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设备监造细则

2024-05-19

供电系统设备监造细则(精选4篇)

篇1:供电系统设备监造细则

设备监造工作总结范例

一.监造工作概述

二.制造厂质量控制体系

三.生产进度情况

1. 按照部件名称、合同交货期、实际交货期、质量状态、设备制造情况(焊接、加工、装配等工序)列表如下: 发电机水轮机

2.外协、外分包件:

本项目外分包列表如下:

四.监理工作情况:

五.质量控制情况:

文件见证(包括材质报告、探伤报告、热处理报告、加工记录、装配、试验等),并做好见证表(目录列表)

2.现场见证:包括制造过程、共检、验收等情况说明。符合图纸或XX规范要求,并做好现场见证表(目录列表)。

3.工厂发现问题,处理措施及结果

4.监造通知单,主要内容及厂家意见,最终要求封闭。

六.发货情况:根据项目情况分别列表如下:

七.安全情况:

八.合理化建议

九.经验与教训

十.总结语

20xxXX有限公司

XX监造部

篇2:供电系统设备监造细则

摘 要:

摘 要:电力工业体现出设备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在电力设备制造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科学合理的监造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及经济性。文章在阐述电力设备监造业务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电力设备制造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监造管理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措施。论文旨在对电力设备制造监造工作实践提供经验交流与借鉴。

关键词:

关键词:电力设备;监造;管理体会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会对整个电网运营的可靠性产生决定性影响。现阶段我国电力建设产业迅速发展,而要保证建设项目顺利投产、保证电力设备在投产后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电力建设人员要付出很多精力,并做很多细致工作,其中设备监造是保证设备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正确认识电力设备监造业务的主要内容

设备监造人员要深入设备制造厂家,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根源上保证设备质量,防止不合格设备出厂。具体而言,电力设备监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设备相关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及制造工艺文件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合同条款,审核制造单位分包方的资质情况及生产能力;其次,对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制造场所的环境条件进行查验,分析原料、外购配套件、毛坯铸锻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再次,分析重要部件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及落实情况,了解主要附件的组装过程;对制造单位的检验计划、试验要求、检测手段等进行核查;参加部套试验、联动试验、总装及出厂试验等过程;最后,根据制造单位的检验计划、质量标准等对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对最终的质量检验结果予以确认。

二、电力设备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电力设备制造过程中存在诸多工艺问题、管理问题、质量问题,不过这些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基于设备监造的角度分析电力设备制造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备制造商存在过度分包、转包的行为,导致设备质量存在隐患。电力工程建设发展迅速,而设备生产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却与市场发展不匹配,在利润的驱使下,很多供应商承接了超常规模的设备订单与制造任务,一理无法完成制造任务,就会在不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分包、转包,但是却无法保证分包商的生产资质;更有甚者,有些供应商仅负责所承接工程设备项目的技术设计,加工制造工艺几乎全部转给其它企业,最常见的设备包括电除尘器、水处理、脱硫、除氧器等,导致设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其次,设备供需矛盾突出,某种程度上导致设备业主与监造单位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电力市场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导致电力设备存在供需矛盾,一些具有相关资质的制造单位任务超负荷,影响到设备的生产周期与生产质量;而另外一些小制造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不具备承接订单的能力,有些甚至未配备基本的质量检验机构及专业检验人员,这种作坊式加工企业无法保证产品的技术工艺,导致设备存在质量隐患,最突出的问题即为外观质量问题。最后,市场竞争无序化,导致一些设备制造商刻意简化制造工艺或降低材等级,随意变更设计参数,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做好电力设备监造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越来越多的电力安全事故为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敲响警钟,电力设备监造管理不仅对监造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造效果: 1.加强集中监造管理,扩大监造范围

针对设备制造商逐步推进集中监造作业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加强合同签订管理,保证合同条款所涉及到的技术参数与招投标文件保持一致,从源头上提高设备生产质量,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次,监造单位要加强现场派驻检查,对制造商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将设备质量隐患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供应商、监造单位、质量管理单位等进行定期检查,对设备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出及时处理。最后,要在招投标文件及合同范本中明确质量监督的具体方法及要求,提高质量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2.建立产品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

