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2024-04-28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共16篇)

篇1: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学习心得:绷紧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的制定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新华网)

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对党的事业、政治生态、用人导向,都造成极大的伤害,干部群众反应强烈。从对一些干部“带病提拔”案例的分析看,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出于公心、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把一些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往上推;有的是少数干部表里不

一、善于伪装,违法违纪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知情面很窄,难以被发现;有的是考察干部不深入、不全面,考察失真失实、监督管理不力。凡此种种,说明解决干部“带病提拔”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干部“带病提拔”看似小事一桩,但其中危害甚大。一方面,有病干部进入到了领导干部队伍中,“小病无碍”甚至是“大病疏忽”的不正之风不然越刮越紧。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队伍垮了,谈何事业?另一方面,一些有病干部受提拔,必然打击到“好干部”积极性,甚至有些也开始走“歪门邪道”,小则坏一干部,大则毁一方清正清明。

要切实加强对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检查。考核是指挥棒,很多情况下是“一考就灵”。《意见》规定,考核评价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以及有关领导干部,要把履行选人用人职责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在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要突出这一考核的地位和作用。

考察工作要突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质量。《意见》提出,选好配强考察工作人员,明确考察谈话保密与承诺责任,营造讲真话的氛围,提高考察质量。这些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坚持干部档案“凡提必审”。干部档案和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是否准确,是检验干部是否诚信、是否忠诚老实的基本指标。如果档案存在造假,个人事项也不如实向组织报告,实际上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诚信,对党忠诚也无从谈起。审查档案,重点要看有没有假年龄、假学历、假履历。

组织是防止“带病提拔”的良医,干部问诊也好、强身也罢,切莫讳疾忌医、谎报病情。须知,《条例》落实之下,“带病提拔”再不可能是人为概率问题,现实缺口更将彻底堵住,既不能干净为官、清白做事,就切莫妄想升迁提拔,只待法纪严查、依规行事,毕竟诚信关乎品行,无品干部,何处再觅“初心”?

篇2: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拔”功夫在平时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学习心得: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功夫在平时

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带病提拔”就是其中一种痼疾。中央出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为解决这一痼疾开出了良方,给“带病”干部提拔织起了制度的隔离墙。笔者以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关键在日常下好功夫。

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也是一切腐败之源。提拔“带病”干部不仅会形成不良用人导向和风气,损害组织人事部门形象和党的公信力,更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追责问责也无法挽回和弥补。同时,许多干部“带病提拔”问题都出在源头把关不严,让一些“带病”干部蒙混过关、因此,在推动责任落实、严肃追责问责的同时,更应该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从源头防止带病干部过关。

首先要解决干部“有病而不知”的问题。过去一些地方平时对干部缺乏观察和了解,提拔前才搞突击,仅仅凭任前考察了解干部,甚至连任前考察都搞形式,导致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没有被查出。正如古人所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干部的考察了解不能也是如此,必须在日常上下功夫,注重经常性、常态化深入到干部的工作、生活、交际圈子中区,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综合其平时考核、考核、述职述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准确掌握干部真实情况。

其次要解决干部选拔程序把关不严的问题,一些地方在对干部档案审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实和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时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认为没大问题就行,很容易放过一些“带病”的蛛丝马迹。必须要严格落实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凡提必查,也要把这些工作提前落实到日常,真正做细致、做扎实,为考察干部是否“带病”奠定基础。

篇3:防止“带病提拔”必须压实责任

应当说,随着《干部任用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但干部“带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责任不够明确、不能落实、难以追究有很大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必须将责任挺在前面,健全完善责任体系。这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

好的制度,有的执行好,有的执行不好,其差别就在于责任是否落实,落实是否具体到人。《意见》明确党委(党组)在向上级党组织推荐报送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人选时,要认真负责地对人选廉洁自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实行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在意见上签字制度。这是压实选拔任用工作责任的重大举措。“签字”方式虽简单,但签下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承诺。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探索试行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家反映,这是一个有效、管用的好办法,有利于强化和落实责任。

