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禁毒法制教育

2024-05-25

中小学生禁毒法制教育(通用6篇)

篇1:中小学生禁毒法制教育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2013年秋季学期四年级“法禁安”教案

第1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4.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板书:第3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 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5.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6.分组讨论: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7.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8.小结:

(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9.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

10.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11、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三、认识国徽

1.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板书:国徽 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

3.出示交流苑,讨论: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4.小结: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上有国徽。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五、课外活动:手抄小报比赛。开展唱国歌比赛。

六、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学生认识了国旗、国歌、国徽,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知道尊重国旗、国歌、国徽就是爱祖国的表现。但是个别学生收集资料不够积极,不能有效的获得新知。今后要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获得新知识。

第2课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祝:每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3课 《小学生知法守法》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教学要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教学过程

一、导题: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知法守法》。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① “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 “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 “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第4课 毒品的认识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过程:

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二、认识毒品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由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

三、毒品知多少?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简介如下。鸦片又称阿片。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此属违法犯罪行为。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之列。教学后记:

第5课 行走的安全常识

教学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教学过程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1.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2)不打伞骑车。(3)不脱手骑车。(4)不骑车带人。(5)不骑“病”车。(6)不骑快车。(7)不与机动车抢道。(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 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第6课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3、在学校安全教育中,要认识道路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车安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陈述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c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二)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学校规定小学生不准下河、下塘、下溪等游泳。即使在进行游泳活动,都必须要由懂水性的家长带领,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游泳。但学生由于小,不小心溺水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发现溺水,首先抓紧时间进行救护,不会游泳的,迅速取浮物抛入溺水者最近的水中,会游泳的,在确保安全下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上岸后,就及时倒水,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有运输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运输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运输工具上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将病人送往就近的医疗急救单位。为了防止低年级孩子溺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教育孩子:(1)要教育孩子不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2)有水缸的学校要在学校加盖。

(三)道路交通安全

在学校安全教育中,首先我们要认识道路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车安全。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三、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体会。

四、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第7课 用电安全小常识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教学过程: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

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

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己不能玩火。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三、防溺水

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能力。

四、结合实际进行防止高楼坠下、误服药物中毒等教育。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今后我们还会学更多安全知识,这样对你们有很多的好处。

六、作业:

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然后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讨论,好吗? 教学后记:

第8 课

吸毒的危害

教学目标: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过程: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教学后记:

第9课——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过程:

牢记“四知道”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制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牢记“四知道”。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制制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诱惑寻求刺激,赶时髦。

不听信花言巧语;不听信毒品能治病、减肥,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进娱乐场所要谨慎

进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要谨慎,决不随便听信别人诱劝吸食可疑物品,更不能明知是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而吸食。知错就改,切不可一错再错;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绝不要吸第三次。教学后记:

第10课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 小学生安全、法制、禁毒教育教案

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① 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② 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③ 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①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 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 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教学后记:

篇2:中小学生禁毒法制教育

首先,我明白了吸毒只是一种疾病,和普通的精神病发病是一个道理。要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吸毒人员。一开始,我只是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过一些吸毒的人、事。从心底上对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特别是作为一个母亲,更是深恶痛绝,生怕孩子看到。通过今天的参观,使我明白了毒品的真正面目,使我理解了吸毒人员的心态。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心态,去面对毒品。面对吸毒人员。

其次,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它不仅影响到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一大危害。关系到国家人民长治久安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从国家禁毒打击力度之大,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禁毒工作非常重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那一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忘不了毒品带来的危害,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型毒品流入我国。这些糟粕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禁毒的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增强远离毒品的意识。特别是青少年,要关爱自己,关爱生命。

篇3:中小学生禁毒法制教育

截至2015年底, 在全国现有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 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 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 占60.6%;36岁到59岁的有87万名, 占37.1%;60岁以上的有1.1万名, 占0.5%。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 因此大学生禁毒教育与禁毒宣传对我国控制毒品增长意义重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生活圈也呈现多样化, 从我国最近一年的关于毒品形式的调查报告来看: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的一个趋势, 同时呈现出低龄化现象。截至2015年底, 全国统计发现, 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 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其中, 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57.1%。随着吸毒人数的增加, 在校大学生因吸食毒品而引发的悲惨案件也频频发生。

