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报告范文

2024-05-11

山体滑坡报告范文(精选9篇)

篇1:山体滑坡报告范文

山体滑坡灾害报告

案例: 阿富汗巴达赫尚省山体滑坡 成员:刘兴,马艳春,蒙丽颖,潘运江

沈连红,石福英,谭桂华,王芳,吴艳香,夏高义 班级:

2011级地理2班

2014年6月17日

一、滑坡灾害地点、受灾范围以及灾害的程度(蒙丽颖,潘运江)

当地时间2014年5月2日上午11点左右,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的一处偏远山区发生山体滑坡,大量碎石和泥土涌入阿卜巴利克村庄,阿卜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们大多住在土坯房中,这种房屋极其脆弱。村里有近千户人家,其中至少有300座房屋在灾难中被摧毁。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省长的发言人表示,山体滑坡已经确认导致超过2100人死亡,当地官员当时预计有超过2000人失踪。

二、灾害的形成原因(刘兴,马艳春,谭桂华)

(一)地形因素

阿富汗的地形复杂,堪称穷山恶水,全境85%的地方不是崎岖的岩石就是险恶的谷地。事发地的巴达赫尚省位于阿富汗东北部,是阿富汗最偏远的地区之一,与塔吉克斯坦、中国和巴基斯坦接壤,山脉贯穿这一地区。省内分布着众多山脉,地形复杂。一旦遭遇雨雪天气,这里非常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等各种自然灾害。由于地处山区,当地大多居民的生活十分贫困,很多还居住在简易的土坯房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二)地质因素

当地山体植被发育极差,风化严重,地震多发,山体陡峻。同时,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山区有大面积黄土层发育,在这些黄土斜坡上发生了大量的斜坡破坏,表明当地地质环境较为脆弱。

(三)气候因素

当地官员说,连降暴雨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在阿富汗有这么一句形容一年四季的话“冬阴春雨夏秋干”。当地三四月甚至五月初虽然云量比冬季少,但雨量却是全年相对最多,占全年的50-60%以上。因此,这几个月是当地全年最美的季节,但也是事故多发的季节。由于连日暴雨,所以导致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发生山体滑坡。

(四)缺乏设备

由于经历了多年的战乱,阿富汗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缺少各种救援设备。再加上交通不便,一旦发生自然灾难救援力量很难尽快到达。

三、防灾减灾建议(石福英,沈连红,夏高义)

(一)工程性措施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

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

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

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柔性安全防护网系统)。

6、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二)非工程性措施

首先当以宣传教育为重点,树立起环境保护思想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坚决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彻底改变以牺牲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取得经济效益的恶劣倾向。

制定切实可行的援救计划,逐步强化防灾、救灾、减灾和治灾的经济保障体系,加强对各种滑坡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预报准确性,完善滑坡灾害信息传递制度。

四、滑坡灾害的地理分布(吴艳香,王芳)

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中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篇2:山体滑坡报告范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高庄镇金田浴南部.建筑结构类别:山体削坡、急流槽、沉淀池、挡土墙、沉淀池为砌石基础.建筑规模.:

挡土墙深度

m

排水渠長度

米.沉淀池深度

m

沉淀池長度

米沉淀池長度

二.工程各责任主体单位

1.建设单位:

xxxx国土资源局

2.设计单位:

3.勘察单位:xx理正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施工单位:

xx龙泉建筑公司

5.监理单位:xxxx项目管理有限监公司21监理部

三.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设计图纸等

2.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国家建筑工程有关强制性条文等

3.xx县国土资源局相关山体治理工程的文件等

四.工程监理情况

依据(委托监理合同).项目监理部能够及时深入施工现场全面开展监理工作.依据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强制性标准.有序地开展监理工作.力争三控三管一协调.能够做到准确.及时

到位.尽可能将所有的质量

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开工以来

我xxxx项目管理有现公司金田村监理部坚持公平

公正

科学

服务的原则.严格按施工图纸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序监理.五

施工质量监理情况

1.首先根据规划文件由建设单位招集施工

监交待规划红线

基准点.6.挡土墙、沉淀池基槽于XX年8月27开挖结束.经xx龙泉建筑公司自检.我监理部于XX年9月20日组织了建设、施工、监理三方预验收.2.总监亲自组织监理人员对开挖的挡土墙、沉淀池基槽进行抽测:

实测.位置、宽、深、長符合图纸要求.(实测值:挡土墙深度

m

挡土墙長度

米.挡土墙宽度

沉淀池深度

m

沉淀池長度

米沉淀池宽度

米)

4.该本工程施工放线两个检验批.开挖共两个检验批.共四个检验查.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设计要求.五.监理评估结论

本基槽分部分项工程.经xx龙泉建筑公司施工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我xxxx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1监理部复检.此基槽开挖深度、長度、宽度复合图纸设计.我xxxx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1监理部验收结论:

xx国土局金田浴山体滑坡治理工程的挡土墙、沉淀池基槽分部分项工程:

同意验收

xxxx项目管理公司21监理部

篇3:山体滑坡治理技术研究

石壁滑坡位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官坑村永宁高速公路右侧, 山体土质为碎块状全风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顺层节理发育, 经过2010年1~6月的持续降水影响, 沿线多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及坍塌, 其中以石壁滑坡尤为严重。经过对该滑坡全过程监控、设计、施工, 本文特对石壁滑坡体产生原因进行剖析, 提出临时防治措施, 及相应的治理方案。

2 工程简介

石壁滑坡体位于深路堑, 滑坡区纵向长度约604m滑坡区为丘陵地貌, 丘陵高程介于360~470m之间, 相对高差约110m, 丘陵自然坡度为10~30°, 植被较发育, 并屡见大块孤石堆积, 丘脊顶部较平缓, 坡顶坚硬硅化带裸露。

石壁滑坡区地层岩性为: (1) 粘土 (Q) :黄褐色, 夹碎块石, 结构松散, 硬塑性, 厚度2~5米; (2) 粉砂岩 (K1h) :棕红色, 砂土状强风化, 粉砂质结构, 泥质胶结, 节理裂隙发育, 厚度20.1米, 以下为中风化, 产状182°∠44°。两组主要节理, 一组与路线方向平行, 一组与路线方向大致垂直。 (3) 饰变破碎带:灰黄-灰白色, 硅化强烈, 岩体极破碎, 其原岩为粉砂岩, 钻孔揭露厚度33.35米。

3 滑坡体的产生

石壁滑坡段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 该段路堑原设计为1~2级边坡, 采取拱形骨架+客土喷播植草、预应力锚索框架等防护,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原则施工, 并且边坡开挖前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堑顶截水沟。经过2010年1月初持续降雨后, 该段坡脚路基有明显的挤压隆起现象, 隆起高度约1米, 说明滑动面位于路基顶面以下, 并且K105+590~K105+630第1级边坡失稳坍塌, 该边坡正施工预应力锚索框架, 其中预应力锚索体已安装, 锚孔也已经注浆, 失稳后的坡体将已注浆的锚索体也拔出孔外, 其他坡面也开裂, 坍塌。

4 滑坡地质勘察及临时治理措施

2010年1月出现边坡失稳坍塌, 及堑顶开裂变形现象后, 为了防止山体进一步滑移, 演变为大型山体滑坡, 为防止山体出现加大位移, 并确保山脚路基施工安全, 待山体滑移稳定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 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临时防治方案:

在临时防治过程中, 为跟踪了解山体变形情况, 在坡面上设置了一系列的位移观测桩, 有裂缝骑马观测桩, 地表位移监测桩, 及深孔位移监测桩, 根据一系列的位移监测手段对山体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了解该山体位移及稳定情况, 为合理确定山体稳定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并为确定山体地质状况、水位状况、及断裂层位置等提供技术依据。

4.1 在山体上布设裂缝骑马观测桩

首先对裂缝进行填塞粘土夯实, 对表面采用砂浆封闭, 再布设骑马观测桩, 对观测桩的位移情况实时监测。晴天每天监测一次, 雨天每天监测两次, 山体明显位移时, 加强监控频次。

4.2 在山体上布设地表位移监测桩, 测定山体水平及竖直位移情况

骑马桩只能够粗略监测山体位移情况, 检测较方便。为了更精确的反应山体位移数据, 需在坡面设置地表位移检测桩, 采用全站仪每两天测量一次。

4.3 布设深孔位移监测孔, 重新探明地质情况, 及山体位移情况

为了更加精确的检测山体位移, 并补充相应的技术参数, 我们在山体上布置了22个深孔位移监测孔。通过深孔监测, 我们可以精确的得到以下参数: (1) 山体滑动面所在深度, 及相应深度的位移情况; (2) 深孔监测孔可作为地质孔, 对山体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 确定各深度对应的山体地质, 并确定滑动面位置; (3) 作为山体水位监测孔, 了解山体地下水位状况, 通过山体干旱及持续降雨时分别测定地下水位状况, 测得地下水位参数;

