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

2024-05-03

砖瓦(通用8篇)

篇1:砖瓦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砖瓦和陶器、瓷器

1.导入——了解陶瓷的历史,砖瓦陶瓷的用途。

中国的英文怎么称呼?CHINA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板书】瓷器

在瓷器发明以前,我们勤劳智慧的老祖先还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经过这么多年,陶瓷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了。【板书】陶器 师:(教师播放砖瓦和陶器、瓷器的图片。)

随着科技的进步,陶器的制造越来越精美,很多还成了艺术珍品;距今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还发明了瓷器,经过这么多年,瓷器也越做越精美。你们在播放的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ppt展示】瓷器 生一一回答

【ppt展示】陶器 这些你们认识吗? 【ppt展示】砖、瓦 你知道他们的用途吗?

教师总结:砖瓦的用途主要是造一些建筑物,陶器、瓷器的用途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用来装饰和盛放东西。

描述砖瓦和陶器、瓷器的外观特点。

师:砖瓦和陶器、瓷器看起来怎么样啊?外观上看起来,你觉得怎么样?用词语来描述它。实验小组:

观察结果 砖瓦 陶瓷

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砖瓦、陶器、瓷器的特点。

总结:砖瓦的描述:手捏有点硬,有点重,表面粗糙,砖的颜色不一样。

陶器和瓷器的描述:看起来很漂亮,瓷器表面很比较光滑,陶器表面不太光滑。

二、研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在前四节课中,我们学了比较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一定的方法来判别这些特点。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可以判别哪些材料的特点呢?

生一一讲述。

2.检验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

师:瓦、陶瓷除了看起来、摸起来有所不同以外,还哪些不同呢。今天我们将利用桌上的材料,研究砖瓦、陶器、瓷器的性质 A、实验1: 研究硬度 [w1] 学生活动并完成表格。汇报结果。B、实验2:

开始实验。并完成书本60页的表格。

3.汇报表格内容,并进行对表格的分析总结出砖瓦和陶器、瓷器的性质。(板书:较硬、砖较容易吸水、在水中沉、柔韧性不好。)

这样汇报:我研究的材料,××××,请其他组的同学来猜猜,你研究的是什么。

三、黏土的变化 1.砖瓦的制作过程 师:砖瓦、陶瓷都不是天然材料,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人工材料。他们的制造方法基本相同,都是用黏土制造的。

请同学拿出两种黏土,仔细观察。学生活动。

汇报:你觉得哪种会是制造砖瓦的?哪种黏土是制造陶瓷的?为什么? 粘土和砖瓦、陶瓷有什么不同?

师:你知道黏土是怎样变成砖瓦、陶瓷的吗?阅读教材p60。(同时出示ppt第8页)学生阅读。

汇报:经过怎样的过程后,黏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小结:黏土经过烧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就变成了坚固的砖。制作陶瓷的黏土更细腻,烧制的温度更高。让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吧。视频:烧砖。

2.砖瓦和陶瓷的生产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你知道有哪些影响? 学生汇报后再出示图片。

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品,不用砖瓦陶瓷,而是用其他材料代替,你知道有哪些?

三、巩固应用 1.概述: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砖瓦和陶瓷,了解了它们的特性,还知道了它们在哪些地方应用,还知道了它们是怎么生产的。

2、提问:

砖瓦、陶器、瓷器各有什么性质?哪些地方有应用? 砖瓦、陶器、瓷器是怎么制造?

制造砖瓦、陶器、瓷器这些材料,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材料?

四、布置作业

观察身边的材料。试着给这些材料分类。

板书:

砖瓦和陶器、瓷器

看 铁钉——硬度

摸 水、滴管——吸水性

听 水——沉浮

篇2:砖瓦

一砖一瓦 垒起高楼大厦

大厦大楼 造福城市乡村

虽是红砖青瓦 垒起高楼大厦

能建大厦高楼 安居商贾工农

我侪虽说泥砖土瓦 如琢如磨,砌成碧玉

篇3:砖瓦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邮编:710061

电话: (029) 85221486 85221476传真: (029) 85221476

篇4:砖瓦旋转窑

类型:实用新型

实施状态:规模化生产

专利权人:陈应海

项目简介

该专利涉及一种砖瓦旋转窑,进出窑段自动敞开,底部分散抽(回)风,有利于大断面焙烧和机械化操作的圆环形砖瓦工业窑。

该专利主要包括圆环形的窑槽、半圆环形的窑盖和窑槽底部的风孔。其结构原理是:砖瓦旋转窑的窑体,是一个圆环形,圆环形窑体的上面是可移动的窑盖,下面是窑槽,窑盖短于窑槽,窑盖在窑槽上转动。窑槽的两侧,是两个砖混结构的同心圆窑墙,窑墙顶上分别设置有同心圆钢轨和沙封槽。窑盖的两侧,是由两个钢结构耐火棉组成的同心圆窑墙,上面连接钢结构耐火棉组成的窑顶,下面设置有车轮和沙封板,车轮由电机驱动,载着窑盖在钢轨上绕着圆心旋转前行;沙封板插入沙封槽的沙内,起封闭作用。窑槽底部分散设置有风孔,风孔通过支风道与抽(回)风道连接。抽来的干热风,通过回风道,进入窑内烘干砖瓦坯;抽来的冷湿风,通过环保处理,排出窑外。

