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2024-05-09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通用15篇)

篇1: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猫和老鼠》 是一首充满童趣、简易通俗、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表演小老鼠,感受音乐旋律,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欣赏并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

3.乐意做“猫和老鼠” 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想象小老鼠的神态,指导幼儿注意猫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歌曲《猫和老鼠》录音磁带、录音机。

2.老鼠头饰幼儿每人一个,猫的头饰一个。

3.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草、蘑菇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猫和老鼠》

1.教师: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可是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却出了家门,它是谁呢?

2.教师播放录音《猫和老鼠》,幼儿欣赏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出来偷米吃”。)

3.幼儿参与讨论

教师:猜一猜,是谁来了?请你们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时表情怎么样?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想象老鼠的神态,如瞪着小眼珠、蹑手蹑脚等。可以请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师扮演猫,边播放歌曲后半段边表演歌曲。(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注意猫叫的节奏。幼儿熟悉节奏并模仿动作“吓得老鼠赶快往回逃”。

5.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两遍。幼儿在学唱歌曲时可以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二、游戏:猫和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蹑手蹑脚出了洞。结果碰到教师扮演的大花猫(后面游戏可换成一位幼儿扮演大花猫)。当大花猫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长了声音叫一声“喵——”小老鼠们才能开始往回逃。

2.教师播放歌曲《猫和老鼠》,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游戏可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观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等。

教学反思

在设计和组织该活动时,我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的、色彩鲜艳的树木、花草等道具布置成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各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

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749字。

篇2: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情境,练习慢走,快跑,侧身滚。

2、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若干同幼儿的人数、录有滴答、当当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老鼠和钟》,感受故事中所展现的老鼠紧张、害怕的情境。

师: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那是什么故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是谁?(老鼠)那这个呢?(钟),那么今天的故事就是《老鼠和钟》,咦,老鼠和钟会发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仔细听!

二、老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知道游戏规则。

(1)小老鼠肚子饿极了,它想出洞口,但是害怕遇到谁?

(2)小老鼠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它是怎么样跨出洞去的?

(3)忽然小老鼠听到什么声音?它越想越怕,连忙怎么样?

(4)小老鼠实在饿极了,第二次又走出洞口。这一次,它听到了什么声音?。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小老鼠吓得怎么样跑回洞里去?

三、教师述说故事情境,幼儿练习慢走,快跑,侧身跑。

师:这个故事可真有趣,那我们也来表演表演吧!

四、游戏《老鼠和钟》

师:真是个有趣的故事,老师还把它编成了一个游戏呢?想玩吗?变、变、变,我变成了一只小老鼠!

1、教师带领幼儿做老鼠悄悄地走出“洞”(离开座位)在活动室四周东找找、西望望。如听到“滴答”声快跑回来,再次慢慢地走出洞口,听到“当当”声侧身滚回“洞”(座位)。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量控制游戏的次数及节奏。

师:咦,这滴答,当当当……到底是什么声音呀?是小猫吗?那是什么?(钟)哦,是钟啊,那我们还怕什么,哎哟,肚子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小老鼠们赶快出动找吃的吧!

教学反思:

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各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

篇3: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整个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主题教学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以系统的课程组织与设计为基础。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 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导致主题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得以实施, 具体分析如下。

1. 主题教学流于形式化, 导致课程的架构缺失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多数教师没有以幼儿园的整体课程与教学为基础, 导致幼儿园的教学方案众多。这些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 主要对象是各个年级的幼儿, 年级与年级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甚至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主题设计与组织, 将没有关系的学科强行扯上关系, 导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出现过多不必要的活动环节, 使得整个课程活动呈现出松散的状态, 在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同时, 还直接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学习。

2. 主题教学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多数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以知识为整个主题的核心, 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幼儿园的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在实施的过程中, 这种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没能在同一年龄段或整个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级之间形成递进与衔接, 导致主题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间接性的中断。与此同时, 由于缺乏必要的层次性, 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难以从整体上对一节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过程有比较好的整体把握与设计, 就会出现仅仅关注当下的活动, 难以从系统的角度设计与关注课程, 教师把所有的目标都集中于一节活动中, 并且想方设法要在20分钟内达到, 这不仅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学习与活动, 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二、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相关措施

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 在提高幼师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幼儿园的整体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其完善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 明确主题教学的基本概念

