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高边坡道路拓宽改造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2024-05-18

某工程高边坡道路拓宽改造加固的设计及施工(通用4篇)

篇1:某工程高边坡道路拓宽改造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某工程高边坡道路拓宽改造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高边坡路基加固方案的设计,即锚桩式挡墙和土钉喷锚结构,论述了该高边坡道路拓宽加固施工的过程,得出了该道路拓宽改造技术经济效果显著的结论.

作 者:陈荣节 CHEN Rong-jie  作者单位: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7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5(4) 分类号:U418.8 关键词:高边坡   道路   加固   设计   施工  

篇2:某工程高边坡道路拓宽改造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某道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准确查明滑动面,岩土物理力学性能、弄清复杂地质条件,采用抗滑桩、重力式片石挡土墙,桩锚杆,锚钉钢板网喷,锚杆喷网和综合防治工程的.联合支护方案,保证了道路施工和市政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安全,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达到力求一次根治目标.

作 者:王汉雄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八队,湖南,郴州,423000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年,卷(期):“”(16)分类号:U4关键词:页岩地层复杂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 抗滑桩、重力式片石挡土墙 桩锚杆,锚钉网喷,锚杆喷网

篇3:某办公楼加固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加固改造,加固设计,加固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办公楼为3层砖混结构,由北京市建筑设计公司于1952年设计,建筑面积为1 816 m2,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进行过结构加固。该楼1层外墙厚为490 mm,内墙厚为370 mm;2,3层外墙厚为370 mm,内墙厚为240 mm。砖砌条形基础,木结构屋架。为延续建筑的使用功能,使旧的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并确保结构安全,对办公楼重新进行结构加固和建筑装饰。

2 结构加固设计技术

2.1 结构鉴定

加固设计前须对拟改造房屋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主要依据GB 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T 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 12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等进行检测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

2.2 加固设计

1)基础加固:本工程基础为大放脚条形基础,加固墙体时同步对基础进行加固,包括基础垫层、放脚断面及与墙体钢筋网片的衔接等。采用加大放脚断面法进行加固,C20喷射混凝土,设置两道化学锚栓加强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粘结。

2)内纵墙加固:采用钢筋网C20喷射混凝土夹板墙加固法,单边加固厚度50 mm,钢筋网片8@200,洞口处及托梁处加固作法见图1,图2。

3)混凝土梁加固:抗弯采用粘钢板加固,抗剪采用粘碳纤维布U形箍加固,见图3。

4)楼板加固:板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板面采用钢板网细石混凝土加固,见图4。

3 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3.1 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要点

1)定位放线。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弹出要加固部位的纤维位置线,为便于混凝土基层处理,每边位置线应适当放大2 cm~3 cm。

2)结构表面处理。对被加固构件表面的浮渣、装饰层及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予以清除;对于不平的地方,首先由人工剔凿处理,然后用修复材料对其凹凸不平处进行修复;严重不平的地方,应分多次修补。按设计要求,对存在的裂缝进行灌缝或封缝处理。

用电动工具将被粘贴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去除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打磨1 mm~2 mm,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面。对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呈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mm。将打磨过的构件表面,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并保持表面清净。

3)涂刷底层树脂。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拌方法,将树脂各组分分别搅拌均匀,使各组分无沉淀现象。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两种树脂混合在一起并加以搅拌。用滚筒将底层树脂均匀抹于清洁的混凝土表面,不要漏刷,也不能太多。

4)找平处理。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时,就可以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混凝土表面凹陷处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 mm。待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5)浸渍树脂的配制与碳纤维的粘贴。按设计尺寸裁剪好碳纤维布,将浸渍树脂液均匀地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用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并使浸渍充分浸透碳纤维布。重复上述步骤可以粘贴多层碳纤维布,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浸渍树脂。

6)养护、检验。在树脂固化期间,应避免对碳纤维片材的扰动。在特殊环境下的结构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时,应对碳纤维加固系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2 粘钢加固施工技术

1)粘贴面处理。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 mm~2 mm厚表层,较大凹陷处用找平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表面,待粘贴面完全干燥后备用。

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光泽,使用前若洁净仅用干布擦拭即可。否则可用棉布蘸丙酮拭净表面,待完全干燥后备用。

2)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加固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宜暂时移去,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加压固定宜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能产生较大压力,而且加压固定的同时卸去了部分加固构件承担的荷载,能更好的使后粘钢板与原构件协同受力,加固效果最好,施工效率较高。

3)胶粘剂配制。建筑结构胶为A,B两组分,取洁净容器和称重衡器按说明书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 min~10 min至色泽均匀为止。

