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史忆初心有感

2024-04-25

读党史忆初心有感(通用12篇)

篇1:读党史忆初心有感

学百年党史,悟初心使命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1921年,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画舫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自此,横跨中国近现代史一个世纪的宏伟篇章徐徐拉开帷幕。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100年,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100年;也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的100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近百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因为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通过学习党史,我对中国共产党这百年来的光辉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百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百年艰辛求索创造辉煌,这一切在让我无限感佩的同时,也给了我前进的压力和动力。“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将党史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服务人民、建设国家的本领和能量,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及最终目标之一。在今后的本职工作中,我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传承红色基因,积蓄奋斗力量,用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篇2:读党史忆初心有感

主题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忆党史、学党章、读红色经典’读书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决定在公司党员干部中开展‚忆党史、学党章、读红色经典‛主题读书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庆祝建党92周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党组织。

二、活动主题和时间

(一)活动主题:忆党史、学党章、读红色经典

(二)活动时间:2013年5月2日——2013年12月30日

三、组织领导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活动安排

(一)集中动员部署。5月中旬召开主题读书活动座谈会,制定实施方案和活动日程安排,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层层部署,营造活动氛围,建立学习园地,激发广大党员学习热情,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学习中来,确保主题读书活动开好局、起好步。

(二)认真组织学习。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结对帮学等多种读书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必读书目。主题活动期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6次,定期交流读书体会,并要求党员干部每月撰写1篇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领导小组每月对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评比,活动结束评选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三)开展座谈宣讲。通过座谈、宣讲等形式,普及党的历史知识。重视发挥老党员、老同志的作用,结合开展重大事件、重要任务纪念活动。

(四)开展思想交流大讨论活动。12月中旬开展思想交流大讨论活动,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做好学习交流报告。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与当前油田‚潜力在认识、对标再分析、打造一流上水平‛的主题活动相结合,围绕学习党史谈体会、立足岗位职责,激励党员坚定信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顺应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新期待,在推动公司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作风、能力方面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篇3:读党史有感

为何在常人眼里看来必败无疑的战争,却以完全相反的结果真实地发生了呢?同一场战争在不同人的眼里呈现出如此之大的差别,主要的是由于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水平相差极大。在常人眼里,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军队人数、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因素,由此自然得出军队人数多、武器装备精良、后勤保障完善的一方会胜利的“常识”。然而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却远不止这些,比如军队士气、指挥官的战术运用、军队的机动性、群众的人心向背等等,只有全面认识和掌握了战争的规律,并根据客观条件灵活运用,才能创造违反“常理”的“奇迹”。由此可见一个“常”字,片面已在其中了。事物的本质和我们认识到的表象之间有一条鸿沟,如果仅凭肤浅片面的认识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它的发展规律,凭主观意志去指导实践,违背客观规律去做事,就会犯错误,这也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什么是客观规律?一言以蔽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客观规律不是生硬的教条,不是刻板的成规,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万金油式的几句话,而是大自然中排除人的主观意愿及感情色彩后,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存天理,去人欲”正是要人们抛开世俗的经验观念以及是非标准,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成千上万的经验、名言、警句,但其中能称得上真理的却是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和一系列相关因素发生关系,正是由于这些“相关因素”的复杂多变,导致了很难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所谓真理。

要认真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虽然我们绝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可是通过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片面,防止僵化,减少错误。

怎样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事物,发现其客观规律呢?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实践活动,逐渐的了解自然的现象、性质、规律性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实践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科学研究、艺术、战争等。人的认识,不论是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达到了认识的顶端,才能够对某一事物或者现象做出正确全面的认识。

篇4:读“党史国史”有感

八十年前,在苦难的中国,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她就是中国共产党。

我们的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50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把党比做母亲,她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它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方志敏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后从容的走上刑场;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 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丘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烈火之中纹丝不动;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的英雄,它们并不乞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么?共和国的旗帜,正因为有了它们的热血和忠诚而更加鲜艳,它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他们以无上的心得谱写出一首感人至深的党的赞歌。

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正因为有党的领导,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是党,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纪的道路;是党,用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康的社会;是,„„

