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

2024-05-17

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精选6篇)

篇1: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

2009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集

1、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见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大声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感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句话给人不无裨益。在无际大师的开导下,青年终于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放弃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让自己轻装前进。

2、地狱里,一大群人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却因为勺太长而够不到自己的嘴,就这样人人只能望汤兴叹,愁眉苦脸;天堂里,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虽然勺柄也长,但大家都舀起汤来喂对方,这样就都高高兴兴地喝到了汤。

感悟: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也就是关爱自己。

3、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感悟:和整体协调,跟整体移动。这真是对“随波逐流”的全新认识。

4、古时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居然中了个探花。

感悟: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5、从前,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顿时心烦意乱,心想:真是晦气死了,这次考试肯定无望了。而另一个见到黑漆漆的棺材,却笑逐颜开,心里念叨着:“棺材,棺材(官才),这次我肯定回高中的。”结果果然是前一位名落孙山,后一位金榜题名。

感悟:良好的心境有利无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情好,阳光才明媚;心境好,人生才流畅。

6、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地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感悟:故事中的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则是哥哥,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人生之旅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应当知道,在前进的大道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平了道路。

7、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他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感悟: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地追求、积极地进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即“方向”问题。找准方向,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步入成功的殿堂;找错方向或根本不辨方向,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与成功失之交臂。

8、有个叫理查?派迪的赛车运动员,当他第一天赛完车后,抑制不住兴奋地向母亲报告了比赛的结果。“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赛车参加了比赛,我得了第二名。”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妈妈,”理查抗议道,“有这么多的车参加比赛,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这样的成绩难道不算很好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成为赛车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手,他创造的多项记录至今还无人打破。

感悟:“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理查?派迪跑在最前面。如果你渴望更大的成功,那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高不可攀,没有什么不可超越。无数事实都说明,你确立的目标越高,你最后的收获就越大。我们时时也拿理查母亲的话暗示自己吧: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9、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原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

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集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感悟:老鼠和狐狸的行为应该赢得我们人类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由于自身的原因,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恶感,应该反躬自省。作为自然界的创造物,人应该融入自然、适应自然,而不应该破坏自然、违背自然。

10、一个猎人说:“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地缩短,母狼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掉了。我击毙了母狼,又在一堆干骆驼粪中找到了两只小狼。我才恍然大悟,那只母狼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爬坡延迟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并用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一生。

感悟:平时我们只知道狼凶残无比,今天读了这则材料方知母狼的智慧。母狼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我们汗颜。

11、从前有三个兄弟,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去求教智者。听了他们的来意后,智者问到:“据说在遥远的天竺国的大国寺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假如让你们去取,你们会怎么做呢?”

大哥说:“我生性淡泊,在我眼里,夜明珠不过是一颗普通的珠子,我不会前往。”

二弟拍着胸脯说:“不管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一定会把夜明珠取回来。”

三弟则愁眉苦脸地说:“去天竺路途遥远,险象环生,恐怕还没取到夜明珠,就没命了。”

听完他们的回答,智者微笑着说:“你们的命运已经很清楚了。大哥生性淡泊,不求名利,将来自然难以荣华富贵,但在淡泊之中也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与照顾;二弟性格坚定果断,意志刚强,不具困难,可能会前途无量,也许会成大器;三弟性格优柔懦弱,凡事犹豫不决,命中注定难成大事。”

感悟:“性格决定命运。”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决定我们命运的也许并非知识技能的高低、身体健康与否。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情绪稳定、乐观、充满自信,善于与人相处、合作,往往能够更成功地应付生活的荣辱浮沉,也就更容易成才和发展。

12、屠龙子丢失了马以后才修马厩,人们都说晚了。屠龙子说:“折断了肱骨而学医,也不算晚啊。从前齐桓公、晋文公都是先伤了国,而后归国又成为五霸。越王勾践隐居在会稽山,而后灭了吴王成为盟主;孙膑受了膑刑,而后成为齐国的军师,威震天下。他们处在逃奔困厄的时

候,谁不说他们应该和枯根落叶一块腐烂在土壤中呢?然而一旦光辉焕然显赫,人们敬仰他们如天上的星辰。七月的干旱,使得禾苗不生长了,但还可以割去而指望它的自生之苗;倘若认为晚了,就抛弃它,那么田地很快就会荒芜。”数月后,屠龙子的马跑了回来,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感悟:屠龙子是智者,在于他深知生活之道: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强者一生,皆有挫折,然其能成大事,皆因善于提前准备,并能把握机会。

13、一天夜里,有两个人走在寒冷的风雪中,途中遇到一个倒在地上,无法行走的路人,路人哀求两个人救救他。可是,前面的路还很漫长,自身体力已有些不支,又辨不清方向。若搭救这个路人,不是等于给自己增加了负担,把自己推向绝境吗?于是,两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其中一个人甩掉路人,径自向前走去;另一个则背起了陌生的路人,艰难的向前行进。最终结伴而行的这两个人,一路上则相互取暖,一起辨别方向,最终走出了困境;而那个独自行走的人却被风雪和黑夜吞噬了。

感悟:这则故事阐释了善待异己的基本精神。的确,现实生活中,你认为他是处处跟你作对的异己,实际上他却是你的知己;你认为他是眼中的沙粒,他却是蚌体内的珍珠。只是他在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处理事物的观点和方法上与我们“另类”,常常和我们产生分歧,我们应该发现他,容纳他,善待他。

14、日本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岸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舱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满满一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感悟:许多的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15、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后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1987年,75位偌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学者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测周围的大自

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感悟: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用自己的毅力与恒心来约束自己。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发扬光大。在幼儿时期形成的良好习惯(或品德),现在你还剩下多少呢?

16、春兰与海尔一样都是国内企业的先锋,他们与其他企业相比有更多国际竞争的经验。海尔面对WTO变革了组织制度,以数字化的姿态迎接数字化的国内企业。已经进行了产权改革的春兰面对WTO的挑战,以灵活机动的新制度迎战国外的竞争。海尔与春兰都在革命。如果我们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是改革以后的第二代。那么,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的现在,海尔、春兰这些上一代的英雄正领导着中国企业向第三代突破。

感悟: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也充满了艰辛。改革要不怕阻力。任何改革的成功,都要以不少的牺牲为代价。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哲理故事

17、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的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开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开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

感悟:同样的茶叶,两种不同温度的水就致使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溢。其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和魅力。在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人生何止仅如一片茶叶,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感悟,大自然的造化都可以与人生相比拟,并且因人的精神、追求、心境的不同,其比拟的哲理意味亦不同。同是一枝梅花,有人感慨她孤寂,有人赞叹她傲霜之风骨;同是一块石头,有人觉得它冥顽不化,有人欣赏它坚韧固守。

18、一师傅教两个徒弟酿酒之法:选端午节正午颗粒饱满的米,与冰雪初融的高山流水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铸成的陶瓮,密封九九八十一天,直到鸡鸣三遍后方可启封。两个徒弟找齐了所要材料,然后进行了漫长的等待。终于,第八十一天到了,两人夜不能寐。远远地传来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才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第三声鸡鸣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呢?很难断定。其中一个徒弟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陶瓮,里面全是像醋一样酸、中药一样苦的水!他只能失望地把它洒在地上。而另一个,虽然好奇心像一把野火在他心里燃烧,让他按捺不住想伸手,但他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三遍鸡鸣后才启封。瓮里是苦甜清澈的酒,芳香醉人!只是多等了一遍鸡鸣,结果却大想径庭。

感悟:有的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坚持到底,而且这个“底”,有时会是一年,有时只是几天,有时仅仅是“一遍鸡鸣”而已。故欲有所创造者,一定要练一练这个坚持的功夫,努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总之,人生在世,贵在坚持。谁能坚

持到底,谁就会取胜。

19、有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晴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个深坑,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泡在水里了,水虽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有高呼救命。泰勒斯被路人救出了水坑,他抚摸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路人笑着摇摇头走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泰勒斯十分钦佩。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泰勒斯的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感悟:任何事物只要有探索,就会遇到危险或损害;成功的阶梯在于“痴迷”,你做事“痴迷”,定将成大器。

20、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都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

感悟:①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中时,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青春永驻,流芳千古。②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英雄伟人,其力量和贡献比之人民群众,只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③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来自群众,应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不然就会如离开大海的“一滴水”,失去光泽和活力。

21、一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与河西岸的羚羊相比,不仅繁殖能力强,而且奔跑的能力也强。这位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做了一项试验:从河的两岸各捉10只羚羊,彼此交换。一年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仅剩下3只,其余的都成了狼的囊中物。

动物学家揭开了谜底: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群狼。它们为了活命,必须同狼进行“竞争”,因此,它们越活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则相反,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能力,所以越活越弱小。

感悟: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也就没有发展。其实人生到处都存在着竞争,球场、赛场、官场、战场、考场等等。有竞争才有压力和动力。竞争能让人奋起直追,不断超越自我。

22、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的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生活准则之一,从而受益终生。后来,他成为一代伟人。在这一次谈话中他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感悟: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

弯起腰,做好攀登的准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3、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曾参,他很有学问。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她的小儿子也要跟着去。母亲不让去,儿子就在后面哭个不停。母亲哄着他说:“好孩子,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这话也被曾子听见了。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听见曾子在霍霍地磨刀,像是真要杀猪的样子,急忙上前劝解道:“我说杀猪,只不过是哄孩子,你倒认真起来。” 曾子说:“不能和小孩随便开玩笑。孩子小,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事事都模仿着父母的言行。现在你向他说谎话,这是叫孩子撒谎呀。母亲现在说谎,孩子长大后也要向别人说谎,怎能这样教育孩子呢?”