该砖瓦旋转窑与原有的窑炉相比,有几个突出的创新点:1、成型的砖瓦坯,从砖机到窑内码垛点,由机械自动输送—不用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2、进窑、码垛、出窑,都在敞开的窑槽内进行,改善了职工的劳动环境,为实现机械化创造了条件。3、窑槽的底板,只建支烟道和哈风口即可,不用窑车、顶车、托车、地爬车等,既减少了投资,又省了维护费用。4、窑槽的边就是焙烧道的边墙,砖瓦坯垛靠近边墙,有利于温度的平衡,焙烧出的砖瓦质量稳定。5、车轮和沙封板外露,无高温损害,维护工作量极低。6、窑槽盖由钢结构结合耐火保温棉组成,可做成大断面的焙烧道,产量高且节能。7、由机械把砖瓦输送到车内,不用人工转运,降低了工作量。8、分散底抽风,潮气不集中,减少了砖瓦坯垛的裂纹和垮塌,提高了烧砖合格率。9、烟气在窑外经过脱硫除尘处理后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对机械和窑棚无腐蚀,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改善了职工的劳动环境,免除了职业病的后顾之忧。

该砖瓦旋转窑建窑投资少,用工少,操作环境好,产品产量高、煤耗低、质量好,安全又环保,收效快,是对传统砖窑的重大技术革新,应用前景广阔。

篇5:中国砖瓦的前世今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烧结砖瓦的国家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红烧土块”;5500年左右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砖就已经出现;4000多年前就有了制作精美的烧结板瓦与筒瓦;4100多年前出现了用“还原法”烧制的青砖;3600多年前“轮制法”普遍用于瓦的生产。从此,烧结砖瓦以其具有遮风挡雨、保温隔热、耐久抗风化、抗腐蚀、隔声、阻燃、装饰等多种功能以及舒适、健康、环保的优异性能与人类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历经远古时期的盛世辉煌、近代的衰落和现代的复兴与崛起,伴随着华夏民族绵延数千年,其本体上的文化附着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论古而知今。几经沉浮,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有国家各项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支持,相信经过我国砖瓦行业广大同仁的不懈努力,中国砖瓦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历经转型发展的中国砖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不断趋向优化和提升,中国传统的砖瓦文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转型发展,以崭新的风貌继续得以传承和发扬。

1.古代的盛世辉煌

远在31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空心砖(长2500px、宽800px、厚525px、孔洞率约60%);春秋晚期或战国初(距今约2400~2550年)便出现了画像砖。秦、汉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之一,秦朝的制砖水准达到了史上鼎盛。制砖的原料选择和工艺非常严格,规定要由专门的官窑烧制,有专门的“司空”机构监管。颁布了“物勒其名”制度,即制砖工匠要在其制作的砖瓦上刻上相关人员所属的部门及姓名,一经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循此线索,严惩不贷。因此,秦朝制砖的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被誉为“铅砖”。在约3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出现了瓦当,即在筒瓦顶端下垂部分由素面到纹饰,增添了瓦和建筑的美感。秦汉时期的瓦当装饰艺术被称为艺术品中的瑰宝,经历了半圆到圆形当面、由阴线或阳线刻到浮雕、由具体到抽象、由图案到铭文的演进过程。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北魏平城(距今约1600~1700年)时期出现了琉璃瓦和表面被打磨的、漆黑发亮的烧结砖瓦产品,也许从那时起,中国就有了皇宫铺地专用的最早的“金砖”;隋、唐时期出现了闻名后世的青棍砖、青棍瓦; 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出现了窑后砖雕作品,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烧结砖瓦装饰艺术开始从皇家宫廷走出惠泽民间,被大量使用于民间建筑。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屋顶装饰构件、砖雕和皇宫铺地用的金砖制作更加精美,标志着我国砖瓦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度成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古建筑文化。可以说,烧结砖瓦在我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这些辉煌的成就,无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汗水,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近代的衰落与欧美砖瓦的快速发展

