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的银行英语笔试题

2024-05-22

高难度的银行英语笔试题(精选6篇)

篇1:高难度的银行英语笔试题

工商银行招聘个人营销经理招聘考试题

1、灵通卡持卡人可凭卡和密码在发卡银行营业网点提取现金。持卡人也可凭卡和密码在指定自动柜员机上取款,每天每次最多可取(C)元,累计金额不超过(C)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A.1000、5000 B.2000、10000 C.2500、20000 D.3000、25000

2、牡丹贷记卡持卡人须按发卡机构的规定缴纳年费,金卡每卡每年(A)元,金卡副卡每卡每年(A)元,普通卡每卡每年(A)元,普通卡副卡每卡每年(A)元。A.100 50 50 25

B.100 25 25 10 C.50 25 25 10

D.100 50 25 10

3、客户每次拨打95588时,向当地电信部门支付的费用为(C)。A.免费

B.信息费

C.普通市话费

D.长途费

4、在网上银行自助注册的客户只能办理下面哪项业务?(B)A.B2C网上购物 B.基金业务 C.电子速汇 D.网上对外转账

5、我行“工银财富”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目前发售了(A)期产品?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6、个人网上银行的转账汇款是指客户可以通过注册的灵通卡基本账户、牡丹信用卡账户、牡丹贷记卡账户、理财金账户卡向(A)实现汇款的功能。

A.我行同城/异地个人或单位

B.我行同城个人或单位 C.我行异地个人或单位

D.他行个人或单位

7、据个人金融客户的特征及我行实际,我行个人客户划分为:私人银行客户、(C)、中端客户、潜力客户、普通客户

A.优质客户 B.低端客户 C.高端客户 D.理财金客户

8、(D)不是“牡丹灵通卡•e时代”的重要服务渠道。A.网上银行 B.手机银行 C.电话银行 D.柜面

9、牡丹灵通卡E时代最主要的营销卖点是(A)A.一卡多个帐户,一卡多项功能 B.是一张无折卡 C.蓝色的卡面设计

D.可刷卡消费

10、经办行(D)应在贷款发放后7个工作日内,将贷款资料整理立卷后移交贷后管理中心贷后监督人员。

A.客户经理

B.支行签约人 C.会计人员

D.综合管理员

11、按照我行制度规定,个人信用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B)

A.1年

B.3年

C.5年

D.15年

12、私人银行客户是指季度日均金融资产在(C)人民币以上的客户 A.100万元 B.500万元 C.800万元 D.1000万元

13、二手房贷款其所购住房的房龄原则上不超过(C)。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14、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要充分准确地提示理财产品的(B)不得误导客户。A.收益

B.风险 C.运作过程 D.特点

15、营销客户经理可以兼任(A)

A.理财客户经理 B.营业经理

C.现金柜员 D.非现金柜员

16、严禁已换岗的个人客户经理(D)内在原营业网点担任营业经理及网点负责人. A.一个月

B.一季度

C.半年

D.一年 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

1、现金出纳员从银行提取现金之后,应做什么记账凭证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我国确定人民币储蓄利率的机构是: 当然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他选项我忘记了

3、IP电话是通过什么传输的 A、INTERNET B、TCP/IP网络 C、普通电话线

4、下列机构哪个没有行政处罚权 A、国家税务总局 B、太原市公安局 C、国务院办公厅 D、中国人民银行

5、商业银行实行基金托管后,那种投资方式带来的机遇最大 A、养老基金 B、产业投资基金 C、封闭性投资基金

D、开放性投资基金

6、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 8%,其他的不写了

7、为了保证存款人的利益,规定()都不允许单位和个人进行查询、汇 划,除了特殊规 定的之外 A、个人存款 B、单位存款 C、任何存款 D、合法存款

8、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

二、英译汉

大概意思是:高层主管的决策往往不是按照CLASSICAL模式进行的,例如 TARGETASSESSI NG PROBLEMDECISION等等,而是通过一种VAGUED“INSTITUTION”进行 的

许多的WRITERS ON MANAGEMENT认识到了经理人往往通过直觉进行决 策,但是对直觉的 定义却不是一致的

某些人认为直觉和RATIONALITY是对立的,而另外一些人认为直觉就是做 出CAPRICIOUS的 选择

三、汉译英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城市之一,在过去她就是远东地区的经济、金 融、贸易中心。

随着颇具规模、现代化的浦东新城在浦江对岸兴起,上海成为推动中国经 济增长的重要

力量,并且带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世界关注中国,世界关注上海

四、作文

郭沫若先生应约为某个杂志写了一首纪念十月革命35周年的诗歌,诗歌的 立意很好,但

是在文笔和其他方面就不尽人意了,年轻的编辑非常为难,在请示了领导 之后,她去郭

沫若那里,郭沫若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她,并且说“这是我的败笔之作,应 该修改“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撰写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中国工商银行招聘笔试试题部分

2004年12月11日,工行笔试考场。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相比,难度相当,但题量减少到80题,时间只有45分钟。大部分题都是凭第一直觉来填,只要是需要动笔计算的题目一律瞎填,勉强做完。中英文互译由于有点准备做的还算可以,题目的最后一部分是类似公务员申 论的形式给了一篇材料写作文,内容是关于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拖欠问题,我就关于大学生 信用缺失问题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回头一看,果然是很久没有动笔了,写得好烂,呵 呵。出了考场,听到很多同学感慨没有做完,自觉有点安慰...中国工商银行笔试部分考题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

1、现金出纳员从银行提取现金之后,应做什么记账凭证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我国确定人民币储蓄利率的机构是: 当然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他选项我忘记了

3、IP电话是通过什么传输的 A、INTERNET B、TCP/IP网络 C、普通电话线

2010年工商银行湖南分行笔试试题

今天早上参加了工行湖南的笔试,休息够了,把记得的题目分享分享,攒RP!~~ 一共150分钟,早上9:00开始。

我8:30就到了,工行的员工临时在布置考场、贴座位。还好去的早,不然找起来肯定急死过去。今天刚好是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我都去不了了,白白浪费报名费……5555。估计是工行故意这么安排的。我们考场一共70人,有十几个缺席……