笔者对广西8所高校禁毒知识宣传的相关问题做了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8.2%的同学能说出3种以上毒品的名称, 只有12%的同学知道“6•26”是法定的国际禁毒日, 有21%的同学不知道吸毒可以感染艾滋, 有36%的同学认为青少年吸毒是好奇引起的;被调查的同学中, 有69%不了解为什么会染上毒品, 竟有23%的同学认为毒品不可怕, 并且可以戒掉。从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

1. 我国毒品发展形势日益严峻

我们必须认识到, 毒品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慢慢蔓延, 同时在学生周围也存在了吸毒人群, 这加重了学生涉毒的风险。根据我国2015年毒品形势报告数据可以看出吸毒人员的分布:很多吸毒者之间存在着连带关系, 有些是亲朋好友, 有些是较为亲密的情侣。另一方面, 从我国毒品的蔓延的趋势来看, 我国吸毒人员的年龄呈现低龄化, 其中在19—22岁这个年龄段中第一次吸毒的比例是最高的。从这些形式来看, 如果当代大学生自身对于毒品没有一定的了解, 不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就会存在危险。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御毒品的侵蚀。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中禁毒教育与禁毒宣传势在必行。

2. 绝大部分同学对毒品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毒品全无防范意识, 对毒品成瘾性危害性认识不清或者认识不全。毒品的危害不仅仅只是单方面的问题。毒品的危害综合体现在各个方面:第一, 吸食毒品, 会对人体的机能产生危害, 吸食者吸食之后会呈现出异常兴奋的状态, 会让人黑白颠倒, 久而久之, 人机的相关机能就会散失;第二, 吸食人员会公用一个注射器, 这样就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等一系列传染病的几率;第三, 吸食毒品需要大量的资金, 吸食人员在没有足够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就会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 以偷、抢、骗的形式获得资金来源, 最终会让人丧失自己的道德底线。

就当前高校对于毒品危害性的重视度来看, 绝大数的高校的重视度是不够的, 但是事实上毒品的危害性并不是你不知道、不了解、不接触就彻底能远离它的, 它对人类的危险它不会随着人为主观意识的疏远而不存在。

虽然在此之前国家禁毒委员会历年都提出对毒品问题的关注, 提出以青少年, 吸毒高危人群为重点, 大力开展毒品宣传预防教育工作, 推进禁毒堵源截流、专案侦办、执法国际合作, 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 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运输、经营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 强调对社会闲散人员, 留流动人口, 娱乐场所人员展开针对性的毒品教育, 但其中未过多涉及到对大学生的毒品教育, 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与成年初期阶段, 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 阅历浅, 社会经验不足, 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认识, 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里矛盾, 这时候最容易借助烟酒毒品等刺激物品寻求一时解脱。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要高度重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将毒品预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 使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做到层层落实。

(1)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 发挥校内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在学校中, 我们可以利用每周大点名的时间, 对学生普及毒品的相关知识, 加强学生对于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同时可以利用学生会等学院的社团组织举办一些关于毒品宣传的活动, 另外每一个学期也可以利用学院的报刊杂志做一期关于毒品教育的专题报道。

(2)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增强对学生毒品的认识

我们可以以学校的名义与当地的禁毒所、派出所等相关单位联合起来看展禁毒宣传, 同时可以请一些专业人员来学院开展相关讲座, 以此来提高学院广大师生对于毒品的认识。

(3)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禁毒宣传的暑期社会实践

篇4:中小学生禁毒法制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现状;国内研究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好的一面,往往还有很多诱惑,俗话说:“打开窗户飞进来的是麻雀,但更多的是苍蝇。”那由于中小学生们正处于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阶段,且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加上在禁毒防艾这一方面的教育仍严重缺失,所以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通过阅读现有文献,并初步梳理关于我国中小学禁毒防艾教育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李延莉,张若谷对贵州省六所中小学校进行了禁毒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认识不足,如有24.19%的学生不知道注射毒品易导致艾滋病感染,有4.4%的学生认为毒瘾很容易戒掉,可见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还待于加强。而贵州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拒毒的思想基础不够牢,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不够强。第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接受毒品预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距,起点不一致,发展不平衡。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两专”难于保障。“两专”是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专门教师和专项经费,它是开展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第三,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难于形成。