4.4 搜集地下水位资料

深孔位移监测孔钻探后, 定期观测孔内水位情况, (其中天晴时每星期观测一次, 雨天时每次下雨结束后进行观测) 。

4.5 搜集地质资料

通过深孔监测钻探孔, 对钻孔芯样进行详细描述, 探明各深度地层的地质情况;

4.6 对滑坡区地质测量产状

为了详细调查滑坡区地层节理状况, 我们对滑坡区段内的坡面产状进行了详细测量, 得到了一系列的节理、层理参数。在滑坡初治过程中, 我们安排专人每天对滑坡情况进行监测, 发现滑移立即进行汇报, 确保滑坡安全。

4.7 滑坡开裂区裂缝处理

将滑坡体表面开裂部分进行平整压实, 用粘土封堵裂缝, 表面用砂浆封闭, 防止雨水下渗, 对于开裂严重部位, 采用彩条布覆盖。

4.8 滑坡区排水

4.8.1 地表水排除

在滑坡区及滑坡后缘挖设临时截排水沟, 水沟内铺设塑料薄膜, 防止雨水下渗, 并在滑坡体表面挖设树枝状临时排水沟, 排水沟与路基排水沟顺接;

4.8.2 地下水排除

在滑坡体不同高度按一定距离钻造排水平孔, 排除滑坡体内的地下水, 排水平孔的深度以出水为准。

5 滑坡治理方案

经过初步防治后, 滑坡体逐步趋于稳定状态, 经专家组多次现场勘察分析, 认为在滑坡治理中应采取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根据治理情况随时调整设计参数。为有效治理该滑坡, 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 对滑坡进行综合治理, 在治理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减小滑体滑动力; (2) 减小水的危害; (3) 对滑体加固; (4) 对滑体进行支挡。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 我们考虑了如下治理方案: (1) 在减小滑体滑动力方面, 考虑对边坡放缓、并对山体进行开挖卸载, 减小滑体自重; (2) 在减小水的危害方面, 综合考虑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治理; (3) 对滑体加固方面, 考虑对滑体进行加固处理, 保证滑体处于稳定状态; (4) 对滑体进行支挡方面, 主要考虑抗滑桩及抗滑挡墙等进行支挡防护;并同时加强现场监测, 以便随时调整治理方案。

5.1 削方卸载

为了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提高其抗滑力, 减小滑体滑动推力, 根据滑体重量及滑动力进行适当的卸载, 保证滑体处于平衡稳定状态;

经计算分析该滑坡体卸载土方34万方, 从原设计2级边坡变更为8级边坡;堑顶以滑坡后缘作为边坡坡口线, 边坡坡率按1:1.75、1:2控制, 每级边坡高度不大于8米, 坡脚预留2~4米宽平台, 边坡开挖过程中严格执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施工原则, 开挖后及时防护, , 施工过程中对山体深孔监测管进行有效保护, 防止破坏。

5.2 水的治理

滑坡的发生和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 消除和减轻水对坡体的危害尤其重要, 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分解, 以免降低岩土体承载力;

消除和减小水的危害作用, 本滑坡的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 在滑坡边界砌筑截水沟;在滑坡区内, 在坡面修筑完善的排水系统, 并将滑坡区裸露的坡面及平台等采用混凝土+防水土工布封闭, 防止地表水下渗。

滑坡体内要形成封闭完善的排水系统, 保证水流通畅, 不积水不漫流, 山体不渗水。水的治理包括: (1) 对坡面及平台裸露部分进行阻水封闭; (2) 修建完善的地表排水系统; (3) 施工地下排水系统 (其中地下排水与地表排水设施必须相结合) 。

5.2.1 修建完善的地表排水系统:

施工前, 先完善施工场地临时排水系统, 在临坡面坡顶施工拦水埂, 在低洼处挖设临时排水沟, 并保证施工场地纵横坡适顺, 保证施工场地不积水、不漫流;

(1) 截水沟施工

边坡正式开挖施工前, 先在堑顶施工截水天沟, 减弱水流对坡面的冲刷作用, 截水沟与路堤排水沟或自然水沟顺接。

(2) 平台排水沟施工

为了减轻水流对坡面的冲刷及下渗影响, 平台上砌筑拦水带式的纵向排水沟, 在各级边坡坡脚浇注C20砼纵向排水沟, 平台排水沟要与截水沟两侧急流槽及坡面跌水顺接, 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3) 跌水施工

