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开国大典后感

2024-05-25

观开国大典后感(精选13篇)

篇1:观开国大典后感

胜利背后的战火洗礼

—观《开国大典》有感

于此肃杀的寒冬,我观看了《开国大典》这部影片,对此颇有感悟。

在1948年底,由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在河北省西坡指挥的著名的三大战役,从而解放了西柏坡,众多领导人于除夕夜来到乡亲中间与民同乐,而国名党却逐节败退,连连受挫。最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解放军打响了渡江战役,渡过长江天险,获得解放胜利。影片最末,当令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举行的时候;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当那昂扬的国歌旋律再次回响在耳畔的时候,嘹亮的歌声伴着人群的欢呼声,整个场面都沸腾了。因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是一个对全中国不平凡的一天,从此,我们中国就真正的站起来了。

二十世纪的先辈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为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而我们如今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丰富多彩的专业课,可以吸收由各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时在节假日时还可以出去游山玩水……而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先辈们打拼出来的吗?而身为祖国未来的花朵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尽一份力呢?

幸福的生活总是来之不易的,而我们身为一名炎黄子孙、祖国未

来的建设者,难道就不该为建设我们可爱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吗?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如今身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更要为祖国的明天增添辉煌!

篇2:观开国大典后感

——论80后90后现在和未来所应承担的责任

刚刚看了《开国大典》,还没有回过神来,我想我还沉浸在因为看到影片中所描述的祖国从黑暗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情节而产生亢奋情绪之中。我想,我确实也不得不说些什么。《开国大典》所描述的过程当中,无处不显现着中国那是时代的青年才俊们的身影,是他们在强烈的爱国责任心的驱使之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共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奋斗,并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每每想到这里,我会有一种控制不住的感情,很激动,也很惆怅。激动是因为看到自己的祖国能在这样一群青年才俊的带领之下迈出一步又一步令人振奋的步伐,这是民族之大幸。惆怅的是自己现在还没有办法像这些先辈那样为国家出力,这是个人之伤感。尽管这样说,我还是从这样一部影片当中知道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时代的不同,会导致每一代人所应该完成的人物和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那代人处于国家被三座大山压迫,国家一直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带领中国广大的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去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让国家获得真正的解放,让人民真正地站立。那么我们这一代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那个贫弱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富强先进的国家,主要的国家目标已经不再是推翻三座大山,让人民翻身,主要的国家目标已变成了如何经受住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强国的竞争和冲击,并最终使中国成为世界最为兴盛的国家。所以,我们这代青年人最应承担的责任就是帮助祖国实现成为最兴盛国家的目标。为此,根据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最应做到两点。

首先,我们应该提高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各方诱惑。因为有了诱惑,所以我们需要辨别是非。那么,我们需要抵制的诱惑从何而来呢?都有哪些形式?为什么会有这些诱惑呢?再则,我们应该如何抵制这些诱惑,提高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呢?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命题。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外国思想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同时,由于国内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文化传播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得这些外国思潮迅速而广泛地在国人当中蔓延开来。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努力地谋求发展,而外国领先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的鼎盛阶段,制度相对完善。我们所说的诱惑就来源于这里。许多人没有看到社会主义长期的优越性和中国的生命力,只看到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而没看到它未来的孱弱的发展力,以此武断地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并消极地对待这件事情。国外对中国别有用心的势力正是抓住这种情绪在国人较为广泛蔓延地态势,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向国人进一步灌输这种思想。主要的形式一般有几种,一个是通过一些国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以网络媒体为主,电视报纸等媒体为辅,歪曲报道和宣传,混淆群众的视听,散布对政府不利的言论。另一个是利用中国人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怂恿一部分人进行群体性的政治表达,再在其中进行破坏,将正常的群体性政治表达变成异常的群体性暴力活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外来制造的诱惑呢?中国现在发展速度太快了,快得让许多国家开始慌张,快得让世界格局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排在前列的发达国家,正是基于中国发展带来的这种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的方式,试图想要以此阻滞,阻碍中国的发展甚至瓦解中国,这样,他们就能继续保持现有格局,站在世界的顶端,继续在世界上进行支配活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做的是,多多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多多储备历史知识,提升个人的历史辨别能力。一旦遇到网络上一些有所影响的事件,不要急于下定论,应该平静地辩证地去看待这个事件。少参与或不参与这种群体性政治表达活动,尤其在敏感时期,虽说政治表达活动是一个民主国度所应该有的,但是,现在我们处在比较特殊的国际环境当中,这些活动往往会被利用,所以,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定,这是我们这代青年人所应该做出的牺牲。

