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茜《永不屈服的灵魂》

2024-04-27

胡梦茜《永不屈服的灵魂》(精选4篇)

篇1:胡梦茜《永不屈服的灵魂》

永不屈服的灵魂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法国巴黎有一座建筑,它有1711级阶梯,1.2万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净重达7000余吨,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依然屹立!它已成为巴黎的奇迹,它就是——埃菲尔铁塔!

记得有一次,我问语文老师:“钢铁为何能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啊?”

“因为它是钢铁呀!”——语文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却给“钢铁”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偶然的一次机会,我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彻底得到了答案,整本书透露出的只有七个字——永不屈服的灵魂。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基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展现了主人公保尔历尽磨难的一生:早年丧父,12岁被学校逐出,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屈辱;十月革命爆发,朱赫来让保尔认识了革命;激战中,保尔头受重伤,出院后投身于建设工作,参加了筑路工程;筑路工程快结束时,保尔染上了伤寒;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上帝却没有停下对他的折磨,迎接他的却是双目失明。

他根本没有机会站起来,为了不让生命虚度,在亲人的协助下,他拿起了笔,艰辛地进行写作。六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构思中的小说已经完成了3章,他把唯一的手稿拿去给一些老同志提意见,果然很快得到了赞许,谁知寄回来的途中却被邮局丢失了,一页页的心血就这样化为乌有„„半年的时间里,保尔像发疯一样每天工作8小时,几乎忘却自己是一个残疾人!

多少读者都为他感到绝望,逆境中,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却被他的生命诠释——很快,他再次拿起了笔,在自己的努力与亲朋好友的协助下不断地追赶原来的进度。宽容、顽强雕刻了他的灵魂,执着、奋进带给我无穷的震撼!

苦尽甘来。终于,日思夜盼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短短的一句话就像一把钥匙,彻底解开了束缚在他身上的铁环。受到成功的眷属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走向新的生活„„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想想我自己,经常会为一道数学题乱发脾气,经常深陷手机游戏而无法自拔。在重重逆境里的他却用“人生在世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的意志走过一路的艰难曲折,用“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品质战胜一路的荆棘坎坷。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我有答案了,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保尔就像埃菲尔铁塔一样,坚韧不屈地屹立着,屹立在无数读者的心中。

篇2:胡梦茜《永不屈服的灵魂》

年轻作家张海录创作的都市长篇励志小说《边缘》, 通过描写生活在贫困线下克服重重困难考入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张士心与贫穷的生活、坎坷的命运抗争的故事, 刻画了一个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在都市的繁华与冷漠中, 用智慧和精神之剑向命运宣战抗争的, 坚强、执着、热情、乐观、大度、无私的男主人公形象, 结构简单集中, 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被誉为“一部可以成为男人百折不挠蓝本的励志小说”, 荣获新浪网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 都市类总盟主最佳读者人气奖。

小说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命运多舛年轻大学生张士心第一次到北京某重点大学求学到被劝退的两年求学经历, 从20岁到22岁;第二部分则是退学后的张士心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艰难抗争, 再重考进大学的过程, 从22岁到29岁。虽从时间段上可分为两部分, 但内容均单纯一致, 就是张士心在20至29岁这一段不算短的人生历程中, 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和如何度过这些难关的故事。主旨非常简单:那就是坚韧、顽强, 百折不挠, 永远向前。

小说最明显特色是结构单纯而集中。全本以年轻主人公张士心这近十年的人生经历为主线, 紧紧围绕他的遭遇展开。作品开篇从大学生张士心当替身演员挣钱凑380元寄给家里仅为自己留20元开始, 冷静客观地叙述了他生活中遭遇到一件件事。他贫穷、多病、文化不高的、做临时清洁工的父母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大学, 让妹妹辍学供他上学, 他拒绝了, 他决定先停学摆摊挣学费, “我劳动, 我供她”1, 他简洁地告诉母亲;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 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师范大学, 艰难地坚持了两年, 又被学校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强制退了学;在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他“不甘心就这默默地等待死亡”, 2决定重新回到北京;他在北京的工作越来越顺利, 他决定辞职回家, 再圆大学之梦……作品以时间为线索, 平和地描绘了张士心这不算短的人生历程中一个又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展示一个普通的男子汉战胜困难也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 一定程度上了反映了九十年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北京和藏北高原小城的社会情况。

