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2024-04-28

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通用9篇)

篇1: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颁布日期】 19991102

【实施日期】 19991102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源监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产生和排放污染物单位的排污状况监测。放射 性污染源、流动污染源监测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污染源监测是指对污染物排放出口的排污监测,固体废物的 产生、贮存、处置、利用排放点监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效果监测,“三 同时”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现有污染源治理项目(含限期治理项目)竣工 验收监测,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

第四条 凡从事污染源监测的单位,必须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省 级环境保护局组织的资质认证,认证合格后可开展污染源监测工作,资质 认证办法另行制订。污染源监测必须统一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 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

【章名】 第二章 任务分工

第五条 省级以下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对污染源排污状况进行监 督性监测,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编制污染源监测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开展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登记,组织对污染源进行不定期 监督监测。

(三)组织编制本辖区污染源排污状况报告并发布。

(四)组织对本地区污染源监测机构的日常质量保证考核和管理。

第六条 各级环境保护局所属环境监测站具体负责对污染源排污状况 进行监督性监测,其主要职责是:

(一)具体实施对本地区污染源排污状况的监督性监测,建立污染源 排污监测档案。

(二)组建污染源监测网络,承担污染源监测网的技术中心、数据中 心和网络中心,并负责对监测网的日常管理和技术交流。

(三)对排污单位的申报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对有异议的数据进行抽 测,对排污单位安装的连续自动监测仪器进行质量控制。

(四)开展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污染纠纷仲裁监测,参加本地区重大 污染事故调查。

(五)向主管环境保护局报告污染源监督监测结果,提交排污单位经 审核合格后的监测数据,供环境保护局作为执法管理的依据。

(六)承担主管环境保护局和上级环境保护局下达的污染源监督监测 任务,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第七条 行业主管部门设置的污染源监测机构负责对本部门所属污染 源实施监测,行使本部门所赋予的监督权力。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本部门所辖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状况和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 况进行监测,建立污染源档案。

(二)参加本部门重大污染事故调查。

(三)对本部门所属企业单位的监测站(化验室)进行技术指导、专 业培训和业务考核。

第八条 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对本单位排放污染物状况和防 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污染源档案,对污染源监测结果 负责,并按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局报告排污情况。

【章名】 第三章 污染源监测网络

第九条 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建辖区内的污染源监测网,领导所辖 区域的污染源监测工作。

各级环境保护局所属环境监测站是各级污染源监测网的组长单位。负 责安排所辖区域污染源监测网成员单位按照职责范围开展监测工作。

第十条 凡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 组织的资质认证、承认网络章程的监测机构,均可向所在地环境保护局申 请加入污染源监测网,经审查合格后,由受理申请的环境保护局批准。参 加污染源监测网的各监测机构原有名称、隶属关系、人事管理和经费来源 均保持不变。

第十一条 污染源监测网的各成员单位在监测网的统一安排下,可承 担本部门、本单位以外的污染源排污监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效果监测和 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开展的各种污染源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负责。

第十二条 网络主管环境保护局负责监督污染源监测网做好污染源监 测的质量保证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机制,网络主管环境保护局所 属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污染源监测网成员单位进行定期质控考核及技术监督。

【章名】 第四章 污染源监测管理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所在地环境保护局应根据排污单位的行业特点、环境管理的需要、排放污染物的类别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排污单 位在对其污染物排污口、污染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监测时,应监测的项目、点位、频次和数据上报等要求。

不具备监测能力的排污单位可委托当地环境保护局所属环境监测站或 经环境保护局考核合格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或使用前和现有污染源治理设施建成 投入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项目审批的环境保护局申请“三同时” 竣工验收监测或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监测由环境保护监测机构负责 实施,其监测结果是验收的依据。

第十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局所属环境监测站可接受环境污染纠纷当事 人的委托进行监测,并应及时向环境保护局报告。纠纷当事人对监测数据 有异议时,可向上一级环境保护局所属环境监测站申请进行复核。

第十六条 环境监测人员到排污单位进行现场监测时,必须出示有效 证件。被监测单位应协助环境监测人员开展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 任何借口加以阻挠。

进入军队或保密单位进行监测,应预先通知其主管部门。监测人员执 行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为被监测单位保守秘密。

【章名】 第五章 污染源监测设施的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环境保护局应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统一要求,监督 所辖地区排污单位规范其污染物排放口,安装统一的标志牌。

第十八条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环境保护局重点控制的排 放污染物单位应安装自动连续监测设备,所安装的监测设备必须经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质量检测机构的考核认可。

污染源监测设施一经安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动,确需改动 的必须报原批准安装的环境保护局批准。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应将已安装的污染源监测设施的维护管理纳入本 单位管理体系,遵守下列要求:

(一)污染源监测设施应与本单位污染治理设施同时运行,同等维护 和保养,同时参与考评。

(二)对污染源监测设施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分析化 验制度。

(三)建立污染源监测设施日常运行情况记录和设备台账,接受所在 地环境保护局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省以下各级环境保护局可委托所属环境监理机构负责对本 地区排污单位安装的污染源监测设施进行监督管理和现场监督检查;所属 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监测设施进行计量监督和稳定运行的监督抽测,对污 染源监测设施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章名】 第六章 污染源监测结果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明确各类污 染源监测数据的有效期限,超过有效期的污染源监测数据不得作为环境管 理的依据。

第二十二条 承担由污染源监测网统一安排的污染源监测任务的网络 成员单位,应定期向网络负责单位报告污染源监测结果。

已安装自动连续监测设施的污染物排放单位应将监测设备与当地环境 保护局监测网直接联网,将监测结果直报环境管理部门。

第二十三条 省以下各级环境保护局所属环境监测站负责定期将污染 源监测结果和排污申报数据,在做出适当分析后报告同级环境保护局和上 级环境监测站。对在实际监测和数据审核中发现的违法、违规情况,应及 时报告同级环境保护局或通报环境监理机构。

