读研——都意味着失去了选择其他选项的机会。每次决定都会有舍有得——放弃一个可能的同时,你也赢得了其他可能。对于我来说,你们的问题差不多就等于是站在十字路口时的迷茫。

金融业、华尔街、“招聘”就是这个困境的标志,它带来了比职业选择更广更深的一系列问题。不管你是从医学院毕业当了全科医生或者皮肤科医生,从法学院毕业进了一家公司或者成了一名公设辩护律师,还是结束了两年的Teachfor America项目,在想要不要继续教书,这些问题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困扰你们。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知道你们所受的教育,让你们不只是为自己的舒适和满足而活,而且还要为你们周围的人而活。现在,到了你们想办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了。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使你们焦虑—这个原因和第一个原因相关,但又有所不同。你们想过得幸福。你们—拥而上地去选修“成功哲学”和“幸福的科学”,想从中找到秘诀。但我们怎么样才能幸福呢?我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答案:长大。调查数据说明,越老的人——比如我这个岁数的人——比年轻的人感到更幸福。但可能你们都不愿意等。

当我听着你们说你们面前有如何的选择时,可以听出来,你们在为搞不明白成功和幸福的关系而烦恼——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样的成功,不仅能带来金钱和名望,还能让人真正地幸福。你们担心工资最高的工作,不一定是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的工作。但你们想过没有,艺术家、演员、公务员或者高中老师都是怎么过的?你们有没有思考一下,在媒体圈里该怎么生存?你们是否曾试想过,在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研究生学习、写了不知道多少篇论文之后,你们能否找到一个英语教授的工作?

所以,答案就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但是不管是画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你都不试着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生活的路还很长,总有机会尝试别的选择,但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这个。

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我把这个叫做职业选择中的停车位理论,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和同学们说这些。不要因为你觉得会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你可能喜欢投资银行、喜欢金融、喜欢咨询,它们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也许你和我在Kirkland碰到的一位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西海岸一家很有名的咨询公司面试回来,她问:“我为什么要做这行?我讨厌坐飞机,我不喜欢住酒店,我不会喜欢这个工作的。”那就找个你喜欢的工作吧。要是你醒着的时间里,都在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也不会感到幸福的。

但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你们要问这个问题——问我或者问你们自己。你们选择了一条路,也就选择了一份挑战。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到达那儿。这是好事。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的错。关注你的生活,思考怎样才能把它过好,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这些也许是博雅教育给你最宝贵的东西。通识教育让你自觉地生活,让你在你所做的一切中寻找、定义价值。它也让你成为一个自我的分析家和批评家,让你从最高水平上掌握你生活的展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博雅教育让你自由。它们赋予你行动、发现价值和作出选择的能力。不要静止不动,要随时准备接受改变。牢记那些我们告诉你们的远大理想,就算你觉得它们永远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可以指引你们,让你们到达那个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篇4: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本科教育是哈佛大学教育的核心,演讲人都会对本科毕业生的前途发表看法。2007届的讲话人是两个比尔:盖茨和克林顿。下面这篇2008届毕业典礼演讲值得反复阅读,优秀的大学应该培养理想远大道德高尚的君子,而不是技艺超群惟利是图的小人。

在这所久负盛名的大学的别具一格的仪式上,我站在了你们的面前,被期待着给予一些蕴含着恒久智慧的言论。站在这个讲坛上,我穿得像个清教徒教长——一个可能会吓到我的杰出前辈们的怪物,或许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重新致力于铲除巫婆的事业上。这个时刻也许曾激励了很多清教徒成为教长。但现在,我在上面,你们在下面,此时此刻,属于真理,为了真理。

你们已经在哈佛做了四年的大学生,而我当哈佛校长还不到一年。你们认识了三个校长,而我只认识了你们这一届大四的。算起来我哪有资格说什么经验之谈?或许应该由你们上来展示一下智慧。要不我们换换位置?然后我就可以像哈佛法学院的学生那样,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不时地冷不防地提出问题。学校和学生们似乎都在努力让时间来到这一时刻,而且还差不多是步调一致的。我这两天才得知哈佛从5月22日开始就不向你们提供伙食了。虽然有比喻说“我们早晚得给你们断奶”,但没想到我们的后勤还真的早早就把“奶”给断了。

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我刚才提到的提问题的事上吧。让我们设想下这是个哈佛大学给本科生的毕业服务,是以问答的形式。你们将问些问题,比如:“福校长啊,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上这大学四年是为了什么呢?福校长,你大学毕业到现在的40年里一定学到些什么东西可以教给我们吧?”在某种程度上,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一直都在让我从事这种问答。从仅仅这些问题上,即使你们措辞问题都倾向于狭义,而我除了思考怎么做出回答外,更激发我去思考的,是你们为什么问这些问题。听我解释。提问从2007年冬天我的任职被公布时与校方的会面就开始了。然后提问一直持续,不论是我在Kirkland House(哈佛的12个本科生宿舍之一)吃午饭还是在Leverett House(哈佛的12个本科生宿舍之一,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吃晚饭,或是当我在办公时间与学生会见,甚至是我在与国外认识的刚考来的研究生的谈话中。你们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关于课业,不是让我提建议,也不是为了和教员接触,甚至是想向我提建议。事实上,更不是为了和我讨论酒精政策。相反,你们不厌其烦问的却是:为什么我们之中这么多人将去华尔街?为什么我们大量的学生都从哈佛走向了金融,理财咨询,投行?