设备业主方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将监造管理信息集在中信息平台上,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个设备制造商的履约信息进行集中监控。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招投标项目合同履约情况、集中监造的相关情况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出来,提高信息利用率。建立统一的现场服务与催交网络,对设备制造商的排产计划、制造工序、发货进度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供货商的合同履约准确性。3.加强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在产品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支撑下,收集相关监造、合同履约数据,建立科学的监造履约评价体系,督促设备制造商认真履行合同规定,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按时供货

职代会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关于“加大关键设备的催交催运力度。”的指示精神。供应处狠抓设备的催交催运,严把制造质量、进度、入场关。一是强化过程控制。供应处列出重点设备的催交催运计划,同时加强监造管理,做到既把握进度又控制质量。对于制造周期长、生产难度大、运输路线复杂,实施重点片区催交管理。如7月31日将要中交的汽柴油加氢项目的进口加氢进料泵,预计要到6月份才能到货,为了不影响该装置的按期中交,抽调专人驻厂监造催交,确保了按期到货。

二是增强人员保障。抽调了4名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催交岗位。采取“盯现场、盯工序、盯交货期”的方式,催促厂家加快生产进度。催交人员按正常、异常、报警三个等级要求,每周发回催交报告。

三是加强物流管理。做好催交监造工作的前提下,与项目部、运输部门紧密配合,完善大件设备的运输进场方案。

目前已经安排35人次人,对220台项目设备进行了驻厂催交,对3批82台套项目动静设备进行监制监造。1月~4月将有1005台设备抵厂投入安装,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需要。

供应处打响设备“催交催运”攻坚战

春节刚过,供应处6名同志又踏上了对项目设备的催交旅程。又一次展开了一场催交催运“战役”。2010年是项目物资的到货高峰,对此,供应处狠抓催交催运,严把设备制造质量、进度、入场关。

一是强化过程控制。供应处完善了《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实施办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备催交催运工作标准,排出重点设备的催交催运计划,落实各节点控制。催交人员按正常、异常、报警三个等级要求,每周发回催交报告。同时加强监造管理,紧跟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施工节点,做到既把握进度又控制质量。二是抓好进度控制。要求计划采购人员按照二级网络控制计划,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对于制造周期长、生产难度大、运输路线复杂,实施重点片区催交管理。如7月31日将要中交的汽柴油加氢项目的进口加氢进料泵,预计要到6月份才能到货,为了不影响该装置的按期中交,抽调专人驻厂监造催交,确保了按期到货。

三是加强人员保障,加大催交催运工作力度。抽调了4名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催交岗位。催交人员到达生产制造厂家后,深入到设计、原材料采购、车间生产、运输等各环节中。采取“盯现场、盯工序、盯交货期”的方式,催促厂家加快生产进度,优先排产。如:重整改造项目中的脱氯罐,在湖北某厂制造时,当发现该厂超负荷生产,对长炼的该设备可能存在延迟交货的风险时,马上派人驻厂催交,加大与制造厂沟通协调的力度,保证了该设备的按时交货。

四是做好催交监造工作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控制。确保物资运输及时、安全,特别是要做好大件设备的运输进场工作。加强与项目部、运输部门的紧密配合,完善大件设备的运输进场方案,确保大件设备安全正点运进施工现场。

目前已经安排35人次人对220台套项目设备进行了驻厂催交,对3批82台套项目动静设备进行监制监造。1月~4月将有1005台设备抵厂投入安装,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需要。

供应处打响项目物资“催交催运”保卫战

春节刚过。供应处6名催交人员又踏上了对设备材料的催交催运的旅程。又一次展开了一场催交催运战役。这是供应处为确保工程建设关键控制点目标顺利实现而推出的诸多措施之一。2010年是项目物资的到货高峰,其中1月~4月有一千多台套的设备到了交货期,对此,供应处狠抓催交催运,严把设备制造质量、进度关。