凡是来考试的,每人发一瓶水~~~!好NB。我还是第一次参加笔试领到水的…… 两部分:专业知识(50分)+公共知识(50分)

好厚的卷子,三个专业的题目都在上面(经济金融类、法律类、计算机类),自己根据自己的专业选一部分做。我做的是经济金融类的。专业: 1、30个选择,是单多选混合的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货币供给理论,什么会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选项有:出售、收到利息、月底账面余额高于/低于市场价值),央行买入债券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量怎么变化,SWOT分析,波特的五力,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的含义,吉芬物品的收入/替代效应,银行的附属业务,银行面临的风险,定价策略,工行的网站,2009中国500强工行排第几,矩形组织结构的缺点,等等。其他不太记得了,反正经济、金融、市场营销、会计、管理、国际贸易都涉及到了。依稀记得“货币”方面的比较多。2、10个判断

印象比较深的有合并利润表包括少数股东利益,利润不包括利得,货币购买力趋势是物价变动的倒数,央行决定货币供给量,计划是管理的核心,贷款利率是银行表示贷款价格的唯一指标

3、简答

解释辛迪加贷款(2分),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3分)

4、分析

一个票据贴现的题目,计算银行实际支付了多少钱(1分),解释贴现以及贴现和一般贷款的区别(2分),什么样的票据可以贴现(2分)

至于法律和计算机的我也看了一下,法律经济法的比较多,我还记得最后一个大题好像是说贸易方面的,问是否抗辩。计算机的实在是看不懂,好像涉及到了一点编程。公共部分:就是行测那些

1、选择(单多混合),比公务员要简单,听说很多都是国考的重复题目

2、中译英,英译中

3、申论,给的材料是网络方面的,先讲了政府群众网上交流、地震奥运等网上宣传受到国外好评、网上银行发展快,然后讲了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网络监管。自拟题目,800字以上。大概就这么多了,后人加油!~~ 2009年2月广州工商银行笔试题[真题] 工行笔试题目 90minutes 单选多选题判断题,50分

1.黄金价格上升,汇率上升,一国的基础货币供应会有什么变化? 2.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有哪些? 3.世界的统一取决于什么?

4.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属于什么行为? 5.银行通货膨胀属于什么现象?

6.《资治通鉴》是谁的作品?

7.大学助学贷款分两种,3—4年(利率6.0%)5—7年(利率6.02%),政府负责50%贷款利息,如果同学A四年之后可以保证能一次偿还3万元,问大一时同学能借到多少钱? 8.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哪些?

9.“乐府双壁”包括一下哪些(诗经,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10.“奋斗就是有艰辛,艰辛孕育着新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体现了什么?(矛盾互相转化,事物一分为二,事情的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规律)

11.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则,透明度原则)12.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包括哪些? 13.经济结构改革是为了什么?

14.把正方形边长增加20%,面积增加为44%。15.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16.只有书面订立合同才受法律保护。1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股份制。18.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精髓。

19.世界各国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20.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写作题50分

春节之后,常有铺张浪费的现象发生。

这里又涌现了老话题:能否让春节过得更环保,更节能?但是一部分人又担心这样春节会年味变淡?于是“捍卫春节”成为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

自拟题目,表达对这段话的理解,字数少于800字。

010年工行苏州分行笔试真题回忆

选择题

题量不是很大,范围很广,其中属时政题最难。

时政题时效性比较强,考的大多都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有一单选题问今年的艾滋病日是第几届,有一道多选考的是迪拜危机的影响。个人认为时政题不用去刻意准备,平时多关注下新闻,多看看手机报就可以了。

公务员考试的一些题目主要考了数字和图形方面的,有一定难度,如果考试的时候不会做,建议跳过。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工商银行的基本知识,比如考试中考到了工商银行的缩写以及客服电话,多选题也考到了几道,比如说工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四大国有银行。

选择题就不多说了,有些很难,例如时政,有些很简单。甚至有些很弱质,比如说考到了:法轮功是什么组织?A,民间组织 B,邪教组织。简答题

1:公司的清洁工抱怨说员工素质差乱扔垃圾,员工却说清洁工素质差不然就不会做清洁工了。请谈谈你的看法。150字以内。

2:如果你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客户群,你该怎么把他们变成你的固定客户? 3:一道很简单的利率计算题,但要注意的是2009年2月只有28天。接下来是英译汉 汉译英

英译汉是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

汉译英是亚太经合组织方面的,全是官话,很难译。作文时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分享:中行、工行笔试内容大PK 昨天,早上8:30参加了工行四川分行的笔试。做题时间为1个半小时,100多道题,分为行测、金融、英语几大部分,时间很紧,题量很大。但感觉题出的比较有水平,不死板,适合思维灵活的人去考。当然做不完很正常,但好像很多人都做完了。。。

下午,是中行的考试,变态就不用再说了,大家都晓得的。分成三科,第一科是英语,用一个半小时考,堪比考研,要想做完得用技巧,主要是题多,类型广,一般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多半有点恼火。第二科是行测,一个小时做完,时间稍微有点紧,但是难度不高,抓紧点应该可以做完,明显感觉出题水平一般,这部分不如工行。第三科是综合知识,这真的是综合,什么都有,金融、会计、计算机、政治常识等等,绝对考积累和知识结构储备。所以这部分虽然也只有一个小时,我看很多人半个小时后就匆匆交卷走人,做的起就做的很快,做不起的就真的做不起了。

这两场考试虽然各有风格,也体现了两大国有银行各自的特点。工行对英语的要求不高,只是出了十多道选词填空,而中行则是对英语进行全面的考查;工行在行测部分出题较难,而中行只是进行一般水平层次的考查;在综合知识方面,工行注重现代银行的考查,而中行把银行的家底儿都翻出来考了,还结合会计、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等。总结到这里就可以看出两行的风格了,工行比较现实,重点突出,就像它的招聘会一样,速度迅猛,不拖泥带水;而中行非常认真,全面考查,综合考量,大学学过的知识基本上都涉及了。

虽然有很多做不起的题,也在懊悔当初种种,但总的来说,这两场考试都没白考,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如果有机会进入面试的同学应该好好把握机会,能进去的话真的不错。好了,就说这么多了,但愿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呵呵!

