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04-10

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7篇)

篇1: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3篇

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1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古诗简介

《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律诗。该诗语言平实,绝少雕饰,是诗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抨击,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

翻译/译文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

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

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

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注释

⑴田家:农民。

⑵卉(huì):草的总称。

⑶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⑷耕种(gēng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⑸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⑹景:日光。

⑺晏(yàn):晚。

⑻犊(dú):小牛。

⑼劬(qú):过分劳苦。

⑽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⑾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⑿宿储(sùchǔ):隔夜之粮。

⒀徭役(yáo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⒁惭(cán):羞愧。

⒂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⒃禄食(lùshí):俸禄。

⒄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赏析/鉴赏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万虫惊动,来写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另外“俱”字将农夫忙碌无一人轻闲点出,“就理”又写出农夫虽忙,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平淡,极炼如不炼。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

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同“廪”。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赏析: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

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

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

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注释

①景常晏:指天晚。

②劬:劳苦。

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

④闾里:民间、乡里。

赏析:

赏析

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篇2: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古诗简介

《田家》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农民辛勤一年耕作最后却被风雨侵蚀,后两句写农民收割时只有豆杆,颗粒无收,无物充饥。全诗采用叙事的方式,有条有理、通俗自然的表现出当时农民生活的悲惨状况,表达了诗人劳心民力、民生的拳拳爱国之情。

翻译/译文

曾在南山下种豆,却被风雨打落。

辛苦一场,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秆,用什么充饥呢!

注释

1、南山:虚拟地名。

2、碎:细。

3、荚:豆角。

4、空:只。

5、萁(qí):豆秸,豆秆子。

6、釜(fǔ):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景祐三年(1036),梅尧臣时任建德(今属浙江)知县。在任职期间诗人常深入民间,见诸多惨状,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痛悲愁,故作此诗。

赏析/鉴赏

前两句写农民在南山种豆,风雨打碎了豆角。“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诗人选取“种豆”的一个情景,从而说明农民的困苦。诗中没有写农民如何精心照管种下的庄稼。但从快要收割时,一场大暴风雨把成熟的豆子全部打坏了的描写中,可以肯定,农民起早摸黑,浇水施肥,锄草松土,终于使豆子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风雨,把豆子冲烂。这两句诗人把农民的悲惨情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后两句写农民收回一束豆茎后,可锅里无物可煎。“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辛勤劳动的果实被自然灾害毁坏,农民们毫无办法,只能收回一束豆杆,不能当饭吃,只能当柴烧,则又要忍饥挨饿。

全诗紧凑自然,先写种豆,再写受灾,颗粒无收,最后写无饭可吃,悲惨之极。诗人用同情的口吻写出全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的共鸣。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马天牧《古诗行旅》:“全诗都是叙述,平白自然。”

★ 田家,田家顾况,田家的意思,田家赏析

★ 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原文翻译及赏析

★ 再别康桥翻译及赏析

★ 《满江红》赏析及翻译

★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赏析

篇3:观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自翻译学诞生之日起, 人们便从未停止过关于翻译如何最贴切的表达原文的意义, 译文与原文怎样才能做到意义上完美的对等的讨论。传统翻译学追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认为原文与译文之间是“模型—复制”的关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潮推翻了传统翻译学以原文文本为中心的翻译理念, 而尝试将翻译放在社会和文化这个大环境下进行审视。以意大利裔美国籍学者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者尝试从社会形态和历史文化的角度, 解释不同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和“话语策略”的原因, 认为翻译文本的差异是建立在目的语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的基础之上的。韦努蒂 (1996) 还指出, 不同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同时也对目的语的社会和文化历史产生影响。译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由此所产出的译文很可能在读者心中形成一种对异国的思维定式, 塑造源语文化在译入语社会的一种“特定的文化身份” (韦努蒂1996) 。

翻译不仅受到历史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而且会反过来作用于历史和意识形态。对于这一论点, 韦努蒂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 (1996) , 翻译通过对外国文本的译介而谋取对目的语文化的文学典律、理性范式的修正和维护。翻译即是对外来的社会属性进行的“篡改”, 由于这种篡改体现在了文本的实体和话语策略之中, 翻译便可以被称为文化政治实践 (Cultural Political Practice) , 为外国文化建构一种本土的自我认同感, 或者说颠覆了本土文化。