除了我们应该提高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各方诱惑,还应努力储备知识,增加经历,锻炼能力,做好接任社会建设主力军重担的准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取得的进步为世界人民所见证,而这样巨大的进步是以60后,70后为主力军来创造的。60后,70后者两代人都是经历过文革生活和学习的年代,虽然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但是整体来说,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相对匮乏。80后,90后,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受惠者,经历了完整的教育,有着丰富的个人素养提升的资源和众多的机会,又完整地经历了网络技术的革新,身处于先进的信息时代当中,整个单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既然60,70的父辈叔辈们能够做出这么大的成就,我们80,90必然能够做出更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仍旧有劣势。我们的生活环境优越,生活的经历少,因此我们需要多多地让自己经历更多的事情,以此来储备我们的生活知识,增加我们的经历,锻炼我们的能力,并最终做好接任社会建设主力军重担的准备。

《开国大典》唤起了我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无法说能许下多大的承诺,但是我会从现在做起,好好努力,不仅为我自己,也为我的祖国。

篇3:《开国大典》说课稿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开国大典》。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 训练重点是“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依据新课程标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 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 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目标的第3、4点。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 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 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采用导读法、品词析句法、朗读感悟法和情境体验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采用读、品、悟、议的方式, 走入文本, 真切体会。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课前, 我采用播放红歌《东方红》拉近学生与伟人毛泽东的时空距离, 再借助学生用一句话介绍你了解的毛主席———走近伟人, 了解伟人。

课堂教学行为我设计为四环节, 分别是释题导入, 引出大典。整体感知, 初识大典。重点研读, 感受大典和课堂总结, 铭记大典。这节课的整个教学就是围绕着“大典”展开的。

下面我具体说说各个环节的设计流程和设计理念。

第一环节, 释题导入, 引出大典, 导入课题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 谈话介绍“1949 年10 月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这就是———开国大典”课件出示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 板书课题:26 开国大典, 随机指导书写“典”。齐读课题。

接着, 由“典”理解“大典”, 进而理解“开国大典”。为新中国的成立而举行的盛大、隆重的典礼就是开国大典。生再读课题。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 初识大典。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时间的句子, 帮助学生读懂每个时间段的不同场面, 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出开国大典的四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我相机板书:入场、大会、阅兵、游行。从而理清了文章表达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最后我再小结概括课文的方法。

授之以渔, 不如授之以鱼。第三学段目标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在这个环节中, 我引导学生学会用画表示时间的句子来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和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三环节, 重点研读, 感受大典。

课文“大会”内容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 我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接着”理清了“大会”这个场面的条理。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奏国歌、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此时文章的结构学生就了然于心。

接着, 学生默读课文5~10 自然段, 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 再选择一处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板书:毛主席群众

在这小结里, 我出示课件, 采用范例指导学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接着交流学生默读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完成本节课的板书:毛主席的动作, 出现、宣布、升国旗、宣读。群众的反应, 一阵掌声一齐投向, 一齐欢呼一齐欢跃, 一齐脱帽一齐抬头, 一阵欢呼一阵掌声。

最后我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重点语句: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的研读我抓住文字表达上的特点:反复设计教学。通过“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一齐”“传到”等词句的体会, 运用“看视频、想画面、听声音、读句子”来引导学生感受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以及对领袖的无限热爱, 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第八自然段的研读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根据学生的交流, 首先出示词语电钮、瞻仰。根据“瞻”是形声字, 理解意思, 接着通过问题:为什么用瞻仰?瞻仰什么?引导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接着体会两个“一齐”和“站”字。“站”的教学我是通过前面录像资料, 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使学生具备对文本自我判断的能力, 保证对“站”的理解水到渠成。最后我引用拿破仑的话: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 一旦觉醒世界将为之震撼。小结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激情再读课文。结束本环节的学习。

如此, 学生从抓重点词句体会到反复的妙处, 感受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以及对领袖的无限热爱, 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从思考群众心情激荡的原因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 进而深入文本, 体会关键字词表达的情感, 指导感情朗读。从课文的内容到写作方法的认识, 从课外到课内, 学生熟读精思, 积累语言, 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理解。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铭记大典。