清朝中晚期,由于统治者闭关锁国、腐朽没落,中华民族备受列强欺凌,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间也曾有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欧的机制砖瓦技术,当时已经接近欧洲的砖瓦生产技术水平,但终因受外敌入侵和接连不断的内战,使我国的砖瓦制作工艺陷入了低谷,许多砖瓦制作新技术也沉溺沧海,从此我国砖瓦工业走入了衰落。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经历了工业大革命后的现代砖瓦工业在欧洲快速发展。同时,为应对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欧洲各国在不断提高的建筑能耗标准的推动下,砖瓦装备技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和提升,烧结砖瓦的品种、性能、功能大幅度提高,市场应用比例不断扩展,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使得欧美的砖瓦工艺迅速领先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国砖瓦工业的发展与其差距越拉越大。目前,欧洲砖瓦工业在生产上采用矿物学方法分析、研究烧结砖瓦原材料特性及通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指导生产,用现代流变学的方法研究生产过程并指导设备的设计,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分析产品的性能,用现代自动化智能控制方法装备烧结砖瓦生产线,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及方法指导产品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机器人已普遍应用于烧结砖瓦生产线。产品种类多样化(各种功能的产品如装饰用清水墙砖、轻质保温隔热砌块、铺路砖、特殊用途的工程砖、隔墙空心砖、文化砖、楼板砌块或砖、条板砌块或砖、模板砌块或砖等)、工厂规模大型化、生产企业集团化、产品功能开发科学化(孔洞排列及形状、微孔形成剂的使用、永不褪色装饰性等)、装备水平高科技化(现代控制技术装备的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切码运系统设备、机器人、上下架系统设备、挤出过程的模拟及PSM软件、全自动化生产线及遥控技术、节能型的干燥及焙烧技术等,所有这些构成了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现代砖瓦工业的特征。为适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特别是欧美国家要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愈来愈低的情况下,新型高效烧结保温隔热墙体材料以其保温、隔热、隔声以及可回收利用等多种功能普遍受到重视,应用于各种公共和住宅建筑中,成为欧洲建设低能耗建筑的首选材料。现代的复兴与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建设百废待兴。在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砖瓦工业的基本构架已初步形成。一是经过国民经济两个“五年计划”,全国各地相继建设起一大批具有千万块标砖产能的国营机砖厂;二是在砖瓦机械制造方面取得进展,1965年我国加工制造出了第一台真空挤出机, 并于1967年正式投入使用;三是轮窑烧成体系从小窑型向大窑型转变;通过引进前苏联的隧道式人工干燥室后,自然干燥向人工干燥技术转变;四是我国第一座烧结砖隧道窑于1958年建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是隧道窑建设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建设最多的是小断面一次码烧隧道窑,其中也有内宽3m以上的隧道窑,一直延续到90年代,其间共建设了约500条隧道窑。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砖瓦工业体系在复兴中逐渐形成。我国在砖瓦制作工艺逐渐进步的基础上,在多孔砖和空心砖研究和生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1963年研制成功了承重多孔砖(240mm×115mm×90mm);1970年原江苏省昆山县红光砖瓦厂又试制成功了“楼板砖”和“模板砖”;南京新宁砖瓦厂研制和生产了2MS、1MS(即190mm×190mm×90mm和190mm×90mm×90mm)两种建筑模数的多孔砖和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生产出适应大框架建筑结构的非承重模数的多孔砖系列产品;1980年左右原江苏省昆山县红光砖瓦厂又对当时国际流行的新技术——“空心条板砖”(采用软挤出成型,1800mm×600mm×120mm)取得突破,并在干燥和焙烧上也取得成功,烧制了近百块样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建设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国际上一些知名砖瓦机械和窑炉装备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先后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波兰、法国、美国、荷兰等国家引进了数十条先进的烧结砖生产线,通过对设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我国砖瓦行业的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砖瓦机械生产企业研制了变径变螺距、大型号(如Φ750/650型、Φ700/600型)挤出机、紧凑型挤出机、半硬塑挤出机等;自动化码坯机、自动化上下架系统设备、窑车运转系统设备、自动切坯运转设备;挤出搅拌机、高速细碎对辊机、轮碾机、陈化库侧向及横向液压挖掘机、屋面瓦整形机等。初步形成了原料制备,软塑、半硬塑成型,码坯系统和窑炉系统的配套砖瓦机械设备制造体系。与此同时,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了砖瓦行业向节能利废和墙材革新的方向发展。先后出台了如《国务院批转国家建材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发[2005]33号)等相关政策与措施。我国砖瓦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墙材产品,并且不断加大废渣用量,在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等新型墙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砖瓦装备产品不断翻新,不仅生产出了大型挤出机和配套设备,同时还研制生产了切、码、运和上(下)架多转向的自动化系统;码坯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码坯工艺,标志着中国砖瓦机械向智能化迈出了一大步,部分企业已着手研发大型挤出保温隔热砌块生产设备,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制砖用平吊顶宽断面隧道窑炉也随之研发成功,并先后有4.6m、6.9m、9.2m平吊顶宽断面隧道焙烧窑炉投入正常运行。近几年建设的大型生产线,均装备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目前,砖瓦行业制砖用原料已从原来单一的黏土向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有页岩、江河湖淤泥、煤矸石、粉煤灰、各种工业废弃物等。产品的品种已从单一的黏土实心砖发展成多品种和多规格的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多孔砌块、空心砌块、装饰砖、路面砖、装饰挂板等。非烧结类的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等。烧结瓦有板瓦、小青瓦、琉璃瓦以及具有很强装饰功能的西式瓦等,根据表面状态又分上釉和素面瓦两大类。

国内砖瓦行业目前有近7万家企业,资产总额近7000亿元,烧结制品年产量约9000亿块(折标砖),销售收入约2500亿~3000亿元,从业人员600万~700万人。我国砖瓦行业无论是从企业数量、产品产量还是就业人数方面目前均为世界第一,砖瓦机械生产企业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十余家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家。中国砖瓦工业历经近60年的不断发展,无论在装备技术、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国城乡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支撑和贡献。新时期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建材行业已由较长的快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时期。新时期砖瓦行业的转型发展,已不再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而要转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上来。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的发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产品,提升新型烧结墙体屋面材料的建筑应用,促进砖瓦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4.1 发展机遇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达30m2以上。初步预测,未来30年房屋建设总量将有可能达到600亿m2左右,我国大规模建设的峰值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现,城乡建设对建材产品的刚性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家将建筑节能列入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建筑节能将走向常态化和普及化。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绿色建筑的广泛推广,对新型节能和环保的烧结墙体屋面制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将越来越追求健康、舒适和环保的居住环境,烧结砖瓦以其具有保温隔热、耐久抗风化、抗腐蚀、隔声、阻燃、装饰等多种功能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新再认识。

4.2 面临的挑战

砖瓦行业目前总体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总体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砖瓦行业的发展不仅面临着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建筑节能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而且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以及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优化升级之路任重而道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行业总体仍以小规模企业占主导

目前我国砖瓦企业平均规模仅为1400万块标砖左右,规模以上企业为2877家,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4.11%。从产量上分析,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烧结砖产量为4292.19亿标块,为行业总产量的47.7%。近年来,砖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品产量虽快速增长,但以小规模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观。这些小规模的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广泛,其生产工艺、装备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

4.2.2 产品结构和质量亟待优化和提高

近年来,我国砖瓦行业在产品品种和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市场上砖瓦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高中低档并存,高档烧结砖产品仅占总量的0.5%。大部分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不高。

目前,黏土实心砖仍占总量的40%左右。部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偏低,产品标准与建筑应用技术规程脱节,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甚至缺少必要的检测机构、人员、设备和环境条件,产品实物质量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环境不好,企业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不足,产品的质量、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上存在着产品售价低、竞争层次低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高中档产品优质难以优价。

4.2.3 部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近几年,我国又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新建的烧结砖企业大部分生产规模在年产5000万块标砖以上,工艺装备比较齐全,产品质量有较大提升。