在幼儿园的整体教学中, 主题教学只是幼儿园教学组织的一种形式与手段, 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在整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获得完满的学习经验和健全的人格, 其内在目的在于活动的功能价值得到认可。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组织中,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中, 必须以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 将其他分科结构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同时处理好各个分科之间的关系, 使其能够灵活、科学地运用。另一方面, 教师在组织主题教学活动时, 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生活状况, 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 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 还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系统地设计主题教学

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中, 要想从根本上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设计, 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 由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时, 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无论是教学主题还是教学内容, 都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设计、开发与实施。此外, 在整个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目标的程度, 在提高幼儿事物认知能力的同时, 还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在目标的设置上, 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实际理解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 确保活动的系统性。例如, 教师在《请你帮帮我》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 针对大班的同学,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 即一个小朋友坐在地上“哭”, 另一个小朋友拿着糖“哄”, 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首先形成一种乐于助人的意识。接下来, 拿糖的小朋友肚子“不舒服”, 而地上“哭”的小朋友则积极地喊来了老师帮助他。这样的情节设计,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 培养幼儿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品质。

3. 确保主题教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主题教学活动涉及学科、幼儿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 在开展的过程中, 必须确保主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当前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参考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主题活动必须围绕着幼儿进行开展, 在组织的过程中, 组织者应从实际出发, 将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考虑进去, 同时还要结合着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确保教学活动的可行性。 (2) 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学科、幼儿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在组织主题教学时需要按照幼儿认识事物的现实及解决问题的现实进行知识的内部考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 则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状况, 将幼儿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科学出发, 即在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 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活动设计。在整个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考虑幼儿身体方面的知识、技能外, 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状况, 将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得更科学、实际。在动画片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 教师发给幼儿卡通贴纸, 幼儿则说“谢谢”, 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

4. 结合幼儿阶段的课程组织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因此在组织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幼儿教育阶段所有的课框架。在其组织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 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结合幼儿园各个年级学习的实际状况, 以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环渐进, 一步步地扩展自己的学习进程。 (2) 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师在组织主题教学时, 所用的风格、内容不同, 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能够对动物有初步认识, 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特性。在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还能深化幼儿的思维认识。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也会随之完善。由此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主题教学中, 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主题教学活动形式, 在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能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翔宇.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孙敏.谈幼儿园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J].课外阅读:中旬, 2011.

[3]任春红, 夏美红.体验, 一种生命化的教学方式——体验教学:探索型主题活动的设计[J].新课程:综合, 2011 (2) .

[4]朱平.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建议[J].山东教育:幼教版, 2010.

篇4: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幼儿教师;主题教学;反思

一、扩充理论知识,建构问题意识情境

幼儿教师需要把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找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一般教学经验,探究优秀教师的教学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应该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活动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全过程进行分析和再认知,解读自身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综合各种教学要素与条件,关注幼儿的反应,理解各种教学策略运用的条件性知识,提高教学的决策意识。

二、增强创新意识,创造多样化反思途径

1.撰写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一种对教师自己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它不是仅仅记录、罗列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事件,而是让教师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它有利于教师分析、认识、改变和超越自我,这也是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2.对话

实现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的充分互补。在实践中,幼儿教师有时会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困境,反思成为一种自我的“独白”,教师无法理解和体会到更为多元的教育价值,此时集体反思就变得必不可缺。集体反思可以分享教师间的经验,达到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型共同体。因此,适时地将个人反思的结果同他人分享,实现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的充分互补,是逐步提升反思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教师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能力,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分析录像、上网与同行切磋。打破教师教学自我封闭的藩篱,需要同事间的对话,尤为是批判性的对话。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研讨中,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把自己的真实语言包裹起来,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而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会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以改善,同事的思想和良好的建议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3.阅读

阅读理论知识是教师反思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通过阅读获得大量信息,为自己熟悉的事件提供新的阐释,为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并帮助教师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理性智慧,改进教学实践。

4.建立档案袋

它记录一个教师的发展历程,它记录教师学习、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概况,是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它是教师学术反思和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并可成为供其他教师分享的丰富教育资源。