第二十四条 各级环境保护局对审核合格或未提出异议的监测数据应 直接用于各项环境管理工作。

【章名】 第七章 处罚

第二十五条 对在污染源监测中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保证规定的污染 源监测机构,由其上级环境保护局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期间的污染源 监测数据视为无效数据。屡教不改的,由负责其资质认证的环境保护局取 消其污染源监测资格。

对在污染源监测过程中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的污染源监测单位,由负 责其资质认证的环境保护局取消其污染源监测资格。

第二十六条 对逾期未安装污染源监测设施或擅自拆除、闲置污染源 监测设施的排污单位,由负责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环境保护局责令其限期 改正。

第二十七条 监测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弄虚作假,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其主管环境保护局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章名】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中规定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不得收取监测费用,所需费用由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解决。

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委托监测、污染纠纷监测等所需 经费由排污单位或委托方承担,收费持省级以上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 证并按国家规定的监测服务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91)环监字第086号)同时废止。

篇2: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1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现状

目前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有地方政府要求建设的, 也有企业自行建设的。企业同一个污染源存在一套或多套在线监测设备, 分别通过不同的数据采集与传输仪传向地方政府或传向企业内部部门。传向地方政府的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主要有仪器供应商负责运行维护、政府监测部门主持运行维护及企业公开招标进行第三方运行维护等运行管理方式;企业自行建设的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由企业内部部门自行维护及委托第三方运行维护等运行管理方式。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的多样性, 凸显了在线监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

企业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思想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

2.2 仪器设备多样化, 管理规范不统一

企业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及运行, 多由企业自主进行, 存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排放口安装的在线监测仪器设备购置于不同厂家, 安装与运行管理规范不统一的现象, 使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竣工验收、正常运行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

2.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操作培训欠缺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技术要求高, 既需要掌握仪器设备知识, 也需要掌握环保管理基础知识。目前, 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操作培训欠缺, 存在运行维护人员未取证就上岗的现象。

2.4 运行维护费用高, 维护难度大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专业化程度高, 需要24h连续运转、定期补充试剂、购买标气、更换易损耗件、长期用水用电等, 运行维护成本高。设备供应商较远, 不能及时来人修复;在发生重大故障72h不能修复时, 需要立即更换备用设备;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高昂的费用, 使企业不太可能投入资金, 配备使用机率较低的备用机。若企业无专项资金或未提前预算资金, 设备维护难度增大, 影响在线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的建议

3.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企业应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对要求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排污口, 做好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企业可设立由环保、监测、设备运行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明确职责, 制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做到政策到位, 管理到位, 措施到位, 使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真正体现自动化、信息化的先进技术特点, 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污染源排放数信息, 为污染减排提供可靠数据参考。

3.2 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国家已制订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技术规范。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做好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安装和运行。在设备采购、安装和运营方面, 政府可组织企业进行统一招标, 避免设备由多家厂商承担, 便于管理和维护, 利于正常运行。

3.3 加强培训, 提高技能

通过专业培训及技术交流, 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运行维护队伍, 实行专业化运维, 提高运行维护效率, 保障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实现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运营维护方的“三赢”良好局面。

3.4 设立专项资金, 建立奖惩机制

政府可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列入专项工程, 设立专项资金;也可以企业为主筹集资金, 从上缴排污费的返回资金中予以支持, 减轻企业负担[2]。企业可在生产成本中列支设置专项资金, 用于试剂更换、标气购买、更换易损耗件等运行维护费用;通过建立奖惩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督促第三方做好运营维护工作。

4 结语

污染源在线监测是环境监控的重要内容, 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总结和研究, 通过行之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 切实落实解决措施, 使设备、人员、资金等各实现有机结合, 才能确保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加速我国环境监测迈入自动监控信息高速公路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普及, 朱瑞详, 郭志峰.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9, 19 (4) :3-4.

篇3: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与管理

关键词:环境保护 减排监测 监测数据 污染源在线监测

1、污染物减排的意义及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呈现加剧蔓延的趋势,已由过去的单个城市的污染发展到区域性城市群污染,且污染物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其复杂性和严峻性是在其他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从未有过的。其中,城区内部与外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及货币流的高度集中,使得城区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和复杂。面对这一城区发展的困境,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极为迫切。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家现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作为基础,依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城区范围推进环境友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存在问题

2.1大量监测数据的缺失与闲置

污染源监测工作的价值所在就是监测数据的应用。目前, 在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数据主要用于国控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率统计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由于能力不足、监测频次偏低、系统性差等问题, 在总量减排、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中缺少可用的监测数据。

2. 2 对自动监测数据的争议日益增多

在线监控技术涉及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分析化学等多门学科, 专业要求很多。仪器、设备、操作管理、数据通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造成数据的异常。个别企业采用非常手段干扰现场采样和自动分析测试工作, 有意使监测结果不正常, 从而规避超标处罚。

2.3 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存在较多问题

污染源手工监测体系历经30 余年的发展, 成熟有效, 但减排监测更多地依靠于在线监控系统, 在线自身的问题、以及在线与手工的冲突, 是减排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新疆为例, 目前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方面, 建设了自治区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1个, 首府城市和重点城市污染源监控中心各1 个, 一般地州市监控中心13个, 安装了234 套自动监控设备计划对186 家國控重点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量监控。然而, 由于建设、运营和监管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线仪普遍存在监测指标不全、仪器稳定性不足、维护和维修不到位等情况, 数据审核与统计等技术规范尚不能完全适应减排监测的要求。

3、解决办法及对策

3.1 在线与手工的整合

2008 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全国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中要求: 安装COD、SO2 在线仪器的污染源, 手工监测作为在线监控的质控手段。可见, 完善的减排监测是在线与手工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且整合方向中在线为主、手工为辅。两种手段的整合是监测系统内部的资源调整和融合, 监测系统外部将感受到污染源监测的整体性优化, 包括管理接口与数据上报的统一性 。