曾子的妻子听了,点了点头,认为曾子说得对。曾子拿起刀把猪杀了,曾子的妻子也把猪肉炖得很香给孩子吃了。

感悟:诚实是心灵纯净的折光,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一个人拥有了诚实,也就拥有了生命的黄金。教育应从孩子幼小心灵健康开始,否则,一切将无从实现。

24、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要他灵活一点:“世道这样乱,梨恐没有主了。”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仍旧口干舌燥地艰难前行。那人满面羞愧。

感悟:那路人的主张有点“灵活性”,许衡却表现了高度的原则性。也许我们背负了太久的枷锁的压迫,以至于我们如今可以超越对社会有益的原则,可是我们应该想到当原则被视为可以超越以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现实问题,人情、金钱、权力„„一切都可以超越原则,那来之不易的民主社会如何维系?

25、贝尔太太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很多游客,人们在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贝尔太太越看越生气,就在园中挂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欢迎来此游玩,不过本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毒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否则性命难保。”这个主意还真管用,那些贪玩的游客见了牌子就望而却步。几年后,贝尔太太的园子因走动的人太少而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

感悟:贝尔太太完全可以和人们一起共享自然之美,共享人际关系的和谐之美,然而她的错误做法却破坏了这一切,游客们望而却步,贝尔太太也空怀孤独、寂寞。事实说明:人与人之间共享才拥有快乐。共享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人们若能在共享中达到沟通和理解,达到共同提升和进步,就更好了。

26、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感悟:①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②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③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定位。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27、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到河边。”

螃蟹走了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说:“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感悟:①没有正确的方向,很难达到目标;②没有正确的方法,“横着爬”是很难实现理想的;③没有正确的态度,不自查原因,一味责怪别人指导错误,最终无济于事;④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⑤提建议要有真诚的态度;⑥指导别人要具体。

28、从前,有一个懒惰到极点的人,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最后家人给了他3只饭团儿,将他赶出了家门。懒汉不知去哪儿才好,他把装有饭团儿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毫无目标地走着。走着走着,肚子饿了。懒汉宁愿忍着饥饿,也不愿解开包裹拿出饭团。这时,从对面走来一个头戴斗笠张大着嘴巴的人。懒汉心想,莫非他饿慌了,才把嘴巴张得这么大?于是他对戴斗笠的人说:“喂,你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吗?里面还有3只饭团儿,让一只给你怎么样?”那戴斗笠的人回答说:“你说什么呀,我的老弟,我正愁斗笠的绳子松了,而系起来又是那样地麻烦,所以才张大嘴,好让下巴去绷紧那绳子呢!”

感悟:“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语)两个懒汉哪里懂得这个道理。“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吴承恩语)大家应知道:懒惰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诱惑的温床,疾病的摇篮。懒惰是我们的死敌。

29、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感悟:快乐到底是什么?有的人拥有巨额财富,有的人拥有极高的荣誉,有的人赢得了芸芸众生的仰慕,可是他们却无法拥有那长久的快乐。因为那些都只是身外之物,无法了结心灵的烦恼,更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满足。能不能得到这种快乐,并不是由外在的环境来决定的而是完全由自己的行为来决定。快乐是一种幽雅的心态,是任何其他的什么都无法取代的感觉。

30、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人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棵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了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感悟: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得以保全;鹅因不成器而被杀,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专寻特型树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呢? 33、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来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颗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后来,阿古特儿就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铜像的底座上刻着这样一行文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感悟: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上,也有这样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并不是因为沙漠太大,大到我们根本无法走出去,而是我们没有选定方向。人要改变命运,创造新的生活,除了需要一种勇于追求的精神,还应该选定人生的方向。

34、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5年中间竟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就这样,他勤奋地学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之旨,便都领会并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感悟:志向,是人生的导航,是事业的基石,是前进路上的指南针。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了志向而不去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关键是确立了志向以后,要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勤奋不已。无数事实还表明:一个人确立的志向越高,那么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

35、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守着成绩,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能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重要。

感悟:淡泊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能够淡泊的人会视身外之物为草芥,并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淡泊,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以纯净的心灵面对人生,以从容的心境品尝荣誉。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居里夫人才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的女科学家。

36、陈毅元帅的父母回四川安家时,他给负责陪送的同志约法三章:

一、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

二、找普通民房住,不向机关要房子。

三、安家事宜,自行解决。

感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陈毅知道律己才能律人,律己还要抵制各方面的诱惑。当今的社会有太多的诱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遇诱而不动,遇惑而不迷呢?主要的是要怀律己之心,把握好自己。

3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之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挞伐。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胜利,对哒伐不屑一顾。他说:“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为世人所瞩目。

感悟:自信,是建筑在对前途充满必胜心理基础之上的优秀心理素质。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爱因斯坦获得了巨大成功,首先是因为他自信。不过,光自信,不行动也不行。我们都知道,自信只是成功的一半,它毕竟还不是成功。

38、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 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祖国,从明天起,看我们俩谁先取得学位!”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光,也争了气,皮诺不得不佩服。

感悟:自尊是做人的基础,也是爱国的基础;自尊是做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一个人只有自尊,才能不被邪恶引诱,不被歧视击垮。自尊需要自己捍卫。只有在自尊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39、有一天,牛顿在花园里散步。突然,一个熟透了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在他头上。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他想:苹果离开树枝,为什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和别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种吸引力,又推想这种吸引力对任何物质都存在。他通过研究,提出了计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这样,牛顿由掉苹果而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感悟:思考,是人类向科学进军的先导,是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侦察兵,是创造发明之花的阳光雨露,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牛顿正是有了对苹果落地的深深的思考,才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40、1905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的生日。这一天,他的好朋友约他上咖啡馆,并为他准备了他向往已久的美味食品——伏尔加鱼子。可是,在餐桌上,爱因斯坦只顾热烈地评论着惯性定律,倒把特意为他准备的伏尔加鱼子忘得一干二净。当同伴问他吃了什么时,他一脸茫然,说:“不知道。啊,那难道是鱼子吗?”

又有一次,爱因斯坦担任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的一天,这天下班后,爱因斯坦便匆匆地往家里赶,可是走到半路,他忽然觉得连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只好打电话到办公室询问秘书小姐,最后得由秘书小姐领他回家。大家知道这件事后,都觉得好笑,但同时更加深了对这位“不谙世事”的科学家的敬意。

感悟: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是因为他对科学研究孜孜不倦,在勤奋、专注的钻研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常常闹出了一些笑话。平常人做平常事也应该专注。如果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只要你努力做得更好,总会有不寻常的收获。

41、梁启超认为,其一,读书要分精读和浏览两类。他说:“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间不够用,不能博取资料。”其二,有些书要熟读成诵。他说过,瞎炮时候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他说:“我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一种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其三,要做读书笔记。天天读书,能背诵的只是极少数,要巩固读书效果,只能靠读书笔记。做笔记的方法很多,可以“自立若干门类,标录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

感悟:读书如同战斗,不仅需要高超的战术,而且需要高明的战略。简而言之,就是读书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生拼死杀。方法恰当,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42、莫里哀的父亲是位商人,他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莫里哀却对经商毫无兴趣,而对戏剧则异常地痴迷。古希腊、罗马等著名剧作家的剧本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他废寝忘食地阅读,并走上舞台,演出戏剧。父亲为此严厉地责备他,并请老师出面规劝他,但莫里哀痴心不改。他诚恳地告诉父亲,他对经商没有兴趣,他喜欢戏剧。

父亲见儿子这样醉心戏剧,也就不再勉强。莫里哀后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本,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剧作家。

感悟:成功的秘诀就是兴趣。健康的兴趣,可以放松自己,调剂精神;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43、贝多芬是众所周知的世界著名作曲家。1796年,贝多芬才26岁,就创作了最初3首奏鸣曲。可是痛苦向他扣门了,由于治疗不善,他的耳咽管炎转为慢性中耳炎,听觉越来越衰退。1820年,他的两耳完全失聪,这对听觉要求比别人更完善的作曲家来说,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

贝多芬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为了克服失聪的困难,他就坐在乐队近旁,看乐器演奏和演员歌唱。到了晚年,这个办法也不顶用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他一生给人类留下了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等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仿佛注定了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将遭遇各种困难和折磨。如果比一味追求顺境,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是无法抵挡外面的风风雨雨的。还是巴尔这扎克说得好:“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44、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童年丧父,生活贫苦,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务。然而他酷爱文学。他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观察生活,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童话。

不过,安徒生事业、爱情的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处女作刚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就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在爱情上,安徒生也颇

受波折,他一生谈过好几次恋爱,但是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结果,他一直孑然一生。生活对他是冷酷的。然而,他却没有气馁,为童话而奋斗,他从挫折中奋起,潜心写作,从不停笔。他一生写过160多篇童话,其中《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几乎尽人皆知。

感悟:人,如果没有挫折的考验,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挫折,能帮助人成长,它能让我们珍惜成功的喜悦;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依然年轻,脚步依然轻健;能让我们感受到翅膀的强健,海涛的澎湃;更能让我们体会到风雨过后自是一片蓝天。挫折能帮助我们成长,也能增强我们的意志力。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像安徒生一样奋起前行。

篇2: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7月号第2辑

整理:fcs2002

1.数据打架难掩“矮人三分”的尴尬

2.预装软件诉讼应找准发力方向

3.如何来看污染治理的“临沂样本”

4.安居房建成闲置是选择性作为

5.乌木面前不应忘记“法无授权不可为”

6.高温补贴何以不再成为残缺的权利

7.筑梦中国,历史见证我们的苦难辉煌

8.地震“动物预报员”或成纯粹的摆设

9.诚信“出局”降低公共健康防线

10.我的手机,预装软件做主?