三、全方位思考,丰富反思内容

幼儿教师应对活动过程全方位思考,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实际需求和表现,对行动过程中自身教学行为进行价值性思考。反思什么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要引导教师反思经多次讨论后确定下来的内容,先由幼儿教育的基本要素入手,包括一日生活、师幼互动、个别差异等,然后逐渐加以细化,使教师逐步明确反思内容,选择反思的问题和方法。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师演绎精彩人生的舞台,也是幼儿心智发展的主要阵地。全方位的教学反思就是看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流程是否合理;教学前是否考虑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否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幼儿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到赞赏和激励;教学是否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还是让幼儿处于专制、服从、压抑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还是“演员”;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是如何处理的等。教学后,幼儿教师及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再设计,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寓教学反思于一日生活之中

找准要点——写特点。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相反,幼儿的注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

总而言之,反思是强调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鼓励教师敢于挑自己的“刺”,是跟自己“过不去”,是主动澄清和质疑自己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信念;反思是一种探究过程,“实践的反思把经验与理论的或哲学的探究结合起来了”,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写教学反思,可以承前启后,扬长避短,挖掘教师个性智慧。

篇5: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惊愕与震撼,会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2、能融入游戏情境,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CD音乐、音响、图谱、大懒猫头饰、懒猫标记。

活动过程

1、播放乐曲AB+惊愕段,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惊愕与震撼。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听到音乐里有一个什么声音?这声音让你感觉怎样?”引导其说出吓一跳的感觉。

(2)设置悬念,引出故事。

(3)出示图谱,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感知惊愕。

“这幅图上小老鼠是在哪儿被吓一跳的?”“哦,原来小老鼠是在这儿被吓一跳的!现在我做大懒猫,你们来做小老鼠吓一跳的样子。”教师点评吓一跳的动作,如张大嘴、瞪大眼,定住不动。

2、观察图谱,通过学小老鼠重重走、轻轻走感受音乐力度的变化。

(1)幼儿学小老鼠重重走。

(2)幼儿学小老鼠轻轻走。

(3)幼儿完整练习重重走、轻轻走。

“小朋友学小老鼠走路学得真棒。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你们会不会听着音乐把重重走、轻轻走合起来走呢?请你们来试试。”师点评。

“看来,小朋友已经学会重重走、轻轻走的本领,现在我们就可以跟着小老鼠一起去厨房救小鸟了。”(播放乐曲AB+惊愕段)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大懒猫醒了吗?没有。它又继续睡着了。那我们赶紧进去救小鸟吧。”(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拿下小鸟图片:“哦,救到了!你们开心吗?”

(2)“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呢?”“让我们听着音乐高兴地跳舞吧。”

幼儿自编后跟C段音乐练习一遍。

4、游戏。

“刚才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小老鼠和大懒猫》,好玩吗?就让我们再玩一遍。”跟音乐ABC段完整游戏一遍,结束。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鸟被一只大懒猫关在了厨房里。一只小老鼠想去救小鸟,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大懒猫离我还远着呢,我可以大胆地走,……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变轻了,……当走到大懒猫身边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进了厨房,救出了小鸟,它们高兴地跳起了舞、唱起了歌。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往后退,把孩子推到前面,让幼儿完完全全的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游戏。游戏的情节简单有趣,符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这里可以说是,动作促进音乐的理解,音乐又使幼儿愉悦,在不知不觉之中,幼儿通过动作感知音乐,积极表现,积极参与。幼儿在音乐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用各自的动作方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篇6: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猫和老鼠》这个游戏来源于传统体育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我根据孩子们喜欢的卡通片《猫和老鼠》给予命名。它的活动量比较小,比较适合在夏天进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之情。(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幼儿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自然而然的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幼儿学会如何去宽容、体谅和帮助他人,并化敌为友。

3、教幼儿初步学习从较高的物体上跳下的技能。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椅子每人一把、洗衣机的上水管每人一根、大小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孩,小孩真爱玩》。让幼儿每次摸不同的物体,并按走回来、跑回来、飞回来、爬回来、跳回来、自由回来的方式返回。

二、教师扮鼠妈妈教小老鼠学习从灯台(小椅子)上跳下的本领。重点教幼儿学习如何起跳及落地时要屈膝半蹲。

三、游戏开始。

一教师扮老猫守护着粮食,另一教师扮鼠妈妈。老鼠趁老猫睡觉的时候轻轻站到小椅子上,一起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爱玩耍,跳下来。”说完儿歌按鼠妈妈教的本领从椅子上轻轻跳下,蹑手蹑脚的拿到粮食,然后快速放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下面。当听到老猫“喵”的叫声时赶紧躲到小椅子后面。老猫醒来去追捉偷粮食的小老鼠,被捉到的关在“笼子”里。