实际应用中, 在线与手工数据通常不会达到一致, 鉴于国家排放标准是以手工监测为制定依据, 按国家环保部有关解释, 数据出现冲突, 以手工监测数据为准。

3.2明确环境监测法律地位,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技术执法和政府行为是监测站的唯一定位。监测站监测环境质量是政府行为 , 监控企业排污是技术执法行为 , 是环境技术监督管理行为。应该有地位, 应该受重视, 应该彻底解决监测站能力建设、日常业务运行费的问题。

3.3加强监测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建设

监测质量是监测人员素质、监测仪器设备、监测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的综合结果, 而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是监测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减排监测技术性更强、工作量更大。减排监测人员除了应该具备必要的采样技术外, 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状况, 进而了解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各监测单位应该加强监测人员业务培训, 总结不同行业污染物排放规律, 建设一支涵盖不同行业的监测领头人队伍。

3.4 加强在线监测监控体系的建设

在不降低统计数据代表性的前提下, 制定一套通用可行的审核、统计规则, 解决补缺难题, 随时了解和掌握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变化情况, 真正发挥在线监测系统电子眼的监督作用。在线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有效运转的核心, 中心人员包括管理、监控和质控三类。在线监测提供了连续、实时的监测数据, 相对于手工监测, 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由于事业单位编制限制, 人员缺口是制约在线系统深入发展的瓶颈之一。若无法增设编制, 可考虑利用监控中心较充足的运行经费, 招聘合同制员工进行培训, 充实到现场质控中, 选取技术能力强的正编人员完成值班监控和数据审核, 以保证减排数据安全可信。

环境监督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还远不能适应环境监督工作的需要。这主要因为多数市县局信息中心机构、规章制度不健全、信息收发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同时,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也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条块分割,信息资源共享意识不高。

参考文献:

[1]胡冠九.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8) :1..4.

[2]朱烯山,史红香,刘佳宁.废水不稳定排放状态下污染物总量监测[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20(1):45..47.

[3]朱杰,剑敏.浅析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20(2):8.11.

[4]王国平.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价值在于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8,20(6):5.6.

[5]刘卫先.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述评[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3):5.10.

篇4: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污染源普查工作比较复杂, 但是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 污染源普查是我国重大的国情调查, 污染监测数据的主要获得途径是环境监测, 因此, 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 提高监测质量非常必要。

1 污染源普查监测的范围和内容

了解污染源普查监测的范围和内容对于开展污染源普查监测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监测方案》和《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技术规定》, 污染源普查监测的范围为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005年以来国家、省、市 (地) 、县级管理的新投产的项目中,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占省控重点源排放量低线相当的排污企业。在污染源普查监测中, 废水监测项目包括:废水流量、p H値、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铬、氰化物、总磷, 城镇污水处理厂增测BOD5和总氮, 监测频次为每季度至少一次;废气监测项目包括:废气流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火电厂和集中供热厂增测燃料中灰分和含硫量、除尘效率、脱硫效率, 电解铝、水泥、陶瓷、平板玻璃制造业增测氟化物, 监测频次为每半年至少一次。

2 县级污染源普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2.1 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2.1.1 制定普查方案

福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执行国务院污染源普查方案及普查方案及普查技术规定和工作细则, 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了《福州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2.1.2 人员选调、培训和管理

(1) 人员选调

市、县 (市) 区普查办高度重视普查人员的配备, 从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事业中抽调业务精、作风硬、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具体负责普查工作。同时, 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批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普查工作。重点工业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主要由环保系统职工负责, 一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的普查人员从企事业单位、乡镇 (街道) 干部和大专毕业生中选聘。为保证普查工作质量, 普查员尽量由熟悉本地区情况的人员担任, 并从环保部门选调业务骨干担任普查指导员, 负责普查员的业务知道和普查表格的审核。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全部经过培训, 考核合格后发放普查员或普查知道员证件, 并将获得工作证件的普查指导员名单报上一级普查机构备案。

(2) 人员培训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非常必要。首先, 对普查人员进行分级培训, 使其能够正确地开展数据填报等普查工作。按照国家统一印发的教材, 由通过上级普查办培训合适的人员担任教员。培训后通过考试合格者聘任为普查员或普查知道员, 并持证上岗。

(3) 人员管理

市、县区普查办制定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管理制度, 加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及其工作证件的管理, 保持普查队伍稳定, 维护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合法权益。生活污染源普查由普查员和熟悉当地情况的社区、居委会人员共同组成普查工作小组, 每组至少2人。

2.1.3 污染源清查

结合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已有信息资料形成基础的单位基本情况名录册。以社区或居委会、行政村为单位划分清查小区, 明确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负责的区域范围及清查对象, 落实责任。按照清查小区拉网式筛查, 实地访问、核实、摸底, 参照单位基本情况名录册筛选出拟作为普查人员先从两个小区交界处进行清查。对于名录册中没有清查中发现的单位, 记录其基本信息;对于名录册中有但检查中已经不存在的单位, 落实该单位不存在的原因。最后把落实的单位登记造册, 再根据普查有关技术规定该单位是否需要列入普查范围, 属于工业污染源的是详查还是简查。农业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源依据当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村生活源的具体情况, 根据清查名单和规定的抽样比例确定相应的抽查对象, 确保抽取样本的代表性, 并涵盖所有的样本类别。市普查办在正式开始普查前对污染源清查结果进行质量核查, 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样, 核查各县区清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核查时发现错误的进行补充清查。

2.2 监测质量管理

2.2.1 污染源监测

污染源监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污染源监测的采样位置选择、采样操作、样品处理、保存、运输、分析等各个环节, 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和《固定污染源废弃监测技术规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等进行操作、监测分析方法按照《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技术规定》执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仪器设备经过计量检定和校准。数据进行三级审核后上报。妥善保存监测采样、分析的原始记录, 确保能够复原再现采样监测过程。

2.2.2 工况要求

污染源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或负荷达到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复合另有规定的按标准规定执行。总体工况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 可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设施情况, 分部分调整工况监测。对确实无法调整达到规定工况要求的, 应该在生产设施运行稳定的条件下监测。监测记录注明实际监测工况。