当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对选人用人工作的期待也更高。各级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选准用好干部是本职,发生“带病提拔”是失职,故意隐瞒、执意提拔“带病”干部是渎职的意识,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敢于担当负责,从严从实把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绝不能搞“一言堂”;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坚决抵制说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风。组织人事部门在选人用人上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要为党委(党组)选准用好干部出主意、当参谋、把好关,坚持标准条件,严格程序规定,严守纪律要求,特别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纪检监察机关在选人用人工作上担负着监督责任,要严格把关,综合分析在执纪监督中了解掌握的干部情况,对拟提拔的人选认真甄别、“验明正身”。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要用好问责这把利剑。要建立健全干部“带病提拔”问责机制,对领导不力、把关不严、考察不准、核查不认真,甚至故意隐瞒、执意提拔,造成干部“带病提拔”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因干部“带病提拔”造成恶劣影响的,连续出现或大面积出现干部“带病提拔”情况的,要首先追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篇4:要坚决防止干部的带病提拔

一些干部之所以帶病而得到提拔,具体考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或原因。一是干部有病不暴露。有的干部对自己丧失理想信念、名利熏心、违纪违法甚至腐败的问题隐藏得很深,轻易不暴露。这样的干部通常被称做官场“老狐狸”、“双面人”。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毛病和问题。在人前,他们给大众的印象,通常是兢兢业业干事、勤勤恳恳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群众利益服务,表面上树立了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良好形象,但在背地里、私下里,却是“清廉的表,腐败的里”,“表面上的老实人、大好人,背地里的奸诈人、黑心人”。这种干部善于“随机应变”,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换什么面具,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此,他们通常隐藏得很深,不会引起他人怀疑,因而在干部的考察以及任用过程中轻易不会被组织人事部门识破,能够顺利得到提拔。二是对有病的干部不去深究。有的干部虽然在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群众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但由于各种原因,组织人事部门在对其进行考察、考核时对此却视而不见,对帶病干部的问题不进行追究;或者认为干部存在的问题都是生活小节、都是枝节性问题、都是小事,是可以改正的,对整体的提拔任用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因而也不去追究。总而言之,因为干部有病、有问题,组织人事部门不去追究,所以帶病的干部也就自然顺利得到提拔。三是放纵有病的干部。即在明知拟提拔的干部人选有大问题的情况下,还是将其提拔任用。在一些地方,当地的领导同志明明知道拟提拔的干部人选存在着诸如“包小三”、生活糜烂等作风问题,明明知道拟提拔的干部人选存在着诸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明明知道拟提拔的干部人选存在着诸如心术不正、弄虚作假、背后搞小动作等品行问题,但还是基于某种利益链条、裙帶链条、权力链条等见不得光的原因,将这样的干部列入考察范围、作为提拔人选。

综合考虑上述“有病”干部仍然得以提拔的肇因,要彻底根治有大问题、有大毛病、有违纪腐败行为干部的帶病提拔以及帶病上岗问题,就特别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参透和掌控以下要点。

第一,不折不扣地贯彻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一些地方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造更高GDP总量的需要出发,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片面强调对干部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要求,淡化甚至忽视对干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的要求。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同志,在头脑深处总认为干部的德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是看不见的,而“才”则是能够帶来“真金白银”的,因而总是有意无意放松或看低对干部德的要求。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同志,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总认为只有将有魄力、有创新开拓精神的能人提拔上来,才能使本地经济轰轰烈烈发展起来、才能帶动本地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因而在工作中长期忽视干部的政德建设。这就造成了有的地方领导虽然口头上说要重视干部的德,但在实际的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却并不突出对干部德的要求,从而使在德上有问题的干部人选可以堂而皇之地被提拔上来。彻底根治和杜绝帶病提拔,就必须始终牢牢坚守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不动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首先考察干部的德,而且要坚持首先通过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去考察干部的德。在考察过程中,一旦发现拟提拔干部人选的德不合乎任职要求,对其整个的考察任用过程就应该立即中止。

第二,要善于识别帶病干部的伪装。伪装比较到位,是一些干部能够帶病得以提拔的重要因素。一些帶病干部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善于伪装,以表象上的忠厚老实、清正廉洁掩盖了实质上的奸诈腐败。所以,组织人事部门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考量去评判干部,善于以深刻的洞察力、犀利的眼光,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理性识别干部的伪装,尽最大努力减少工作中的疏漏。当然,一些干部的伪装很高明,这固然是我们难以发现他们帶病的原因,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识别能力不强、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时候,有的干部被帶病提拔了,不是他们伪装得太高明,而是我们的识别能力太差,是我们缺乏责任心造成的。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强化责任心、瞪圆眼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是完全能够有效防范干部帶病提拔的。