对于这个问题有多种思考和回答方式。有一种解释就是如Willie Sutton所说的,一切向“钱”看。(Willie Sutton是个抢银行犯,被逮住后当被问到为什么去抢银行时,他说:“Because that is where themoney is!”)你们中很多人见过的普通经济学教授Claudia Goldin和Larry Katz,基于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研究,作出了差不多的回答。他们发现了值得注意的一点:即使从事金融业可以得到很高的金钱回报,很多学生仍然选择做其它的事情。事实上,你们中间有37人签到了“教育美国人”(Teach for America,美国的一个组织,其作用类似于中国的“希望工程”);1人将去跳探戈舞蹈并在阿根廷从事舞蹈疗法;1人将致力于肯尼亚的农业发展;另有1人获得了数学的荣誉学位,却转而去研究诗歌;1人将去美国空军接受飞行员训练;还有1人将加入到与乳癌抗战当中。你们中的很多人将去法学院,医学院或研究生院。但是,和Goldin和Katz教授有据证明的一样,你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将选择金融和理财咨询。Crimson对于上届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就业的学生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做出了这个选择。今年,即使在经济受挑战的一年,这个数据是39%。也许是为了高薪——难以抵抗的招聘诱惑,也许是为了留在纽约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工作生活和享受人生,也许是为了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对于这些选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对你们中的一些人,无论如何那也只是个一两年的契约。其他的一部分人相信他们只有在过得“富有”了以后才有可能过得“富有”价值。不过,你们依然会问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我发现我自己有时候对于回答你们的问题并没有多大兴趣,比较而言更感兴趣的却是捉摸你们为什么提那些问题。如果果真如Goldin和Katz教授所说;如果去搞金融确实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为什么你们会不停地向我提出这类问题?为什么看似理性的选择却让你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令人费解的,伪理性的,或出于某种需求和强迫所作出的并不自由的选择?为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困扰着你们当中的很多一部分人?我想,你们问我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虽然你们问得比较隐晦——即是些可以观察和衡量的大四学生职业选择的问题,而不是那抽象的,晦涩的,甚至会令人难堪的形而上学范畴的问题。人生价值,要人生?还是要价值?作为Monty Python那部片子(指的是六人行里《人生的价值》那一集)的讽刺意味的片名是不难理解的,作为《辛普森一家》(美国特别受欢迎的动画连续剧)的其中一集的主题也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当关系到“生存问题”的时候,就是不那么好办了。那让我们还是暂时摘下那戴着的哈佛面具,收起那缺乏热情的冷漠,卸下我们看似刀枪不入的伪装,让我们尝试去探寻你们问的一些问题的答案。我觉得,你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你们不想仅仅是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要活得有价值。可是你们不清楚“鱼”与“熊掌”怎样才能“兼得”。你们不清楚是否,一家拥有著名品牌的企业提供的数目可观的并且预期着你未来财富的起薪,可以让你们的灵魂得到满足。

然而,你们为什么担忧呢?这部分也是我们的责任。当你们一踏进这个学校,我们就告诉你们:你们将成为领导未来的中坚人物,你们将成为美国人民依赖的最顶尖、最杰出的精英,你们将改变整个世界。我们“望子成龙”的期望使你们背上了负担。而你们为了实现这些期望也已经做得很好:在对课外活动的从事中,你们展示出对于服务性工作的奉献精神;从对可持续发展的热情拥护,你们表达出对这个星球的关怀;通过对今年总统竞选的参与,你们做出了希望使美国政治重新恢复活力的实际行动。但你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会问,“怎样才能把做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和一个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呢?”“是否必须在一份有报酬却没价值的工作和一份有价值却没报酬的工作间做出抉择呢?”“如果是一个单选题,您会选哪一个?”“有没有折中的办法?”你们在问我,也是问你们自己问题,即关于价值观的根本性的问题。你们在试图调解两个商品潜在的相互竞争,承认也许不可能兼得两者。你们在经历一次人生的转折,而这个转折需要你们自己做出一些决定。选择一条道路——一份工作、一项事业或一个研究生课题——不单单是在选择东西。每个决定都意味着“得”与“失”——过去与未来的种种可能。你们问我的问题其实有几分是关于“失”,即你放弃的那条道路让你失去了什么。金融、华尔街,“招聘”一词已经成了这种博弈的符号,代表着比仅仅选择一条职业道路更广更深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早晚将面临着你们每个人——如果你是从医学院毕业,你将选择一个具体从医方向——做私人医生还是专攻皮肤病,如果你学的是法律,你将决定是用你的法律知识为一个公司法人卖命还是成为公众的正义化身,或是在“教育美国人”两年后你决定是否继续从教。你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你们想拥有充满价值的同时又是成功的人生;你们知道,你们被教育要有大的作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为了自己生活地舒适,而是要让周围的世界因此而改变。因此你们才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让其成为可能。我认为你们之所以担忧有第二个原因——和第一个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你们希望过得幸福。你们蜂拥着去修“积极心理学”这门课——课程代号“心1504”——和“幸福的科学”这门课,不就是为了听点人生“小贴士”?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在这儿,我可以提供一个启发性的答案:变老。调查数据显示年长的人——也就是我这把年纪的人——觉得自己比年轻人更幸福。不过,很可能你们没有人愿意去等着去看这个答案。