在《翻译、共性、乌托邦》一文中, 韦努蒂将翻译称为是一种“本土的抄写”, 即翻译总是尝试将外国文本的语言和文化进行归化处理, 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这种外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 进而能够与外语文本进行交流。翻译的本土抄写将外语文本的魅力施加在另一种文化的大量受众身上。一部翻译的畅销书很有可能会使得外国文本蜕变为本土支持者本来所共有的东西, 如一种方言、一种文化话语、乃至一种意识形态, 翻译对假想的受众产生了商业效果, 也产生了文化和政治效果 (韦努蒂, 2005:186-187) 。

在《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一文中, 韦努蒂 (1996) 论证了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塑造、革新和变动都产生着影响。韦努蒂指出:

“翻译的文本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被出版、评论、阅读和教授, 在不同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环境下, 产生着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影响……异域文本通常被改写以符合当前本土文学中主流的风格和主题。翻译能够制造出那些显现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的外国定式……翻译有助于塑造本土对待异域国度的态度, 有助于塑造对特定族裔、种族和国族的尊重或者蔑视, 能够孕育出对文化差异的尊重或者基于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之上的仇恨。”

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对异域文化的阐释, 在目的语社会中树立异域文化的典律和范式;另一方面则是塑造一个本土主体 (韦努蒂2003) , 将目的语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已占权威的价值观投射到译本中去。

由此可见, 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构成了重大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在无形中指导了译者的翻译趋向和定位, 进而决定了原作在目的语环境中的文化身份的塑造。

本文正是从这一理论出发, 通过对《老人与海》的最早的大陆译本, 海观译本的分析, 探讨翻译对原作在目的语社会的文化身份的塑造的影响。

2 社会意识形态对海观译本的影响

1942年,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批评的标准是“政治标准第一, 文艺标准第二”。1949年后, 这一思想被视为“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指导性纲领”, 因此, 文学艺术中浓厚的政治色彩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中国虽然没有制定明确的翻译政策, 但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及文艺界一系列方针、政策无疑也对翻译选择起到规范作用。如果说当时有具体的翻译选择规范的话, 那么这个规范的关键词就是‘优秀’和‘进步’” (查明建2003:73) , 而所谓的“优秀”和“进步”的标准, 便是“看作品在意识形态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和巩固, 在创作方法上能否体现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查明建2003:73) 。

不仅如此, 由于进行了文学艺术的机构化, 即“所有的作家都隶属某一组织机构 (国家‘干部’) , 都有固定的薪俸” (洪子诚1999:32) 。而翻译家也必须加入某个翻译协会或作家协会, 这样一来, 翻译便被纳入了官方控制的体制之中。再加上50年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 体制内的作家、翻译家, 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都表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追随和迎合的态度。文学翻译家金人先生曾经说过:“翻译工作是一个政治任务。而且从来的翻译工作都是一个政治任务。不过有时是有意识地使之为政治服务, 有时是无意识地为政治服了务” (查明建2003:73) 。

新中国成立之初, 海明威的作品在中国是命运多舛的:1949年, 中国停止了对海明威的译介;1956年, 《译文》在12月号上, 突然刊登了海观翻译的《老人与海》;第二年, 新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林疑今40年代的旧译《永别了, 武器》的修订本, 并且新文艺出版社还在同年出版了海观译的《老人与海》的单行本。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原来, 1956年7月, 苏联刊物上发表了称赞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章, 海明威在中国也因此获得了译介资格。1961年, 海明威逝世, 《世界文学》在7月号上刊登了海观译的海明威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 (查明建2003:73) 。

由此可见, 海译的《老人与海》, 本身就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 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译介的典型缩影。不幸的是, 六十年代以后,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 海明威的作品不再符合中国文学翻译的规范,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 中国对海明威的译介又出现了一片空白。

3 海观译本对文化身份的塑造

在五十年代的政治文化环境下, 海观对《老人与海》的译介也是必须遵循主流的意识形态的规范, 为政治服务的。海观有意识地谴责了海明威作品中表现出的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但同时又高度赞扬他与劳苦大众的亲密情谊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的1962版译本后附的《译后记》 (海明威1962:87) 就足以说明这一切:

“海明威是一个有良心的正直的作家, 他憎恨强暴, 对普通人寄予无限的同情, 对庸俗的资产阶级抱着内心的鄙视。但海明威是一个思想极其复杂、世界观极其矛盾的作家, 这种矛盾反映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面……

他的人物又往往是悲观的、绝望的、孤独的、往往是没有目标的斗争, 没有代价的死亡。作品中的景物也是荒凉的、寂寞的。总之, 他赞美了爱, 又赞美了死, 他就在爱与死的搏斗中赞美着他的英雄, 可是他所赞美的只是个人主义的英雄的悲剧……

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面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苦闷的心情。为了加强作品中的凄凉的情调, 作者运用了他惯常使用的那种反复不已的独白, 来增加它的艺术力量……

同时, 在老渔人和孩子中间, 在他和他的同行中间, 却存在着温暖的友爱。这部小说虽然有悲观, 有宿命论, 但是比起作者以前的作品来已经添上了一种新的东西, 这就是淡淡的乐观主义, 这在作者的创作历程中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倾向。”

海观将海明威描述成为一名“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上苦苦探索, 十分苦闷:一方面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局限, 作品充满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色彩, 另一方面他的新作的“进步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较, 《老人与海》多了一种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的“淡淡的乐观主义”。

译者对文本的解读必将直接影响其采取的翻译策略和倾向, 而且进一步对译文读者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海观的《译后记》充分反映了他对《老人与海》一书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 他的译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对50年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加强。

海观的《译后记》写到, 老渔人的身上反映出了海明威思想上的矛盾, 一方面有超乎寻常的毅力, 一方面又感到胜利很渺茫。海明威的这种矛盾心理在以下两个分析例子中清晰地反映了出来。

例1:

原文:

“I told the boy I was a strange old man, ”he said.“Now is when I must prove it.”

The thousand times that he had proved it meant nothing.Now he was proving it again.Each time was a new time and he never thought about the past when he was doing it.

“I wish he'd sleep and I could sleep and dream about the lions, ”he thought.“Why are the lions the main thing that is left?Don't think, old man, ”he said to himself.“Rest gently now against the wood and think of nothing.He is working.Work as little as you can.”

译文:

“我告诉过那孩子, 我是一个古怪的老头儿, ”他说。“现在我一定要证实这句话。”

他证明了一千次都落了空。现在他又要去证明了。每一次都是一个新的开端, 他也决不去回想过去他这样做的时候。

他想:“我希望它睡去, 这样我也能够睡去并且梦见狮子了。为什么狮子是我留在脑子里一件主要的东西呢?”他自言自语的说:“别想吧, 老家伙。靠在木板上休息去, 什么事儿都别去想它。它正在处理干活哩。你呀, 你气力花的越少越好。”

为了突出体现小说中的这种“苦闷的心情”, 海观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改写”, 以渲染一种凄凉的情调, 反映出海明威思想上的矛盾以及他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在与大鱼周旋了两天里, 老人有无数内心独白, 在他筋疲力尽而鱼儿终于快要浮出水面之时, 老人再一次给自己鼓劲。

原文中的“the thousand times that he had proved it meant nothing”被译为“他证明了一千次都落了空”, 显然和原文有出入。原文的本意是过去的一千次证明都算不了什么, 表达的是老人迎接新挑战, 再一次证明自己生存力量的豪迈, 这是老人精神胜利的一大证明。作为一名迟暮的老人来说, 出海捕鱼恐怕是唯一能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了, 因此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完成。

海明威曾经说过:“谁也不能长生不老。但是一个人到了临终, 到了必须同上帝进行最后一次战斗时, 他总是希望世人记得他的为人, 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你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那就会使你永生” (吴然2005:181) 。这是一种对死亡之美的情结, 不畏惧死亡, 也就对一切无所畏惧了。《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正是带着这种情结上路的。

但是海观却似乎曲解了原意, “落了空”三个字满满是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看起来老人是身不由己, 不得不迎接挑战, 在挣扎中给自己鼓劲, 乐观主义中却尽显无奈。说到底, 这样的处理是为译文的整个苦闷, 悲观的基调服务的。译文中流露出了海观对海明威的“死亡情结”的负面评价, 显然他很不赞成海明威对死亡的赞美, 认为“他所赞美的只是个人主义的英雄的悲剧” (海明威1957:87) 而已。

此外, 海观在翻译中采用了大量北方方言的口语习惯, 像儿化音如“老头儿, 事儿”和语气助词如“吧”, “哩”, “呀”等从某种程度上刻画了一副老人喃喃自语的画面, 让人不禁感到老人有英雄迟暮的感觉。

例2:

原文:

“I'd like to buy some if there's any place they sell it, ”he said.