目前轮窑仍是我国砖瓦生产的主要窑型,其中以20~32门轮窑占多数。多数砖瓦厂仍采用两道对辊、两道搅拌的简单原料制备方法,产品以自然干燥为主。生产实心粘土砖的企业集中表现为企业数量多、单线生产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基本为28门以下轮窑生产)。

由于政策执行的力度不够,低质低端的产品和工艺装备淘汰难度大。国家已明令淘汰的24门以下轮窑以及立窑。但有些地方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仍有存在,甚至有些地区还存在少部分的土窑和“黑砖窑”。

4.2.4 市场培育不畅阻碍新型节能烧结产品的发展

欧洲各国为满足不断提高的建筑节能要求,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产品标准和施工标准,烧结保温砌块的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并通过自主创新,目前在新疆、浙江等地已经生产出了烧结保温砌块产品。但由于我国建筑应用技术滞后,缺少与保温砌块产品相应的建筑技术标准、应用图集和技术规程,再加上建筑施工习惯性的手工砌筑作业方式,使大体积空心烧结保温砌块产品推广应用难,企业投产后即面临困难局面,经济效益欠佳。

4.2.5 企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砖瓦企业长期扎根工作的数量很少,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缺乏培训,部分企业领导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欠缺,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导致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受到制约。

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5.1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面对我国建筑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砖瓦行业带来的新机遇,今后砖瓦行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市场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要求为已任,以烧结、利废、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切实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完善产品生产与施工应用的衔接,提倡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团化管理,以高质量、低能耗、低污染适应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推动砖瓦行业的科学发展。

5.2 产品优化升级的方向

着重发展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保温隔热、复合、多功能的绿色节能产品,产品生产由取土毁田向不毁田、利废和造田方向发展,由实心向多孔空心和高孔洞率方向发展,由单一小块砖向多孔产品、砌块和板材多品种方向发展,由主要起承重和填充围护作用向承重、围护、隔热保温和装饰等多功能或多功能组合方向发展,特别要重视发展质朴美观自然环保的清水墙的多功能组合。

重点发展和推广轻质高强、节能环保、功能多元、节地增效、舒适健康的新型墙体屋面材料,适应建筑节能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鼓励和支持符合GB13544—2011、GB13545—2003、GB/T26538—2011技术要求,采用以煤矸石、粉煤灰、页岩、建筑渣土、河湖海淤泥、污泥、山土和土丘土等为原料,并经过原料精细化处理(包括建设陈化库)、55型以上成型砖机、人工干燥、自动码卸坯、4.6米以上断面自动控温的隧道窑,年生产规模6000万块标砖及以上生产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符合JC/T637—2009、GB26541—2011技术要求,采用双向液压成型机、公称压力8000KN以上,自动计量配料,年生产规模6000万块标砖及以上生产线生产的蒸压灰砂多孔砖、蒸压粉煤灰多孔砖。

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应探索开发和生产以下产品:

1、耐久性好、装饰功能强、永不退色、使用功能好及使用期长久稳定的各种规格尺寸、品种的室内外清水墙装饰砖、铺地砖、广场砖等;

2、大尺寸、高孔洞率的烧结保温砌块;

3、预制的空心砖墙板(复合砖墙板)及大型条板砖;

4、各种规格及用途(分室及分户、承重与非承重)的隔墙空心砌块或砖;

5、高档次连锁式烧结屋面瓦;

6、烧结的新型外墙用干挂陶板(节能构造形式)及遮阳空心板或条板。

5.3 现阶段淘汰落后的目标

争取到2015年,全行业淘汰粘土实心砖1千亿块,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到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5%以上。限制原料中页岩或各种废渣(土)含量低于70%、采用45型或以下挤砖机和单线年生产规模3000万块标砖以下的生产线的各种烧结砖及烧结空心砌块,压砖机成型压力低于200吨、年生产规模3000万块标砖以下生产线的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淘汰破坏农田、耕地和破坏环境取土烧制的实心粘土砖;成型主机在200吨(不含)以下盘转式压砖成型生产线生产的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以及非烧结、非蒸压的粉煤灰砖。

28门以下轮窑及立窑、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2013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在城市规划区、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和国道、省道、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烧结砖瓦窑。普通挤砖机、SJ1580—3000双轴、单轴制砖搅拌机;SQP400500——700500双辊破碎机、1000型普通切条机。行业发展趋势

6.1 砖瓦生产向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50年代到60年代初建筑业发展迅速,砖瓦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但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欧洲的砖瓦工业产业布局和结构都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如德国2000多家砖瓦企业经过兼并联合,形成了目前240家大型砖瓦企业。奥地利维纳博格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砖瓦制造企业集团,近10年间从11家工厂迅速发展为遍布在20多个国家地区的273家工厂。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进程的加快,我国砖瓦企业也在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目前新上的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年生产能力普遍达到5000万标砖以上,单线年生产能力6000万~1.2亿块标砖的大型生产线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砖瓦行业建设的各种形式的隧道窑已经超过了3000座。

未来砖瓦行业将依靠优势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实施兼并重组,形成一批产品质量较高、规模优势明显、技术装备先进的骨干企业。

6.2 产品向多品种、多规格化发展

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和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对新型墙材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国外新墙材总产量增加不多,有的国家还有下降。但是产品的品种、规格却不断增加,按用户需求而生产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例如美国一家砖厂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近千个花式品种及不同用途的烧结砖。

为了减轻建筑物自重,节省资源,国外墙材的发展趋势是低密度和高性能。例如,实心砖向多孔砖、空心砖、高孔洞率和大规格发展,非承重空心砖孔洞率已高达60%以上;黏土砖也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还出现了复合砖、复合砌块等。

我国砖瓦产品的发展也正在由普通大众化的产品向高质量、大体积、轻质、高强、低能耗、健康舒适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企业将着重研发和生产节能效果显著、使用功能优异、具有良好生态特性的新型烧结墙体屋面材料,如高强度、高孔洞率、高质量性能的烧结空心制品和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等。