11.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背后的“精神空巢”

12.警惕道德视角下的离婚率解读

13.与其争南大,不如在教育科研上争口气

14.公共服务逐利化是一种“危险驾驶”

15.治污还须迈出推行绿色GDP这一步

1.数据打架难掩“矮人三分”的尴尬

张西流

国家卫生计生委6月30日发布统计称,18岁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67.1公分,女性为155.8公分。这项数据让民众跌破眼镜,也比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缩水4公分,一些网友纷质疑数据的正确性。(7月3日《参考消息》)

卫计委同体育总局数据打架,令人大跌眼镜。然而,即便是体育总局的数据准确,将国人身高“拔高”4公分,也难掩比日韩“矮人三分”的尴尬。“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2014年3月6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列举上述数据。可见,国人的身高,乃至体质健康,首先在“起跑线”上就“矮人三分”。为此,吴正宪呼吁,尽快建立针对校园学生意外伤害的安全保护法规,激发学校让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确保学生增强体质。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体育等学科,成为学校教学的“附属品”,常常被各类文化课挤占,沦落到了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学历低技能”或“高分数低体质”的“畸形人才”。有的学生从不参加劳动,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考入了高校,还要家长陪护;有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要么骨瘦如柴,弱不禁风,要么又矮又胖,活脱脱一个“相扑”选手的标准体型;近视眼更是相当普及,且呈低龄化的趋势。

事实上,党和国家是非常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早在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了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特别是自2012年开始,教育部对各省份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排名,并且会对各省份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予以公示。希望这样的政策,能调动省长、市长、县长、教育局长、校长和体育老师的积极性。

问题是,在政策与对策的长期僵持中,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被一次次忽视。孩子们仍然埋头于书本和作业中,间或于百忙之中临阵磨枪,应对体育考试。然而,当大学被迫取消长跑,军训场上晕倒的“豆芽菜”越来越多时,家长们还能沉得住气,逼迫孩子搞“题海战术”?当学校的综合测评一次次输在体育成绩上,校领导还能横下一条心,片面追求升学率?当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连年下降,影响到国家人才战略时,应试教育还能“深得人心”?

因此,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将体育纳入应试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计划,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特别是,将体育课纳入中、高考“必考课”,提高体育成绩占中、高考总分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不再“重文轻体”。

2.预装软件诉讼应找准发力方向

堂吉伟德

手机预装软件一直为消费者诟病,上海消保委近日的测试结果显示,欧珀X9007和三星SM-N9008S两款手机中预装的软件都超过了40款,且大量软件不可卸载。上海消保委近日提起公益诉讼,将两家公司告上法庭,中消协昨天明确表态支持起诉。据介绍,这是国内首例被受理的消费维权公益诉讼。(7月3日《京华时报》)

手机预装软件过多,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的心头之患。比如曾被消费者提起诉讼的苹果手机,就因为预装软件过多且无法卸载而惹上官司。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无以获得法律的支持,消费者以败诉作结。也正是因为没有可资借鉴的司法价值,使得手机预装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此次由上海消保委提起新消法实施后的首例公益诉讼,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价值。

2013年4月颁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通过工信部审核,并不得单方面安装未经用户同意的,会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以及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如果手机预装软件经过了工信部的审核,并没有带来不良后果,那么即便数量相对较多也符合法律规定。由于《通知》只要求预装要求必须经过审核,也就是要做到“正规化”,但并没有规定预装软件用户有权删除,且厂商不得设置障碍,从而使得预装软件的使用具有强制性。

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手机预装的软件未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暗中吸费属于“流氓软件”,那么无论是个人提起诉讼,还是公益诉讼很难获得胜利。法院审理是以法律为准绳,如果没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手机安装预装程序过多,且不能卸载属于一种侵权行为,那么法院就很难对诉讼请求给予支持。更何况,预装手机软件涉及到整个手机行业,即便个案胜诉也很难有标本价值。

更何况,手机自带程序的来源很复杂,其间既有系统底层自带,有运营商预装,也有厂商自己预装,责任主体并不一样。比如手机预装的运行系统,已经构成手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是允许可以自由卸载显然并不现实,也不无助于品牌和专利保护。同时,若是手机在销售时有明确的说明,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就不会形成对消费权利的侵害,维权的发力点就会失去方向。因为消费者在购置时,本身就具有拒绝权,只是消费者没有行使这样的权利,而最后归咎于手机自带程序的问题,在道理上也很难站住脚。

对此,手机厂商完全理直气壮的说,自己的生产的手机就这个样子,购不购买,使不使用,没有人强迫你。正如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所称,软件预装问题应靠市场解决。消费者用自己的消费意愿,去对供给形成影响之后,那么手机预装的程序自然就会减少。就现实来说,市场上本身就存在不少预装程序较少的手机,也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然而消费若是自己选择了预装程序较多手机,希望依靠法律强制改变自然难以如愿。

维权固然重要却不能滥用资源,否则就可能带来预期的落空。对手机预装程序如何提起公益诉讼,恐怕还要找准真正的点位。

3.如何来看污染治理的“临沂样本”

朱永华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已经实施运行了整整半年时间,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就曾经暗访了山东的临沂,发现这个地方有不少企业在偷排、漏排,问题在被曝光之后,临沂市长也被环保部约谈,随后临沂开始了铁腕治污,数据显示,有163家企业停产,近400家企业限期整改,而随之带来的是“空气好了,经济差了,民众点赞,企业抱怨”,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各方利益都焦灼在一起的局面。(据7月3日《央视》新闻1+1)

显然,自从被称为史上最严又长出“牙齿”的《环保法》与今年1月1日实施,各地政府迫于压力,纷纷向污染企业亮出利剑,山东临沂也只是各地铁拳治污的一个缩影,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下线压力的大背景下,这样的“铁拳治污”给地方经济和就业状况造成的“重创”更是可想而知,一方面,为了治理日趋严重的污染维护社会公众健康,这样的铁拳治污必不可少也值得称道,而另一方面又要确保民生利益和经济稳步增长,这确实对于污染严重地区政府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尽管媒体所称的6万多人“失业”没有得到临沂官方证实,但可想而知,数百家企业停产或限期整改,必然带来企业员工时间长短不一的离岗,也必然会直接影响这些家庭的经济收入,这从报道的实地采访中更被予以证实。但问题是,政府既不能因为这部分污染企业员工的利益而牺牲整个城市环境,同样也不能视这部分群众的“失业”和家庭困难而不闻不问,况且治理污染与经济发展本身也不存在必然矛盾,实际上造成今天这一后果的原因,既有政府方面前些年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疏于环境保护,也与广大居民群众迫切希望提高收入而督促政府放低企业进驻门槛的意愿密切相关。在报道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临沂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在早些年的招商引资中,把免环评作为企业入驻临沂的一个“绿色通道”,造成这些能耗大的企业存在先天性的污染防控设施设备不足,而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加上铁拳治污,环评一下子成为这些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不少企业之所以在整改期内无法实现整改目标,不能按时恢复生产甚至从此“死掉”,就是因为陷入环评无法通过的“死节”。由此带来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阵痛”也是非常巨大。

显然,如何看待污染治理的“临沂样本”,不能只着眼于“止痛”,报道中主持人把临沂目前的这种治污状况比喻成走错方向的紧急刹车,认为能够采取“点刹”和在车内铺上缓冲物势必会减轻车内“乘客”的损伤,这种比喻看似很有道理,但与临沂和很多地方的治污现状并不“吻合”,在一个地方企业因历史原因,普遍存在污染严重非采取果断措施不可的现实情况下,以徐徐渐进的方式治污会带来很多麻烦,实际上这些年来全国很多城市采取的都是这种“点刹”式治污,不仅造成大量的治污投入收效甚微,城市的环境污染更是日趋严重,即便是临沂这些年,在治理环境污染尤其是企业达标排放方面,环保部门也不能说没有丝毫建树,不少企业环保制度形同虚设,治污设施设备只在应付检查时启动,期根本原因就在于治污“点刹”式的消极治污,“点刹”不是为了校正方向,而是在给人们一个“正确”的错觉,看是在治污,实际上却是在纵容污染。