党啊,您是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党啊,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们;党啊,您伟大的功绩将雕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篇5:读《少年学党史》有感

——读《少年学党史》有感

临江市河南小学 六年一班 李景慧

读《少年学党史 》后,我满怀激动,这是一本关于党史教育的书。从书中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诞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从艰辛走向辉煌。这本书也使我再次走向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重温了革命的岁月。

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幸福。

那一年,一群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探讨这个国家的民族前途,中国共产党就此成立。

中国历史是有创伤的,南京大屠杀那惨死的30万劳苦大众,至今仍是我们的心头无法抹去的阴影。当时,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到,反而拍案而起,团结全国民众开展抗日救国,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进行斗争,历经许多年终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那红军漫长的征途饥渴难耐,饥寒交迫,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渡金沙江,战士们都可以征服他们。这次长征中牺牲了许多优秀战士和党员,可他们仍然顽强的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多少年的艰辛历程,多少年的不懈奋斗,无数英烈的鲜血才换来中国的解放。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热血青年的英勇奋斗,就没有如今伟大的中国。

读完《少年学党史》,我了解了共产党建党的初心使命,了解共产党走过的艰辛历程,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6:读党史有感思想汇报

在历史癿洪流中,有一些人有一些事被沉淀……

在岁月癿碑林里,有一份悟有一份感被镌刻……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一直傲视亍世界乊“中”癿中央帝国,却在近代历经了一段从屈辱、求索、到独立癿民族发展史。是谁在历史癿洪流中被深深地沉淀,又是谁在岁月癿碑林里被永远地镌刻?

走近你 读懂你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乊初癿 80 年代,成长和巟作在中国崛起癿跨世纪中。从学生时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现在已 8 年有余,作为年轻癿共产党员,我没有经历过救国救亡癿民族危难时刻,没有领略过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癿激劢一刻,但一次次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让我丌断走近你,走近你癿萌芽、成长、枝繁叶茂。走近你,才能读懂你,读懂你癿心路历程,读懂这个伟大癿时代,读懂中国历史波澜壮阔画卷中最灿烂癿一笔。

屈辱——千年一梦

让历史癿年轮重回十九世纪中叶,封建癿清朝政府固步自封依然做着天朝帝国癿美梦,却没想到当下癿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亍西方列强,他们以鸦片和炮舰为利器,打开了中国大门,千年帝国一朝梦碎。清政府逐渐成为“洋人癿朝廷”,中国由一个独立癿封建王朝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神州大地处处笼罩在血雨腥风乊中。

求索——涅槃重生

中华民族癿未来在哪里?谁才能救中国?从洋务派进行癿“洋务运劢”到农民组织癿“太平天国运劢”,从维新派发起癿“戊戌变法”到革命派领导癿“辛亥革命”,中华大地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癿求索,每一个历史车辙都在预示着一个伟大癿政党即将诞生。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嘉兴南湖乊上,中国共产党人癿“红船”正式起航。灾难深重癿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希望癿曙光, 中国巟人阶级有了自己癿先锋队,中国革命有了前进癿领航人,涅槃得以重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革命根据地癿创建;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到新中国癿成立,中国共产党人丌断求索、丌断前进,成为领导全民族癿核心。

独立——枝繁叶茂

如何建设一个全新癿国家?如何走出一个世纪癿屈辱?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癿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摸索前行癿道路中出现曲折,但历经60 多年癿发展,中国癿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际地位和形象大为提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癿巟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一个政党,在 91 年癿峥嵘岁月中,带领中华儿女走过了各种艰难险阻,是信念、是勇气、是坚持;一个政党,在 91 个年轮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癿财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癿指南;一个政党,在 91 载沧桑巨变后,依然领导着国家癿改革和发展。这丌能丌说是一个奇迹,这也正是我走近你,了解你,才能从内心深刻体会你癿原因。

感悟你 继承你

细品乊后掩卷而思,我丌禁感慨万千。在茫茫史海中,有多少过往只是沧海一粟、昙花一现,唯有你却如此夺目。是什么力量让你坚定地走在时代癿潮头?你有多少瑰宝值得被历史所珍藏,让我们去传承?

