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调研报告学习

2024-04-19

各种调研报告学习(精选6篇)

篇1:各种调研报告学习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调研报告汇编

一、经济类 关于发展高效农业的调研与思考........................................3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10 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15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与思考.............................22 关于重点项目建设调研与思考.........................................29 二、社会类 关于社会治理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调研思考............36 关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46 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53 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的调研与思考..62 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调研与思考.....................70 三、民生类 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调研报告.........................................79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89 关于主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调研报告.........................97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调研报告..............................106 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调研报告.......................................112 四、党建类 关于选调生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20 关于人才引进工作的调研报告.......................................129 关于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135 关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调研报告..........................148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情况的调研报告....155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关于发展高效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网络

调研报告

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

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

头的产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推

动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如何转变发展方

式,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新路子,发展高效

农业是重要途径。

一、发展前景:质量优,效益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三农”。今年中央农村

工作会议,明确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保供给、保增收、保稳定的新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农业遭遇

产销困难,如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效农业是重要方向。

高效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支撑,以保障农产品供

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高效农业的核心要义,就是农业高

质量、高效益,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是一二三产融合,种、养、加、销衔接,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农业新业态。发展高效农业,可以有效破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解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规模偏小、供求矛盾突出、发展方式粗

放等难题,是对传统农业的革命。

高效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方向。在效益上,传统农

业追求经济效益,靠“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粗

放生产。高效农业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以市场为导向,在保障市场供给的同时,注重生产优质安

全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如现在工厂化生产的绿色有机

农产品。在发展方式上,传统农业靠产量追求效益,通过大量

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产量,但品质却很难保障,高产但没高效

益,有时还滞销赔钱。高效农业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先进的农

业科技及资源利用,如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等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在经营方式

上,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农户单打独斗,农业生产和市场风险

较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高效农业采用规模化经营、集约化

生产、产业化发展,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产业链条,可有效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发达国家高效农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即以美

国为代表的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化模式;以日本、以色列

等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以法国、荷兰等

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我国高效农业发

展不适用美国的大规模经营方式,也不具备日本等国高额补贴的条件,只能依靠科技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展现代高效农业。

二、发展基础:优势多,规模小

近年来,我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

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设施

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等模式,有力促进了高效现代

农业发展,但总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

发展优势明显,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滞后。

全市耕地面积825.5万亩,水浇地面积500余万亩,农业

人口266.9万人,农村劳动力170余万人,具有发展高效农业

资源禀赋优势。在产业支撑上,全市粮食、水果、蔬菜、畜牧、加工业等产业门类齐全,粮食年产量30亿公斤,水果产量80

亿公斤,水果出口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苹果产量位居全国地

级市第二,产业门类齐全。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特色农产品

扬名四方,全省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和苹果价格指数发布,为

农业发展增光添彩。但也要清醒看到,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现

代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增产不

增收。去年全市苹果年产量达到55亿公斤,但平均价格每公斤

仅3.6元,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档果占比仅10%左右,中档果占比75%左右,低档果占到15%左右,畅销高档果产量少。

二是优质不优价。我市小麦品质优良,面粉深受市场青睐,去

年小麦亩均单产达345公斤,创历史新高,但亩产值只有806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元,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链条短,加工能力不足,全市面粉加工

企业仅100余家,年加工能力10亿公斤左右,大多小麦作为原

料卖外地加工。三是高投入低效益。近年来,化肥农药价格提

升,特别是人力成本上涨,农业收入每天二三十元,打工收入

都在百元以上,许多农民弃农打工。

探索形式多样,但整体规模不大。

随着设施农业、食用菌产业等效益显现,大家对发展高效

农业的前景看好,发展热情很高,但因认识、技术、资金制约,整体规模不大。如设施农业,既可增产,又可节约,经济效益

是传统农业10倍以上。温室樱桃亩收入高达3万元以上,是大

田樱桃收入的5倍。但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只有62.8万亩,不到

耕地总面积的10%,远远低于发达地区60%的水平,发展也不平

衡。再如食用菌产业,生产资源得天独厚,采用“果树枝、秸

秆等废弃物—食用菌原料—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

—畜禽养殖—粪便肥料—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是资源节约、高产优质、循环发展的高效农业。但全市生产食

用菌的企业有26家,规模以上生产加工企业只有7家,年总产

量1000万公斤。全市果树380余万亩,每年产生的果树枝、秸

秆等30亿公斤,全部作为原料可年产食用菌20亿公斤,产值

可达100亿元。

新业态发展迅速,但新型经营主体不足。

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一批休闲农业、观光采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摘、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推动

了农业发展从“产+加+销”向“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转

变。但全市高效农业新业态发展质量不高,主要集中在乡村旅

游和休闲农业,农民直接受益还不多。根本原因就是农民新型

经营主体的数量不多、质量不优,目前全市农业合作社14681

个,国家级仅88个,家庭农场仅1847个,不能有效支撑起高

效农业规模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方向:强基础,转方式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借鉴成功经验,顺应农业经济发展

规律,还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我市发展高效农业优势明

显,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

快农业发展向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转变,推动高效农业健康发展。

构建三大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发展高效农

业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在稳定粮食生产保

证口粮安全基础上,调优调强产业结构。水果产业做强做精,增加优质果品供给,提高产出效益;畜牧产业做大做优,以市

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畜产品供应能力;农产品

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加工业,提高农业附

加值。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转变传统农业粗放生产方

式,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7 —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农业效益不高,表面上看是成本问题,根子里是经营体系问题。发展高效农业,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统、分”结合新型经营体系。在“统”的层次,大力发展有实力的“公司+基地+农户”和农业合作社,鼓励农户抱团发展。在“分”的层次,通过市场化政策,引导承包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依靠科技人才,支撑规模发展。

目前,制约全市高效农业发展规模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

农业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全市农技服务编制数365个,实际在岗人数332人,在岗在编的273人,每个乡镇只有两三人,难

以担负起农业科技重任。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

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化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体系,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保障。

完善农业科研人员流动与兼职制度,鼓励编制内的农技人员,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

后服务,合理领取报酬。政府要加大对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引进

培养力度,引进种植养殖、产品研发、加工生产、质量监测等

现代农业关键人才。依托农技校、农科所、农技推广机构,因

时因地对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特别是对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

合作社带头人、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实施农产品生产、销售、管理及品牌化建设方面的培训。深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

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下乡进村,对绿色增产模式、水肥药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节约利用、良种繁育等进行推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

式的应用。

转变发展方式,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高效农业,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情况下,就要扶持新型

经营主体增多、变大、变强。一是积极培养种养大户。支持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生产规模成为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

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围绕粮食、水果、蔬菜、畜牧、加

工等主导产业,鼓励种养大户和科技带头人创办领办合作社,重点发展一批实力强、模式新、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三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天之润枣业、华

康药业、晋龙集团、万华果品、闻喜象丰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放大种、养、加、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的效益,发展农产品

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增

加农业生产附加值,破解农业增产不增收难题。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网络

调研报告

经济

按照“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要求,针对旅游业发展进

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我市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拥

有高山、湖泊、森林、溶洞、温泉和各类文化文物资源,生态

资源和人文资源质量高、数量多。全境森林覆盖率达76.31%,枫树面积26.5万亩。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3个,其中

包括1个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还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35个,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个,抗联

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多种文化交织,美食美景令人沉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生态立市”战略,把

发展旅游业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转型发

展的重要抓手,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旅游综合改革、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统筹产业规划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9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273.4万人次,增长11.8%;接

待入境旅游者7.7万人次,增长1.5%。全年旅游总收入328.2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亿元,增长12.0%,呈现全面增长的大好局面。

二、制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我市旅游业发展基础好、潜力高,干部群众决心大、信心

足,但还存在一些制约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有效供给尚显不足

一是观光型产品多、休闲度假型产品少,观赏枫叶的景区

都是简单的观赏式旅游产品,森林旅游还停留在爬山、看树、拍照老三样的状态,以温泉、枫叶、森林、冰雪、中医药等资

源结合的休闲度假型、健康养生型产品开发较少。二是中低端

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以住宿业为例,全市仅有一家5星级酒

店,乡村旅游民宿多以农民农户自行开发,住宿设施较为简陋、缺乏特色,针对高消费群体的精品民宿不多。三是夏季、秋季

产品多,冬季产品少,旅游业淡旺季明显,一年能有半年闲,多以夏季避暑游和秋季赏枫游产品为主,缺乏针对冰雪和温泉

资源开发的产品。四是单一型产品多,融合产品少,极具满族

风情和东北特色的饮食还停留在“小作坊林立”的状态,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商品、旅游演艺层次不高。