4)涂胶和粘贴。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上(或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呈三角形,中间厚3 mm左右,边缘厚1 mm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固定,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5)检验。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钢板,从音响判断粘贴效果,也可采用超声仪检测。若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70%,应剥离钢板,重新粘贴。

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验,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耗时也较长。

6)防腐保护。加固后钢板宜采用20 mm厚M15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也可采用涂防锈漆保护,以避免钢材的腐蚀。

3.3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3.1 材料要求

喷射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应不低于32.5;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性好的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砂子含水率宜控制在5%~7%;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性好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2 mm。

3.3.2 加固砌体结构构件的表面处理

清除砌体结构表面装饰层,并对受侵蚀砌体或疏松灰缝进行处理,灰缝的处理深度宜为10 mm;当结构加固部位的配筋有锈蚀现象时,钢筋表面应除锈。

3.3.3 其他技术要点

喷射混凝土前支设边框模板,边框模板要安装牢固;在大面积加固时设置喷射厚度标志其间距宜为1 000 mm~1 500 mm。喷射混凝土前对空压机喷射机进行试运转,经检验运转正常后应对混凝土拌合料输送管道进行送风试验,对水管进行通水试验,不得出现漏风、漏水情况。在喷射作业前检查结构加固配筋与锚固件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喷射作业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分片、分段进行,且按先侧面、后顶面的喷射顺序自下而上施工。

4 结语

房屋加固改造有其自身特点,某些方面施工难度、技术含量还高过新建房屋施工。通过结构加固改造和建筑装修和电气、设备的更新改造,古老的建筑物以内实外美的形象又担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开始了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CECS 25∶9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S].

[2]GB 50376-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3]GB 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篇4:某工程高边坡道路拓宽改造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关键词:边坡防护,喷锚网,预应力锚索加固

路基的支挡与边坡加固防护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问题,近几年山区高速公路大量建设,遇到许多高大边坡,其稳定性和防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常见公路边坡的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两种边坡路基支挡和边坡防护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注意事项。

1 常见公路边坡的破坏形式

边坡的破坏类型从形态上可分为崩塌和滑坡。边坡实际的破坏形式非常复杂,除了上述两种主要形式外还有介于崩塌与滑坡之间的滑塌以及倾倒、剥落、流动等破坏方式,有时也可能出现以某种破坏形式为主,兼有其他若干破坏形式的综合破坏。

2 路基支挡与边坡工程防护工程的考虑因素

对公路路基支挡及边坡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2)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3)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4)综合治理: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以选择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相结合,多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治理为优的原则。

3 两种常见的边坡加固防护工程措施的工程实例

3.1 喷锚网支护法

3.1.1 工程概况

某公路K18+100段右侧高路堑石质边坡,坡面陡立,右边坡最高达83.5 m,坡比为1∶0.1~1∶0.5,坡面岩石以灰白、肉红色中风化厚层夹薄层灰质白云岩,岩石倾向与路基斜交,不利于边坡岩体稳定。一条大型逆冲断层切过全坡面,轴向近东西向,断层破碎带0.5 m~1.0 m,为浅红、肉红色强风化断层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成分为灰质白云岩,粒径1 cm~3 cm,胶结物为泥岩、方解石脉及糜棱白云砂,水解溶蚀作用强烈,上盘褶皱显著呈“S”形小褶曲。受断层及次级小褶曲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主要为两组共扼“X”形切层高角度顺坡节理最为发育,裂隙宽1 mm~30 mm,岩体上部节理被粘土、白云砂充填,下部节理被方解石脉、铁锰质氧化物充填。节理、断层、岩层面等构造使岩体溶蚀作用强烈,岩体破碎。此外,因坡面陡立,破碎岩石易沿顺坡节理发生滑塌及掉块,稳定性极差。

3.1.2 设计方案

为了进行彻底根治,确保行车安全,经综合比较,决定采用锚喷混凝土对逆断层上盘褶曲发育岩石进行整治防护。设计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喷层厚10 cm,长1.5 m ϕ22螺纹钢筋锚杆,立面按照1.5 m间距梅花形布设,孔深比锚固深度加深20 cm,锚杆外露8 cm~10 cm,灌浆材料采用M20号水泥砂浆;挂网采用ϕ6.5钢筋网,网眼尺寸为25 cm×25 cm;泄水管采用直径40 mm的聚乙烯管,长度40 cm,立面按照4.0 m间距梅花形布设。

3.1.3 主要施工技术

1)工艺流程。

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施工程序是:搭设脚手架→整修边坡→制作安装泄水孔→第一次喷射混凝土→锚杆钻孔、注浆、安放锚杆→钢筋网(铁丝网)制作→挂网→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养生→拆除脚手架。