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责任

加强监造催交工作的过程管理,相关单位人员要密切配合,从设计 加强设备制造质量控制 高度重视,一是强化过程控制。加强催交催运和监造工作,紧跟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施工节点,细化资源落实方案,做到既把握进度又控制质量,并与制造厂密切配合,严把设备制造质量、进度关,保证关键设备的按期交货。供应处完善了《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实施办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备催交催运工作标准,针对各个项目总体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排出催交催运计划。并列出重点设备材料催交催运计划,落实各节点控制。并按正常、异常、报警三个等级要求,每周发回催交报告,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抓好进度控制。加强计划信息的沟通交流,重点落实每月的月度计划和周工作计划,协调好施工、采购的关系和进度。落实各节点控制。对于制造周期长、生产难度大、运输路线复杂的物资,直接影响着控制点的到达。如汽柴油的进口加氢进料泵预计要到6月份才能到货,为了不影响该装置的按期中交,抽调专人驻厂监造催交,实施重点片区催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湖北长江石化催交中发现该企业超负荷生产,对我方交货存在延迟风险,决定派专人驻厂催交,加大与制造厂沟通协调的力度,确保按期到货。目前已已经安排35人次人对220台套主要项目设备材料进行了驻厂催交,对3批82台套项目动静设备进行监制监造,保障了项目建设的物资需求。同时要求计划采购人员按照二级网络控制计划,重点掌握交货动态,及时催促供应商返回设计资料,加快设计资料返回速度,为及时开展后续设计提供必要条件。

三是不断加强催交队伍的力量,加大催交催运工作力度。供应处在其他岗位人员不够的情况下,仍然抽调了4名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催交岗位。催交人员到达生产制造厂家后,深入到设计、原材料采购、排产、车间生产、运输等各环节中,及时准确掌控各种物资的生产动态。采取“盯现场、盯工序、盯交货期”的方式,催促厂家加快生产进度,优先排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重整改造项目中的脱氯罐,在湖北某厂制造时,当发现该厂超负荷生产,对长炼的该设备可能存在延迟交货的风险时,马上派人驻厂催交,保证了该设备的按时交货。

四是做好监造催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控制。确保物资运输及时、安全,特别是要做好大件设备的运输进场工作。要加强与项目部、运输部门的紧密配合,完善大件设备的运输进场方案,确保大件设备安全正点运进施工现场。

供应处打响“催交催运”保卫战 2010年是项目物资到货高峰,其中设备采购量大且周期紧,1月~4月有一千多台套左右的设备应该到货,针对严峻的形势,供应处狠抓催交催运,强化进度控制,设备采购到货验收工作稳步推进。

一方面,供应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备催交催运工作标准,针对各个项目总体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排出催交催运计划。并列出重点设备材料催交催运计划,落实各节点控制。另一方面,加大催交催运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催交队伍的力量,供应处在人员不够的情况下,从其他岗位抽调了4名责任心强的同志,专门驻厂进行催交工作。催交人员到达生产制造厂家后,深入到设计、原材料采购、排产、车间生产、运输等各环节中,及时准确掌控设备动态。采取“盯现场、盯工序、盯交货期”的方式,催促厂家加快生产进度,优先排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按正常、异常、报警三个等级要求,每周发回催交报告,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重整改造项目中的脱氯罐,在湖北某厂制造时,当发现该厂超负荷生产,对长炼的该设备可能存在延迟交货的风险时,马上派人驻厂催交,保证了项目设备按时交货。同时要求计划采购人员按照二级网络控制计划,重点掌握交货动态,做好今年上半年各控制点重点设备材料已到合同交货期的催交催运,提前做好验收准备和运输安排。一是牵头组织制造厂家召开设备制造协调会,推进设备的制造进度。二利用总部的优势资源,请总部出面协调解决,争取使我们的设备在制造商的排序计划中,得到优先安排。三是及时催促供应商返回设计资料,加快设计资料返回速度,为及时开展后续设计提供必要条件。

对于总部直采物资,如反应器、压缩机组及其他进口设备,其制造周期长、生产难度大、运输路线,直接影响着控制点的到达。特别是汽柴油的进口加氢进料泵要到6月份才能到货,影响该装置的按期中交。为了加强这些关键设备的催交力度,抽调专人驻厂监造催交,实施重点片区催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湖北长江石化催交中发现该企业超负荷生产,对我方交货存在延迟风险,决定派专人驻厂催交,加大与制造厂沟通协调的力度,确保按期到货。

篇3:设备监造管理

1 石油化工设备的监造

1.1 设备监造的主要依据

设备监造的主要依据有:监造委托合同;设计文件、图纸;国家强制性标准、压力容器相关标准、规范;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等。