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作品塑造了一个热情乐观、无私宽容、坚韧顽强、积极向上的男主人公张士心形象。正如一个网友所说, 张士心似乎遭遇到人间所有的苦难, 但这个年轻的男子汉却从来不抱怨, 不悲观, 不失望, 不懈怠, 总是乐观、积极、坚韧、顽强, 永远向上。明知自己没钱手术就将不久于人世, 唯一的希望是学校的援手, 可却被学校派来的几个人强制塞上出租车送到返家的火车上, 他伤心, 迷茫、绝望, 泪流不止, 但很快, “他的心里突然空明起来”“他笑了”3“如果这一次的分别就成永恒的别离, 他要让关心他的人看到他最后的微笑, 他……没有放弃自己”, 4本来就病重的他因为见义勇为被小偷刺了一刀, 身体没复原, 下班挤车时突然身体巨痛导致被人挤到踩踏, 伤痕累累, 回到家, 他不遗余力照顾的农村小姑娘金花又偷拿走了他的她知道密码的存折, 他感到沮丧, 但不久便担心起拿了这么一大笔钱的小姑娘“会遇到什么事情”。5又如作品第十一章:“如果生命里注定有那么多的磨难, 如果这个清贫的家庭注定还要承受更多的苦难, 他愿意把一切都轻轻地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只要他还没有彻底倒下去, 他都会坚定地走下去。他相信腿肯定比脚下的路长。”。6第三章:“忙忙碌碌的生活似乎丝毫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 ……只要能够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收入, 那便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7“他心里明白, 越是艰苦就越要坚持下去”, “既然已经在艰苦中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微笑着面对。就算是内心充满痛苦, 那也要微笑着流泪。” (8作品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多处, 不仅真实的再现了这个自强不息的男子汉心中的委屈, 苦闷, 迷茫、绝望, 更多地则是表现他如何在苦难中振作, 在绝望中奋起的心理活动和他百折不挠的向命运抗争的艰苦努力, 使这个可爱的男子汉形象鲜明而饱满。

这男子汉让人感动的, 却是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还把无私的爱和关心送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回报这个没给他多少关注的社会。第一次在北京坐公交车, 他就在车上为一个外地妇女补买车票, 只为售票员不再因她带的孩子没票而停止辱骂她;一星期在外工作, 只舍得回学校吃三毛钱一个的馒头, 却时不时给和他一样贫困的同学阿灵买一份红烧肉, 让这病弱的女孩子补充一点营养;晚上下班回到学校门口, 听到有人呼救便毫不犹豫上前相助, 为此牺牲了一个月的工资, 还受了伤;看到街头有人欺负一个年龄尚幼的女孩子, 更是决然向前, 得知这可怜的女孩子无处可去, 便带她回到了他和朋友的蜗居的小屋, 之后便尽心尽力承担起照顾这个女孩子的责任;自己重病在身, 治疗费都没着落, 却挤出钱来寄给他曾经生活的小山村的穷孩子小一起丫和去世的同学的杨文意的父亲。对家人, 更是从来都只有感恩, 只有理解, 只有付出。

书中也如实写了张士心的委屈, 他的苦闷, 他的软弱。他救了秦春雨后, 失去一个月辛苦挣的钱, 还受了伤, 秦春雨也没钱赔给他, 他也在心里责怪自己不该多事;杨文意求他给一份家教, 他犹豫了一下, 还是舍不得给, 杨文意去世后, 他特别自责;他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 可被贫困和辛劳压麻木了亲人却忽略了关心仅是埋怨, 他决定选择结束。这些细节描写真实, 可信。张士心毕竟是一个普通的, 挣扎在生活底层的贫困的年轻学生, 这些不太光彩夺目的细节正是他当时心里真正的想法, 是真真正正的生活真实, 正是它们, 和他那些让人感动的故事一起, 让这个人物鲜明而丰满。

如果说作品有什么缺憾的话, 那就是张士心生活的环境太过于冷漠了。除了书中着力表现的秦春雨、阿灵等有限的几个好人以外, 看不到张士心的同学谁多关注他一下。他的学校, 不仅冷漠, 而且无情, 在他重病的时候, 又任学生处的钱强老师动手脚把这个自强不息的学生赶出了学校。作者张海录生于青海, 1994年考入北京大学, 1996年因病失学, 这和张士心的经历非常相近, 不难看出, 书就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的, 但这仅仅是个案, 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全部。书中相对普通劳动者, 那些更能代表时代的主流的阶层, 亮色是少了点。这算是吹毛求疵了。

摘要:文章评价了青年作家张海录的长篇小说《边缘》, 作者认为《边缘》通过命运多舛的年轻大学生张士心和命运不屈抗争的经历, 塑造了一个热情乐观、无私宽容、坚韧顽强、积极向上的男主人公形象, 展示了一个普通男子汉战胜困难也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 一定程度反映了九十年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北京和青藏高原小城的社会情况。其作品结构简单集中, 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是一部可以成为“人们百折不挠蓝本”的励志小说。

关键词:边缘,评价,人物,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海录.《边缘》.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3页.