What could I buy it with?He asked himself.Could I buy it with a lost harpoon and a broken knife and two bad hands?......

I must not think nonsense, he thought.Luck is a thing that comes in many forms and who can recognize her?

译文:

“我倒想买点儿运气, 要是有地方买的话, ”他说。

“我拿什么去买运气呢?”他自己问自己。“我买运气, 能够用一把丢掉的鱼叉, 一把折掉的鱼叉, 一把折断的刀子, 一双受了伤的手去买吗?……”

他想:“别再胡思乱想吧。运气是各式各样的, 谁认得出呢?”

在最后一群鲨鱼到来之前, 筋疲力尽的老渔人自言自语, 希望上天能给他更多的运气。与例1的译文一样, 译者在这里也使用了语气助词, 一改原文的快节奏, 语气显得异常的沉重, “别再胡思乱想吧”更流露出老人信心的不足。老人在考虑“买运气”的时候, 译者故意把“买运气”放在句首, 更强调了老人对得到运气的怀疑。

4 结语

本文以解构主义的“文化转向”为基础, 根据韦努蒂提出的翻译和文化身份的塑造理论, 以著名翻译家海观20世纪50年代的译作《老人与海》为例, 分析探讨了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的关系。海观译本中所描写的老人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大海上漂泊数天, 以超乎寻常的毅力与厄运搏斗却最终失败而归。译者将老人最后的结局定义为失败, 定义为悲剧, 将其归咎于个人英雄主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是对英美文化中所弘扬的个人主义的强烈谴责, 无疑是和社会主义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和礼赞保持了一致。而另一方面, 我们看到垂垂暮年的老人依然不忘与厄运搏斗, 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成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象征, 是《老人与海》值得译介, 并在读者中传播的重要原因。

透过上文的分析, 结合解构主义的文化翻译论,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 译者所处的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环境, 对译者在翻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译者对原语的解构和阐释, 都要围绕目的语文化来进行。这时, 译者对原文进行的“本土抄写”, 深深打上了目的语文化的烙印, 如必须尊重目的语文化的传统和禁忌等等。最终, 本来属于异域文化的陌生的东西, 转化成为了目的语读者能共同分享的, 熟悉的东西。这样做最终的目的, 若不是迎合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鉴赏趣味, 对主流文化浪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 就是尝试颠覆这种主流文化, 创造出一种新的东西来。显然,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海观先生的《老人与海》译本, 遵循的就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学标准。而另一方面, 译本所努力传达的信息, 在当时的大陆读者中产生了如此大的共鸣, 说明翻译本身反过来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潮流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力。换言之, 通过《老人与海》的中文译本, 中国读者在异国的社会与文化中, 看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同时, 在译本引导下, 对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进行批判。

译者的“主体性”是通过译介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翻译有助于形成本土对待异域国度的态度, 进而塑造异域文化的目的语环境中特殊的形象, 即树立了一种“典律” (canon) ———目的语文化对异域文化的一种思维定式。诚如韦努蒂所言:“翻译能够制造出那些显现本土政治与文化价值的外国定式, 这些影响有可能上升到民族层面的意义, 从而排斥那些与本土习见所设定的议题不相关的争论与分歧” (韦努蒂1996) 。而这种典律一旦建立, 便具有延续性的, 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成为了两种文化之间沟通的主导思想。

分析以上种种因素, 我们于是不难理解海观的《老人与海》所采取的话语策略。总而言之, 翻译从某种程度上并不属于译者个人的行为, 而是上升到了整个民族的层面, 是一个民族与另一民族的沟通交流。事实上, 对翻译的研究也由此衍生上升到了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的层面, 为我们反思政治、文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海明威·厄内斯特 (1957) ,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海观译[M].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2]海明威·厄内斯特 (1997) ,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海明威·厄内斯特 (2005) ,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海观译[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4]海明威·厄内斯特 (2006) ,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曹德志, 白云天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洪子诚 (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韦努蒂·劳伦斯 (2005) .翻译、共性、乌托邦, 见:陈永国 (编) , 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6-214.