在聊天时我听过你们谈到你们目前所面临的选择,我听到你们一字一句地说出你们对于成功与幸福的关系的忧虑——也许,更精确地讲,怎样去定义成功才能使它具有或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仅仅是金钱和荣誉。你们害怕,报酬最丰厚的选择,也许不是最有价值的和最令人满意的选择。但是你们也担心,如果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是一个演员,一个人民公仆或是一个中学老师,该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然而,你们可曾想过,如果你的梦想是新闻业,怎样才能想出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呢?难道你会在读了不知多少年研,写了不知多少毕业论文终于毕业后,找一个英语教授的工作?答案是:你不试试就永远都不会知道。但如果你不试着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管是玩泥巴还是生物还是金融,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你终将后悔。人生路漫漫,你总有时间去给自己留“后路”,但可别一开始就走“后路”。我把这叫做我的关于职业选择的“泊车”理论,几十年来我一直都在向学生们“兜售”我的这个理论。不要因为怕到了目的地找不到停车位而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路口的地方。直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哪怕再绕回来停,你暂时停的地方只是你被迫停的地方。

你也许喜欢做投行,或是做金融抑或做理财咨询。都可能是适合你的。那也许真的就是适合你的。或许你也会像我在Kirkland House见到的那个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美国西海岸一家著名理财咨询公司的面试回来。“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她说,“我讨厌坐飞机,我讨厌住宾馆,我是不会喜欢这份工作的。”找到你热爱的工作。如果你把你一天中醒着的一大半时间用来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是很难感到幸福的。但是我在这儿说的最重要的是:你们在问那些问题——不仅是问我,而是在问你们自己。你们正在选择人生的道路,同时也在对自己的选择提出质疑。你们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也知道你们将行的道路不一定会把你们带到想去的地方。这样其实很好。某种程度上,我倒希望这是我们的错。我们一直在标榜人生,像镜子一样照出未来你们的模样,思考你们怎么可以过得幸福,探索你们怎样才能去做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这些也许是文理教育可以给你们“装备”的最有价值的东西(liberal arts education,可以译为自由思考的艺术的教育)。文理教育要求你们要活得“明白”。它使你探索和定义你做的每件事情背后的价值。它让你成为一个经常分析和反省自己的人。而这样的人完全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或未来。从这个道理上讲,文理——照它的字面意思——才使你们自由。学文理可以让你有机会去进行理论的实践,去发现你所做的选择的价值。想过上有价值的、幸福的生活,最可靠的途径就是为了你的目标去奋斗。不要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随时准备着改变人生的道路。记住我们对你们的我觉得是“过于崇高”的期待,可能你们自己也承认那些期待是有点“太高了”。不过如果想做些对于你们自己或是这个世界有点价值的事情,记住它们,它们将会像北斗一样指引着你们。你们人生的价值将由你们去实现!我都等不及想看看你们都最终会如何。

篇5:北邮校长在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

——方滨兴校长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掌声)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本科生毕业典礼,虽然每年的校历都镌刻着这个日子,对教师们来说习以为常,但对你们来说却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你们人生征途中的一个里程碑。不瞒你们说,这次毕业典礼对我来说也是极为特别的,因为这次毕业典礼恰逢本届校行政领导班子履职期满,这是本届领导班子最后一个本科生毕业典礼。(掌声)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想,我该在这最后一次的演讲中向你们传达一些什么信息?我回想起我毕业后的工作与生活,回顾了我的人生轨迹。今天,我在最后一次以校长名义所做的毕业典礼演讲中,要向毕业生们奉送一个锦囊,以陪伴你们行走四方。这也是我今天的演讲题目:“临行奉送锦囊,人生追求‘六好’”。

“第一好”是指要有个好品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北邮校训的第一个词语就是“厚德”。因为“德”是做人之本,也是指导我们思维、行事的灵魂所在。一个人的善或恶、好或坏、成或败、瘦或硕,无不源自于其品德。要注意你所想的,你的想法会变成你的语言;要注意你所说的,你的语言会变成你的行动;要注意你所做的,你的行为会变成你的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你的下意识会变成你的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你的本性会左右你的命运。而所有这一切,其源头就是取决于你的品德。我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举事为先、待人以诚,开拓进取、善恶分明”。当然,我也知道“善恶分明”并不适合于领导者,因为做领导的不能简单地爱憎分明,而需要普惠众生,包容丑恶;领导者可以“善人以善”,却不宜“恶人以恶”。

“第二好”是指要有个好本事。“本事”何来?是从学中来,从干中来。北邮校训第二个词语就是“博学”。《礼记?儒行》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就是说学者应该学无止境,锲而不舍;要苦于学习,勇于实践。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社会,是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量子计算、3D打印、自动内容识别、自动驾驶、自然语言问答、语音翻译、大数据、NFC支付、手势控制、物联网安全、云安全、高级持续威胁(APT)等等,都在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需要去选择性地掌握这些知识。但是,只有拥有真本事才能驾驭这些领域。英雄气概是以“本事”为资本的,敢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那是需要有真本事的!