扬帆——在发展中前行

历史沉淀了精华,启迪了智慧。在中国共产党癿发展史上,有一把金钥匙开启着一道又一道铁锁大门——实事求是,不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思想方法癿重要性,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癿主要领导人带头调查研究和大兴实事求是乊风,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癿优良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癿农村调查研究活劢中,毛泽东同志就主张既要读“有字乊书”又要读“无字乊书”,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癿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重视调查研究癿好作风。文革乊后,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领导全社会深刻批判“两个凡是”癿错误方针,广泛深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癿大讨论,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癿号角。20 世纪 80年代末、90 年代初国内国际发生严重政治**,基亍对国内外形式癿分析、党肩负癿历史使命、党自身建设癿实际情况癿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癿党癿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癿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发生变劢、利益格局面临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癿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癿党癿第四代领导集体又実时度势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来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一直善亍运用“实事求是,不时俱进”,这把金钥匙让党癿发展有了依靠,幵在各个时期开创了良好局面,确保了党癿生机和活力,逐

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艱癿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铸就了建设有中国特艱社会主义道路癿宏伟蓝图。

扬帆,中国共产党这艘从南湖开来癿“红船”正在发展中丌断前行。

起航——在积淀后迸发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 90 载历程,即将迎来 91 岁华诞。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今天再次回顾中国共产党党史,重温那一段刻骨铭心癿光辉历程,感怀先辈癿热血豪情,感恩中国共产党癿坚强领导。生亍和平年代癿我们,吮吸着历史赐予癿精髓,在厚重癿积淀中迸发前进。

2008 年四川都江堰,我在那里。作为一名服务震区癿心理志愿者,我看到癿丌是悲情、彷徨和绝望,是强大祖国癿坚强后盾所带来癿震撼和感劢。灾区井然有序癿场景深深触劢了我,财政拨款及时到位、灾区银行随处可见,一辆辆满载物资癿车辆穿梭往来。在寻找失踪人员癿留言榜上,一张张写着“感谢国家、感谢党,我现在被照顾得很好,我等着你回来”癿爱心小纸条贴满了留言版,那一刻泪水浸湿了我癿双眼。

2010 年北京,我在这里。作为一名财政部新入职员巟,我牢牢记住了“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癿崇高使命。党癿优良作风在这里有着深厚癿基础,每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时,办公大楼总是映射出那一盏盏丌眠癿白炽灯,总有一群人在平凡癿岗位中默默地付出着,付出,成为一种习惯。在一桩桩平凡癿巟作中,我们铸就着自己癿责任。

起航,在中国前进癿滚滚洪流中,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过继承发展癿大旗,跟随党癿脚步奋勇向前。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盏明灯。91 年前一批青年才俊用智慧和鲜血开创

篇7:读党史忆初心有感

翻开这本放堆在课桌里足以半个月的书——《先辈的嘱托》。令我惊讶的是:它并不是我一开始以为的一本很乏味的书。纯朴的文字,却拥有龙卷风一样的力量,唤醒了心底沉睡的灵魂。

印象最深刻的是左齐将军。“在一次北上作战中遭遇敌机轰炸,左腿负伤,在没有麻醉的条件下用剃头刀做手术,取出了腿中的弹片,流出一大盆浓血,这在反围剿的战斗中是常有的事。”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耳洞,现在想象那场面都感觉后怕。当时看到器皿上的空心针将要在我完好的皮肤里插上两个孔时,像奔赴死场一样的恐惧。想到这里,我无法想象左齐将军在面对那冰森森的剃头刀,需要多大的勇气?“流出一大盆浓血”浓血的背后又要承受多大的疼痛?但这样的事竟然是战斗中常有的事,我一想到那触目惊心的画面,就感觉整颗心脏都拧成结了。

1935年10月,他经历了被“左”倾路线错打乱判的痛苦,还坚定的说:“我不能因为受了委屈就不革命了,死我也要跟着红军走!”这是没有任何怨言的。

1938年11月的一次战斗中,他因为右臂中弹止血带绑得太紧,坏死的右臂不得不截去,由于药物紧缺,他为了节约,坚持不用麻药。常常咬紧牙关,额头上滚下豆大的汗珠。

他战胜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学着用左手生活、写字。就因为那颗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火热的心,他竟然挥舞着独臂重返战场。因为好学成习,晚年成了左笔书法家。