由于房地产建筑市场开始向人性化、舒适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对建筑的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那些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工艺产品,那些将古建砖瓦应用在现代建筑上的设计,那些将高档烧结砖作为建筑物外装饰墙使用的工程,为传统的烧结制品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

6.3 产业向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建筑、生活废渣的日益增多,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利用废渣生产墙材,将废渣利用技术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途径。在各种有工业副产物排出的工厂,考虑建设砖瓦厂消化副产物,例如利用磷肥厂、选煤厂、电厂等排出的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等生产墙材。

我国砖瓦行业也在向节约土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可再生利用方向发展。制砖用的原料已经从原来单一的黏土向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江河湖淤泥以及各种工业废弃物等方向发展。产品功能向高掺量(掺加废渣50%以上)、高孔洞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和自装饰效果方向发展。

6.4 新型、高性能的砖瓦产品市场应用将得到重视

新型、高性能的砖瓦产品只有被建筑市场广泛应用,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带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从欧洲各国应用烧结砌块产品的情况看,单一砌块厚的外墙能够满足隔热保温的需要。同时长期以来欧美广泛应用的复合夹芯墙节能建筑结构体系,节能效果显著。

我国目前也出现了用清水墙装饰砖设计、建造的“夹芯墙”结构体系,使高端烧结类产品的市场销售量进一步增加;各类空心砖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具有生态功能的烧结地砖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也非常看好新颖的装饰性屋面瓦的销售市场。

住建部于201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复合墙体体系技术规范JGJ/T 274-2012《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对复合墙的外叶墙、内叶墙和夹心墙的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节能设计,以及施工验收等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复合墙结构体系能将我国传统的清水墙体系与现代的建筑材料诸如多孔保温材料、水泥砌块、框架钢结构、轻钢龙骨结构、石膏板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能达到绿色建筑,又能延长建筑寿命。

国内一些优势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对烧结保温砌块装备技术及产品生产进行探索、研究和生产,高性能的烧结保温砌块的生产和应用必将促进我国砖瓦装备技术、产品生产和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的一场新的技术变革。

6.5 装备技术向专业化、精细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砖瓦技术装备整体还处于跟踪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阶段,提升装备制造的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欧洲砖瓦厂生产线从取料、原料制备、成型、干燥、焙烧到成品包装已经完全实行中央控制,全部为隧道窑煅烧,生产的产品已向系列化、配套化、模数化、大规格、高孔洞率方向发展。

我国的砖瓦装备技术企业应提倡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由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所生产的产品和工艺要求合理配置设备的装机容量,提高设备材质及内在质量,提高窑炉工程的设计水平,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以及现代化的管理,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要研究开发和生产烧结保温砌块和高档屋面瓦的机械装备和配套产品,加强砖瓦工业窑炉、城市建筑垃圾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生产高性能砖瓦产品整装设备的研发及产业链配套、衔接技术的研发等。

通过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和自主创新,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走由大变强、以高端为主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最终达到世界一流的砖瓦行业。促进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砖瓦行业最为紧迫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擎作用,通过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7.1 以产业政策规划和引领行业的发展

要认真贯彻落实《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等国家相关规划及政策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墙材产品从生产、流通、应用等环节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统筹考虑和推进节能、绿色墙体屋面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替代落后的工艺和技术。

尽快制定和实施《砖瓦行业发展指导意见》或《砖瓦行业准入条件》,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要求纳入到相关产业政策中,积极发展主导产品,限制和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要坚决淘汰实心粘土砖和新型墙材中产品质量和节能、排放指标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砖瓦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和产品在建筑应用上应优先采用,并给予必要的财税鼓励政策,严格限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质量低劣产品的生产。

要以提高生产集中度为重点,加快新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产出效率与效益。支持大型企业按市场规则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和集中度,培育一批产品质量好、生产上规模、工艺装备先进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

7.2 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产品优化升级

标准对于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淘汰高耗能的设备、窑炉和其他落后的生产工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使标准适应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要梳理现有产品标准,着重提升产品标准的档次和主要性能指标,适应和满足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

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及时修订当前不能满足建筑应用要求的产品标准,强化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促进产品的优化升级。

加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快制定《烧结砖瓦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组织跨行业、跨学科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研究高档烧结制品的建筑技术标准、应用图集和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如《烧结保温砌块应用技术规程》,推动在不同气候带(典型的有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烧结制品的应用。

7.3 加强质量管理,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化验室,配备必要的人员,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尽快制定和实施《砖瓦行业质量管理规程》,从原燃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严格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产品标准和企业内控质量指标的规定要求。

应加强对砖瓦产品的质量监督力度,打击质量低劣和非标产品。建议适时开展烧结砖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可能性研究,通过更为严格的质量管理,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工艺。

鼓励企业走品牌化的生产和经营之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适合建筑节能、绿色建筑需要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砖瓦产品,培育一批行业的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7.4 以科技进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途径,以实现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引导企业走低碳、绿色和环保的生产之路。现阶段应着重解决以下方面问题:

1、为应对烧结砖瓦节能减排繁重的任务,应尽快组织开展砖瓦企业烟尘净化装置、窑炉干燥及余热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2、大力推进砖瓦行业自动化控制水平,积极推广大断面隧道窑并配有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配料和焙烧。开展新型切、码、运系统的装备开发和技术升级,推广大产量、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经济适用的码坯机、卸砖机,提高劳动生产率。

3、对近几年引进的生产线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对国际先进砖瓦工艺装备和生产技术进行跟踪、研究,全面提升成套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资本、经营输出全方位、科工贸一体化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由行业协会和企业牵头,组织业内专家就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或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加快制定《砖瓦工业隧道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鼓励形成一批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和窑炉施工三位一体的装备制造集团。