欲哭无泪,我被工行拒之门外

当访问这个网站时,我想哭,但没有眼泪,一个星期前,我被工行拒之门外,今天我必须振作,因为我的 5

路还很长,就此写下我的考试点滴,希望有助于参加考试的师弟师妹。

工行是中国最牛的国有银行,这是无疑的,我选择工行的原因并不是此,而是有个朋友比我早一年进入了工行工作,那小子一年后就在东莞这个商业化的城市里供房。而我那时还是一个在一家网络公司写程序的网络民工。说来应该感谢我的这位朋友,因为银行招聘消息是他告诉我的,他打电话来说,小子,这次招聘去试试吧,反正不占用你多少时间精力。

报名后,准备的时间非常仓促,按照这位朋友的经验,看了一些行测的书,做了一些试题,特别花了一些时间看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我想在网上找些往年考试真题,可是网上找不到,后来才知道考完后试卷都不准带出考场的。

笔试总体来说不算难,但竞争者实在太多,差不多60个人争一个职位,笔试结果在考完后一个星期左右公布,我被刷出去了,连笔试关都没有过,太窝囊了。

总结来说,我在英语叙述方面扣分太多,判断推理方面也总是犹豫不决,答题速度不够快,希望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吸取我的教训。

明年应该还有考试,决定再次复习,吸取教训,卷土重来,今年被工行拒之门外,明年一定洗尽前耻。这个网站太好了,考试复习起来方便,应该感谢工作人员,请管理人员审核我草写的帖子,如果可以发到网站,谢谢。

无后台,趾高气扬进入银行工作

首先声明我没有后台,我老爹是地道的泥腿子,务农为生,为此我大学学费都是贷款而来,由此我是对银行非常感激的,假如没有银行助学贷款我也不可能大学顺利毕业,所以毕业后我就想到银行工作。

在广东外语学院读书,杨振宁的太太翁帆就是我的学姐,外语是我的专业,说实话,我们这个专业出去找工作就业率是百分百。毕业时我已经拿到八级英语证书,找份企业的翻译工作对我来说应该是轻而易举之事。可银行的白领工作更吸引我,因为在我们农村如果一个娃娃在银行部门工作简直是了不得,况且,银行的工作在村人眼里可是铁饭碗。

首先了解了中外银行,很多人说外资银行工资高,非常人性化管理,本来想瞄准汇丰银行进攻的,但后来又听说外资银行工作量繁重,经常要加班,马上改变念头朝国有银行准备,而国有银行中,无疑中国工商银行是老大,我大学助学贷款就是中国工商银行所出,于是当看到工行招聘简章时,马上投递简历。

一周后收到95588的短信,条件符合两周后参加笔试,笔试在网上搜索考试内容和题型,都说公共基础行测试题占分比较多,购买了两本书复习,英语对我说是强项,所以根本不需要准备。

笔试很快到来,轻松答卷,交卷,然后紧张地等待消息。

大约10天后消息传来,笔试通过,一周后到指定地点面试,那是一个欢喜啊,虽然还未成功,至少前进了一大步。

面试那天,特地对着镜子努力打扮了一番,进入考场,总共五个考官,问了一些假如到银行该怎么怎么工作的问题,然后问到了社会的关于金融危机的来源问题,都轻松地回答。

结果出来,以笔试第五,面试第三成功进入银行工作,这次考试只招聘13人,而参加考试的有200来号人,真是个险,也应该是比较幸运吧。特地写这篇日记发到()供后来考生参考,祝福大家考试成功

工商银行招聘常考推理题 1、256,269,286,302,()A.254 B.307 C.294 D.316

解析:256+2+5+6=269,269+2+6+9=286,286+2+8+6=302,302+3+0+2=307 2、2,4,9,23,64,()

A.92 B.124 C.156 D.186

解析:选D。4=2*3-2,9=4*3-3,23=9*3-4,64=23*3-5,186=64*3-6 3、18,22,28,32,70,()A.10 B.86 C.28 D.78

解析:两两分组,相加和为40,60,80,所以选10 4、1,0,-1,-1,(),-3 A.-2 B.2 C.-3 D.3

解析:选A。三项和分别为:0,-2,(5、1,3,5,9,17,31,57,()A.105 B.89 C.95 D.135

解析:选105 9*2-1=17 1为数列第一项 17*2-3=31 3为数列第二项 31*2-5=57 5为数列第三项 57*2-9=105 9为数列第四项

-4),-6 7

篇2:高难度的银行英语笔试题

1.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F.一般价值形式

2.现实生活中,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A.利率弹性 B.经济开放程度 C.授信限额 D.利率管制

3.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

A.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B.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C.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 D.多种金融机构并存E.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

4.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5.金融市场的自律性管理机构包括()。

A.中央银行 B.证券交易所 C.证券行业协会 D.国家专设管理机构

6.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A.投资需求 B.融资需求 C.储备需求 D.服务性需求

7.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超额准备金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定期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

8.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A.存款负债 B.自有资本 C.附属资本 D.其他负债

9.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基本要求是()。

A.抗干扰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10.一国红十字会向某一发生自然灾害国家赠送救济物资的行为属于()。

A.长期资本流动 B.贸易收支 C.转移收支 D.短期资本流动 E.经常项目

11.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有()。

A.利润的平均水平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变动的幅度

D.国际经济的环境 E.政策性因素

12.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

A.商业票据 B.金属铸币 C.银行券 D.存款货币

13.中央银行以()方式向商业银行贷款。

A.贴现 B.抵押贷款 C.再贴现 D.信用贷款E.再贷款

14.外汇包括()。

A.本币 B.信用卡 C.外币 D.外币支付凭证 E.外币有价证券

15.结算业务包括()。

A.承兑业务 B.汇兑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代理业务

16.间接发行的方式包括()。

A.承销 B.滞销 C.代销 D.包销

17.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A.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 B.借贷的对象是商业资本