“第三好”是指要有个好谋划。北邮精神的第二条是“追求卓越”。要做到追求卓越,首先就是要善于规划自己,不能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礼记?中庸》云:“凡

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a,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没有事前的准备与计划,就不能取得期望的成果。你们应该想清楚今年我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谋划好在现在这个岗位中要如何做,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是指没有长远谋划,做事必定没有章法,势必以疲于奔命的方式来应付眼前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荀子曰:“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谋事在先就会顺利,随心所欲行事极易失败)”,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谋事在先就会顺利,随心所欲行事极易失败。

“第四好”是指要有个好态度。好态度首先表现在奉献和敬业中。北邮精神的第一句是“崇尚奉献”,北邮校训的第三句是“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这就是号召大家对事业要严谨、认真,要有奉献精神。荀子曰:“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就是说,是否敬业将会决定你自己事业的成败。宋代大儒程颐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就是说,凡是做一件事,便要专心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这便是敬。梁启超先生说:“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敬业包含爱业、勤业、精业、创业等多种境界,我们应该具备为社会发展而奉献的价值观。“好态度”也可用于诠释“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北邮校风。在此,“创新”是第一要义,开拓进取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严谨”是核心,“规格严谨、功夫到家”是锤炼优秀科研人员的基石;“团结”是基本要求,团结协作是能干成大事的前提条件;“勤奋”是根本方法,兢兢业业是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你们应该做到“眼勤、脑勤、手勤、腿勤”,要热爱岗位、笃学求精、献身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

“第五好”是指要有个好心气。这就是你们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耐挫能力。我作为校长始终倡导我们的教职员工“对待学生要像对待朋友的孩子一样”加以关怀,所以我一直对你们就像敞开我的邮箱一样敞开心扉,有言必达、有信必回。但是,我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教职员工的广泛认同。不赞成者认为学生从家庭到大学,就是走向了社会,他们需要认识社会,需要感受社会残酷的一面。这个残酷现实的主要表现就是,你已脱离了家庭的中心地位,社会上无人会拿你当宝,甚至能够认可你的存在就不错了。如果我们把学校仍旧打造成一个温室,温室的花朵今后焉能承受住社会的风霜雨雪?从真空进入大气中,焉能有抗毒能力?有个毕业生回校感言:“老师,过去你们对我们太好了,我以为社会上都是这样子。工作后我做了甲方,没想到乙方居然敢跟我拍桌子瞪眼。你们为何不早些告诉我社会是这个样子呢?”

我收到过一个学生的邮件,向我抱怨说“学校的大叔大妈为什么总是大吼大叫的?”我在向他表示需要改善学校服务态度的同时,也告诉他要学会不受干扰,不要让此类事情烦心

自己,别忘了自己的本意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生气的。其实与人打交道是一种学问,既要追求自己有个好心情,也要给对方一个好心情。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两个人去喝咖啡,每一杯咖啡赠送一包薯条。其中一个人想再要薯条,但不要咖啡,可是服务员说薯条只赠不卖。这个人就拿出钱来协商,同意只要比买咖啡便宜就行。服务员正在犹豫到底该收多少钱好?这时另一个人冲过来说,“象征性收一些就行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呢?”服务员立即把钱退回说:“我不是死脑筋,按照规定就是不能卖!”这一来单买薯条是不可能了,相信你们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总之,凡事一定要清楚自己原本的目的是什么,要学会掌握心理抗压的能力,要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hold住。你们好比是高速运行中的星体,不要让飞来的石子改变自己的轨道。要记住:不被他人所激怒也不去激怒他人是一种包容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被他人所左右不随意改变既定目标是一种定力,要善于步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儒雅境界。

“第六好”是指要有个好身体。健康是人类的财富,要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人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其中身体健康是最前面的1,人的事业、荣誉、地位、财富、家庭、朋友等等都是1后面的0,显然0越多数值就越大。但是,一旦前面的1没有了,这个数字就真的成为零了。只有保持住了身体的这个1,后面的0积多了才有意义,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我们说“身体是人生的本钱”。本钱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挥霍的。所以你们不要随意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任意浪费自己的本钱。不仅如此,你们还要努力增加自己的本钱。我曾经有一个很好的身体,轻易就能连续自由泳两千米。但由于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补充,所以一场大病让我失去了能够熬夜奋战的资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双肩同时挑起学术、管理两副重担。这也是我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北邮校长职务的原因。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我只有放下一副担子。而你们都有着长远的未来,有着家庭、事业、孝敬父母等多副担子,所以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一辈子都要健健康康的!(热烈掌声)

同学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的主要意思就是:要想做人,就要有好品德;要想做事,就要有好本事;要想成大事,就要有好谋划;要想取信于人,就要有好态度;要想取信天下,就要有好心气;要想勤耕不辍,就要有好身体。希望你们记住:凡事要沉稳,要避免草率决策;做事要恒心,要勇于承担后果。

篇6: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好,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Good afternoon!