(二)宣传营销不够有力

我市旅游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东三省,从客源情况来看,省内游客占据主要份额,针对东北以外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

区的市场营销成效不高。还有很多生态环境美、文化底蕴高的景点,却未形成精品旅游项目,知名度较低。独具特色的旅游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商品缺乏系统营销和整体推广,影响了旅游产业链的进一步延

伸和旅游效益的深度开发。

(三)公共服务仍需加强

每逢节假日或赏枫的季节,交通拥堵情况就会很严重,给

游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刚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还没

有通高铁,也没有从市区直达的高速公路,驾车到县里需三个

多小时。

三、相关建议

旅游业想要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势而上,实现新

一轮的发展,继而开创全省旅游业率先发展新局面,还需继续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在以下三

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持续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挖旅游创新发

展潜力

一要狠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五

女山山城和庙后山古人类遗址等文化资源持续打造文旅融合项

目,突出用文化内涵包装旅游、用旅游平台彰显文化,着力提

升景区文化内涵和旅游品味。二要狠抓冬季旅游的发展。围绕

冰雪游打造一批优势旅游产品,重点发展冰雪休闲度假、冰雪

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验、冰雪赛事、冰雪民俗等旅游产品,让“冷资源”转变为“热经济”。三要狠抓森林旅游的发展。

围绕森林游打造一批新业态新产品,加快森林游从观光旅游向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森林体验、森林康养、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实现森林效益最大化。四要狠抓休闲旅游的发展。围绕温泉养

生、森林康养、低空旅游打造一批高端旅游产品,精准定位消

费群体,提高旅游过程中的独特性、体验性、功能性和品质性。

五要狠抓工业旅游的发展。打造钢铁之旅,融入休闲和高科技

元素,通过参观厂房、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业产品,用情

怀来讲好传统工业的故事,使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开

拓视野、增长知识。六要深入挖掘旅游商品这座“金矿”。围

绕辽砚、满族剪纸、铁刹山福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冰酒、桓

仁大米、野蘑菇、野山参、核桃油、榛子、刺龙芽、羊汤等特

色饮食开发一批特色产品和网红产品,着力提升产品品味和吸

引力。编制优质特色旅游商品名录并持续推广,推动优质旅游

商品进入机场、火车站等旅游购物区,支持旅游商品在线销售,打造旅游商品品牌。

(二)强化旅游形象,深挖大众旅游市场潜力

一要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二要

创新营销模式,利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热点营销、网红营销,把旅游宣传出去。三要加强反季营销,做好冬春季

旅游形象宣传,丰富冬春季旅游线路产品,塑造四季皆宜旅游

形象。四要开展精准营销,着力开拓客源市场,吸引优质客源。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深挖全域旅游发展潜力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一要构建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启动本桓高速公路建设,尽

快建成贯穿东西交通大动脉,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

设和运输组织,在旅游旺季要根据旅游市场出行需求,做好弹

性供给保障。二要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重点推进

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推进市场多元供给和以商建

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三要优化旅游投资与消费环境,进

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着力完善土地供给政策,创新金融支持政

策,完善旅游财税政策,持续完善旅游企业扶持政策,引进国

内外龙头企业投资落户,带动本土旅游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

企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网络

调研报告

经济

近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全域

旅游、四季旅游上谋篇布局、深入推动,“沙漠、岩画、骆驼”

三张特色名片更加响亮,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了一

道亮丽风景线。但是,与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与不断

提高的市场需求相比,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殷切嘱托相比,与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性、主导性产业的目标要求相比,我们还有许多重大而急迫的问题,需要从各个层面统筹考虑加以解决。

一、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关于“远”的问题。

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选择、出游半径、景点客流量和出游感受,文化旅游简单通俗的说无非就是“方

便、好看、舒服、值得”。第一个大概还是“方便”,虽然近

年来旗委、政府下大力气,一直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

地域广而形成的主观心理距离,以及尚未形成通达顺畅的旅游

路连接、现有旅游公路等级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很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好破解,还需要我们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下更大的气力,集中更大的精力,谋求更快更大的发展。此外,有信号还是没

信号在当前成了文化旅游的一个标志性配置,随着5G时代的到

来,短视频进入“爆棚”时代,我们要和先进发达地区比拼的,就不只是传统交通,而更是智慧交通、智慧旅游,这应当作为

一项重大工程予以着力解决。

第二,关于“建”的问题。

我们旅游资源种类相对单一,开发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市

场化运作机制,旅游开发仍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受财力影响,连续性投入不足,融资难、建设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和制

约文化旅游提质步伐。近年来,虽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有所提

升,但主要精力还是在做大景区流量、做旺人气等方面,基础

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关键领域进展缓慢,存在档次低、投入

滞后、一次性投入不足等问题,游客集散地、主要接待点等关

键环节还相对薄弱,文化旅游整体建设水平还不高,管理方式

和服务理念落后,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文化

旅游产业同样面临同质化的问题,西部几大著名旅游景区均为

自然沙漠景观为主,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沙漠休

闲景区,有沙有水、各有特色,与我旗的旅游资源“不谋而合”。

破解旅游资源同质化,提升品牌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虹

吸效应”是文化旅游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三,关于“游”的问题。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这主要还是“看什么、听什么、吃什么”的问题,根本在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的吸引力是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目前来看,我旗

文化和旅游实质性融合还不深,旅游主体文化创意不足,独具

特色的历史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挖掘提炼

和开发利用的还不够,自然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

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还需要在文化融入旅游上进一步下功

夫。

第四,关于“住”的问题。

主要还是增加“过夜游客”的问题。我旗还没有形成集“吃

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和产业聚集区,目前我们的游客消费构成比例,尚处于交通占40%、门票占20%、住宿

占30%、文化等占10%的初级形态,特别是“过夜游”比例低,而且普遍存在游客消费水平不高、夜间文化消费不足不旺的问

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此外,季节性是当前我旗文化旅游产

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旅游资源、旅游节庆、旅游活动等方方

面面都有体现,我旗旅游旺季一般在9至10月,集中在10月,全域全季旅游的市场撬动作用和吸附能力不强,旺季的集中性

和淡季的资源闲置造成的产业失衡问题也是困扰我们文化旅游

产业发展的难题。

第五,关于“宣”的问题。

把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宣介推广出去,是宣传、文化旅游部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门和各级各类媒体的重大任务。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

好,主要存在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平台载体创新不够,在更

高站位充分宣介展示独具大漠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文

化旅游“走出去”做得还不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不深,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网络直播等新应用新业态跟踪运用不足。

此外,“IP”的包装和宣介不够明显,虽然今年尝试借助热播

电视剧《沙海》,创新开展“寻找古潼京”系列活动,为文化

旅游产业助力升温,但宣传形式比较单一,宣传方式不够灵活,宣传内容较为生硬,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欠缺,效果还不够理想。

二、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文化旅游产业是需要长线建设、长期投入的产业,光靠政

府投入远远不够。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坚持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推动文化旅游

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通过市场运作,拓宽融资渠道,加

大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市场

主体,借助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技术实力和管理优势,深度

开展融资和招商工作,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和有市场竞争力

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

二是加强景区建设管理。

景区是文化旅游产业最核心的产品,我们拥有世界级的旅

游资源,但精品景区几乎没有。要依托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核心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区优势,高起点高品位规划建设打造高A级景区,以此构建沙

漠探险、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考研究等特色旅游功能区。

同时,建立符合景区和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管理监督,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加强行业中介组

织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培养使用机制,激发文化旅游产

业的内在活力。

三是推进旅游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旗在构建互联互通交通体系、破解“行难”制

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要进一步树立“快旅漫游”的理念,积极推进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融入国家交通主动脉的步伐,推动高速、一级、二级和乡村旅游公路全面贯通,抓好自驾游