2.2.3 废水监测

每个县区每季度采样应采集不少于监测排污口数量10%的平行样, 至少有一个采样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一般应加不少于10%的平行样;在分析的同时尽量做10%质控样品分析或加标回收样品分析。

2.2.4 废气监测

废气采样器在进现场前应对气体分析仪器、流量计等进行校核。气体分析仪器用标气校核, 流量计用标准流量计校核。同时采样器要有相应的加热和恒温、除湿功能, 保证采样效率。

2.2.5 监测核查

污染源现场监测时, 监测人员核查、记录生产工况及负荷、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现场资料数据;对已安装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的污染源要记录采样监测时段的自动监测数据。

2.3 入户调查阶段质量管理

2.3.1 污染源调查质量管理

根据普查对象提供的用水、能源消费、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产品产量等和支持性材料, 通过水平衡、物料平衡等技术手段, 审核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3.2 污染源监测质量管理

(1) 监测结构和人员

从事污染监测的机构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通过国家或省级计量资质认证。监测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经过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 自动在线监测质量管理

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经国家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性能检验合格, 符合相关自动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并通过县区以上环保部门验收。

(3) 监测数据的审核

要求继续监测的重点污染源首先填报当年按有关的监测技术规定进行监测的数据;污染普查没有要求必须进行监测的污染源, 有当年监测数据的优先采用, 没有当年测数据的采用近3年内环境监测部门监测或企业自测的历史监测数据, 首先采用最近一年的数据, 逐年后推, 最多推至第三年。

3 当前县级污染源普查监测过程中存在问题

3.1 监测覆盖面不全

监测覆盖面不全是目前县级污染源普查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污染源监督监测作为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行政职能, 是客观获取各类污染源数据的重要途径。然而, 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 环保部门的关注重点在工业源, 监测工作只针对工业源开展, 农业源、生活源的监测基本空白。另外, 因为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工业源中废气污染物的监测一直较为滞后, 尤其是工艺废气的监测能力缺乏。

3.2 监测频次不足

监测的频次不足就会影响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也会影响监测质量。目前, 工业源废水污染物的监测频次都能满足管理的需求, 监测频次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废气监测上, 虽然对工业废气的监督监测能力一面也有要求, 但是由于废气监测远比废水监测复杂, 且工作量巨大, 因此往往只能酌情监测, 对于一些排气筒多的企业也只能选测其中几个代表, 这样得到的监测数据在使用上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3.3 监测数据的系统性较差

这些年来, 污染源监测的定位一直停留在浓度控制的要求上, 除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外, 一般的监督监测和委托监测只测废水、废气的排放浓度, 进口浓度监测很少, 与总量核算相关的硫分、灰分等项口也往往被忽略, 由此带来的监测数据的系统性问题使监测数据在总量核定应用上会产生一定误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鉴于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对于县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 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萍.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县级环境监测站如何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J].环境科学导刊, 2013 (01) :112~113.

[2]袁秀婷.关于县级环境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的方法分析[J].科技资讯, 2009 (23) :178~179.

篇5:浅析突发环境污染的管理与监测

【关键词】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步伐加快,同时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突发性环境事故一方面包含常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包括化学品、危险品在生产、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如紫金矿业“7.3”泄露,瓜州儿童铅血事件等。事件一旦发生,将严重危害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因此,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提升管理和监测经验意义重大。

1.当前突发环境污染管理与监测存在的问题

首先,突发环境污染预防体制尚不健全。当前,虽然我国大部分大型化工企业都编制了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但广大中小型企业对此尚不明了[1]。部分突发环境事件存在一个由缓慢积累到最终爆发的过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如不进行相关环境数据监测,很能可酿成大错。其次,对事故责任单位处罚力度不够,产生违法成本低于事故预防的局面。须知环境突发事件危害强度之大,远远不能用眼前利益来衡量,一旦事故发生,周围群众、生态环境很可能承受巨大的损害,加上公安、消防、环保、安监、医疗等部门的处理,成本无法估量。再有,事故处理尚有草率之处。当前,我国大多数市级、县级行政区划中不具备污染处置设备。一旦发生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处理未必及时,此外,部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惯性采取污染物掩埋方式,进而对对下水造成污染。此外,事故瞒报谎报的问题、大型化工厂位置不合理等问题也给突发环境污染的管理与监测带来一定问题。

2.突发环境污染管理与监测的建议

2.1 加快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要做好突发环境污染的管理就必须有完善的体制进行配合,当前,地方政府管一手管环保,一手抓经济,往往因经济利益而放松了对环境的保护,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环保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可将其独立出来,像技术监督局一样垂直管理,切实做好环保工作,遏制环境恶化势头。

2.2 加强对环保企业的处罚力度

从法律的角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理力度,要切实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法规,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因生产而造成的严重污染却要广大人民群众为其负责的不合理现象,要让污染性企业了解到,违法排污将会得到巨额的罚款,严重者要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令其停业,以此来增加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定期对员工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环保素质,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2.3 加强对环保部门人员的管理

加强环保部门的人员管理需要从环保队伍建设开始,要不断的吸收高素质、专业型的环保人才,调整队伍建设中的专业知识结构,要坚决将玩忽职守的人员和收受企业贿赂的人员辞退[2]。环保管理部门如果出现工作失误,就可能引发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最终是要追究环保部门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因此必须实施求是的做好环境的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防”

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最理想的状态是将事件遏止在摇篮之中。因此,环保应急中心应对管辖区域的环境事故源头进行定期排查,对存在严重风险的单位予以停产治理,直至达标。更新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指标,相关负责人签字生效,新上马项目特别是事危险品、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企业,需评估合格后才能运行,从源头上减少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发生率。

2.5 加强应急监测设备的研发和普及

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同时,生产企业要加强自身的设备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以此来提高设备对环境的监测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市级和县级环境检测站的投入,并不断的对监测人员开展知识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级和县级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较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作出处理,降低污染的蔓延和危害,并可以收集第一手数据,为处理制定处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使污染事件得到最快的处理。

3.结语

环境安全重于泰山,环境突发污染的管理和监测意义重大。本文从加快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环保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环保部门人员的管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防等角度对环境突发污染的管理和监测展开探讨,从从环保制度、环境执法、人员管理、预防监测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思路,希望对我国环境突发事件的管理和监测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史军致.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与监测[J]. 北方环境,2011,(04):27-28+106.