1.游戏反复进行直到粮食被偷光。

2.老猫看到粮食偷光了,非常生气,跑出去想办法去了,老鼠在家里尽情的玩耍。(提供洗衣机的上水管,幼儿可以玩踩尾巴的游戏。)

3.老猫回来了,没有想出办法,怕主人回来打屁股,难过的哭了。小老鼠很可怜老猫,在鼠妈妈的带领下又把粮食还了回来。老猫原谅了老鼠一家,拿出好吃的送给小老鼠吃。

四、放松活动。在音乐声中猫和老鼠翩翩起舞。

教学反思:

选材新颖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而动画中,猫和老鼠丰富的动作与表情,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和模仿的动力。孩子们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跟着做动作与表情。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是非常的浓厚的。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以及个别活动。

篇7: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幼儿园小班体育小班优秀体育教案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猫、鼠头饰若干、粮仓一个、鼠洞二个、独木桥、山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启发幼儿讲出猫、鼠的作用及特征,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1、猫保护粮仓巡逻,鼠乘虚而入找粮吃,没吃到。

2、在鼠妈妈的带领下,小老鼠们乘猫巡逻时,“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在路上设障碍,搬来跳圈等,鼠获得偷粮的成功。

3、猫找出失误的原因,卸下铃铛,排除除路障,想办法给鼠一个错觉,终于抓住了老鼠,减少了粮仓的损失。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儿。

2、幼儿开汽车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玩角色游戏中,我们要学会细致地观察,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再通过分享和同伴沟通,在相互模仿中互相习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游戏的发展和自身交流水平的提升。

篇8: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误区;反思

一、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中的误区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整个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主题教学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以系统的课程组织与设计为基础。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主题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得以实施,具体分析如下。

1.主题教学流于形式化,导致课程的架构缺失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多数教师没有以幼儿园的整体课程与教学为基础,导致幼儿园的教学方案众多。这些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对象是各个年级的幼儿。年级与年级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甚至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主题设计与组织,将没有关系的学科强行扯上关系,导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多不必要的活动环节,使得整个课程活动呈现出松散的状态,在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同时,还直接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学习。

2.主题教学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多数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知识为整个主题的核心,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幼儿园的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在实施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层次性,没能在同一年龄段或整个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级之间形成递进与衔接,导致主题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间接性的中断。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难以从整体上对一节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过程有比较好的整体把握与设计,就会出现仅仅关注当下的活动,难以从系统的角度设计与关注课程,教师把所有的目标都集中于一节活动中,并且想方设法要在20分钟内达到,这不仅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学习与活动,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二、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相关措施

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在提高幼师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在幼儿园的整体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明确主题教学的基本概念

在幼儿园的整体教学中,主题教学只是幼儿园教学组织的一种形式与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在整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获得完满的学习经验和健全的人格,其内在目的在于活动的功能价值得到认可。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组织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将其他分科结构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同时处理好各个分科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灵活、科学地运用。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主题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生活状况,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还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系统地设计主题教学

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中,要想从根本上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设计,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由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时,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无论是教学主题还是教学内容,都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设计、开发与实施。此外,在整个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目标的程度,在提高幼儿事物认知能力的同时,还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在目标的设置上,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实际理解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确保活动的系统性。例如,教师在《请你帮帮我》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大班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即一个小朋友坐在地上“哭”,另一个小朋友拿着糖“哄”,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首先形成一种乐于助人的意识。接下来,拿糖的小朋友肚子“不舒服”,而地上“哭”的小朋友则积极地喊来了老师帮助他。这样的情节设计,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品质。

3.确保主题教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主题教学活动涉及学科、幼儿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主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当前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参考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主题活动必须围绕着幼儿进行开展,在组织的过程中,组织者应从实际出发,将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考虑进去,同时还要结合着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的可行性。(2)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学科、幼儿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在组织主题教学时需要按照幼儿认识事物的现实及解决问题的现实进行知识的内部考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则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状况,将幼儿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科学出发,即在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活动设计。在整个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幼儿身体方面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将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得更科学、实际。在动画片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教师发给幼儿卡通贴纸,幼儿则说“谢谢”,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

4.结合幼儿阶段的课程组织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在组织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幼儿教育阶段所有的课框架。在其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1)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结合幼儿园各个年级学习的实际状况,以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环渐进,一步步地扩展自己的学习进程。(2)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师在组织主题教学时,所用的风格、内容不同,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能够对动物有初步认识,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特性。在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深化幼儿的思维认识。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也会随之完善。由此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主题教学中,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主题教学活动形式,在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翔宇.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2]孙敏.谈幼儿园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J].课外阅读:中旬,2011.