今天是届全体毕业生的大日子!这是值得同学们一生铭记的最重要、最难忘的时刻。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1884名本科同学、向第一批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49名研究生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请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你们的父母、敬爱的老师以及同窗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培养与勉励!

Today is a significant and beautiful day for all graduates. It is one which you will remember for the rest of your lives.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warmest congratulations to you all. Let us give applause and show our appreciation to those who have helped along the way.

同学们,经过了四年的磨炼,你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努力、等待和几多个不眠之夜。大学就像人生驿站,有微笑也有感悟,你们所有人都跨越同一个人生阶段,获得了任何人都不能从你们手中夺走的智慧与才干。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遇到同样的你们,心情复杂、激动,充满憧憬与感慨。今天,最后一刻,在你们即将合上你们人生之中非常珍贵的一章,我希望你们不要因为没有获得最好的成绩而内疚,也不要为没有找到最满意的工作而感到沮丧。对于你们,人生的考试和作业刚刚开始。

Dear students, you have devoted much of your time and endeavors to your academic pursuits and university life. You have made extraordinary efforts to be where you are today. University life is colorful and full of smiles, inspiration and life lessons. At this time of year, I can see students are excited, hopeful and cautious about their future. Today is for celebrating achievement. Lets focus on what you have, instead of what you do not. Life has only just begun.

太多的日子里,以太多的方式,亲爱的同学们,以你们的求知欲、坚持和以为教育能使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坚定的信念激励着我,激励着所有的老师,使我们始终坚持并践行这样的教育理想: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同学们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与其他许多大学相比,也许华外的管理过于严格,华外的要求有些琐碎。但我坚信,正是严格的、精细化的管理,以及对于公益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坚守,铸就并在你们身上彰显了华外独特的精神气质。此时此刻,我自豪地告诉大家,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同凡响,必将赢得尊重,深受欢迎!

We have been inspired by your desire for knowledge, perseverance and faith in the power of education. We must adhere to the educational ideal---- A Universities responsibility is not restricted to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kill. It is also t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aracter. Huawai has many regulations. We uphold these standards, so that you maybe better equipped to be responsible members of society. I am confident that you will be outstanding, respected and welcome, wherever you go.

同学们,大学是为学生而存在,

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我要衷心地感谢你们。过去的四年,华外持续健康发展,高举公益大旗,坚持非营利性办学,以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办学层次实现新的跨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去年,在教育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等26所民办高校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并当选为首届主席单位。华外事业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你们的汗水;学校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留下了你们拼搏进取的印记。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对学校的支持与奉献;感谢你们对学校的理解与宽容;感谢你们为学校不断添光加彩!

Dear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exists to serve those who wish to learn. At this moment of parting, I would like to give my sincere thanks to you. By acting as the pilot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reforms, Huawai has undergone steady and fast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he talent of our graduates has increased greatly. Last year, 26 private universities, including our own, came together and established the Not for profit, private University Alliance.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dedication.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determination. Thank you for the honor you have achieved for your school.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庆贺的日子,也是总结的日子!今天的典礼是你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们就要告别母校,踏上社会途程,开始你们的新生活,开始撑起你们的肩膀来挑自己的担子。在临别之际,作为校长、你们的老师,能够为你们提供的帮助,还有一些特别的嘱托和希望。

Dear students, today, we celebrate your transition and from students to educated members of society. you are going to achieve many great things for your country and family.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following advice with you.

篇7:北邮校长毕业典礼公开请辞

2013年06月28日

“被誉为“中国网络防火墙之父”的方滨兴昨日宣布不再连任北邮校长一职,这一消息是他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中透露的。方滨兴表示,因为身体原因已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校长职务。”本报讯(见习记者 董鑫)昨天,北京邮电大学2013届本科生举行毕业典礼,校长方滨兴在讲话中宣布,由于身体原因,已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北邮校长一职。北京邮电大学昨日在官方网站全文公布了方滨兴的讲话,截至昨天晚上8点,点击率已超2万。记者就此事分别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和校务办公室,两个部门均表示,目前校方不做解释。

方滨兴:因身体原因提出不再连任校长

昨天,北京邮电大学举行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校长方滨兴在典礼上做了题为《临行奉送锦囊,人生追求“六好”》的演讲。在演讲开始,方滨兴就坦言,这次毕业典礼对他来说极为特别,因为此次毕业典礼恰逢本届校行政领导班子履职期满,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校长名义做毕业典礼演讲”。

演讲中,方滨兴总结了包括好品德、好本事、好谋划、好态度、好心气、好身体在内的“六好”。

在提到“好身体”时,方滨兴说,“曾经有一个很好的身体,轻易就能连续自由泳2000米。但由于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补充,所以一场大病让我失去了能够通宵达旦工作的资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双肩同时挑起学术、管理两副重担。这也是我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北邮校长职务的原因。”

学生:“消息太突然了!”