[7]韦努蒂·劳伦斯 (1996) .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http://210.28.39.180:97/wlkt/fanyiyuwenhuashenfensuzao.htm (accessed 10/04/2008) .

[8]吴然 (2005)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

篇4:认知语言观及英语长句的翻译研究

在翻译英语文献时遇到长句是很常见的事情,英语和汉语不同,汉语提倡言简意赅,句子一般不会太长。但是英语在表达的时候,有可能一段话就是一句,在经典的理论著作中,一句话可以容纳125个单词甚至可以长达一页纸。英语的语法和汉语也不相同,英语可以有很长的后置定语,或者定语从句等成分进行修饰,但是汉语没有定语这一说法,只有用于修饰的形容词。在进行英译汉的时候,不仅仅要将英语的单词基本意思翻译出来,还要考虑表达的方式,尽可能将句子翻译得符合汉语说话的标准,这就需要对语言观有一定的认知。

一、语言认知学的基本观点

认知语言学不是单纯的语言学,其涵盖了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不仅研究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研究人们思维,推理等智力活动。经验主义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从认知语言观的角度看待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3个观点:

(一)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人天生就能够感知语言,语言认知能力仅仅是人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比如说人在出生以后能够通过听音和模仿来运用本土语言进行交流,这种对语言感知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如果将一个人放置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假设这个人能够生存下来,那么他将不会说话。在《鲁宾孙漂流记》中,星期五在没有遇见鲁宾孙的时候也是不会说人类的语言的。没有感知和模仿的过程,一门语言将会消失。

(二)句法和语义,词汇密不可分

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句法也不能够自成一派。比如说当语言学家在设定语法的时候,他不能够脱离需要表达的语义进行设定,一个定语从句的设定是因为其具有修饰名词或类似名词的短语的作用,如果名词不存在,也没有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定语从句这个句法就是一个花架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与话语功能有关

在英语表达中喜欢运用长句,这是因为人们喜欢运用很多的修饰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尤其是在正式文献中,为了显示文献的正式性和逻辑的严密性,需要添加很多修饰成分,这样的概念认知形成了英语特有的语言结构。语言结构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说话习惯也密不可分,比如一个说话流利且逻辑严密的人,其语句就会较长,当所有人都知道怎样去言简意赅地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句子就会较短。

二、以认知观看待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存在气候和地理以及文化的差异,其语言结构也由此产生差异。例如英国的夏日温暖,莎士比亚方能够将友情比作温暖的夏日,如果莎士比亚出生在非洲这些炎热的国家,还将友情的温暖与夏日相类比,就没有人能够理解了。同样,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国的语言表达也有所不同。英国人将美好却不切实际的地方比喻成乌托邦,但在中国,人们更加愿意将之比作桃花源。英国人喜欢直白地表达,而中国人讲求含蓄美。在交际过程中,这些差异尤为明显,甚至还会闹笑话。比如曾经在一次聚会上,有位英国绅士夸赞以为中国女士漂亮,中国女士非常礼貌地回礼道“哪里哪里”,英国绅士便非常不解地道“眼睛,鼻子,嘴巴,模样都很漂亮”,这位绅士就完全曲解了女士的意思。即使是同说英文的英国和美国,在发音和一些词汇,语法上也会存在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在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当中,英语是由“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引发出十八种常用语法结构,其中There Be等单句最为基础。但是汉语没有这样的规律可循,仅仅是积字成句。在形式上,英语也秉承由主干引申的观念,其扩充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主从法,嵌入法和复合法。并列复合句,并列句,复合句都是由此引申而来,汉语也没有这样的语法规定。英语喜欢在主干之后添加后置修饰成分,而汉语喜欢在主干之前添加修饰成分,两者的扩展方向也不一样。