[3]任春红,夏美红.体验,一种生命化的教学方式——体验教学:探索型主题活动的设计[J].新课程:综合,2011(2).

[4]朱平.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建议[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0.

[5]张世义.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

篇9: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2、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老鼠的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老鼠》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2、大猫来了

(1)听辩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老鼠的?(再次听辩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游戏:猫捉老鼠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老鼠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活动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色彩鲜艳的树木、花丛等道具布置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在巩固歌词、熟悉歌曲最后一个音为抓、逃信号的规则后,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教师通过变化玩法,不断添加新的刺激与挑战,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篇10: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初步体验按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快乐。

3、喜欢参与游戏。

4、体验模仿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猫、老鼠(即时贴)、音乐《猫捉老鼠》

2、课前学唱儿歌《猫捉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鼠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进入活动室。

二、鼓励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师:“哇!天气这么好,出来玩的小老鼠可真不少,听听它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前三节)

1、小老鼠跑来跑去的动作。“小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第一节音乐)

2、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

“小小老鼠吃米是什么样的?”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小结:小眼睛东张西望、轻轻地走。(第二节音乐)

3、小老鼠睡觉的动作。

“哎哟哟,吃得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小老鼠你们是怎样睡的,看看哪只小老鼠睡着了?”(第三节音乐)

4、把前三节一起表演一次。

5、师:“如果被大猫发现了,它会跑来抓老鼠,小小老鼠要怎么办?(躲藏)“喵”(播放第四节音乐)

三、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1、请一老师扮演大猫,跟着音乐做游戏。(大猫出现)

2、师:这次和刚才有点不同,大猫出现的时候,小老鼠们要快快地躲到自己的座位后面或者是桌子下面都可以,可别让大猫抓住了。(大猫出现)

3、“一定是我们发出的动静太大了,所以把猫引来了,这次我们轻轻的,大猫会不会不来了呢?我们试试吧!”(大猫不出现)

四、结束环节

师:“刚才我的鼠宝宝们动作都是轻轻的,所以大猫没有发现,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了。和妈妈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篇11: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主题背景: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美丽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喜爱。水果的色彩、外形、味道、营养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欢,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经验,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欢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内容

(一)内容安排:

活动一:苹果

活动二:香香的水果

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

活动四:橘子船

活动五:猜一猜

活动六:奇怪的汽车

活动七:丰收的水果

活动八:好吃的橘子

活动九:好吃的苹果

活动十:水果全家福

活动十一:一个苹果许多梨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苹果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2、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3、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4、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5、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篇12: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摘 要】当前课堂存在着课改理念先行,教学与实践脱节,生本课堂有“名”少“实”的情况。基于此,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主题调研,通过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客观呈现事实,发现课堂上师与生、动与静、个体与合作等结构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从而引发思考,提出引导学校教研组、教师重点突破,改进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设想,以提高教改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结构改革 生本课堂 真实学习

课改进入新的攻坚阶段。课堂在生本理念的烛照下,“学为中心”“以学为主”“先学后导”等教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走进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上师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盛行。课改新理念、新思想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大多还停留于认识上、理论上,与其教学行为及日常的课堂实践脱节严重。

为了把握当前课堂的真实情况,激发课改动力,我们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这一主题,开展了课堂教学主题调研,开发设计了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组织开展课堂观察,试图跳出教师个体价值,从学校教研组、研修团队整体面貌着眼,积累数据、呈现事实、发现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共同关注和思考。

一、观课角度说明

为了能有效地展开本次调研,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设计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课堂观察表(见表1)。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观课视角,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关注:

1.对两大课堂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条主线入手,进行现场观察追踪,从主体活动情况中感受课堂的倾向性。