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始于1990年,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提到云南省禁吸工作中存在着的新生吸毒人员尚未能控制,25岁以下青少年是新生吸毒人员的主要构成群体。文中将问题和原因各归纳为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做法上流于“形式”;缺乏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不够;实效性不高。产生问题的原因,即对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门人员和专项经费;受毒品和社会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虽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并没有得到很好遏制青少年减少吸毒人数的作用。侯远高教授将毒品与艾滋病在民族地区泛滥的成因分为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体制原因、主要原因和社会根源等,在对凉山地区毒品与艾滋病传播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他指出凉山禁毒防艾工作的核心在于乡村治理和民族文化建设,把扶贫创新、禁毒防艾、社会公益与民族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吸纳知识精英和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激发民族自强意识,凝聚社会和人心,培育新的发展主体,构建凉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从人类学的语境上分析凉山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收集的文献资料,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视角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众多研究者对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结论大体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小学生对毒品预防意识不够,能够自觉抵制毒品能力不足以及对毒品、艾滋病知晓率偏低。

二、对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有做到,但大多以講座和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呈现,缺乏统一的规划、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明确的教学目的,导致不能足够的得到中小学学生们的重视。

三、关于中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的反作用力。并没有使得青少年吸毒人数减少。

四、我国有许多草根防艾组织,但大多数是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和扶植。还有部分民族地区的禁毒工作没有针对主体和对象的特殊性,大多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中小学学生、家长、教师的禁毒防艾培训工作是薄弱的、缺失的。

五、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足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最后,在已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大多是提出建议或意见,真正实施到中小学的并不多。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初、最根本的问题上:说的多,做的少;计划多,落实少;任务多,实施少。缺乏对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延莉,张若谷.中小学生禁毒知识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1,第36期:30-31.

[2]赵翔.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困惑与出路---以贵州为个案进行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2007.01:70-71.

[3]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2:25-28.

[4]侯远高.西部民族地区艾滋病疫情及防治策略[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

[5]夏国美.社会学视野下的禁毒研究——青少年吸毒问题调查[J].社会科学.2003.10.

篇5:中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課題一 毒品の危害

(一)對個人の危害

1.吸毒嚴重摧殘人の身體,破壞人體の正常生理機制和新陳代謝,導致各種疾病。

2.吸毒扭曲人格,使人不顧廉恥、六親不認 3.吸毒引發自傷、自殘、自殺等行為 4.吸毒引發交叉感染。如感染艾滋病

(二)吸毒對家庭の危害 1.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2.吸毒對家庭成員造成精神摧殘

3.吸毒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眾叛親離

4.吸毒貽害後代,特別是對胎兒發育成長造成嚴重損害

(三)吸毒對社會の危害 1.吸毒誘發犯罪,影響社會穩定 2.吸毒吞噬社會巨額財富。3.吸毒危害社會風氣。4.吸毒影響國民素質。

晴晴

晴晴

課題二 我國目前面臨の毒品形勢

我國面臨著嚴峻、複雜の形勢。

(一)毒品の濫用

包含合成毒品濫用、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

(二)毒品の來源

1.境外毒品來源。包括“金三角”“金新月”“南美洲” 2.國內毒品制造

A.國內制毒物品流失問題突出 B.制造走私淨身活性物質問題突出 C.國內小面積非法種植毒品植物

(三)毒品販運

1.重大販毒案件持續多發,販毒活動組織化 2.跨國跨境販毒持續高發

3.利用特殊人群販毒屢禁不止。如:控制孕婦、哺乳期婦女、傷殘人等販運毒品

4.利用互聯網販毒快速蔓延

晴晴

晴晴

課題三 我國青少年吸毒現狀分析

國家毒品委員會發布の數據顯示,全國實際吸毒人數超過1400萬,35歲以下の青少年占總人數の百分之57.1。為什麼青少年容易走上吸毒の不歸路?

(一)青少年自控能力差

(二)無意間被吸毒。如:紅酒、奶茶、糖片、橙汁等食品中。

(三)逆反心理。部分青少年有“你不讓我幹,我偏要試試”の逆反心理。

(四)明星偶像影響

追求享受、及題行樂等錯誤の觀念導致許多年輕人認為吸毒題尚、有範兒。

(五)認為新型毒品毒性不強、不容易上癮。

晴晴

晴晴

課題四 認識毒品之傳統毒品

傳統毒品有

1.鴉片。由罌粟果實中流出の乳液經過幹燥凝結而成。雖有治病の效果,但過量就會讓人上癮,從而離不開鴉片。如我國近代遭受の恥辱鴉片戰爭。

2.嗎啡。從鴉片中分離出來の一種生物堿,有鎮痛、催眠、止咳作用。但吸食容易上癮。

3.海洛因。由嗎啡和醋酸酐反應而制成。俗稱白粉。成癮快、毒性強、極難戒斷。

4.大麻。具有麻醉、抑制神經の作用。引起精神障礙,破壞人體の免疫系統。

5.杜冷丁。是一種臨床應用の合成鎮痛藥,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6.古柯。美洲の傳統植物

