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位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

2024-05-13

地下车位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精选3篇)

篇1:地下车位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

房地产开发企业地下建筑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

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地下车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非人防地下车位。根据《物权法》及法律规定,项目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标识的不属于人防设施的地上或地下面积。由房地产企业投资修建的地下车位,房地产企业可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又包括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与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而规划建造的地下建筑;二是人防地下车位。项目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标识的属于人防面积的,该人防地下面积的权属单位为政府或市、县(区)人防办公室,房地产企业在和平时期有管理和使用的权利,房地产企业无权出售。因此,不同建造方式的地下车库,税务处理也会有所不同。

一、单独建造的地下车库

房地产企业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产权归房地产企业所有的,同建造开发成本一样,应作为成本对象单独核算。

(一)对外出售

对外出售的地下建筑应作为销售不动产处理,开具销售不动产发票。收入与成本单独设帐,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开发产品的地下建筑部分的相关金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主要涉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1)营业税金:按销售不动产征收,税率为5%。

(2)土地增值税:单独确认收入及增值额,并按非普通住宅计征土地增值税。对土地增值税清算前取得的销售非人防车位使用权收益,纳入房地产销售收入,预征土地增值税。纳入土地增值税清算范畴的非人防地下车位收益与其对应的成本应遵循配比原则。

(3)印花税:签署的房地产交易合同,属于“产权转移书据”征税名目,按合同所载金额0.05%计税贴花。

(4)企业所得税:与销售住宅等地上建筑物的所得税处理相同。

(二)分期租赁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使用人签订车库(位)租赁合同,明确约定租赁期限,按月(季、年)定期收取一定数额租金的,租金收入与出租成本应单独设帐,开具租赁业发票,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主要涉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

(1)营业税:对于经营租赁取得的租金收入,在取得租金收入时一次性缴纳,按租赁业税率5%计算缴纳营业税。

(2)房产税:按照出租地上建筑物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即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按12%从租计征房产税,并实行按年征收、分期缴纳。

(3)印花税:房屋租赁合同属于印花税纳税范围,应按合同总金额的0.1%缴纳印花税。

(4)土地使用税: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应按应征税款的50%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单独建造的地下车库,而是与地上房屋建筑物连在一起,则其地上和地下建筑物所占的同一宗地只能缴纳一次土地使用税,不重复征税。

(5)企业所得税:企业应在合同约定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定租金收入,按租金收入扣除不动产折旧及相关税费后的所得按25%缴纳。

另外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买受人签订车库(位)长期或无期限使用权转让合同,且合同价款相当于同一小区或同一地段的车库(位)销售价格的,不属于租赁业务,应视同销售,按销售不动产征税。

(三)自用地下车库

自用的具有产权的地下车库,其处理应同房开企业自用开发产品相同,在自用时将开发产品—地下车库转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1)房产税:自用部分按财税〔2005〕181号相关规定按房产余值计征房产税。属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如房屋的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商场的地下部分等,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属于完全建在地下、不与地上建筑相连的,工业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50% ~ 6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70% ~ 8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税额计算如下:

应纳房产税=应税房产原值×[1-(10% ~ 30%)]× 1.2%(2)土地使用税:同出租处理相同。

二、房地产企业根据规划建造地下车库

房地产企业根据规划建造的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地下车库,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的公共配套设施,其建造成本计入“开发成本—公共配套设施”等科目,最后分摊至可售面积成本中。

此种情况下,地下设施的产权应归属全体业主所有,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房地产企业对外销售的情形。

主要涉及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

(1)土地增值税:关键是地下车库的成本费用扣除问题。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或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地下设施应属于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其成本应按规定由可供销售面积(包括地下)分摊。对可售地下建筑面积,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如果属于单独建造的、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地下建筑物,应分摊土地成本,一般是占地面积法或者建筑面积法;如果属于为建造地上建筑物而形成的、不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地下基础设施,则不分摊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开发成本中除了地上面积的专属成本(如地上建筑特定的装修、室内绿化成本等)外,一律在地上与地下可售面积之间平均分配。有关成本计算如下:

地下面积应分摊的单位面积成本=(项目总决算成本-地上面积专属成本)/(地上面积+地下面积)+地下面积专属成本/地下面积

地下设施总成本=地下面积*地下面积分摊的单位面积成本

(2)企业所得税:不存在单独核算成本问题,取得收入(出售或出租)即计入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再有开发成本与之配比,(3)房产税:按照自有房产余值的1.2%从价计征房产税,并实行按年征收,分期缴纳。允许先将房屋原价(即“固定资产”记载科目)乘以一定比例求得房屋计税原值。

应纳房产税(年)=应税房产原值×[1-(10% ~ 30%)]× 1.2% 如果变相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建造地下车库对外出售的,应将地下车库单独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按照国税发[2009]31号规定处理。

三、房地产企业把地下人防设施作为地下车库

人防地下设施是指项目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标识的属于人防面积,该人防地下面积的权属存在一定争议,不过倾向于为政府或市、县(区)人防办公室。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其成本、费用可以在移交当期扣除。房地产企业在和平时期有管理和使用的权利,房地产企业可以将人防设施改为停车位出租获得收益,但无权出售和办理产权证。

(一)出租

人防工程移交后,房地产企业通常在签订租赁合同并领取人防工程使用证后,将人防工程租回,改为车库后对外转租。

(1)营业税:对于这部分租金收入,应按照租赁业征收营业税。

(2)土地增值税:出租不动产不缴纳土地增值税,其成本费用也不能计入扣除项目。

(3)房产税:由于地下人防设施不属于房地产企业 的资产,如果将其出租,对于转租收入是否征收房产税,目前国家没有统一明确的政策,主流做法是转租收入不应当缴纳房产税。

(4)企业所得税:租金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就是说在按照合同规定收到款项的时候一次性确认为收入,同时,可以将支付给人防部门的租金和改造的费用配比扣除计算企业所得税。

(二)转让永久使用权

这是实务中征纳双方存在争议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企业的租赁方式属于转让有限产权或永久使用权方式销售建筑物,应视同销售建筑物。对取得销售收入应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受让方不能办理车位产权手续,不需要缴纳车库契税。

[法律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税的通知》(财税[2005]181号)规定:自用的地下建筑,按以下方式计税:①工业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50% ~ 6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应税房产原值×[1-(10% ~ 30%)]× 1.2%。②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70% ~ 8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应税房产原值×[1-(10% ~ 30%)]×1.2%。③对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如房屋的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商场的地下部分等,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出租的地下建筑,按照出租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8号)第四条规定:关于地下建筑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对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内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用地,按规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其中,已取得地下土地使用权证的,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的土地面积计算应征税款;未取得地下土地使用权证或地下土地使用权证上未标明土地面积的,按地下建筑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应征税款。对上述地下建筑用地暂按应征税款的50%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十七条规定:属于非营利性且产权属于全体业主的,或无偿赠送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的,可将其视为公共配套设施,其建造费用按公共配套设施费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属于营利性的,或产权归企业所有的,或未明确产权归属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应当单独核算其成本。除企业自用应按建造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外,其他一律按建造开发产品进行处理。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单独建造的停车场所,应作为成本对象单独核算。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处理。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号)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成本、费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83号)第一条规定:对具有明确租赁年限的房屋租赁合同,无论租赁年限为多少年,均不能将该租赁行为认定为转让不动产永久使用权,应按照“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

篇2:地下车位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

一、地下车库产权归属介定问题

第一种情形,停车场在小区房屋销售时未按公建面积公摊,停车场的房屋所有权(俗称产权)应归开发商所有。开发商有权对业主出售,此时开发商与业主签订的车位使用权转让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应得到法律保护。

第二情形,如果开发商在销售小区房屋时已将地下停车场按公建面积分摊给了全体小区业主,从法律上讲,该停车场的产权应归全体业主所有,开发商无权与个别业主签订停车场车位使用权转让协议,实务中所签订的协议也应归于无效。如果小区业主需要购买该停车位使用权的话,应同小区业主委员会或同经业主委员会授权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签订车位使用权转让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体业主有权处分该地下停车场车位的使用权。

