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第四集

2024-04-08

细讲弟子规第四集(通用2篇)

篇1:细讲弟子规第四集

细讲弟子规

第五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安亲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这两代我们来比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我们这一代?诸位朋友,您不要客气直接讲,有没有上一代的这些人生态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退步。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这一代。对!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我父亲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记得小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剩菜都是谁捡?都是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已经很习惯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生活比较拮据,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以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在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你看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练、承担。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谁的钱?父母的钱。你们怎么知道?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怎么样?走,我们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后面的日子买泡面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后后来撑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说:爸,我没钱了。他的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讲不听,来!要多少?」还是拿给他。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古代很多读书人看清楚这一点,在汉朝开国,刘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都有封地,给他们很多田宅。这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汉朝的史学家突然想说:我去了解看看,这一百个功臣的后代,经过一百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结果这个史学家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个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很多已经流落街头在讨饭。其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有一个人叫萧何,当初在分封土地的时候,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其它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懒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欢,别人也喜欢,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很多人的设计陷害。所以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好,我父亲那一代因为生活比较拮据,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念书都不用父母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的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我们再来看,是不是一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少?是不是两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多?很多夫妻一起赚钱,但是也没剩多少钱;那边又被朋友倒了,这边又买了哪些东西又被骗了。我们要理解到财富的真正因在哪里?怎么样的人生才能得到财富?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他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然后恢复越国。后来范蠡他就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范蠡很会看人,所以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你看,文种不会看人,他看到眼前荣华富贵就要来了,怎么可以让我现在把它放下,不愿意!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自杀。范蠡带着西施就离开,到了江南一带开始做生意,从小生意开始做起。做了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没有多久,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这些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历史上记载「三聚财,三散财」。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有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我的姐姐她怀孕以后,就把她的公职工作辞掉,很多的亲戚朋友都觉得怎么样?很可惜。连她的婆婆也常常跟她说:你去工作,我来帮你带孩子。但是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就在我们家待产,之后做月子,到之后小孩都是自己带。我姐姐辞掉工作以后,就是我姐夫一个人赚钱,但是我的姐夫愈赚愈多。为什么愈赚愈多?因为我姐夫拿给我姐姐的钱,我姐姐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常常都会拿给我,她说你帮我拿去印印经书,做些善事。我姐姐懂得帮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我姐姐也写了一下就把它放进去。过没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他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所以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你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很多朋友说:我又没钱,怎么种财布施的因?这个财绝对不是只有钱而已,财布施包含「内财」跟「外财」。我们工作很努力,这是内财,劳力,还有你的经验、你的智慧,这都属于内财布施;外财才是金钱跟财物、跟物品,这些都可以修财布施。在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有一对农夫他们已经年纪很大了,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盖医院,是个很好的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跟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那一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来讲只是什么?零头而已。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古代有一位女士,刚好经过一个佛寺,她就进门很虔诚的礼佛,刚好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方丈看了很感动,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帮她回向。后来真的嫁到宫中去,也富贵了,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结果方丈没出来,找了他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这位女士就很好奇,之前我才捐两文钱,这次拿了几千两,两文钱是方丈亲自帮我忏悔回向,可是现在捐几千两,居然只叫徒弟出来。这位女士也很有智慧,她懂得去请教,把问题搞清楚。她就主动去找方丈,询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方丈告诉她: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对不起你;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好,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赚很多钱,你的心就怎么样?就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经济面解决了,接下来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夫妻要取得好的共识。当然教育首重以身作则,古代说的「三从四德」、「夫义妇听」,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帮我们怎么样?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不然我们自己做行不行?不行!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我们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太太要有德行,假如太太没有德行,可能嫁到人家的家里会搞得人家怎么样?鸡犬不宁。你们怎么知道?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所以,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什么?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多不多?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而这个妇德,自然而然妈妈的言语、行为给孩子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母亲常常在说我爸爸的时候,说「你就是心肠太软」,讲了以后就说「你们全部都一样」。本来是在说我爸爸,到最后全部都被她说了,我还要补一句:那你不是也一样。我记得小时候刚好回外婆家,坐计程车回去,计程车司机技术不大好,在开一条小路的时候,一个轮胎跑到水沟里面去了。掉下去的时候因为排气管撞到了水泥就松掉,所以后半路程是这个排气管这样叩叩叩叩这样到了我外婆家。结果我母亲就把车费拿给他,额外又拿了五百块给他。

那时候我还小,当我母亲拿钱出来的这个动作,请问我妈妈有没有告诉我她在干什么?她没有,她甚至于不知道她儿子在看。但是我的大脑里面出现几排文字,就是妈妈觉得他们是劳力赚钱的人,很不容易,这个修车的费用一定会造成他家庭的负担,我们生活比较充裕,给他一些帮忙。我母亲那个动作我很感动,所以母亲一言一行给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后,因为我是后来在讲课当中突然回想到这一幕,我打电话给我妈妈讲这件事,她怎么样?她早就忘记这件事情,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孩子都在学习,都在感动。所以「妇德」确确实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都在影响小孩。

再来,「妇言」。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在胎教的时候。母亲的言语假如很柔和,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母亲假如大嗓门,假如讲话很刻薄,这个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所以我们常常到一些朋友家里面去,就觉得他们家在讲话好像怎么样?好像在吵架一样,都很大声,那就是一种习惯。所以讲话太大声,讲话刻薄,你的孩子都在学习。假如我们的言语很温和,言语很能包容他人,孩子就会学到好的。我回想到,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我们小孩的面前讲过他哪个朋友的不是。这个很重要!当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人很不好,那个人很不好,请问你的孩子学到什么?学到处处看别人不好,处处批评,会很傲慢。所以,我们言语也要谨慎。

再来,「妇功」,古代女人会织衣服,会做很多家事,这个叫「妇功」。换作现代的状况,女子还要不要去织毛衣干什么?比较不需要,因为现在纺织业比较发达了。古代跟现代整个家庭状况不一样,但是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比方说要把家里怎么样?整理干净。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干净,东西就要摆整齐。他假如看到东西乱,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

除了整理家庭,还要能煮一些拿手的好菜,因为假如孩子跟先生都在外面吃,会有什么结果?都在外面吃,家庭气氛不融洽,很少聚在一起。然后常常去吃外面,外面的食物怎么样?又油又咸,所以现在什么疾病最多?心血管疾病。这个心血管疾病一位难求,你要一个病床位都要排半天。所以现在中风、心肌梗塞的人特别多。家里面假如常常煮些清淡的菜,让家里的人都很欢喜回到家里来吃。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很好的口号叫「爸爸回家吃晚饭」,就有很好的家庭气氛。

再来,「妇容」,女子的容貌,当然不是要涂的跟结婚当天一样。是,妇容代表很端庄、很朴素,不能生完孩子以后就自暴自弃。很多女人生完孩子,觉得我注定要像老妈子一样,所以不修边幅。很可能先生走进门吓了一跳,然后又赶快跑出去,这样就不好;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你仪容端庄给谁好榜样?孩子。对,我们要看得远。所以,妇容也是很重要。