1.2 设备监造的主要内容

石油化工设备监造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图纸审查。对设备制造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2) 审查设备制造工艺及方案、重要工艺评定及质量检验计划; (3) 审查设备制造、检验人员资格, 尤其是特种设备制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 (4) 审查分包商的资质和能力; (5) 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中主要受压元件和关键功能零部件的质量进行检查、确认; (6) 对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设备、检测器具等进行检查; (7) 对设备主要零部件和关键部位的生产过程, 特别是对焊接、热处理等特殊过程进行见证检验; (8) 检查完工设备的外观质量、接口尺寸、油漆、充氮、防护、包装和装箱等质量, 以及相关文件、图纸和保证措施。对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并检查改进过程; (9) 采用适当的方式见证设备制造单位的检验和试验过程 (包括中间检验、压力试验、出厂前终检等) ; (10) 对合格设备的验收报告的会签;复核合同规定的交付竣工图纸、文件、资料、手册、完工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1) 协调合同、图纸与设计变更等问题; (12) 对设备制造进度的控制; (13) 负责买卖双方信息的沟通。

1.3 设备监造的履行

1.3.1 设备质量源头控制

保证设备的制造质量, 就要从设备制造的源头出发加以控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检查制造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资质文件。

(2) 审查确认分包商资质和能力;3

(3) 组织设计交底及监造交底, 对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制造工艺、进度计划等提出监理意见;

(4) 对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性能检验报告等原始凭证进行检查, 必要时要求复验。

1.3.2 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设备制造过程的跟踪检验是设备质量控制的核心, 主要体现在对具体制造过程的监检。

(1) 设备的下料、标识移植、产品试样等环节的检查; (2) 零部件的加工、组装、焊接、组对等环节的检查; (3) 设备重要零部件和关键部位的生产过程的见证; (4) 热处理、压力试验及泄漏性试验等检验环节的见证; (5) 其它检验、验收、表面涂敷等环节的检查;

1.3.3 石油化工非标设备监造的质量控制点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控制点有:R、E、W、H点。

R-文件见证点, 一般包括:对主要受压元件和焊材材质证明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交工资料等文件资料的核查;

E-检查点, 一般包括:材料标记移植、筒体划线、下料、坡口加工、成型、筒体、封头的开孔、气割、RT、UT检测等工序的检查;

W-现场见证点, 一般包括:焊工名单、焊评项目、尺寸检查、焊接工艺检验、中间热处理、焊缝返修、接管开孔方位及尺寸、对口错边量、内件组装检查、内件出厂前检查等主要节点进行现场见证和监督;

H-停止见证点, 一般包括:主要受压元件和焊材复验报告、整体热处理、水压试验、致密性试验等重要项目的现场监督、检查。

2 设备监造文件资料

设备监造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设备采购合同; (2) 设备监造工作计划; (3) 设备制造工艺方案报审资料; (4) 设备制造检验计划和检验要求; (5)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资料; (6) 原材料、零配件的检验报告; (7) 暂停、开工或复工报审资料; (8) 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 (9) 变更资料; (10) 会议纪要; (11) 来往函件; (12) 监造通知单与工作联系单; (13) 监造周、月报; (14) 质量事故处理文件; (15) 索赔文件;16) 设备验收、交接文件; (17) 支付证书和结算审核文件; (18) 监造工作总结。

3 结语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 石油化工设备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大型关键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设备监造可以将设备缺陷消除或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因此, 对重要设备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设备监造正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摘要:本文提出了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及监造要点, 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设备,监造,控制点

参考文献

篇4:供电系统设备监造细则

摘 要:天然气液化设备质量监造是液化装置系统质量监控及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本论文结合项目设备监造的实践和经验,全面介绍设备监造的流程体系,对质量监造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便于后续监造开展更趋于精细化,促进液化设备监造的标准化。

关键词:液化设备;设备监造;优化;完善

中图分类号: TE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195-2

1 概述

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项目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石化系统集成工程,采用深冷液化分离工艺将天然气经过“三脱”净化技术(脱水、脱烃、脱酸)处理,由气相转变为液相低温(冷却至111.2K)天然气。