方滨兴宣布不再连任之事昨天经微博转发后,引起了网友热议。

在北京邮电大学就读的刘姓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和同学听到校长要辞职的消息都感觉很惊讶,“消息太突然了!”但是,刘姓同学同时也表示,同学们都知道校长身体一直不好,去年秋天还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我和同学都希望校长保重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据了解,去年8月29日举行的北京邮电大学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方滨兴就曾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出席。

校方:目前不做解释

昨天下午,记者就方滨兴不再连任北邮校长一事采访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接到的通知是由校务办公室专门的新闻发言人进行解释。

随后记者采访校务办公室,得到回复是,他们目前不做解释,等有了消息会通知媒体。

新闻内存

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内容是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并行处理、互联网技术等。

方滨兴提出了建设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理念,是中国网络审查体系防火长城(GFW)关键部分的首要设计师,被网友称作“中国网络防火墙之父”。2006年至今任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2007年12月至今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南开校长毕业致辞:追求卓越先得守住底线

2013年06月28日07:3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6月27日电(陆阳)“硕士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手中的学位证书意味着什么?”6月27日,南开大学201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新体育馆举行,该校校长龚克向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们提出了“最后一问”。

校长对毕业生很“敬重”

据悉,今年南开大学共有4217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约2500位硕士选择了基层就业,有的同学远赴航天发射基地,有的同学携笔从戎,有的同学要到边远地区支援教育。对于同学们选择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行业,选择基层的岗位,龚克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重”。龚克说,同学们取得的“更高”的学位,意味着“更高”的标准。世人将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你,衡量你如何为人、如何做事。对于南开硕士来说,它应该意味着“更高”的“公能”自觉,也就是“更高”的为公志向和为公能力。

与众不同的“典型”

龚克校长在毕业典礼上,也给大家提出了警醒。他说,最近一位曾经是金融界颇被看好的年轻领军人物,因为触犯了法律遭到了处分。17年前,他正是在南开获得了硕士学位。毫无疑问的是,他的问题不是专业能力不足,而是“价值观”上出了问题。

龚克借此告诫同学们说,学位证不是保险带,要使自己的人生不脱轨翻车,最最要紧的是坚持这个“公”字。坚守“公”的价值追求,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价值观,就是以公众利益为重的价值观。他希望毕业生们为学的要守“学德”,经商的要守“商德”,从政的要守“政德”,要守住关乎身家性命的“底线”。

“壮丽豪迈的时代”的人生追求

龚克说,对于南开人而言,在守住底线的同时还要在为“公”的导向之下追求卓越,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这就是要在“振兴中华”——这个同学们一代人“生逢此时”的伟大事业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什么是“生逢此时”,龚克进一步解释说,“是同学们将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亲手把我们的祖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是同学们将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亲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从而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因而,这是一个“壮丽豪迈的时代”。

龚克说,“振兴中华”这一伟大事业如“九尺之台,必起于垒土”,他希望同学们今后要“不为沿途的繁华所干扰、不为途中的艰难而畏缩,敢于吃苦、善于坚持,逐步克难而成事”,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允公允能’,创造‘日新月异’”。(完)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毕业致辞“四问”热点

2013年06月28日09:30

紧贴热点引同学共鸣

6月27上午9时,中国人民大学2013届毕业生在世纪馆举行毕业典礼。校长陈雨露“四问”包括“宿舍该不该装空调”等校园热点话题,把毕业典礼推向了高潮。

校长致辞问热点“高校宿舍装不装空调”

早上9时,世纪馆内座无虚席。10时整,校长陈雨露走上舞台,还未开口就响起掌声,同学们大声喊着:“露露,我们不会忘记你的,我们爱你”。

陈雨露的开场白中间停顿了几秒钟,他说“自己有点激动”,现场学生立刻用掌声“鼓励”他。

今年是陈雨露上任以来的第二次毕业典礼致辞,一改去年的“严肃”,今年他提出四个问题,请学生来回答互动。

“你们爱人大吗?”“爱”。

“如果你们还没毕业,想在你们宿舍装空调吗?”今年的天气不一定是最热的,但是围绕着“高校宿舍装不装空调”发生的故事此起彼伏,争论也空前激烈。陈雨露如此紧跟“热点”,引发如雷般的掌声。同学们故意把声音拖长说,“想”。还有同学打趣道,“校长我不毕业了,继续留在人大”。

“想让食堂饭菜更便宜更好吃吗?”同学们笑着大声回答说,“想,非常想,我们会回来蹭饭的。”

“你们想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吗?”现场的同学们回答说,“想,你真的会安排吗?”

随后,陈雨露表示,作为人民大学的“爸爸”,他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好,但是作为人大校长,让他欣慰的是看到学校的变化越来越

好。

现场特写毕业生代表“甄嬛体致青春”

今年人大本科毕业生有3064名,硕士毕业生有4159名,博士毕业生有782名。

毕业典礼中,学生和校友代表们提到了神十今天顺利回归,并用甄嬛体来致青春。引起现场同学们的共鸣和掌声。

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代表邬拉发言称,她来自遥远的西部,毕业后回家乡支援。她说:“想如今我人大毕业学子自然是极好的,白色T恤加上标准的身个儿,是最好不过了。我想大家再更好一些,倒也不负恩泽,祝各位小主前程似锦。也希望同学们用这种方式来‘致青春’,我们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啊!”