临沂铁腕治污所收到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短短半年时间,城市空气的各种污染指标都出现大幅降低,因此,在笔者看来,铁腕治污与不仅必要,也是在果断偿还历史欠账,尽管因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对于今后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大众的健康无疑也是值得的,且“长痛不如短痛”也是人皆尽知的道理,“点刹”固然可以“止痛”,然现实严重的污染状况却经不住“徐徐渐进”的治污,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更不能容忍治污的消极。同时,对因治污带来的“失业”比例上升,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面对,想方设法通过多渠道来促进就业,鼓励这些“下岗失业”职工从事绿色产业创新创业,总之,无论如何再不能走牺牲环境保经济增长的老路,没有社会大众的健康,经济增长与发展再快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4.安居房建成闲置是选择性作为

叶祝颐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郝书辰在7月3日举办的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专家论坛上透露,在过去三个季度的审计过程中,确实发现有些工程申报立项的周期非常长,有些工程批复之后又没能按时开工,开工之后推进的力度也不足,也不够的情况。一些工程进度比较慢,不能按期竣工,还有些工程竣工之后利用率不高,“比如棚户区改造,有些安居工程的房子建好之后,闲置一年两年。”(7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土部、住建部等部委曾屡次强调,加快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建设,要严格土地供应,落实资金,加快进度,强化工程质量。为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中央还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但是,一些地方棚户区改造进程缓慢,不仅工程立项慢、开工难,建设拖拉,就连已经竣工的安居工程也闲置着,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求房若渴的住房困难群众来说,这无疑是个令人扫兴的坏消息。

虽说地方政府安居工程建设存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但这不是安居工程开工难,甚至竣工闲置的理由。如果说审计署郝书辰司长的讲话只是对安居工程建设、配置滞后的粗线条描述的话,相关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审计署去年7月公布的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反规定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挪用和骗取的工程资金达93.7亿元。其中,237个项目或单位挪用安居工程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专项资金78.29亿元,38个单位套取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有的地方拿了安居工程专项补贴,却把钱挪作他用,吝于建设安居房,群众的安居尊严何处安放?

虽说住房消费业已进入了市场化时代。但是让群众“居者有其屋”,政府责无旁贷。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给困难群众提供公租房、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是政府责任的体现。正如上海社科院专家卢汉龙所言,福利分配不是政府对公众的恩赐,而是一种公共职责的承担。同样,安居房不是恩赐,而是责任。政府从土地财政中切出一块蛋糕,下决心压缩“三公”消费与其他公务经费支出,保证安居工程按时开工、竣工,加强安居房管理,把安居房配置给需要的群众,真的很难吗?

与对安居工程建设、配置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地方对商品房开发很卖力。一方面,商品房立项、建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低收入群众渴盼的安居工程建设跟不上。在我看来,一些地方安居房闲置,除了相关部门不作为以外,可能与安居工程项目选址偏远,配套缺乏等因素有关。人家位于市区的棚户区被你改造了,你却把人家打发到一个交通不便、配套缺乏,平常看不到人影的地方去“安居”,政府的民生情怀何在?安居工程建设、配置滞后,某些地方政府实际上是选择性作为。此前媒体曝光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以配建廉租房项目的名义向上要补贴,却只开发商品房项目仿古一条街,根本不盖廉租房。就是地方选择性作为的一个例证。

对于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建设,既然中央有要求,民众有期盼,相关部门就要督促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对于安居工程建设、配置滞后的地方,不能止于曝光、整改,而要明确罚则,启动问责程序。该问责就问责,该处罚就处罚,触犯了国家法律,还要启动司法程序。同时,改革绩效评价机制,撕下形象工程与GDP里看政绩的老黄历,多从民生角度考核官员政绩,通过科学政绩评价的力量督促地方履行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供给责任。地方政府除了做到安居工程按时开工、竣工以外,还要注意安居工程选址与配套设施完善,提高安居房建设质量,并精确配置有限的安居房资源,让安居工程真正让民众“住有所居”。

5.乌木面前不应忘记“法无授权不可为”

朱永华

6月28日,广东惠州市民林先生,从东江捞出了44根疑似乌木的木头,可木头刚从江底捞出来,林先生就被人举报,警方根据报警线索,暂扣了林先生捞出来的这批木头。经过前期调查,这批古木初步确定是“乌木”,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告诉记者,如果这批木头需要上交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将对补帖林先生等人的打捞费用。此外,为了表彰林先生上交国家文物的举动,当地政府还将对林先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般给予个人奖励5000元,颁发荣誉证书(据7月4日《央视新闻》)。

乌木,学名叫“阴沉木”,经过上千年的碳化而形成,有“东方神木”、“植物木乃伊”之称。因其外表呈黑色,所以又叫“乌木”,是制作工艺品、家具的珍贵木材,市场价值连城。但是乌木,既不属于“矿产资源”,更不是埋藏文物,因此,无论《矿产资源法》还是《文物保护法》对他均不适用,从本质上来说,它只是普通树木被大自然“锻造”出的派生品,即天然“孳息品”,与自然界普通动植物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市场价值奇高,即便警方根据我国民法通则79条规定予以暂扣,引用法规依据也过于牵强,专业法律人士指出,有关乌木的权属和定性,现有法规资料并没有明确界定。也就是说,国家尚没有明确法规规定群众发现并挖掘出的乌木就一定归属国家,也正应为如此,每一次乌木被挖掘后,政府的介入,都会引发公众舆论的质疑。

法律是基于社会公共道德而提升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章,说白了就是集大众共同价值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制度,任何一国的法律都带有本国浓郁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情”,而在我们历史文化传统中,“天降横财”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事实上无论农民在自己所依法承包和管理的土地、山林、沟塘湖泊中发现乌木,还是像惠州市民林先生从东江捞出的这44根疑似乌木的木头,都完全属于意外,既不是出于本能的贪心,也非拥有产权的“国家”所故意隐藏,完全就是大自然对于发现人的一种意外“恩赐”,历经千百年没有被“国家”和个人发现并挖掘,而且不属于“国家”明确规定不允许个人拥有的“孳息品”,它“理所当然”应归属第一位发现并挖出者,从法律上讲“法无禁止即可为”,既然公民从地下挖出“人参”及少量乌木可以堂而皇之的占有,为什么一涉及“价值巨大”,政府方面就一定强调归属“国家”呢?这就可以看出,政府看重的不是乌木本身,而是乌木所包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但是,面对这一“天价”的乌木,无论归属权属于谁,都应当从法律上寻找明确依据,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地方政府,更不能仅从价值上来衡量,去对现有法律往自己有利的一方进行解读,实际上,无论按照《矿产资源法》、《文物保护法》还是《物权法》以及《民法通则》,都无法找到乌木归属的明确法律条款,所有的“解读”其实都是“参照”或是“精神”,其实,无论警方、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甚至是法律界人士,内心都清楚,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任何人发现这么“价值连城”的天降宝贝,都有占有利益所有权的欲望,同样也都能从现行法律中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读。

然法律终究是高于民间传统道德价值的制度,他既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的意志,也必须恪守他的公平而不能随意延伸,因此,对于乌木归属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乌木归属权的纠结,现行法律中归属权并不完全代表“处置权”,就像农民不能擅自在承包耕地上建住房一样,乌木虽然价值很高,但无论归属权在个人还是在国家,总体上来看它依然还是属于“国家”,由得在归属权上争论不休,不如在“处置权”上寻找既符合传统道德,又符合现行法律且国家和个人都能接受的“共同点”,既归属权归发现者,其处置权归国家。

其实,强调乌木“归属国家”,目的其实就是据为地方政府拥有并处置,对发现者付出“微量”的“奖励”,本身就是为政府的强行占有做辩解,让乌木归属个人所有,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其随意处置,“国家”需要对乌木进行处置可以从发现者手里“购买”归属权,双方依法签署“契约”,这样,乌木在个人手里虽然有了明确的价值,却只能由“国家”来决定是否能“变现”,这样,既保证了发现者的个人利益,又能保证珍贵的乌木永远“归属”国家。即使如此,这任然是一个比较折中且有利于地方政府的办法,如果按照国家总理对地方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地方政府非但不应“暂扣”甚至据为己有,更应当承认公民对乌木的所有权,即“法无禁止即可为”。

6.高温补贴何以不再成为残缺的权利

堂吉伟德

夏季高温期来临,人社部等四部门3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放高温津贴。记者注意到,自6、7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的高温津贴进入发放期。但是,有网友反映多年没有领到高温津贴,有许多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没有进行调整。专家表示,要明晰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促进高温津贴的落实。(7月4日中国新闻网)

