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总结

2024-04-30

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总结(通用6篇)

篇1: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总结

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总结

绿叶幼儿园许莹

“专用活动室”就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供幼儿主动探索的活动空间,是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的活动区,但这种意义上的“活动区”,却比以往的活动区有更深层的教育价值。幼儿通过在其中的活动,可以了解与把握许多在教育活动中很难或根本就无法涉及到的有益的学习经验,因此,它是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经验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幼儿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幼儿园对专用活动室施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也就是把一个个专用活动室承包给具体某个人,由个人负责具体某个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制度监管及其后续推进。非常高兴这学期我担任了“探索室”和“小棋室”这两个活动室的项目负责人。从一开始接手时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坦然应对,我在这期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接下来谈谈我在负责这两个活动室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环境创设要简单、有序

专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我觉得不能太繁复,墙面要简单且精致,特别对于探索室和小棋室来说,都是有关幼儿思维方面的训练,更应该要凸显这一特点。探索室的墙面我沿用了去年长城的版面,因为这正好契合大班“我是中国人”的主题,靠着长城墙面的架子上摆放了56个民族娃娃,这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在看看比比中对56个民族及其它们的服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当然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也做了一些调整:适当下移了长城的位置,让它与幼儿视线同高,又增添了北京、上海一些建筑的剪影图,更加充实了这一版面的内容,让孩子在无形的环境中习得新知。这样的墙面,老师要给予孩子的东西:清晰、一目了然,墙面也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影响孩子的学习。

小棋室张贴于墙面的是一些五子棋的下法,因为这学期主要让老师们以教授五子棋为主,下学期改为围棋的下法,这样错开是避免引起幼儿的混淆,也体现了环境创设的有序性。

另外,我在探索室开辟了一个材料区,提供了手工纸、双面胶、剪刀、记号笔、记录纸、扭扭棒等材料,这是给孩子在不用老师提供的固定玩法的材料下,尝试自组材料进行探索的,这样对孩子的自主探索有了很大的帮助,下学期要对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观察,以便更有目的的投放材料区的材料,也会适当增加一些孩子想要的材料。本学期因为我对材料区没有很好的诠释,所以使用情况并不是最理想,下学期要把这一块再做大做实。

二、材料提供要及时、适宜

以探索室为例,众所周知,目前许多幼儿园开设的探索室,大都是布置装潢得相当美观,同时提供大量高结构的实验器材,幼儿的活动只是无目的的摆弄玩耍。虽然看似有模有样,但往往给人感觉是流于形式,内在价值不大。因此,我在创建探索室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抱有这样一个目标:要让孩子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发展。

除了材料区,我们很多操作材料制作起来都相对简便,有的就直接来自于对废旧材料的收集,如:装笔芯、多米诺骨牌等,装笔芯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并且中大班的孩子对拆装东西特别感兴趣,这份既经济又简便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它的功能最大化。多米诺骨牌观察下来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在摆放、推倒的过程中很有自得其乐的满足感,我觉得香烟盒的大小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玩这种游戏是最适宜的,太小的积木到会削弱他们的兴趣,为了增加一定的挑战性,我们也有步骤图说明几种层次的玩法:第一层次是一直线的,第二层次是S形的,第三层次是8字形的,但观察中发现孩子只爱摆前两种层次的,对8字形的因为难度较大而不愿意去尝试,下学期我觉得可以这样调整:再增加几种摆法,并且每种摆放做一张底板,让孩子按着老师画好的线路来摆,逐步挑战更难的摆法。

测量物品的这份材料直接利用了墙面,墙面上用即时贴贴上各种高低不同的线,然后在线的顶端贴上需要测量的物品的图片,让孩子通过线段、小棒来测量,进而进行记录,因为直接在墙面上操作,空间很大,孩子的测量就更显大气。

三、制度监管要有效、落实

我们每周有4天有班级轮到探索室和小棋室的活动,但真正能保证孩子每次到活动室里充分活动的却少之又少,特别是活动室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而下午孩子午睡起床后还要吃点心、还要运动,这样在无形中就挤掉了活动室的时间,特别是部分孩子起床、吃点心动作很慢,等到全体孩子一起好,就显得相当的匆忙,下学期我有这样的思考:请班中一个老师先带孩子去活动室,剩下部分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再请另外一个老师带上来,这样在活动的时间上有了更充分的保证。另外活动室有时也会因为一些特殊活动而被冲掉,这给检查带来了不便,我在思考是否可以把因何事而取消活动室的情况写进活动室的记录里,这样就更加清晰了。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1、今年探索室和小棋室的材料每个阶段的内容变化不大,没有很好的体现孩子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下学期可根据中大班的主题再有目的的投放一些操作材料。

2、这学期我在专用活动室的检查力度上还不够,督促老师对孩子活动室操作情况的观察还不够,和各班组老师对材料是否适宜的反馈、孩子操作情况的反馈的沟通还较欠缺,下学期将加大检查的力度,和老师们加强沟通的密度。

篇2: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总结

“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中铁三局集团府谷铁路专用线项目部

2013年6月26日 中铁三局集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委《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3]37号)精神,根据指挥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府煤铁指[2013]2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我标段工程实际,我项目部完成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所有阶段,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王胜泉

副组长: 王志良 郑向阳 刘向辉

组 员:崔艳宾 马贵武 孙怡彬 赵永杰 刘香杰

二、活动目标:

1、宣传安全文化,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发展。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四、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五、活动总结 组织项目部全体职工召开“安全生产月”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府煤铁指[2013]24号)文件精神。按照指挥部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管理,要求每一个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抓好安全,保证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发展。

1、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阶段(6月3日至6月9日)

我项目部将针对“安全生产月”的宣传主题,组织了中铁三局集团府谷铁路专用线2013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培训讲座、标语、播放影像资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警示教育。其中在安全知识竞赛中发放了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试卷,通过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安全常识;培训中学习《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使用教程》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通过培训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在项目驻地、及施工现场悬挂了安全宣传条幅,渲染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播放了《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人命关天》安全宣传片,提升了全体职工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安保意识。

2、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阶段(6月10日至16日)针对目前府谷已进入雨季,根据指挥部《关于做好2013防洪工作的通知》,我项目部在DK0+178.78涵洞处积极开展了防洪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并组织项目部员工在驻地进行了防火演练活动。通过两次应急预案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实施性,检验了抢险救援指挥人员的组织、指挥、应变能力,提高了参加救援人员在抢险救援中的熟练程度,检验了各抢险小组间的协调能力,最终达到确保人员安全、降低损失的目的。

3、隐患排查阶段(6月17日至23日)

我项目部针对本项目的工程实际,由安全生产月领导小组组织,对施工现场,重点对4-20m跨线公路桥及路基施工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共发现问题5项,存在问题中既有“未戴安全帽、配电箱未上锁”等惯性违章行为,也有“防洪物资未及时配备到位、无证驾驶机动车”等重大安全隐患。我项目部已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发了安全整改通知书,指定了整改责任人、复责人,限定了整改期限,并对整改结果进行了复查,实现了闭合。

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各项组织措施得力,员工参与热情高,进一步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施工现场的作业行为,对惯性违章反复抓,抓反复,巩固了专项治理成果,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事故防范制度及措施,严格执行安全问责制度,达到了预期目的。

附:安全生产月照片

附:安全生产月照片

培训讲座

播放安全影像资料

安全宣传条幅

防洪演练

篇3:上海市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上海市一千多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了遍及14 个行政区的110 所幼儿园,②每所幼儿园随机选择一名教师填写问卷,样本量接近总体的10%。表1 为样本中幼儿园的性质和级别信息。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上海市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现状调查》展开调查。研究发放110 份问卷,回收108 份,其中有效问卷102 份,有效回收率为92.7%。问卷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克龙巴赫创设的Alpha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检验项数为128,检测出a系数为0.859,表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二、结果与分析

(一)设置现状

1.设置时间

研究发现,有58.8%的幼儿园在办园初专用室的设置就比较全面,41.2%的幼儿园是在后来发展中逐渐增设了专用室(见表2)。采用卡方检验,对幼儿园办园时间与专用室创设时间进行差异性分析:df=1,χ2=0.008<0.05。结果表明:10 年前开办的幼儿园较多是在后来增设专用室;10 年以内开办的幼儿园在办园之初就已经将专用室设置纳入到规划中。这说明新建的幼儿园已经充分考虑到专用室在开发幼儿园课程、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凸显幼儿园特色等方面的价值。

2.设置原因

在创设原因方面,幼儿园特色发展需要、幼儿发展需要和落实幼儿园课程需要三项的选择最多(见表3)。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公私立幼儿园的创设原因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两类幼儿园在“落实课程需要”(t=0.572,P(60)=0.000<0.001)差异极其显著,在“满足幼儿发展需要”(t=-0.083,P(40)=0.047 <0.05)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幼儿园特色发展需要”(p>0.05)和“结合社会热点和家长需求”(p>0.05)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公立幼儿园比私立幼儿园更加注重发挥专用室在开发课程资源和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方面的作用。

*表示p<.05,**表示p<.01,***p<.001;

3.种类和数量

研究发现,大部分幼儿园设有4~6 个专用室,并且设置数量由多到少分别是建构室(95 所)、美工室(90 所)、小社会(82 所)、科探室(75 所)、图书室(70 所)。设置数量最多的五种专用室与常见的班级活动区比较一致,与幼儿园五大领域密切结合。这说明大部分幼儿园在决定设置哪些专用室时,还是更多考虑到专用室在实施幼儿园课程,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等方面的价值。此外,少数幼儿园设置了体现幼儿园特色的专用室,如棋艺室、烹饪室、音体室、书画室等。

4.材料投放

与班级活动区相比,80%的幼儿园在专用室创设了更加丰富的环境,投放了更专业的操作材料,为开展一些重要的但不方便在班级活动区里实施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如写生活动、水或力的探索活动等。但是,在具体的材料投放方面仍存在问题,后文将进一步展开讨论。

(二)使用现状

1.使用频次和时间

鉴于幼儿园通常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专用室活动,研究按照班级来统计使用频率和时间。统计结果中每月使用5 次以上的情况整体都比较少,因此,研究将其归为一组(见表4),一共分为六组呈现结果。

注:“没有”代表该幼儿园未设置此类专用活动室

表5 中,四类专用室在不同的使用次数上,数据分布差异很大。其中,建构室和美工室比较集中在2次/月和4 次/月;科探室的未设置率是四类中最高的,在已设置的幼儿园同样是集中在2 次/月和4次/月;美工室集中在4 次/月,但同时未设置率也较高。研究采用非参数检验,对四类专用室的不同使用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在df=5 的情况下,建构室(χ2=38.630,P=0.000<0.005),美工室(χ2=24.111,P =0.000 <0.005), 科探室(χ2=34.211,P =0.000 <0.005),小社会(χ2=28.972,P =0.000 <0.005)。这说明四类专用室在各自的使用频率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