此番甄嬛体引起同学们一阵骚动,大家纷纷喊话说,那是,那是。“小主我真的能做到啊!”、“也愿小主不负恩泽,越来越好啊!”“小主,我们让青春永驻,我们做不到啊,做不到啊!”有同学调侃说。

此外,也有韩国留学生和老师代表发言称,欢迎同学们回校“致青春”,来学校蹭饭。

篇8:北邮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毕业了, 祝贺你们!祝福你们!

今天, 我站在这里, 高兴的同时, 更多的是牵挂。我是77级的大学生, 当年, 一张大学文凭就可以走遍天下。而今, 你们却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挤在699万就业大军中, 为生计、为理想苦苦寻求。此时此刻, 我很想像杜甫那样, 大声疾呼:安得岗位千万个, 大庇你们俱欢颜!这样的现实带给我一个深深的思考, 也带给中国大学一个深深的思考, 更带给中国教育一个深深的思考。

所以, 临别之际, 我想和大家谈谈思考。也许同学们一听就笑了:思考谁不会?思考多累啊?思考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需思考。“内事不决百度一下, 外事不解谷歌一番”, 我们已经习惯了寸步不离电脑, 习惯了与手机耳鬓厮磨。网络覆盖世界, 信息湮灭一切。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暇思考。大家忙于玩人人、逛淘宝、织围脖、打网游。为应付各种考试要背的东西太多, 南一门报亭边要收的快递太多, 32号楼要约会的“甜素纯”太多。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心思考。一部泰囧, 国人盲目追捧;一曲骑马舞, 竟然全球狂欢。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时代的到来, 让我们的知识碎片化, 需求感官化, 审美娱乐化。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法思考。现代人就像生活在高压锅里, 面对高物价、高房价, 直呼:压力山大!难怪近期有个统计, 70%的人甘于把自己归为屌丝。屌丝还需要思考吗?!屌丝只需逆袭!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害怕:在这个时代, 你们已经习惯了不思考, 习惯了只活在当下;为生存而“蜗居”, 因沉溺网络而“宅居”, 或缺少真爱而“独居”, 成为“无梦、无趣、无痛”的“橡皮人”。我更害怕, 外在的生活会压倒内心的本性, 大学培养的社会精英随波逐流, 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灵魂逐渐消磨, 思想日益枯竭。

思考令人痛苦, 甚至让人孤独, 这就是所谓的“思考之痛”。但是, 30多年的社会阅历带给我的最大启迪是:人生走得越远越需要思考, 社会环境越复杂越需要思考, 世界变化越大越需要思考。一旦思考明白, 你将会无比的轻松与快乐;一旦思考明白, 你就有勇气和力量, 去改变现状, 去改变命运!

上个月, 刚刚卸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 曾是我校的一名外语老师。18年前他去了趟美国, 带回来一个思考。由此起步, 创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他的成功, 源于思考!

霍金, 他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中, 可他的思想却能在广袤的时空自由翱翔, 解开了宇宙之谜。他的深刻, 源于思考!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 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 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古希腊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形成了人本精神。这些都源于思考!

纵观历史, 横观东西,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 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他们的伟大, 都源于思考!

同学们, 请记住, 伟大的思考, 来自思考的伟大!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但我要说“我在故我思”。没有思考的读万卷书, 只是浮光掠影, 没有思考的行万里路, 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同学们, 请带着思考去远行!

把文凭装进口袋的是菜鸟, 把知识装进脑袋的是信鸽, 而能把思考融进血液的才是雄鹰!在我心中, 你们, 都是能搏击长空的“杭电之鹰”!

同学们, 迷惘的人生需要思考。诸位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有些人没有输在起跑线, 却也没有赢在终点?为什么人生机会相同, 却精彩不同?我知道, 你们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进入大学的。我也理解, 当往日的“学会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已过时时, 你们会疑惑。我更明白, 当知识改变命运已不再是永恒真理时, 你们会迷茫。但我要告诉你们, 现实很现实, 那样的时代已渐渐远去。如今, 人类知识总量每三年翻一番, 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翻一番。同学们是否思考过, 在这知识爆炸和大数据时代, 在这命运多元、难以预测的年代, 仅仅靠知识还能像过去一样改变你的命运吗?NO!思考才能改变命运!思考才能成就你的人生!这就是老薛的肺腑之言!

同学们, 你们肯定思考过幸福。如果此时, CCTV的小方话筒对准你, 问:“你幸福吗?”你会怎样回答呢?千万别告诉我你姓曾。还是像社会上流行的那样说:“幸福就是:干的少, 得的多;长的帅, 老的慢;活的久, 死的快”。不错, 这是一种幸福, 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停留在一己之私的幸福上。海德格尔说:人, 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们不能为时尚而时尚, 为名利而名利, 为成功而成功。利益不能成为唯一的价值, 道德不能当作交易的筹码!同学们, 请永远不要忘记, 精神与心灵才是我们最终的栖息之地!