第三,要有效防止干部考察中的失真。干部的考察环节,决定着接下来的提拔任用环节该怎么走。因此,保证干部考察所获取信息的绝对真实性是基础和关键,因为干部考察所获取的信息一旦失真,提拔任用过程中的问题就难以避免。所以,我们防止干部的帶病提拔,就要从源头入手,切实保证干部考察工作及获取信息的真实性,高度警惕考察失真的问题。一要综合运用最先进、最有效的考察方法,扩大考察范围,充实考察力量。特别是要注意吸收广大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到干部考察过程中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真正落实人民群众在干部考察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监督权、选择权,以群众公认作为拟考察干部人选是否过关的重要判定标准。二要制定考察干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的量化标准。有效防止考察失真,在对干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的考察中,要坚持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尽可能对干部的德进行量化。否则,对于干部在德上有什么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已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无法作出客观判定,当然也就难以规避考察结果的失真。目前看来,制定考察干部政治品质、道德品行的量化标准是最为紧迫的工作,同时又是有效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岗最急需推进的工作。我们需要抓紧研究设计,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责编/于亚博)

篇5: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提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扣“对症下药”,查摆问题内在根源;坚持“标本兼治”,完善责任管理体系;做好“关口前移”,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一是紧扣“对症下药”,查摆问题内在根源。充分运用日常了解掌握的情况,根据干部一贯表现,突出对政治品质、道德品行、作风表现、履行选人用人职责、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发现线索,查找问题。根据问题线索,及时对干部进行谈话或函询,认真调查核实情况。对干部有关问题及其性质、程度等进行会诊辨析、筛查甄别,作出判断。对现任党政正职、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近期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人选、问题反映较多的干部要重点研判。开展经常性分析研判,党委(党组)书记应当注意听取研判情况汇报,并有针对性地参加专题研判,全面深入掌握干部情况。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完善责任管理体系。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党委(党组)在向上级党组织推荐报送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人选时,认真负责地对人选廉洁自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实行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在意见上签字制度。考核评价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以及有关领导干部,把履行选人用人职责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篇6: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所谓干部“带病提拔”,就是指干部在进入新的岗位或提拔到更高一级职务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政治、经济、作风等方面,在没有得到纠正和处理的情况下,继续得到使用甚至提拔的一种现象。

如何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干部“带病提拔”的出现,问题出在哪里?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到底难在哪儿?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干部的选拔任用。

时至今日,干部“带病提拔”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责任不够明确、不能落实、难以追究有很大关系。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应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明晰选拔任用“短板”,量化任务,推动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化、制度化。

“问题清单”找出选拔任用“短板”。对选拔任用干部的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各级党委书记组织专门人员,对要提拔任用的干部,实行督查“全覆盖”,从干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为加强选人用人把关增添一道防线、加了一把锁。

“责任清单”明确选拔任用职责。必须将责任挺在前面,健全完善责任体系。这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分层分类制定责任清单。通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条例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形成“责任清单”,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篇7: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要求,对发现问题影响使用的,及时中止选拔任用程序;疑点没有排除、问题没有查清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或任用。

古语云:“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怎样从严从实选出“好干部”,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换届之际,《意见》的出台,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形成配套,进一步织密扎紧了制度笼子,可谓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一记重拳。

《意见》指出要“深化日常了解”,笔者认为这点是非常关键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考察干部不是一时一事的工作,既要看其在日常岗位的德才表现,也须了解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的表现,既要看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的情况,也要看其群众口碑如何,既要看实际工作能力,也要看道德品质和境界格局,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因此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只有细细选,才能做到筛查甄别。

防止“带病提拔”的同时,要注意保护那些作风硬、敢作为的干部,《意见》提出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查清问题、作出结论,为那些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坚决防止恶意打击报复、诬告陷害行为,选出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