这样一位从不提及个人贡献和功勋的独臂将军,在他遭受疼痛的时候,让我整颗心颤抖;在他咬牙战胜痛苦的时候,震撼了我整个灵魂。

起初,听到一些关于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我还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这么不惜生命代价。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有饭吃有田种的最低目标。所以可以舍家纾难,英勇献身。如果没有理想的力量,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先辈们的事迹,让我深思了很多。

可是现在,“你的理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往往是一段沉重的沉默后紧接着“不知道。”也有人让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空想,然后用“现实很残酷”来给怠慢给混给不努力找理由,最后慢慢的消失在生命的足迹里,无影无踪。

拜金主义的理想,毫无疑问是“钱”,当然,有人认为“钱”可以作为一个理想。我记得我绘画老师曾经跟我讨论幸福是什么的时候说:“我以前的理想就是钱赚得越多越好,后来我发现,钱固然重要,但在现在的生活基础上,解决温饱一般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最缺的不是钱,是精神生活。……”

就画画而言,现在学画画这门专业的学生接踵而至。但大多数人只是纯粹的为了考大学加分,然而每天画的时候都还会担心最后自己的水平能不能加到分,继而成为了一件痛苦的差事。事实上,越是这样越拿不到分。因为没有精神存在他的画里,只是一味麻木的动手,临摹着别人的画,按部就班。相反的一类人,他不是为了步入大学去学画画,他只是简单的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他画出的是自己的感情。那是用脑画画,和前者是完全不同的。又有多少人像“用手画画的人”一样为了生活而生活着?

与其花更多的时间在追求物质生活上,不如停下来想想:我们生活是为了什么?怎样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现在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我怀疑是不是生活太过安逸?让我不禁想起几米一张漫画《伟大的善忘》旁边配的文字:“你问我为什么站在水里?太阳都出来了为什么不脱去雨衣呢?我怕大家忘了昨夜淹水时的痛苦,所以必须时时提醒大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也会悔恨自己。但只喝了一杯热咖啡,就轻易忘记了过去的苦难,这究竟是幸福还是悲哀?”如果继续这样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生活,我想那一定是悲哀。因为这样不仅浪费了生命,社会同样也会走向沉沦和没落。

所以,我们应该幸庆我们生活在这样和平的环境里,更要铭记我们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人生。从他们具有的牺牲精神,找回我们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现在所说的奋斗并不是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奋斗就是《舌尖上的中国》里拉面师傅和做馍馍的老汉,他们喜爱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到最好。一个人,不管他聪明的程度有多少,只要是足够踏实和努力,把本职工作能踏实的做到极致。在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先辈们是如何战胜困难的,更何况,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不及他们的千分之一。拥有理想的力量,我相信再坎坷的路都不会太难走。

篇8:读《忆父亲》有感

“爸,你等等,你慢点儿。”“快点儿,快来追我!”爸爸依旧在跑,那强健的背影,那飘起的围巾。夕阳的余辉把他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我和爸爸奔跑在宽广的公路上。

第二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我和爸爸撑着伞,在雨中行走,雨好美啊!似珍珠,像钻石,晶莹剔透,又活象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蹦蹦跳跳,争先恐后地来到大地,观赏这美丽的景色。笑着闹着,“爸,你听,雨在和我讲话耶!你听,它们在说话,真的会说话!”我激动不已,生怕爸爸不相信我。“傻孩子,雨怎么会说话呢?快走吧,淘气鬼,不然要迟到了……”我好不开心,我把手伸出伞外,一颗颗雨滴落在我手心,她们对我微笑,我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丝笑意。

在有爸爸陪伴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即逝,在放学路上爸爸经常和同学们说笑,时不时我也插上两句。这时便是我觉得最快乐的时候了,在大大小小的雨伞中,总觉得我们这把伞最醒目,也是最大最温暖的。

清晨,爸爸因为身体有恙,所以我一人独自去上学。一路上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天,我帮爸爸请了假,谁知这竟是一次无期假。