[2]张健.浅谈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的环境监测[J]. 经营管理者,2011,(15):224.

篇6: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1 国内现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技术规范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是利用标准法、自动检测法对企业生产中污染源进行同步采样分析, 用以验证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结果的准确性与可用性, 对比监测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判断数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有利于对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要求进行统一对比, 目前监测技术规范主要依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等。以上这些规定对废水、固定污染源等监测设备比对监测的内容、规程、方法、频次、结果评价、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规定, 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对多种污染源进行日常比对监测, 至于监测设备的安装、验收与维护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

以水污染监测技术规范为例, 其引用标准包括《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等。在重点企业内安装水污染自动监测设备, 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如电磁流量计、水质采样器等, 以便对污染物排放有效监控和监测。

固定污染源应用标准包括《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等。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主要以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对固定污染源实施连续的、不间断的实施跟踪与测定。

2 现行技术规范用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的问题

2.1 废水在线监测

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内容主要以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p H值、废水流量, 在监测考核方面, 采用的指标为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的相对误差和质控样测试结果。

在比对监测频率上,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水源保持每年至少比对4次的频率、每季度不少于1次, 且比对过程要尽量保持样品均匀一致, 比对监测样样品数量不得少于3对, 条件允许的话, 尽量在一天内完成比对监测。废水污染源比对监测分析方法主要以玻璃电极法、重铬酸盐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氯气校正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完成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p H值的比对监测。

目前废气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主要依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规范》, 但是该规范在适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该规定的监测频率与废水污染源监督监测频次不一致; (2) 该规定提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浓度<30mg/L时必须以接近实际水样浓度的低浓度质控样进行比对监测, 这与污染源监督规定中对实际水样的比对监测要求存在分歧; (3) 该规定对氨氮比对监测指标不同浓度范围内的相对误差没有明确规定, 导致实际比对中判别过严; (4) 规定中对废水流量的判别指标依据主要以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为主, 在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现场实际流量比对中存在要求过严情况, 对误差控制不当; (5) 规定中对沸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的比对监测要求为试样至少不少对三对, 但是同时也指出以其中两对满足相对误差要求为合格, 这种描述方法并不科学, 也影响了两个废水指标的比对判定。

2.2 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项目主要以实测干基浓度、烟气流速、烟气参数等为主, 通过核查过剩空气参数、污染物折算浓度、烟气含湿量、烟气流量、标准曲线参数、污染物排放速率、速度场系数与皮托管系数等指标完成考核判定。

在比对监测频率上,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监测保持每年至少比对4次的频率、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次比对监测中要对烟气流速、烟温、颗粒物浓度用参比方法获取至少与3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

目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主要依据《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不过该技术规范在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比对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比对频次中颗粒物、流速、烟温等样品数量至少3对, 气态污染物样品数量至少6对, 这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频次不一致;二是在废气流量监测控制方面仅对烟温、流速等参数进行了要求, 至于含湿量、压力、烟道横截面积测量等缺乏相应规定。

3 有关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要求的讨论

结合现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监测系统安装运行情况等对比对监测项目、分析方法、频次、判别要求进行讨论。

以废水污染源为例, 废水污染源在比对采样与分析上, 要利用自动采水器对同一时段废水采用相同方法进行自动取样, 或者直接手工同步采样、在线监测系统采样同步进行。化学需氧量的比对监测要采集实际废水样品, 利用水质自动监测法与实验室标准法进行比对试验;对比过程中要注意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的相对误差、第n次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值与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 用以正确计算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在实际水样化学需氧量<30mg/L时需要应用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质控样取代试验, 注意质控样测定的绝对误差要控制在±5mg/L范围内。

氨氮自动分析仪对比监测仪实际废水样品、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法与实验室标准法做比对试验了, 在保证样品尽量均匀一致的前提下对至少三对样品进行试验相对误差进行计算, 确保绝对误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总氮、总磷比对监测在操作过程与方法上基本与氨氮比对保持一致。对于废水流量测定, 具备手工测定条件的选用流速面积法并与同时段自动测流仪结果进行比对, 缺乏手工测定条件在通过流量计测定比对, 要注意对流量计质量、流量测定条件、计算公式等进行控制。

为提升质控样考核结果精准性, 对废水比对监测要尽量采用两种浓度质控样进行考核, 质控样测定要保证相对误差不大于质控样标称值中值的±10% (除去p H值) 。试验考核标准方法中化学需氧量浓度为30mg/L时绝对误差要<±5m L/L, 浓度30m L/L~60m L/L时相对误差要<±30%, 浓度60~100m L/L时相对误差要<±20%, >100m L/L时相对误差要<±15%。总氮、氨氮、总磷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要<±15%, p H值绝对误差要<±0.5p H。

为提升比对结果有效性, 关键要做好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 比如确保实验室设备、环境条件满足监测需要与设备维护要求, 应用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方法作为比对监测方法;定期对比对监测所用仪器、实验室样品、质控样、标准溶液等进行核查, 对于比对器具、监测设备与标准物质进行控制, 以确保量值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另外, 现场比对也要做好质控准备, 无论是人工采样、人工协同、现场记录都要严格遵循质控规定进行, 对比对监测检验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 以减少比对结果干扰因素与风险。