三、以认知观处理英语长句翻译

句子结构的运用很大程度上视为说话人对情景概念的一种反映,这种概念化是受主观意识支配的。首先来看这样一个空间发展的英语长句:These books and others like them have helped me to discover the real meaning of my life,and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me to get out of the confusion and meaningless of an existence compeletely immersed in the needs and passivities fostered by a culture in which sales are everything.整句话的主干非常简单,就是These books and others like them have helped me to discover the real meaning of my life,and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me to get out of the confusion and meaningless。Of后面的成分僅仅是整个句子向右的空间扩展,能够把握这一点,翻译整个句子就会事半功倍。首先将定语成分抽取出来,放到合适的修饰点上,调整为中文的表达方式,再进行翻译就很简单了。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翻译,整个句子就可以翻译成:这些书籍和向他们一样的书籍帮助我发现了生命的真谛,也使得我能够从销售就是一切,存在令人困惑的需要以及毫无意义的被动培育的文化中跳脱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在经验主义哲学原理上的语言认知观对英语翻译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其不仅能够让翻译者了解中英语言结构存在的差异,还能引导翻译者抓住句子的基本主干,对其扩展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再将英文句子翻译成流利的中文句子,使人易于接受理解。

参考文献

[1]耿智,任志起.认知语言观与英语长句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8,21(1):11-13,23.

[2]罗志文.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解决英语长句翻译[J].科技视界,2012,(11):117-118,138.

[3]黄跃进.英语长句翻译策略的认知理据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134-136.

篇5: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译文

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

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注释

粜(tiào):出卖谷物。

眼前疮(chuāng):指眼前的困难,眼前的痛苦。

剜(wān)却:挖掉,用刀挖除。心头肉:身体的关键部位,这里喻指赖以生存的劳动果实。

绮(qǐ)罗:贵重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绫罗绸缎的人。筵(yán):宴席。

逃亡屋:贫苦农民无法生活,逃亡在外留下的空屋。

赏析

《咏田家》是聂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艺术佳品。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描写残酷的高利贷剥削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开篇就揭露封建社会农村一种典型“怪”事:“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二月还未着手养蚕,五月稻子尚处青苗期,然而,贫苦的农民迫于生计,为济燃眉之急,竟不得不以未来的新丝、新谷作抵押,借上“驴打滚”的高利贷。“二”“五”月极言时间之早,这么早就背上阎王债,足以说明农民已到了山穷水尽、骨枯髓干的地步。“卖”“粜”状其只出不入,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辛酸血泪和无比痛苦。“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贷吮血噬骨的残酷剥削本质。“眼前疮”固然比喻眼前急难,“心头肉”固然比喻丝谷等农家命根,但这比喻所取得的惊人效果决非“顾得眼前顾不了将来”的概念化表述能及万一。剜却性命攸关的“心头肉”以疗眼前毒疮,是迫不得已,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旧伤未愈添新伤,穷困伴着死亡行,这就是对当时广大农民濒临绝境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挖肉补疮”,自古未闻,但如此写来最能尽情,既深刻又典型,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直抒胸臆,尽吐胸中块垒,表达诗人对解决正在激化中的社会矛盾的希望和设想,深寄对“君主”的讥刺之意,表达改良现实的愿望,颇合新乐府倡导者提出的“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的精神。诗人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反映出作者存在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君王”所代表的个人利益。“君王”之“烛”只照地主豪绅,权贵达官,而其光不可射及逃亡的农舍,即客观反映其一向只代表豪富的利益而不恤民病,不满之意见于言外,妙在运用反笔揭示皇帝昏聩,世道不公。“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两极分化的尖锐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农家卖青破产的原因,又由“逃亡”二字点出其结果必然是:“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呼号而转徙,饥渴而顿踣”,“非死而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充满作者对田家的同情,并含蓄而尖锐地讥刺了“君王”的不恤黎庶,使读者能够透过黑暗的社会现实,思味出那激化社会矛盾的真正罪手。

这首诗之所以向为人们所传诵,除了它真实而带有高度概括性地再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之外,还在于它有高超的表现技巧。

首先,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使得诗歌的容量更为广阔。对农民被迫借取高利贷及其更惨痛的后果,诗人并未明白道出,而是用“剜却心头肉”以“医得眼前疮”来比喻之。剜肉补疮,并非根本的疗毒之策,它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新局面。这样以剜肉补疮来比喻农民以借高利贷济燃眉之急,是再形象不过了,也是再具有高度概括力不过的了。这个比喻,一方面使诗歌的形象具备了可感性,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有限的形式容纳了无限广阔深厚的社会内容。