C.信用的规模依存于生产和流通的规模 D.规模巨大,方向不受限制

18.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A.收入 B.价格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19.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会对()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A.生产 B.流通 C.分配 D.消费

20.货币政策的三要素是指()。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21.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主要有()。

A.现钞 B.信用卡 C.债券 D.活期存款 E.金属铸币 F.股票

22.关于信用对现代经济作用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B.信用可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C.信用可以加速资金周转 D.信用为股份公司建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E.信用可能使生产和需求脱节,导致经济危机

23.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B.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D.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E.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24.按照外汇的支付方式,可将汇率分为()。

A.买入汇率 B.卖出汇率 C.电汇汇率 D.信汇汇率 E.票汇汇率

25.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有()。

A.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B.建立跨国银行,推动国际化

C.广泛建立分支机构是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 D.由综合性经营走向分业式经营

26.防止金融泡沫,须通过有效的()来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A.外部监管 B.内部自律 C.行业自律 D.社会公律

27.按租赁的目的,可将租赁分为()。

A.金融性租赁 B.操作性租赁 C.出售与返租式租赁 D.转租赁

28.经济发展的结构对金融有决定性影响,其中市场结构决定了金融体系的()。

A.业务结构 B.部门结构 C.组织结构 D.总量结构

29.货币政策时滞以中央银行为界限可划分为()。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30.外汇汇率的基本标价方法有()。

A.直接标价法 B.黄金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 D.美元标价法

3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32.解说金融创新的成因,涉及需求因素的有()。

A.财富增长说 B.制度因素说 C.货币因素说 D.需求推动说

33.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构成。

A.英格兰银行 B.商业银行 C.其他金融机构 D.政府金融机构

34.货币作用效率可以用()与()的比率来衡量。

A.金融资产总量 B.货币量 C.商品总量 D.经济总量

35.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表现在()。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

D.代表政府参加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欧洲货币单位 E.特别提款权

3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主要有()。

A.总分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38.货币供给的主体是()。

A.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39.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有()。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B.回购协议市场 C.国库券市场 D.股票市场

40.属于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41.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 B.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E.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4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43.证券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

A.有价证券信托 B.有价证券自营买卖

C.有价证券销售及认购 D.代理客户进行有价证券买卖

44.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有()。

A.期限性 B.风险性 C.流动性 D.收益性

45.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主要功能是()。

A.中介功能 B.调节功能 C.分配功能 D.动力功能

E.控制功能 F.管制功能

46.可作为商业银行一级准备的有()。

A.在同业存款 B.超额准备金 C.短期有价证券 D.库存现金

47.曾实行过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有()。

A.德国 B.香港 C.美国 D.新加坡

48.《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率

49.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后出现过的存款准备率有()。

A.10% B.5% C.12% D.13%

50.转轨时期,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特殊因素是()。

A.管制利率 B.生产部门结构 C.财政性存款 D.信贷计划管理

51.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它包括()。

A.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B.规定本位币币材

C.确定技术标准 D.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52.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有()。

A.经济周期 B.税收 C.制度因素 D.政策因素 E.通货膨胀

53.决定债券收益率的要素主要有()。

A.利率 B.期限 C.发行价格 D.购买价格

54.由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机构的国家有()。

A.英国 B.德国 C.加拿大 D.日本

55.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全球性金融机构的是()。

A.泛美开发银行 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6.下列属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具体内容的是()。

A.充当最后贷款人 B.代理国库 C.全国票据清算中心

D.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57.市场经济中被认为是内生变量的有()。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58.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有()。

A.国际收支 B.通货膨胀 C.利率 D.经济增长状况 E.中央银行的干预

59.限价政策的主要手段有()。

A.制定反托拉斯法 B.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 C.收入指数化

D.管制和冻结工资、物价 E.运用税收手段

60.自1984年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61.价格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例关系 D.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关系

62.对经济货币化程度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是()。

A.政府的决心 B.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C.金融的作用程度 D.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

63.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利率市场化强调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

B.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完全排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和调控

C.我国目前只要取消利率管制,就可实现利率市场化,更好地发挥利率的作用

D.我国应从实际出发,实行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64.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参与者 B.交易价格 C.金融工具 D.组织方式

65.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C.以吸收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

D.以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以特殊方式运用资金

66.商业银行经营的方针包括()。

A.盈利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67.按照汇率的制定方法,可将汇率分为()。

A.基本汇率 B.即期汇率 C.套算汇率 D.远期汇率

68.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

A.明显的物价上涨 B.商品供应短缺 C.凭票配给供应

D.利率下降 E.排队购物 F.黑市猖獗

69.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过多超过货币必要量所引起的()经济现象。

A.生产过剩 B.需求不足 C.货币贬值 D.物价上涨

70.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A.调控效果猛烈 B.主动性强 C.灵活性高 D.影响范围广

71.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

A.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 B.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C.是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 D.是商品买卖双方可以互相提供的信用

E.其规模大小取决于产业资本规模的信用

72.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

A.人民币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B.人民币是可兑现的银行券

C.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D.人民币可兑换黄金

E.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F.人民币的法偿能力是有限的 73.有价证券行市主要取决于()。

A.有价证券的收益 B.有价证券的期限 C.市场利率 D.票面利率

74.西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

A.信用合作社 B.保险公司 C.消费信用机构 D.证券公司

E.财务公司 F.信托公司 G.租赁公司

75.存款派生时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

A.提现率 B.超额准备率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贴现率

76.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A.发行银行券 B.商业银行存款 C.政府存款 D.代理国库

77.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

A.经常项目 B.劳务收支项目 C.贸易项目 D.平衡项目 E.资本项目

78.货币需求包括对()的货币的需求。

A.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B.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D.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79.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分为()。

A.工资推动 B.预期推动 C.价格推动 D.利润推动

80.“紧”的货币政策是指()。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 D.利润推动

81.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

A.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82.金融深化可以通过以下()效应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A.储备 B.投资 C.就业 D.收入