正午时分,我听到了一个足以让我窒息的噩耗:爸爸病危了。我匆忙跑到爸爸的病床前,失声痛哭:“爸,不要离我而去,好不好?你要坚强,我还要教你怎样听雨说话呢……”“孩子,没事儿,等爸好了,就和

你一起去听雨好吗?别哭了,笑一笑。”爸爸依然强忍着笑,那笑很快便消失了。爸爸那痛苦的表情,使我心如刀绞,泪水像串成的珍珠一颗接着一颗。

天好昏,地好暗,黑白的世界让我恐惧,恐惧爸爸的离去,恐惧失去亲人的痛,可死神仍旧从我手中夺走了父亲。

天依旧下着雨,令人失魂落魄的雨。“孩子,爸终于听到雨的声音了,听它们在对我说‘叫女儿不要悲伤’让我告诉你我会在天国过得很好,女儿,爸舍不得离开你,你一定要坚强。对继父要有礼貌,要叫他爸爸。也许很难,但爸很希望你这样做。因为你是个听话的孩子,是爸的好女儿。”

爸爸举起颤微微的苍白的手:“孩子,你的……脸……好……暖和……”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爸……”一声惊天动地地大喊,走到雨中,我仿佛看到爸爸正在迈上通往天国的阶梯,回头看了看,有些不舍,又有些愧疚。我只知道,我脸上流下的绝不仅仅是雨水,我想让雨淋透自己,我想让雨带我回到那个看雨的日子,我想让雨带我回到过去的种.种……

虽已是阳春三月,可我依然觉得好冷,望着窗外那充满离愁的雨,多少次泪水簌然而下,我想让风把泪的思念捎给父亲。

篇9:读《忆读书》有感

一、是什么书,作者是谁。什么时候读的。读后的感受。

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的事。(可分多段)

四、总结体会,感受。

(情节丰富人物如生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

读《忆读书》有感

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天气:晴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忆读书》。它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这篇课文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冰心奶奶总结的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作者自少时读过的各种各样的书以及读后的感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等。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艺作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作品,都能使作者随着故事人物喜怒哀乐,不能自已。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她多年来的读书经验,她不仅教会了我们怎样挑选、比较书,还勉励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其实,我也喜欢读书。只不过,我倒不像冰心奶奶那样这么小就

开始自己读书,而是整天缠着爸爸讲故事。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听遍所有的故事,我总是认为爸爸有讲不完的故事。他可是我心目中的“故事大王”呀!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爸爸的故事给我的儿童时代增加了许多美好回忆。例如:《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西游记》里正义的孙悟空、贪吃的猪八戒等等。总使我听得心动神移、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在幼儿园表现好,老师奖了我一枚红花。回家后,妈妈问我想要什么奖励。谁知,我竟脱口而出,说道:“我要听爸爸讲故事!”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但笑过后,大家又表扬我,小小年纪就热爱文学,将来可就要当作家了。

篇10:读《忆读书》有感(定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通向成功的要诀,绝大部分知识是来源于书籍的。

起初,我对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当我仔细阅读后,便马上被它吸引住了。

《忆读书》文章作者冰心奶奶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自己一生中的读书经历。从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到林译外国小说;从神话经典到聊斋故事,作者差不多阅读完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着名作品。冰心奶奶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文言文的《三国演义》,看书很投入,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冰心奶奶很会读书,会挑选着、比较着读书,这是我们很少能做到的呀!这些书籍给予作者的文学知识可想而知,且作者读书时还领略到了读书是件快乐的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读书中作者还懂得了做人处事“独立思考”的大道理,作者读了好多书最大的受益之处,就是从中得到一个真知: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来,读书给我们的好处实在很多呀!就看你是否认真博览群书了?

篇11:读党史忆初心有感

(一)探史觅踪寻党魂,天光洞火耀寰尘。

阶级裂变分经纬,世事不平必纠纷。

汲取马恩宣百姓,张扬革命志万钧。

工农奋起旗高举,扫净乾坤正义伸!

(二)划破黎明耀宇天,明星升起渡红船。

嘉兴湖畔豪情在,上海江头火种燃。

炮火井冈红世界,挥旗延水亮河山。

追思千遍犹含泪,血染棣棠百世鲜!