在坡面上每隔一段距离根据地形修筑跌水, 汇集平台排水沟内的地表水流, 避免由于水沟过长, 沟底坡度不顺而导致水沟内积水。

5.2.2 地下排水

为了减小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为了减轻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 坡面开挖后, 在坡脚施工仰斜排水平孔, 排水孔的孔深以出水为准, 孔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地下水丰富段落孔间距适当密些, 并且排水平孔与平台排水沟必须结合使用, 平孔排水管口要对准平台排水沟, 排水管与水平方向下倾约10°, 排水段按5cm*5cm间距四周布设圆孔, 并用无纺土工布包裹管身及管底。

5.2.3 裸露面封闭

坡面开挖后, 为了防止地表水冲刷及下渗影响, 要及时进行坡面封闭防护, 坡面封闭防护先铺设一层防水土工膜后, 再浇注一层10cm厚防水混凝土。

(1) 坡面封闭

坡面封闭防护具体做法:先在坡面底部铺设一层防水土工布, 上面浇注一层10cm厚C20防水混凝土;混凝土要浇注密实, 表面光滑, 面层不得积水, 阻水等。

(2) 平台封闭

平台采取底部铺设一层防水土工布, 上面浇注一层10cm厚C20防水混凝土;平台混凝土施工前, 先将底部浮土等清理干净, 将底部清理成4%横坡, 然后铺设防水土工布, 铺筑防水土工布时注意接头搭接方向, 将高的一侧的接头搭接在低处的上面。平台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 混凝土初凝后将表面抹光。

5.3 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

边坡加固采取预应力锚索框架进行防护, 在第5、6、7级边坡坡面施工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预应力锚索框架设计锚固力700KN、1000KN;锚索设计孔深20m~30m, 锚固段深度9m, 锚索采用6索及8索锚索, 分别采用3个及4个锚固单元。

5.3.1 预应力锚索加固原理

预应力锚索防护是利用一定强度的水泥浆在有效深度的锚孔底部与周边岩石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锚固体, 在锚筋体的预应力作用下, 改善岩体应力状态, 将不稳定的山体与外部框架梁组合成稳定的整体, 提高坡体稳定性, 不使坡体构造裂隙进一步发展, 从而达到边坡加固的目的。

在正式施工前要根据设计锚固力及坡体地质条件等进行验算, 初步验证设计合理性, 并在正式施工前对加固山体进行锚索试验孔施工, 通过破坏性抗拔试验确定锚索体的极限承载力, 检验锚索在超过设计拉力并接近极限拉力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和安全程度, 以便在正式使用前调整锚索体结构参数或改进锚索体的制作工艺, 保证施工质量, 并验证锚固工程设计合理性。

对设计施工图进行详细的分析, 了解设计孔深、锚固段长度、锚固段地质情况、锚孔倾角、设计拉力等, 确定锚固段地层是否是在该坡体软弱结构面以下或可能引起坡体滑动的后缘控制面以下, 以及设计提供的拉力是否能够满足坡体下滑时的滑动力, 抗滑系数是否满足K≥1.25, 以达到加固效果。

为了验证设计合理性, 正式施工前要对照设计图, 初步分析滑动体沿滑动面的下滑力、滑动面上的抗滑力, 以及水泥浆体与锚固段岩体的结合力、外界所需要提供的锚固力的大小等。

预应力锚索施工中要注意详细记录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应详细记录各个孔深对应的地质情况, 记录钻孔过程中钻进难易程度, 支架抖动情况, 土质及土层含水量, 若发现锚孔内有水, 以及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 锚固段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等时, 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情况, 以便调整设计参数;

预应力锚索框架要及时施工, 框架施工后及时进行锚索体张拉, 以便实现预应力效果, 保证山体稳定, 预应力锚索施工中预应力施加是关键, 但引起预应力张拉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施工中应加以避免, 保证施工质量:

5.4 锚索抗滑桩支挡防护

该段落共8级边坡, 在边坡第2级平台顶部按6米间距施工一排53根锚索抗滑桩, 在第二级平台施工一排53根锚索抗滑桩;抗滑桩桩长分别为17米、20米、24米, 根据地质勘探、及现场开挖情况, 抗滑桩入岩深度10~14米 (中风化~弱风化泥质粉砂岩) , 桩底位于路面以下10米左右。