建议加大对装备制造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和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

7.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探索与高校合作,开展高级工商管理或经济管理培训班,加大企业高中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企业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

探索与部分高校合作,建议在硅酸盐工业陶瓷专业课中增加“烧结砖瓦”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到砖瓦企业工作。

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完善培训的基础工作,逐步普及岗位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墙材产业队伍,为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7.6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篇6:砖瓦行业现状解决(范文)

市场环境变化:

建筑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建筑结构有了很大改变:

改革开发前,建筑结构以多层砖混结构为主,需要大量承重墙体材料。

改革开放后,发展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如高层纯剪力墙结构、高层框架结构、高层框简结构。这类结构在一、二线城市已占60%、70%,三线城市也超过40%。这些结构都以混凝土为墙体,只有填充墙部分可用其他材料,对材料要求能自承重即可。

广大农村、小城镇、县城等还是以一到六层砖混结构为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多地

地震地区,多层框架结构有一定发展。

目前,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建筑市场在萎缩,新型城镇化在发展。墙体功能要求增加:

不仅要求有承重维护功能,而且要具备保温、隔热、隔音、降噪、抗震等功能。墙体材料品种多样化:

墙体材料市场上已不再是烧结砖一统天下了,蒸压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砖、石膏砌块、石膏空心条板、陶粒空心板、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复合板等新型墙体材料在各地拥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对烧结砖市场形成严重挑战,挤压了烧结砖市场,在填充领域尤其明显。

生产条件的变化:

原材料来源的变化;

燃料结构的变化;

环境保护指标的提高;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当前对中国经济最严重的挑战是产能严重过剩,而需求萎缩或者不足。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经济发展将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三期重叠”的时期。

与烧结砖行业关联度的房地产行业,疯狂膨胀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现在走到了转折点。

供应超过需求、地产疲软、房产量价齐跌。从2014年全国市场表现看,房地产行业境况显不如前。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全年同比降幅8%,销售价格同比跌5%。未来10年对房地产商来说是残酷的、削泡沫、去库存、挤压过剩产能的时代。以上情况要求并迫使烧结砖工业调整结构、转型发展。

中国烧结砖工业的结构现状

中国烧结砖工业结构包括: 原材料结构; 产品结构; 生产技术结构;

生产线和企业规模结构; 原材料结构

中国用于烧结砖的原材料有:

农田粘土、荒山荒坡粘土、黄土高原粘土、城市建筑基坑土; 江河湖淤泥; 粘土质页岩; 煤矸石;

城镇污水污泥。产品结构

目前中国烧结砖市场上的产品品种有:

烧结实心砖,主要用于建筑承重墙体、填充墙体、市政工程、地基基础;

烧结多孔砖,主要用于建筑承重墙体、填充墙体;

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内隔断填充墙体;

烧结多孔切块,主要用于外维护填充保温墙体; 生产技术结构

中国烧结砖生产工业技术有:

非真空挤出成型、自然晾坯干燥、人工码窑、轮窑、地沟窑、井式窑烧成、人工出窑;

原料轮碾、对辊或锤式破碎、库室陈化、真空挤出、机械码坯、一次或二次码烧、人工或

机械卸砖; 生产线规模:

年产3000万块标准砖以下;

年产3000万、6000万、8000万、1.2亿块标准砖及以上生产线。企业规模:

仅有一条生产线的企业,其规模与生产线相同;

大的企业建有多条生产线,其规模达到4-5亿块标准砖。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烧结砖工业如何调整?行业如何转型?

几十年来是中国烧结砖工业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以适应发展需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烧结砖工业结构调整建议如下:

首先消化严重过剩的产能,在这一过程中应大力淘汰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能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努力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调整的重点是产品结构: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调整的进度、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生产技术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原料结构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首先大力发展烧结空心砖、占领框架建筑隔断填充墙市场;

框架填充隔断墙市场容量大、用量多;

产品孔洞率高,生产节能结土效果好;

对产品品质要求并不太高;

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对现有生产线稍加改造和提高就可生产;

建筑施工技术相对成熟,市场接受度较高;

性能价格比高,经济效益好。慎重发展烧结多孔保温砌块:

外围护墙对产品性能要求相对较高;

市场需求还未形成;

生产此类产品的条件尚不具备; 适度保留烧结实心砖生产和供应:

建筑基础、地下工程和河道均需使用实心砖;

农村建筑仍习惯使用实心砖;

发展烧结多孔保温砌块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烧结多孔保温砌块一直是砖瓦业界广泛关注和提倡大力发展的产品。能否发展、怎么发展需要认真的研究,必须要解决好发展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市场开拓和运行:

当今的问题是市场需求没形成。产品规格的确定:

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带,不同节能要求的墙体,需要什么规格和性能的产品?

产品密度?多少厚度和导热系数?

作为填充保温外围护墙,需要多少个规格?

什么原料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或者说生产这一类产品需要什么样性能的原料?是不是所有原料都可以生产这种产品呢?

什么地区有能满足这类产品生产的原料?煤矸石、粉煤灰能否用于生产这类产品? 目前内燃烧砖和一次码烧工艺是否合适生产这类产品? 现有的生产装备和软件能否生产这类产品?

这类产品能否用作抗震设防墙体?其延性如何解决? 这类产品能否满足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在当地规定允许的墙体厚度情况下,墙体节能65%、75%甚至更高的要求?