谈话引导学生回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 师生合作朗读, 铭记大典。

接着结合板书, 总结写法。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这几个场面都是先写———毛主席动作, 再写———群众反应。文中, 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在其他场面里也有。下节课, 让我们再去感受伟人的形象和场面的热烈吧!最后课件画面定格在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上。

最后, 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抓住了文章的写作结构, 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场面描写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我这节课的教路与学路。

篇4:回眸开国大典

天安门城楼里捡出炮弹

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广场,颇费了一番周折。由于已经决定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要举行解放军阅兵式,所以要选择开国大典的场地,必须要考虑附带阅兵场地。当时有两个备选:一是北京西苑机场,这里之前举行过欢迎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的阅兵式,这里地势开阔,搞大规模集会耍得开,而且不影响市内交通,但是缺点是离市区较远,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来往不方便,而且这里还缺一座能够容纳数百人观礼的检阅台,要单独建设,花钱也多;另一个选择就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可以当现成的检阅台,而且位于市中心,大家往来方便,不过缺点是当时天安门广场并不大而且需要清理修缮,大规模群众集结会影响市内交通。当时负责筹备的解放军华北军区将两个方案都报给了中央,周恩来经过仔细权衡,最终把开国大典定在了天安门广场。当时北京城刚刚解放,市容市貌无从谈起,光是日积月累没有清除的垃圾就有60万吨。天安门广场长年无人问津,杂草丛生,又饱经战乱,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罗瑞卿在检查安全时竟然在天安门城楼西面的门洞里清理出了一枚炮弹。北京市就动员了数百名工人技师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修整,赶在开国大典前把天安门广场修葺一新。

开国大典时数百位受邀出席的各界代表,大部分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的观礼台上。跟现在钢筋混凝土的观礼台不同,当时的那个观礼台是临时的。

开国大典筹委会决定要搭建开国大典观礼台。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搞永久性建筑根本来不及,建设者们便用杉树原木搭起前低后高的架子。然后在其上再铺木板,紧急建成供中外宾客登临的临时性观礼台,临时观礼台的木架子,因为是临时的,连油漆都没有,直接是原木原色。为了防止木制观礼台倒塌,使用了双层加厚木板。施工结束之后,为了测试观礼台的牢固度,建设者们专门请来一个营的工兵部队,让解放军战士集体站上去,还特别嘱咐要使劲蹦跳一番,以确保万无一失。

日本“八路”设计大红宫灯

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悬挂着八个巨大的大红灯笼,为新中国的诞生平添了一抹亮色。后来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纪念邮票,中心图案就是这八个大红灯笼。

这八个灯笼的设计者是两位日本人:肖野、森茂。这两名日本人毕业于日本美术专科学校,当时是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美术家,抗战时期加入八路军,跟日本法西斯打过仗,是标准的“老八路”。

肖野当时40多岁,他年轻时是日本的左翼美术作家,20世纪30年代因受日本当局迫害,被迫逃亡中国。他来中国后先去了北平的日伪电影公司当美工师,一直在寻找中共地下党,终于在华北敌工部的帮助下,辗转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工作。在抗敌剧社,肖野把自己的画笔化作刺向日本法西斯的投枪。

森茂当时30多岁,他是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征入伍,成为日本侵略军华北驻屯军宣传部的一名士兵,专门负责绘制反共反华宣传画,是跟八路军打宣传战的。不过日本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森茂在日本国内时就接触过共产主义,派他画宣传画又需要接触更多的八路军资料,结果森茂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参加了八路军,把枪口对准了日本侵略者。

在距离开国大典还剩下20多天的时候,这俩日本八路接受了任务,要设计一组灯笼。他们从中国传统宫灯的造型出发,希望既能体现中国的民族风格,又能烘托出热烈的开国气氛,他们绞尽脑汁日夜不休,最终赶制出了20张草图。周恩来从20张草图中挑出了一幅,至今高懸于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制式由此定调。虽然说这俩日本人是老八路,但是让两个日本人来设计当时开国大典的灯笼,还是引来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说为什么不找中国美术家要找日本美术家。据说,当时周恩来还批评了这种狭隘的观点。