边坡卸载至第2级边坡后开始进行抗滑桩开挖施工, 抗滑桩采取跳桩开挖;

根据滑坡期间观察, 发现滑坡区段内路基拱起, 判定滑动面位于路基面以下, 经过设计院地质勘测后设计抗滑桩, 抗滑桩桩底标高位于路面以下约10米, 入岩深度约10~14米。

抗滑桩施工过程中采取跳桩开挖, 桩基开挖过程中对各个深度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对于挖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记录滑动带深度, 记录各个岩层对应深度, 记录孔内的渗水情况等;孔桩开挖过程中, 若发现护壁开裂, 或孔内有变形等, 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

抗滑桩开挖过程中, 第1级边坡土体不能够进行卸载, 必须在坡脚进行填土反压, 确保抗滑桩施工安全;抗滑桩开挖过程中要进行安全防护, 确保挖桩人员人身安全。

5.5 抗滑挡墙支挡防护

在滑坡体边坡坡脚施工一排墙高分别为6米、7米的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抗滑挡墙。

待抗滑桩施工完成, 并产生支挡效果后, 开挖边坡坡脚抗滑挡墙基坑, 抗滑挡墙采取分段跳槽开挖, 分节浇注施工。抗滑挡墙每1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

5.6 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

滑坡体稳定性监测:在滑坡治理过程中, 每隔一个星期对坡体稳定性进行深孔位移监测, 下雨后立即进行监测;发现山体出现较大位移时及时调整设计参数, 增加预应力框架锚索、或调整抗滑桩桩头锚索参数等。

6 滑坡治理效果

通过锚索框架加固, 改变了滑坡体的受力状态;坡面裂缝被封堵且采用拱形骨架内植草护坡, 地表水被有效的分隔, 不能大量入渗到滑动带;坡脚边坡采用全封闭式护坡, 有效地防止雨水入渗, 保护坡脚岩土;在坡脚处设置排水暗沟, 使滑动带内滞水能顺利流走, 更使滑带土的抗剪性能不致进一步下降。采用补充治理措施后, 至今历时3年多, 滑坡已逐渐稳定下来。

经过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 该滑坡体目前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7 石壁滑坡产生的原因分析

要探讨石壁滑坡体的产生原因, 首先考虑影响山体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山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包括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等, 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风化作用、施工开挖、爆破等, 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最活跃的外在因素。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7.1 石壁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

石壁滑坡体的产生与滑坡体土质、结构和产状等有关。石壁滑坡体范围内土质基本为碎块状全风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棕红色, 砂土状强风化, 粉砂质结构, 泥质胶结, 雨水易软化、崩解, 节理裂隙发育, 厚度20.1米, 以下为中风化, 产状182°∠44°。两组主要节理, 一组与路线方向平行, 一组与路线方向大致垂直;并且饰变破碎带滑动面为灰黄-灰白色, 硅化强烈, 岩体极破碎, 其原岩为粉砂岩, 钻孔揭露厚度33.35米, 这形成了滑坡的必然条件;

对于不同的岩土, 它们的抗剪强度、抗风化和抗水侵蚀的能力都不相同。从岩土的结构来说, 主要的是岩层层面、断层面、裂隙等的倾向对滑坡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当岩层的倾向与边坡坡面的倾向一致时, 就容易发生顺层滑坡以及在堆积层内沿着基岩面滑动;

总之, 当边坡的岩性、构造和产状等有利于边坡的发育, 并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引起边坡的岩性、构造和产状等发生变化时, 就易引起滑坡产生。

(1) 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 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 其中结构松散, 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 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 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 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 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 最易发生滑坡。

(3) 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 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 才可能发生滑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 小于45度, 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7.2 滑坡形成的外部条件

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主要有水的作用, 不合理的开挖和震动等。大多数的滑坡与水的因素有关。水的来源不外乎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不管来源怎样, 一旦水进入斜坡岩土体内, 它将增加岩土体的重度并产生软化作用, 降低岩体的抗剪强度, 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冲刷或侵蚀坡脚, 对不透水层上的上覆岩土层起润滑作用, 当地下水在不透水层顶面上汇集成层时, 它还对上覆地层产生浮力作用等, 水的作用将会改变组成边坡的岩体的性质、状态、结构和构造等。不少滑坡在旱季接近于稳定, 而一到雨季就急剧活动, 形成“大雨大滑, 小雨小滑, 不雨不滑”。这也说明了雨水和滑坡的关系。