观光路线、边界旅游公路建设,实现重要出口通道、重点景区

高等级公路的无缝衔接,营造出行便利的环境,提高旅游的进

入性,用交通毛细血管网支撑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解决文化

旅游“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和标识系统,大

力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加油站、旅游厕所和通讯、互

联网、金融等便民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能力和水

平。

四是打造精品旅游项目。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牢“沙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挖掘优势和潜力,通过

有效整合、差异打造,提供处处是景的文化旅游体验、消费空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间和更好的休闲与生活。坚持差异化、防止同质化,推动门票

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满足不

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主打,突出自然、个性

元素,推出科考探险、越野竞技、影音制作、小飞机观光、热

气球航拍、帐篷营地为主题的精品项目;以曼德拉山岩画、额

日布盖峡谷、海森楚鲁怪石林、特比希庙等为重点,体现观光、休闲特色,打造亲子游乐、宗教朝拜、自驾远游为主题的服务

项目;围绕大众、娱乐目标,推出“大漠人家”“养驼人家”

“马背人家”为特色品牌的牧家游、农家乐民俗体验项目。同

时,按照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对接,进一步建立线路包装、客源共享等长效机制,合力构建精品旅

游线路。

五是强化旅游宣传营销。

制定文化旅游宣介推广计划,按照文化旅游产业整体规划

安排宣介推广,作为宣传部门和媒体重要任务来落实。综

合借助和运用国内外大型宣介推广平台,特别是人民网、新华

网、腾讯、头条、抖音、优酷等,用大平台讲好故事。合作运

用主要客源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宣

介、精准推广。招选优秀创作团队,设计制作一系列宣介推广

产品,用“好产品”讲“好故事”,创新应用各种传播手段和

方式,推广“产品+文艺+味道”宣介方式。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实现“一键上手,畅游巴丹”和多渠道、高密度宣传叠加效应。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进一步提升“大漠秘境·壮美巴丹”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依托

节会和赛事活动,聚集人气活力,扩大对外影响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六是建设特色旅游城镇。

注重将文化旅游资源要素聚集整合融入特色城镇建设,加

快发展文化类、生态类、景观类、产业类特色旅游城镇,做大

做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引领的复合产业经济,推进文化旅游全

要素开发,形成泛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民族产品、特色资源

和文化遗存,推动建立民族工艺商品街、民族特色饮食街、民

族风情园等特色鲜明、层次高、成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将分散的民族工艺地毯、蒙古族传统服饰、马头琴、银器、沙画、沙

嘎、奇石等工艺制品以及特色食品制作、加工与销售整合起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和附加值,推进文化

旅游产业的拓展和延伸。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引领、具

有地域民族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通过大力扶持旅游服务基

地、乡村旅游驿站、星级酒店饭店、沙漠主题旅社、家庭民俗

旅馆建设,形成功能完备的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聚集区,推动和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网络

调研报告

经济

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我们认为,先进地区

顺应形势发展,营造出了浓厚的电商发展氛围,有序推进电子

商务发展,成效显著,找到了一条促进农村转型发展,成功赶

超、其发展模式非常值得我区借鉴。现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第一,构建电商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电商全覆盖。

借力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和京东“千县燎原”计划,按

照一镇一站、一村一点或几村一点的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

“千县万村”试点县区全覆盖,村淘站点发展到617个,打通

了“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被认定为“全国电子商

务示范城市”,4个县区被评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9

个县区全都成为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的试点县。

第二,培育电商村镇,推动电商集群发展。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系统总结该市“淘宝村(镇)”发展

经验,引导各县区立足特色农产品优势,通过电商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开启了农村电商跨县区、跨行业、裂变式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全市新增“淘宝村”26个,发展成全国第二大“淘宝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村”集群。

第三,打造电商产业园区,提升电商层次和水平。

通过新建或改造闲置厂房、写字楼等多种方式,建成投用

电商产业园区21个,入园电商企业、团队1344家。其中电商

产业园已入驻电商、网商、微商、创业创客团队370家,进驻

物流快递企业102家,7家设立了区域分拨中心。吸纳从业人员

1.3万名,日均发单量5.6万票,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交易额

38亿元。

第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开发电商新“蓝海”。

从制定扶持政策、优化通关服务等方面入手,鼓励电商经

营主体依托发制品、工艺品、牡丹产品等特色优势出口产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全年完成跨境电商出口额3.5亿美元,同

比增长16.7%,被认定为八个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之一。

二、主要经验

第一,探索“三个模式”。

电商的快速发展是一系列关键要素相互叠加和相互促进的后果。从电商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两地+两代”、“销售+

生产”、“农户+政府”的“3+3”的模式。一是“两地+两代”。

有外地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的年轻人返乡,将电商引进,让

电商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兴盛。同时,电商激活了多种人力

资产,其中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的人力资产,形成了新的代际

分工与协作。年轻人运用自己的电商技能,年老人利用自己的 — 23 —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生产技能和体力,在共同努力与协调合作之下,构建了新的人

力资源动能。二是“销售+生产”。销售和生产的组合在许多

电商发展地区都可以看到。销售加生产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多样

化成长和多元化的探索,形成了“双向与三行”格局。各区县

乡镇的产业基础非常不同,电商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既有销

售带动生产的模式,也有生产促进销售的模式;有以内销为主的,也有以外销为主的。三是“农户+政府”。电商销售曾经

是农户自发的经营活动,如果不组织起来,缺乏政府的引导、推动与支持,便难以形成带动产业发展的集群和生态。农户在电商创业和产业发展中扮演着创造力主体的角色,他们的创新

创造既是自发自主的,又是有组织的、合作式的。只有加上政

府的推动引领、服务支持、连接整合,才让农户的努力有了大

方向和强后盾,形成了一股合力。

第二,找准“四个结合”。

主动顺应互联网经济特点,积极推动农村电商与全市中心

工作融合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

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销售优势,大力发展特

色电商产品,实现由“有什么卖什么”向“能卖什么就生产什

么”、“什么卖的好就生产什么”转变,扩大有效供给,促进

了电商加工园区建设,催生带动了新经济萌芽和成长。二是与

脱贫攻坚相结合。发挥电商制约因素少的特点,通过送技术、送设备、送服务,扶持贫困户从事电商产业,线上销售、线下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加工,一根网线串起三大产业。三是与特色村培育相结合。导

群众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借

力电商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村432个、“一乡一业”特色

乡镇40个,为更多电商村的涌现奠定了基础。四是与返乡创业

相结合。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吸引带动21.5万人返乡创业,在本土创造价值和财富,将会焕发出巨大的经济推动力。

第三,抓实“五动措施”。

坚持积极主动、勇于开拓,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

行政推动,加速发展。市县均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和

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对电商亲自抓、负总责。市政府出

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制定了电子

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把电商发展纳入对县区的重点经济工

作考核,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培训促动,提升能力。把培训作为快速起步、支撑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活动,在全市培训出了一批电商

人员和电商人才。在阿里巴巴淘宝大学举办了全国第一期订制

式县区长电商研修班,与阿里合作建设了淘宝大学第一个分校,去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举办55次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研修班,有效提高了各级干部引领电商发展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去

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各级各类电商培训班833期,培训13.1

万人次。三是平台驱动,搭建载体。借力国内大型电商平台推

动电商发展,狠抓了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的合作。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四是典型带动,多点开花。把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

作为推动电商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全市推广“天华模式”,加

速了电商园区发展。支持各部门运用典型推动电商发展。团市

委在全省率先设立了青年电商创业奖,组织开展了创业大赛。

市妇联组织实施“巾帼电商行动”,发展妇女网店6万个,带

动妇女就业10.4万人。五是配套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制定政

策、优化服务、改善环境等,多方发力,为电商发展提供配套

支撑。在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服务,针

对跨境电商同样做出了一系列优化服务的努力。强化网络基础

配套,实施光纤入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全光

网”城市。实施“菜鸟县域智慧物流+”项目和“快递下乡”工

程,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日趋完善。

三、有关建议

当前,正是发展电子商务的黄金期,我区电子商务发展虽

然面临着起步晚、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困难和问题,与

电商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区也有自身的独特

优势。因此,我们需要从规划引导、龙头带动、人才支撑、政

策导向等多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第一,以政策扶持作为电商发展的支持点。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建议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

区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单位为成员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全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镇街道参照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成立领导小组。整合农业农村、人社、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