欧洲开发的容量600Kg/M³、650Kg/M³,导热系数0.10-0.16W(m.k)的烧结多孔砌块,在墙厚240-250mm之间,其传热洗漱K在0.17-0.46W(m.k)之间,从这一K值看,可以满足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围护墙节能65%和75%的要求,但该砌块的抗压强度仅是1.0Mpa。这样低的强度不能满足我国外围护墙的要求。我国对外围护墙产品抗压强度要求为2.5-5.0Mpa。

对于密度800Kg/M³的烧结多孔保温砌块,其抗压强度可满足外围护墙要求,但用普通砂浆砌筑的300mm厚墙体在不做抹面层是的传热系数K值为0.68(㎡.k),厚度在365mm时,K值为0.60W/(㎡.k)达不到严寒地区单一材料墙体节能65%的要求,也达不到寒冷地区节能75%的要求,但可满足夏热冬冷地区节能65%或75%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发展烧结保温砌块是需要认真慎重研究的。

建议

烧结砖行业组织起来联合开展专题研究; 进行烧结砖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编制烧结砖工业发展规划和计划; 建立实施发展规划和计划的机构;

加强市场研究,找准市场定位,以创新产品来开拓市场,通过建造市场需求来拉动和促进烧结砖工业发展;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实事求是,切忌误导;

篇7:砖瓦工业生产工艺应用

1、行业的发展史:

烧结砖行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延续发展,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华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得到了启蒙,烧结砖瓦在一些主要城市得以发展,从西欧购进了制造机器,出现了机制砖瓦厂。这标志着我国延续几千年的手工作坊式的烧结砖瓦生产走向了工业化生产的开端,同时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形成之始的一个重要分支。

轮窑也称环窑或霍夫曼(Hoffman)窑,是德国工程师霍夫曼发明的,从1865年应用至今已近1个半世纪,在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浦东引进了国内第一条轮窑(18门),1906年国人才真正掌握了建造轮窑的技术,在全国各地建造轮窑,因轮窑为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工艺操作与技术管理简单的经济窑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

2、生产工艺及装备发展史:

人工干燥方式最早也是出现在上海,1920年,中华第一窑业工场建有链式人工干燥室约500平方米,这也是我国民族工业中第一家采用人工干燥的砖瓦厂。我国连续的逆流式隧道干燥的出现,是在1949年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5年在北京窦店砖瓦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连续的逆流式隧道干燥。80年代,四川资阳发明了“正压排潮”的干燥方式,也在同期(1985年),我国引进了大断面的室式干燥室。进入90年代后,在原有引进的大断面室式室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大断面单层干燥的隧道式干燥室,并为配合该种类型的干燥室,开发出了自动上、下系统设备。80年代末,一次码烧的煤矸石空心砖引进项目中,同时引进了一次码烧用的大断面隧道干燥室,此技术在其后的许多条煤矸石或页岩一次码烧的生产线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我国砖瓦行业第一条隧道窑出现于1958年。该条隧道窑由当时的中国西北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由上海振苏砖瓦厂承建。该隧道窑窑体长90米,内高2.2米,宽2.25米,于1958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9年建成投产。这一隧道窑的建成投产,为我国烧结砖瓦行业利用隧道窑焙烧砖瓦首开先河。

我国第一台真空挤出机是由原建工部西北建筑设计院1965年设计,由湖南长沙建材机械厂加工制造。当时设计的机型为Φ450mm,于1967年投入正式使用。1971~1975年,兰州沙井驿砖瓦厂试制成功了硬塑挤出瓦新设备和工艺。从此我国有了硬挤出设备和工艺。此后于90年代初、中期我国又引进了制造煤矸石空心砖的硬塑或半硬塑挤出设备,并消化翻板制造。到了90年代末,加上原来引进的一些半硬塑挤出设备,我国的软塑挤出、半硬塑挤出和硬塑挤出设备已

能在国内建造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到2000年,是我国烧结砖飞速发展的20年,是我国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大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引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烧结砖瓦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和技术。

1996年,全国统计在册的砖瓦厂有12万家,产量达7200亿标砖,折合吨位近18亿吨,比整个西欧的产砖总和还要高出很多。几乎到处可见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砖瓦厂。但是这种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国有大中型砖瓦厂或是骨干砖瓦企业,由于多年生产,土源枯竭,或是因为建厂时间长,企业负担过重等原因,逐渐转产或倒闭。大量的乡镇、个体砖瓦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生产方式上讲,出现了某些方面的退步。如在此期间出现了“立窑”、“土窑”的复显等。这种以“高速度”,“低水平”方式发展起来的大量烧结砖瓦厂,能耗高,产量质量差,品种单一,污染严重,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毁田的情况。同时也造成了某些地区城市建筑质量的下降。加上建筑发展要节能,建筑使用功能要提高等方面的要求,这种状态的烧结砖瓦生产已构成了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终于在1992年,国务院下发了要求墙体材料改革的文件,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均成立了“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随着墙体材料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限制黏土实心砖的生产和使用,在全国256个大、中城市禁止使用黏土实心砖。所有这些,成为我国烧结砖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

我国到2003年时的调查表明,烧结砖瓦生产的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虽说已有了高度自动化控制的引进生产线,但为数仍然很少。绝大多数还是自然干燥、轮窑烧成的落后生产方式 第二章、新建生产线建设步骤:

步骤一: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指工程开工之前的系列准备工作。它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初步酝酿、建议,市场、相关政策的研究,厂址选择、确定等工作。

步骤二:生产原料的确定:

生产原料是烧结砖质量的关键,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选型配套也是根据原料的特性而确定的,在建厂前应对制砖原料进行化验,依据原料的化学成份及物理分析,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配套。步骤三:生产工艺的确定:

生产工艺是生产线的命脉,烧结砖因制砖原料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生产工艺,许多厂家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好多是因为生产工艺不配套或不

完整造成的,完善合理的生产工艺可提高烧结产品的质量、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步骤四:工艺初步设计方案及投资概算的制作:

工艺初步设计方案含有生产工艺、设备选型配套及生产线整体规划布置,许多企业对这步骤不太重视,导致在工程建造中无计划,建造步骤混乱颠倒,经常返工或将错就错,浪费人力、物力及资金重复投入,生产线规划布置不合理,造成场地浪费凌乱。