定下了灯笼样式,又遇到了难题:百般寻找也找不到这么大的灯笼,库房里也没有。这时候肖野献计说,咱们找不着灯笼,能不能找个扎灯笼的师傅?大伙又是一番苦苦寻觅,最终从西城区丰盛胡同找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师傅。老师傅看了这俩日本八路的灯笼图纸之后,也说没做过这么大这么圆的灯笼,但是他愿意一试。最后老师傅带上俩徒弟,这俩日本八路也跟着去,大家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连三天三夜赶工,吃住都不下来,终于让喜庆的大红灯笼挂上天安门。

毛泽东的“门卡”丢了

1949年10月1日上午8点,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进入指定地点。上午10点,30万各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计划在下午举行,集会的人们大部分都是自带午饭:白开水和馒头。北京市给每位参加庆典的人发三块糖、两个梨,这便是新中国第一道甜点。

当时各方面人员的位置都做了精确的安排,进入天安门城楼的人都佩戴了红绸带,上面详细标注了佩戴者的职务、工作以及他可以进出的区域,这就是土法上马的门卡了。没有“门卡”想进一些特定区域,那是纪律所不允许的。开国大典当天,守天安门的卫兵就拦住了没有“门卡”的江青,始终不让她上天安门。

离开国大典还有不到3个小时的时候,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突然找到大典筹备的同志说:坏了,毛主席胸前那个烫金字写着“主席”的红绸子,怎么都找不到了,不知道是夹到哪本书里了,现在主席准备上天安门了,这可怎么办!当时谁也没准备这种土制“门卡”的备份,丢了都没地方补去。最后叶子龙和钟灵赶回中南海,临时裁了一块红布,用毛笔蘸着胶水在红布上写了主席两个字,再往上撒金粉,看起来跟烫金字差不多。他们带着这张“手工门卡”又风风火火赶回天安门,把“门卡”交给了驻足天安门台阶的毛泽东。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式开始,中华民族的一段崭新征程由此开启。

篇5:观《开国大典》有感

初二一班刘心怡

从1949年到2012年,中国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会记得1949年的那个开国大典!那个难忘而又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句话,在那一刻,一定响彻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中国也似这国旗一般,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老师让我们看《开国大典》这个电影。呵!又多了一项作业,惨!只得打开电脑,无奈的打开……等我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认识到现在的生活难能可贵,我也我对开国大业有了新的认识。

他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所看到的,是——他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安定、和谐与美好!是他用滚烫的鲜血浇灌了中国的土地。

1949年,当毛主席身穿中山服,激动而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全中国都沸腾了,全世界都沸腾了。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怎能不使人沸腾呢?此时此刻,千千万万颗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激动喜悦的心情,在此刻也已化为一滴滴喜悦的泪珠。这28年的浴血奋战,我们毅然的走过了。多少英勇奋战的英雄们,多少血洒战场的勇士们,多少为中国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前辈们,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成功了!

这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场典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今天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如今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开始腾飞,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他以其矫健的身姿,睿智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高傲的盘旋在苍穹上。这一刻,他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上天的宠儿。从此,世人擦亮了双眸,开始从新审视这条非凡的东方巨龙。

篇6:观《开国大典》有感

刘博宇

今天我观看了《开国大典》,心里十分激动。

《开国大典》主要讲述的是1948年底,在毛主席、党中央的指挥下,“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共和谈失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渡江战役,百万大军渡过长江天险。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伴随着国歌,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伴随着国歌,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这是《开国大典》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整部电影的最高潮部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曾经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久违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这一刻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因为从这一刻起,我们终于站起来了!

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进入北平城的行进中大军的背景下父女间充满童趣的对话,“爸爸,我们这是去哪啊?”“进城””“进城干嘛啊?”“因为我们胜利了”“你不是说胜利了就会延安吗?”“啊,不,我们去北平”“为什么不去延安,去北平?”“因为„„因为北平比延安大”,小女孩充满童趣提问,幽默诙谐地诠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新中国的曙光就在眼前的兴奋之情。

这部影片不禁让我想起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1935年5 月,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又决定迅速抢占泸定桥。国民党第二十四军第4旅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取得红军长征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篇7:观开国大典有感