篇3:永不屈服的俾斯麦

在德国近代史上,只要一提到奥托·冯·俾斯麦(下称俾斯麦),世人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这样一种印象:身材魁梧、桀驁不驯、刚愎自用、飞扬跋扈、傲慢无理、性格粗俗、暴力残忍。像彼得大帝、拿破仑一样,俾斯麦在世时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传奇式人物。他运用“铁血”的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把德意志作为世界强国推上了历史舞台。

大学时决斗25次

1815年4月1日下午,被后人称之为“伟大年代的英雄”的俾斯麦出生在一个普鲁士庄园主家庭。他狂放而又机智的性格在年轻时便显现出来。有一天他到外地去玩,住在一家旅社。俾斯麦的房间没有电铃,于是他把旅馆的主人叫来,要求装一个电铃。旅馆的主人不想花这笔额外的开支,便说:“我们旅馆没有一个房间有电铃,你若要装,得自己付钱。”等旅馆主人走了以后,俾斯麦掏出手枪来,“砰!砰!”地连放几枪。大惊失色的旅馆主人跑回来说:“你怎么可以无缘无故地乱放枪?”俾斯麦若无其事道:“我在叫茶房呀!”那晚,他的房间马上装了电铃。

1830年,欧洲大陆连续发生大规模革命,这对于正处于求学阶段的俾斯麦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德国人他深切感受到国家四分五裂的痛苦,从而在内心深处萌发了统一德国的念头。1832年俾斯麦考上大学。在当年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上,他同自己的美国朋友莫特利用25瓶香槟啤酒打赌:25年内德意志必然统一。德意志统一比他的赌注晚了10年,但毕竟在他的手中实现了。不过在大学里他恶习难改,在三个学期中,他总共进行了25次决斗,有一次受了重伤缝了14针。虽然劣迹斑斑,但他总算勉勉强强毕业了。

用抽烟挑战奥地利权威

1846年秋,俾斯麦被任命为负责易北河右岸从耶里肖夫到圣道的一段堤坝总管,这是他的第一个独立自主的公职,也是他从政的开始。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国会的代议士,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奥地利是德国南方强大的邻国,曾经威胁说,如果德国企图统一,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1851年5月11日,年仅36岁的俾斯麦作为一名新代表进入法兰克福联邦议会。议会由各邦诸侯代表组成,为争夺联邦的领导权,各邦诸侯代表们同床异梦。当时奥地利在各邦中势力最为强大,而俾斯麦所代表的普鲁士势力相对较弱。在联邦议会中,他对奥地利藐视一切的做法十分不满,想找机会对奥地利人提出挑战。

在议会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只有担任主席的奥地利人才有权吸烟。俾斯麦看不惯这种做法,在一次会议中,当主席抽出一支雪茄烟时,他立即拿出一支烟,并向主席借火点燃,大模大样地抽了起来,以此表明普鲁士与奥地利是平起平坐的。当然,因为两国实力相差悬殊,很难争取真正的平等,但俾斯麦这一举动令主席和其他各邦代表刮目相看。

俾斯麦做梦都想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屡次主张和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他说:“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在国会上,他为奥地利的行动辩护,这与他一向的立场背道而驰。很多人被他迷惑了。他甚至公开鼓吹要满足奥地利的要求来让德国统一。不过,当他当上首相后,立即对德国公众说:“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并立即想方设法对奥地利宣战。法国外交家格腊蒙曾对俾斯麦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深刻揭示了俾斯麦善变而灵活的秉性:“他的眼睛从来不显出笑意,他说话时,好象总咬着牙关⋯⋯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他对秘密故意采取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似乎他不愿意影响事物的自然发展。尽管如此,却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准备斗争⋯⋯”

遭遇刺客后步行回家

1862年9月,俾斯麦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他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从此他得以在德国统一大业中一展才华,成为“千古名相”。

在统一德国过程中,俾斯麦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1866年4月8日,他同意大利结成同盟,随时准备向奥地利开战。但是俾斯麦的战争政策遭到宫廷和许多民众的反对,大家都指责俾斯麦如果推行武力政策失败,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俾斯麦在御前会议上坚定地说:“我知道,我被普遍咒骂。正像人们常说,命运无常。我拿脑袋作赌注,哪怕我上断头台,也要赌到底。普鲁士和德意志都不能保持原状,两者都必须走(武力)这条路,别无他途!”