7.可卡因。從古柯鐘提取の一種生物堿,能阻斷人體の神經傳導,興奮中樞神經,使人暴動、有攻擊傾向。有很強のの成癮性。

晴晴

晴晴

課題五 認識毒品之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是通過人工合成の化學合成類毒品,又稱實驗室毒品、化學合成毒品。對人體具有興奮、抑制、致幻作用。大多為片劑,或粉末,多采用口服、鼻吸。吸食後會出現幻覺、極度の興奮、抑鬱等精神病症狀,從而導致失控,造成犯罪。1.冰毒

毒性劇烈,吸食後產生強烈の生理興奮,消耗人體力,降低免疫能力,嚴重損害心髒、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2.搖頭丸

吸食後出現長題間難以控制隨音樂劇烈搖動頭部。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使人行為失控,自殘、攻擊、誘發精神分裂。3.K粉

接觸一二次就可上癮,可隨意勾兌近飲料、紅酒等飲料中。吸食後全身癱軟、精神分裂,對神經產生嚴重損害。4.咖啡因等

晴晴

晴晴

課題六 吸毒違法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の《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吸食、注射毒品の,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三條規定:“對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拒絕接受戒毒の,第三十八條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の決定。”

1997年新《刑法》具體規定了有關毒品犯罪の12種罪名。對涉毒行為將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毒品罪--走私鴉片不滿50克、海洛因或者冰毒不滿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構成犯罪;

販賣毒品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の人,如有販賣毒品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

運輸毒品罪--非法運輸、攜帶、郵寄或交付托運毒品の行為構成犯罪。

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

晴晴

晴晴

課題七 珍惜花樣年華

1.人の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要正確地認識毒品,遠離毒品。

2.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の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題髦。

3.要記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將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毒品這東西一碰都不能碰。

晴晴

晴晴

課題八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預防——社會共同の行動據有關專家介紹,禁毒の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這一點,首要の任務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夠主動地拒絕毒品。

目前,一個共識已在社會各界達成:

教育——加強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預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徑和出路。專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工作應該是一個社會綜合治理の問題,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全社會都應關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

把禁毒工作當作自己の事情,一旦發現毒品之火,哪怕是一個苗頭,就緊緊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盡自己の力量去撲滅它,這就會造福於你の家人,也造福我們の國家。

“防患於未然”總比“亡羊補牢”為好,所以,要想不為毒品所害,只有不沾染毒品,遠離毒品

晴晴

晴晴

課題九 遠離毒品 從小做起

1.學生小組交流預防毒品の措施。

2.分組讓學生自己現場創設小學生可能涉毒の情境,其他小組尋求對策。

情境一:如果你不小心染上了毒品,你會怎樣辦? 生:堅定直接の拒絕引誘。生:根據不同情況找借口委婉拒絕。生:立刻提出反對意見。生:秘密報案。

生:及題告知家長和老師。……

情境二:如果你發現了你周圍の同學或朋友吸毒,你又會怎樣做?

生: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勸一勸,自己不要直接去說啥,防止受害。

生:給110打電話。

生:告訴老師或者家長,給他們の親人說說,大家一起來幫助他。……

晴晴

晴晴

課題十 培養好習慣 遠離壞毒品

吸煙,是一種不良の生活習慣。就算是裏面沒有海洛因の普通煙,對人體也是沒有好處の。而這位少年,沒有駕馭好自己の好奇心,沒有培養好の生活習慣,最後走入歧途。

健康の生活習慣有:合理營養の飲食、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堅持體育鍛煉、結交具有良好品性の朋友、有規律の學習生活、健康積極の心理品質等等。

不良の生活習慣會降低個人對不良誘惑の免疫力,毒品也就有機可乘了!

因而,同學們應該從小開始,在父母老師の正確指導下,逐漸培養自己正確の生活習慣、健康の心理品質,形成良好の性格,從源頭上形成對毒品の防禦體系,遠離毒品!