第三种情形,地下停车场是由人防工程改建的,尽管该面积未分摊给全体业主,开发商也无权出售。

二、销售地下车库涉及的税金

(一)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因而,个人销售房产应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征收营业税,税率为5%.(二)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土地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出售房屋所取得的收入减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的成本、费用及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及其相关法规的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实际缴纳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五)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营业税税额的3%计算缴纳。

(六)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所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属于“产权转移书据”征税项目,按合同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计税贴花。

三、出租地下车库房产税如何缴纳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税的通知》(财税[2005]181号)的规定:

(一)、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包括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筑、地下人防设施等,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收房产税。上述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是指有屋面和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

(二)、自用的地下建筑,按以下方式计税:

1.工业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50-6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

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30%]×1.2%.2.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70-8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

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30%)]×1.2%房屋原价折算为应税房产原值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和地方税务部门在上述幅度内自行确定。

3.对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如房屋的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商场的地下部分等,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

(三)、出租的地下建筑,按照出租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文件的规定:第三条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第四条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试行稿)的通知》的规定:

(六)租赁业租赁业,是指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场地、房屋、物品、设备或设施等转让他人使用的业务。根据上述规定,出租地下停车位应按规定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缴纳房产税。

四、房产公司出租地下车位一次性收费如何纳税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土地增值税是对出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行为所征收的税。出售或转让应当以办理相应产权为标志,产权未发生转移就不构成出售或转让。只出租地下车位的行为,因为没有发生使用权的转移,不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针对转让车位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贵公司应缴纳以下税款:

1.营业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83号)规定,对具有明确租赁年限的房屋租赁合同,无论租赁年限为多少年,均不能将该租赁行为认定为转让不动产永久使用权,应按照“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税率为5%,计税依据为取得的租赁收入。

2.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房产是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税的通知》(财税〔2005〕181号)规定,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包括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筑、地下人防设施等,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收房产税。上述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是指有屋面和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根据此规定,地下车库属于房产范畴,应当征收房产税。对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按出租收入的12%征收房产税。

3.企业所得税。车位租赁收入组成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六)项所称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深圳实行过渡期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2010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2%.4.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车位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应当按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标准,按期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5.印花税。房屋租赁合同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应按合同总金额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

五、一次性收取地下车位租金涉税操作要点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一)、签定合同

1.地下车位只能出租不能出售地下车位经核实原属“人防工程”,但国家有相关规定“人防工程”的地下车库,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既不计入公用建筑面积,也不得出售产权,但可出租车位,收入归投资人所有。

2.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也就是说,法律只能保护您对这个车库拥有20年的租赁使用权,超过20年的,法律不予保护。

3、明确约定租金及其支付方式

1)乙方需在签定本合同时将车位租赁费一次性向甲方支付。收取费用后,不再退费。

2)乙方承租停车位的租金为每一车位每年人民币元[车位租赁费一次性收费金额/租赁期限(20年)].3)如果业主不愿意买车位,开发商也不能随便将车位出售给小区以外的车辆,“除非该小区的地下车库直接连接小区外的路面,否则业主完全有理由不让小区以外的车辆驶进小区的地面道路,因为小区的地面道路属于共有部位。”

(二)、收入确认

1、营业税收入确认旧政:对一次性收取若干年内所有租赁费收入的,属于预收性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的规定,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商誉时,向对方收取的预收性质的价款(包括预收款、预付款、预存费用、预收定金等),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该项预收性质的价款被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准。而按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新政:《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采用长期出租一次性收取租金方式的,根据合同约定的日期和金额确认租金收入,提前收取的在实际收取租金当期确认租金收入。

2、房产税收入确认对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按出租收入的12%征收房产税。房产税是按年征收、分期缴纳,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对一次性取得的若干年的租赁收入应按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按规定计算缴纳房产税。

3、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对于车位销售的企业所得税问题,由于房地产企业都是一次性通过成本对象或公共配套设施转入销售成本,所以收到的销售款也应当一次性计入企业所得税收入。