施工中还常由于不合理的开挖坡脚或不适当的在边坡上填放弃土以致破坏斜坡的平衡条件而发生滑动。

此外, 震动对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标段由于全线地质均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该土质遇水软化, 但晴天时坚如硬石, 必须采取爆破施工, 爆破震动对构成山体滑坡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 山体中存在的软弱滑动带和发育的节理是山体滑动的内因;而边坡切方开挖使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产生自坡面向坡体内的应力松弛, 以及雨水的入渗是形成山体滑坡的外因。山体裂缝和切方坡脚构成此滑坡周界。并且在滑坡下方的路基上发现路基拱起约80cm, 可判定滑动面位于路基面以下, 根据滑坡体的厚度该滑坡为深层滑坡。

7.3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滑坡的活动强度, 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一般讲, 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 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 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体讲来, 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1) 地形:坡度、高差越大, 滑坡位能越大, 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 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 则滑移距离越大。

(2) 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 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 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 一般讲, 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 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 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 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 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 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总之, 滑坡的活动强度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 滑坡治理建议

(1) 为了避免产生大型滑坡,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避免大填大挖, 设计选线过程中应考虑将路线远离边坡坡脚;

(2) 针对深路堑及高边坡, 设计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 第一次设计就应采取果断的治理方案, 在充分考虑治理造价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设计;

(3) 滑坡区设计应重点考虑水的治理;

(4) 滑坡区坡面防护设计应将安全性摆在首位, 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 再考虑美观设计;

9 结束语

本文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稳定性因素及滑坡形成条件、滑坡的防治、及治理措施做了简单的介绍。山区施工中, 不可避免的进行山体开挖,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坡体失稳, 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研究和治理滑坡, 从而减少滑坡的发生和降低因滑坡造成的损失, 相信通过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 滑坡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摘要:本文对石壁滑坡体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临时防治措施, 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施工中采取滑坡动态设计, 结合石壁滑坡对大型滑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深路堑设计及施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滑坡,治理,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篇4:山体滑坡如何避险

彝良县发生山体滑坡后,有说法称根本无法预测。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林景星教授认为,山体滑坡虽然有突发性,但是在灾害发生前,还是会有征兆。

1大滑动之前: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临滑之前: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

3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要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林景星教授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规划中做预测性的研究,地质学家们要实地勘察规划用地的地质环境,是否适合建房、建厂,及时采取规避措施。对于容易发生滑坡或者其他地质灾害的地方,就要避免建造房屋。”此外,在一些易发生滑坡的山体多种植植被,也是很好的方法,植物的根系既能锁住水分,也能固定土层。但这是一个见效较慢的方法,需要长期养护。

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

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

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一旦遇到危险,首先是要保持冷静。其次,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在听到异常的响动时,一定要判断清楚响动的方向,然后向响动的相反方向的高处逃生。一些逃生建议往滑坡的两边跑,这是不对的,因为在滑坡时,人们很难判断滑坡两边的边缘在哪里。而往滑坡相反方向的高处跑,则能最大程度地远离危险。

除了山体滑坡,北京周边也有发生其他地质灾害的危险,比如泥石流、崩塌等。为此,地质部门绘制了一份北京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该分区图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地区,按照平均降雨量、暴雨几率、水土现状、隐患点等因素,划分为四类: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以及非易发区。

其中高易发区为:幽谷神潭,云蒙山景区,滴水湖,清水湖,潭柘寺等景点;中易发区为喇叭沟门森林自然保护区,松山自然保护区,灵山自然风景区,十渡风景区,司马台长城,云峡谷自然风景区等。

2012年6月10日19时54分,沪昆铁路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境内石泉站至荷叶站区段K1280+400米处发生山体滑坡。

2012年7月5日,重庆巫溪县遭遇大暴雨袭击引发山洪、滑坡等灾害,致使当地15.6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8.2万亩,冲毁农田0.8万亩,冲毁乡村公路路面800公里,公路垮塌480余处1.5万方,多条通乡通村公路中断,直接经济损失逾9000万元。

篇5: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

组 长:xxx

副 组 长:xxx

成 员:xxx

三、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单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5、组织和提供事故处理所需要的有关物资。

四、各单位要安排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长时间降雨和暴雨期间要派专人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