4 新形势下完善我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 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于相关主管部门来说, 就需要加深认识, 充分重视, 及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首先, 对污染源排放执行标准全面梳理和核实,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结合制定的规定和要求, 来全面梳理核实辖区内污染源执行排放标准, 动态更新标准库, 审核相关企业。其次, 将污染源全指标监测和比对监测给开展下去, 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本辖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对比;对于部分项目, 如果监测能力并不具备, 需要由其他部门进行监测;同时, 积极建设环境监测站, 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 促使监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监测部门需要积极配合监察部门, 比对监测所有的自动监测设备, 严格比对监测重要的参数, 如废水流量、废气流速等, 以便更好的开展核算总量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比对监测技术要求研究为提升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结果准确性、可用性、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合现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适用问题研究有助于推动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技术的升级与改造, 在完善监督管理规定的同时推动国内污染源动态监督工作的进步,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价值。此外, 如今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 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努力,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法规体系, 创新技术, 提高监督水平。

摘要:为强化国家重点企业污染源监督管理,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比对监测技术要求有助于发现现行技术规定适用问题, 及时对问题进行改善有助于提升比对监测数据结果准确性与可用性,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技术升级, 方便对监测结果有效性作出准确判断。本文分析了国内现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技术规范, 对现行技术规范用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有关比对监测技术要求进行了讨论, 希望能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比对技术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要求,问题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考核规程[R].

[2] (HJ/T35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S], 2007.

[3] (HJ/T35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S], 2007.

[4] (HJ/T35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规范[S], 2007.

[5] (HJ/T35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规范[S], 2007.

[6] (HJ/T7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S], 2007.

篇7: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其中,确保污染源在线设备监测工作拥有较高准确性是整个工作实施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此,本文将针对污染源在线设备监测数据影响因素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设备;监测数据;影响因素

1.前言

一般来说,在线环境监测主要指的是将监测子站即现场机设置于特定位置,实现监测仪器的合理配置,合理检测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口废气以及废水,旨在完成针对各项污染指标全天候自动监测,并实施初步处理,而后向信息监控平台即上位机进行监测数据的实施有效传送,做到数据汇总处理,满足就污染源排污情况展开远程监视的相关需求。该项工作亟待实施,必须给予监测数据影响因素重点关注。

2.污染源在线设备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2.1技术因素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大力推广普及应用,历经多年深化发展,該项工作一直处于在建设中求得发展的过程,针对技术角度出发来看,此项工作涉及相应应用领域甚为广泛,涵盖有机械以及物理、化学、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等多元化学科,可谓是跨越多个行业学科的综合型应用技术,研究表明,无论何种技术由研发开始,直至应用到日常实践中均需要来自多个部门的紧密协作,这并不是单一某个技术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多数在线监测设备生产厂家均是各自为站,造成该行业市场中相关的技术以及设备、功能未能实现有效统一,设备兼容性相对较差。与此同时,部分在线监测设备为历经严格检测工作,造成某些技术尚未成熟的设备进入到市场中,使得日后的设备运行形成较多问题,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准确性深受直接影响。除此之外,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计算机通信技术获得深化发展,多数在线监测设备仪器对应传输模式相较于现代化应用技术而言,呈现出较为落后的形势状态,加之设备生产厂家在反馈产品升级信息的时候甚为滞后,或者是设备制造商所给出的产品生产报价严重超高,大大超越用户实际接受范围,运营商同样难以接受,进而使得在线监测设备正常运作深受消极影响,监测数据传输呈现出不稳定性,远程连接难以实现顺畅。一般是将监测站监测所得水样数据信息当作为在线设备监测所得相关数据重复性以及准确性等的基础性内容,基于此针对设备仪器状态是否正常实施优化判断,若在线设备监测所得数据存在有争议或者是有异常情况,此时若环保部门作为是主要的执法部门难以结合具体实施数据事实展开评判分析,则应在监测现场完成超标留样仪器的合理设置安装,规避企业以及环保部门、运营商相互之间出现推诿争执矛盾问题。

2.2产品因素

众多产品为充分实现成本的大大节约,常常存在有粗制滥造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进行在线监测设备制造的过程当中未能有效应用耐温差且耐腐蚀的产品材料,导致系统实际运行受到直接影响,催生较高产品故障发生率,在加大设备维护成本的同时导致监测所得数据信息准确性以及连续性难以获得优化保障,信息失真情况严重。针对相同污染源而言,因为地点以及水质情况的不同,会造成差异性存在,譬如说COD监测,就不同水质,某些应选用电化学法监测仪,某些则需使用化学氧化法监测仪、部分可运用紫外光谱法监测仪器,若没能就此实施有效甄别,结果分析准确性会遭受直接影响。现今,多数地区设备选型仍然停留在产品能够合格的阶段上,未能废水浓度波动以及水质差异情况、污染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一旦选择使用不合适设备,就会导致监测数据难以有效准确。完成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以后,因为受到企业或者是环保局等多方因素的限制,使得其难以获取明确保质期。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相应的设备标准尚未明确统一,加之费用实际收取过程困难重重,此外,当在线监测设备形成故障的时候,难以明确界定此类型故障是否隶属于人为破坏范围之内。现如今,很多地方均大量购置进口在线监测设备并实施安装,虽然其产品稳定性较强且拥有较高质量,然而进口设备通常存在有价格昂贵且后期维护成本高的情况,无形中增加运营商压力,其工作积极性大受损伤。如此一来,产品催生故障之后难以实现及时维修养护,多数进口设备处于长期闲置状态。

2.3建设因素

在实际建设进程当中,未能实现排污口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则会造成不达标的情况出现,废水流量监测数据信息准确邮箱性深受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污染物未能充分混合均匀造成所使用采样系统不能准确采集企业排污真实样品,污染因子监测数据准确性失真情况严重。部分企业未能根据实际地形情况以及排水量条件合理设置排污口,进而没有选择合适的三角堰或者是巴歇尔水槽、矩形堰;而有些企业针对瞬时流量相对较大的废水没能进行缓冲堰板设施的合理装设,造成水流难以实现匀速状态,未能在计量水槽中流入,严重时会产生溢堰等异常现象。上述种种问题均会使流量测定工作产生偏差问题。除此之外,很多企业若不能及时修复废气排放筒所存在的漏风以及破损等状况,同样会使污染源在线设备监测结果准确性深受消极影响。纵观可知,众多企业未将视频监控设备安装设置在现场废气排放口,针对已经安装的在线设备采样头设施未能采取相对较为有效的防护措施,造成企业相关人员设备使用随意性较大,监测所得数据信息严重失真。安装仪器设备的时候未遵循统一规范,各家企业公司均处于建设摸索阶段,其风格差异性明显且设备系统水准不一,监测系统安装稍显不合理,催生一定设备维修养护困难,设备正常运用遭遇影响问题,数据失真情况普遍存在。