83.银行经营中特殊风险来自于()。

A.信用风险 B.竞争风险 C.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 D.公众信任的风险

84.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B.利率能够调节投资

C.利率能够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D.利率能够调节社会总需求

85.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

A.票据清算 B.代理国债发行 C.向商业银行贷款

D.向政府贷款 E.证券投资

86.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化的因素通常有()。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央行对政府债权净额 E.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净额

87.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特点是()。

A.不记名 B.面额大 C.允许买卖 D.金额不固定

88.市场经济下的货币均衡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物价稳定 B.利率机制的健全 C.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D.金融市场发达

89.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现金资产 B.投资 C.租赁业务 D.信贷资产

90.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间冲突性的有()。

A.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91.中央银行的职能有()。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企业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

92.价格标准是()。

A.价值尺度的表现 B.货币的独立职能 C.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D.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93.消费信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个人()而产生的。

A.提前购置耐用消费品 B.投资 C.购买住房 D.发放工资

94.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银行通过()的途径形成的。

A.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调整、转变 B.大型工商企业的改组

C.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股份制银行 D.发展邮政储蓄

95.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B.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D.利息就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96.凯恩斯认为()影响个人持有货币的决策。

A.交易动机 B.财富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97.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

A.结算业务 B.代理业务 C.承兑业务 D.信托业务

98.当代金融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是()。

A.新业务、新交易的增多 B.组织形式创新 C.业务趋同 D.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99.有以小搏大特征的证券交易方式是()。

A.信用交易 B.现货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100.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A.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B.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C.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 D.增强金融作用力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CEF 2.ABCD 3.ABD 4.ABCD 5.BC

6.ABD 7.ACDE 8.ABD 9.BCD 10.CE

11.ABCDE 12.ACD 13.CE 14.CDE 15.BC

16.ACD 17.ABC 18.ABCDE 19.ABCD 20.BCD

21.ABD 22.ABCDE 23.ACE 24.CDE 25.AB

26.ABCD 27.AB 28.CD 29.AB 30.AC

31.AB 32.AD 33.ABC 34.BD 35.ABCDE

36.ABCE 37.ABCD 38.BC 39.ABC 40.BD

41.ABCE 42.ABC 43.BCD 44.ABCD 45.ABCDE

46.ABD 47.BD 48.ABCD 49.ACD 50.CD

51.AD 52.ABCDE 53.ABD 54.AC 55.CD

56.ACDE 57.ABD 58.ABDE 59.ABCDE 60.BC

61.ABCD 62.BC 63.AD 64.ABCD 65.ABD

66.ACD 67.AC 68.BCEF 69.CD 70.BCD

71.ABCDE 72.ACE 73.AC 74.ABCDEFG 75.ABC

76.ABC 77.ADE 78.ABC 79.AD 80.AD

81.AC 82.ABCD 83.ABCD 84.ABD 85.CDE

86.BDE 87.ABC 88.BD 89.ABD 90.BC

91.ABD 92.CD 93.AC 94.AC 95.BD

篇3:高难度的银行英语笔试题

大学英语试题库测试系统数据分析是大学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试卷的易度值(facility value),或者难度系数(coefficient of difficulty)、区分度(dipartite degree)和正态性检验(test of normality),可以了解出题质量和教学效果。它既可以作为教学评估的手段,其本身又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研究的依据

所谓题库就是以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规范编制,收集的有相当数量和较高质量、附有试题性能参数、并经过分类编码的大批题目的科学集合,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经典测量理论。这种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得已相当成熟,应用十分广泛。

在试题库建设中,不进行题目分析,不分析试题的信度、效度,就不能科学地筛选、补充、修订和配置试题。效度的关键就在于试题设计的科学性,即真正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把最典型、最富代表性的内容编入试卷,并做到题量合理,比例适当,内容与形式统一,使试题的难度适合测试者的实际水平。

为了了解题目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必须掌握试题的易度值、区分度,并对试题进行正态性检验。

2.1易度值(或难度系数)

所谓易度值,就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说测试的难易程度,常以试题的平均正确率作为易度值的指标。难度系数与易度值成反比例关系。

易度值P在0至1之间。P>0.8时,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一般地说,P>0.8、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整套试卷平均易度值在0.4—0.6之间。

(1)客观性试题易度值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 (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 (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 (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多采用第三个计算公式。具体步骤为: (1) 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 (2) 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 (3) 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4) 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2.2区分度

所谓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区分度D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为D=PH-PL (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为D=(XH-XL)/N (H-L) (X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2.3成绩分布的正态性检验

计算出来的区分度界于0.30-0.39之间,或高于0.39,就表明同质考生的考试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具体指标如下:

3. 研究的方法步骤

本次数据分析的样本为某高校大学英语三级快速阅读试题,参加测试的学生人数为1249人,全部在读大学英语三级课程,学习者来自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多个专业。测试题为客观性试题,全文927个单词,要求学习者在15分钟之内读完,并对于文章相关的十个句子作出正确、错误或信息缺失的判断。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P=K/N (P为该试题易度值,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D=PH-PL (D为该试题区分度,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经计算后得到的题目错误率、区分度、难度系数统计表如下所示:

从经典教育测量理论来分析,在此次测试的快速阅读试题中,难度系数在0.2到0.4的试题所占比例为10%,接近理想数据。难度系数大于0.8的试题所占比值为10%,这个数据也是符合预期的。但是难度系数小于0.2的试题所占比例为60%,这个比例过大,致使试题整体难度降低。难度系数在0.6到0.8的试题所占比例为零,而在理想命题状态下,此期望数值应为20%。特别是难度系数在0.4到0.6之间的试题所占比例仅为20%,远远低于60%这个期望数据值。全部试题难度系数的平均值仅为0.289,也远低于0.4到0.6这个期望系数区间。数据显示,此次快速阅读试题偏简单,在试题库中应属于大学英语二级到三级之间难度的试题。