一个民族的诞生,往往要经历一番磨难,一个国家的诞生,又常常伴随着流血和牺牲。中国也不例外,无数革命的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9年10月1日.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终于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作为中华儿女,我为祖国而骄傲,全世界所有向往和平的人民都为中国而骄傲。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开国领导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知召开了多少会议,研究了多少战略方针,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正是他们,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革命诗篇:从南昌起义,到万里长征;从联合抗日,到解放全中国„„一场场,一幕幕,是枪林弹雨,是血雨腥风,在中国革命史上,乃至世界革命史上,都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透过历史的画面,我想起了杨靖宇将军的奋勇杀敌,拼死苦战;我想起了赵一曼同志坚定无私、至死不移的革命热忱;我想起了那浪漫而悲壮的“刑场上的婚礼”;我想起了重庆渣滓洞里,那些坚贞不屈的革命志士„„看着影片,我仿佛置身于历史。1841年的邪片战争,轰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一向以闭关锁国自居的大清王朝一味地妥协退让,从此使中华民族受尽无穷的苦难!尽人皆知,从此以后中国便只有挨打、割地、赔款的命运了。

影片一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千军万马,英勇前进,展现了1948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乡亲们在欢庆胜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来到乡亲们中间。此时的蒋介石官邸也举行圣诞夜宴会,国民党要员们木然地听着张群宣读蒋介石的《新年文告》。我军在“三大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连连受挫,蒋介石迫于形势,推出李宗仁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党中央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工作,希望他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经过大量的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被噩梦惊醒后的蒋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举行阅兵式。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 1 响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

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走过历史的硝烟,历经沧桑与磨难。如今,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开始腾飞,亿万革命先烈铸就的历史的丰碑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国人民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中国,正以其矫健的身姿,睿智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高傲地的盘旋在苍穹上,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能让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成功果实付之一炬,毁于一旦!我们要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同学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当我国正在加紧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时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不断为建设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而做出表率,作为传播思想引导潮流的重要群体,我们应该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国家雄起而奋斗,只有有思想、有担当、负责任、懂创新的大学生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篇8:开国大典前夜

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

郝在今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从(1949年)9月21日开幕至30日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完成诸多建国大事。

政协大会开幕那天,新华社电讯的题目是:“中国人民所渴望的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于今日下午七时半在北平开幕。”按照这个说法,政协大会开幕即开国盛典。

后来,政协大会决定:于大会闭幕的第二天,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后来中央人民政府又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所以,史家认定: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仪式,为开国大典。

9月30日,政协大会完成选举议程,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通过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通过竖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纪念碑的碑文,并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大会举行闭幕式,毛泽东主席宣布大会闭幕,朱德副主席致闭幕词。

下午6时,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

全体代表默哀。

毛泽东宣读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与各单位首席代表一起执锹铲土……

北京,新中国的首都,这晚格外忙碌。

明天,1949年10月1日,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30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

周恩来详细检查庆典筹备工作,特别关注安全问题、阅兵问题。

空军汇报:明天,我们年轻的空军,将由中国飞行员驾驶战机通过天安门广场。飞行员们表态:如果敌机敢来轰炸,撞也要把它撞下去!

还是要把敌机打下去。周恩来特地批准:明天空军带弹参加检阅!

毛泽东请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郭沫若来颐年堂,与周恩来、李立三一起,集体讨论修改毛泽东自己草拟的主席就职公告。

毛泽东还特意关照:礼炮数目,由100门改为54门,发射28响!

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没有大印可是不行。中南海紫光阁,陈叔通恭恭敬敬向周恩来呈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鉴。

陈叔通受周恩来委托制作国印,专程到上海,找到杭州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王福庵又把重任交给自己的得意门徒顿力夫。陈叔通交印时,特意向周恩来解释,这顿力夫本是苦力车夫,好学上进,终于成为治印名家。周恩来捧着镌刻精湛的国印,意味深长地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正是由千百万苦力拓凿而成吗?”

政府有印,主席焉能无印?

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治印名家,听说自己的湖南湘潭老乡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十分高兴。齐白石从自己珍藏的印石中选了两方拳头大的鸡血石,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毛泽东”印章。

为政府治印的是车夫出身,为主席治印的是木匠出身。新中国,劳动人民注定要做主人!

广州,国民政府临时都城,今晚气氛沉重。

立法院今日在广州复会。

蒋介石部署全盘战局及广州防御。

空军请示:轰炸北平的空军编队准备就绪,何时出发?由于南朝鲜当局不准使用机场,轰炸机受油量限制,从台湾至北平只能往返,不能周旋。

蒋介石思考再三,没有下令空军出动。

这是出于军事原因还是出于政治考虑?

后人感叹:这倒是蒋介石决策中正确的一次。以后数十年,强大得多的中共空军,也没有轰炸台北……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南海北岸的菊香书屋是个安静的地方。戎马半生,毛泽东终于有个定居之地了。

可是,今晚,毛泽东还是失眠。

毛泽东索性起身,索性彻夜不眠!