五、巡查人员发现危岩滑动或岩石掉落时,根据实际情况撤离人员到安全位置,并立即向办事处汇报,由办事处主任根据情况,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当应急小组各就各位,组织事故的应急处理。应急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六、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期间和终止后,要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防止山体滑坡事故措施要求,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防范。各单位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七、危急事件的应对。

1、提高广大居民对山体滑坡事故的.认识,掌握山体滑坡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预防等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成功率。

2、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态的严重程度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抢险。必须备足生活、医疗等急需品。

篇6:山体滑坡应急预案完整版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篇7:小学预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乡我校具体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背靠大山、高磅或建在山坡下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坍塌等危险地带的所有学校。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因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或河磅坍塌等险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教导主任、xxx

成员:各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协助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研究解决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学校处理中的问题,确保事故处理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检查督促存在隐患各校作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的扩大曼延,检查事故发生学校的整改情况;

4、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重点

1、制定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

2、对师生进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教育。

3、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情况,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5、逢大雨天坚持24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6、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逢大雨天实行家长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三、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要及时向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由乡教育管理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班主任、教师→乡教育管理中心→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局。

(二)学校突发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四、预案的启动程序和条件

(一)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规定情况之一的,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出人员救援、抢险、事故调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报经当地政府同意,请有关部门参加。

(三)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到牢固的楼房或附近居民家中,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四)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

(五)物资转移

学校物资要根据可能出现的灾情,制订应急措施,按照转移、垫高或转放楼上等方法制定预案,其中易爆、易燃、危险化学品等要按数登记造册,严格管理,贵重物品转移楼上明确专人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日常的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确保信息24小时畅通。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负责协调、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资金。

篇8:受山洪、山体滑坡防治措施

为切实做好今年雨季“三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受山洪、山体滑坡威胁的灾害事故,不久对矿井的安全带来影响,同时也危及我矿职工人身安全,为确保我矿在雨季到来之前,不受山洪、山体滑坡威胁的威胁,根据柳煤字【2011】143号文件和集团公司鑫安技发【2011】11号文件精神,并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一、成立领导组 组 长:刘锡彦

副组长:王永峰 高巨峰 李路亮 贾玉珍

常永平杨保国 杨永生 董海全 闫海平高 林 闫海平宋小军

成 员:刘彦文 郝锁斌 刘福平冯廷廷

贾玉斌 王扣平赵利平高绍金 呼耀红 严有国 康永平薛虎平车发林 杨勇勇 高锦福 景探喜 王永永 刘建平刘 轩 胡狗狗 杨 鹏

二、职责分工

1、在山洪、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向上级有关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各小组在山洪、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单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情况的记录工作。

5、组织和提供事故处理所需要的有关物资。6.各负责人要安排人员发现山洪、山体滑坡事故易发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长时间降雨期间要派人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

7.巡查人员发现降水或岩石降落时,根据实际情况撤离人员到安全位置,并立即向负责人汇报,由负责人根据情况,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方案。当应急方案小组各就各位,组织事故的应急处理。应急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8.在山洪、山体滑坡事故发生期间和终止后,要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防止山洪、山体滑坡事故措施要求,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进行防范。个负责人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三、防治措施

1、掌握我矿历年来受山洪、山体滑坡威胁所防治的资料。

2、每年雨季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受山洪、山体滑坡的区域进行处理。

3、在雨季来临之前,派专人对矿区周围的流水通道,进行疏通,以防治山洪、山体滑坡堵塞流水通道。

4、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及时对山洪、山体滑坡,主动采取措施。

5、在雨季来临前,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派专人对受山洪、山体滑坡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进行巡回巡视,对所观测出的变化情况,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6、在雨季来临前,要全面检查防范山洪、山体滑坡引发事故的落实情况,对所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加强预防山洪、山体滑坡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基础工作。

7、定期对矿区周围受山洪、山体滑坡威胁的区域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8、组长刘锡彦全面负责受山洪、山体滑坡威胁的防治措施。

9、副组长配合组长做好一切工作。

10、所有成员必需对工作认真负责。

受山洪、山体滑坡威胁的

防治措施

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

篇9:关于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一、山体滑坡的危害

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2007年6月17日,房县榔口乡珠藏洞村二组发生一起大型山体滑坡事件。目前滑坡已导致15家农户房屋出现明显裂缝,其中特危房屋8户,涉及农户70余人。2007年 8月12日,房县青峰镇镇青河村、阳坪村、深屿沟村3个行政村连续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件,其中,深屿沟村塔石板沟的滑坡体面积约40万平方米,青河村何家坡体面积约60万平方米,阳坪村换香扒滑坡体面积约455万平方米,受山体滑坡的影响目前已有133户,501人,422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63户,244人,223间房屋倒毁,不能居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多万元。