(三)、开具发票销售地下停车位开具发票分两种情况:

1、销售永久使用权的,视同商品房销售,应开具《商品房销售(结算)专用发票》。

2、销售临时使用权的,视同服务业中租赁行为,应开具《服务业统一发票》。

(四)、税收优惠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十九)款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单位,以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全部收入减去代业主支付的水、电、燃气以及代承租者支付的水、电、燃气、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五)、税务沟通

产权若不属于开发商,税收政策不够明确,一般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缴纳房产税。具体执行中还要取决于主管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如何确定,贵公司可以与主管税务机关充分沟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有利的纳税方式。同时,注意规避纳税风险,以免除不必要的税务处罚。

篇3:地下车位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

摘要:以大连某山体公路大跨度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原理,考虑地下水影响下不同开挖方式对隧道开挖的影响,对涌水量、围岩位移、应力以及围岩稳定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洞法开挖引起的拱顶沉降是最小的,而拱底隆起和横向拱腰位移却是最大的,以自编的强度折减法程序计算出来的围岩稳定系数也是最大的,因此,相比于其他3种开挖形式导洞法更适合于富水条件下的大跨度隧道的开挖,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流固耦合;开挖方式;涌水量;稳定系数

中图分类号:TV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1-0091-05

0 引言

近年来,人类对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随着地上空间开发的逐渐受限,人类把目光投向了地下空间,因此地下空间的应用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钱七虎,1998;刘宝深,1999),在城市里,隧道以对周围环境影响少、污染小和结构比较稳定的优点获得人类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隧道工程建设位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相当复杂,所穿越的地层既有较硬的裂隙岩体,又有软弱的砂质地层等。无论何种地层,地下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富水条件下开挖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会受地下水影响而降低,另一方面,隧道的开挖会导致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孔隙压力的变化,反过来孔隙压力的变化也会导致应力场的变化,两场之间耦合作用会加剧地层变形(薛新华,2008;李地元等,2007;原华等,2008)。在土质较差的地层,两场的耦合作用将会更强,地下水对隧道上覆土层变形的影响较大,此时若不考虑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会给计算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

环境因素决定了隧道开挖的手段,因此,需要基于流固耦合原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不同开挖方式直接决定了施工的难易,也决定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因此,对不同开挖方式的研究也十分重要。笔者以大连某山体公路大跨度隧道为背景,模拟对比了4种隧道开挖方法,寻找在富水条件下最适合的开挖方式。

1 流固耦合原理及隧道开挖方法

1.1 流固耦合原理

本次模拟采用FLAC3D软件实现,该软件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将流固耦合机理运用到岩石中,即将岩体视为多孔介质(Itasca Consulting GroupInc,2003),流体在介质中的流动服从Darcy定律,同时满足Biot方程。该软件使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流固耦合计算,包括以下几个微分方程(陈育明,徐鼎明,2013;关宝树,2003)。

1.1.1 平衡方程

对于小变形情况,流体质点平衡方程为式中,qi,j为渗流速度(m·s-1),qv为被测体积的流体源强度(s-1),ζ为单位体积孔隙介质的流体体积变化量,t是时间(s)。

而对于饱水孔隙介质,则有式中,M为比奥模量(N·m-2),p为孔隙水压力(Pa),α为比奥系数,ε为体积应变,T为温度(℃),β为考虑流体和固体颗粒的热膨胀系数(℃)。

1.1.2 渗流运动方程

流体通常用Darcy定律来表示其运动形式。对于均质介质情况,其渗流运动方程为

qi=-k[-ρfxigi]i. (3)式中,qi为渗流量(m3·s-1),k是介质的渗透系数(m·s-1),pr为流体密度(kg·m-3),gi为重力加速度分量(m·s-2)。

1.1.3 本构方程

流固耦合作用的实质为有效应力原理,即岩土介质有效应力的变化将导致体积应变的发生,从而引起流体孔隙压力的变化,反之,孔隙压力的变化也会导致有效应力的变化。其本构方程的增量基本形式为