2.对两大活动要素,即时间与频次的关注。利用手机计时功能,结合过程描述,把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内容、频次及时间尽量如实记录,从活动内容的指向性、关联性和时间、频次比中,发现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及学生学习面貌等。

3.对两种学习活动,即书面活动与合作活动的关注,观察学生课堂学习形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

二、观课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确定了两所试点学校作为城区和农村学校的代表,进行跟踪调研。两个教研员分头对各学校的观课小组进行了观课技术培训,尽量提高观课数据的真实性。表2为最后整理形成的六节研讨课观课基本数据情况。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观课技术的问题,更由于语文课堂师生活动胶着频繁、难以分解等原因,观课数据存在不准确、不精细的情况,而且也的确难以做到完全准确、科学。但是,从大趋势、大方向上看,这些数据的确也能反映一些事实,客观呈现一些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与学的结构问题

从“教师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上述六节课,教师的平均活动频次11次左右,花时近14分钟。可以看出:(1)教师占据课堂时间不足一半,课堂时间基本上倾向学生,体现以学为主;(2)教师占时还是偏多,平均用时超过三分之一;(3)教师活动频次过多,在课堂上呈现频繁切换、头绪繁多的状态,教师到底把时间花在学法指导、示范讲解上,还是点拨引领上,重点不明显。

(二)动与静的形态问题

从“学生书面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学生一节课中从事书面活动平均在4次6分钟左右。可以看出:(1)课堂上学生参加语文学习,有口头形态,也有书面形态,课堂有动有静,不单一;(2)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学习形态还是口头形态,书面活动还是不足,达不到“每节课书面活动时间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的省教学规范要求;(3)追求结果的意识太强,教师对学生书面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生书面活动过程的关注,学生良好的书面活动习惯的培养、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参与、练习过程中通过评价引导学习活动的深入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就事论事,学习张力不足。

(三)个体与合作的问题

从“学生合作活动频次及时间”来看,合作学习发生的频次不多,平均每节课2次左右,用时1分钟上下,与每节课近十多次十几分钟的个体活动相比,合作学习方式处于“偶尔为之”的地位。具体体现在:(1)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以个体活动为主,合作学习太少,有的整节课都没有一次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缺乏方法和过程的引导,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类似“乌合之众”流于形式;(3)合作交流,以师生为主,极少生生交流。以教师为中心,师问生答,一问一答,教室内多数学生与教师一人产生信息交流,单线、单一,没有形成多元、立体的生生学习路径,学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课堂活动总频次的问题

课堂总是以时间为经线,纵向推进。撇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身份,单就课堂活动频次进行统计,每节课平均活动频次超过25次,从中不难看出:(1)课堂时间是个恒量,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要经历二十多次的学习场景切换,场景停留时间长的四五分钟,短的不足一分钟,课堂内容太多,节奏太快,学生容易被动、疲于奔命;(2)课堂时间完全被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意味着学生思维、情感的碎片化,学习活动浅尝辄止,教师与学生一直做着短兵相接的“游戏”,课堂蜻蜓点水,深度不足,不利于真正深入的学习活动的开展;(3)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推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用多少时间学,全部由教师指定、安排、控制,教师极其强势,学生亦步亦趋,自主性无从谈起。

从上述观课数据分析及观课体验中,我们真切、感性地体会到当前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生态的不理想、不健康、不自主,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占据教学主流;教学着眼点还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建构、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均显不足。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困难重重。

三、关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推进策略的思考

著名教育专家李炳亭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无论你的愿望多么美好,无论你的能耐多么强大,毕竟你不能代替儿童的生活和成长。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学生放回主位,把学习权、成长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真实发生。

而综观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家经过分析认为,核心问题还是课堂主体归位的问题。要真正摆正课堂上“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以生为本,转“教”为“学”,才能保障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才能构建完整、有序的学习过程,突出学习体验,以此达到调控课堂结构,使课堂结构更趋科学、合理、优化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一)从设计学习目标开始

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就是要凸显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首先要转变立场,明确立足点,变“教师立场”为“学生立场”,从“备教案”向“备学案”转变。“学案”的核心是“学习目标”,要设计明确、适宜、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统领过程,选择学法,建构课堂,把握节奏,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课堂面貌,建设“生态”课堂。