天然气的液化涉及主工艺区、辅助生产区、公用工程区及全厂综合区,所需的设备技术要求先进、安全性高,为确保整个装置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及安全生产,确保采购设备的质量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经验关键设备的质量、成本及制造进度的控制决定着项目的按期投产和企业效益的最优,由于液化工艺的特殊性和设备的专业化、尽可能减少设备质量问题的发生频度,实施对设备加工全程的审核、见证,对最终制造成品进行合格确认,从而保证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降低工程建设由于设备质量及进度滞后产生的风险,保障整个装置投运生产后安全、可靠、稳定,降低项目全寿命期内的设备总成本,在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行中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液化设备监造的涵义

设备质量监造是专业技术与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生产现场与安装调试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实现设备生产的前期预防和尽量减少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而设备质量监造可以将设备的设计图纸、制造工艺、制造进度、制造商质量管理水平等影响设备的关键因素降到最低。

同时,监造的全过程始终坚持相关液化设备质量标准,对制造过程中制约产品安全性能、技术性能的重点工艺、检测点实施专业监督,确保液化设备的制造质量和制造进度处于可控范畴。

3 液化设备监造的体系

液化设备监造的业务实践划分为监造准备阶段、监造实施阶段和监造总结三个模块,为便于设备监造开展的顺畅和准确衔接,首先要明确业主方、监理单位、供货方之间的相互业务关系如图1所示。

同时,要理清液化设备监造开展的流程体系,由于设备的特殊性设备采购单位(业主)不具备相关的液化设备监造能力,通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设备监造单位开展监造工作。业主负责组织液化设备监造审核、资料提供、协调管理;委托单位负责对液化设备监造过程中的技术服务,负责组织协调设备监造人员开展对各委托制造单位的设备加工进行监造工作。同时协调和管理设备监造的关键见证点、进度的跟踪及监造情况的处理及汇报工作。(如图1)

业主、第三方监造及设备制造方不仅是独立开展各自的具体工作,而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在整个监造业务的关键环节中设备监造形成“链式闭环”模式,设备监造任务分配采用“由顶层到底层”,而监造任务的反馈及关闭“由底层到顶层”保证三方在监造任务的处理协调上构成逻辑清晰的合理框架,且三方信息互通,相互关联“以质量促进度”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时效性要求,为按期投产做好设备的保障工作。

4 液化设备监造的基本流程

国内大型化工项目设备监造开展的基本流程通常为:合同签订;监造启动;设备信息;设备技术资料;技术文件编制;文件审核;任务派遣;监造文件;监造协调;质量问题处理与反馈;设备放行;监造总结报告等若干环节及工作内容,基本流程如图2所述。

5 液化设备监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5.1 设备质量监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1 前期审厂工作

对于制约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液化设备,如非标容器、压缩机、低温阀、离心泵等制造难度大、加工周期长的设备制造厂家在投标前应邀请设备监造人员进行前期审厂,确认制造方具有相应生产资质,符合国家标准的质检体系、工艺装配水平能否满足设备的基本技术要求、考查其生产运行体系是否健全有效,避免由于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部分设备没有进行审厂工作,为后续的设备质量及制造进度带来重大的影响。

5.1.2 监造工程师责任不到位

监造工作开始前委托第三方监造单位对设备技术规范、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工艺文件、操作工艺流程存在不清晰、责任划分不明确现象,易造成设备现场监造工程师随意签字放行,加工及出厂成品安装出现漏项,甚至出现设备质量不满足设计基本要求,降低设备质量标准的情况出现。

5.1.3 监造的要求不明确

业主对设备监造的要求不明确,业主应明确提出自身的设备质量和进度的基本要求及严格的可行性处罚措施,同时应提出监造单位向业主通报关键液化设备W、H、S、E点的监督情况,对液化设备监造出现的可能引起重大质量和制约设备加工进度的问题及时提交“监造专题报告”,并要求现场监造人员对出现的问题登记逐一清项落实。

此外,并对监理周报、监造大纲、监造实施细则存在的问题给予反馈,报送时间予以确定,避免后续质量问题的处理存在无法溯源。

5.1.4 技术文件的标准和严谨性

业主提供给监造单位的设备技术附件、物资采购合同是设备监造指导的核心文件,应完善技术资料,避免存在漏项、文字表述上的歧义,明确提出技术性的条款必须符合设计、运行、维护的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避免相关的资料不齐全无法落实。