明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着三十万群众,向着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民,向着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篇9:观开国大典有感800字

回顾新中国61周年的辉煌历程,有许多精彩瞬间需要我们铭记!但我们必须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它代表中国站起来啦!

让我们将镜头转向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首都北京有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刚就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与其他领导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在宽阔又雄伟的城楼上,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之后,毛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

顿时,广场上的人都沸腾了,他们高声欢呼,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毛泽东表情严肃、庄重地按下了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与此同时,乐队又走起了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上升,漂浮在蓝天之上,那鲜艳的红旗,在湛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耀眼。这鲜红的五星红旗是被无数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当我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时,心中不以感到无比自豪,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振奋了我们所有人。因为我们终于不再受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欺凌与统治,获得新生,获得自由!

篇10:71韩亚峰 观《开国大典》有感

东风中学

七年级一班

韩亚峰

指导教师 汪宁翠

一部红色影片《开国大典》在战火硝烟弥漫的镜头中拉开了历史的帷幕。一个用血肉之躯做民族后盾的国家,它从无数次战争中复活;它经历了那个漫天硝烟的时代。他说着“流血不流泪”的宣言,打响了一场又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它失败过,但途经南京大屠杀,也不曾使它跪倒。它从血泊之中一次次爬起,让世界看到,我们华夏人民是钢铁的化身„„

为了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我们走过了多少个世纪?经历了多少次的血腥?又等待了多少个日夜?

1924年1月,中共合作掀起了北伐战争的高潮。但大革命的失败,让国共十年对峙。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给正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进攻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向山区进攻。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中国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随解放战争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我们终于迎来了华夏民族的春天,伴随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新中国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随国歌的响起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徐徐升起,68枚礼炮起响,陆军、空军开始演练。此时,是1949年10月1日,从这天起,我们有了首都——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从这天起,采用公元纪年。

虽然,这个电影结束了,但是它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血腥而又残酷的历史,它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铭记于心的史诗,但它记述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一部历史所应该具有的价值。

篇11:开国大典观后感

毛泽东对子女要求很高,有着包公的大公无私,选人都是按要求来评选,对人民有着想,而且从来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谈判时很讲和平,最好不用战斗解决问题,总是为国为民着想。

而蒋介石呢?总是想独立,口是心非以欺骗的形式来拖延时间,一直到后来都不肯让台湾回归祖国,打不过就逃,想用和平的方式来收复台湾,可是他还是不肯。

一直到了1949年10月1日,是开国大典,蒋介石或许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做的一件好事,那就是在开国大典前,蒋介石想拿飞机轰炸北京城,可最后还是退了。

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有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等。大典在下午3点钟开始,毛主席向群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表示中华人民今天站起来了!

★ 开国大典 观后感

★ 党课开国大典观后感

★ 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600字

★ 开国大典电影观后感800字

★ 开国大典梗概作文400字

篇12:《开国大典》教学纪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和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2.领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记叙方法。

3.感受毛泽东的伟大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的伟大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10月1日是国庆节。

生: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出示图片:旧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场面。)

师:在旧中国,人们吃不饱、穿不暖,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人民从此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把目光一齐投向天安门广场,共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师板书题目,强调“典”字的写法。生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文章中的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想,作者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精彩的场面?

生(相互补充):会场布置、庆典盛况、阅兵仪式、群众游行。(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概括得很准确。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师: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请同学们找到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读一读当时的情景,在书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批注自己的感受。)

生1:给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五更天”是早晨四五点钟,天还没亮,农民伯伯就出发了,参加开国大典的心情一定非常急切。

(出示课件: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生2:“步行四五十里地”就是二十多公里,这么远的路步行,看出了当时国家的贫穷落后。

师:同一句话,读出了不同感受。很好,再读一读,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自由读句子。)

生3:我想他们一定边走边聊庆典,走了很远的路也不觉得累,看出了农民们参加盛典时激动的心情。

生4:他们的心情不仅激动,还非常兴奋。

师:此时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海、旗如潮,谁能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还有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和群众见面的场景。

(出示课件: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生2:“排山倒海的掌声”,写出了人很多,声音大,很有气势。

生3:这掌声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生4:“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大家见到毛主席太高兴、太激动了。

生5:“一齐”,写出了大家的动作是统一的。

师:动作这么一致,有人指挥吗?