年年高温季,高温补贴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而相关部门发文要求发放高温补贴,业已成为例行公事。令人尴尬的是,高温补贴依然还是权利者的奢求,尽管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高温津贴的标准也不断在进行调整,然而“没有听说过有高温补贴”还依然有广阔的市场,也足以见证权利处于何种苍白的境地。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很多地方高温津贴标准多年没有进行调整,在物价不断飞涨的情况下,即便只具有象征意义的高温津贴,依然还只是一种残缺的权利。

确切的说,在劳动权益相对弱势,而权益保护还有待改进的现实情况下,若是连更为刚性的工资难以避免被拖欠,那么地位更弱一等的高温津贴,就真的可能是“爷爷不疼,姥姥不爱”。资方往往以逐利作为最高目标,要让企业家真正履行起应有的责任,就不能只进行道德层面的强调,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刚性的监管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才能让高温津贴真正惠及每个劳动者。

目前,发放高温津贴执行的是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其在效力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加上规定本身的粗糙性,也给执行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这就需要将之上升到更高的法律层面,比如可以考虑将高温津贴等高温劳动保护措施列入《劳动法》,将相关权利义务法律化。更重要的是,在各地执行标准不一,行动不统一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法律的层级,以进一步强化其效力,才能达到顶层设计的目的。

其次,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责令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发放,逾期不改的,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由此形成的违法成本也严重偏低。如果违法成本不能超过发放高温津贴的数额,自然就难以产生倒逼作用。尤其对用工数量大,特别是建筑公司这种需要大量在外作业人员的企业,更是作用不大。很显然,处罚的偏低和违法的代价太小,都无以形成威慑和促进作用,从而也成为企业方有恃无恐的原因所在。只有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不断提高违法的风险和代价,才能让资方惧于后果而不能越雷池半步。

再次,要明确监管主体,并提高监管效率。虽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赋予了人力资源和劳动监察部门以处罚权,然而对安监部门、工会组织的具体职责、如何履职、不履职又该如何问责,却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使得本具有发现之职的相关组织和机构,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并因之导致纠错机制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发挥,从而才产生了“不知有津贴”的强烈反差。因而,若是不能明确各方责任,尤其是解决事前、事中监督和信息反馈的问题,那么高温津贴的落实依然困难。

最后就是要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权利不可能从天而降,离不开权利者的抗争与争取。因而,作为高温津贴享有者的劳动者,应当敢于和善维护自身的权利,并同侵权行为进行坚决的头争。一方面,劳动者要勇于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积极提供线索让监管部门更有作为;另一方面,劳动者还可以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集体“说不”才能让权利获得尊重与满足。除此之外,其他公益组织、民间机构和媒体记者,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优势,携手并肩为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津贴权而鼓与呼。

总之,实行了多条腿走路,并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高温津贴才不会成为权利者的心头之痛,也不会成为权利弱势的讽喻。

7.筑梦中国,历史见证我们的苦难辉煌

花果嶺

风雨如磐,我们默默积聚能量;正道沧桑,我们铸就苦难辉煌。

在中华民族这个经历深重苦难和至高辉煌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前进的伟大征程中,实现民族复兴无疑是最广博厚重、最具穿透力、最能凝聚正道人心的伟大梦想。当珠江口外的外国炮舰惊醒了我们“天朝上国”的梦呓,当日寇的钢铁战争机器让我们“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当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形势让我们审时度势改革开放„„在筑梦中国的道路上,我们从被动“睁眼看世界”到主动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梦、筑梦的过程,也是与世界逐步接触、互动、协作直至再融入的过程。

在筑梦中国的过程中,我们有过难以排解的苦难忧伤。那些不平等条约的背后,是近代中国面对弱肉强食这个国际“丛林法则”时无所适从的代价,更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苦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所面对的是深重无尽苦难,直到嘉兴南湖那艘画舫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声音,仿佛暗夜海洋上航行的轮船,前方忽然出现了一座灯塔。至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渐渐清晰,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方向。

历史的底蕴是厚重的。从嘉兴南湖的画舫,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二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从三大战役的摧枯拉朽,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从“十年浩劫”中的砥砺坚忍,到改革开放的奋起直追;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这个成立时只有50余名党员的政党,如今一跃成为拥有8779.3万名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史册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无论是风雨如磐的彷徨迷茫,还是中流击水的激情豪迈,无论是正道沧桑的苦难辉煌,还是伟大转折的惊心动魄,只有与历史融为一体,才能显出中华民族在追求复兴梦想、构筑复兴梦想道路上的波澜壮阔、宏远豪迈。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责无旁贷的筑梦者。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伟业已经进行了近40个年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此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体制机制中各种不适应新发展的问题开始暴露,各种利益群体对改革发展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时而出,着眼于国家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的有机融合,既强调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又兼顾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追逐梦想。

筑梦不辍,我们砥砺求索;圆梦有时,我们不忘初心。

8.地震“动物预报员”或成纯粹的摆设

何勇海

鸡在窝里闹,猪在圈里跳,鱼在水里跃,狗叫羊也跑,地震快要到„„从去年开始,南京陆续在六合、浦口、江宁、溧水、高淳、雨花台、栖霞等区设立以动物作为观察对象的地震宏观观测点,观测点的饲养员们变身“地震观察员”,通过QQ每天向地震部门汇报动物表现;同时,一旦出现鸡上树,猪在圈里跳等反常情况,就及时向地震部门汇报,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诊断”。(7月3日《现代快报》)

地震往往突如其来,而之前的一些地震征兆,一般人很难察觉。依靠目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研发的精密仪器,也不可能完全预知或预测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和震级。故而,现在一些地震部门进行震前预测预警的努力方向,转向了像南京这般,设立以动物作为观察对象的地震宏观观测点,让鸡、猪、鱼等担任“地震预报员”,动物饲养员则变身为“地震观察员”。这种做法靠谱吗?恐怕也只是一种摆设而已。

虽然专家说过,地震前地壳会发出一种声波,动物对这种声波很敏感,受到感官刺激后,会出现行为异常。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震前动物有前兆,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鱼儿浮头跃出水,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搬家四处逃„„”但是,动物行为呈现群体性异常原因多多,并非一定预示着有地震发生。是否与地震有关,需要地震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多学科专家综合会商,不会单以动物行为作地震预测证据。

虽然几乎每次地震发生后,人们都会回忆起动物异常反应现象。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人们看见成群老鼠仓皇奔窜,一些地方还出现100多只黄鼠狼大转移;今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据说地震前一天,博卡拉市一野生动物园的很多动物涌到开阔地带,且多年不见的孟加虎也现身。但也并非凡有地震,就会有动物出现异常反应,这要看地震成因、地壳厚度等能否引起明显的动物异常,比如汶川大地震,震前动物异常就不明显。

所以,别以为地震部门设立了一批以动物作为观察对象的地震宏观观测点,就能提高对地震预测的敏感性并发出警示,进而让老百姓受益。在动物反应异常与地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可重复验证的因果关系的当下,动物异常反应只能是我们宏观观测地震的辅助手段。何况,我国地震部门预报预警地震,往往有“稍有不慎,易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之虑,岂会让“动物预报员”轻易发挥“哨兵”作用?

设立那么多以动物作为观察对象的地震宏观观测点,不仅难以发挥“动物预报员”的有效性,反容易成为浪费公共财政的一大渠道。比如在南京,每个地震观测点都是依托养鸡场、养牛场、养鸽基地等,一次性给予资金补助,帮助添置电脑、照相、录音录像设备,建单独的工作室,建立监控手段,形成汇报机制。这便会花去一大笔防震减灾经费,这笔钱是否花得值当,地震部门和所补贴的那些养殖场是否有利益输送关系,都值得追问。

9.诚信“出局”降低公共健康防线

斯涵涵

长沙一经销商因拒绝销售过期蚊香被厂家“出局”。愤愤不平的她一怒之下“踢爆”日化产品的惊人黑幕:在洗涤清洁多类日化产品中都存在篡改日期的现象。对于已经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产品,经销商直接篡改日期再进行销售。篡改的日期一般会延后一年,也就是说2016年7月过期的产品,实际上2015年7月已经过期。(7月4日《北京晨报》)

报刊里,荧屏上,该品牌系列日化产品广告随处可见,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日化产品企业,却肆无忌惮地销售过期蚊香,并将坚持诚信经营的经销商清除出局,解除了其经销权。其动作之迅捷、作风之强悍令人心惊。

毫无疑问,拒绝销售过期蚊香的李女士是第一个受害者。榄菊公司湖南分公司主动邀约其合作,为了完成合同,榄菊的授权委托书一到手,她就在长沙望城租了300平方米的仓库、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聘请员工,购买送货车,忙得不亦乐乎,还投入多年的积蓄,没料想,公司提供的产品大部分是修改过日期的过期灭蚊产品,她拒绝接受这批次的货物后,榄菊公司不再提供货源,公司很快陷入了瘫痪状态。辛苦和巨额投资打了水漂,更受伤的恐怕是那颗诚信经营、恪守道德的心。

广大消费者则是直接的第二受害群体。据悉,长沙8月份销的货中不少是7月份从各超市退回来的,对于已经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灭蚊产品,都会篡改日期再进行销售,并不会退回到公司去。篡改的日期一般会延后一年,更可怕的是,过期商品修改日期再销售的并不止灭蚊产品一种,在洗涤清洁多类日化产品中都存在篡改日期的现象,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并且在一些小超市店铺都可以畅销,不良企业、经销商获得了非法暴利,公共健康却遭受严重威胁,市场秩序和法律威严也遭受严重挑衅。

诚信者失意,失信者得利,诚信经销商“出局”以及踢爆的日化行业潜规则,暴露出诚信缺失、道德溃败的冰山一角,人们不知道还有多少过期商品在改头换面之后,利欲熏心,大肆营销?市场大潮,奔涌向前,如何在全社会建立新的市场诚信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哉斯言。诚信和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诚信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欲构建新的市场诚信制度,仅仅依靠道德支撑和产权墓础是不够的,必须引人法律作为制度保障,依据我国法律,不得销售过期商品,不得篡改产品生产日期,对于有违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最高可处罚款5万元。当下,长沙当地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保护李女士这样的诚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让无视法律法规和民众安全的不良商家付出法律代价和信用成本,阻止失信者对于市场诚信体系的冲击,规范诚信市场,希望该案给李女士、给广大消费者一个明确而又鲜亮的“结尾”。

10.我的手机,预装软件做主?