5.1.5 设备监造出现的常态问题

在液化设备监造实施中设备集中出现的问题及百分比如图3所示。由于部分制造厂家设备的加工、装配及调试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加工及安全意识责任不强,同时监造工程师在实施过程中对QC监控不到位,存在焊接、加工进度、质量审核等突出问题,常出现设备成品发送到施工现场仍存在不符合设备设计要求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项目现场安装调试运行的施工进度。(如表1)

5.2 设备质量监造实施过程中的优化方法

5.2.1 建立关键设备监造的分级制度

便于设备监造具有针对性,把有限的监造资源放在重点设备和部件上,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项目的实际作用,同时考虑到设备的加工工艺和制造周期对数量众多的设备采用筛选制,将设备进行分类(A类、B类、C类)。

其中A类设备原料气压缩机、低翅片换热器、非标容器不仅影响项目运行还会制约施工进度,应采取驻厂监造,从设备原材料的进厂、加工工艺确认、技术图纸审核、设备安装调试、成品包装及出厂验收全部流程进行监督。

而对B类设备计量泵、空压机、冷却塔从经济成本上考虑采用设备的加工率在50%左右派驻中间监造。

对C类设备循环水泵、法兰盲板、管件电气火气电缆由于其技术水平和加工复杂程度不高,应考虑派驻成品验收,采用设备监造的分级制有利于确保设备监造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满足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5.2.2 核心设备突出监造的“深度、广度”

由于部分设备的特殊性及项目实际需求,监造工程师不仅要对设备的突出质量问题进行监造还应依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液化设备监造的经验对设备的后期运行检修隐患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监造工作,防止存在故障调试和安装,为设备的后期运行检修消除隐形的故障。

5.2.3 形成“重点工艺、多方见证”

为确保设备加工过程中特殊工艺、开机试车、联动调试的信息真实可靠,应编制IPT(设备检验计划),并提交具有检验机关确认的检验报告,调试设备的重点工艺、H、W应有业主、监理及制造方三方现场见证,确保设备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5.2.4 建立“突出质量和进度的两大任务”模式

委托派驻设备生产现场的监造工程师应在业主的积极协调下不仅只关注设备加工的质量而忽略设备的制造进度,应在节省监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设备质量和设备催交的两大任务同步进行,避免顾此薄比影响整个现场设备安装的施工进度。

5.2.5 形成设备安装调试监造工程师现场监督的服务机制

为确保设备在施工现场安装调试所出现的技术和监造问题及时解决,设备的监造工程师应对负责的设备进行现场的跟踪服务,以便于出现监造质量问题的责任界面划分,防止“见证签字”对设备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非法施工产生的安装问题扯皮现象。

5.2.6 形成设备监造文件的可靠和完善模式

设备监造从收到监造派遣单开始,设备监造的相关文件资料开始形成并积累,设备监造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和精细化对设备的报验、事故责任的划分、设备加工过程的还原都是必不可少的原始性合法文件,设备监造工作关闭后监造单位应及时上报具有法律效力的设备监造总结报告、监造问题汇总表及设备审核报告等监造文件。

6 结束语

设备监造其特殊性看似简单而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科学性,液化天然气装置所涉及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技术含量高,同时,监造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为确保设备供货的质量和进度形成最优化,适应液化天然气设备监造的监控体系,通过对加工进度、质量监督、设备验收、资料审核全面而准确地掌握采购的设备是否能坚持“预防为主、过程和结果并重,简化监造程序规范监造管理文件,使设备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建立适用于液化天然气设备监造的最优模式还需不断优化完善积累。由于在设备监造的技术和协调做了充分准备,建立细化程序,关键设备的控制点设计合理,并严格按照建立规范和质量体系进行设备监造,从而有利于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可靠的物资供应。

参 考 文 献

[1] 郭德民,王永姣.核电设备监造工作管理与执行的优化[J].核动力技术,2009,30:76-79.

[2] 周红英.论核电设备监造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性评估[J].科技视界.260-261.

[3] 罗伟德.对电力设备监造管理要点的认识与思考[J].公司与产业,2014.

[4] 郭德民.核电设备监造工作流程对标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9(3)100-103.

上一篇:军事理论论文:我国周边形势下一篇:创建学习型班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