好,当先生太太都能够端正自己的品行、言行,那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好。现在说要男女平等,所以这个「四德」,女人要,男人也要!夫也要有德,夫的言也要懂得轻声细语,言语也要常常都是口吐莲花,给孩子好榜样。「夫功」,男人没本事还得了,怎么维系家庭!再来「夫容」,你当爸爸的在家里面都乱穿,那都给孩子不好影响;还有爸爸坐的时候都把脚翘到桌子上面去,这也是夫容!孩子学到什么?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好榜样,以身作则很重要。

再来教孩子要恩威并济,恩威并施,再换白话一点,就是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恩威并济,刚柔并济,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假如今天只有恩,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他会怎么样?他不怕父母,会骑到父母头上去。假如只有威,对孩子都很凶,孩子跟我们就有距离感。所以,恩威要掌握好。

刚好我的小外甥,他做月子,还有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我的姐夫工作比较忙。在我们家的时候,我也身负教育这个外甥的责任。你看我适合演黑脸还是白脸?你们觉得呢?黑脸!怎么一眼就把我看穿了。我记得我第一年教书,有一次学生不守规矩,我训斥了他们一顿。从二楼走到一楼进办公室,全校的同仁都看着我,说:你还会发脾气?他们都很惊讶。其实该发的时候假如不发,就不能把学生教好,我们发脾气是要让孩子警觉到,以后不能再犯这个过失。人生如戏,该怎么演就要演得像样。所以,我对我这个外甥我就是黑脸,他妈妈是白脸,黑脸跟白脸一定要配合得好。

我记得也是在前几年,刚好也是过年前夕,在我们家吃饭,这个小朋友他刚好拿筷子就拿在下面夹菜的地方。我就跟他讲,说:伟伟,这样拿会有细菌,你拿筷子一定要拿在上面。他看着我,又往下一抓,我很有耐心,我说:这样拿会有细菌,所以你应该拿上来。他又看看我,他虽然没有讲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说我看看你的底限到哪里?很多小孩会看父母的底限,当他超越你的底限,他就对你可以予取予求,你就会节节败退,他就可以用情绪来威胁你。我看他劝了三次没有用,我马上把他抱起来,往我的房间走。为什么要往房间走?要把他所有的援兵都截断,他才会知道大事不妙。我就把他抱起来,我妈妈马上说:都快过年了,就别打了!要不要打?哪有过年犯错就不用处罚,那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规则在哪儿!

现在很多的家长,逢礼拜

六、礼拜天就可以睡到中午,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五天正常,礼拜

六、礼拜天不正常,他的生活就乱了、就没规律了。所以现在礼拜一上学的时候,学生的表情都怎么样?懒洋洋的。所以,规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不然孩子一定会好逸恶劳,一定会往玩乐的方向去走,而不遵守规则。我都跟我姐姐交代,你纵使带他出去爬山,出去玩几天,每天一定要固定把该背的经典怎么样?要背好。所以孩子的心中会了解到,不管在家或在外,自己学习的作业都要怎么样?做到。当你的原则愈明确,他就觉得这是他的本分,他就不会侥幸,他就不会在那里:妈,今天就算了!在那里讲好话给你听。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抓稳。

当我把他抱进房间里面,其实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是不是我们喜欢处罚小孩?不是!我就告诉他:你再哭没关系,你哭得得愈大声,舅舅就处罚的愈重。结果你这么一讲,他会怎么样?他会哭愈大声,你就马上打他一下。其实他那时候还包尿布,根本不会痛,只是你那种气势把他怎么样?震住了。你就告诉他,情绪绝对不可能达到你的目的,今天你再怎么哭都没有用。当你很坚定的时候,他一听,他这样的方法绝对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他就不哭了。当他不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他,把道理跟他讲清楚,「舅舅这样教你是为你好,你应该接受长辈的教诲」。就开始从很凶变怎么样?变得很慈祥。跟他讲完以后,我就出来了。

黑脸演完了,谁要上演?白脸要上演,所以我姐姐就走过来。一走进来,那个孩子马上到她前面来,就抱着她撒娇。我姐姐马上把他抓起来,说:你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孩子不讲,又抱过来,她还是很坚持,对着她儿子说: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要让他记忆当中不是停留在舅舅处罚他,而是要停留在哪?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讲完以后,我姐姐就跟外甥讲:去跟舅舅道歉。还要他来跟我道歉,这就是把机会教育做了很好的结束。很多父母教孩子只是处罚完,情绪发泄完,都没有做收尾的动作,所以孩子的记忆当中就觉得我爸爸的脾气很不好,我妈妈的脾气很不好。所以恩威并济,黑白脸的搭配要谨慎。

现在黑脸有没有人在演?现在的父亲愿不愿意演黑脸?不愿意!为什么现在父亲不愿意演黑脸?因为他们工作很忙,觉得对孩子怎么样?愧疚。难得跟孩子相处,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所以他们每次回家就拿着什么?礼物、玩具。不只没有演黑脸,都演白脸,然后孩子一跑过来:爸爸你真好!赶快把玩具拿走。一而再,再而三都是这样子拿礼物给孩子,过了两三个月,这个孩子冲过来,「爸爸」,他不是看着你,都看什么?看礼物,拿了就走了。突然有一天你回来没有拿礼物,他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就回来了。所以不能用物质去建立父子关系,这样很不好,应该用你的爱心跟关怀去建立父子关系。

父亲不演黑脸,谁来演?母亲演。女人天性就比较有爱心,对孩子都很关怀,所以她们演白脸是最自然的。现在不只要演白脸又要演什么?黑脸,很多女性跟孩子扮完黑脸,自己心里面会觉得很难受。这一头要演黑脸,可能一下子又要变成白脸,好不好演?不好演。脾气刚发完,又要对孩子很慈爱,所以现在女人最严重的病是什么?叫内分泌失调,是不是?常常要演黑脸,一下子又要转成白脸,对她的身心负担很大。所以还是先生,因为男属刚,女属柔,还是先生演黑脸,这样子孩子才不容易造次。我们记得小时候,只要父亲的眼睛瞪我们一下,我们马上就会懂得收敛。

我常常会建议现在的父亲,因为工作比较忙,建议他们其实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不是要很长孩子才会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你有没有这一颗心。假如你每天拿出十分钟,这十分钟,大哥大要怎么样?要关掉。这一段时间就是你跟你的孩子相处的时间,你就把圣贤书拿出来,把《德育故事》拿出来,每天给他讲两则。你持续不断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你很在乎他,他听完故事,到学校去他会跟同学讲: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两个故事。那同学会怎么样?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他会说「来,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故事」,同时训练他如何把这些圣贤的故事跟人家分享。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有这颗心。好,这是能把孩子教育好。

刚刚我们提到五伦关系,就是夫妇关系最重要,夫妇正,五伦就正。所以「一门深入」,这一门掌握了道德的纲领,而《弟子规》就掌握了道德的纲领,所以我们学习先从《弟子规》这一门去深入。如何深入?深入要做到「解行相应」,理解之后,一定要去落实。你去力行就会帮你更体会到圣贤道理,体会得愈深解得就愈深,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扎实;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所以,我们学一句一定要懂得赶快去力行。「长时熏修」,长时是指时时刻刻。我常常会跟很多朋友讲,只要你持续不断,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保证三个月以后,你会觉得道德、学问有很大的进步,三个月。这一帖药目前吃的人效果都很好,你们要不要吃吃看?