篇8: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关键词:有效防止;国企领导;带病提拔

针对当前一些国企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措施,有效从源头上预防、过程上严管、后果上严惩,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当前一些国企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监督制度不完善或缺失,有的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参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程序来执行,不能体现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并缺乏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二是选拔任用工作流程不规范或在实际工作中简化流程、不严格按程序做。三是采用的是集权管理方式,“一把手”任用干部权力过重,一个干部只要获得一把手提名,进入干部任用程序,一般都是“一路绿灯”,不能做到公平公正。 四是干部选拔任用的考察机制缺乏科学性,缺少领导干部行贿受贿档案和违纪信息库,考察的方式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掌握情况不全面。五是对任用干部的把关和审查不严,尤其是对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常常流于形式;责任追究弱化,不能有效追究“带病提拔”的责任人。六是常常注重生产经营业务能力,而忽视政治修养,政治敏感性差。七是没有对拟提拔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审计。八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弱化,在参与企业干部的任用和监督监管方面无法做到有效的实施,不能有效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干部提拔上话语权弱化。九是国企业纪委地位弱化,不能有效对领导人员进行监督,监督大多流于形式。

篇9: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的制定实施,对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七月出台的《问责条例》是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网,那《意见》的出台就是为了把好选人用人入口关。

一、防止带病提拔,落实工作责任是保障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干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系成败,一直是各级党委(党组)的重要工作。《意见》第一条就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和监督责任”。在干部提拔任用中,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具体操作,纪检监察机关从旁监督,各级党委(党组)最后讨论决定,责任不可谓不重大。只有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选人用人,才能保证选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

二、防止带病提拔,强化任前把关是关键

《意见》指出,考察工作要突出针对性、增强灵活性、提高有效性,强化审核措施要做到“四个必须”。早在XX年4月,在遭遇塌方式腐败后,山西进行省管干部选拔,实行全程差额、全程记名推荐、全程廉政审查,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防止带病提拔。强化任前把关,就是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做好考察、审核、公示等每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核实处理,确保没有漏网之鱼,确保没有带病者涉险过关。

三、防止带病提拔,擢拔优秀干部是目标

篇10: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心得体会

正当地方领导班子换届陆续进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再次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干部工作的聚焦点。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是党和政府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关键和本质要求。干部“带病提拔”,是一个长期以来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的干部身上有存在很多毛病,并且早就有群众不断反映,却还是一而再、再而三被提拔起来,干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从严选拔的重点,并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政之要,唯在得人。选出一个好干部,就会树起一面旗帜。错选一个“病”干部,则会极大地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坚持党要管党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在选人用人上,对照 “三严三实”和好干部标准等要求,从源头上杜绝“带病提拔”现象,强化《干部任用条例》学习,积极探索为官之道,着力把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廉洁自律的好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在干部任用上,好干部应当要有“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某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作风,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如何才能在众人当中把好干部选出来,关键在于单位一把手要慧眼识人、精准识人。这就需要分管领导近距离接触干部,考察识别干部。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多和干部交流,了解干部对群众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最后一把手把关,选出人民群众靠得住,信得过,做得成事的好干部。

“带病提拔”干部,无疑是一个空壳,其根本不能为群众成事,所以防止“带病提拔”干部,是提高用人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领导班子在选人用人时慎之又慎,坚持全面、辩证的看干部。对那些勇敢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一定要加以培养,给以重用。

如今是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正是用人之际,防止“带病提拔”现象,让那些“为官不为”的人下来,让那些作风正派、锐意进取、原干积极干、又能干会干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班子中去,让其施展其才华,为人民群众作出更多贡献。单位一把手应担起选人用人责任,防止“带病提拔”现象出现,要为好干部主持公道,保护那些作风硬、敢作敢为的干部,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干部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篇11: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严管理干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和关键所在,更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保障。《意见》的出台无疑为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想让“带病”干部止步,必须始终坚持“三个结合”。

平时与集中相结合。干部选任,要坚持日常了解和集中考察相结合,坚决防止突击提拔和各种无原则、无规矩的“临时动议”。要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识别了解干部,及时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重要情况和群众口碑,注重了解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准确评价干部优劣、及时发现问题。

上级与下级相结合。有道是,上行下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必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把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中,干部的管理权、选任权,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上级领导甚至“个别领导”手里。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先要防止上级领导“弄权”。要规范动议主体职责权限和程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合理方案,提出符合好干部标准的人选。

篇12:如何倒查干部“带病提拔”

“一把手”权力不能过大

近年来,干部“带病提拔”问题没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是个别干部善于伪装,另一方面,干部选拔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深省。少数干部之所以能“带病提拔”,还在于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不够透明,缺乏有效监督。