邓海建

7月1日,由上海消保委提起的一起公益诉讼案正式被法院受理。这次公益诉讼分别以广东欧珀(OPPO)和天津三星为被告,诉讼理由是这些手机厂商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市消保委送检的20款手机中,除一款无法开机外,其余19款手机,都预装了不少软件,其中最少的27个,最多的竟达71个。(7月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在智能手机领域,无论是苹果的闭环模式、还是安卓的开放生态,预装软件都是彼此绕不开的话题。有数据称,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了5亿,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利润与规则、市场与用户,演绎出越来越多的纠葛。预装软件死扛不走,这事儿确实挺闹心的。作为消费者的娘家人,地方消协此次摇旗呐喊,确实值得点赞。

首先,新《消法》明确规定,就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是中消协以及省级消协组织的法定职责。此前,尽管浙江省消保委曾针对实名制购票乘车后遗失车票的消费者必须全额补票提起公益诉讼,但迄今未获受理;于此而言,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内首例消费维权公益诉讼。

其次,预装软件上的民怨由来已久。去年6月,因为手机里的预装软件不可卸载,深圳市民姚小姐一纸诉状把苹果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苹果手机重新设计系统并赔礼道歉。一审败诉后,姚小姐又提起上诉。眼下此案还在审理中,但在今年6月初,深圳市消委会就约谈了华为、三星、联想等品牌手机生产商,正式向各手机生产商发出劝谕,让预装软件能自由卸载,并将手机预装软件不可卸载问题列入公益诉讼。换言之,没有上海消保委打头阵,软装软件迟早也会成为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祭出公益诉讼的重要“靶心”。

不过,这里有必要厘清一个常识:手机预装软件数量的多寡,不能与正当性与合法性直接挂钩;而法律要发力的,也不应该是所有预装软件的“不可卸载权”。道理也不算复杂:从程序正义来看,这些预装了不可删除软件的手机,都通过了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检测,拿到了合法批文。层层把关后,才发现消费者成了小白鼠,早干什么去了?再说,手机预装软件其实也分为多种,有安卓系统底层自带的,有运营商预装的。强制要求所有预装软件都能删除,对于手贱的“小白”来说,手机变砖就不再是传说了;至于运营商加装的软件,你享受了补贴或优惠,同时也接受了定制软件,在权力义务关系上,也不算太离谱。

有调查数据显示,96.2%的网友手机中都被预装了大量不可卸载的APP。但这些预装软件,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中性的、哪些是“流氓”的,并没有共识与定论。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就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手机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后来,工信部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亦再次重申了相关要求。可见,预装软件未必都是洪水猛兽,而如果工信部的审核入网关口都没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律要求解绑所有预装软件,这算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界定清楚预装软件的性质,然后据此向无良厂家发难。别忘了,就算出厂的手机是干净纯美的,厂家依然可以在后续软件更新的推送中,随时夹杂各色“私货”。一句话,有了具体而微的标准,只要是手机流氓软件,就该痛打到底,而不在于其是否来自“预装”。

11.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背后的“精神空巢”

苑广阔

6月27日,金陵老年大学开始了2015学年度的报名。尽管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名时间第一次改在了下午,但依旧有数位老人,前一天夜里就匆匆赶来了学校,他们冒着大雨,彻夜排队。等到了第二天清晨,排队的人数已经多达几百人。而更让人们感到吃惊的是,一旦入校,许多老人便再也“不肯”毕业,而是想方设法留级,最长的,已经在老年大学读了20多年。(7月5日《现代快报》)

为了获得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资格,这些老年人不惜冒着大雨通宵排队报名,而一旦成功进入老年大学,就再也不想毕业了,甚至学完了所有的课程,也要想尽办法“留级”,然后从头开始,再来一遍。这部分老年人,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其学习精神值得年轻人借鉴,但老年人除了好学之外,导致他们对老年大学趋之如骛的根源,实际上另有原因。

正如一些老年人所表示的那样,老年大学早已不是学习唱歌、画画、跳舞和电脑的地方,而是一个绝佳的社交平台,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归属感,集体感,进而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解决“精神空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守着老年大学不愿意毕业的老年人,其对精神、情感上的诉求,要远远多于对知识、文化、技能上的追求。尽管这种现象提醒年轻人要多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有空的时候多回家陪陪父母,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难处,“空巢老人”不过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不可能完全避免。

那么部分有条件的老年人通过入读老年大学,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来解决“精神空巢”的问题,也就有了现实必要性。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随着希望入读老年大学者人数的快速增加;一方面由于不愿意毕业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结果导致各地老年大学人满为患,根本无法完全满足所有老年人的需要。而在这其中,公办老年大学和民办老年大学所面临的困境也不尽相同。公办老年大学因为政府投入不足,“扩容”能力有限;民办老年大学则因为属于无盈利机构,无力兴建自己的校区,几乎每年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别提扩大招生规模,健康发展了。

既然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大学已经是老年人群体的“必需品”,那么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对公办老年大学应该加强财政投入,帮助其扩大校区建设,增强师资力量,进而扩大招生能力,给更多老年人入读创造机会。而对于民办老年大学,政府除了在房租、水电、等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之外,还应该加强与市场的合作,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支持民办老年大学的发展,从政府层面解决老年人群体“精神空巢”的问题。

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了,受益的不仅仅是老年人群体,还有广大年轻人。因为当父母解决了“精神空巢”问题,减少了对子女“精神赡养”的依赖,那么年轻人在工作、创业的时候,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创业中去,进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12.警惕道德视角下的离婚率解读

陈广江

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北京55944对“领跑”全国。专家称,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社交软件更可能成为诱发婚外情的工具,变为婚姻的“新杀手”。(7月5日《新京报》)

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若不合脚就该换掉,这很正常。但如果在某一段时期内,“鞋不合脚”的现象连续增多,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

婚姻在国人的观念里天然地包含浓厚的道德色彩,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离婚率极低。面对12年连增的离婚率,人们不适应、难接受也正常。但不得不说,若以此断言现代人游戏婚姻、社会出现婚姻危机,就危言耸听了。解读离婚率走高,首先要警惕道德视角。

事实证明,高离婚率是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现象,离婚率伴随社会繁荣程度走高就像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难免经历阵痛。

经济的繁荣让国人特别是女性在婚姻上越来越独立、自由,并直接导致了离婚率走高是不争的事实。在拮据时代,人们会本能地选择抱团取暖,不会也不敢轻易离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离婚率偏高、娱乐明星为何容易离婚的原因。

我国法律也给追求自由的人们提供了合法性支撑。2003年开始实施的新婚姻法更加尊重公民的婚姻选择权,离婚程序大大缩减了,人们对离婚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变化,道德指责少了,理解同情多了。我国离婚率不断递增的12年恰恰是新婚姻法实施的12年,这绝非巧合。

经济繁荣了,法律更人性了,婚姻更自由了,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东西吗?离婚率12年递增是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代价,个人也会付出一定的“试错成本”。这种时代背景下,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不是真正的婚姻“杀手”。

但必须指出,高离婚率必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家庭不稳定影响社会和谐,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会极大消耗社会公共资源,甚至会引发社会变革。说到底,离婚率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们既要警惕道德视角下的夸大其词,更要呼吁重新审视家庭和婚姻的意义。

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在爱情的基础上履行家庭的义务与责任都是最理性的婚姻状态。在转型期社会,国人更容易对婚姻失去应有的耐心和定力,特别是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过于“任性”,甚至没有基本的责任观念和契约意识,这是亟需改观的。