单位力量,全面推进发展规划、产业研究等工作。二是完善政

策措施。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

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

立电子商务目标考核机制。建议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列入综

合考核,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通报、排名。建议

在招商引资考核中,作为重点招引方向,通过多倍抵顶招商引

资任务等方式,提高电子商务企业平台招引力度。

第二,以平台保障作为电商发展的助推器。

平台保障是电商发展的必备载体,拓展电商发展更加广阔的平台。一是完善服务平台。针对电商企业、农村电商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建议建立垦利区电商服务中心。整合区内电商

人才资源,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起步阶段平台企

业的政策指导、平台搭建、图文设计、视频制作等技术扶持。

二是做大空间平台。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及特色电子商务平台

作为重点招引目标,创新招商方式和开发模式,引导电子商务

企业和配套服务体系集聚布局。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培育特色

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工业企业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产供销一体的营销新体系,提高网络化营销水平。

第三,以龙头培育作为电商发展的加速器。

一是用心开展龙头企业培育。理清各镇街电子商务企业、农村、平台、技术机构清单,组织他们走出去学习调研,开拓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思路,理清发展方向。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打通其发展的堵

点痛点,通过培育平台,发展龙头企业,完善物流体系,实现

本地产品到网络客户的成功对接。二是重点打造龙头引领项目。

平台方面,积极对接北京恩源科技、山东途瀚科技、园钉网、外贸牛等企业平台及第三方服务中心,引导更多优质产品入驻

平台。农村电商方面,重点对接培育胜坨镇小张村、黄河口镇

小高村、于林村等项目,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

第四,以品牌定位作为电商发展的向心力。

结合我区优势产业,推动农产品网商和平台企业开展多种

形式的市场推广活动,推介我区特色农产品,打造黄河口品牌

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大力发展黄河口大米、黄河口蜜桃、垦利滩区小麦、黄河口虾米等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培育黄河口

品牌。支持我区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加强贫困村特色产品品牌化建

设。

第五,以宣传推广作为电商发展的源动力。

广泛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我区电

子商务的宣传报道,引导形成推进电子商务与本土产业融合发

展的良好态势。大力普及推广电子商务知识,广泛提高各企业

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市场主体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关于重点项目建设调研与思考 网络

调研报告

经济

今年以来,我县以全市“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为契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行动至上、项目为王”,狠

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更大的格局谋项目,以更高的眼

界引项目,以更拼的干劲争项目,以更强的力度建项目,切实

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用高质量的项目引领县域经济实现

高质量发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建设目标方面:

2020年,计划实施市县重点建设项目108个,总投资332.89

亿元,年计划投资130.38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市级重

点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195.09亿元,年计划投资69.88亿

元,同比增长64%。

策划包装方面:

聘请专家团队,借智借力策划包装项目,建立论证科学、质优量足的动态项目库,县上重大项目库内策划包装的项目始

终保持在20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招商引资方面: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建立常态化外出招商机制,加强主动对接,做好跟踪服务,提高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

元以上,争取上级资金26亿元以上。

产业布局方面:

按照“提振煤烟、壮大光伏、转换能源、激活民营”的思

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工

业体系。全年计划实施工业类项目39个,投资65.5亿元,占重点项目计划投资比重50%以上。

二、工作推进情况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科学制定项目建设

提升年行动方案,将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超越”主抓手和“晒

比拼超”主阵地,扎实抓好项目策划、项目招引、项目推进、项目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水平。

统筹疫情防控和项目开复工。

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分别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期间复工

复产工作,全面指导和保障项目责任单位和企业做好项目手续

审批、开工物资、人员用工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

项目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强化措施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建立日报告、周汇报、手续代办制、微信工作群等多项制

度,重点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 — 30 —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的突出问题,确保108个市县重点建设项目有力有序加快推进。

努力提升策划包装储备质量。

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投资政策、聘请中省智囊机构,指导镇(办)部门策划包装项目,建立动

态项目库。目前策划包装项目233个(占任务500个的46%),总投资1371亿元。

持续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围绕中国樱桃第一县、民窑第一县、陕西教育强县、城乡

环境最干净县四县同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先后接待

中环科技、山东中材等来澄客商26批次150人,举办各类招商

活动12余场次,签约各类项目9个,总投资37.27亿元。

积极营造浓厚项目建设氛围。

坚持未雨绸缪、立足于早,在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中做到抓

早、抓细、抓落实,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三、存在问题

受疫情影响较突出。

在前期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交通物流不畅、人员物

资到位难、项目设备生产厂商供应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整体项目建设进度。

土地保障还不及时。

新建项目土地调规、审批周期较长,导致项目同期开工率

较低。部分重点交通项目涉及土地征迁面积大,征迁中遗留问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题较多。

手续办理还不够快。

尽管实行“项目手续代办”,但部分项目立项、环评、稳

评手续仍未完全办理到位,直接影响项目开工和建设。

融资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财力有限,政府投资类项目资金配套还不到位,在利

用新模式解决融资问题探索还不多,充分有效利用社会资本的渠道还不畅通。

责任落实还不到位。

尽管年初通过正式文件对重点项目包联包抓责任进行了明

确和划分,但包联领导、包抓部门一抓到底的韧劲还不够,成效还不明显。

四、几点建议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是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

保证。随着当前疫情的有效控制,108个市县重点项目、76个

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项目将全面加速推进,下一步,应围绕市

上提出的“两个千亿”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持续扩大

有效投资,提升投资效益,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稳增长、扩投

资、增动能。

夯实各级包联包抓责任。

按照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方案和重点项目包联包抓方案,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责任单位“一把手”的包联包抓责任。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

坚持一线办公、一线协调、一线督促,调配资源,集中攻坚,抓协调、保开工、抢进度,全力保障108个重点项目建设加速

加力。

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日报告、周汇报、月通报、季观摩、年

考评的联动推进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进度监测,逐项目落

实定期报告制度,进展慢的每天报告1次进展情况,所有项目

每周报告1次进展情况,并定期汇总通报。通过定期报告制度,夯实各级各方面责任,提高项目推进速度和管理水平。

深入一线持续督查督办。

进一步加大对市县重点项目的考核督查力度,坚持问题导

向,组织发改局...

篇2:各种调研报告学习

从目前情况看,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2009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2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3%。

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包括新疆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包括新疆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2为什么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 答: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对外开放的地域优势,具有发展现代工业、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战略转移的巨大空间,具有成为西部经济强区的发展潜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在我国西部形成带动力强的经济圈、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支持新疆发展力度,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这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出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

3.为什么说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答: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亚欧大陆通道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要地。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不仅是促进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加大支持新疆发展力度,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对于加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为新疆和国内其他地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重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与新疆接壤的周边国家乃至欧洲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提升我国沿边开放质量、推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的必然要求。

4.为什么说加大支持新疆友展的力度,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洛久安的迫切要求? 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华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由于历史上外国势力策动分裂破坏活动的影响和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的传播,新疆一直存在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势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同新疆民族分裂势力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国家“三股势力”趋于活跃,新疆民族分裂活动呈现升级态势。近年来,国际敌对势力从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出发,更加注重利用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妄图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打开缺口。境内外“三股势力”竭力在新疆策划暴力恐怖活动,妄图在新疆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肢解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去年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就是这场斗争的集中反映。大量事实表明,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新疆地区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因此,需要做好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大支持新疆发展的力度,就能更加坚定新疆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 心,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维护祖国统一和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5.为什么说推进新疆跨越式展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答:“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是指邓小平同志1988年指出的: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支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2000年以后,中央先后作出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发展等决策,也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新时期新阶段,中央作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统一和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央治国理政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央举全国之力开发建设新疆、确保新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6.为什么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和新阶段? 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兴起,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和重大措施,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揭开了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篇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标志。我们已经进入了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的阶段,不断满足全疆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愿望的阶段,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的新阶段。

7.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因素有哪些? 答: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利条件有: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优越的制度保证。

(2)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保障。(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尽管发生了乌鲁木齐“7•5”事件,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是深厚的、牢固的。

(5)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6)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条件。

(7)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

(8)全国援助新疆的积极性很高,工作力度很大,通过全面实施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必将有力地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困难因素有:

(1)经济发展滞后。一是不仅与东部差距拉大,而且在西部不占优势。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农牧业方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工业方面,石油石化“一业独大”;第三产业方面,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