我在海口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个老师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是去年的元宵节。他听课的时候目不转睛,我在讲很多圣哲的故事,他都会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他学了三个多月,就走向前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这么好的圣贤教诲,不能只有我的家庭得利益,我希望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去教《弟子规》。他因为有立志,他因为长时不间断,早晚念一遍,所以提升得特别快。早上念的时候,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到《弟子规》当中的这些教诲;晚上念的时候,我们反省一下,今天哪些做到了,给自己一些鼓励;哪些没做到,要更加警惕,后不再造,后不再犯。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长期熏修。

而修是修正。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当中时时提醒自己去修正。修正往往都是在你面对与人相交往当中就要去修正,不能错了时候再来修正。有一位朋友他就跟我分享,他说他最难修正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因为几十年来说长道短习惯了,所以他也是很用功,早晚念一遍。结果每次当他要说长道短的时候,突然《弟子规》这句经文就怎么样?就出现了。这一句「人有短,切莫揭」就进了他的大脑,他的嘴巴马上怎么样?盖住了。这叫历事 炼心,经历这些事情,不断的在自己的想法、看法修正,在说法、做法当中去修正。

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包含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学习的次序很重要,一定要先长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的经典;第四个,学习的方法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弟子规》的学习。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我们翻到六十页,我们先把「总叙」一起念一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诸位朋友,假如你回去坐在书桌上读得这么有精神,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对你怎么样?肃然起敬。你的好学会感动孩子。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细讲弟子规 第五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安亲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这两代我们来比较一下。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我们这一代?诸位朋友,您不要客气直接讲,有没有上一代的这些人生态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退步。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这一代。对!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所以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我父亲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记得小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剩菜都是谁捡?都是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已经很习惯不能糟蹋食物。所以生活比较拮据,第一个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个,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以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在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你看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练、承担。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谁的钱?父母的钱。你们怎么知道?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怎么样?走,我们去好好的shopping一下!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面十五天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后面的日子买泡面一包一包慢慢吃。然后后来撑不下去了,回去找他老爸,说:爸,我没钱了。他的爸爸很生气:「告诉你不要乱花,你都讲不听,来!要多少?」还是拿给他。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你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古代很多读书人看清楚这一点,在汉朝开国,刘邦打下天下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都有封地,给他们很多田宅。这一百多个功臣经过了一百年,汉朝的史学家突然想说:我去了解看看,这一百个功臣的后代,经过一百年后是什么样的情况?结果这个史学家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个功臣的后代,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了,很多已经流落街头在讨饭。其中只有几个人的后代还很好,其中有一个人叫萧何,当初在分封土地的时候,萧何要了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因为贫瘠的土地,你只要不耕作就没饭吃,他深谋远虑,希望他的孩子以后懂得勤劳节俭。其它分封很好的地,好吃就懒做,而且好的地你喜欢,别人也喜欢,就会引来很多人觊觎,很多人的设计陷害。所以萧何看得到,不要留钱给子孙,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所以,这是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好,我父亲那一代因为生活比较拮据,有五个兄弟姐妹,他们念书都不用父母推,兄弟姐妹感情都很和睦。所以只要生活过得去,好好的提升孩子的智慧、孩子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我们再来看,是不是一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少?是不是两个人赚就会赚得比较多?很多夫妻一起赚钱,但是也没剩多少钱;那边又被朋友倒了,这边又买了哪些东西又被骗了。我们要理解到财富的真正因在哪里?怎么样的人生才能得到财富?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不然你可能一辈子都在赚钱,但是一辈子也没剩多少钱。

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俗名陶朱公,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他跟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然后恢复越国。后来范蠡他就跟文种说,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同富贵。范蠡很会看人,所以会看人很重要,不会看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你看,文种不会看人,他看到眼前荣华富贵就要来了,怎么可以让我现在把它放下,不愿意!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自杀。范蠡带着西施就离开,到了江南一带开始做生意,从小生意开始做起。做了没多久,发了大财,范蠡马上把这些财富统统捐出去;过没有多久,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统统捐给这些贫穷困苦的人,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历史上记载「三聚财,三散财」。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范蠡这样的做法也是谨遵圣贤教诲,《大学》里面有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给你买,要来支持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财散出去不是没有了,不能看不到就是没有,它无形当中的影响力只要遇到缘就会起现行。所以我们分析,财富有因、有缘才会结果,「因」在财布施,「缘」加上你的努力、加上贵人相助、加上机会来了,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所以,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

我的姐姐她怀孕以后,就把她的公职工作辞掉,很多的亲戚朋友都觉得怎么样?很可惜。连她的婆婆也常常跟她说:你去工作,我来帮你带孩子。但是人生有舍有得,她辞掉公职就在我们家待产,之后做月子,到之后小孩都是自己带。我姐姐辞掉工作以后,就是我姐夫一个人赚钱,但是我的姐夫愈赚愈多。为什么愈赚愈多?因为我姐夫拿给我姐姐的钱,我姐姐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没什么用,常常都会拿给我,她说你帮我拿去印印经书,做些善事。我姐姐懂得帮先生布施财,所以她的先生愈赚愈多。有一次他们夫妻一起出去买东西,刚好遇到大卖场开幕,可以抽奖,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我姐姐也写了一下就把它放进去。过没多久,大卖场打电话来,他说蔡女士,你抽到了一台轿车。所以懂得布施,「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赚得比较多,你要懂得要种财布施的因下去。

很多朋友说:我又没钱,怎么种财布施的因?这个财绝对不是只有钱而已,财布施包含「内财」跟「外财」。我们工作很努力,这是内财,劳力,还有你的经验、你的智慧,这都属于内财布施;外财才是金钱跟财物、跟物品,这些都可以修财布施。在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愈多福报就愈大?不见得!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有一对农夫他们已经年纪很大了,一辈子攒了一些钱,刚好他们附近盖医院,是个很好的医院,他们夫妻两个就把一生的积蓄捐出来买了一台救护车。跟大企业家捐几十万,他们也捐几十万,哪一个福报大?农夫是把一生的积蓄都布施了,他那一分爱心可以造福多少人的生命?而企业家那几十万对他来讲只是什么?零头而已。所以福田靠心耕,福分也是由心生,当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去布施,不管钱多少都可以种无量的福分。

古代有一位女士,刚好经过一个佛寺,她就进门很虔诚的礼佛,刚好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完全把它奉献出来。方丈看了很感动,亲自出来帮她念佛祈福,帮她回向。后来真的嫁到宫中去,也富贵了,拿着几千两到这个佛寺来,也是要把它布施出来。结果方丈没出来,找了他一个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这位女士就很好奇,之前我才捐两文钱,这次拿了几千两,两文钱是方丈亲自帮我忏悔回向,可是现在捐几千两,居然只叫徒弟出来。这位女士也很有智慧,她懂得去请教,把问题搞清楚。她就主动去找方丈,询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方丈告诉她: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的真心,所以我不出来帮你回向,对不起你;这一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那一次这么真切,请我的徒弟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人的福田,根源还在他的存心。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好,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患得患失,看到别人赚很多钱,你的心就怎么样?就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经济面解决了,接下来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夫妻要取得好的共识。当然教育首重以身作则,古代说的「三从四德」、「夫义妇听」,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要有情义、要有道义;要做到恩义、情义、道义,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对自己的父母有「恩义」,孩子就懂得也要孝顺父母;对太太要有「情义」,太太跟我们一起胼手胝足,一起经营这个家庭都很不容易,要时时念着太太这个恩情。太太有一个恩情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就是帮我们怎么样?传宗接代。这个使命很重大,不然我们自己做行不行?不行!无人可以代替,我们要感恩。所以当先生的,每次想到就是我有这个太太帮我传宗接代,当我们时时把这个恩德放在心上,夫妻会相处不好吗?不可能!然后对孩子要有「道义」,一定要把孩子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跟本分。