按照组织章程,干部任免提拔必须严格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充分酝酿、讨论决定、选举产生等程序进行。但现实中,有些“一把手”在人事任免上“一言九鼎”,使干部选拔任用流程沦为摆设,负责干部考察的部门对干部的考察往往沦为形式。

监督应当是立体的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遏制干部“帶病提拔”,需要引入立体的监督模式,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提拔干部脱离“密室”状态。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看来,引入立体监督模式,尤其要重视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在考察前公开选拔标准、考察对象、考察范围、考察时间,并将考察监督方式进行全面覆盖,形成书信、电话、网络、来访、短信的“五位一体”监督平台,最大程度、最大真诚度地将拟选拔干部摆到公众面前。

强化“举荐倒查”是一个方向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要根治干部“带病提拔”“边腐边升”问题,除了引入立体的监督模式,最为关键的是要发挥干部提拔“举荐倒查”机制的作用。

201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了对“带病提拔”的倒查机制。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情况,为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依据。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篇13: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第一:正确对待“急性病”与“慢性病”。如果说领导干部的以权谋私与违法乱纪等腐败行为是危害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急性毒瘤的话,那么干部的不作为的行为便可以视为一种导致国家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慢性疾病。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不作为的慢性病会比较安全一点,在考察官员干部的时候可以不用看得那么重要,笔者也相信在《意见》印发以后,会有更多的领导干部会选择少作为甚至不作为来避免犯错误。所以,笔者认为,在选拔干部防止“带病提拔”的时候,要有一个奖优罚劣的正确导向,不仅要对“带病”的干部予以处罚,更要多鼓励和保护那些作风过硬、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撑腰鼓劲、大胆使用。同时,可以建立一些豁免机制用于鼓励干部敢作为,使其分清创新改革中的“失误”与政治作风上的“疾病”之间的区别,使其认识到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疾病。

第二:正确看待“大毛病”与“小瑕疵”,做到标本兼治。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很多时候过分看重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以小节无大碍、人才难得为由,不自觉得忽视掉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小毛病”,对“带病”干部提拔使用。而有时候正是这种不自觉的忽视,纵容干部的坏毛病任其发展,最终酿成“大病”,所以,在选拔干部和平时工作中都要注意到干部身上的一些大小疾病,更要对广大干部做到治于“未病”,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使干部的提拔过程干净透明。

篇14: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是杜绝“劣币驱逐良币”,营造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来看,少数“有病”官员能边腐边升,有重视不够、风气不正、追责不力等因素,但根本上还是党组织没有担起应负的责任,考察不实、把关不严的结果。

《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和监督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发挥顶层设计和制度执行的领导和监督作用,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折不扣执行,特别是对“四凡四必”的落实情况要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一把手要自觉维护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带头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制度;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把识人、选人、用人的功夫下在平时,全面准确把握干部“健康”状况,客观公正评价干部德才,为党委(党组)选人用人提供扎实可靠的依据。

避免“带病者”漏网,各方必须同步施力,织起防止“带病提拔”的过滤网。党委(党组)要发挥干部选拔任用组织核心作用,建立干部“健康”状况考察沟通监督机制,请人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领导干部、后备干部的德才表现、作风情况进行共察会审,党委(党组)的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干部的德才、作风做到明了于心,对其它领域的干部情况要时常主动了解。一把手要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牵头抓总,做到兼听、明察,尊重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的评价结论,对发现的“带病”官员主动出击及时处置。党委(党组)成员要对一把手履行制度程序进行有力监督,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

篇15: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

用人导向是最大的政策导向。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不仅关乎党风民意,而且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祸福。中国共产党8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表明,用人导向正确,就能够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多作贡献上,会使干部队伍人才辈出,生机勃勃。用人导向“有病”,选“带病”的干部上岗,就会挫伤广大干部的进取心,也会把干部引到歧路上去,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更要强调坚持“健康”正确的用人导向。最近,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树立“六个”用人导向,即: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要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这“六个”用人导向,不仅充分体现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原则和标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符合党心民意的“健康”导向。因此,我们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坚持从事业出发,以“六个”用人导向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坚持尊重信任干部、关心爱护干部,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培养锻炼干部、大胆使用干部,为干部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坚持客观科学地评价干部,公平公正地对待干部,切实营造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