解决高离婚率问题应在社会大视角下寻求对策,通过公共政策引导国人的价值观、婚姻观回归家庭、回归亲情。

13.与其争南大,不如在教育科研上争口气

龙敏飞

6月底,南昌大学发布由江西省教育厅核准发布的章程,将“南大”定为自己的学校简称。这引发了部分南京大学师生的不满。有南京大学师生指出,2014年12月,经教育部核准发布的《南京大学章程》,已规定南京大学简称“南大”。目前,教育部对高校章程中关于简称的具体做法还未有详细规定,但希望南昌大学、南京大学能规避引发校名争议的情况出现,协商妥善解决此事。(7月5日《新京报》)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南大”。在天津,大家嘴中亲切的南大,是南开大学,因为南开说的是一个新区;在江苏,多数人眼中的南大,肯定是南京大学;不过在江苏南通,南大却未必是南京大学了,最有可能的是南通大学;自然,如果放到江西,很多人眼中的南大,也许就是南昌大学„„或许,正是因为简称只是一个符号,教育部才表示两所大学自己好好协商此事。客观来说,从全国范围来看,南大多数指代的是南京大学。

为何会有这样的公众认知呢?一切皆因为南京大学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名气的角度,都远大于南昌大学。而除此之外,2001年南京大学就注册了“南大”商标,而南昌大学也注册了涉及多个领域类别的“昌大”商标;此外,在2014年12月,《南京大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其第一章总则中已明确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就此来说,“南大”属于南京大学的简称、“昌大”属于南昌大学的简称,应该是一种共识了。

而事实上,相同的简称很多,如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都简称山大;河南大学河北大学都简称河大„„但大家都没有争得面红脸赤,可为何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却要为争一个“南大”而大打嘴仗呢?只能说,这跟炒作、吸引眼球是脱不了关系的。甚至可以说,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南昌大学“傍大款”的一种写照,这背后,是对名气的一种献媚。自然,南京大学方面的反应,也的确有些“过大”了。这些,都是大学不自信的一种写照。

可以说,对于南昌大学南京大学而言,与其在争“南大”上大费口舌,不如在教育与科研上争口气。毕竟,“南大”只是一个简称,也就是一个符号,重了就重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若想让全国人民认可,最需要的,不是自己从“昌大”变身“南大”,也不是对别人简称“南大”而耿耿于怀,而是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后面这些,才是公众衡量一所大学的标准。

事实上,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无论是简称“南大”还是“昌大”,只要其足够优秀——教育力量很强、科研实力很强,其就很容易被人记住。倘若一所学校在教育与科研上一无是处,即便其简称为“牛津”、“哈佛”,也只会沦为他人笑话的把柄,而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的价值。抓好科研与教育,才是大学精神与灵魂的所在,舍此之外都是浮云。

14.公共服务逐利化是一种“危险驾驶”

吴龙贵

近日,苏州市民李先生遇到一件麻烦事——他刚出生31天的女儿因呛奶造成窒息,结果在送医过程中,他打了两次120急救电话,先后来了两辆120救护车,都不愿意接送孩子去手术医院,原因是孩子太小,来的救护车都是针对大人的,车上没有针对小孩和新生儿的专门设备,车上医护人员不了解孩子特别是新生儿的救治知识和技术,路上出问题,他们负不起这个责任。(《扬子晚报》7月5日)

1997年出台的《救护车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救护车之勤务以这样几种情况为限,一是救护危急病人,二是灾害救护,三是空袭救护,四是运送转诊病人,五是依实际需要兼作紧急运送、巡回医疗、防疫措施之用。不管是垂垂老者,还是新生婴儿,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病人,需要救护车的及时接送。这是救护车的职责所系,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

当地120急救中心给出的理由是“缺少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看上去事出有因,似乎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但实质上根本站不住脚。120救护车再怎么缺少针对新生儿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显然也比社会车辆专业和有经验。如果救护车拒绝出车,那么病人家属只能求助于社会车辆,这会置病人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更要看到,在病人处于病危的极端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的最大敌人。作为一种特殊车辆,救护车有道路优先权,比之社会车辆更有效率。

救护车拒绝接送新生儿事实上是一种行业潜规则,说白了就是“怕担责任”。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现在家长都很宝贝心疼孩子,加上医闹现在也很厉害。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和设施设备,一般情况下,救护车肯定是不愿意接手这样的烫手山芋”。这个问题需要两看。一方面,不必一味谴责。医闹以及一些患者家属的不理性维护,确实加剧了医疗行业的风险成本。在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接送新生儿,这样一种疑虑和担忧心态并非不可以理解。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互信流失的代价。

另一方面,则必须明晰最起码的道理,作为一种公共服务,120救护车没有拒绝病人或者家属正当请求的权利,更不应该对病人进行选择性救助。正如消防车不能因为火灾严重、扑救难度大而拒绝执行任务,警察不能因为罪犯异常狡猾、凶悍而拒绝出警一样,120救护车也应做到有应必求,否则即为失职和渎职。

目前苏州大市范围内,一共只有两辆正规的新生儿专用救护车。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有足够的专用救护车,‘救护车不救护小小娃’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很多人可能会因此而认为,公共投入不足才是根本原因所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新生儿专业救护车极度缺乏,以至于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一些地方的救护车却处于被滥用的状态,甚至把救护车服务当成一门“生意”。比如在杭州,曾有网友反映,救护车用于送已经全愈的病人回家,4公里收费500元,原因是送病人回家“不属于急救范围”。

该提供服务的不提供服务,不该提供的却偏偏要提供,公共服务逐利化才是真问题所在。救护车拒绝接送新生儿,抑或是针对新生儿的专业救护车稀缺,实际上都是成本考量下的一种选择,把有限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无限的盈利中去。这是公共服务的异化,也是公共职责的错位。

15.治污还须迈出推行绿色GDP这一步

禄永峰

近几日,有媒体报道山东临沂陷入“环保风暴”,称因环保部督查约谈临沂地方人民政府,当地紧急关停数百家企业,致6万人失业。环保部监察系统相关官员表示,临沂市特别是罗庄区企业非法排污现象非常突出,且被要求整改一年也未完成,临沂市政府被环保部约谈后,根据新《环保法》关停企业,其处理方式完全符合法律法规,“于法有据”。(7月4日《新京报》)

从临沂陷入“环保风暴”这一个例看得出,环保部所推行的环境质量“预警约谈”制度,直接约谈其所在地区人民政府的这种问责,不乏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工作机制,理应提倡。但问题是,显示一个地区大气质量的检测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如果一个地区的大气质量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那么这组数字也就难免存在“一约谈就下降、一超标再约谈”的恶性循环,如此再多的“预警约谈”,可以说对于大气污染防治还是治标不治本。

按理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依法治污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停留在经济处罚的层面,还能够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这极大地彰显了我国依法治污的信心和决心。然而,新环保法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阻力:公益诉讼的案例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量涌现;对诉讼案件,地方法院不立案、地方政府不执法现象较为普遍。新环保法之所以在实施中陷入尴尬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GDP考核存在缺陷,没有把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不难发现,在资源开发中,某些地方狠抓的只是看得见的财富,有时往往忽视了看不见的生态破坏。因此,某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一直难以改善。由于长期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一些资源开发区的农民抱怨:“有井没有水,有田不能种,裂缝到处有,走路要小心”,承受着环境生态之殇。

以往,许多地方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有令不行,推诿扯皮,多部门治理不了一处污染源,也就见怪不怪。加之政府监督问责流于形式,环境监管重罚款轻治理,“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也就难免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新环保法理应依法治污却为何乏力,其实质还在于传统GDP缺陷作祟。

如果说过去GDP考核忽视了“环保有价”的理念,那么推行新环保法,就应该尽快弥补上传统GDP考核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事实上,绿色GDP研究早于9年之前在我国就已经开始启动,特别是2004年绿色GDP报告中有关因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5118亿元数据的发布,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令人遗憾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持续下去。因此,重新启动绿色GDP研究、推行绿色GDP理念,既是弥补传统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也是依法持续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篇3: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

关键词:高中,作文,素材,借鉴,思维,定势,突破

写作教学工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称为“半壁江山”。中学生作文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因为一时无话可说, 所以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为畏难, 就怠于动手动笔, 由此影响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现状, 让学生由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 由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 并且能够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来,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谈谈以下拙见。

一、多读、多观察, 巧妙运用课文素材

学生要写好作文, 没有素材是不行的。因此, 应该要求学生熟读课文, 还要多听新闻, 关心时事, 以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中处处有闪光点, 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 才能充实头脑, 美化心灵, 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 走十几里路, 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 终于搜集到了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文章都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写出的名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结合课文内容, 巧妙运用课文素材,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观察各种景物, 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 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 还要提倡学生多阅读报纸杂志, 并做好读书笔记, 积累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 可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写评论文章等。

二、借鉴名家名篇, 提倡学以致用

著名的大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借鉴模仿的过程, 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 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 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 也是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 我要求学生用“移步换景法”去写自己的文章, 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中最美的一角》等。这种模仿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 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初期的作文训练, 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 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明确训练重点, 较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 获得初步的成就感。在教学中要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 符合学生实际, 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 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