投资概算可以初步设计方案为基础,根据地域的实际情况等相关资料来制作,并筹措资金。

步骤五:考察、选择窑炉公司及专业制砖设备厂家:

窑炉和制砖设备是生产线中关键的两大块,为重中之重,所以在工程建设中窑炉公司及专业制砖设备厂家的选择尤其重要,宁可在考察窑炉、设备的过程中多投入资金和时间,听听多位业内人士的意见及建议,不要急切、盲目的做决定。

窑炉及制砖设备选购时应主要考虑质量、性能、服务及选购公司的综合实力,因为有实力的公司注重品牌质量、服务信誉、并有独立的产品研发部门,可为用户解决疑难杂症及生产线升级等诸多问题。

在建厂相关手续完善,生产线场地已确定,电、水、资金等各项到位的前提下,先建造窑炉后订购设备或同时进行,因窑炉的建设周期较长,一般在100~120个工作日。

步骤六:生产车间的建造及配电、排水系统:

生产车间的建造需在设备安装完毕后方能搭建,但可先做厂房的基础。配电系统可根据窑炉、设备、照明、生活等总用电量进行配置,或独立或联动,配电系统因用材和使用效果的不同,其价格相差甚远,项目方可根据自身的要求配置。雨水排除一般采用明沟排水方式沿车间四周设置散水,厂区沿围墙及道路边设主排水沟,集中排出厂外低洼处。步骤七:烘窑、试机:

到此步骤,项目主体已基本完成,新建窑炉因窑体内水份高需要烘窑,设备进行试机。在此期间生产厂家应预备劳动力,进行员工培训,待调试结束正式投产。

第三章、专业制砖设备及设备购买时注意事项:

一、常用制砖设备总体可分为六个部分:

1、原料配料设备;

(1)链板式给料机:适用于块状原料的配料供给;(2)厢式给料机:适用于粉状或颗粒小原料的配料供给;(3)内燃给料机:适用于含有高热值的粉状内燃料的配料供给;

2、原料处理设备;

(1)锤式破碎机:适用于含水率低,块状硬质原料的破碎;(2)笼式破碎机:适用于块状较小原料的粉碎;

(3)筛:可分为振动筛、滚筛。用于破碎后含水率低原料的筛分;(4)辊式破碎机:适用于含水率偏高块状原料的破碎;

(5)搅拌机(强力搅拌机):可分单轴、双轴搅拌机,用于多种原料的均匀混合,使用过程中可加水或蒸汽;

3、原料陈化设备;

(1)可逆皮带布料机:实现混合物料的均匀布料,使陈化库的空间能充分利用。

(2)多斗挖掘机:将陈化好的物料均匀、不间断的供料。

4、成型设备;

(1)挤出机:该设备将经过处理并符合制砖要求的物料挤出成一定形状的泥条。

(2)切条切坯机:将挤出机挤出成型的泥条切割成一定形状的泥坯。

5、自动化码坯系统:

(1)编程系统:将切割好的泥坯安码坯要求,分布成一定阵列的整套系统。

(2)码坯系统:将排布好阵列的泥坯,运送到指定的位置。

6、窑炉运转设备(隧道窑用);

(1)牵引机:将隧道窑用的窑车牵引到指定的位置,可实现远距离窑车的移动。

(2)步进机:实现隧道窑窑车近距离平缓移动,一般使用在码坯工段上。(3)摆渡车:实现窑车分布在指定的停车位上待用。(4)顶车机:将窑车沿干燥、焙烧的指定方向输送。

二、购买设备注意事项:

1、选择中、大企业的生产的装备,其不但质量好、技术先进,注重售后服务,并且服务有保障,一般很少耽误砖厂生产。

小公司、小作坊生产的装备虽售价便宜,则是没有保障的,由于技术落后(或仿制设备,自身无技术,无法对设备升级)、不成熟,原材料质

量没有保障,生产出的产品很难保证正常使用,对容易制砖的原料(如:粘土),或生产实心砖等相对生产工艺简单的生产线上能满足生产。遇到复杂的原料就无法保证了,因自身无产品升级的技术,就造成了产品卖出后就不管不问的现象,给客户正常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2、认准设备型号再购买:

因砖瓦行业相对比较落后,行业不规范,某些设备厂家的设备不按行业标准执行,一些不知情的用户花了大价钱买了小设备,使用时产量低、耗能高,导致用户挣不到利润或负债经营。

3、选取同一生产制造商研制的机械装备,是砖瓦生产企业设备投资的最佳选择。

选择同一设备制造厂家的全套设备,各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运转、衔接效能,能够保证生产流畅,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提高产量,同时,对设备的维护、维修都有好处;

4、生产工艺必须与装备相匹配,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投资而简化生产工艺,一些企业对成型主机较为重视,而对于其他配套设备或辅助设备往往重视不够,或是代为采购或是简单配套,这就不免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我们应认识到成型设备只是决定坯体成型质量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唯一条件。

生产线中其它设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设备性能的优化同样是重要的,例如原料处理设备、搅拌设备、碾压设备、干燥、烧成辅助设备等均不可忽视,必须通过系统优化选择,科学合理确定辅机和配套设备的相关性能,才能使整个生产线的装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做到既相互匹配,又经济合理。

生产设备的选型配套(特别是关键设备),要考虑设备的生产潜力,在以后的技改中只需调整生产工艺而不用大幅度的更换设备,减少技改资金及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有条件的生产企业,选购设备时应注重设备质量和性能,不应该一味追求低价位的设备采购。

篇8:砖瓦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邮编:710061

电话: (029) 85221486 85221476 传真: (029) 85221476 E-mail:qiangcai@vip.sina.com

上一篇:阳山一日游作文下一篇: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有哪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