太太要「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太太要有德行,假如太太没有德行,可能嫁到人家的家里会搞得人家怎么样?鸡犬不宁。你们怎么知道?鸡犬不宁,本来家里还没事,嫁过去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德」很重要。所以,儿子孝比不上媳妇孝,古代有说到,娶个好媳妇,家族可以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家庭会怎么样?会败三代。所以娶妻第一个标准是什么?德行,娶妻要娶德。现在有这种认知的男士多不多?不多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以后要找对象要首重德行,要有「妇德」。

而这个妇德,自然而然妈妈的言语、行为给孩子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母亲常常在说我爸爸的时候,说「你就是心肠太软」,讲了以后就说「你们全部都一样」。本来是在说我爸爸,到最后全部都被她说了,我还要补一句:那你不是也一样。我记得小时候刚好回外婆家,坐计程车回去,计程车司机技术不大好,在开一条小路的时候,一个轮胎跑到水沟里面去了。掉下去的时候因为排气管撞到了水泥就松掉,所以后半路程是这个排气管这样叩叩叩叩这样到了我外婆家。结果我母亲就把车费拿给他,额外又拿了五百块给他。

那时候我还小,当我母亲拿钱出来的这个动作,请问我妈妈有没有告诉我她在干什么?她没有,她甚至于不知道她儿子在看。但是我的大脑里面出现几排文字,就是妈妈觉得他们是劳力赚钱的人,很不容易,这个修车的费用一定会造成他家庭的负担,我们生活比较充裕,给他一些帮忙。我母亲那个动作我很感动,所以母亲一言一行给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后,因为我是后来在讲课当中突然回想到这一幕,我打电话给我妈妈讲这件事,她怎么样?她早就忘记这件事情,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孩子都在学习,都在感动。所以「妇德」确确实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都在影响小孩。

再来,「妇言」。母亲的言语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小孩?在胎教的时候。母亲的言语假如很柔和,孩子在胎中感受就很舒服;母亲假如大嗓门,假如讲话很刻薄,这个孩子从胎里面就学习。所以我们常常到一些朋友家里面去,就觉得他们家在讲话好像怎么样?好像在吵架一样,都很大声,那就是一种习惯。所以讲话太大声,讲话刻薄,你的孩子都在学习。假如我们的言语很温和,言语很能包容他人,孩子就会学到好的。我回想到,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我们小孩的面前讲过他哪个朋友的不是。这个很重要!当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这个人很不好,那个人很不好,请问你的孩子学到什么?学到处处看别人不好,处处批评,会很傲慢。所以,我们言语也要谨慎。

再来,「妇功」,古代女人会织衣服,会做很多家事,这个叫「妇功」。换作现代的状况,女子还要不要去织毛衣干什么?比较不需要,因为现在纺织业比较发达了。古代跟现代整个家庭状况不一样,但是一个母亲要把家庭维系好,还是要有很多好的能力。比方说要把家里怎么样?整理干净。孩子在整齐清洁的环境当中成长,他无形当中就会觉得东西就要擦干净,东西就要摆整齐。他假如看到东西乱,他会不由自主自己动手去摆好。

除了整理家庭,还要能煮一些拿手的好菜,因为假如孩子跟先生都在外面吃,会有什么结果?都在外面吃,家庭气氛不融洽,很少聚在一起。然后常常去吃外面,外面的食物怎么样?又油又咸,所以现在什么疾病最多?心血管疾病。这个心血管疾病一位难求,你要一个病床位都要排半天。所以现在中风、心肌梗塞的人特别多。家里面假如常常煮些清淡的菜,让家里的人都很欢喜回到家里来吃。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很好的口号叫「爸爸回家吃晚饭」,就有很好的家庭气氛。

再来,「妇容」,女子的容貌,当然不是要涂的跟结婚当天一样。是,妇容代表很端庄、很朴素,不能生完孩子以后就自暴自弃。很多女人生完孩子,觉得我注定要像老妈子一样,所以不修边幅。很可能先生走进门吓了一跳,然后又赶快跑出去,这样就不好;要让先生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你仪容端庄给谁好榜样?孩子。对,我们要看得远。所以,妇容也是很重要。

好,当先生太太都能够端正自己的品行、言行,那一定会把孩子教育好。现在说要男女平等,所以这个「四德」,女人要,男人也要!夫也要有德,夫的言也要懂得轻声细语,言语也要常常都是口吐莲花,给孩子好榜样。「夫功」,男人没本事还得了,怎么维系家庭!再来「夫容」,你当爸爸的在家里面都乱穿,那都给孩子不好影响;还有爸爸坐的时候都把脚翘到桌子上面去,这也是夫容!孩子学到什么?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好榜样,以身作则很重要。

再来教孩子要恩威并济,恩威并施,再换白话一点,就是有人要演黑脸,有人要演白脸。恩威并济,刚柔并济,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假如今天只有恩,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他会怎么样?他不怕父母,会骑到父母头上去。假如只有威,对孩子都很凶,孩子跟我们就有距离感。所以,恩威要掌握好。

刚好我的小外甥,他做月子,还有很多时间都在我们家,我的姐夫工作比较忙。在我们家的时候,我也身负教育这个外甥的责任。你看我适合演黑脸还是白脸?你们觉得呢?黑脸!怎么一眼就把我看穿了。我记得我第一年教书,有一次学生不守规矩,我训斥了他们一顿。从二楼走到一楼进办公室,全校的同仁都看着我,说:你还会发脾气?他们都很惊讶。其实该发的时候假如不发,就不能把学生教好,我们发脾气是要让孩子警觉到,以后不能再犯这个过失。人生如戏,该怎么演就要演得像样。所以,我对我这个外甥我就是黑脸,他妈妈是白脸,黑脸跟白脸一定要配合得好。

我记得也是在前几年,刚好也是过年前夕,在我们家吃饭,这个小朋友他刚好拿筷子就拿在下面夹菜的地方。我就跟他讲,说:伟伟,这样拿会有细菌,你拿筷子一定要拿在上面。他看着我,又往下一抓,我很有耐心,我说:这样拿会有细菌,所以你应该拿上来。他又看看我,他虽然没有讲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说我看看你的底限到哪里?很多小孩会看父母的底限,当他超越你的底限,他就对你可以予取予求,你就会节节败退,他就可以用情绪来威胁你。我看他劝了三次没有用,我马上把他抱起来,往我的房间走。为什么要往房间走?要把他所有的援兵都截断,他才会知道大事不妙。我就把他抱起来,我妈妈马上说:都快过年了,就别打了!要不要打?哪有过年犯错就不用处罚,那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规则在哪儿!