此外,研究进一步调查了单个专用室的单次使用时间,发现70.8%的幼儿园每次在专用室的活动时长为16~30 分钟,30 分钟以上的幼儿园仅有29.2%。除去活动前后的转换环节和准备活动,幼儿每次在专用室的有效时间很短。

2.主题来源

总体来看,专用室活动主题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幼儿的兴趣(48.4%), 其次是配合主题教学(33.9%)。并且,大部分幼儿园能够考虑到不同的专用室的功能差异而在专用室的主题来源上各有侧重。例如:美工室和科探室的活动主题预设性较强,主要是跟随班级主题教学计划,而小社会和建构室的主题则更具有生成性,更能够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灵活生成活动主题。

3.幼儿活动期间教师的行为

在专用室活动期间,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1) 介入指导,有41.2%的教师会在各区域来回走动,并与幼儿适当交流,较多介入幼儿的活动;(2)观察记录,20.3%的教师会在观察时简单记录,尽量不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3) 维持秩序,33.5%的教师主要是维持秩序,确保幼儿的安全,并没有过多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4)与活动无关的行为:其余的一小部分教师会做一些和专用室活动无关的事情,比如与同事聊天、玩手机等。这表明,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尽量给幼儿探究的自由,去观察幼儿自由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4.教师对专用室的认识

大部分教师不清楚应该如何开展专用室活动,在观察与指导活动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这部分教师对专用室的认识更多的是班级区域活动的“移动”,只是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幼儿来到相应的专用室进行较短时间的操作、摆弄。教师也很少主动反思专用室的使用情况,例如:反思幼儿在专用室活动的状态、活动对幼儿产生的意义、如何提高专用室的使用价值等问题,致使专用室的使用流于形式。

5.专用室的管理职责落实情况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园专用室都有使用规定说明、三个年龄班级使用时间与内容安排表、具体负责人的信息与维护记录表、教师使用登记与反馈意见表,近一半的幼儿园专用室有安全消毒记录表。这说明,大部分幼儿园都有成文的规定与管理办法,这是专用室管理规范性的体现。但是通过分析六所幼儿园的专用室管理制度,研究发现六所幼儿园的《幼儿园专用室使用管理条例》内容相似,大多从“保持物品整齐”“保障幼儿安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指导幼儿开展活动”等角度进行简单规定,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还有一些幼儿园的《大/中/小班专用室使用记录及建议反馈表》处于空白状态,无法核查实际的使用情况。

三、专用室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幼儿园不仅在专用室的规模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还在专用室的具体使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例如:有的幼儿园开拓了在专用室实施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的新平台,有的幼儿园致力于为幼儿创设一个与材料、环境互动从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开放性空间,还有的幼儿园会在周末继续开放部分专用室,开展亲子俱乐部活动,密切家园联系。尽管如此,幼儿园专用室在使用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专用室的价值定位不明确

教师对专用室的价值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是专用室在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幼儿在专用室的活动质量。很多教师只是按照安排表在特定的时间组织幼儿到特定的专用室,对于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用室活动并不清楚。研究以一次美工室的活动为例。

日期:2015.5.8活动时间:15:30 ~16:00班级:小班

15:30,李老师带领19 个幼儿来到了美工室。活动前,李老师先简单交代了规则,然后对幼儿进行分组。其中,3 名幼儿被分到了拓印区,2 名幼儿在涂色区,5 名幼儿在手工区,其余的9 名幼儿到写生区。分组之后,幼儿到规定的区域坐下。与此同时,教师开始帮助拓印区和涂色区的幼儿穿工作服,挤颜料。

15:33,拓印区的幼儿将手放在有颜料(红、栏、绿)的海绵上,然后印在老师提供的简笔画画纸上。涂色区的幼儿各自拿着一个塑料瓶,将颜料(只有黄色和紫色)刷在瓶子上。手工区的幼儿纷纷从材料框里拿出纸片,撕碎后贴在纸杯外围。写生区的幼儿坐在自己的位置用油画棒画画。幼儿活动期间,李老师会轮流来到不同的区域,看看幼儿的活动情况,或与个别幼儿交流几句。

15:46,拓印区的幼儿自发去洗手,并在水池旁边玩起了“可乐手”(红蓝两种颜色混出了褐色)的游戏。此时,涂色区的一名幼儿将椅子推到桌子下,站在原地发呆。15:50,保育员来到了美工室。三分钟后,李老师宣布“下班了”。幼儿纷纷起身去洗手,保育员开始收拾桌子。洗手结束后,李老师将幼儿聚集在门口处,从绘画作品中挑选了三幅进行分享。活动在16:00 结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规定,幼儿园课程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1]美工室作为实施艺术领域目标的特殊场所,更应该贯彻《指南》中提倡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该为幼儿提供探索、体验、表现的机会,保证幼儿活动的自由,而不单单是操作一些相关的材料。此案例中,教师忙于推进活动的同时却很少去观察幼儿的兴趣、状态以及活动的细节,去反思活动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落差。可见,教师对于专用室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楚。