2(2)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团场农牧民相对贫困,南疆三地州和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生存条件艰苦、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牧民生活贫困,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3)生态脆弱,结构性缺水。目前,新疆土地荒漠化面积以每年85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到45%以上,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脆弱。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起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目前,新疆与内地和中亚国家的铁路通道只有一条,全疆只有兰新铁路、南疆铁路两条干线,国省干线中二级以上公路的比重为53%,远低于全国70%的水平,南北疆缺乏便捷连接的公路通道,交通大通道和密度都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

(5)人才严重匮乏,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实讲,主要是人才流失严重,高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不断流失。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及偏远贫困地区人才严重不足。

(6)民族团结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唯物主义者,毋庸讳言,“7•5”事件后民族团结受到了挑战,民族之间感情的弥合、恢复兄弟感情,需要实事求是地正视,积极认真地研究,共同努力去促进。

(7)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一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方某些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和影响越来越大。二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三是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出版物的影响不可小视。四是“7·5”事件后,社会上的部分群众的稳定感异常脆弱,极易使一些一般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案件变得复杂化。五是全国矛盾凸显期的阶段所决定。

8.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9.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0.实现新疆跨越式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战略方向和具体战略选择是什么? 答:总体战略方向: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在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方向的基点上,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11.为什么说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答: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是靠人去干出来的。人是在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行动的。没有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思想观念为引领,投资再多,也干不出现代化。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归根结底都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准、专业素养、精神境界,而这些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熏陶、影响来提升,通过“以文化人”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软实力”其实是发展的“硬功 夫”。新疆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跨越,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经济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引领人的全面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升文明素质,激发创造力,推动科学跨越。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综观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更加突出,具体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态势日益明显。随着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经济当中的文化因素在不断增长,文化当中的经济因素也在日益增强,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二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特别是文化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带来了文化生产力的新飞跃。三是文化软实力影响日益强大。文化与经济、科技的相互交融、共生发展,产生极大的聚变效应,使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迅速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四是从历史发展看,文化还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的特点。由于文化发展主要靠智力、创意和科技来推动,在经济困难时期文化还具有抚慰心灵、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特殊作用,因此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往往能蓬勃发展。为此,一定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坚持用现代文化引领经济建设,引领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式发展,既包括物质上、经济上的跨越,也包括精神上、文化上的跨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核心,文化建设是先导。必须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没与经济建没、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新期待和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迫切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加快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强烈的新期待。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我国的矛头重点指向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散布种种反动思想,与我争夺人心、争夺群众。这些都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威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迫切要求。

12.为什么说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技、教育为支撑? 答:新疆要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更快增长,而是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增长的结合,并且要逐步达到以内涵式增长为主。而内涵式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必须以科技、教育为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教育是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事业。以教育为支撑,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3.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哪些原则? 答: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使各族群众现实生活有保障、未来生活有希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把维护稳定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夯实稳定基础,使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常态化,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必须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和放大19个省市援疆的作用,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富于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

14.为什么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走科学发展道路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途径。跨越式发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进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也正是把中央的支持、各地的支援和自治区的投人,重点用于改善民生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者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之间要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良性互动,保证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跨越式发展模式是追求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而是可以在不同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只有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来推进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5.为什么说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其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改善民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只有各族群众的生活改善了,发展的质量才好、后劲才足,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巩固。

其三,新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新疆还存在着分裂势力以暴力恐怖手段和其他方式进行的分裂祖国的活动,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尖锐复杂。新疆稳定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是由于发展不足或者发展不均衡造成的。改善民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16.为什么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5 答:这一主题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抓住了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团结和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正确处理维护民族团结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辩证关系。团结是硬任务,是第一职责,没有团结稳定,一切无从谈起。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团结和发展两手抓,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时代要求、实践要求、群众要求。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具有坚实基础。把握住两个“共同”,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就把握住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进方向,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各族群众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形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

17.为什么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 答:发展是目的是主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条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和基本前提。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新疆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新疆之所以能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正是因为这60年来,新疆很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团结稳定的关系。没有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这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顺利前行的根本要求。

18.如何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 答:一是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新疆石油化工、煤炭、矿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要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电煤化刁二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路上大通道。加快国家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建设适宜于实体进驻的园区,吸引新的工业投资。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园区。这次中央决定在喀什、霍尔果斯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使之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疆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但是资源开发要科学有序、防止盲目圈占。要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疆内中小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地方就业。

四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新疆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支持哈密、喀什、和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5000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建成3至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拥有风电机组研发、设备制造、技术、运营管理服务等完整体系的风电产业基地。

五是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坚持“非禁即人”,对非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放宽市场准人,公共事业、公共设施建设都可以进入。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优势资源开发与建设,参与与大企业大集团产业配套的相关服务业、配套产业,增强中小企业的实力。同时,要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19.如何大力推进新疆农牧业现代化? 答:一是要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中之重。降低农业用水比例,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其它产业发展预留空间。要全面开展滴灌、喷灌、低压管道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和常规节水技术,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规划内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从现在的0.47提高到0.57,农业用水比重降到90%以下。结合发展高新节水灌溉,加快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广多熟高效种植,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发挥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优势,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加强优质畜产品、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按照“保粮、调棉、兴果、促畜”的方针,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

三是提高棉产业的竞争力。按照国家纺织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纺纱、织布、印染及服装加工业,延伸棉产业链。着力优化棉纺产业区域布局、推进产业聚集,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大规模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改造、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其迅速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创出绿色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0.如何进一步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 答: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力争在10年内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一是构建以乌昌经济区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下决心把乌鲁木齐打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的、辐射西亚中亚的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其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二是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使之成为一颗西部明珠。三是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强化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力,基于不同的产业、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塑造集现代气息、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四是重点支持—批成长性好的县城按照高标准的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五是立足当地转移农民,立足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好、建设好,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环境,增强承载能力,增强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六是推进兵团垦区城镇化。在垦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城市和小城镇。研究制定加快兵团垦区城镇发展与合理布局的相关措施,选择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垦区城镇,按照石河子模式增设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并纳入国家城市规划建设体系。

21.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答:以规划、政策、重大项目布局引导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特殊扶持,促进三地州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内发展差距。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项目支付要向南疆三地州等困难地区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这些地区的要求。尤其要加快推进关系南疆三地州发展全局的水利、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南疆三地州的投资环境和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与扶贫救助并举的新机制,做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三是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加快发展。规划建设若干个中心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22.进一步加强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答:水利工程方面:继续抓好对新疆经济影响重大的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流域引水配套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确保2010年开工建设阿尔塔什、卡拉贝利、吉音水库工程,这3个水库建成后,控制灌溉面积分别达到630万亩、237万亩和70万亩,将有效改善南疆地区防洪、灌溉条件,极大缓解南疆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加快大石峡水利枢纽、阿克肖水库等21座山区水库的前期论证工作,促其早日开工。继续抓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坚决防范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建设方面:重点是加快建设新疆与内地和周边国家紧密联系的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加快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哈密至额济纳等9条在建铁路。抓紧开展库尔勒至格尔木、中—吉—乌等4条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到2020年,构建“四纵四横”疆内铁路主骨架,形成对外运输的四大通道、六个口岸站点,完善配套4个铁路枢纽。公路,进一步加快疆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通县市、团场公路、重要的㈠岸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进—步增强通达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疆内国家高速公路和连接重要经济节点的高速公路,通县市、团场和重要的国家一类口岸的公路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国防和边防公路网络。民航,继续加快乌鲁木齐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全力抓好改扩建、迁建和新建的支线机场,争取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加快油气输送管道建设,2012年完成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及国内配套工程建设;2011年,建成中亚天然气输气管道,2013年,完成双线建设。

电力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进度。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尽快建成750千伏网架,大幅度提高跨地区输电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效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缺电、少电和无电的问题。着眼于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迫切需求,抓紧规划在南疆地区建设2×30万千瓦(或2×13.5万千瓦)的热电项目和配套电网工程。先开工建设1×30万千瓦项目(或2×13.5万千瓦项目),满足近期用电需求。