(三)

镰斧镶嵌旨意明,旗红义正赤潮腾。

豪情坦荡能抛颅,意气风发敢挺胸。

追忆当年众烈士,褒扬今日几雷锋。

篇12:读牛棚杂忆有感

那时想:这人比较粗鄙。后来经历渐多,在一些场合不经意间想起他的话,觉着有道理,还真是这么一回事,用“想放个屁”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再恰当不过。

一个人作诗作文跟放屁其实是一回事,要不有“文气”之说,可以统视为胸中体内蓄积已久,势必一放为快的东西。毛 身上也有这样的一种认识和看待事物的态度。他对第一次进到中南海工作,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向他报道的王大夫说:王医生,你有屁就放,有话就说,在我这里用不着那样(含蓄、呆望如鹤)。

王医生后来回忆说,我当时脑子轰地一下,以往心中领袖的形象一下子就分裂了,对不上号。怎么会这样呢?究竟是谁的问题?

今晚看完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时候尚早,想了一想,也趁热“放个屁”吧。

说是“不带气儿,不带刺儿”地写,我看了半页便知老人气儿未消,心绪难以平抑。心灵遭受大摧残,身体遭受大折磨,人不可能“大度”起来,说过去就过去。书要写得克制一点,观感也许会好,可那样就太难为老人了。

这本书不是干校六记,不是伤痕文学。信言不美!应该放下一切文艺念头,接受它的书写,像读熹朝阉党祸国录,明季南北略,嘉定乙酉纪事,戊戌履霜记一样地读它,把它当作一部痛史来读。

去年我看了戚本禹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的“气儿”就比较顺,相对于牛棚杂忆更像是一位学者的回忆录。真是奇哉怪也。

它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层面高,高到当事人不敢有气儿的地步。我是这么认为的。忆主当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了好一阵子,要说之前有气儿,也早就按部就班地撒到肘子派和反动权威们的头上了,回忆时没有了气儿,也没有忏悔,有的或许是遗憾——真理在握,矢志不渝,事业未竟的遗憾。

八十年代出狱之后,美方有组织出面向其重金买文,二十万美金已经到账。当得知要按照美方的思路写作时,他拒绝了,将钱如数退还,没有稍改写作初衷。当时的绥大夫的回忆录据说就是这方面伎俩促成的杰作。戚著中设专章对李著进行了批驳。当年VOA连播李的回忆录,真是大受其惑。戚的回忆录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层面高,关节错综复杂,其中谋略多,隐情深,远超出经验范围,整体上无法令人判断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以往有错误接受李医生回忆录的教训,读书下判断,判断其价值所在,价值几何,更须小心。这也是对心灵负责。

戚著层面高,角度宏观,不比牛棚杂忆接地气。同样是基于个人亲历的牛棚杂忆,不涉及决策的复杂性,不存在甚或当事人都不明就里的一些事件原委的纠缠,它不谈这个层面的事,只谈“横扫一切”之下对个人所造成的具体伤害。具体到知识分子,具体到北大,具体到作者本人。如同飓风过后统计伤亡情况一样,负责任,讲良心,有根据地做到真实可信。

书中问:为什么要这么残酷地对待知识分子?原因不明。一次又一次的,真有这个必要吗?百思不得其解。他看来不愿也不敢深究,他明白即使深究过后得出了适当的结论也未必就可以讲出来,止于人性层面来痛斥这场运动较妥,不再就自己所未知的政治层面强作解人。作者原本是信奉性善论的,历此浩劫之后,开始对性恶之说表示支持。

这个世界上,生存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专以折磨他人为乐趣、为满足,恶得强烈,恶得急迫,超出平均水平一大块。人类社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制造出条件来满足人的恶的欲望的释放。那些直接又具体的施害做法不能不让人归因于性本恶。季羡林预设出一个“折磨论”,“以论代史”地忆述了具体施加于个人的种.种迫害。“折磨论”在较大量事实证据的支持下得以成立。这个基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唯物主义论断也可以算作是季氏幽默的一种。然而,幽默得并不轻松。“折磨论”是作者“真话不全说”理念的一次实践。

上一篇:电力典型案例分析范文下一篇:施工单位技术交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