3.相关对策分析

应努力强化完善监控系统技术应用,建议配套设置超标留样仪,增强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并留存超标样供仪器再次测量或环保部门、排污企业取样核实;认真做好设备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积极组织专门结构,配备专业人员针对相关设备实施全面抽查,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加强系统建设管理,验收合格的由省市信息中心统一安装数采仪进行数据联网,并建立统一的设备档案,若是不合格则要求限期整改,并重新开展验收工作。

4.结语

综上可知,在污染源在线设备监测工作实施进程当中,应严格遵循规范化制度,运用成熟技术,基于全面科学先进管理模式,加之以足够经费保障,认真开展各项污染源监测工作,确保该项工作拥有较强有效准确性,对于环境工作实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玉龙.关于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探讨[J].科技研究,2014(16).

[2]张莉.昌吉州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社会化运营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2014(02).

[3]奚务俭,孙翔,朱晓东.如何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的应用[J].环境保护,2012(17).

篇8: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1 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生产工况与排放量的测定

在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 其工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 然而, 排放量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废气监测的质量。在不同的工况下, 如果废气的排放量相差较大, 其废气中的污染物的含量也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 要确保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整体质量, 要控制好监测的时间, 并确定好生产工况的周期, 同时要掌握好不同时间段的工况内容。在废气监测的前期, 要确保污染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负荷量。最后, 我们先开始测量废气不同的时段的排放量, 以充分掌握废气排放量的变化情况, 进而了解到排放量与工况之间的联系, 从而建立完善的数据参照系统, 以掌握好废气的排放特征, 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滤筒的质量

在采集样品时, 一般是采用滤筒作为介质进行样品的浓度的计算和污染因子的确定。滤筒作为废气监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在进行滤筒选用时, 要严格滤筒材质的挑选, 检查滤筒管壁的状况, 确保滤筒的型号满足检测器的要求。在滤筒使用的过程中, 要严格测量滤筒的重量, 减少其它因素的影响, 确保滤筒的质量, 以提高废气监测质量。

1.3 样品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 样品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到污染源中废气监测质量。因此, 在样品数据计算的过程中, 我们应结合相关的技术规范来进行样品浓度的计算, 按照准确的参数进行计算, 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此外, 在排放筒中废气的排放量计算时, 我们要按照它的浓度和速率合理分区排放量, 根据相关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与分析。

2 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方法分析

2.1 做好废气监测采样工作

在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前期, 首先要做好废气监测采样前的工作, 如做好现场勘查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来确定产生废气的工艺流程、生产规模、污染特点和生产工作量, 进而对废气进行分类设置, 同时掌握好废气排放的位置, 然后结合国家监测规范确定好监测断面与点位, 以确保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通常而言, 采样位置一般位于废气气流均匀分布、平直的管段上, 这样可以确保采集样本的精度。采样时尽量避开弯头、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边径管上游不小于3倍当量直径或下游不小于6倍当量直径的平直烟道处, 一般情况下, 采样断面气流的速度应不小于5m/s, 如果现场空间不足, 应及时增加测点的数量。

2.2 合理地设置采样孔与采样点

在设置采样孔时, 如果是圆形烟道, 我们需要在烟道垂直线上设置采样孔。如果是矩形烟道, 我们需要在延长线上设置采样孔。另外, 在布置采样点时, 要确保采样点布置的合理性, 提高监测结果的精度, 确保整个废气监测的质量。因此, 在采样点布设时, 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采样, 确保废气监测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采集样品

在样品采样监测之前, 要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清洁度进行检查, 以提高监测结果的精准性。因此, 在采集样品过程中, 我们要对烟道尺寸掌握准确, 同时要及时将烟道内的沉淀物清除干净, 并结合断面尺寸进行采样点设置, 对烟道的中心位置进行合理计算, 以充分掌握引风机的风量, 对引风机漏风情况进行监测, 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 还要做设备运行的情况记录工作, 同时确保采样时各项参数的准确性, 尽可能地降低它们之间的偏差。

2.4 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

在废气监测仪器使用过程中, 一般是采用采样重量法和定电位电解法。其中, 采样重量法对管道中颗粒物进行捕集, 定电位电解法是对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气体等进行定量测定。

(1) 要严格检查仪器的连接状态, 当干燥剂变色后应及进更换仪器, 通常情况下, 我们是通过接通220V的电源, 看仪器指示灯亮以后, 再打开电源开关, 最后严格检查采样泵的运行情况。

(2) 将仪器管路连接好, 同时将与皮托管的接嘴与主机面板的P接嘴连接, 并皮托管气流方向接嘴与正、负极相连接, 最后将烟尘取样管和干燥筒进行连接。

(3) 在废气监测仪器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a) 要做好时间、日期和大气压等参数的设置。b) 在设置点位时, 需要做好烟尘采样上相关距离的标记工作:例如, 圆形烟道的直径与烟道内壁之间的距离;测孔外端与烟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套管外端与测点之间的距离。c) 在工况测量时, 要确保数值自动调零, 待数值调零以后, 应及时测量烟气的温度和流速, 以准确选用采样嘴, 进而实现自动跟踪采样。d) 在废气监测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查, 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测量, 待监测读数稳定后才能做好测量记录。