通讯设施建设方面:以提高服务社会、服务民生能力为重点,加大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农村通信等网络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对南疆三地州农村通信建设、应急通信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工程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稳步推进“三网”融合和下一代网络发展,实现信息产品与工农业、金融、教育、旅游、交通、文化等各个行业的有效对接。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方面:按照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坚持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配套建设。所有城市都要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城镇要达到二级处理水平。积极推广污水再生利用,大力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逐步实现所有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兵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加快边境团场、困难团场和新建团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垦区主干线、通营通连公路和城镇道路建设,改善“两周一线”师团信息网络基础条件。兵团分布在新疆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上与地方密不可分,要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23.中央着力加强和改善民主的主要措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住房建设。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整合已有的抗震安居、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困难地区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以及城镇、国有工矿和林区(场)、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新疆游牧民定居目标。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尽快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适当提高困难地区住房补贴标准。加强新建住房上下水、集中供热、卫生厕所、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2)生活设施。按照现代化和民族特色相统一的要求,规划建设新农村和新城镇,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加快连接气源地至县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城镇居民用气问题,并逐步向农村推广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或者液化天然气。同时,国家将采 取综合措施,降低新疆城乡居民用气和农民用电价格,让更多的群众在资源开发中受益,逐步使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3)双语教育。这也是民生民心工程。少数民族青少年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求学、求职等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关系到每个少数民族家庭、每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切身利益的大事。同时,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意义重大。这件事要坚定、执着、全力以赴。要以南疆为重点、以农村为重点。要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就业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鼓励驻疆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人员,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尤其是到困难地区的农村基层就业。要重点解决好三类群体的就业问题。第一类是零就业家庭群体,在国家和内地省市专项资金和援助资金的支持下,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3个月内予以解决。第二类是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自治区政府要抓紧调研,摸清底数,提出明确可行方案。可采取先保最低线,争取国家扶持就业资金支持,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同时加强语言、技能培训,使他们早日就业。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解决这个问题。第三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参与疆内一些建设项目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进行转移就业。

(5)人才培养。一方面,要采取具体的、管用的、从各地各部门实际出发的措施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才,通过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培养各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特殊方式培养和引进领军型高端人才。

(6)社会保障。按照中央的部署,落实好城乡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2010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覆盖全疆。提高医疗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7)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广泛就业、加快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根据艰苦边远程度和职业风险程度,加大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倾斜力度,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坚持向南疆和其他困难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统筹提高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

24.如何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住房建设? 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备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大力推进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新农村示范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南疆三地州、其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境县市等困难地区的农村安居工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游牧民定居目标。农村安居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着眼于长远,确保10年、20年不落伍。进一步加大城市廉租住房建设,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25.如何进一步大力发展新疆教育? 答:坚持教育优先地位,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逐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书本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政策,继续实施中小学合校建设工程,重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民汉合校的普通高中,扩大内地高中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扩大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对困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学费,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加大对新疆大专院校支持力度,办好特色优势专业,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急需人才,同时要扩大内地大专院校、职业院校在新疆招生规模和新疆大专院校在内地招生规模。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到2012 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学,并加快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步伐,加快解决全疆特别是困难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问题,到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6.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答: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其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特别是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推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适合新疆农牧区特点的流动卫生室。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人口政策,积极推行“少生快富”奖励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过高的态势,提高人口素质。

27.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 答: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在疆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把扩大就业特别是促进少数民族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人员。重点解决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可采取先保最低线,争取国家扶持就业资金支持,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助等办法,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解决问题。支持新疆青少年到内地接受职业教育,支持在内地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专院校毕业生自愿在内地就业,鼓励新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尤其是到困难地区的农村基层就业。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群体,在国家和内地省市专项资金和援助资金的支持下,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3个月内给予解决。今后,对零就业家庭做到动态清零,随时发现,随时于24小时内解决。重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参与疆内一些建设项目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进行转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语言、技能、法制培训,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实行优惠政策,组织新疆劳动力自愿到内地务工经商。同时,支持内地职业教育学校到新疆招生或合作办学。

28.如何进一步定善社会保障体系? 答: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2010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覆盖全疆。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条件,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覆盖面和闭·及性,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按照现代化和民族特色相统一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套建设居住区的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村庄和城镇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逐步使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实行更加积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加大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力度;加强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完善对守边任务边民的补助制度。大力实施“关爱工程”,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建立临时社会救助制度。

29.如何进一步发展新疆文化事业? 答:实施强基固本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媒体传播工程,充实宣传教育手段,大力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边境口岸外宣阵地建设,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等外宣工程,形成对外宣传优势。实施文化建设“春雨工程”,加强文物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设施及基本运行保障机制建设。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翻译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广播电视农牧区户户通。加强地、县和兵团师、团广播电视基础设 施建设,扩大农村大喇叭广播覆盖,逐步建立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监管体系和广播电视播出应急体系。加强中小城市及县城电影院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高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贴标准。加强天山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建设。继续实施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扩大免费赠阅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推进农(牧)家书屋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推进“天山工程”,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管理机制。加强文艺创作和演出。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译制能力建设,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

30.如何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答:继续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打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界限,整合各类资源,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对农村低收人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各族群众科技致富能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加大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力度;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维稳戍边、以场带县等机制的有效结合;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并注意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社会救助制度。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31.如何从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答: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设一批边境口岸,加快健全口岸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适当提高边民互市免税额度,允许以边贸方式进口的鼓励类资源性产品享受进口贴息政策等。发展加工贸易,允许在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原则下,对具有出口优势的地产产品,有条件地适当放宽出口限制。建设国际商贸流通中心,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进一步扩大博览会在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影响力。二是建设一批对外开放经济区。在喀什、霍尔果斯各设一个经济开发区,赋予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继续做大做强各类国家级产业聚集园区,在有条件的园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升格、、增设国家级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州)和县(市)以及师团行政中心所在地建设工业园区。对进入上述产业聚集园区的企业,分别给予土地、税收、进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三是鼓励外资投向新疆。尽快修订适合新疆特点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再生产等投资项目。四是引导新疆企业“走出去”。放宽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对周边国家投资的审批权限,鼓励新疆企业到境外从事能源资源开发、农林业合作。“走出去”的企业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良好形象。五是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主动吸引和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将新疆本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相结合,开展多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鼓励内地企业到新疆参与建设高水平的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园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对口支援新疆产业聚集园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疆转移。

32.民族团结当前第一位的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当前第一位的是要真正地相信各民族干部,真正地依靠各族人民,搞好民族团结,恢复兄弟感情。“7·5”事件后民族团结受到了挑战,民族之间感情的弥合、恢复兄弟感情,需要实事求是地正视,积极认真地研究,共同努力去促进。

33.如何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答:一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责任感。二是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坚持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统一,坚持享有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与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统一,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依法惩处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三是坚持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导向,从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出发,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依法保护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权利,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谐相处。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防 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问题。四是坚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五是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加强军政军民联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34.如何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训,扩大宗教界人士赴内地参观考察规模,维护宗教界人士合法权益,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代表人士和骨干力量。积极引导宗教界做好解经和讲经工作,规范宗教界人士讲经内容和形式,把伊斯兰教教义中含有和平、团结、爱国的思想贯穿到解经、讲经、学经之中,抵制和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制定和完善宗教事务管理地方性法规。坚持共产党员不能信教,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依法加强对清真寺数量、规模和活动的管理,推进“平安清真寺”建设。准确界定、严格区分合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的界限,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加强对朝觐活动的管理,取缔地下讲经、学经活动。

35.为什么说双语教育也是民生民心工程? 答:开展双语教育,对于少数民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公平竞争、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关系到每个少数民族家庭、每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利民之举。

36.为什么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答: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文化的力量,提高软实力。

37.为什么必须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的认同? 答: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可以将各民族人民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的祖宗之国,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命脉所在,更是当代每个中国人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维护国家的利益,就是维护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根本利益。强化对祖国的认同,教育和引导各族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个人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将各民族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民族的权利、各民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要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

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根植于当代伟大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然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可以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我国民族问题只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正确解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各民族、发展各民族。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可以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38.为什么必须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

答: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中华民族意识,指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成员在长期的、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接触中逐渐熔铸和孕育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同。中华民族意识,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以及对中华民族存在、发展、安危、利益等的认同和关切,它是中华民族存在的反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特质。它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的精神纽带。

增强国家意识,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国家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高度认同的情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增强公民意识,有利于强化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强化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法制意识,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有序。法制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和法制社会。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法治而非人治。在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里,公民在乎等意识的支配下,其权利的实现和维护,必须有一套规则来保障,这个规则即体现为法律。公民的法制意识与遵守法律的行为是现代社会有秩序发展的保障。