篇16:关于防止干部带病

准麻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脚步日趋临近,想在在公务员面试上取得高分,提早做好准备是必要的,下面是文都网校公务员频道小编整理的公务员面试热点,考生可参考学习。

【热点背景】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乎党的事业发展,责任重于泰山。近日,中央出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为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带病提拔”问题开出“药方”。专家分析指出,在近期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陆续换届之际,中央出台这样一个重要文件,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将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起到重大推动作用。(8月31日《经济日报》)

【参考观点】

人民网宗国: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必须要有“操千曲而后晓声”的意识,把知人识人的功夫下在平时,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平时少考、用时急考”,考察干部就难以精准画像;保持“不提拔不考察、不调整不谈话”的惯例,就难免陷入“一锤定音”的轻率。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干部考察评价,盖上名字,看不出是谁的评语。造成这种情况,盖因距离“宇下”“草野”太远,没有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就要按照意见要求“全面体检”“深度透视”,做到总书记要求的“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

http:///gwy/ 打牢日常了解、综合研判两个基础后,还要抓好动议审查、任前把关两个关键。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做到“四凡四必”,方能把“带病”干部挡在门外。江西有名动议对象因档案中姓名前后不一致,被直接被取消提名资格;湖北某干部拟被提拔,却发现其有一些股票和一套与女儿共有的住房未如实报告……各地的实践证明意见举措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好在动议环节的源头预防,搞好任前把关的全程监管,就能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闭合的防范机制,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有力武器。

总书记强调,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纵观《意见》,防线紧密,环环相扣,只要每个环节,人人尽责,就能做到“药到病除”。党委(党组)书记要当好“第一责任人”,自觉抵制说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风;组织人事部门要当选准用好干部的“好参谋”,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纪检监察机关要当好选人用人“守夜人”,对拟提拔的人选认真甄别、“验明正身”。历史告诉我们,凡是好政策,没出好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失守。因此,防止“带病提拔干部”,必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并高举问责这把利剑。

中国青年报邓聿文:要防止“带病提拔”,倒查领导责任是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关键的一步。这也正是日前发布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下称“意见”)要突出的一点。

除了对“一把手”追责之外,充分发挥公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参与和监督作用,也是遏制“带病提拔”的重要一环。事实上,各种违规用人、“带病提拔”得以发生,一个原因就是缺少群众监督,公众没有相关话语权,而这其实是违背群众路线的。在这

http:///gwy/ 群众主要指的是官员所管理的工作所影响的普通百姓,即行政相对人;同时也包括他的同事、下级。应该说,这些“群众”对一个官员的政绩和品德具备发言权。一个干部好不好,称职不称职,有没有问题,很多时候他们是一目了然的。在提拔使用干部过程中,如果能够多听听行政相对人以及周围群众和同事的意见,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将一些有严重问题的干部选拔上去。

落实公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一个办法是设置“群众认可防线”,将初始提名权交给公众,如果得不到公众认可,直接淘汰。如此,用错人的现象就可能得到有效遏制。

法制日报桑胜高: 《意见》的出台很有必要,而且十分及时。当前的一个背景是,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换届。时值这一关键时间点出台《意见》,可以说饱含深意。一则,这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则,换届即将进行,未雨绸缪、申明换届纪律、立好选人用人规矩,有利于换届顺利进行,有利于将那些讲党性、重品行、敢担当、有实绩的好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三则,加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顶层设计,构建相应的预防、问责体系,能够进一步压缩干部带病提拔现象存在的空间。

对于干部带病提拔,很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破解之策。有人将干部带病提拔总结为几种类型:藏而不露型、露而不究型、究而未定型、明知故犯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带病提拔的复杂性及成因。就其原因讲,“带病干部”善于伪装,考查失实、用人失察只是其中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则在于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而《意见》的出台,是弥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短板和薄弱环节的有针

http:///gwy/ 我们看到,《意见》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落实工作责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都作了精准细致的安排部署,对防止带病提拔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意见》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风清气正的前景,只有把《意见》中的各项规定认认真真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这样的美好前景。这就要求相关方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落实《意见》紧紧抓在手上,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一步优化干部选拔任用环境,打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态。一方面,要根据《意见》要求,严格落实责任,让规定的每一环都有人管、有人问。相关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最严、最实的落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信任。另一方面,各部门、各有关责任人之间要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制度合力,厚植制度优势,将带病提拔现象彻底阻住。