二、山体滑坡处置对策

1、力量调集。根据现场情况调集照明、防化救援、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等消防车辆和大型运载车、吊车、铲车、挖掘车、破拆清障车等大型车辆装备,以及检测、防护、救生、起重、破拆、牵引、照明、通信等器材装备,并派出指挥员到场统一组织指挥。如果现场情况严重,仅仅依靠消防力量无法完成时,应及时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卫生、地质、国土、交通、气象、建设、环保、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协助处置,必要时请求驻军和武警部队支援。

2、现场警戒。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要及时与国土资源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根据滑坡体的方量及危害程度,来确定现场警戒的范围。同时立即发布通告,对滑坡体上下一定范围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通过电话、vhf、扩音器等多种形式通知滑坡体上下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立即撤离;启动应急撤离方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组织人员、财产撤离。

3、侦察监测。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往往还会发生二次或多次山体滑坡。消防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首先要对山体滑坡的地质情况进行侦察,确定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对其进行不间断监测,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山体滑坡监测方式有三种: 1)宏观监测,在地方行政管理和专业部门技术指导下,利用肉眼的巡查和利用测量工具(如皮尺)测量地表裂缝变化。2)专业监测系统,专业监测系统是采用综合监测手段(全球卫星定位(gps)监测、遥感(rs)监测、地表和深部位移监测等)对重大崩滑体、重要设施基地实施立体和应急监测的专业化监测与预警体系。3)宏观监测与专业监测结合并用。

4、开辟通道。交通部门迅速调集大型铲车、吊车、推土车等机械工程车辆,在现场快速开辟一块空阔场地和进出通道,确保现场拥有一个急救平台和一条供救援车辆进出的通道。

5、搜救被困人员。滑坡体趋于稳定后,启动搜救工作预案,消防部门主要利用生命探测仪、破拆器材、救援三脚架、起重气垫、防护救生器材、医疗急救箱等设备,深入山体滑坡事故现场搜寻救生。在塌方内部遇有人员埋压,利用生命探测仪进行现场搜索,确定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及其具体位置,采取兵分多路,利用破拆、切割、起吊等装备进行施救。同时可用听、看、敲、喊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在利用破拆、切割、起吊等装备进行施救时,为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可采用救援气垫、方木、角钢等支撑保护,必要时也可用手刨、翻、抬等方法施救。在施救过程中,必须安排国土资源部门技术人员对山体滑坡情况进行监测,如有再次发生滑坡险情,迅速通知现场救援人员撤离。

三、行动要求

1、本着“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进行。

2、现场应设置安全员,安全员应在不同方位全过程观察山体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垮塌征兆要立即发出警示信号,救援人员要迅速、安全撤离现场。

3、救援人员不得聚集在山体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区域作业,避免山体再次垮塌,给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带来危险。

4、未完全确认已无埋压人员的情况下,一般不得使用大型挖掘机。当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应在确保不会发生坍塌的前提下,小心移动障碍物,防止伤害被埋压人员。

5、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楚现场。

6、采用起重设备救人时,不能盲目蛮干,必须认真研究受力情况。尤其是使用机械作业时,每台机械都必须配有观察员,发现异常征兆应立即停车,防止因强挖硬拉而造成误伤。

7、加强同公安、国土、安监、卫生、交通、民政、城建、通信等部门的合作,协同配合开展救援行动。

四、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立专业人员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队伍,对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建立专业队伍为主的监测网点,对其它地质灾害点建立群测群防为主、并与专业队伍指导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监测网点,通过专业监测系统、群测群防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实现对山区地质灾害的适时监控,为政府和有关部门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建立山区地质灾害专家分析制度。某个滑坡体发生险情后,由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召集地灾及相关专家召开会商会,分析监测预警系统所采集的信息,判断滑坡体所处状态及预警级别,估算涌浪影响范围,形成会商意见,供当地政府决策参考。

3、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部门、规范预警信息的发布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因而,预警信息应当由当地政府以正规形式明确发出,各部门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上一篇:《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下一篇:兽医内科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