(二)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路径和方法

要重视学习方式、学习路径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学习目标,准确把握学情,遵循学生学习的节奏和需求,合理分解过程,保障学生整块、充分的练习时间。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交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不搞一刀切,不以教师自身喜好包办代替、自作主张。要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如独学、对学、群学、合作学等。学生没有充分自学前,课堂不组织交流,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前,教师不急于兜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变“教师讲解为主”为“评价点拨为主”,让学生“先学”“试学”,教师后介入、缓渗透,扭转课堂一直来“学生追着教师跑”的不合理现象。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唯一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适时适宜适度的引导、辅导、指导上。教师的“导”,只是学生众多学习手段中的一种。

(三)建构发展性课堂

把学习还给学生,还要注意改造教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顽固思想,充分认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惑”“不足”的意义,敢于暴露真实学情,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适时开展针对性辅助、辅导,使学生经历由不足到完善、由肤浅到深刻、由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强化课堂的结构性、层次性、递进性,避免课堂出现平面推移的情况。

(四)强化评价功能

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S-R”理论显示,及时、有效的刺激能够引起良好的反应。教学评价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改变教学中简单、封闭的结论性评价,把评价与反馈,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资源,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共性和特性的资料,从单一封闭的教师评价走向多元互动的生生合作评价,在互评互学中,在展示、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共性、明辨差异、打开思路、调整改进,把情感、思维引向深入。还要重视那些与成绩无关的细节性评价,比如参与度评价,学习状态、氛围、态度等的评价。

最后想说的是,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面临着教师长期以来已经固化的传统思想与做法,很多惯性思维、动作要想调整过来,既需要主观上的高度重视,也需要行动上的积极实践。学校教研组、教师自身要有长时间努力的思想准备,能够分阶段重点突破,积累成果,从而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3: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载体,通过想象、幻想,编制生动的情节反映生活。《小老鼠学穿衣》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故事,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比较差,通过这篇故事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提高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中小老鼠遇到困难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不麻烦别人的自立精神。

2、学习自己穿脱衣服。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外套每人一件、《小老鼠学穿衣》幻灯片、《猫和老鼠》里老鼠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老鼠幻灯片,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小朋友,今天我邀请了一只小动物来我们班坐客,想知道它是谁吗?那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动画片中的小老鼠杰瑞,很聪明、机灵,做事情喜欢动脑筋,想办法,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它。

2、可是,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只小老鼠,这只小老鼠最怕冬天了,小朋友猜一猜,它为什么最怕冬天呢?

小朋友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只小老鼠到底为什么最害怕冬天。

二、结合幻灯片让幼儿理解故事。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进行提问:

(1)小朋友,看小老鼠是在哪里呢?

(2)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呢?它在那里坐着干什么?发什么愁?

(3)那小老鼠为什么不出去玩呢?

(4)外面下雪了,那外面有没有小动物呢?

2、出示第二张故事挂图。

(1)小朋友,你们看一下,这张图上有什么?

(2)小老鼠在干什么呢?它旁边是什么?

(3)它在用袋子干什(baidu幼儿教育)么呢?

(4)它套进去了吗?

3、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1)它现在套上了吗?

(2)对,小老鼠没套上还急出了一身汗。这个时候小老鼠会怎么做呢?

师:小老鼠到底请没请别人帮忙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一张(出示第四张故事挂图)

(3)小老鼠找人帮忙了吗?

(4)它是怎样套上的呢?

(5)对,小老鼠没有找别人帮忙,自己想了个好办法把袋子套上了,那小朋友知道小老鼠为什么要给尾巴套上袋子吗?

(6)哦。小朋友冷的时候怎么办呢?

(7)所以,这个袋子就是小老鼠尾巴的衣服。

(8)请幼儿为故事想个好听的名字。

三、故事好听吗?下面老师再把故事完整的的讲述一遍。讲述完后提问:

(1)故事讲完了,小朋友能告诉我小老鼠为什么最害怕冬天?那穿衣服的时候小老鼠请没请别人帮忙?那它是怎么做的呢?小老鼠想了个什么好办法?

(2)请幼儿为故事想个好听的名字吧!

四、学习穿衣服的方法,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

(1)对,小老鼠真聪明,自己想了个好办法给尾巴穿上了衣服。那小朋友害怕冬天吗?