△σij+α△pδij=Hij(σij,△εij). (4)式中,△σij为有效应力增量,Hij为介质力学行为相关的函数,△εij为应变增量。

1.1.4 边界条件

渗流计算边界条件有4种:①给定孔隙水压力;②给定边界外法线方向流速分量;③不透水边界;④透水边界。其中透水边界采用如下形式给出:

qn=h(p-pe). (5)式中,qn为边界外法线方向流速分量(m·s-1),h为渗透系数(m3·(N·s-1)),pe为渗流出口处的孔隙水压力(Pa)。

1.2 隧道开挖方法

沉管法、矿山法和盾构法为开挖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其中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地下工程发展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矿山法指在修建隧道和开挖地下坑道时使用同一种作业方式的施工方法(董宁,辜文凯,2012),其基本原理是:隧道周围的岩体会在隧道开挖后因受爆破的影响而破裂处于松弛状态,因此随时都有可能坍落。基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顺序采取分割式一块一块地开挖,要求边挖边撑以求安全。随着喷锚支护的出现,进而发展成新奥法。以下只对矿山法的3种开挖方法做简要阐述。

(1)台阶法

台阶开挖法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以上部分分步开挖。根据地层条件和机械配套情况,台阶法又可分为正台阶法和中隔壁台阶法。台阶开挖法适合于土质较好的隧道施工,软弱围岩、第四纪沉积地层隧道。

(2)单侧壁导坑法

单侧壁导坑法是将断面横向分成3块或4块,侧壁导坑尺寸应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以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处隧道施工。

(3)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一般是将断面分成4块:左侧壁导坑、右侧壁导坑、上部核心土、下台阶。左侧壁导坑、右侧壁导坑错开的距离,应以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已成导坑为原则。适用于隧道跨度较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的地层条件。

2 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大连市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气温较高、降雨较多且集中。本文以大连某山体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入口处为分离式双洞,单向三车道,隧道主要包括两车道部分、变宽段部分和三车道部分。拟建隧道埋深2.23~164.00m,山体水位线较高,属于富水条件下开挖。隧道洞身拟采用复合式衬砌混凝土结构。

2.2 模型建立

根据实际工程的地质勘查资料,得出三车道公路隧道在总体上属于Ⅳ级围岩。其物理力学参数为:重度γ=23kN·m-3,粘聚力C=0.3MPa,内摩擦角φ=32°,弹性模量E=4GPa,泊松比μ=0.333。拱顶埋深D=105m,隧道高H=11.3m,跨度B=16.2m。为减少数值模型中边界约束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确保计算结果精度,同时尽量提高计算效率,流固耦合计算时,隧道轴线方向取单步开挖步长为2m,计算域在水平方向由隧道轴线向两侧各取60m,在竖直方向由隧道轴线向上、下两侧各取60m。整体模型尺寸为120m×120m×10m,采用摩尔一库仑屈服准则,由于地下水非常丰富,因此水位线取到模型顶端。隧道轴心处孔隙水压力为固定值,两侧及底部边界为不透水边界,不考虑隧道初支的止水作用,在隧道开挖面设置零压力水头边界。模型顶端自由,底部施加三方向位移约束,两侧及沿隧道轴线方向边界水平位移约束,初始应力主要考虑岩层的自重应力。同时为了比较不同开挖方法下同一断面围岩的力学特征变化,分别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导洞法、单侧壁导坑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建立数值模拟研究,如图1所示,模型中,围岩采用实体单元,锚杆采用了Cable单元进行模拟,其中钢拱架的作用用等效的方法予以考虑。

3 4种开挖方式的对比

开挖方式的不同必定会对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以及稳定性产生影响,以下对4种开挖方式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

3.1 涌水量分析

涌水及地下水超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常见的灾害之一,隧道涌水是隧道设计和施工所面临的挑战之一(高虎军,2012)。笔者给出单侧壁导坑法、导洞法、双侧壁导坑法及台阶法4种开挖方式的涌水量(表示隧道每天每延米涌水量,单位m3/d/m),分别为13.25、14.56、14.07及12.74。由此可以看出:导洞法的涌水量最大,台阶法最小,由涌水量数据可以反映出,在支护结构都一样的前提下,导洞法这种开挖方法本身的防水效果较差,台阶法最好。