荆楚网卞广春: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存在,有把握提拔干部程序不准确、不规范、不公开的因素,也有提拔任用干部没有明确主体责任人,对干部了解不深、群众介入不多、干部工作能力与道德平衡不足、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没有能真正体现等因素。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既是完善干部提拔程序,堵塞干部提拔中漏洞,重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处分和问责方面的规定,也是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使干部提拔成为扶正气、正官威、得民心的重要一着。

防“带病提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比如,一说防止“带病提拔”,有人就不再过问干部提拔,害怕惹火烧身;一说第一责任人,就有人在自己的圈子里物色人选,忽略干部选拔的步骤、程序和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一说严格把关,建立健全干部“带病提拔”问责机制,有人就说“洪洞县里无好人”,满眼里找不到一个好干部……

http:///gwy/ 与党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待没有完全协调、合拍,又反证防“带病提拔”很有必要。

防“带病提拔”,把好干部入口关,要坚持选人的标准,做到宁缺勿滥;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听听群众的声音,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把群众认可的、需要的干部选出来;要做到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只要出于公心,严格遵守干部选拔制度和程序,才能让《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真正落地。

江苏省如皋市委组织部陈韦嘉:长期以来,对于干部“带病提拔”问题,中央出台了多项举措,通过强化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新时期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但不容忽视的是,“带病提拔”问题具有隐蔽性、复杂性、事后性,很多“带病提拔”的干部在“东窗事发”后,虽然得到应有的问责,但对当时“提名他的人”、“监督他的人”、“考察他的人”的失职缺少必要的惩戒,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党委、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的责任缺失、问责缺失,未能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形成不敢“带病提拔”的刚性约束。

此次出台的《意见》突出强调,要对人选廉洁自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实行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在意见上签字制度,就是压实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的主体责任。也就是说,在干部是否“带病提拔”的问题上,再也不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是必须清楚明白、明确判定,签了字就要终身负责,承担相应责任。这样的举措动真碰硬、切中要害,不仅使“患病”的干部少了“门路”,也给党委、纪委的主要负责人套上了“紧

http:///gwy/ 直指带病提拔的“关键点”,极具威慑力,必将成为破除“带病提拔”的“一记重拳”。

干部“带病提拔”问题成因复杂、由来已久,往往有着复杂的背景。《意见》对组织部门的责任也进行了明确,对干部考察不准的,也要追究组织人事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这就需要组织部门善于识别干部,练就“火眼金睛”,注重从点滴问题中理清症结、从群众反映中找到问题、从工作实绩中看到优劣,坚持平时考察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对干部进行立体透视。要实行考察组组长负责制,严格把好考察考核关,并将考察考核情况如实反馈给党委,为党委选人用人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此外,在干部考察前,要进一步加强动议审查,做到动议即审、动议即核,把廉洁自律情况作为纳入考虑范围人选需要跨过的第一道“关口”,其他能力再强,“廉关”过不了,一切就无从谈起。此次,中央向干部“带病提拔”“亮剑”,进一步夯实了党委、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的责任,形成了具体性措施和可操作性办法,无疑将对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从源头上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具有深远意义。

解析: “带病提拔”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指的是干部在进入新的岗位或被提拔到更高一级职务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在没有得到纠正和处理的情况下,继续正常的工作甚至获提拔的一种现象。从目前被查处的腐败官员来看,很多是“带病提拔”的,甚至在从政路上是一路“带病提拔”。

其实,酿成“带病提拔”的结果,关键是选拔任用具体环节的层层失守。动议是选人用人的初始环节,不讲程序、不按标准,将“带病”的干部动议出来,就会一步错步步错。任前考察、任前审核、任前公示,每一层都是“过滤网”,都要切实发挥作用。抓好动议审查、任前把关,是防止“带病提拔”的重中之重。要严肃动议程序和工作要

http:///gwy/ 的初始关。要坚决杜绝动议之后“只是走程序”的思想,注重在任前考察环节发现问题,在任前审核环节探清底数,在任前公示环节接受监督,以免“带病”干部侥幸通过动议后就一路畅通无阻。

上一篇:四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小结下一篇:的车间班长辞职报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