三、加强指导, 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首先, 为学生构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概括、归纳和鉴赏的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前提。关于阅读带给写作的益处,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从表达与内容的角度进行过阐述:一是多读, 熟了, 笔未着纸, 可用的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就可以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 因而笔能达意。二是进一步多读, 熟悉各种表达方式, 领会各种笔调的短长轻重, 融会贯通, 还可以推陈出新, 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 更生动。三是学思路, 即条理。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必须和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写作只有与阅读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飞翔的翅膀。因此, 语文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实现写作与阅读教学的对接, 精心构建二者之间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 使学生的语言鲜活起来。

其次, 要提升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应试教育下的作文训练, 重结构技巧, 轻文化的熏陶与人文的阅读, 经过这样训练写出来的作文, 缺乏丰富的底蕴和隽永的思想, 文章内容单薄贫瘠。教学中要对学生文化与人文渗透的力度, 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氛围的软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 努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突破学生作文思维的定势

当前学生的作文普遍缺少创意。这是由于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使学生难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首先,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激发兴趣, 因材施教, 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 我经常举办优秀习作展以及好作文欣赏、评析活动, 开展即兴表演、演讲、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活动, 让学生从各种角度看到自己的进步。不管何种程度的学生, 每当自己的成果被展示出来, 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 都会产生努力下去的欲望。学生们感到, 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一定要以情动人, 把自己想要阐述的观点表达清楚, 这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其次, 对学生的立意、选材等要鼓励出新, 巧于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知道学生细心观察, 积极思维, 不囿于“陈规”, 不满足于共识, 要对事物做深层次的审视, 反向思考, 言人之所未言。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写出有自己风格的作文。

再次, 要帮助学生剔除“作文套路”, 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 常给学生一些固定的套路, 让他们按图索骥。作为初学者, 偶尔按套路作文, 未尝不可, 但如果长期如此训练, 定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作文的魅力, 就在于“文无定法”, 如用一种或几种固定模式去约束天下的文章, 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立意定势、选材定势和结构定势, 是学生的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彻底改变学生作文死搬硬套、千篇一律的局面。

篇4: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

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中;课文教学

就高考的阅读理解分析可了解到,其阅读的总量为3000~3500词,要求学生阅读速度为55~70词,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同时阅读题材以及体裁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具体体现了时代性、生活性、实用性以及科学性的发展特点,从而明确了阅读与新课程改革接轨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信息量以及知识

性。阅读题型基本保持稳定,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表层及深层信息的判断能力。近几年高考题目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深层解题能力考查比例,总结归纳词义以及句意成为考查的热点,由此可了解到,其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高考阅读理解对学生的要求,从而能主动进行课文教学的改革,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抓住文章大意

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大意,而不限于细节,多数状况下,明确了文章的大意则基本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而大部分学生容易在遇到生词的情形下就无法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避开生词,掌握文章大意并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

2.限时阅读

无论在课堂内外,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水

平、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长度、文章的题材等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从而能定时定量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精读为主、泛读为辅”。新课改的人教版教材中一般有两篇文章,可将其中一篇用作精读,使学生能从中学到词汇、语法等综合知识,由于每个单元新的语言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其重复出现的概率较低,因此应通过量的积累推动质的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而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三、增加阅读辅助材料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多由于课时不够,在教授完课文内容之后,无法有更多的时间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由此,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英语课外读物,例如Students’Times,21St

Century Teens,English Weekly以及New Concept English等等,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巩固了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提高了阅读的速度,扩大了课外学习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语感。

四、掌握阅读技巧

问题式寻读法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

可要求学生不看阅读材料,直接明确每个问题的考查重点,抓住出题意向,由此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明确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一定的练习之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题干的语言形式以及出题者考查的关键点。譬如,高考阅读理解的文章若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那么文章中所举出的例子则应是对道理的理解。重要的是该例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在此之前或者之后通常将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句子,这个句子往往是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举例的目的。若是例子与全文的主题有关,那么则应是对主题的例证,其答案为主题句。若是举例与段落的主题相关,那么则应是对段落主题进行例证,其答案为段落主题句。由此,该种方式的针对性较强,不仅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做题的准确率。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可直接使用问题式寻读法,而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语感不强的学生,则应按照顺序阅读而后再寻读,由此达到较快的阅读速度,提高做題质量。

总之,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当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教学,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最终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关于高校会计英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2]朱剑慧.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之探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2).

(作者单位 重庆市大足中学)

篇5:高考作文高中课文素材集

永昌一中张含光

8、有个叫理查?派迪的赛车运动员,当他第一天赛完车后,抑制不住兴奋地向母亲报告了比赛的结果。“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赛车参加了比赛,我得了第二名。”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妈妈,”理查抗议道,“有这么多的车参加比赛,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这样的成绩难道不算很好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成为赛车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手,他创造的多项记录至今还无人打破。

感悟:“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理查?派迪跑在最前面。如果你渴望更大的成功,那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高不可攀,没有什么不可超越。无数事实都说明,你确立的目标越高,你最后的收获就越大。我们时时也拿理查母亲的话暗示自己吧: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9、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原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集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感悟:老鼠和狐狸的行为应该赢得我们人类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由于自身的原因,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恶感,应该反躬自省。作为自然界的创造物,人应该融入自然、适应自然,而不应该破坏自然、违背自然。

10、一个猎人说:“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地缩短,母狼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掉了。我击毙了母狼,又在一堆干骆驼粪中找到了两只小狼。我才恍然大悟,那只母狼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爬坡延迟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并用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一生。

感悟:平时我们只知道狼凶残无比,今天读了这则材料方知母狼的智慧。母狼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我们汗颜。

11、从前有三个兄弟,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去求教智者。听了他们的来意后,智者问到:“据说在遥远的天竺国的大国寺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假如让你们去取,你们会怎么做呢?”

大哥说:“我生性淡泊,在我眼里,夜明珠不过是一颗普通的珠子,我不会前往。”

二弟拍着胸脯说:“不管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一定会把夜明珠取回来。”

三弟则愁眉苦脸地说:“去天竺路途遥远,险象环生,恐怕还没取到夜明珠,就没命了。”

听完他们的回答,智者微笑着说:“你们的命运已经很清楚了。大哥生性淡泊,不求名利,将来自然难以荣华富贵,但在淡泊之中也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与照顾;二弟性格坚定果断,意志刚强,不具困难,可能会前途无量,也许会成大器;三弟性格优柔懦弱,凡事犹豫不决,命中注定难成大事。”

感悟:“性格决定命运。”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决定我们命运的也许并非知识技能的高低、身体健康与否。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情绪稳定、乐观、充满自信,善于与人相处、合作,往往能够更成功地应付生活的荣辱浮沉,也就更容易成才和发展。

12、屠龙子丢失了马以后才修马厩,人们都说晚了。屠龙子说:“折断了肱骨而学医,也不算晚啊。从前齐桓公、晋文公都是先伤了国,而后归国又成为五霸。越王勾践隐居在会稽山,而后灭了吴王成为盟主;孙膑受了膑刑,而后成为齐国的军师,威震天下。他们处在逃奔困厄的时候,谁不说他们应该和枯根落叶一块腐烂在土壤中呢?然而一旦光辉焕然显赫,人们敬仰他们如天上的星辰。七月的干旱,使得禾苗不生长了,但还可以割去而指望它的自生之苗;倘若认为晚了,就抛弃它,那么田地很快就会荒芜。”数月后,屠龙子的马跑了回来,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感悟:屠龙子是智者,在于他深知生活之道: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强者一生,皆有挫折,然其能成大事,皆因善于提前准备,并能把握机会。

13、一天夜里,有两个人走在寒冷的风雪中,途中遇到一个倒在地上,无法行走的路人,路人哀求两个人救救他。可是,前面的路还很漫长,自身体力已有些不支,又辨不清方向。若搭救这个路人,不是等于给自己增加了负担,把自己推向绝境吗?于是,两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其中一个人甩掉路人,径自向前走去;另一个则背起了陌生的路人,艰难的向前行进。最终结伴而行的这两个人,一路上则相互取暖,一起辨别方向,最终走出了困境;而那个独自行走的人却被风雪和黑夜吞噬了。

感悟:这则故事阐释了善待异己的基本精神。的确,现实生活中,你认为他是处处跟你作对的异己,实际上他却是你的知己;你认为他是眼中的沙粒,他却是蚌体内的珍珠。只是他在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处理事物的观点和方法上与我们“另类”,常常和我们产生分歧,我们应该发现他,容纳他,善待他。

14、日本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岸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舱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满满一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感悟:许多的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篇6:高中作文名言素材集

2. 现在我住在波勒兹别墅,这里找不到一点儿灰尘,也没有一件东西摆得不是地方,除了我们,这里再没有别人,我们死了。——《北回归线》

3. 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包法利夫人》

4. 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拜伦

5.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6. 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叫做嫉妒。—-巴尔扎克

7. 人在意志力个和斗争性方面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哈代

8. 天才和我们相距仅仅一步。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代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同时代为此而杀了天才,后代又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侏儒的话》

9. 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 ——《海涅诗选》

10.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基度山伯爵》

11.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富兰克林

12.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门捷列夫

13. 我主要关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不是甘心。——林肯

14. 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 ——《神曲》

上一篇:权力童话作文下一篇:检察院专业知识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