从区分度数据分析,此次测试题中区分度大于等于0.4的试题占全部试题的90%,这些试题区分度非常良好,可以在试题库中予以留用。但是有10%的试题区分度如需继续留用,必须予以修改。具体而言,快速阅读试题中的第10小题的题干“President Bush has signed into law an emergency spending plan”就是几乎照搬原文最后一句话:“President Bush has signed into law a 40, 000 dollar emergency spending plan.”学习者在不理解文章意思的情况下也可以找到上述信息。从命题角度而言,可以适当增加这个题目的信息承载量,更好地测试学习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从试题的错误率分析,此次快速阅读测试题中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的错误率是最高的。而这两个小题的答案都是“Not Given”,也就是说在文章中找不到题干中的信息,是信息缺失类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题干中的某些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提及;或者题干中涉及的范围小于原文的范围,也就是更具体;题干是某人的主观思想(目标、目的、想法、愿望、保证、发誓),而原文陈述的是事实。以第二小题为例,“There were children in the day-care center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when the terrorist attacks took place.”这正是主观思想,而不是文章陈述的事实内容。因此,信息缺失类快速阅读试题不仅能测试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还能测试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当配置在大学英语试题库当中。

4. 结论

我们认为,出拟试题,组建题库只是一个载体。在题库建设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的研究,并藉此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对大学英语测试系统进行多角度数据分析与研究正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水平,提高命题质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可以从以下三点总结此项研究的深刻意义。其一,大学英语试题库测试系统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提供每套试题易度值等相关参数,从而了解出题质量。其二,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特别是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三,分析得到的数据是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改、科研不可多得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励景编著.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M].浙江宁波出版社, 2002.

[2]白晓明, 陈国明, 叶成华等编著.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M].浙江宁波出版社, 2003.

[3]汪美琼.大学英语试卷分析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8, 58卷第2期.

篇4:高难度的银行英语笔试题

Examination has always been used by professors to appraise the students regard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pecifically,a group of well-organized testing problems is able to reflect the amount learned and understood by each individual,as well as the condition of the whole class. Therefore,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rofessors,when choosing testing problems,should consider the difficulty of each problem. We may create a model and utilize corresponding and relevant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to give some helpful advice regarding how to distribute the level of problems.

As a 10th grader in high school,my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modeling is not enough,or should I say,far from enough to come up with a perfect way of solving this problem. However,I do realize that modeling plays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various subjects and in our daily life as well. Therefore,I would lik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ort of competition and challenge myself while learning more. Whats more,I am looking forward to receive professional replication and suggestion from the judges so that I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I,under the guardianship of Mr.Fangbing Fan and Dr.Junbin Guo,will try my best to write this paper.

Speaking of “ideal distribution”,there is no definite way to define what kind of distribution is ideal. However,considering the purpose of exam and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 level on which the ability of each individual can be reflected accurately is the number one choice.

The difficulty of a problem can be defined b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solve it successfully. By comparing the ability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problem,the capability for an individual to solving the problem can be determined to be either “can” or “cannot” . And by graphing the result,we can directly view the distribution.

After reasoning,calculating and graphing,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ifficulty levels of the problems should be equally divided and distributed from the easiest to the hardest,thus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ing the corresponding studying status of each individual student.

Key words(关键词)

exam; mathematical modeling; level of difficulty of problems

Assumptions(假设)

1.The difficulty level of problem (DLOP) can be represented numerically.

In the range from 1 to 100,each integer represents one difficulty level of a problem appeared on the test paper. Level 1 is the easiest and 100 the hardest.

2.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 (ATSP) of each student can be represented numerically.

Based on the intrinsic talent and potential,the quality of pre-study,the attention paid to this specific class and to every lecture as well,the attitude of finishing the daily task,the proactivity of communicating with professor and so on,the ability for an individual student to solve problem on the test is determined and can be represented numerically. In the range from 1 to 100,each integer represents one level of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 Level 1 is the lowest and 100 the highest.

3.Whether or not a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a student i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DLOP of the problem to

the ATSP of the student.

If DLOP is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ATSP,the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the student. Otherwise,it can not be solved.

4.No emergency that affect either the DLOP or the ATSP would take place during the test.

Model(建模)

1.If the professor distribute the DLOP equally from 1 to 100,then when a student takes the test,he can solve problems whose DLOP is lower than or equal to ATSP. However,when confronting the problem whose DLOP is higher than ATSP of the student,he fails to answer it correctly. When every student goes through the process,the number of problems which are solved successfully accurately and directly reflect the ability of every individual. The result will distribute the same way as the various abilities of students distribute,thus can be considered “ideal” since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is to appraise the quality of studying.

Specifically,suppose there are 100 problems whose DLOP is from 1 to 100 respectively,and there are 100 students as well whose ATSP distribute equally in the range of 1 to 100. See figure 1.1 to see the distribution of DLOP,figure 1.2 the ATSP,and figure 1.3 the scores.

Conclusion(结论)

It is obvious from the figure that the three distribution is exactly of the same shape,indicating that equally distribute the DLOP in tes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est the level below which the ATSP of a student is greater than the DLOP. Therefore,the score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student.

Further Inference(进一步讨论)

Generally considering,if the professor is intended to know how well and how deep did the class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is able to utilize,

he can take a look at the average score or median score of the class,which reflects the general level of the whole class. The higher,the better.

Sensitivity Analysis(适用性分析)

As a 10th grade high school student,this is the best way I can come up with currentl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strengths are as clear and obvious as the weaknesses are.

Strengths

1.It is my original idea rather than derivative ones or those come up under the help of others. I hate plagiarism and dishonest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2.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ly perfect model of organizing test problems,by which the result of test is correspond to the ability of contestant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Weaknesses

1.It does include neither advanced mathematical formulas n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Therefore,it can not be as comprehensive and convincing as those which are designed by undergraduates who get more acquaintance with relevant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who are more experienced in writing papers.

2.When it comes to authentic situations,it is hard to operate and carry out such a theoretical conclusion. For example,it is hard to specifically evaluate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each problem,nor it can be ensured that something irrelevant may happen and thus influence the result of the rest. If a student is suffering from headache,there is a strong likelihood that the quality of his answer can be degraded.