现在很多的家长,逢礼拜

六、礼拜天就可以睡到中午,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五天正常,礼拜

六、礼拜天不正常,他的生活就乱了、就没规律了。所以现在礼拜一上学的时候,学生的表情都怎么样?懒洋洋的。所以,规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情况而改变,不然孩子一定会好逸恶劳,一定会往玩乐的方向去走,而不遵守规则。我都跟我姐姐交代,你纵使带他出去爬山,出去玩几天,每天一定要固定把该背的经典怎么样?要背好。所以孩子的心中会了解到,不管在家或在外,自己学习的作业都要怎么样?做到。当你的原则愈明确,他就觉得这是他的本分,他就不会侥幸,他就不会在那里:妈,今天就算了!在那里讲好话给你听。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抓稳。

当我把他抱进房间里面,其实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是不是我们喜欢处罚小孩?不是!我就告诉他:你再哭没关系,你哭得得愈大声,舅舅就处罚的愈重。结果你这么一讲,他会怎么样?他会哭愈大声,你就马上打他一下。其实他那时候还包尿布,根本不会痛,只是你那种气势把他怎么样?震住了。你就告诉他,情绪绝对不可能达到你的目的,今天你再怎么哭都没有用。当你很坚定的时候,他一听,他这样的方法绝对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他就不哭了。当他不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他,把道理跟他讲清楚,「舅舅这样教你是为你好,你应该接受长辈的教诲」。就开始从很凶变怎么样?变得很慈祥。跟他讲完以后,我就出来了。

黑脸演完了,谁要上演?白脸要上演,所以我姐姐就走过来。一走进来,那个孩子马上到她前面来,就抱着她撒娇。我姐姐马上把他抓起来,说:你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孩子不讲,又抱过来,她还是很坚持,对着她儿子说:刚刚犯了什么错?自己讲!要让他记忆当中不是停留在舅舅处罚他,而是要停留在哪?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讲完以后,我姐姐就跟外甥讲:去跟舅舅道歉。还要他来跟我道歉,这就是把机会教育做了很好的结束。很多父母教孩子只是处罚完,情绪发泄完,都没有做收尾的动作,所以孩子的记忆当中就觉得我爸爸的脾气很不好,我妈妈的脾气很不好。所以恩威并济,黑白脸的搭配要谨慎。

现在黑脸有没有人在演?现在的父亲愿不愿意演黑脸?不愿意!为什么现在父亲不愿意演黑脸?因为他们工作很忙,觉得对孩子怎么样?愧疚。难得跟孩子相处,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脸,所以他们每次回家就拿着什么?礼物、玩具。不只没有演黑脸,都演白脸,然后孩子一跑过来:爸爸你真好!赶快把玩具拿走。一而再,再而三都是这样子拿礼物给孩子,过了两三个月,这个孩子冲过来,「爸爸」,他不是看着你,都看什么?看礼物,拿了就走了。突然有一天你回来没有拿礼物,他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就回来了。所以不能用物质去建立父子关系,这样很不好,应该用你的爱心跟关怀去建立父子关系。

父亲不演黑脸,谁来演?母亲演。女人天性就比较有爱心,对孩子都很关怀,所以她们演白脸是最自然的。现在不只要演白脸又要演什么?黑脸,很多女性跟孩子扮完黑脸,自己心里面会觉得很难受。这一头要演黑脸,可能一下子又要变成白脸,好不好演?不好演。脾气刚发完,又要对孩子很慈爱,所以现在女人最严重的病是什么?叫内分泌失调,是不是?常常要演黑脸,一下子又要转成白脸,对她的身心负担很大。所以还是先生,因为男属刚,女属柔,还是先生演黑脸,这样子孩子才不容易造次。我们记得小时候,只要父亲的眼睛瞪我们一下,我们马上就会懂得收敛。

我常常会建议现在的父亲,因为工作比较忙,建议他们其实陪孩子的时间并不是一定要很长。不是要很长孩子才会觉得你很关怀他,最重要是你有没有这一颗心。假如你每天拿出十分钟,这十分钟,大哥大要怎么样?要关掉。这一段时间就是你跟你的孩子相处的时间,你就把圣贤书拿出来,把《德育故事》拿出来,每天给他讲两则。你持续不断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你很在乎他,他听完故事,到学校去他会跟同学讲: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两个故事。那同学会怎么样?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他会说「来,我告诉你们这两个故事」,同时训练他如何把这些圣贤的故事跟人家分享。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有这颗心。好,这是能把孩子教育好。

刚刚我们提到五伦关系,就是夫妇关系最重要,夫妇正,五伦就正。所以「一门深入」,这一门掌握了道德的纲领,而《弟子规》就掌握了道德的纲领,所以我们学习先从《弟子规》这一门去深入。如何深入?深入要做到「解行相应」,理解之后,一定要去落实。你去力行就会帮你更体会到圣贤道理,体会得愈深解得就愈深,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扎实;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所以,我们学一句一定要懂得赶快去力行。「长时熏修」,长时是指时时刻刻。我常常会跟很多朋友讲,只要你持续不断,每天早晚把《弟子规》念一遍,保证三个月以后,你会觉得道德、学问有很大的进步,三个月。这一帖药目前吃的人效果都很好,你们要不要吃吃看?

我在海口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个老师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是去年的元宵节。他听课的时候目不转睛,我在讲很多圣哲的故事,他都会振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他学了三个多月,就走向前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这么好的圣贤教诲,不能只有我的家庭得利益,我希望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去教《弟子规》。他因为有立志,他因为长时不间断,早晚念一遍,所以提升得特别快。早上念的时候,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到《弟子规》当中的这些教诲;晚上念的时候,我们反省一下,今天哪些做到了,给自己一些鼓励;哪些没做到,要更加警惕,后不再造,后不再犯。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长期熏修。

而修是修正。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当中时时提醒自己去修正。修正往往都是在你面对与人相交往当中就要去修正,不能错了时候再来修正。有一位朋友他就跟我分享,他说他最难修正的就是「人有短,切莫揭」,因为几十年来说长道短习惯了,所以他也是很用功,早晚念一遍。结果每次当他要说长道短的时候,突然《弟子规》这句经文就怎么样?就出现了。这一句「人有短,切莫揭」就进了他的大脑,他的嘴巴马上怎么样?盖住了。这叫历事 炼心,经历这些事情,不断的在自己的想法、看法修正,在说法、做法当中去修正。

我们提到了整个学习的态度,包含第一个要立志;第二个要力行;第三个学习的次序很重要,一定要先长道德的根基,再来读其它的经典;第四个,学习的方法要能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弟子规》的学习。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我们翻到六十页,我们先把「总叙」一起念一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诸位朋友,假如你回去坐在书桌上读得这么有精神,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对你怎么样?肃然起敬。你的好学会感动孩子。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