(2)小朋友为什么不害怕冬天?对,我们不害怕冬天,因为我们有衣服,并且我们自己会穿衣服。!.快思.教案网!我们还喜欢晒太阳,喜欢在户外玩耍,所以冬天我们不怕冷。

(3)那小朋友,现在我已经准备好了衣服,哪位小朋友能上来表演一下穿衣服?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穿衣服。

(4)小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穿衣服,穿好后一起到外面玩吧!

活动延伸

1、在区角中,让那些不会穿衣服的幼儿再进行练习。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穿衣比赛。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始中,我利用《猫和老鼠》里老鼠的幻灯片,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一步一步的提问和启发引导下,幼儿的思维被完全激发起来,整节课,幼儿发言积极性很高,在学习穿衣服的方法部分,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到台前展示,达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但是,我考虑到时间问题就匆匆结束了。在最后部分我没有总结就结束了,这样做好像有点显得草草了事的感觉。

篇14: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愿意和朋友互送礼物,体验同伴间分享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大图书《小老鼠奇奇》、MP3《找朋友》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小老鼠奇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用老鼠影子让幼儿猜)

2、(过渡)小老鼠奇奇买了一盒新蜡笔,用它画了三幅画、送给三个好朋友。

(二)阅读图书

1、分页阅读、理解故事

图一:

(1)奇奇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食物猜测动物并出示相应图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样送画给朋友的?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XX,我画了……送给你”

小结:小老鼠奇奇对它的三个朋友可真好呀!

图二:

(1)晚上,小老鼠奇奇给自己画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表达。

(2)奇奇看着画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它会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奇奇的话。

图三:

(1)咚咚咚,谁来了?(以不同方式出现小兔、小狗、小猫。)

(2)X拿来了什么呀?它会对奇奇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奇奇,谢谢你的画,我送给你……”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图四:真没想到,奇奇画给自己的东西全变成了真的!他高兴地请朋友们吃巧克力、蛋糕、棒棒糖,还给他们一人画了一张像。

2、完整阅读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三)互换礼物

伴随着音乐找到好朋友,并且有礼貌地互相送礼物“xx,我送你……”。

教学反思:

“小老鼠奇奇”是个语言活动,因此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观察课件并通过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只是有个别比较内向的幼儿还不太敢去表达。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小老鼠奇奇》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827字。

相关文章

《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雪了》》: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雪了》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体验手影游戏的快乐,倾听故事,观察画面,喜欢爸爸做的手影,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下雪了》教案吧。

篇15: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友情。

2、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

3、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简单排序,学习词“越来越小”。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

2、五只小动物图片。

3、大老鼠手偶。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以房子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房子)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1)教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

(2)教师:那第一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呀?(大象)大象的房子最大,我们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五间住的谁呀?(小老鼠)小老鼠的房子最小,我们把它放在最后面,那么这里还有三间房子我们也来排一排,谁来?(请一名幼儿来排一排)房子这样排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完整地说一遍,(越来越小)。

三、巩固故事内容小朋友,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的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小熊摇摇头说,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第三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啊?请谁来学学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请三名幼儿)我们一起来敲敲门吧,谁走出来了呢?(小羊)小羊怎么说的呀?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在里面呢?(小鸭子)谁来敲敲门呢?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那大老鼠在找小老鼠的时候经过了那几个小动物的家呢?(大象、小熊、小兔、小鸭),最后大老鼠终于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呢?(哦,这个小老鼠学的真好,再请谁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四、游戏下面请小朋友吧小眼睛蒙起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吧,不许偷看啊!(把小熊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在不在,(把小老鼠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一起敲敲门。哦小老鼠找到咯(再次欣赏故事)!宝宝们你们知道打老鼠要找小老鼠干什们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我们边听边学,听好了大老鼠到底要找小老鼠干什么呢(播放录音)

五、延伸活动原来啊小老鼠过生日,大老鼠要给他送礼物呢,小老鼠收到礼物可开心了,要对大老鼠说什么呀?宝宝们,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老师做大老鼠,你们做小老鼠好不好,好,把门关起来,我来敲门啦(发礼物)。

教学反思:

1、活动中中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孩子们同伴的位置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以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照顾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

2、活动中教师教路清晰,幼儿积极主动,目标完成较好。

上一篇:乡镇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决议(草案)下一篇:2022年度矿建工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