(二)材料投放的盲目性较大

专用室材料投放的盲目性主要表现有两种情况。一是投放了大量的成品器械或玩具。这些材料看上去非常高档,但是结构化程度比较高,只有固定的几种玩法,灵活性、可变性比较差。二是投放了许多类似于个别化学习的材料,尤以数学方面的材料和小社会里的材料最为明显。这些材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制作出来又不耐用,幼儿玩几次就会坏掉。并且,由于教师通常会设计不同的目标或者具体的活动情节,幼儿活动的兴致也不高。

(三)专用室的使用周期不合理

单个专用室轮流到一个班级的频率是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即幼儿这次在专用室未完成的活动要到一周或两周之后才有机会继续进行。等到幼儿再次有机会的时候,幼儿可能已经忘记了上次的想法或未完成的活动。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从客观上割裂了幼儿探索、学习的连续性,削弱了专用室的发展价值。并且单次使用时间大部分为30 分钟,不利于幼儿产生复杂的游戏情节或制作出复杂的作品。

(四)专用室的管理松散,流于形式

专用室内的一些制度规定,如《安全消毒记录表》《教师使用登记与反馈意见表》《具体负责人的信息与维护记录表》的“使用者反馈”一栏通常处于空白状态或用“菁”简单应付,专用室管理制度的约束力未能落到实处。此外,虽然幼儿园为每个专用室设有专门的负责人,但负责人的职责往往只是管理材料、检查教室财物、保证教师按时开展活动。负责人并未对专用室内的活动进行较好的规划,对教师们的使用意见也未能及时给予反馈,没有真正做到提高专用室的管理成效,配合各班教师更好地开展专用室活动。

四、提高专用室活动质量的建议

(一)明确专用室的游戏价值取向,开展相关的培训或研讨工作

游戏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着令人兴奋的幼儿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学到许多有益于现在与将来的生活和终身发展的经验,这些经验又往往是成人很难通过“语言”去教给他们的。[2]对幼儿而言,无论是哪一类专用室,都应该发挥游戏室的作用,都应该充满着游戏的精神,都允许幼儿自主决定游戏的内容与方式。而教师则应该观察幼儿的活动,倾听幼儿的表达。Alison Clark认为,倾听可以使我们理解儿童的偏好、兴趣和关注点,使我们理解儿童的自我认知,也是我们与儿童建立相互尊重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学习的关键。[3]

因此,幼儿园应该帮助教师明确专用室的游戏价值取向,妥善处理专用室活动与幼儿园课程、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等关系。在建构理念的同时应展开相关的培训或研讨工作,并将工作聚焦于教师组织专用室活动中的疑惑与问题方面,帮助教师学会挖掘深藏在高质量幼儿游戏中的学习机会和教育契机。只有切实解决了教师在使用专用室实践中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组织专用室活动的专业素养。

(二)科学配备材料,提高专用室的活动质量

环境和材料是影响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对于主要发挥着游戏功能的专用活动室而言,“游戏材料的投放直接关系着幼儿活动的质量。”[4]“如果某个区域中,最初投放的材料能提供一系列游戏的可能性,儿童会一次次地返回这个游戏区,并且以富有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游戏材料。”[5]因此,“专用活动室应按其专用功能定位和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科学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专门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克服小学化和成人化倾向。”[6]为了鼓励幼儿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材料,幼儿园还应该提供更多开放性、低结构、灵活多变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幼儿在专用室的活动质量。

(三)合理安排使用周期,确保专用室活动深入开展

合理安排专用室的使用周期和单次活动时长,是为了让幼儿进行深入的、高水平的游戏,帮助幼儿获得丰富、连续的生活经验。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专用室的活动效果,幼儿园应改变原来不同专用室在每周依次使用的模式,探索每类专用室的集中使用时间,例如一到两周主要使用某一两个专用室,然后依次轮流。这样可以在现有的情况下,确保幼儿有探索某一经验的充足时间,保证幼儿游戏与发展的连续性。此外,单次专用室的使用时间也应该延长,除去转换环节和准备、收拾时间,也应该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索留下时间,因为这是复杂的学习发生的基础。否则,当幼儿经过熟悉和探索之后刚刚进入令人兴奋的、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时,活动不得不中止,极大地阻碍了幼儿深入持久的学习活动的发生。因此,合理安排幼儿园专用室的使用周期和单次活动时长,也是确保幼儿在专用室的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

(四)完善专用室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果

专用室在上海市各幼儿园中普遍存在,其创设也花费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幼儿园有责任提高专用室的利用率。首先,幼儿园应将专用室的管理纳入整个幼儿园管理体系,明确从园长到教师不同层次的职责,同时应将专用室的使用作为幼儿园研讨的一部分;其次,要完善专用室负责人职责要求,对专用室负责人的任用、培养和发展给予重视,充分发挥负责人在材料购置与更新、幼儿活动的观察与记录、教师使用建议的反馈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摘要: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110所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1)教师对专用室的价值定位不明确;(2)材料投放的盲目性较大;(3)专用室的使用周期不合理;(4)管理松散,流于形式。建议幼儿园应明确专用室的游戏价值定位,开展相关的培训或研讨工作;科学配备材料,提高专用室的活动质量;合理安排使用周期,确保专用室活动深入开展;完善专用室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专用活动室,幼儿园,游戏,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ml.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18.