3.2 位移场分析

将4种开挖方式开挖完成后引起的隧道围岩位移的大小进行总结,如表1所示,图2只给出导洞法的竖向和横向位移云图。由图2a可以看出:竖向位移在拱顶和拱底处达到最大,由图2b可以看出:水平位移在拱肩上部和拱脚下端以及拱腰处达到最大。

由表1可得出:4种开挖方式中台阶法的竖向拱顶位移最大,为1.90cm,导洞法的竖向拱顶位移最小,为1.66cm,而拱底位移则相反,导洞法拱底位移最大,为1.55cm,台阶法拱底位移最小,为1.25cm,由竖向位移可以得知,断面开挖分块较多的开挖方法比较稳定,引起的拱顶沉降比较小。由涌水量数据可以得出:导洞法涌水量最大,台阶法最小,这是由于地下水的渗流引起了周围岩土体的变动,加剧了拱底的隆起,因此导洞法拱底位移最大,台阶法最小,所以说拱底是富水条件下开挖隧道的一个薄弱环节(路平,2012)。对于拱腰横向位移,4种开挖方式中导洞法的拱腰横向位移最大,为0.45cm,台阶法的最小,为0.37cm,这同样是因为地下水的渗流效果引起了岩土体的变动。

3.3 应力场分析

笔者只给出导洞法的竖向和横向应力云图,如图3所示,其余开挖方式的应力云图图形都相差不大,只是应力大小上的改变。从图3中可以看出:隧道开挖后,洞口出现应力集中现象。4种开挖方式的应力值列于表2。

由表2可以得出:4种开挖方式产生的应力都集中于隧洞洞口附近(徐孟林,2014),台阶法的应力相比于其他3种开挖方式是最大的,而导洞法开挖周围围岩应力是最小的,这是因为台阶法工艺的自身防水性能在4种开挖方式中是最好的,而导洞法最差,涌水量过多,导致围岩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减少,从而导致了隧洞洞口周围应力的减少。

3.4 稳定性分析

FLAC3D软件自带自动搜索安全系数的命令solve fos,而此命令仅适用于Mohr-Coulomb模型。通过对围岩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进行不断折减,直到围岩处于临界破坏状态,从而确定安全系数(Ugai,1989),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强度折减法,此程序是利用内插逼近的方法确定安全系数。

由该方法计算出来的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导洞法及台阶法4种开挖方式的强度折减系数分别是1.615、1.653、1.699及1.496。从安全系数可以看出:导洞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相对于另外两种开挖方式围岩的稳定性更加稳定,而导洞法要比双侧壁导坑法略好一点。因此通过围岩安全系数的对比可知:导洞法更加适合大跨度富水条件隧道的开挖。

通过对比4种开挖方法,可知导洞法相比于其他3种开挖方法,更适合于这种大跨度的隧道开挖,虽然其本身的防水性能不是很好,但可以通过后续施工去弥补,因此在富水条件下的大跨度隧道开挖,导洞法更适合。

4 结论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考虑地下水影响下4种开挖方式对隧道开挖的影响,从而得出:4种开挖方式中台阶法自身防水性能最好,其次依次是单侧壁,双侧壁导坑法和导洞法;对于位移,导洞法开挖引起的拱顶沉降是最小的,而拱底隆起和横向拱腰位移却是最大的,而台阶法则是相反;对于应力,导洞法开挖围岩周围的竖向、水平应力和大主应力都是最小的,台阶法则最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下车位不同处置方式的涉税分析】相关文章:

地下车位选择范文05-25

地下车位价格范文05-25

地下车位问题范文05-25

地下车位出租合同06-27

地下车位买卖协议06-27

地下车位出租协议06-27

地下车位买卖合同06-27

地下车位购买合同06-27

地下车位租赁合同06-27

地下车位购买协议06-27

上一篇:打乒乓球作文200字下一篇:以我读书为主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