篇2:细讲弟子规第四集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四集)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四集)(2008-10-02 18:47:02)转载 标签: 弟子规 蔡礼旭 教育 分类:弟子规专栏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四集)2005/2/20 台南净宗学会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早上我们提到我在前年教的一个班级那一位学生,后来成绩有很大的进步,也当班长当得很好,所以毕业典礼那一天,当我把最后一个礼物送给他,他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站在台上,心里就想我是见过世面的人,毕业班我也带过,所以应该不会再为伤心掉眼泪。因为我已经期许自己,这一生只为感动掉眼泪,不再为伤心掉眼泪,因为伤心掉眼泪对自己、对别人没帮助。所以后来我心里就想,假如他等一下出校门还在哭,我要好好安慰他。后来就整好队伍,我就把他们往校门口带。走到一半,我就往后稍微瞄了一下,看到他还在哭,我就把队伍停下来,走到他面前去。我心里想用我的左手握住他的手,然后用我的右手拍拍他的肩膀:别哭了!所以当我把他的左手握住,右手正要去搭他的肩膀,这个孩子抓住我的手,死命地就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在那个当下,整个人好象被电到一样,原来男生还会电男生。学生这一分至诚让我们很感动,我的那个泪水就在眼眶里绕,但是不能失控,因为还要把队伍带出学校去。后来我深呼吸两次,然后把队伍带出去,然后跟他们道别。当我独自一个人走回校园,突然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是我教了这个学生,而是这个学生给我上了从教以来很重要的一课,他告诉我,没有学生不能教。一个被学校认为行为偏颇的孩子,都可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用我们的爱心,可以转变得这么大,所以确实也印证「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要问我们是否有这一分真诚之心。透过这个学生给我的感受,我就体会到一点,当一个人他的生命当中让他可以感受到有一个人真正爱护他、关怀他,这个孩子就不会变坏也不可能自杀。诸位朋友,现在孩子自杀的比率怎么样?愈来愈高。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孩子空虚,孩子觉得没有人关怀他。【宽转弯。勿触棱。】我们提到了现在孩子飚车,与其让警察不断地去追逐、去逮捕,不如从根本我们把家庭经营好。整个社会的安定或动荡,家庭是基础、是根基。所以我也自许在一个学校教书,从此以后就不要换了,就一直待在那里。我本来开始从教就是这个念头,为什么?因为我只要待在那里不动,比方说我教了二十年、教了三十年,所有的学生一定找得到我。教育一个孩子是不是两年就教得起来?必然是要长时间的引导跟提醒。所以只要他在这一、二年当中,深刻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付出是不求回馈的,相信他以后人生遇到问题绝会找谁?老师。对他不会走向不好的路,更不可能自杀。因为只要一个人心中有爱,就不会这么绝望。结果教了两年,人算不如天算。因为体会到孩子的德行是根基,所以我就希望趁着年轻赶快深入中国圣贤教诲,才辞去工作。但是也由于辞去工作,才有机会到中国大陆去推展中国文化。也在这个过程跟很多的老师结识,也有把彼此之间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跟教育经验可以做互相的切磋。所以我们看到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们不要只顾着生气,要再从原因去下手。当一个人他的存心很恭敬、很谨慎,他出意外的可能性就下降了。而这个恭敬心绝对不是在开车的时候才谨慎、才恭敬,而是在一切时、一切处去提升谨慎恭敬的态度。所以,我自从那一次坐了摩的头发翘起来之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所以现在要上台以前都要先怎么样?我本来是很不喜欢照镜子的人,现在也学得比较谨慎一点。【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我们从这一个动作来看,『执虚器』,比方说端一盘已经吃完菜的盘子,当然在重量上就比较轻,为什么好象端得像已经有盛着东西的那种态度?意思就是说,有时候我们拿的东西轻,你会比较不小心,会比较轻忽,很有可能就打破、摔破了。这也是要我们多谨慎。很多的高科技产品拿起来都很轻,但是每个东西可能都要上千上万都有。所以当我们或者孩子对于这些小动作不够谨慎,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一个月的薪水就泡汤了。所以这也是要相当注意,从这些小细微之处去提醒自己。『入虚室,如有人』。意思就是到一个都没有人的地方,也要当作旁边有人的态度。这也是提到了,《中庸》提的,要有「慎独」的态度。一个人处世做人的态度,绝对不会因为没有人看到而有所疏忽、有所怠慢,这就很重要。所以这也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有一贯性,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有一个老师,刚好他跟学生说不可以随地吐痰。有一天他看到四下无人,他就想应该是万无一失,他就吐了一口痰。突然远方传来声音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吐痰?那个老师马上全身起鸡皮疙瘩,无颜见江东父老。有一个班级他的老师很凶,常常都骂学生。刚好全校安排他做教学演释,就是要他讲课给全校甚至于其它学校来参观的老师看。因为平常学生都被他骂习惯了,跟他都很有距离,结果平常都是凶巴巴的,突然那一天变得和颜悦色,结果那一堂课上起来,后面的人鸡皮疙瘩也都掉一地,我看学生也很不舒服。这样做人累不累?太累了。所以做人的一贯性,一般人会觉得说这样会不会太累?其实做人一贯会愈做愈轻松,愈做愈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小孩往往在旁边四下无人的时候,他的声音就会特别大。像我们在一些旅游地方,在爬山的时候,很多孩子也都大吼大叫。像我就会跟学生讲,我说我们今天到大自然去爬山,请问这一座山的主人是谁?是谁?当然是上面的树,上面的动物、植物,因为它们长年都住在那里,它是主人。那你是什么?你是客人,你是偶尔去它们家走一走。有没有客人到人家家里面大吼大叫的?有没有?那就太丢脸了,一定会被这些山上的动物笑「这个人真没修养」。我们要尊敬一切万物,所以爬山的时候不可以大吼大叫,影响到很多动物的安宁。而且当一个人声音太大声,这个音波可能会震动石头,到时候刚好有一颗石头比较松落,这个声音太大了,把它震下来都有可能。我们古代不是说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这是有一点夸张,但是确实人的声音那个音波能量会震荡石头掉下来,这是可能的。所以入虚室如有人,也要谨慎。很多孩子现在到人家家里,可能主人到厨房去忙,小孩就四处参观。这样对不对?这不正确,这对主人不够尊敬。尤其主人的卧房更不可以乱进。所以这些都要给孩子提醒,比方说很多房间他都走过了,到时候主人发现有东西不见了,那谁是第一嫌疑?我就有一个朋友,他小时候就是到他的同学家去玩,结果他爸爸的房间里面一笔钱不见了,隔天他的同学就指着他说是他偷的。全班的同学就给他贴了一个卷标。这个时候你要辩白、辩驳也是百口莫辩,因为你也没有办法证明你没拿,因为你确实走进去一段时间才出来。所以也是要时时警惕,也要避免嫌疑,不要被人家误会。入虚室如有人,这是避嫌。我们中国,在《常礼举要》也有一句话叫「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走过人家种瓜的田地,不要绑鞋带,因为他远远一看,你刚好在他的瓜田蹲下来,他远远看好像什么?在偷他的瓜;假如是在种李子的树下,然后你在那里戴帽子,那个手就好象要摘他的李子一样,这也要避嫌。