[3]Alison Clark.Listening as a way of life:Why and how we listen to young children.National Children’s Bureau,2004:1.

[4]陈国强.幼儿园科技活动室环境材料结构和指导策略的研究[J].早期教育,2012,(3):7~11.

[5]Gronlund,G.Focused early learning:A planning framework for teaching young children.St.Poul,MN:Redleaf Press,2003:28.

篇4: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总结

一、问题分析

我园有美术室、陶艺室、科发室、阅览室、建构室、舞蹈房、淘气堡、小剧场等8个专业活动室,每个活动室根据室场的特色投放了相应的材料、活动器械等。进入活动室,孩子们可以在其中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操作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各班区角活动的欠缺和不足。然而,孩子们对专室活动并没有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感兴趣。渐渐地,专室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许多老师也不愿意带幼儿进室活动,我们陷入了迷茫和困惑。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在对孩子活动的观摩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一)活动室设置形式化

在设置活动室时教师只根据自己的意愿想法提供操作材料,如科发室里只是堆放了现成的、昂贵的科学探索玩具,或是找一些和科学有关的探索内容,没有进行分门别类。而且在同一个空间里投放太多的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视线混淆”。美术室里只是投放了画架及相应操作材料的柜子,这些材料是否适合幼儿,能否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教师全然不顾。因此孩子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活动室成了一种摆设。

(二)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目的性不强

由于我园的专用活动室是面向幼儿园全体幼儿开设的,它的学习层次规划、学习目标定位带有很大的难度和不科学性。在一间专用活动室里,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条件创设,很难让幼儿根据自己和伙伴的不同发展需求进行活动。另外材料投放时间长,缺少经常性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活动的原因之一。材料单一、不够新颖,缺少层次性难以满足幼儿需要,引发不起孩子主动探索、操作的兴趣,从而阻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缺少挑战性和趣味性。

(三)活动时间不足,活动成“兴奋剂”

由于我园规模较大,许多专用活动室和幼儿活动室相隔距离较远,特别是小班幼儿动作比较缓慢,生活环节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除去在班级内整队、上下楼梯、教师做必要的安全提示时间外,幼儿真正在活动室内活动的时间其实是所剩无几的。因此专用活动室内开展的活动就很容易成为“兴奋式活动”。

二、解决策略

(一)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合理规划场地优化配置

根据各个年龄层的不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室配置,在每个年龄段的楼层上相应地开设一些必要的、有意义的专用活动室。并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应卫生设备,如美术室水源的利用率比较高我们就把原有的卫生间进行了调整,把台盆状的洗手池改造成了两大排龙头缩短了清洗的时间,又如陶艺室的厕所门原来是在外面的走廊里,我们进行了改造封掉厕所的走廊门,把门改建在陶艺室里面这样就避免了“时间隐型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安全性。

(二)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适宜活动内容

专用活动室内容是限定的、单一的,但它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幼儿园应根据园所文化背景、周边环境人文特点、幼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制定适用的专用活动室内容。活动设计以幼儿的现有经验和能力为基础,强调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创造性运用。我们强调的不是教学而是创造,并以此为标准筛选确定活动内容, 内容跟随主题,表现形式多变。活动内容基本上与幼儿园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保持一致。与教室里的集体教学活动不同的是,专用活动室的活动更强调多种表现形式的尝试和运用,让幼儿能接触到多种表现形式,积累多元的经验。

(三)从幼儿兴趣出发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材料是活动室活动的物质支柱,對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选择材料时既要考虑是否新颖有趣,还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其产生新鲜感。

1.从幼儿生活入手,挖掘本土资源

在材料投放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活动室作为幼儿专用操作室,其材料应与教室区域有所区别。活动室材料应是幼儿所感兴趣的,是具有较大创造空间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那么,以何种途径来挖掘这些材料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从幼儿的生活着手,从幼儿所熟悉的环境中挖掘。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羊毛线桶、各种罐子、河蚌、蟹壳、羊毛衫片子等材料。有了这些材料,我们的活动室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源于孩子生活经验的材料总是特别容易受到他们的关注。在画画、涂涂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愿意与这些材料产生互动。

2.从个体差异出发,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幼儿的学习应该是在最适宜的情境、最适宜的时间、最适宜的方法等方面多元互动下有效完成。根据幼儿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同一材料进行分层次的投放,既能够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又能使教师的指导变得有目的、有计划、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不同材料适合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使大家在操作中均能得到发展,体验成功感。

3.材料投放要有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材料是支撑幼儿活动的基础,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教育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幼儿整体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阶段性地投放材料。如:在玩树根材料时,我们首先向幼儿提供了颜料、刷子等材料,使幼儿在涂涂画画中初步了解树根的性质,感受在不同材质上图色、绘画的乐趣。随着幼儿对这些材料的不断了解,创作的兴趣也增大了,于是我们又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各色橡皮泥、剪刀、折纸、羊毛等材料。在与不用材料的互动中,孩子们的剪、贴以及审美能力均得到了提升。从中也培养了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专业活动室课程作为选择性课程是共同性课程的推进和提高。它与教师、幼儿之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加速了园本课程的推进,做到了“资源共享”。实践证明:每个专用活动室应该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发展、园本课程推进的“右臂左膀” ,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不断优化。

篇5:幼儿园专用室创设计划

1、对感知活动有兴趣,愿意利用感官认识事物。

2、喜欢参与各种科学游戏,能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3、能初步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探索的结果和感受。