2)施工注意事项。

及时封闭及时加固,及时性指喷射混凝土支护可在边坡开挖后几小时内施作。初喷即开挖后立即喷一层3 cm~5 cm厚的混凝土,用以保护坡面。在实际施工中这一工序往往不被重视,特别是全程开挖时,由于喷浆工艺难以紧跟开挖作业,往往延误初喷,使开挖面因雨水侵蚀或风化而坍塌。初喷混凝土还可使坡面光滑平整,根据坡面混凝土的裂纹还可判断坡体是否发生失稳。在钻孔、下锚、注浆的工序中,目前一般都是整个坡面钻孔完成后再下锚,然后再注浆。这对于一般软质边坡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高陡边坡,钻孔、下锚、注浆的工序应分段进行。即将整个坡面按长度分段,一段内的上述三道工序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段的三道工序。这样,能做到及时封闭开挖坡面,及时加固坡体,确保开挖坡体的稳定性。

由于现有的岩石边坡破碎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浮石和岩渣清除干净,用石块补砌空洞,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固;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在边坡松散空洞处和坡脚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润岩层表面;钻孔要垂直边坡面。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离孔底5 cm~10 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注浆要保证砂浆饱满,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铁丝网长边要相互搭接,并挂在同一列锚杆上,铁丝网还要挂在锚杆弯头内,距坡面距离一般为1 cm~2 cm。喷射作业应自上而下分层喷射,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洒水养生,持续7 d~10 d。在养生过程中如果发现剥落、外鼓、裂纹、局部潮湿、色泽不均等不良现象,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以防后患。

3.2 预应力锚索加固

3.2.1 工程概况

2008年大准铁路施工的K251+050~K251+210等两段路基边坡滑坡整治工程,采用的是锚索框架和路基注浆相结合的方法,整治后,滑坡位移量和路基下沉量几乎为零。

3.2.2 变形破坏情况及分析

某公路K251+050~K251+210段路基为高填方路堤,两段路面均有裂缝出现。K251+050高路堤为二级深填方路段,裂缝出现范围内一级路堤最高约为8.0 m,二级路堤最高约为17.0 m;K251+210高路堤位于一级深填方路段,裂缝出现范围最高约为12.0 m。通过实地观测,K251+050段裂缝出现区内的一级边坡已经初步形成了滑坡体,由于土体的错动,导致排水通道堵塞,致使雨水对边坡冲刷严重,加速滑坡体的形成。二级边坡未出现明显的破坏征兆,但边坡是否稳定尚需进一步判断。K251+210段裂缝出现区内的破坏情况与滑坡出现规律基本一致,但尚不能证实一定是滑坡。

3.2.3 治理工程措施

为保证公路路基的安全和稳定,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病害情况对K251+050~K251+210段高路堤边坡采取锚索框架工程治理措施。在一级边坡设Ⅰ型C25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锚索框架三排,共44组,预应力锚索396根,每组框架由三片竖肋、三根横梁组成,竖肋和横梁的截面尺寸为0.5 m×0.5 m,竖肋埋深1.6 m,竖肋间距3 m,每片竖肋设3孔A型(5Φs15.2)预应力锚索,每孔锚索设计拉力为550 kN,锚孔下倾与水平夹角为30°,锚固段长10 m。在二级边坡设Ⅰ型C25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锚索框架一排,共7组,预应力锚索63根;Ⅱ型C25预应力锚索框架一排,共9组,预应力锚索54根。Ⅰ型C25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锚索框架的布设与一级边坡相同;Ⅱ型C25预应力锚索框架由三片竖肋、两根横梁组成,竖肋和横梁的截面尺寸为0.5 m×0.5 m,竖肋埋深1.6 m,竖肋间距3 m,每片竖肋设2孔A型(5Φs15.2)预应力锚索,每孔锚索设计拉力为550 kN,孔径130 mm,锚孔下倾与水平夹角为25°,锚固段长10 m。

3.2.4 工艺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组决定采取如下施工工艺流程:

边坡坡面整理→测量孔位→钻孔和清孔→制作安装锚索→注浆压浆→制作框架梁→养护→锚索张拉与锁定→封锚。

锚索框架梁的施工工艺见图1。

4结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两种常见的边坡防护技术,可以看出,采用合理的公路边坡防护技术,可以达到节省工程费用、美化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颖人,陈祖煜,王恭先,等.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陶可.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在高速公路高陡边坡防护加固工程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9(3):143-144.

[3]张丽娟.锚喷网支护技术在桥梁基础开挖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26.

上一篇:我的爱好听歌作文下一篇:2018红歌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