其次,鲜明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把封建社会中贫富悬殊的阶级差别给历历如绘的描写出来了。“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本是对“君王”的希冀之语,但其中却包含了双重对比的意味。从“君王”的角度来说,恩泽不均,只顾富室,不恤贫苦,这一对比,就把“君王”的阶级立场给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一边是权贵豪门华丽的衣着,丰盛的筵宴,一边却是无衣无食,贫困破产,逃亡在外。这一对比,就把地主富室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严重恶果给突现出来了。如此形象的对比,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给烘托得淋漓尽致。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颇质朴通俗,感情也很真诚感人,充分显示了聂夷中驾驭语言、节制感情的功力。胡震亨论唐诗,认为聂夷中等人“洗剥到极净极省,不觉自成一体”,而“夷中诗尤关教化”(《唐音癸签》),从此诗即可看出。其所以如此,与语言的朴素凝炼同取材造境的典型都是分不开的。

创作背景

篇6: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翻译: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赏析:

《咏田家》是聂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艺术佳品。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此诗问世后,深受唐末统治者重视。据《资治通鉴》卷载,宰相冯道向后唐皇帝李嗣源述说农民痛苦之时,就在朝堂上诵读了这首诗。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描写残酷的高利贷剥削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二月还未着手养蚕,五月稻子尚处青苗期,然而,贫苦的农民迫于生计,为济燃眉之急,竟不得不以未来的新丝、新谷作抵押,借上“驴打滚”的高利贷。“二”、“五”月极言时间之早,这么早就背上阎王债,足以说明农民已到了山穷水尽、骨枯髓干的地步。“卖”、“粜”状其只出不入,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辛酸血泪和无比痛苦。“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贷吮血噬骨的残酷剥削本质。剜却性命攸关的“心头肉”以疗眼前毒疮,是迫不得已,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旧伤未愈添新伤,穷困伴着死亡行,这就是对当时广大农民濒临绝境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

诗的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直抒胸臆,尽吐胸中块垒,表达诗人对解决正在激化中的社会矛盾的希望和设想,深寄对“君主”的讥刺之意。诗人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反映出作者存在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君王”所代表的个人利益。“君王”之“烛”只照地主豪绅,权贵达官,而其光不可射及逃亡的农舍,这就含蓄而尖锐地讥刺了“君王”的不恤黎庶,使读者能够透过黑暗的社会现实,思味出那激化社会矛盾的真正罪手。

这首诗之所以向为人们所传诵,除了它真实而带有高度概括性地再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之外,还在于它有高超的表现技巧。

首先,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使得诗歌的容量更为广阔。对农民被迫借取高利贷及其更惨痛的后果,诗人并未明白道出,而是用“剜却心头肉”以“医得眼前疮”来比喻之。剜肉补疮,并非根本的.疗毒之策,它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新局面。这样以剜肉补疮来比喻农民以借高利贷济燃眉之急,是再形象不过了,也是再具有高度概括力不过的了。这个比喻,一方面使诗歌的形象具备了可感性,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有限的形式容纳了无限广阔深厚的社会内容。

其次,鲜明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把封建社会中贫富悬殊的阶级差别给历历如绘的描写出来了。“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本是对“君王”的希冀之语,但其中却包含了双重对比的意味。从“君王”的角度来说,恩泽不均,只顾富室,不恤贫苦,这一对比,就把“君王”的阶级立场给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一边是权贵豪门华丽的衣着,丰盛的筵宴,一边却是无衣无食,贫困破产,逃亡在外。这一对比,就把地主富室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严重恶果给突现出来了。如此形象的对比,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给烘托得淋漓尽致。

篇7:田家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田家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译文:

乡间农家欢欣鼓舞,喜乐自得,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麦浪滚滚,夏粮丰收了。夏茧也丰收了,檐头缲车索索作响,野蚕作茧无人收取,只得自生自灭。一派丰收之景,但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乡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在这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官府的横敛就行了。乡民们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注释:

①男声欣欣女颜悦:此句运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无论男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

②檐头:原指屋檐的边沿,此处应指屋檐下。缲车:即“缫车”,缫丝用的器具。

③轴:此处指织绢的机轴。

④黄犊:指小牛。

赏析:

简析

王建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无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全诗四换韵脚。依照韵脚的转换,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前两句为第一层,直接描写乡间农民的精神面貌:“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这两句写平日寡欢少乐、愁眉苦脸的男男女女因为收成好而欣喜万分,说话也温和悦人。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无论是男是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先写农家喜乐自得,而后再写喜乐自得之因,由此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三、四、五、六这四句为第二层。这层以具体形象暗示农家喜乐之因,是因为夏粮、夏茧丰收,有了一个好收成。“五月”二句,写织妇因为喜悦,面对五月艳阳,也觉麦香中的热风清凉宜人,在缲丝车上细致认真快乐地抽丝织素。五月麦风清,写夏粮丰收;檐头缲车索索作响,写夏茧丰收。为了突出农家夏茧之多,诗人又从侧面下笔:“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这两句写家蚕丰收,野蚕无人也无暇顾及,以至野蚕化蛾,在桑叶上飞来飞去。野蚕作茧无人收取,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大丰收,完全足够抽丝织绢之需。在这一层次里,作者一写收麦,一写缲丝,抓住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温饱落笔,突出丰收的景象,使一、二句写农家喜悦有了好的.注脚。后面三句:“麦收上场绢在轴”,“不望入口复上身”,“田家衣食无厚薄”,也都紧紧围绕衣食温饱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反映现实的焦点突出集中。

七、八、九、十这四句为第三层。这层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则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既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又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写麦、茧丰收的结果。“轴”,指织绢的机轴。丰收,本来应该给田家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事实却非如此。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农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的知”一句为神来之笔。这句诗把农民一次次缴纳苛捐杂税,但不知是否还有新的赋税要缴的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不望”两句,更为沉痛。农民在丰收的年景里,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横敛之灾就行了。那么,农民自己吃什么,穿什么,是可以想见的。这种对农民丰年却衣食无着的客观表现,有力地控诉了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

最后两句为第四层。这两句借农民之口,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但这种揭露,不是出自声泪俱下的直接的声讨,而是通过平淡的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让读者思而得之。农民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种以不因横征暴敛而吃官司为幸福的幸福观,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

此诗在构思农家苦这一题材时,颇具特色。在一般的作品中,作者在表现封建剥削对人民的压榨时,多是正面描状农民生活的困苦。这首诗则不然。《田家行》向读者描绘的是小麦、蚕茧丰收,农民欣喜欢乐的场面。但丰收的结果,并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受到更重的盘剥,生活依然悲惨,无法避开不幸的命运。这种遭遇,不是一家一户偶然遇到天灾人祸所碰到的困苦,而是概括了封建时代千千万万农民的共同遭遇,如此选材,相当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

在表现方法上,古乐府多叙事,《田家行》则选取农家生活的两个断面,一是麦、茧丰收,一是粮、绢大部输官,把这两个断面加以对比。这对揭示农家苦这一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诗纯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创作背景

王建的文学活动时期主要是唐德宗、唐宪宗二朝,属中唐时期。中唐时变租庸调法为两税法,名义上是为了纠正租庸调法赋敛繁重之弊,唐德宗甚至还有“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的诏令,实则两税法兴,而横征暴敛仍繁,各种莫名其妙的奉进、宣索一次次强加在农民身上。此诗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田家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行次田家澳梁作

朝代:唐朝

作者:储光羲

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

桑间禾黍气,柳下牛羊群。野雀栖空屋,晨昏不复闻。

前登澳梁坂,极望温泉分。逆旅方三舍,西山犹未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人张助在田里种庄稼,看见一个李核,想把它带回去 ,又回头看见根部枯空的桑树里有土,所以就种了进去,用剩下的水浇灌。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忽然长出了李子,以为是神,就互相转告,有一个眼痛的病人在树下乘凉,说:李树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祭谢。眼痛的小病,自己也会痊愈,众人盲目符合,说是失明的人重见了光明,远近轰动,在边上下车马的常有数千,李树旁摆满了酒肉,过了一年,张助从远处回来,看见了惊讶地说:"这算什么神呀,这是我种的啊。"于是就跑去把树砍了。

注释

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众犬吠声:一种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

翕(xi)赫:轰动、惊动。

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指摆满了酒肉。

顾;;看见。

语;转告。

间;过了。

乃;这。

赏析:

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以及这种不正常的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

上一篇:合格销售人员的十大自我修养下一篇:7学校优秀毕业生实习与名企对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