4、对一些现象感兴趣,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自然界、科学活动及现代科技等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乐于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5、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综合地认识事物,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等活动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6、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探索等活动,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投放材料:

科学类: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如动物标本、常用的磁铁、平面镜、放大镜、棱镜、电线、电珠、电池等,保证幼儿能够自由地、独立地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机会;还可为幼儿准备一些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如手工工具、废旧物品等小型、简单的东西,结合教育活动,让幼儿进行科技小制作。

益智类:为幼儿提供各类拼图、迷宫,各种棋类,七巧板,智力书,魔方等。

二、美劳室 目标:

1、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题材,构想内容,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2、在感受和运用各种颜色、图案、造型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对美术的欣赏力和表现力。

3、接纳和鼓励幼儿的创作成果,使其更大胆和自信。

4、引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扩大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

5、在绘画、粘贴、塑造活动中,使手部肌肉得到发展,达到手眼动作的协调,帮助幼儿做好写前准备。

6、在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时,了解掌握它们不同的特性和操作的方法。

7、与幼儿讨论作品时,可学习一些新的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8、在绘画和制作过程中,促使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9、幼儿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合作,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投放材料: 在美劳室中可以为幼儿提供以下材料:蜡笔、油画棒、水彩笔、浆糊、剪刀、纸张、水彩、棉签、牙签、纸团(各色)碎纸屑、废旧图书、彩纸、挂历纸、各种果皮、蛋皮、贝壳、种子、碎布、海绵、棉花、毛线、纱线、针、扣子、松紧带、小棍、废旧纸盒、瓶、塑料盒、泡沫粒、橡皮泥、多彩泥、纸泥、泥工板、吸管、喷染工具、印泥、模具、画板等。

内容:

美劳活动内容较丰富,在美劳区中,幼儿能够进行许多有趣活动。如:

绘画活动:印章画、手指点画、棉签画、模型拼画、吹画、染画、喷画、粘贴画(布贴、纸贴、种子画、果皮画、蛋皮画、笔屑画、贝壳画)。

泥工活动:能用搓、团、压、粘合等方法及使用辅助工具、材料,进行塑造活动。如:各种水果、食品、玩具、小动物及幼儿喜爱的玩具、能用模具辅助制作情境泥塑活动。

纸工活动:折纸、剪纸、撕纸、编纸、制作拉花、柳枝、桃花、立体情境画。穿插活动:穿插、穿线、钉扣子、缝制活动。

制作活动:利用废旧小盒、蛋壳、瓶、罐等物制作玩偶、玩具。指导要点:

1、有目的引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与事物,为美劳活动积累贮存经验,使之成为幼儿创作的来源。

2、留意幼儿的活动情形,以辅导者的身份支持和帮助其解决困难。

3、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并加以鼓励。

三、缤纷家园

把整个活动布置成一条热闹的街道,街道两旁是不同的商店,有理发店、小吃部、医院、娃娃家、银行、小剧场、超市,每个区域的门口都是对着街道的,目标:

1、缤纷家园里都是是幼儿熟悉并且喜欢的生活场景,游戏中能再现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2、能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与角色相关的情感和责任感。幼儿知道自己在扮演谁,其职能是什么,与其他角色之间进行有情感的交往。

3、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角色语言能理解并做出回应,大胆表达自己的在游戏过程中的想法、要求和建议等。

4、丰富幼儿交往的策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哪种方法别人更容易接受,在活动中进行经验的迁移。

5、培养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协商分配角色。投放材料:

娃娃家:各种娃娃,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电脑、衣柜、微波炉、桌子、热水器、冰箱等其他一些厨房用具。

小吃部:用软膜纸、布等制作花色点心、水果蔬菜等。超市:购物篮、收集一些瓶瓶罐罐、小盒等制作超市物品。小剧场:假发、表演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童心嬉戏的世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角色游

戏的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由幼儿自己提出,但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立主题。

例如:我班娃娃家的建立,是创设的第一个活动区。孩子们在玩娃娃家的同时发现娃娃家里缺了很多东西,宝宝吃的奶粉,家里要用的日用品都没有,于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我们又开设了超市的游戏,孩子们还是觉得不满足,他们觉得买东西的时候需要用钱,于是在孩子们的提议下又开设了小银行,在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下,我们又开设了理发店,麦当劳。这些角色区的建立,来源于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意愿,他们游戏起来更投入,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材料的提供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 回顾我们开始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认为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越喜欢。如麦当劳里的食品全是教师精心收集来的麦当劳包装盒,饮料罐,麦当劳优惠券图案非常逼真。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麦当劳里买的东西由于不需要孩子们制作,所以厨师常常没事干,刚开始由于物品形象逼真,孩子们还比较感兴趣,但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这些材料虽能吸引幼儿注意,短时间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我们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孩子们欣赏几天就不再理它了。于是我们就尝试减少游戏材料,然而材料一下子从多到少又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我们便在麦当劳中提供了许多半成品,开始幼儿用橡皮泥加工出了汉堡,慢慢的又出现了冰块、披萨、汉堡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做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逼真了。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半成品材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如,朱姝颖扮演的小妈妈用玩具积木给家里添置了饮水机,她说这是给客