生1:没有。

生2:是不约而同的。

师:总结得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

生2: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敬仰和尊重。

生3:人民盼望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

师:同学们反复读文章,感受颇多,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人民对领袖的拥戴和热爱。

(生自由练习朗读。)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此时此刻,人民群众怎能不激动,怎能不兴奋,让我们伴着这雄壮的国歌声和毛主席一起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播放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和群众欢呼的视频。)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会传到哪里?

生1: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

生2:传到祖国各地。

生3:传到全世界,告诉那些曾经欺压过我们的国家,中国站起来了。

师: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中国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了。毛主席用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了新中国的声音,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

生:(有感情自由朗读课文。)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出现了两遍,是不是重复了?

生1:不重复,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心声。

生2:不重复,有多少先烈没有听到这宣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流血牺牲了。

师:升国旗、鸣礼炮,在典礼进行中有多次写到了人民的掌声,这几处掌声都写出了什么?

生1:掌声写出了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

生2:写出了人民对新中国的向往,对新生活的期盼。

生3:写出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写出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

生4:这掌声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激动。

师:多少年的屈辱,多少年的奋斗,多少人的流血,多少人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新中国的诞生。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部分课文,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交流一下感受。

(生小组读句子,交流感受。)

生1:给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挺着”写出了战士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生2:“钢铁巨人”写出了战士高大威武的形象,神圣不可侵犯。

师:我们的军队威风凛凛、纪律严明,他们是国家的钢铁长城,是人民幸福的有力保障。

生:“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战士们步伐如此整齐,可真了不起呀!

师:让我们为这些战士齐声喝彩吧!

生:“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抛”这个动词描写出了群众情不自禁的动作。

师:你注意了细节描写,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盖过”写出了群众的欢呼声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表现了群众们看到我们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喜悦之情。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生1:“群众把嗓子都喊哑了,手都拍麻了。”人们兴奋到了极点。

生2:欢呼和鼓掌是表达自己内心高兴和激动的方式。

师:大家为战士喝彩,为新中国欢呼。阅兵式完毕,游行开始了,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感受这喜悦的气氛,欢快的场面。

生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五颜六色、千千万万这两个词写出了广场盛大的场面。

生2:一片红正是我们国旗的颜色,是中国的色彩。

生3: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后无比的喜悦。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游行队伍的热情和幸福的心情。

生1:人民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着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我感受到了人民爱领袖,领袖爱人民。

生2:毛主席是多么平易近人,热爱人民。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如今,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富足,经济不断腾飞,科技不断进步,我们实现了飞天梦!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篇13:开国大典观后感)

你如果知道秦始皇、康熙、乾隆,那么你一定知道他——毛泽东。

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着一套桌椅,还有一张单人床,及其简陋。你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的办公室兼卧室。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观看红色影片《开国大典》活动,重温了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前辈取得战争胜利的经过以及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

周恩来等指挥家的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与国民党军官的人人自危、草木皆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国民党军官或私下准备弃暗投明,或收拾金钱细软准备伺机逃窜,这说明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得人心,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则顺应民意。其中有一处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国民党的几名军官在一起打牌,被蒋介石碰到了,蒋介石不仅没有批评他们,还帮一位输了的军官赢会了钱,最后他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

影片的最后,终于迎来了迎来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伴随着礼乐阵阵,礼炮声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顿时,天安门广场上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而今天,我们可以在宽敞豪华的图书馆里安逸的读书,可以在食堂吃到多种多样的食品,可以听各界名师传授我们知识??这一切,都是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和无数英勇战斗的革命烈士给与我们的。

篇二: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 旭日东升

——《开国大典》观后感

这是一个激情与热血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相反,国民党官兵则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人心惶惶,最终中国共产党成功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影片《开国大典》以叙事和纪实的手法将我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带我领略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前辈以及宋庆龄等民主人士为新中国的成立奔波劳碌,同时也揭露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影片的最后,终于迎来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人民也将永远铭记这一刻。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首都 30 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礼乐阵阵,礼炮声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欢呼雷动,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和激动地泪花。从此,饱经沧桑与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千年浩劫,异族侵入,工业革命的巨轮无情的碾碎了天朝上国的虚伪与狰狞,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危亡。金戈铁马,狼烟四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儿驰骋疆场,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史诗传奇。但是,虽然八年抗战取得胜利,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却不顾双十协定,悍然发动了内战,为了解放全中国,中共又一次踏上了解放战争的道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从影片中学习到的不仅是前辈们浴血奋战,为中国之解放浴血奋战的历史,更要从中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篇三:开国大典观后感 观看《开国大典》有感