Citations(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of Tongji,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dvanced Papers in American Mathematics Modeling Competition,written by Modeling

Committee of University of Tongji,published by TONGGJI UNIVERSITY PRESS,2014.11.

篇5:银行综合类笔试题

第一部分 简答15题

1.双因素理论是什么

2、《忏悔录》的作者

3、你最近读的畅销书有什么,你对他的看法和评价

4.吃西餐的时候,刀叉怎么摆放代表用餐结束

5.怎么向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所要名片

6.亚运会的举办国家

7.对现在明星学者的看法

8.我国第一家上市的银行是哪家

9.四大国有银行都是哪些,他们的英文全称和简称

10.全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是哪家

11.电子货币的好处和风险

12.什么是硬通货,什么是软通货

13.利息利率定义,影响利率的.因素

14.借记卡和贷记卡的主要区别

15.浦发能带给你什么,你能带给浦发什么

第二部分 逻辑判断

10个题, 每个题有a.b.c.d.e 五个选择项目

慢慢做不难

第三 英文题,然后用英文回答,有两道题任选一,一个要求500字,一个200字

我考试时候迟到了,所以也就作那个长的..短的200字是让你说说你与其他申请者比较有什么优势.

四、论述题 二选一

1、从一个方面论述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篇6:探讨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

在高校扩招前提下的高考试题, 若降低试题难度是否牺牲了试题的区分度呢?下面笔者结合2010年高考 (广东卷) 试题及其测量数据[1,2], 探讨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

一、广东省2010年高考各科试题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分析

将2010高考 (广东卷) 各科试卷中共205道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通过Excel软件难度以0.3和0.8为界线, 区分度以0.3为界线, 绘制各科试题难度与区分度关系散点图 (图1) 。图1显示, 2010年高考 (广东卷) 的试题在难度维度上主要分布在0.3以上, 在区分度维度上也绝大部分在0.3以上, 试题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内:一是难度在0.3~0.7之间、区分度在0.3以上的区域, 二是难度在0.7以上、区分度在0.3以上。即2010年高考广东卷试题以中等难度和容易题为主, 且区分度比较高, 说明难度减小并没有减低试题的区分度。

将图1中各难度与区分度区间中的试题题量及比值进行统计, 结果如下:2010年高考广东卷中, 难题9题、中等难度题97题、容易题99题, 分别占总题量的4.4%、47.3%和48.3%;区分度大于0.3的试题共173题, 占总题量的84.4%;区分度值小于0.3的试题共33道, 占总题量的16.1%, 结果表明绝大数试题的区分度值大于0.3, 区分效果好。另外, 不仅中等难度题的区分度好的试题比例远超过区分度较差的试题, 难度在[0~0.29]的难题和[0.7~1]区间的容易题, 区分度大于0.3的试题都比小于0.3的多;尤其是[0.7~1]区间的试题, 区分度好的试题占绝大部分, 这表明不仅难度适中的试题, 其绝大部分的区分度好, 绝大部分难题和容易题中的区分度值也是大于0.3。难度很大或很小的试题, 只要命题时处理得好, 其区分效果也很好。此外, 即使是难度系数值和题型相同的不同试题其区分度也会相差很大, 以下笔者结合试题立意与设计、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答题情况等方面, 对高考试题难度与区分度进行具体分析。

二、广东省2010年高考部分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 (广东卷) 的第24题]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 (或仪器) 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全面性, 包括对选修1的PCR技术、选修3中的基因工程、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知识的理解, 以及对必修1中的光学显微镜使用范围的掌握程度, 考查了理解能力、正确匹配和判断的能力。难度值为0.81, 区分度值为0.50, 难度偏易, 但区分度好, 说明得高分的考生比低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多种生物技术知识, 可以较好地将高端与低端考生区分开。

[2010年高考理综 (广东卷) 的第25题]小李尝试制作果酒, 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 (见下图) , 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 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

本题难度系数值也为0.81, 但区分度仅为0.15, 从数据上看不符合好试题的区分度要求。本题通过设计日常生活情境来考查考生将“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酒精”生物技术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 同时考查考生对生物技术实践原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细胞代谢中发酵条件等知识的理解能力, 读图能力以及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力立意鲜明, 考查内容基础、核心, 情境设计规范、合理, 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新课程理念, 体现了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 从命题角度来看, 是道好题。本题区分度仅为0.15, 意味着较大部分高分考生此题的得分率低, 生物技术实践和实验能力弱, 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掌握不扎实, 对呼吸作用和发酵等主干知识理解不透。该题的区分度低, 并不能代表试题质量低劣, 而恰恰是命题者清楚地抓住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暴露目前高中教学对实验尤其是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不重视, 生物实验与实践教学没有很好地落实对生物技术实践能力、实验操作与分析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比较以上两道试题可知: (1) 0.8以上的偏易试题, 也能较好地区分高端与低端考生; (2) 同一难度的试题其区分度不一定相同, 有时差异还很大; (3) 在评价试题质量时, 不能单一通过难度或区分度数值而下结论, 要结合命题立意和测量数据等方面来分析问题, 挖掘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测量意义。

难度很低的非选择题区分度也可以很好, 以2010年高考理综 (广东卷) 第27题为例。[2010年高考理综 (广东卷) 的第27题]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 据图回答:

(1) 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 如果机体通过途径 (1) → (2) → (3) 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其主要机理是分泌增多, 促进了_____分解成葡萄糖, 使血糖水平升高。

(2) 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细胞受损, 导致体内_____分泌减少。

(3) 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 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和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 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直接提供。