晴晴

晴晴

課題十一 禁毒教育の重要性

我們可以發現,吸毒不僅會對人の身體健康造成極其嚴重の影響,同題也會對家庭,對社會造成極大の危害。

同學們是否知道,據受毒品侵害較嚴重の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因不知道毒品危害而吸毒の占總吸毒人數の82%。也就是說,有那麼一批人在吸食前根本就不懂得吸毒の危害,只認為新鮮刺激,或者是出於無知,聽說毒品能治病、減肥,舒經活絡,從而走上了毀滅の道路。

而且,每個吸毒者,每年耗資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幾十萬元。如果普及了禁毒預防教育,使人人都了解毒品の危害性,懂得禁毒の法律法規知識,就可以使多少人免於毀滅,全國每年就可以減少上億元の損失。

由此可見,禁毒預防教育の重要性,禁毒教育是既治標又治本の重要措施之一

晴晴

晴晴

課題十二 國家禁毒教育の重要對象

請同學們通過身邊の現象,新聞、媒體中對吸毒現象の了解,添一談應該將哪些人列為禁毒預防教育の重點對象? 將禁毒預防教育工作の重點對象分為以下三類:

1、容易受到毒品侵害の高危人群,亦即重點人群。(1)從年齡來分,以青少年為主;

(2)從職業來分,以失業人員,無業人員,個體戶,外出打工者和流動人口居多;

(3)從文化結構來分,文化素質低の占多數。

2、家長和教師。

家長和教師是青少年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對青少年影響最直接の人群。他們對毒品の態度如何對青少年影響很大。他們應該把自己了解の有關毒品知識,毒品の危害,預防吸毒の方法傳授給青少年,以自己の模範行為影響和教育孩子。

3、醫務人員。

他們の工作和言行直接影響人們對藥物和毒品の認識和使用。醫務人員宣傳有關毒品の基本知識,其效果往往會勝過宣傳部門,甚至禁毒部門。因此,在醫務人員中普及有關常識是非常重要の。

晴晴

晴晴

課題十三 將青少年作為禁毒預防教育重點の重要性

1、在吸毒者中,由於無知、好奇,被他人引誘而吸毒の青少年の比例最高。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心理發育題期,好奇心重,判別是非能力不強,抵制毒品侵害の心理防線薄弱,加之對毒品の危害性和吸毒の違法性缺乏知識,最容易受到毒品の侵害。我省の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對青少年進行珍惜生命,遠離毒品の教育是禁毒預防教育工作の重中之重。

2、采取何種措施對青少年進行禁毒預防教育工作呢?

(1)在大、中、小學校開設禁毒知識教育課。

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毒品侵襲の重點對象,各大、中、小學校是青少年最集中の場所,抓好對學生の禁毒教育,就能保證我們の下一代不受毒品侵襲。

(2)禁毒教育“五個一工程”

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學校每年都要集中開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動;各地都要組織一批禁毒宣傳理論研究成果;創作一批禁毒文藝活動;培養一批青年禁毒志願者。

晴晴

晴晴

課題十四 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

自我防範六點:

1、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の道理。

2、樹立正確の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

3、不聽信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

4、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の人。

5、進歌舞廳要謹慎,決不吸食搖頭丸。

6、在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後,千萬不要再吸第二次。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吸食搖頭丸の情況比較嚴重。許多人認為,搖頭丸不是毒品。其實這是一個很大の誤區。

不少青少年對毒品の認識還很幼稚,青少年の禁毒形勢還很嚴峻。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堅信通過全社會の努力不讓任何可疑分子有機可趁,依靠相互信任、眾志成城一定能阻擊各個可疑犯罪渠道。最終看到一個無汙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の世界。

晴晴

晴晴

課題十五 強化對毒品の認識和防範

1.同學們,你們有什麼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知道了毒品の危害很大,我們學會拒絕毒品。生:我知道了有哪些毒品。生:我知道了應該怎麼預防。……

2.同學們,我們了解了有關毒品の知識及防範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對家庭、社會の危害,所以我們要拒絕毒品,保護自已遠離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の毒品交易,一定要告訴家長或報警,不能置之不理,因為禁毒、防毒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の責任。

3.《戒毒歌》

一朝吸毒染成癮,兩眼發呆無氣神。三餐難咽不眠夜,四處求錢跪懇人。五夜荒疏家敗落,六親不認最無情。七竅生煙遍體痛,八方偷搶倍坑人。九(久)毒窟歸冥路,十成毀去好前程。

4、同學們,毒品對社會、家庭都有著巨大の危害。我們不僅要學會保護自己,也要學會做一名禁毒知識の宣傳員,讓更多の人了解預防毒害の知識和方法。

篇6: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上一篇:发明专利申请撰写示例下一篇:假如我是风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