所以后面《弟子规》说「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你到人家的家里面去,可不要进去到处参观,看没有人在,一定要先喊一声「有人在吗?」这个进退的分寸我们也要谨慎。这是入虚室如有人。接下来:【事勿忙。忙多错。】『忙』,就会乱。所以对治乱的方法是什么?要缓和。缓可以免悔,退可以免祸,所以常常有条不紊就不容易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懂得进退,该退的时候不要强出头,可以免掉祸患上身。这个『事勿忙』也是需要跟很多「谨」这方面教诲结合在一起,你才能把事情做得好。比方之前提到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就是动物归原的习惯。「动物归原,物有定位」,东西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什么时候拿你就不会乱;纵使拿了以后,也要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洗完澡,你是用莲蓬头,洗完之后一定要怎么样?把它调回水龙头那个位置。不然,可能过几个小时另外的人去使用,他水一打开,就会听到一声尖叫,他的身体怎么样?淋湿了。所以很多事我们要慎终,谨慎,你要离开的时候要把它检查清楚,才不会造成自己跟别人的困扰。我们说慎始也要慎终。所以你用过的东西,都跟它检查一下,有没有回归原来的位置,自己要用跟别人要用才不会找不到。当我们要离开家,比方说一出去要一个礼拜再回来,这个时候就要把家里面的瓦斯、电源都要把它检查一遍。不然假如这个水龙头没有关好,再回来的时候,不知流掉多少、浪费多少水源。所以使用完东西把它回归到原位,才不会造成无谓的浪费。记得有一次刚好停电,我使用的是电热水器,因为临时停电,我就顺手试一些按钮,就把这个电热水器按下去。这么一按有没有把它按回来?就忘了,因为没有归原。后来我出去演讲,演讲了应该也有三个多小时,再回来,因为后来电来了,因为我已经把它按下去了,所以那个水就一直流。我回来一看到那个景象,内心很心痛,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疏忽,给我们子孙浪费了那么多水。所以这个谨慎,「事勿忙,忙多错」。所以按过的按钮也要把它归原,才不至于浪费,甚至于才不至于造成电线走火的危机。这是事勿忙、忙多错。当我们常常能运用一些工具,也可以让事情不至于会东忘西忘。所以当我们答应别人的事,马上登记在行事历上面。每天起来看一下,哪些事有做了,打勾;哪些事还没做,再次提醒,赶快去做。假如孩子从小有这个态度,他就很谨慎也很有责任心。诸位朋友,您的小孩现在是小学一年级的有没有?假如你的小孩小学一年级,这一天刚好打电话回来跟你说:妈,我的语文作业簿忘了带。昨天我都写完了,下一节老师要检查了,你赶快帮我拿过来。诸位朋友,你会怎么做?你们当爸爸、当妈妈。妈,你还在考虑什么?赶快帮我拿过来。很多家长就送过去了。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做对跟做错对于孩子的心态可能就天壤之别了。卢叔叔他就曾经跟我讲过,他说他女儿第一次作业本没有带,结果打电话回家请父亲帮她拿去,结果卢叔叔就说:自己没有带是自己犯错,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该处罚就处罚。就把电话喀!挂了。诸位朋友,你挂得下去吗?所以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济,该有威严、该有原则的时候,动都不能动。后来下午他女儿回家了,脸色怎么样?你怎么知道?不大好看。这个时候女儿进门,要不要继续骂?要不要?再训一顿,这就太过了。挂了电话,已经很有威严了,接下来要施恩德。所以卢叔叔就跟他女儿说:有没有被老师骂?有没有被处罚?小女孩点点头:有。接着卢叔叔就说:爸爸教你一个方法,从此以后就不会因为作业本没有带而被处罚。本来还有一点失落,突然听到这一段话怎么样?精神都来了。所以就马上跟她说:只要你利用联络簿,明天有什么课,该带什么要记录下来。睡觉以前收拾书包,已经放进去了,打勾。统统都带了,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所以当孩子犯错,往往也是教育他很好的时机点。你假如只是发脾气,这个机会就丧失掉了。所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用记事簿常常去提醒自己哪一些东西应该带,他就不容易东忘西忘,临时要出去的时候还在那里找东西,那可就很多事会搞砸了。当然,要孩子「事勿忙,忙多错」,做得到不忙、不杂乱,首先我们自己做事也要做好的榜样才行。我记得常常搭我父亲的车,那个时候年纪才十多岁,我父亲就有一句很熟悉的言语,他在开车当中都会说:干嘛去赶?赶也不会差那五分钟。所以虽然是父亲轻轻的一句话,对我来讲影响就很大。后来我会开车了,时时想要开快的时候,也会想到父亲这一句话。我父亲是从来不按喇叭,因为他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去急,所以我开车也都不按喇叭。当然有一些情况也要按,当对方你完全看不到来车的时候,要先示警一下,平常能让别人就让别人。下一句:【勿畏难。勿轻略。】这『勿畏难』,就是不要害怕困难。在我们四书《中庸》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提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也就是说,人家做一次就会了,纵使我们比较驽钝,我们就做一百次也要把它做到会;人家十次就会了,我们纵使要做一千次才会,我们也要有所毅力去做。假如人都抱持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事情,「虽愚必明」。纵使本来的基础是比较驽钝,势必也会大开智慧,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当我们都用这样去应对事情,很多时候就不会自己被自己打败、吓退了。杨淑芬老师她也常说,她说她会常常鼓励自己。孟子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她就说:我一定可以!因为一个人陪伴你最久的是谁?是你自己。所以时时要自我砥砺、自我鼓舞,这很重要。我在教书这两年也体会到德行是孩子一生的根基,所以要趁年轻深入中国文化,我就把工作辞掉。我的父亲就说:教育乃百年大计,做这件事很困难,你要考虑清楚。后来我就跟我父亲讲,我就分析给他看。在历史上真正很有贡献的人,绝对都不是很有钱或者很有权势。我们看看,孔老夫子有没有钱?孔老夫子有没有权势?没有,凭的是一颗真诚心。我的老师释净空教授他也是没有钱、没有权势,但是由于一颗真诚,也把正法、把圣贤学问向全世界弘扬。所以我们明白事情的成败绝对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真诚之心才是根本。当我们有这一分明白,就不容易退却。后来我父亲提到教育确实要做很久的时间,甚至于要一百年才会看到效果。后来,我接着跟父亲讲:我们这一代不是抱持着要看到中国文化开花结果。我们这一世,只要中国文化不要在我的面前断掉了,那我就很安慰了。后来我就到澳洲去学习。刚好起了两个念头,第一个念头是希望有一个很好的中国文化老师,第二个念头希望,因为自己德行太差,很多坏习惯,所以假如有一位长者、一位好老师刚好在我旁边,那就太好了。所以我到了澳洲,上课的时候,杨淑芬老师就坐在哪里?坐在讲桌上,讲《德育故事》给我们听。然后,卢叔叔就坐在我的旁边,连空一个位置都没有。所以诸位朋友,你所感来的境界、感来的人际关系,真正的根本在哪?在你的心。所以心是能感,境界是所感。假如我们的心有很多对立、有很多纷争,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怎么样?冲突不断。但我们的心中假如是念念希望能有所奉献,自然就会感来很多人对你的帮助。所以不要怕困难,只要你有这分真诚的心,助力就会接踵而至。后来在前年的九月,杨老师带着我到海口去。结果去了一个礼拜,我们去了山东曲阜,因为推展中国文化,我们一定要先礼拜孔夫子,因为孔夫子是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圣人。当我们去了这一趟山东曲阜,杨老师非常感慨,因为看到三孔里面很多的古迹都被破坏掉了,所有赞颂孔夫子的墓碑几乎都砸坏了。