(4) 在仪器维护工作当中, 为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 我们需要对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进行校验, 如果在检测中发现问题, 我们应及时进行更换, 当仪器使用完成后, 要对测量仪器进行纯氮冲洗, 以防止仪器中的有害气体对传感器进行污染。

3 污染源中废气监测中注意事项

3.1 废气温度测定

在废气监测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忽略了废气温度的监测。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烟气温度的监测力度。在废气测定时, 我们一般是利用仪器信号线将监测仪器与监测枪相连接, 而烟气的温湿度将直接影响到废气的监测结果。因此, 在温度测量过程中, 要防止在气体采集时管路内出现冷凝现象, 在采样烟气采集管道前, 我们还要对管道进行加热处理, 确保管道的温度满足使用要求, 以免连接管路与被测气体相吸附。

3.2 尘粒对风量干扰

在采样除尘前, 由于管道尘粒的浓度较高。在样品采集时, 应适当增加采样点数量, 同时要适当增加采样点的采样时间, 避免采样时间过长, 减少集尘过多而引起管道堵塞问题, 减少采样时的误差。

4 结语

总之, 目前来说, 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话题。为了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大气环境现状的依据, 我们需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首先, 我们要重视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影响因素, 不断地总结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方法, 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废气监测, 以控制好污染源中废气的排放, 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雪松.环境污染源废气的监测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4, (7) :164.

[2]陈文华.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广州化工, 2014, (13) 126-128.

[3]张红俊.污染源废气监测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 2012, (15) :139.

篇9:FH-QA-C-0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

1、在线监控系统简介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一般分为大气污染和污水污染,在线监测主要是对污染源所排放处的污染物实施的连续监测,它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实时监控系统。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来了解,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控管理平台。

1.1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此系统分为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其中收集子系统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仪、污染治理设备记录仪、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自动监控仪器。综合子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二者相辅相成,完成数据信息的通信传输功能。

1.2环境监控管理了平台。环境监控系统是按照曲线、省市级等设置的,区县平台式省市级平台的子系统,该系统具有省内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环境业务需求以及工作状况监控功能,为省市级工作者量身设计了符合环境管理工作需求的管理模块。县级平台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满足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的管理需求。子系统和综合系統通过数据传输功能相互作用,并能及时获取现场信息数据,从而完成环境监控管理的的作用。

2、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数据不完整,系统性差。污染源在线监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监测数据的获取,只有监测数据的精确度高,才能保障获取信息的准确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督检测部门能力比较低,监测频次不够,系统性比较差,致使监测数据不完整,有些关键的指标没有检测出可靠的数据。比如在环境统计、总量减排以及污染源普查等重要方面没有检测出有效、完整的数据,供有关人员参考。同时在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耗费人力、物力等监测出的数据有的都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深加工和在处理工作比较滞后。污染源的监测定位一直停留在浓度控制的水平,工作人员往往只关注排放浓度,很少关注进口浓度,很多信息指标配忽略,致使监测数据很难应用于总量的核算。

2.2污染源监督工作意识比较淡薄。目前,我国很多单位不重视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工作,平时不加强监督,等出了问题采取治理,提前预防能力比较差,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不适应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另外,有些检测员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由于污染源监测工作不受重视,所以就会出现人员、设备、经费等诸多方面投入不足,致使检测能力不足,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数据。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检测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3质控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仍然有很多监测部门的工作停留在手工交互和单机处理的层面,数据质量比较低,工作效率不高,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比较落后。另外,检测指标不全,由于检测技术有限,对烟尘、氨氧、二氧化硫等的监测不能做到准确有效。再次,又有设备的型号比较多,在检测中方法也比较多,运维难度比较大,造成功效不统一的现象。另外,数据的质量控制比较滞后,由于在线监测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信息技术等要求比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整个环节的异常。

2.4管理模式不完善。目前,我国在线监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出资,第三方运营;政府监控,市场融资,专业化运营;企业出资,政府补贴,第三方运营。这三种模式在运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比如第三中运营模式,企业抵触比较大,容易产生故意干扰、破坏在线仪的现象。虽然有相关法律对污染自动监控系统做了专业规定,但是在现实中,企业进行自动监测等于自己花钱买枷锁,企业肯定会想法组织检测设备发挥作用。所以说,我国的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及管理模式仍然不够完善,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完善管理,提高监测效果。

3、污染源在线监测及管理实施的措施

3.1加强监督监测能力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需要各级检测人员辛苦工作,任劳任怨,但是由于监测工作本身及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地位不高,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在线监测缺少经费投入,费用机制不合理,致使监督检测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确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法律地位;在编制人员以及经费的投入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监督检测队伍质量的提高,切实解决在线监测中遇到的问题。

3.2从思想上提高企业领导对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提高企业领导对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要让企业领导明白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是一项利国利明的重大工程,不仅能提高社会效益,同时能提高企业效益。强化企业在线监测管理,要求企业制定在线监测管理制度,在污水处理厂成立监控室,对在线监测实施全天候连续监督工作。积极加强在线监测数据核算研究,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3加强信息化及高科技技术的利用。因为我国在线监测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在以后的在线监测工作中应该重视高科技的应用,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国内技术水平。比如吧GIS技术运用到在线监测工作中,建立一套包括环境质量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环境统计信息等,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实现数据查询、分析、评价、分享与发布等多项功能,集历史信息、现在信息以及预测信息于一体,依靠强大的系统采集、存储、管理、运算表达等功能,提高对污染源的评价工作。

3.4加强在线监测工作的内部管理。在线监测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检测体系。建立以监测为主的管理模式,首先在线监测系统管理模式要秉承“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相辅相成”的工作原则,合理运用在线监测技术手段,使监测系统更加稳定、畅通、搞笑的额运行下去。另外,要积极发挥环境监测技术优势,通过各种先进仪器,数据传输技术环境质量控制等资源,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总之,污染源在线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监测数据,规范运营方式,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数据获取的完整性,为全面的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倪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19-20.

上一篇:找冬天四年级作文下一篇:禁毒教育活动简报(六2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