人喝水用的。刘月儿用纸盒做了电视机和电视遥控器,她说这样客人到家里就有事情干了。理发店的小朋友又找了个大塑料盘子说这是烫头发用的机器等等,通过以物代物,既丰富了幼儿游戏材料,又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同时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3、提供的材料应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

大家都知道材料太多幼儿不知玩什么好,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理发店中新增发型目录事例,一天,我扮成顾客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问:“你要理发还是要洗头?”“我要烫卷卷的头发”理发师问:“你要烫怎么样的卷头发?”老师启发说:“我也说不清楚,要是让我看到发型我就知道了!”那怎么办呢?理发师犯愁了,在讲评时,朱文说:“我陪我妈妈去烫过头发的,他们有一本很漂亮的书的,里面就有很多很多的发型。”“我知道,我也看到过的。”“老师,我们也来做一本发型的书吧。”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起了发型,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节设计发型的活动。我把设计好的发型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精美的发型目录了。于是,发型目录就在幼儿游戏中使用起来。又如:一天,高欣欣在玩超市游戏的时候说 “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好又多超市了,我看见超市里有许多挂在墙上的大图片,上面还有许多数字,妈妈说那是广告,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便宜的。我们的超市里也有很多便宜的东西,可是,我们没有做广告,小朋友都不知道。”于是,我又根据孩子们的要求在墙上贴上了许多手工纸,让孩子们自己来做广告。但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协商,决定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百宝箱,这样就能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例如:娃娃家来了客人要吃肉包子,可是麦当劳和超市都没有卖,娃娃家爸爸让超市的工作人员进点面粉来,不一会儿超市工作人员就从百宝箱找来了橡皮泥卖给娃娃家。娃娃家妈妈用买来的橡皮泥捏成包子的样子,满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吃到了肉包子非常开心。

只靠老师收集百宝箱里的物品显然不够,我们发动家长为幼儿一起收集大量的废旧玩具材料投入百宝箱,为幼儿游戏增加辅助材料。如:易拉罐、旧电池、饮料瓶、纸盒、挂历纸、白纸、蜡笔、妞妞棒、皱纸、积木等等低结构玩具,这些都成了百宝箱内的多功能材料,方便了

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进行选择。

4、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

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别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例如:在理发店中,我提供了各种不同种类的夹子,有操作较为简单的,也有操作相对较难的夹子,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运用的操作材料,这样能力不同的孩子都可以使自己的小肌肉得到发展。

一、整体布局

——在整体布局中加入了一些我们的思考,比如街道的尽头设一个公用电话厅和路边的休息区,这样整体的布局显得大气而又有规划。

偌大的空间如何着手便成了创设伊始的最大困难,但我们迎难而上。吴春月老师作为总负责人对整体空间进行策划:“娃娃家”、“幼儿园”、“小超市”、“医院”、“点心店”、“美发屋”“农贸市场” 一应俱全。在肖群老师的协作下利用空班时间将每个区域所需要做的事情进行统计与任务划分:四个班级每班独立认领一个区域,其余区域集体分工合作。将近两周时间,组内教师一起凝聚力量,利用午休时间设置区域、精心制作各区域中的游戏材料,为角色游戏室的温馨与实用默默付出!

二、废物显风采——巧妙利用,精细制作 精致可爱的游戏材料是孩子游戏学习的有力保障,虽然园内为整个游戏室添置了很多现成的新材料,如:活动隔板,仿真蔬菜、糕点等,但大部分购买不到现成品。于是我们老师充分利用巧手巧心本领,收集废旧材料,结合卡纸、即时贴等装饰材料进行了精心制作。利用空盒子制作“冰箱”、“电脑”、“衣柜”、“微波炉”、“桌子”、“水池”、“热水器”等;利用软膜纸冰箱”、“电脑”、“衣柜”、“微波炉”、“桌子”、“水池”、“热水器”

软膜纸、布等制作“花色点心”“水果蔬菜”;利用瓶罐、小盒等制作超市物品……每件废旧物品在老师们、布等制作“花色点心”“水果蔬菜”;利用瓶罐、小盒等制作超市物品……每件废旧物品在老师们的手中都是宝物,成品之后的逼真与精致令人惊叹!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其中的精心与用心是超乎想象的!

三、用心更良苦——精心设计,智慧结晶

既然是游戏中学习,就更应该关注游戏情境的设计与材料的投放。在“欢乐谷”中,老师们对每一件物品都用心思考,仔细斟酌,充分发挥材料作用,引领孩子智慧地玩,合作地玩!在“好又多”超市里,将收集的食品、日用品包装盒经过整理再分类摆放,贴上通俗易懂的标签,让孩子在“买卖”中了解分类概念;在“爱心医院” 门口贴上看病的流程,让孩子在“看病”“诊疗”中模仿游戏,感受快乐;在“农贸市场”中,分类摆放的各种蔬菜、水果,形象的秤、收银机,让孩子增长知识、感知数学;在“美发屋”中,形象生动的洗头、发型设计、吹发、定型,让孩子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在“点心屋”中,琳琅满目的现成点心、一应俱全的锅碗瓢盆设备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发展手工制作能力与社会能力;在“娃娃家”中,温馨的设计,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流连忘返……“欢乐谷” 需要孩子用智慧思考游戏,开展游戏,更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它是让孩子全面发展的天地。