所以杨老师就跟我说,她说她一看才更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败丧如此严重,所以我们不得不做了。她就决定要在北京架设一个全球性的中国文化网站,就是「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接着杨老师就跟我说:你一个人回去!我要到海口的时候,我爸爸还特别交代,交代我一定要站在杨老师后面好好学习。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去了一个礼拜,我就必须怎么样?一个人做,而且举目无亲。所以当杨老师告诉我:你自己回去!我们的内心突然生起了一句孔老夫子的教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实我们做很多事不要先想太多的烦恼,「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要是正确的方向,你就先尽心尽力做就对了。所以我自己回海口以后就开始到处演讲。我问杨老师说:我要怎么学习?杨老师讲得非常简洁,她说:你现在就一个目标先讲三百场演讲。所以很多人都问我:蔡老师,怎么演讲?我也会很简洁地回答他:先讲三百场,我就是这样被杨老师训练出来的。结果到海口去第一场演讲,面对海口三百多个老师。看得出来我很容易紧张吗?看不看得出来?你看我那么瘦,怎么可能不会紧张?瘦的人肠胃就不好。所以我记得我在大学联考的时候,紧张得睡不着觉,还吃了两颗镇定剂还是没效。其实不是没效,隔天早上发生效用了,所以我那一次考得实在是晕头转向。后来因为有深入经典,所以知道「理得心安」,很多事强求不来,慢慢调整自己的.性格。所以要演讲前一天我赶快在孔老夫子的圣像前面给他顶礼三拜,然后请古圣先贤要保佑我今天好好睡一觉,明天才有精神讲课。结果很有感应,一觉到天亮。所以就从那一场开始,就一连马不停蹄的,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去讲。因为确实在家庭也好,在团体也好,在学校也好,最缺乏的就是德行教育。也由于这一场一场的磨炼,我们才得以能力有所进步。所以我在八月份在海口讲了一个主题,叫「中国的远祖四千五百年前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我在讲这个课,总共讲了八个小时,那是在七月中。后来这个课程我也讲了将近十次,讲到十一月中的时候到香港去录像。结果同一个主题,第一次是八个小时,三个多月以后讲四十个小时,整整几倍?五倍。所以人有很大的潜能,只在你要愿意接受锻炼、接受磨炼。我前年第一场讲课是十月十一号。去年在海口又办了五天的课程,是七月十三号。有几位朋友整整刚好快一年的时间没看到我,所以当我在讲课当中看到他们很熟悉的面孔,我就请他们说一下我第一次演讲跟一年后有没有差。结果那个老师马上就说:差好多!他都不会保留一下。所以我们人确确实实有很大的潜力,不要担心。而且当你真正把这个决心、愿心发出来,很多的助力自然而然就来。所以我在海口在找地方当我们的教学中心。第一次到一个汕头人的家里面去,是一位女士,我跟她聊了两个小时。汕头人很强调孝道,所以她一听我们是要弘扬中国文化,内心很欢喜,所以马上答应场地就要免费给我们用。所以那天晚上我在回家的路上,眼泪都流下来。确实我们要信真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所以我一个人在那里也从来没有去接触过当地很多官员,统统都是当地的很多朋友一起帮忙的。所以,当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就能够去唤醒每个人的真心。所以,在那里几个月的时间也发展得很快。后来在去年的三月十五号,深圳有老师邀请我过去上课,所以我们也到深圳,三月十五号开始讲课。在三月份以后,我就变成一个礼拜在深圳,一个礼拜在海口,就这样坐飞机飞来飞去。到了去年的七月中,因为暑假到了,杨老师说暑假期间老师比较有时间学习,我们应该办个四场大型的教师研习会,一次五天。所以就在海口办第一场,在七月十三号办。七月十一号海口的天空出现了八颗星星,而且那个星星让你的感觉就好象挂在你们家房子的楼顶,感觉很近。我没看到。隔天,我们中心的老师把这个报导拿给我看,说所有的这些天文学家都找不到这八颗星的来历,因为过了几个小时星星就不见了。所以当我看到这个报导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八个字,哪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来思考一下,现在所有家庭也好,社会也好,国家也好,它的问题在哪?都在缺乏这些德行的教化。所以只要这些德行的教化得以张扬,相信可以再创一个中国人的盛世才对。所以七月中那一场我们办了五天,是在一个很高级的酒店办的。为什么会到这么高级的酒店办?因为刚好我在六月底要回台湾一趟,当地的朋友请我吃饭,吃完饭隔天我就走。刚好在那个餐厅里面老板来了,跟我们一起坐,吃饭,他也很喜欢中国文化。那时候我在讲《朱子治家格言》,他听了就很高兴。他说:下一次你来讲一定要找我去听。「德不孤,必有邻」,因为聊得很开心,他就说:今天晚上我送你回去。明天早上坐飞机也我送你去。才第一次见面。结果就在回家的路途上,这个企业家他就说:蔡老师,孔老夫子以前讲课,就是因为有一个子贡,很有钱的弟子,他才能够讲学这么样无后顾之忧。他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听了也很感动。结果他就说:我的饭店楼上有一个专门的会议室,可以坐上百人,而且冷气特别强。因为海口很热,我们中心又没冷气,我一直在那里担心,到时候办,会不会每个人拿着手帕在那里擦汗。突然他那么一讲,我马上说:那你的场地可不可以借给我们?他说:没问题。所以我回台湾,心里也没有挂碍。后来回去,七月十三号到十七号办完了,办完以后我们要去付钱,结果小姐就说:钱统统都付光了,不用付了。我们吓一跳,白吃白喝五天,怎么都不用钱?结果再深入了解,老板娘在后面听了五天的课。在听的过程,这个老板娘内心很感动,她说:我的孩子都十几岁了,小学都没有学到这个。因为来上课的都是小学老师,她希望把这个讲座办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利益,所以每天她都去把帐结了。所以我们要透过自己的人生去体验真理,确确实实只要有这一分善心,一定会有很多善的力量来帮助你。诸位朋友,你有这个信心吗?怎么那么小声?你有没有这个信心?有!「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事情的成败在信。假如你不相信你的孩子「人之初,性本善」,你就很难把他教好;假如你不相信你的先生「人之初,性本善」,你就可能会跟他有冲突;假如我们不相信圣贤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跟经典也会隔一层膜。所以信很重要。我们接连在深圳,在北京,在上海,在杭州,在安徽庐江,还有汕头、厦门,还有到东南亚三个国家去办课程。整个课程办下来都没花钱。因为都是在上课过程当中,很多人很感动,都主动希望拿钱出来办这样的课程。还有拿钱给我们希望我们去印书、去推广。所以我们本来只要办四期,后来四期办完,各地都要求我们去讲,整个缘就怎么样?打开来了。所以当你有这一分心要做,你不要操心,我们就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慢慢缘分就会自然而然去安排,而且安排的事绝对不会让你做不来。上天很慈悲,当他知道你只能扛二十公斤,他就会让你扛二十公斤,但是你要每天练体力才行。等你可以五十公斤了,他就给你五十公斤,不会把你压死。你看我这么瘦小,没被压死。可是我回过头来一看,还真是如此。第一年没有让我当班主任,因为经验尚浅,所以带了四个年级的科任。第二年就带了一个六年级毕业班,程度又难了一点。后来又带了全校不好带的班,所以难度怎么样?慢慢加高。后来,带过了这一班以后就调到海口去了,也让我慢慢磨炼。所以诸位只要有心,不要操心,上天自有安排。好,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细讲弟子规第四集】相关文章:

学弟子规做文明人,弟子规读后感04-15

上一篇:龙年趣事作文下一篇:复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地测副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