39.为什么必须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答: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增强中化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指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实体,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56个民族已经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统一是自治的前提,首先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一体”。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又是从各民族、各区域的特殊情况出发,依据特殊情况处理特殊问题,照顾民族地区在经济上、文化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交通、通信,加强全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体”。国家在不同时期实行的鼓励扶持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优惠政策,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不论民族大小,都有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的主要表现。然而各民族在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又跨越了低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界限,普遍认同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而反过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又强化了对国家的情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0.为什么必须自觉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 答:狭隘民族意识是指一个民族一些成员无限夸大本民族,强调本民族特殊利益到不适当地步的意识。一些有狭隘民族意识的人宣扬“民族至上”的思想,夸大本民族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否定各民族的共同利益;鼓吹排外思想,排斥其他民族;倾向保守和封闭,抵制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拒绝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科学技术。显然,这些思想情绪是同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健康发展背道而驰的,是同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相冲突的,不仅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进步,而且容易被民族分裂势力所利用。这些狭隘民族意识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不加以遏制而任其发展,就会步人民族分裂主义的深渊。

41.如何进一步全面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答:一是坚决全面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干扰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二是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加强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是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及时分析、掌握社情民意,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引导舆情,有效化解苗头隐患。

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42.为什么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 答:新疆地区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当前,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战略没有改变。他们视中国的崛起为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最大威胁,凡是中国政府打击的各种极端势力,他都积极扶持,对内积极反恐,对外却培植恐怖势力,唯恐新疆不乱,唯恐中国不乱,他们是境外“三股势力”的直接后台和靠山,是推动新疆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升级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威胁将长期存在。新疆周边国家的局势动荡起伏形势没有改变。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在一些地区依然活跃,他们运用文、武两手进行渗透、破坏,妄图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没有改变。因此,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

43.为什么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在党、在各级领导干部?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由此决定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能够跟着自己的先锋队一同战斗的,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把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需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努力奋斗。在领导和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以造福各族群众为己任,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显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昂扬向上的斗志、求真务实的作风、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成绩和贡献,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表率和模范。

44.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答:中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动员和组织东中部地区全方位加大援疆力度。一是加大对新疆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增加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项目和资金,在不改变分配渠道、不改变使用方向的前提下,可按照对口支援规划与支援省市的援助资金统筹使用。二是各有关地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全面开展新疆调查研究,制定对口支援专项规划,明确对口支援的目标和任务,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组织实施。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建立直接对口到县市(兵团师团场)的援助机制,建立对口支援新疆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四是在疆中央企业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注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造福

各族群众。

45.如何协调配合好各省市对口援疆工作? 答:一是同援疆省市一起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地方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专项规划,确保对口支援规划科学、协调、可行,确保对口援疆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是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援疆省市的资金用在解决各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上,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让群众看到好处、得到实惠。

三是各地要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的工作方式,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与对口支援省市产业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新局面,增强新疆长远发展的后劲。四是在改善民生、建设农村安居工程时,要特别注意高起点,特别是城镇村落及房屋建设既要先进又要实用,既有民族特色又具备现代文明生活条件,不仅有相应的居住面积,还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适应将来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

46.当前自治区各级、各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答:(1)全区上下要形成合力。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精力集中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落实上来,要更多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把中央的精神变成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共同加快新疆发展的强大合力。

(2)在解放思想中推动工作落实。首先,要突出实践特色,针对问题解放思想;其次,要提倡“变化、变革”的意识;再次,解放思想不拘泥于形式,关键是要取得实效。

(3)要创造四个环境。一是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三是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四是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要大兴务实之风,力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多深入基层,多思考、多研究问题,少应酬、简接待。

(5)抓好重大项目、当前的经济运行和农牧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要抓紧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尽早开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农牧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 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名词解释

1.“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指邓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支持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2000年以后,中央先后作出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发展等决策,也是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体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开展对、p支援,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伟大创举,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伟大工程。”

2.“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指一整套中央关于支持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措施。2004年4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专题研究新疆工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新疆发展与稳定工作的战略方针是:认真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增强民族团结,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新疆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进一步绘制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蓝图。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具体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3.跨越式发展

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期的“赶超型”战略不同,它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可持续发展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5.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贯彻科学发展观点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的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既是从全国大局出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包含了推动新疆区内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特殊扶持,缩小区内发展差距;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6.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指在经济发展中,以开发利用本地富集资源作为经济发展基本思路以及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近些年来,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取得重要成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拓展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并提出了重点方向和一系列措施。

7.新型工业化

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中央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区于2005年7月召开第一次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

8.农牧业现代化

指农牧业日益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的过程。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一是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申之重工作抓紧抓好,降低农业用水比例,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其他产业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三是按照国家纺织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纺纱、织布、印染及服装加工业,延伸棉产业链,提高棉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9.新型城镇化

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树立现代城市理念,突出产业支撑,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力争在10年内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

10.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地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生产这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可以产出的其它产品数量)低于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后发优势是指落后地区通过观察、模仿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措施等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降低发展成本的优势。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新疆在土地、光热、能源矿产、人文风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于增强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

11.后发赶超

指在经济发展中,通过依靠先进理念、科学技术、借助外力等方式,实行科学的超常规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从落后到领先,实现后来居上的状态和行动。“后发赶超”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工作要求之一。

12.区域经济增长极

指一定区域内的某些地方,由于条件相对优越,在政策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在那里高度聚集,实现率先发展,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支撑整个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并非均等地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3.生态文明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作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14.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示范工程”。

15.低碳能源、低碳经济

低碳能源是指含碳分子量少或没有碳分子结构的能源,广义的说是一种既节能又减排的能源,一般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等。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要“利用新疆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支持哈密、喀什、和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5000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建成3至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拥有风电机组研发、设备制造、技术、运营管理服务等完整体系的风电产业基地。”

16.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指在经济发展中,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特点,采取重点扶持科技先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开发利用重点优势资源以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战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企业大集团资金技术力量雄厚,非常适 合搞资源性产业的投入。要继续全力以赴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疆发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但是资源开发要科学有序、防止盲目圈占。要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疆内中小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地方就业,让当地群众更多地享受到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实惠,正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7.战略性新兴产业

指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结合的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立足我区产业基础、比较优势以及未来前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8.现代服务业

指相对于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19.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量计征与从价计征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量计征,是指以原油、天然气的重量、容量等为计税依据,按照固定税额标准计征的税收。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是指以原油、天然气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按这种方法计征的税收。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20.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2010年至2020年,对在新疆困难地区新办的属于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范围内的企业,给予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

21.农业综合生产力

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

22.新农保

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2010年起在困难地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覆盖全疆。”

23.结构性缺水

指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过度消耗淡水资源和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缺水。根据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供的情况分析:“全区水资源径流量为884亿立方米,已经使用500多亿立方米。目前全区农业用水量占到了总用水量的96%,而对GDP贡献率只有17.1%,农业每立方水产出量仅为1.2元,远低于全国7.6元的平均水平。天山北坡一带缺水率超过10%,南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已接近承载能力。”

24.节水型农业 指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和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

25.节水型社会

指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26.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

27.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按照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生产和加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食品的标准高于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准又高于一般的无公害食品。

2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指使城市生活垃圾的有害成分达到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系列过程。主要通过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等三种方式进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新疆城市供水率和燃气普及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广污水再生利用,大力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逐步实现所有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29.廉租房补助

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适当提高新疆困难地区廉租房补助标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按计划完成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继续支持廉租住房建设,适当提高困难地区廉租住房的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实施租赁补贴。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城镇、工矿、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

30.双语教育

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汉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学,并加快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文的双语教育步伐,加快解决新疆特别是困难地区中小学校双语教学师资短缺问题,到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南疆为重点、以农村为重点,加快解决学前幼儿和中小学双语教师短缺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31.“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西新工程”是对西藏、新疆等边远省区广播电视的覆盖工程,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自2000年9月起正式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的,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并逐步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32.“两个共同”

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它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共同团结奋斗是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共同繁荣发展是共同团结奋斗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贯彻落实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33.国家意识

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高度认同的情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