同学们, 浮躁的社会呼唤思考。2013年的中国很不平静, 网上盛传“黄浦江排骨汤”的段子, 大学室友“感谢当年不杀之恩”的玩笑话, 道出了多少无奈和悲哀。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失败感的盛世。同学们, 当各种负面新闻扑面而来, 很多人“拿起筷子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的时候, 很多人不相信未来的时候, 你们是否也像别人一样吐槽、抱怨、怒骂?或者只是说:元芳, 你怎么看?我希望你们应有更多建设性的思考!

请你思考———当我们陷入PM2.5、水污染、垃圾围城的“十面霾伏”时, 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当“镉大米”等各种毒食侵袭我们之时, 除了去香港买奶粉,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吐痰”“中国式离婚”等问题层出不穷时, 我们离良好秩序的社会还有多远?

还请你思考———中国怎样才能出现站在世界巅峰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之问”, 拷问的, 难道仅仅是教育的责任吗?

再请你思考———这些年, 国家弘扬生态文明、努力提升幸福感, 但“增长中国”变成“美丽中国”“幸福中国”还要多久?

同学们, 纷乱的世界渴望思考。放眼世界, 欧债危机、南海纷争、颜色革命、恐怖袭击, 此起彼伏, 纷繁杂乱。现在的中国, 正行进在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但“中国威胁论”欲静不止。中国如何和平发展?既不能像有的大国, 一直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人;也不能像个别小国, 整天觊觎周边国家的资源。我们要思考大国的文明崛起!让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升华为中国创造、世界认同。我们要用深长的思考, 去寻求文明的制高点。

同学们, 你们这一代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你们有思考, 社会就不会愚昧;你们有方向, 未来就不会迷茫;你们有阳光, 黑暗就无处躲藏!

亲爱的同学们, 送君千里, 终有一别。此刻, 我特别想效仿诸葛亮, 给你们每人送上三个锦囊。但是, 再好的锦囊也抵不过思考的力量。

临行没有锦囊包, 只有思考将你拥抱!这就是母校!

同学们, 思考致善, 思考致远, 思考致胜!

希望你们思考, 不停思考, 永远思考!

篇9:在高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你们学习生涯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仪式——高中毕业典礼。今天,老师和家长将和你们一起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一起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一起回忆走过的难忘岁月,一起送你们踏上新的征程。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各位领导,向圆满完成高中学业、即将拿到毕业证书的全体高三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前来参加毕业典礼的各位家长表示真诚的感谢!

一晃高中三年过去了,你们从天真、单纯、稚嫩的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个性、有责任感的青年。现在,你们将迎来人生中一个新的季节。你们即将跨出二中的校门,去开启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去攀登人生更高的山峰。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但是你们的身影,和你们在一起生活的这段美好的时光和彼此拥有的美好的情怀,都将留在老师的记忆深处。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对老师辛勤工作最丰厚的回报,也是老师职业生命的最有价值的体现。

今天,当你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希望你们勿忘母校。记住二中尊重个性、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传统,记住二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记住二中严谨的学风、和谐的校风、求真务实的作风,记住二中为同学们创设的宽松、民主、开放、融洽的学习氛围和优美的学习环境,记住曾培养过你们的可亲可敬的老师们!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二中是你们的母校,恩师对你们有如父母般的深情,同学们应该深深地体味并铭记在心!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辛勤培养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同学们,现在你们是学业上的成功者,我更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你们能够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像题写在我校古老校门上的两句话所说的那样:“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这才是你们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此,我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走到哪里、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做到:“充满爱心,敬业乐群,厚德笃学”。

爱,是我们生活与生命中的本原和动力。一切源自爱,一切因为爱。因为爱,所以我们要回报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因为爱,所以我们能为他人、为集体、为事业、为国家奉献个人的一切;因为爱,所以我们充满热情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冰心老人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将人生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洒,却不是悲凉。”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理解爱、享受爱和创造爱。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的老师、同学踊跃捐款,倾囊相助,使爱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我希望同学们永远都能做一个有大爱的人,有大爱必然有大的作为。回想起和同学们相处的日子,是爱让我们彼此拥有了幸福、信任和坦诚,老师的每一句叮嘱和唠叨、每一句鼓励和批评都缘自爱,这样的爱是无私的,这样的爱是永恒的。

敬业,就是要把事业放在首位,做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注重真才实学,不慕虚名;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于奉献,肯于为做好一件事而去吃苦,体现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群,就是不分地域、不分家境、不分学业成就高低,与所在的环境、所处的群体和谐一致,彼此包容。

厚德,是要具有良好的品德: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既能正视挑战,参与竞争,又能关心他人,发扬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集体观念、良好的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自尊、自主、自强、自信。笃学,就是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主动思考、探索、质疑。

同学们,“充满爱心,敬业乐群,厚德笃学”应当成为你们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希望你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它发扬光大。

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对人生大大小小的挑战,我希望你们都能不急不躁,沉着应对;树立必胜的信念,向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所有的老师衷心祝福你们,所有的亲人、挚友期待着你们!

我相信,你们都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相信你们在人生的拼搏中一定会表现出大智慧、大抱负和大手笔!

上一篇:银行监管心得下一篇:三无病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