11环工(2)班 戴青松 20111702212

当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时刻。

电影中主要播放了三大战役时候的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三大战役,最后取得胜利以及蒋介石的一切在战役中的行为情况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我们共产党与国民党,就物质方面来说,两党间的物质条件相差是多么的悬殊。国民党有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因为当时美国在背后支持国民党,给国民党提供先进的武器等,兵力比共产党的强,因为在解放战争之前,国民党已经储备了足够的军队,而且当时几乎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国民党控制,因此他们也拥有很多城市和铁路线。而我们共产党只有偏远的小城镇、小山村罢了,因为当时毛泽东所想要采取的政策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并且在此之前国民党对共产党在城市的人进行围剿过,所以只能在山村。相比之下,差距甚大照这样看来,按照很多人得估计,国民党肯定赢,并且美国也是看谁能赢,就很主动的帮助谁。但是就是这支装备很差的军队,也就是小米加步枪,却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成为千古流芳的人民军队。共产党受人民大众的支持、拥护,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一种救国就民的无私奉献的革命信仰。这些是国民党怎么也比不上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由伟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相反,国民党官兵则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特别是我军的主要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家的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与国民党军官的人人自危、草木皆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国民党军官或私下准备弃暗投明,或收拾金钱细软准备伺机逃窜,这说明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得人心,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则顺应民意。电影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国民党的几名军官在一起打麻将牌,被蒋介石撞见了。蒋介石不但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还帮其中一位输钱的军官赢回了钱,最后他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可见,蒋介石还想笼络人心,负隅顽抗。

影片的最后,终于迎来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开国大典。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镜头:伴随着礼乐阵阵,礼炮声声,伟大领袖毛主席身穿标准的中山服,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顿时,天安门广场上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主人,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人们的脸上。充分体现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表现出无限的喜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结束了国民党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就是傅作义进行和平解放北京这个故事情节也是很让人回味。他明白大势已经不再存在,不能再抗争到底,这样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也不符合民心,必须和平解放,他也考虑到了必须要不能再让人民受到更多的痛苦,要让人民早点生活的快乐起来,因此要和平。这就体现出了爱国之心,表现出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之心,其实也可以看出,他当时经历的战争也特别多了,也不再想战争了,可见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生成的危害。

想象一下过去的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战争,吃了多少苦,并且在其中又有多少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丢掉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想一下这是多么高尚的情超啊,我们不能忘记。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要像革命先辈学习。

篇四:《开国大典》观后感 牢记党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开国大典》观后感

还有一个镜头: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喊着:“毛主席万岁!”还有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开怀大笑,那灰白色的胡子一抖一抖的。

开国大典,是中国新民主革命的一个缩影。那创新超越的28响礼炮,是不忘历史的纪念,是陈旧腐朽的结束,是崭新秩序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国,首都,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升起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政党的发展。

结合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重新审视《开国大典》,使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教育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短短五句话,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指出了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明确了我们党坚持始终的工作路线和方法,表达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和科学实践。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的立命之本,力量之源,成功之基。本工作路线,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所以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组织、党员,都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014年6月13日

篇五:《开国大典》观后感 观看《开国大典》有感

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注定让中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背道而驰,清朝积弱百年而且夜郎自大最终被洋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闭关的大门。

我们永远忘不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才换来这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也永远忘不了,抗美援朝时期,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赴朝作战,为了世界的和平、祖国的安宁,战士们浴血奋战,迫使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了字。中国志愿军成功地把美帝国主义赶了回去。如今,中国的国力增强了,人民富裕了,我们也有了“两弹一星”中国的宇航员不久将会翱翔蓝天,这多么令人鼓舞与自豪。想到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观看《开国大典》时,在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沸腾起来了,许多的感情在此刻迸发出来了,我想起了穆旦的《赞美》,他深刻而含蓄的表达了这其中的感情;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篇六:开国大典观后感200字 开国大典观后感200字

10月1日,全国人民迎来了我国第六十一个国庆节。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可以欢度祖**亲的生日。

原来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它标志着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上一篇:餐饮网络营销推广方案下一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