34.公民意识

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35.法律意识

指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36.狭隘民族意识

篇3:各种调研报告学习

一、拓展文本资源, 相互交流

文本———教材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我们脱离文本去改, 那是“荒了自己的田, 去耕别人的地”。然而, “教材无非是例子”, 除了教材, 我们还应努力拓展文本资源。拓展文本资源, 指的是教师、学生收集、整理与教材文本、教学相关的其他文本资料。这些资源是浩大的、无边的, 学生可以在收集与整理文本资料的过程中, 获取相关的文本信息, 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提高语文素养。同时, 结合教学实际, 引导学生进行扩充阅读, 在课堂上通过相互交流, 为达成学习目标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开拓视野,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深化学生的认识, 陶冶他们的情操。

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拓展训练, 如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拓展、迁移性拓展、积累性拓展或运用性拓展;抓住比喻句、反问句等特色进行拓展;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拓展训练;抓住文章的情感拓展训练;调动知识底蕴联系旧知迁移拓展训练;利用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小练笔等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既充实了文本的内容, 又使拓展训练成为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个兴致盎然的生长点、发展点, 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更多生成的精彩。

二、开发自然资源, 相互协作

人的精神世界源于物质的世界, 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开发自然资源, 就是要加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文本教材的联系。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开发与教材有关的自然资源, 配合教材组织教学。如《夕阳》一文, 上课伊始, 教师可让学生带上笔记, 分成几个小组, 带领学生在教学楼的平台观察夕阳西下的景色变化, 并根据景色的不断变化, 引导学生感受、想象, 领略自然之美。学习这一课时, 让每小组的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进行交流, 并以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合作完成的夕阳图;编成的一首小诗歌。通过这一番体验, 感情朗读、背诵水到渠成, 对文本的理解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同时, 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在教材、文本与自然景观的相互作用下, 自然而高效地得到了深化和提高。

三、挖掘生活资源, 相互体验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学生生活在社会中, 学生的个体生活, 校园生活, 社区生活, 民族、国家、世界与历史的现状与生活, 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生活资源, 提高学生认识生活, 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可让学生自由组合, 可以当小记者、可以当记录员、……走入社会, 看一看、查一查周围的环境, 访一访有关的人物, 并以环境污染实例谈自己对“地球是容易破碎的”这一观点的理解与认识。通过教师有效组织的合作学习,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且在个人理解、小组碰撞、全班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存真去伪, 取精去粗, 牢固掌握新知, 学习能力从中得到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了, 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四、利用艺术资源, 相互促进

在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利用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化、审美化的资源, 促进教学和艺术的发展, 使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审美情趣得到有机统一。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体验青蛙、小鸟的心情与它们的个性, 可让学生把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出来。还可在学习课文语言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适当地增加一些细节展开创造性的表演:先让学生凭想象创作一幅青蛙跳出井口后所见到的图画, 然后创造性地表演劝说在井底的其它青蛙的过程。这种表演对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又如, 在教学古诗《咏柳》时, 在学生读懂诗意的基础上, 可让学生小组合作, 或画一画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提高审美能力, 或把这首诗唱一唱, 从而得到相关的艺术效果。还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资源, 相互查找, 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兴趣, 把关键的信息资料整合成有序、合理、美观的文字材料———手抄报等。

篇4:各种调研报告学习

一、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和他人那里学来得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每个人都有潜在能力,而这种潜在能力得充分体现在于有展示的舞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这些疑问的解决,就能深化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活动。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玩中学。(师):你喜欢玩吗?给你一张白纸,你准备怎么玩?于是演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沿折痕的地方任意撕下一块,再展开。学生也进行操作,我选择学生的作品展示。(师):想想这些图形大小、形状不同,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然后欣赏枫叶、蜻蜓、天平这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片(多媒体作对折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图形的特点,在小组内展开研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得知: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对称轴的画法,为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创设交流情境,提高合作兴趣

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并用”,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交流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并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之间互相弥补、借鉴,互相启发,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挥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和找出对称轴,我将常见的五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五边形、等腰梯形、圆)装在信封里发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动手操作判断所给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学生自主学习后,引导学生与小组其他人交流探讨,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统一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推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学生操作、讨论、汇报得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有的有一条对称轴,有的不止一条对称轴,还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演示折正方形和圆的对称轴,并让学生明确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技能,同时也能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探究兴趣

强调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社会经验,但这些经验中往往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也没有成为系统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改变乏味地讲解,结合现实生活,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创设相应的情景,再现生活原貌,无疑会深化学生“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应用知识,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亮点。在《轴对称图形》的巩固练习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我利用多媒体显示了中国、美国等国国旗的图案以及常见的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欣赏字母、数字、汉字、剪纸、脸谱等轴对称图案,此环节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展开想象翅膀,延伸学习兴趣

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用,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教师应该要为学生搭建想象的舞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数学的天空里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在教学中屏幕有显示了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奔驰汽车和奥运五环左半部分图案,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分别是什么标志?随后,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彩纸和剪刀,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贴在黑板的白纸上。在这音乐声中创作,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节,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轴对称图形的美,从而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

篇5:引用与各种报告!

“情暖万家”该剧以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实践活动为背景,讲述公安民警公正文明执法、热心服务人民群众的故事,通过曲折生动的感人故事,讴歌了人民警察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忠诚本色和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塑造了当今全国广大公安民警的可爱、可亲、可敬的光辉形象。

该剧中男主角溪湖派出所所长曲二群精明强干,由于在侦查破案工作中业绩突出,但却在工作中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忽视了对辖区群众百姓的联系和沟通,工作方式不当,警民关系十分紧张。在此也给大队民警敲响了警钟,为以后更好的服务群众做好了正确的方向,做一个一直以亲民爱民雷锋式好民警,服务大家的好平台。建立亲民爱民雷锋式警队伟大号召,塑造交巡警亲民爱民的品牌形象,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将亲民爱民、建雷锋式警队活动为当前队伍建设的灵魂,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出发点,在全体民警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让民警自觉地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来行爱民之举,做亲民之事,有效开展了系列亲民爱民举措,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曲二群的服务大家,为此也为我们大队提高了学习的榜样,平台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都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懈怠。我们以此以曲二群同志为学习榜样,终坚持办好每一件小事,在平凡和坚持中体现价值。大礼堂平台地处重庆人民大礼堂、人民广场、三峡博物馆东西走向主轴线的正北方。每天到大礼堂、三峡博物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有一万多人,每天有近100余人次前来问路咨询,民警热情解答;一些违反了交通法规的人员前来平台接收处罚,民警耐心细致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对老百姓前来寻找走失人员的求助,民警认真进行登记,并在工作中积极帮助查找;对前来平台报警的群众,民警认真接待绝不拖拉,对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走失迷路等求助人员,民警总是积极作为有帮必助,同时,大队还自发成立了600元的救助基金,该救助基金由大队民警自愿捐助,专项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求助人员,从侧面反映出交巡警平台为距离群众最近、接触群众最多、交巡警平台工作最前沿的一线单位,你离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的感情就有多深;你为百姓办的事有多实,你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社会治安变好了,群众百姓的气顺了,警民关系也更和谐了。礼堂平台全体民警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不断完善为民服务机制、拓宽亲民爱民领域、深化护民安民内容,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民奉献之歌。所谓“贵在坚持”。构建起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

篇6:工商联会:各种报告单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选举结果报告单

刘祥军得会长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票; 张红香得副会长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票、李光玉得副会长赞成票刘茂森得副会长赞成票冀慎珠得副会长赞成票朱法昌得副会长赞成票李天爱得副会长赞成票张红香得秘书长赞成票

票、反对票票、反对票票、反对票票、反对票票、反对票票、反对票

票、弃权票票、弃权票票、弃权票票、弃权票票、弃权票票、弃权票票、票、票、票、票。票。

新泰市工商联羊流分会

第二届执委会委员选举结果报告单

新泰市工商联羊流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应到代表43人,实到代表人,共发出选票张,收回张,计票结果为:(按姓名笔画为序)

刘茂森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刘祥军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朱法昌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朱钦利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张红香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张树文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李天爱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李光玉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徐光锋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徐彬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冀慎珠得赞成票票、反对票票、弃权票

票;票;票;票;票;票;票;票;票;票;票。

代表大会清点到会人数报告单

新泰市工商联羊流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应到代表43人,因事因病请假人,实到代表人,符合法定人数。

代表大会发放收回选票报告单

上一篇:起征点通知书下一篇:抵押权课件