群众的反战情绪终于达到极致。5月7日,俾斯麦回家途中突然听到身后两三声枪响。他急转身,看到一个青年正向他射击!俾斯麦猛扑过去,一手抓住青年的右手腕,一手抓住青年的喉咙。刺客用左手拿过手枪,再向俾斯麦射击两枪。一颗子弹打在俾斯麦的褂子上,一颗击中了他的肋部。俾斯麦死死卡住青年的喉咙。这时一个过路人和两名士兵赶来抓住刺客,俾斯麦才得以脱险。

俾斯麦肋部隐隐作痛,但他还是坚持走回官邸。夫人约翰娜正陪客人用餐。俾斯麦没有打搅他们,而是走进书房,给威廉一世写了一个简短的报告,然后走进餐厅,吻了夫人的前额,像讲故事似地说:“小宝贝,你不要害怕,一个人开枪打我,感谢上帝,我没有事!”就是凭着这种冷静和毅力,俾斯麦走到了统一德国的最后一步。

更改电文促使德法宣战

在1866年击败奥地利后,俾斯麦就为对法战争做准备,但一直找不到借口。当时,西班牙王位空虚,为制造普鲁士与法国的纠纷,俾斯麦唆使西班牙迎请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承西班牙王位。过高估计自己实力的法国拿破仑三世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他令法国驻柏林大使贝纳得梯同在德国西部温泉疗养胜地埃姆斯疗养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进行谈判。法国要求威廉一世承诺永远不赞同霍亨索伦家族的成员登上西班牙王位。拿破仑三世态度粗鲁,对威廉颐指气使,威廉对此十分不快,就派人把会谈的情形写成电报,发给俾斯麦,让他公布与法国大使会面的详细情况。俾斯麦看完埃姆斯电文,略作思索,将电文稿进行了删节和修改,夸大了法国的无礼和威廉一世的愤怒。俾斯麦认为,修改后的电文将起到“红布对高卢公牛的作用”。当俾斯麦向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宣读了已删改的电文后,毛奇说道:“前封电文像是命令退却的鼓号声,现在这封电文却成了进军的号角。”

随后,俾斯麦在法国国庆(7月14日)这天公布了经篡改的电文。事态的发展完全在俾斯麦的预料之中。1870年7月20日,刚愎自用的拿破仑三世以国家荣誉遭到侮辱为由向普鲁士宣战。结果,法军被以逸待劳的普军打得惨败。法国被迫向普鲁士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俾斯麦终于完成了统一德意志的历史任务。

篇4:永不屈服的俾斯麦

在德国近代史上,只要一提到奥托·冯·俾斯麦(下称俾斯麦),世人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这样一种印象:身材魁梧、桀骜不驯、刚愎自用、飞扬跋扈、傲慢无理、性格粗俗、暴力残忍。像彼得大帝、拿破仑一样,俾斯麦在世时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传奇式人物。他运用“铁血”的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把德意志作为世界强国推上了历史舞台。

用抽烟挑战奥地利权威

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国会的代议士,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1851年5月11日,年仅36岁的俾斯麦作为一名新代表进入法兰克福联邦议会。当时奥地利在各邦中势力最为强大,而俾斯麦所代表的普鲁士势力相对较弱。在联邦议会中,他对奥地利藐视一切的做法十分不满,想找机会对奥地利人提出挑战。

在议会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只有担任主席的奥地利人才有权吸烟。俾斯麦看不惯这种做法,在一次会议中,当主席抽出一支雪茄烟时,他立即拿出一支烟,并向主席借火点燃,大模大样地抽了起来,以此表明普鲁士与奥地利是平起平坐的。俾斯麦这一举动令主席和其他各邦代表刮目相看。

俾斯麦做梦都想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屡次主张和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他说:“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在国会上,他为奥地利的行动辩护,这与他一向的立场背道而驰,很多人被他迷惑了。不過,当他当上首相后,立即对德国公众说:“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并立即想方设法对奥地利宣战。法国外交家格腊蒙曾对俾斯麦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深刻揭示了俾斯麦善变而灵活的秉性:“他的眼睛从来不显出笑意,他说话时,好像总咬着牙关。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他对秘密故意采取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似乎他不愿意影响事物的自然发展。尽管如此,却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准备斗争。”

遭遇刺客后步行回家

1862年9月,俾斯麦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他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从此,他得以在德国统一大业中一展才华,成为“千古名相”。

在统一德国过程中,俾斯麦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1866年4月8日,他同意大利结成同盟,随时准备向奥地利开战。但是,大家都指责俾斯麦如果推行武力政策失败,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俾斯麦在御前会议上坚定地说:“我知道,我被普遍咒骂。正像人们常说,命运无常。我拿脑袋作赌注,哪怕我上断头台,也要赌到底。普鲁士和德意志都不能保持原状,两者都必须走(武力)这条路,别无他途!”

群众的反战情绪终于达到极致。5月7日,俾斯麦回家途中突然听到身后两三声枪响,他急转身,看到一个青年正向他射击,俾斯麦猛扑过去,一手抓住青年的右手腕,一手抓住青年的喉咙。刺客用左手拿过手枪,再向俾斯麦射击两枪。一颗子弹打在俾斯麦的褂子上,一颗击中了他的肋部。这时,一个过路人和两名士兵赶来抓住刺客,俾斯麦才得以脱险。

上一篇:消防部队日常管理下一篇:单位后勤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