本题通过呈现血糖调控模式图、设置限定式填充题的形式, 考查考生对高中不同模块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 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析人体健康相关问题的能力。这道非选择题分设3个小题, 要求考生结合图从血糖调控途径→血糖异常病因分析→调控激素的细胞合成等方面进行层层分析, 并进行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对应考查。如第 (1) 题要求考生运用动物生理知识回答图中由低血糖状态回调至正常状态的调控机理, 考查考生对血糖调节机理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取图中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第 (2) 小题要求考生运用血糖调控机制解析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问题的能力。第 (3) 题要求考生从动物生理调节的思考角度进入到从细胞结构与功能角度进行思考的境地, 对蛋白合成和加工问题进行思考, 考查其理解能力和思维跳跃性。该题选用了考生熟悉的人体健康素材, 通过设置多个小题对多层次能力和跨模块核心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体现了能力与知识的综合性。但试题难度低, 难度值为0.87, 而区分度值高达0.73, 很好地区分了高分与低分考生之间的差异, 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从测量学来看, 是道质量好的试题。这一题例较好地说明, 只要较好地处理不同能力层次的组合问题, 通过多层设问, 可以达到难度降低而区分度好的测试效果。

难度很大的非选择题, 区分度也很好, 下面以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广东卷) 各试卷的最后一题为例。[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 (广东卷) 第21题]已知曲线Cn:y=nx2, Pn (xn, yn) (xn>0, yn>0) 是Cn上的一点 (n=1, 2, L) . (1) 试写出曲线Cn过Pn点的切线ln的方程, 并求出ln%与y轴的交点Qn的坐标; (2) 若原点O (0, 0) 到ln的距离与线段PnQn的长度之比取得最大值, 试求点Pn的坐标 (xn, yn) ; (3) 设m与k为两个给定的不同的正整数, xn与yn是满足 (2) 中条件的点Pn的坐标, 证明:

本题以抛物线方程式引入问题, 考查考生对抛物线、切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不等式以及导数等数学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本题分设3小问, 每一小问的答案都是解答后续问题的基础, 通过多个问答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地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进行考查。虽然每一问题的解法通性通法, 但随着问题的深入, 都创设新条件要求考生循序渐进地探究数学问题, 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学科综合素质, 数学思维严密, 条理清晰。本题的难度值仅有0.09, 区分度值高达0.64, 试题难度很大, 但区分度却优, 能够将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考生选拔出来。

[2010年高考理科数学 (广东卷) 第21题]设A (x1, y1) , B (x2, y2)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上的两点, 现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ρ (A, B) 为ρ (A, B) =|x2-x1|+|y2-y1|.对于平面x Oy上给定的不同的两点A (x1, y1) , B (x2, y2) , (1) 若点C (x, y) 是平面x Oy上的点, 试证明ρ (A, C) +ρ (C, B) ≥ρ (A, B) ; (2) 在平面x Oy内是否存在点C (x, y) , 同时满足ρ (A, C) +ρ (C, B) =ρ (A, B) ;ρ (A, C) =ρ (C, B) .

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若不存在, 请予以证明。本题以先定义一种两点间的折线距离为情境, 以绝对值不等式知识为能力考查载体, 创设新问题, 考查考生的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同时考查考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该题以立体几何的情境考查考生对代数中绝对值不等式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要求考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也要有运用代数知识解析几何空间距离问题的能力。虽试题解答所需知识点基础而单一, 但解答过程尤其是第 (2) 小问的求证与推理过程, 需要考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进行假设和论证, 这对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问题的洞察与探究能力以及假设论证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该题的难度值为0.15, 区分度值为0.54, 试题难度大, 但区分度好, 可以将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考生较好地选拔出来。从高考数学 (广东卷) 这两道非选择题的题例可以说明, 难度大的试题, 通过层层设问和对多个能力综合考查的形式, 其区分度可以达到试题质量好的要求。

三、讨论

由数据统计结果可知, 2010年高考广东卷试题以中等难度和容易题为主, 且区分度较高, 说明难度减小并没有减低试题的区分度, 偏易试题也能较好地区分高端与低端考生, 因此在评价试题质量时, 不能仅凭试题难度或区分度数据进行评价, 也不要将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简单概括化, 而是要将难度与区分度结合考试性质、考试目的与要求、命题立意、设计思路和教学实际等多方面一并考虑, 对试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与评价, 挖掘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测量意义;同时结合中学教学情况对区分度低的试题进行分析, 关注试题所折射出的教学实际问题和困难, 认真探讨现实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误区, 并对此给予修正或解决问题的建议, 使高考等考试数据对教学反拨作用得以更好体现。此外, 文中的具体试题分析结果显示, 同一难度的试题其区分度不一定相同, 有时差异还很大, 不论是难度小或大的试题, 只要较好地处理不同能力层次的组合问题, 通过多层设问和对多个能力综合考查的形式, 均可达到区分度好的测试效果。还有从文中可知, 区分度值大的试题其具有优良的区分效果, 但仅单从区分度数据还无法判断试题到底是将尖端考生甑选出来还是将学困生筛选掉了, 通过结合难度值进行分析可较好地预估, 难度很小而区分度高的试题主要是将大群体区分为学困生和非学困生两个群体, 难度大而区分度高的试题主要将大群体区分为优等生和非优等生两个群体。在选拔性考试中, 一份试卷既要有将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区分的试题, 也要有将优异的尖子生挑选出来的试题, 但不同区分功能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题量与分值比例有待研究, 尤其在目前采取用同一份试卷来区分学困生、中间生和尖子生的高考模式下, 很值得研究。

此外, 高考试题难度与区分度有很多问题如关于不同难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最佳分布、不同难度试题最佳的分值比例、不同题型试题的区分度提升、不同难度与区分度搭配的试题在全卷中比例与分布等有待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但若通过高考进行实证研究不太现实, 因为高考每年才进行一次, 试验期限会很长, 另外, 目前高考成绩依然是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 不可能将考生分为不同群体进行不同的考试, 同时无法承受其试验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 通过对历年来高考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 高考后深入高中教学一线进行测试及学生考后访谈, 获取和分析一手材料总结规律, 并将其运用到高考命题实践中, 对进一步提高高考试题质量, 达到真正加强对试题难度尤其是区分度的掌控力的目的和效果, 以及为输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进入高校深造等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对命题研究人员的理论与实证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考试考试院.广东高考年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孤雁》诗歌鉴赏下一篇:“最美家庭”活动总结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