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寒食》阅读题及答案

2024-04-09

《避地寒食》阅读题及答案(精选4篇)

篇1:《避地寒食》阅读题及答案

《寒食》与《寒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节令,清明前一二日。按时俗寒食三日不得举火,但王侯贵族之家有皇帝赐来的蜡烛:“清明日取榆树之火以赐近臣。”日暮汉宫句为以汉喻唐。

(1)在两首诗的第三句各抓一个关键字分析其作用。(3分)

(2)试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5分)

参考答案:

(1)孟诗中“贫”字揭示了上句 “悲”和下句“不独明朝为子推”的缘故。含蓄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韩诗以一“传”字状出动态,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含而不露地讽刺了统治阶层的特权。(找准2字各1分,分析1分)

(2)两首诗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浓浓春意。(1分)孟诗以一个“悲”字写出了异乡人寒食的辛酸,也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2分)。韩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2分)

对比赏析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韩诗 这是一首有名的讽刺诗。寒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约在清明前一两天。古时候,寒食期间必须家家禁火,冷食三天。又因为时值暮春,景色浓丽,寒食还是一个游春赏景的佳节。那时候,长安城里城外,士女如云,陌上杂花生树,绿柳扬絮,真是满目芳菲,处处春浓!风过处,皇家宫苑里千条垂柳尽向西,那枝头的白絮如漫天飞雪,随风飘舞。傍晚时分,手持蜡烛的特使走出宫门,把新的或中挨家挨户地分赐给近臣贵族,皇上的恩宠也随着袅袅炊烟飘入了公侯贵族的家中。百姓不许点灯,贵族却可燃烛,诗人正是通过这一件小事,借汉喻唐,明颂暗刺。讽刺的手法确实很巧妙。

(注)五侯:东汉桓帝时,宦臣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因谋诛外戚梁冀有功,同日封侯,世称五侯。这里比喻肃宗、代宗以来恃宠弄权的宦官。

篇2:《避地寒食》阅读题及答案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①一、二两句在情与景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4分)

篇3:寒食阅读答案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请概括本诗中诗人抒发的情感。(4分)

(2)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共3 分)本诗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或思念死去的亲人)的心情(1分)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渔樵为生的愿望(或做官的不快、抑郁)(1分),以及感慨人生易逝的无奈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情况:错得较多的是答思乡之情;三种情感一般只能答到一种。

(2)(共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朱隐喻青春的容颜(或红润的面容、年轻的面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伤之情(1分)。

答题情况:很少同学能答到色彩对比

【解析】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临川家中(现江西临川区)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这首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现南京市江宁县)扫墓时写下此诗。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注释】 [1]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2]客思二句是说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客思:他乡之思.思:思绪,心事。 [3]冶城:《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升州土元县:古冶城在今县四五里;本吴铸冶之地,因以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4]巾:头巾;雪:白发。 [5]朱:红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颜。

篇4:寒食阅读答案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

柳蒙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注释】:卢挚(约1243-1315后)元代文学家。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世居河南。元世祖即位后较早起用的汉族文人之一,曾供职宫廷,为世祖侍从,后累官至翰林承旨。他在元初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作家,人称其文与姚燧比肩,诗与刘因齐名;而散曲作品成就更高,代表了元代前期杨果、刘秉忠等一批达官文人的创作成就。《全元散曲》收其小令一百二十首,其数量之多,在前期散曲作家中仅次于马致远。

【翻译】: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赏析】:这支曲子所写景象喜人,表现出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此曲抒写作者于清明前的寒食节在新野道中看到的农村初春景象。开头三句是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接着是写农村老年人的悠闲生活。“桑拓”两句是写农村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最后三句是写作者看到这些迷人的景象后,感到无比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转眄移时”,在马上不住吟诗称颂。

阅读训练】:

1.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蒙烟”一句描写初春时节,柳色如烟,梨花盛开,小雪霏霏,景色宜人。

B.“犬吠”两句写犬柴门,燕子在茅屋顶上欢快鸣叫,句式对仗,动静结合。

C.“老瓦盆边”三句写田家老翁老妇,白发如丝,在老瓦盆边饮酒,闲适自在。

D.结尾写“秋千女儿”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行人”在马上吟诗的样子。

2.请对“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A(“梨雪”是说梨花似雪)②(4分)

上一篇:隐身公主英国童话故事下一篇:党建工作经费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