篇6: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2

——大、中、小班专用

A\优质示范课(大中小班)视频类

一、绘本

1、小班绘本优质课展示《谁咬了我的大饼》

2、中班绘本活动优质课展示《一步一步走啊走》

3、大班绘本阅读优质课展示《母鸡萝丝去散步》

二、语文

1、大班语言优质课展示《温情的狮子》、《蝈蝈和蛐蛐》

2、中班语言优质课展示《小熊的尾巴》、《大熊的拥抱节》

3、小班语言优质课展示《水果屋》、《小兔子落水后》

三、阅读

1、中班优质课《小兔子分萝卜》

2、大班优质课《幸福的大桌子》

四、数学:

1、大班数学优质课展示《圈里有几个》

2、中班数学优质课展示《趣味空间对应》

3、小班数学优质课展示《图形宝宝排排队》

五、音乐:

1、小班音乐优质课展示《打电话》

2、中班音乐优质课展示《毛毛虫啃苹果》

3、大班音乐游戏优质课展示《猫和老鼠》

六、英语

1、学前班英语优质课展示《Toys》

2、中班英语优质课展示《Patato and Tomato》

七、艺术、美术:

1.大班艺术优质课展示《冬天》、《小菜园》 2.大班美术优质课展示《小小拉拉队》、《造鸟房》

八、体育:

1、小班优质课展示《怪车轱辘辘》

2、中班优质课展示《喜洋洋的镜子屋》

3、大班优质课展示《椅子游戏》

九、社会活动:

1、大班社会活动优质课展示《小路上的画》、《方格子老虎》

2、中班社会活动优质课展示《青蛙活动》、《趣味游戏》

3、小班社会活动优质课展示《一寸虫》、《想吃苹果的小老鼠》

十、综合:

1、小班综合优质课展示《兔宝宝站起来》、《我要拉baba》

2、中班综合优质课展示《下雨了》、《多彩的纸巾》

3、大班综合优质课展示《像狼一样嚎叫》、《小牛也疯狂》

十一、科学:

1、大班科学活动优质课展示《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游公园》

2、中班科学活动优质课展示《有趣的拓印》、《千奇百怪的睡》

3、小班科学活动优质课展示《罐子的声音》、《有趣的小水轮》

B\优质课堂案例(大中小班)文档类

一、教案集(大中小班)小班

1、安全类007份;

2、健康类077份;

3、科学类209份;

4、美术类093份;

5、亲子活动类028份;

6、社会类116份;

7、数学类125份;

8、体育类066份;

9、音乐类125份;

10、英语类052份;

11、游戏类018份;

12、语言类14份;

13、主题类146份;

14、综合类093份; 中班

1、安全类028份;

2、健康类071份;

3、科学类204份;

4、美术类200份;

5、亲子活动类19份;

6、社会类068份;

7、数学类173份;

8、体育类096份;

9、音乐类141份;

10、英语类060份;

11、游戏类040份;

12、语言类20份;

13、主题类200份;

14、综合类0 53份

15、说课稿57份 大班

1、安全类028份;

2、健康类062份;

3、科学类200份;

4、美术类201份;

5、亲子活动类028份;

6、社会类085份;

7、数学类182份;

8、体育类116份;

9、音乐类198份;

10、英语类070份;

11、游戏类068份;

12、语言类02份;

13、主题类211份;

14、综合类47份

15、说课稿42份

二、绘本PPT课件集

1、大中小班绘本PPT课件+配套教案近130份 2、大中小班PPT课件教案集近400份

三、教学动画视频集(大中小班)

1、大中小班认知识物必备播放首选视频235个

2、大中小班上课动画教学视频近100个

C\优质课堂舞蹈教学参考(大中小班)视频类

小班

01训练一:《走走跳跳》;

02训练二:《我的小脚真听话》 03训练三:《小海狮表演》;

04表演:《小星星》 05表演:《乖孩子》;

06表演:《小手小脚》 07表演:《泥娃娃》;

08表演:《小龙人》 中班

01训练一:《小鸟飞飞》;

02训练二:《多愉快》 03训练三:《我帮你来你帮我》

04表演:《小蝌蚪》《毛毛虫》; 05表演:《猪八戒吃西瓜》;

06表演:《男儿第一志气高》 07表演:《藏族儿童舞》;

08表演:《尝葡萄》 大班

01训练一:《小木偶》;

02训练二:《抬抬腿》; 03训练三:《踢踢腿》

04训练四:《小飞机》; 05训练五:《小风车》;

06训练六:《摘果子》 07训练七:《扑蝶》;

08训练八:《小鸡吃米》; 09表演:《我们光着小脚丫》

10表演:《小鸡叽叽》; 11表演:《铁棒磨成针》;

12表演:《蓝精灵》 13表演:《好奇的小蜜蜂》;

14表演:《加油,女足》; 15表演:《蜜蜂飞舞》

四、优质课堂环境创设图库集(各类)图片类

1部分区域;2部分宣传栏;3部分简易制作;

五、赠送名师课例

《藏在哪里了》、《情景阅读,在绘本中成长》、《小威向前冲》、《老鼠娶新娘》、《粽子里的故事》、《熊叔叔的生日派对》、《猜猜我有多爱你》、《幸福的大桌子》 《幼儿园及教师形象设计》 《小老鼠上灯台》、《三只熊的早餐》《果酱小房子》、《垫子游戏》、《别忘了》、《中国功夫》

上一篇: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方案(xiao)下一篇:行政管理工作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